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廣東版歷史高考第二輪復習
第五單元明清中國版圖的奠定與面臨的挑戰(zhàn)
綜合測試卷(一)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1.明朝初期,內閣閣臣們與皇帝朝夕相處,職司代言,聲勢顯赫。閣臣們敢于規(guī)勸皇帝的錯誤決定和行為,
積極為皇帝舉賢任能,參與人員的選拔和考核。在內閣頗具影響力時,閣臣所推薦的官員多被采納和任
用。材料反映了明初政治生活()
A.內閣掌控了朝中的政治實權
B.專制主義皇權得到空前加強
C.皇帝與內閣之間能相互監(jiān)督
D.內閣閣臣能夠影響皇帝決策
答案D材料"閣臣們敢于規(guī)勸皇帝的錯誤決定和行為""積極為皇帝舉賢任能""所推薦的官員
多被采納和任用"表明內閣閣臣能夠影響皇帝決策,D正確。內閣始終不是法定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
構或決策機構,無法掌控政治實權,排除A;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專制主義皇權得到空前加強,排除B;材料
體現(xiàn)的是內閣對皇帝的影響,且內閣并不能監(jiān)督皇帝,排除C。
2.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朱棣敕諭,"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人等帙奉天命君主天下,一
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爾等祗順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擄誠來朝,咸錫皆賞。故茲敕諭,悉使聞知"。
這表明明政府()
A.固守宗藩體制
B.擴展海洋的政治愿望
C.強化海禁政策
D.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
答案A宗藩體制是東亞地區(qū)中國和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間的一種不平等的國家關系體系,"爾等
祗順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擄誠來朝,咸錫皆賞”體現(xiàn)了明朝政府對外宣揚國威,固守宗藩體制,A項正
確。材料與擴展海洋、海禁政策無關,排除B、C兩項;明朝政府仍固守天朝上國的觀念,排除D項。
3.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禮部主事盧洪春上疏勸諫皇帝勤政?;实鄞笈?,傳諭內閣,命擬旨治其罪。閣
臣擬奪其官,"帝不從,廷杖六十,斥為民"。諸給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諸御史疏繼之,帝怒,奪俸有
差。”這一過程中()
A.禮部削弱了內閣權力
B.內閣行使了決策的權力
C御史制約了皇帝權力
D.給事中行使了言諫權力
答案D結合所學可知,給事中是言官,有規(guī)諫君德、駁正違誤之責,對于皇帝的決策,諸給事中"申救,
忤逆帝意",體現(xiàn)了給事中行使言諫之權,故選D。材料未顯示禮部和內閣兩個機構之間的關系,排除A
項;內閣是皇帝的秘書咨詢機構,并無決策權,排除B項;御史和給事中一樣都屬于言官,均有勸諫皇帝之
責,但并不能制約皇帝權力,排除C。
4.明萬歷年間松江府富豪潘允端的日記顯示,從糧食種植、水利興修、花木栽培、蔬菜培育到購買農具、
出售產品、發(fā)放工資等各種農莊生產和管理事務,他全部參與其中。這反映了當時()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B.生態(tài)農業(yè)已具規(guī)模
C.農業(yè)經營時革新
D.租佃關系較為成熟
答案c材料所述潘允端親自參與出售產品、發(fā)放工資等事務,可見當時農產品商品化趨勢發(fā)展,雇傭
關系日漸普遍,這體現(xiàn)了農業(yè)經營方式革新,C項正確,D項排除;自然經濟解體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A
項;材料并未體現(xiàn)對生態(tài)的重視,排除B項。
5.宋代社會儒生與商賈之間頗有分流,儒生以內圣外王自我期許,志在經國濟世,理學家們不屑言利。明
代中葉以后,江南士大夫如有余力會投資商業(yè)活動。而商賈經營事業(yè),"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的自我期許,實與儒生
經世濟用的觀念相通"。上述變化表明,明中葉后()
A.商人的社會地位顯著提升
B.社會階層的流動性逐漸增強
C.士大夫摒棄了迂腐的理學
D.儒學核心價值取向發(fā)生轉變
答案B宋代儒生尤其是理學家們志在經國濟世,不屑言利,而到明代中葉以后,江南士大夫也會投資
商業(yè)活動,這說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義利觀廢弛,社會階層的流動性逐漸增強,B項正確。材料
沒有涉及商人的社會地位顯著提升,且政府一直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排除A項;士大夫投資商業(yè)活動并不
意味著其摒棄了理學,排除C項;明代中葉以后,儒學核心價值取向"仁”沒有發(fā)生轉變,排除D項。
6.明朝平息倭亂以后,海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調整。開啟了兩種海外貿易模式:一是在福建漳州月港開海,
允許中國商民出洋貿易;一是在廣東澳門開埠,允許外商入華經營海上貿易。這一變化()
A.說明了閉關鎖國政策的終結
B.促使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C.客觀上順應了新航路的開辟
D.促使新的經營方式產生
答案C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時,正值中國的明朝時期,明朝海外政策的調整,客觀上
順應了新航路開辟的形勢,C項正確。閉關鎖國政策終結于《南京條約》的五口通商,A項排除;鴉片戰(zhàn)
爭后,自然經濟開始解體,B項錯誤;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
7.白銀不是明朝的法定貨幣,明代沒有白銀制度可言,從歷史上看,白銀貨幣發(fā)端于民間,國家并無"銀
法",供應來源主要是海外的日本、美洲等地。可見明代()
A.貨幣主導權逐漸下移
B.白銀貨幣化根源于海外白銀的流入
C.白銀貨幣價值被忽視
D.外商由此控制了中國商品市場
答案A明代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不是政府政策導致,而是民間使用導致,這說明民間商業(yè)活動影響
了白銀貨幣化進程,即明代的貨幣主導權逐漸下移,A正確。白銀貨幣化的根源是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排除
B;白銀貨幣化是白銀貨幣價值體現(xiàn)的結果,排除C;明代中國商品市場活躍,是中國人掌控才非除D。
8.明代《古今小說?敘》中評價話本小說時寫道:大抵唐人選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諧于里耳。天下之文
心少而里耳多……試令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這反映出明代小說()
A.創(chuàng)作目的已大不相同B.作品數(shù)量大大增加
C.表達方式更具感染力D.思想熏陶顯著增強
答案C材料的大意是:唐代的小說高雅,宋代的小說通俗易懂,明代的小說具有豐富的表達方式。同
時結合材料中"試令說話人當場描寫,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知,明代小說感染力強,故選C項。材料不
能體現(xiàn)小說的創(chuàng)作目的、作品數(shù)量,排除A、B兩項;唐代小說"入于文心",表明其注重思想熏陶,排除
D項。
9.王守仁的心學認為心只有一個,就是道心,并明確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題,這就很容易讓人認為人的
所有心念都是符合于道即天理的,只要是從心中發(fā)出來的,都是天理。晚明李贄沿著這個思路前進才是出
了"童心說",卻掀起了反理學的浪潮。這主要說明()
A.李贄繼承了心學的精髓
B.王守仁明確倡導思想解放
C.心學反對盲目服從權威
D.理學內在矛盾推動其衰弱
答案D材料信息顯示,李贄作為儒學家,為了解決王守仁心學的弊端、推動儒學的發(fā)展而提出了“童
心說",但卻掀起了反理學的浪潮,這說明理學自身存在的矛盾推動了其衰弱,故選D項。
10.古代有一位科學家,對于許多新鮮的有經濟價值的作物,特別是高產的糧食作物,都親自做栽培實驗。
他栽培實驗過從福建引種的甘薯,從閩廣引種的棉花,并在晚年寫成了一部偉大的著作。這部著作是
()
A.《齊民要術》B.《夢溪筆談》C.《農政全書》D.《天工開物》
答案C甘薯是在新航路開辟后,在明朝后期傳入中國的,《農政全書》是明代徐光啟的農業(yè)著作,故
選C項。《齊民要術》是北朝賈思勰的農書,排除A項;《夢溪筆談》是北宋沈括的著作,排除B項;
《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的記載工藝學的著作,并非農學著作,排除D項。
11.清朝對官吏考核承襲明制并稍有改進。每三年考課一次,考課措施稱"四格八法","八法"中凡犯
有一法者即遭淘汰。若犯"八法"中的"貪"條,貪銀十兩以上即處以死刑。各級考核建立在德績結合
之上德才并重,以德為主彳惠是考核指導原則,績是考核具體內容。清朝的這T故法()
A.保證了國家的經濟繁榮和政治穩(wěn)定
B.目的是樹立良好清明的社會風氣
C.意在加強對官員控制維護政權統(tǒng)治
D.建立了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隊伍
答案C材料信息顯示,清朝對官員設置了嚴格的考核制度,這是為了加強對官員的控制,進而維護政
權統(tǒng)治,故選C;僅靠加強對官員的考核不能保證國家的經濟繁榮和政治穩(wěn)定,排除A;這一做法的目的是
維護專制統(tǒng)治,而非樹立良好清明的社會風氣才非除B;結合所學可知,清朝官員貪腐怠政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可
見加強對官吏的考核沒能建立起一支清廉高效的官僚隊伍,排除D。
12.康熙朝,蘇州織造李煦的數(shù)百件奏折均是用宣紙和黃粉紙多層封裹,別無其他保護裝置。而其后的奏
折,則按規(guī)定用木制折匣或用貼有印花的夾板作為保護裝置。雍正朝,折匣由皇帝賜發(fā)并備有小鎖,宮中
及具折官員本人各有鑰匙一把。這表明清朝()
A.朝政決策科學化B.皇帝對官僚的控制加強
C.軍機處權力膨脹D.相權受到了進一步削弱
答案B根據材料"雍正朝,折匣由皇帝賜發(fā)并備有小鎖,宮中及具折官員本人各有鑰匙一把"可得出
這是清代的密折制,有利于加強皇帝對官僚的控制,加強皇權,B正確。材料不能體現(xiàn)朝政決策科學化,排
除A;材料與軍機處無關,排除C;明朝朱元璋時已廢除宰相制度,排除Do
13.清代滇南地區(qū)改流前,民族地區(qū)鹽井幾乎都由土官土司把持控制,為其經濟源泉。雍正時將這些"自
煎"的鹽井官營,委官管理和征收鹽課,所委之官是流官。這一變化()
A.強化了國家對該地的控制
B.取消了土司世襲制度
C.解決了該地區(qū)的發(fā)展問題
D.開創(chuàng)了改土歸流模式
答案A題干中,清政府取消滇南地區(qū)土司把持鹽政的權力,實施鹽井官營,這有助于中央政府加強對
滇南地區(qū)的控制,故選A;題干僅敘述滇南地區(qū)的鹽政改革,無法體現(xiàn)土司世襲制度的取消才非除B;題干提
到的變化使得中央對滇南地區(qū)的控制力增強,但僅實行鹽政改革不能徹底解決該地區(qū)的發(fā)展問題,排除
C;改土歸流的模式是明朝就開創(chuàng)的,不是清代,排除D。
14.雍正設立軍機處后,內閣大學士出現(xiàn)分化,入值軍機處的為內中堂,留守內閣的為外中堂,內閣有滿漢
票簽處、批本處、誥敕房等機構;軍機處除負責軍事機密的決策外,還有滿漢屋、內翻書房、方略館等
機構。這表明清朝()
A.專制皇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B.軍機處在處理事務時比較靈活
C.中樞機構的職責分工明確
D.內閣與軍機處權力的爭奪激烈
答案A據材料"內閣大學士出現(xiàn)分化,入值軍機處的為內中堂""軍機處除負責軍事機密的決策外,
還有……”可知,軍機處分擔了內閣的大量權力,強化了皇權,A正確;材料論及的是軍機處和內閣兩個中
樞機構的基本構成,沒有涉及軍機處的行政特點才非除B;軍機處官員很多都是原來的內閣官員,滿漢票簽
處與滿漢屋等機構具有關聯(lián)性,分工并不明確,排除C;清朝軍機處凌駕于內閣之上,D表述不符合史實,且
材料中未體現(xiàn)二者爭奪激烈力非除。
15.乾隆年間的《上??h志》中有如下記載:"紡織之法,他邑止用兩指捻一紗,名手車。吾邑一手三紗,
以足運輪,名腳車,人勞而工敏?!边@表明當?shù)兀ǎ?/p>
A.近代機器工業(yè)由此起步
B.經濟結構發(fā)生根本變革
C.家庭手工作坊受到沖擊
D.技術優(yōu)勢促進行業(yè)發(fā)展
答案D上海使用腳踏三錠紡車比其他地方單錠手搖紡車工作效率高,這種技術上的優(yōu)勢促使紡織業(yè)
發(fā)展,故選D項。腳踏三錠紡車使用人力,不屬于近代機器工業(yè)才非除A項;"根本”說法過于絕對,排除
B項;材料未涉及家庭手工作坊受到沖擊問題,排除C項。
二、材料題(共22分)
16.記述“靖難之役”的文獻史料Q0分)
明太祖死后,皇長孫朱允墳繼位,是為建文帝。建文帝對勢力膨脹的藩王實行削藩。1399年,明太
祖四子、燕王朱棣起兵"靖難",奪取皇位,是為明成祖,史稱"靖難之役"。
材料一太祖疾……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無敢應者,凡三問,言不及他,逾時遂崩。允炊矯遺詔嗣位。
(朱棣攻破南京城后)允蛻嘆曰:"我何面目相見耶!”遂闔宮自焚。
諸王及文武群臣(數(shù)次)上表請上尊號,上(朱棣)固辭不允。己巳諸王及文武群臣備法駕、奉寶
璽……擁上登輦,上不得已升輦……遂詣奉天殿,即皇帝位。
一摘編自《奉天靖難記》(明成祖時期的官修史書)
材料二(乾隆圣諭)易名以謚(意:帝王死后依其行跡定謚號),古之制也……明建文為太祖之嫡孫,綴承大
統(tǒng),在位四年,固儼然天下共主矣……追謚建文皇帝為"恭閔惠皇帝”。
——《清高宗實錄》
(乾隆御批)七國之反以誅晁錯為名,大抵亂臣賊子必有說以為兵端,燕王之稱端靖難,亦猶是也……揆
厥所由(意:究其原因),殆因成祖自知慚德,欲曲諱其篡弒惡名,故反隱播此說,以明己無致死其君之事。
—《御批通鑒輯覽》
Q)閱讀材料,概括《奉天靖難記》和清代文獻對于“靖難之役"的不同看法。(6分)
(2)結合所學,分析《奉天靖難記》和清代文獻對“靖難之役”不同態(tài)度的原因。(4分)
答案(1)前者認為朱允蛻是矯詔篡位,不承認其帝位,朱棣是撥亂反正,繼位為眾望所歸。后者肯定建文
帝的正統(tǒng)地位,認為朱棣是篡逆、弒君。(6分)
⑵前者是明成祖時期的官修史書,明成祖為了給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謝亍辯護,故而否認建文帝的正統(tǒng)性
并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后者來自乾隆帝之手,乾隆帝為了進一步強化君主專制,維護封建綱常名教,追
謚建文帝,斥責包括“靖難之役”在內的歷代叛亂。(4分)
解析(1)據材料一"允蛻矯遺詔嗣位""諸王及文武群臣(數(shù)次)上表請上尊號"可知,朱允炊是矯詔篡
位,不承認其帝位,朱棣是撥亂反正,繼位為眾望所歸;據材料二"明建文為太祖之嫡孫,韁承大統(tǒng)""殆因
成祖自知慚德,欲曲諱其篡弒惡名,故反隱播此說,以明己無致死其君之事"可知,乾隆帝肯定建文帝的正
統(tǒng)地位,認為朱棣是篡逆、弒君。
(2)據材料一"摘編自《奉天靖難記》(明成祖時期的官修史書)"可知,明成祖為了給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進行辯護,故而否認建文帝的正統(tǒng)性,并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而據材料二"(乾隆圣諭)""(乾隆御批)”
可知,其來自乾隆帝之手,再據材料二"易名以謚(意:帝王死后依其行跡定謚號),古之制也""七國之反
以誅晁錯為名,大抵亂臣賊子必有說以為兵端,燕王之稱端靖難,亦猶是也"可知,乾隆帝為了進一步強化
君主專制,維護封建綱常名教,追謚建文帝,斥責包括“靖難之役”在內的歷代叛亂。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作物名稱傳入時間
葡萄、苜蓿、核桃、大蒜「香菜、黃瓜、芝麻「蠶豆、豌
漢代
豆、石榴、棍槨
波斯棗、巴旦杏、菠蘿蜜、油橄欖、胡椒、無花果、菠菜、
唐至五代時期
胡榛子、西瓜、小茴香
宋代(遼宋
占城稻、胡蘿卜、涼薯、南瓜
夏金時期)
紅薯、玉米、馬鈴薯、煙草、花生、辣椒、番茄、菜豆、結
球甘藍、花菜、洋蔥、忙果(芒果)、蘋果、番荔枝、波羅(菠明清時期
蘿)、番木瓜、陸地棉、向日葵
—摘編自全國農業(yè)展覽館、中國農業(yè)
博物館《物種引進》
圍繞“食物與物種交流"或"商品貿易與日常生活",參考表中的一組或幾組信息,自擬一個具體的論
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才寺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論題:新航路開辟后(明清時期)的物種交流推動了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闡述:據表中信息可知,從漢代到宋代,傳入中國的農作物以食物類為主,少有香料,經濟作物也極少,部分
瓜果類特產,也成為封建貴族專享的貢品。明清時期,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大量美洲的物種涌入中國,除了
糧食、蔬菜、水果類作物,花生(油料作物)、煙草、陸地棉、向日葵等經濟作物也傳入中國,它們在中國
的推廣種植,不但豐富了中國的餐桌,也改變了中國人的休閑文化,推動了小農經濟向商品化生產緩慢地
轉變。玉米、甘薯等高產農作物,也為中國人口的增長及其向城市流動提供了物質支撐。
總之,新航路的開辟及明清時期中外經濟交流的發(fā)展,不但使中國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豐富,也在一
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新經濟因素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
("示例"僅供參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首先,明確時空范圍,本題不限中國史和世界史,材料從漢代一直延續(xù)到明清;
其次,審清答案要點,本題答案須包括論題和闡述兩部分;再次,明確答題要求,論題需要參考表中的一組或
幾組信息,闡述須列舉具體的史實支撐論題;最后,對所擬論題進行總結升華,言之有理亦可。
綜合測試卷(二)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L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后,京師官員需持俸帖往南京支領俸米,道遠費多方斤米易貨,有時候俸帖七八石,
僅易銀一兩。明初英宗開征金花銀(將稅糧折成銀兩征收)之后,四百萬石的實物賦稅轉為貨幣形式的財
政收入,運往北京充俸。據此可知,金花銀的推行()
A.解決了官員的俸祿需求
B.開啟了賦役征銀的歷史
C.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D.減輕了百姓的賦役負擔
答案C根據題干可知彳正收金花銀實質是將稅糧折成銀兩征收,作為官吏的俸祿,即改實物俸祿為貨
幣俸祿;結合所學可知,賦稅征銀使農業(yè)商品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進而推動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故選C。征
收金花銀僅減少了官員將俸米折成銀兩的損失,且"解決"一詞過于絕對才非除A;據材料無法判斷征收
金花銀是否開啟了賦役征銀的歷史,排除B彳正收金花銀屬于征收賦稅方式的改變,材料未提及征收賦稅
多少的變化,無法判斷征收金花銀這一措施的推行是否減輕了百姓的賦役負擔,排除D。
2.明中期胡居仁記述:”天下之衣食,盡出于農,工商不過相資而已?!俗园俟偈咳酥猓箤⒁环秩?/p>
作工商,以通器用貨財有無,其余盡驅之于農。既盡生財之道,又免坐食之費,四海必將殷富矣。"這表明
作者()
A.主張工商皆本以富民強國
B.意圖以儒家倫理規(guī)范商人行為
C.批評棄農趨末的不良世風
D.主張管控商業(yè)以平衡農商結構
答案D據材料可知,作者認為只需要極少數(shù)人從事工商業(yè)"以通器用貨財有無",其余大多數(shù)人要去
務農,表明其主張管控商業(yè)以平衡農業(yè)和商業(yè),D項正確。作者認為"天下之衣食,盡出于農,工商不過相
資而已",并未主張工商皆本,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儒家倫理對商人行為的規(guī)范,排除B項;作者的主
要意圖是主張管控商業(yè)以平衡農商結構,而不是單純批評棄農趨末的不良世風,排除C項。
3.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指出從唐初租庸調制到明朝一條鞭法前后的并稅式改革,其最大的進步意
義在于把人民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去從事商業(yè)。但也有"積累莫返之害",以致稅上加稅、持續(xù)
攀升。由此可見,古代"并稅式”改革()
A.適應了社會轉型的需要
B.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
C.以增加收入為主要目的
D.使農民不再依附于國家
答案C根據材料"以致稅上加稅、持續(xù)攀升"并結合所學可知,"并稅式"改革最終是為了增加稅
收,C正確。材料中未涉及社會轉型問題,排除A;君主專制強化以強化君權為核心,與"并稅式”改革關
聯(lián)不大才非除B;農民不再依附于國家與史實不符,排除D。
4.明代小說《警世通言》中敘述了這樣一則故事:商人劉有才最初選擇宋金為女婿只是貪他是個好勞力;
后來宋金一病不起,被劉有才拋棄;但宋金后來成為家資萬貫的富商,化名錢員外再向劉家求婚,劉有才
"求之不得",宋金終與妻子團圓。這說明當時()
A.理學世俗化的新途徑
B.傳統(tǒng)倫理觀念的根深蒂固
C.市民階層的社會價值取向
D.商人社會地位的極大提高
答案C材料"但宋金后來成為家資萬貫的富商,化名錢員外再向劉家求婚,劉有才‘求之不得‘,宋
金終與妻子團圓”反映了劉有才對金錢的追求,體現(xiàn)了市民階層的社會價值取向,C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
是對理學的反叛,而非世俗化,排除A;材料反映了傳統(tǒng)倫理觀念受到挑戰(zhàn),體現(xiàn)不出根深蒂固,排除B;"商
人社會地位的極大提高"不符合史實,排除D。
5.學者研究認為,秦朝時期的中國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南海諸多島嶼的國家。漢武帝時期國家在地圖上將南沙
的島、礁、沙灘——標明,并劃出南沙與異國的疆界。元朝政府設白沙水軍,負責南海海域巡邏。清朝
前期,整個南海諸島海域都在???、崖州和信州營的巡邏、防守范圍之內。以上材料反映了()
A.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不斷強化
B.南海諸島自古是中國領土
C.中國歷代重視維護領海主權
D.古代在海南島實行郡縣制
答案B漢武帝時期國家在地圖上劃出南沙與異國的疆界,元朝設水軍,清朝前期南海諸島在巡邏、防
守范圍之內,都說明南海諸島是我國的領土范圍,故選B項。
6.據記載,清政府在綏服蒙古各部過程中,根據八旗制度組織原則,結合其原有社會制度,逐步建立起盟旗
制度。盟旗的重大軍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決,地方性重大事件則報有關地區(qū)將軍、都統(tǒng)和辦事大臣
會辦??梢?,盟旗制度()
A.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B.擴大了地方上的行政權力
C.使民族平等原則得到貫徹落實
D.激化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答案A據材料可知,盟旗制度既結合了蒙古各部的原有社會制度,又將其置于中央的統(tǒng)一管轄之下,
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故選A;盟旗制度僅針對蒙古各部,目的是加強對蒙古各部的管理,并未擴
大地方的行政權力,排除B;民族平等指民族一律平等,任何民族不能享有特權,不符合清朝史實,排除C;據
材料"重大軍政事宜由朝廷的理藩院裁決,地方性重大事件則報有關地區(qū)將軍、都統(tǒng)和辦事大臣會辦"
可知,盟旗制度較妥善地處理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一定程度上能夠緩和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才非除D。
7.清初隨著軍機處的成立,一種新的溝通管道,即奏折制度應運而生。奏折直接送往內廷由皇帝御覽,皇
帝與軍機處磋商,之后才往下層的內閣與相關部門進行附議或執(zhí)行。奏折制度的產生()
A.使軍機處具有了決策權
B.提高了決策的正確性
C.說明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D.加強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
答案D奏折直接送往內廷由皇帝御覽,皇帝與軍機處磋商,即可作出決策,加強了君主的權力,故選D。
軍機處沒有決策權,排除A;皇帝不與大臣進行朝議,即作出決策,不利于提高決策的正確性,排除B;單一的
奏折制度不能說明封建制度逐漸衰落排除C。
8.右圖為駐藏大臣令牌。當時此令牌持有者()
A.統(tǒng)領宣政院事務,主管西藏佛教和行政
B.掌管都司等機構,維護漢藏間經濟交流
C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選派流官治理西藏
D.代表中央,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
答案D材料中圖片呈現(xiàn)的是清政府授予駐藏大臣的令牌,此令牌的頒發(fā)說明西藏受到中央政府的有
力管轄,1727年,雍正帝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班禪共同治理西藏,D正確。宣政院是元朝管理
西藏的機構,排除A;都司在明朝負責一省軍事,與駐藏大臣的職責不符,排除B;改土歸流政策主要是在西
南地區(qū)實行,排除C。
名師點睛關于古代中央政府與西藏的關系,元朝在西藏設置宣政院,負責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并統(tǒng)轄西
藏地區(qū)的軍政事務。清朝設置理藩院負責管理西藏事物,并對達賴和班禪實行冊封制度。
9.下圖是清代廣州十三行組織結構示意圖。據此可知()
出
資
人
方督
地
-r
廷
朝
官
府T
海
粵
關
夕
力TT
f、
行務(大掌柜))內地商.
外貿部門內貿部門財務倉棧運輸
(掌柜)(掌柜)(掌柜)(掌柜)
A行商的官商一體化趨勢愈演愈烈B彳亍東是商行的實際經營者和管理者
C.資本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發(fā)生分離D.政府嘗試推行吸引外資的優(yōu)惠政策
答案B根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的專營
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從材料中的運行情況來看,行東居于主導地位,說明行東是商行的實際經營者和管
理者,B項正確。
10.廣彩瓷又稱"廣州織金彩瓷",形成發(fā)展于康乾時期。據記載,廣東商人"于景德鎮(zhèn)燒造白器,運至粵
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于珠江南岸之河南開爐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關于當
時廣彩瓷的產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瓷工藝進入彩瓷時代B.區(qū)域間的長途販運發(fā)達
C.廣東成為彩瓷制造中心D.商業(yè)資本參與手工生產
答案D材料“廣東商人’于景德鎮(zhèn)燒造白器,運至粵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于珠江南
岸之河南開爐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表明商人參與了廣彩瓷的生產和銷售,說明商業(yè)資本參
與手工生產,D正確。青花瓷的燒造成功,使中國繪畫技巧與制瓷工藝的結合更趨成熟,中國瓷器由此進
入彩瓷時代,排除A;材料只涉及廣東和江西,不能得出"長途販運發(fā)達”的結論,而且材料還涉及對外銷
售,不僅僅是中國區(qū)域間的貿易才非除"于景德鎮(zhèn)燒造白器"表明廣彩瓷燒制于江西而非廣東,排除
B;Co
11.1728年,清政府同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重新確認了之前《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條約》所
規(guī)定的中俄東1匕段和中段邊界,并規(guī)定清政府需開恰克圖為口岸與俄通商,俄國在恰克圖、尼布楚兩地
進行的貿易免除關稅?!肚】藞D條約》的簽訂()
A.有利于北部邊疆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
B.表明清政府開始放棄自守政策
C.是清政府喪權辱國的典型體現(xiàn)
D.加速了俄國資本主義對華掠奪
答案A從材料中看,清政府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重新確認了之前條約所規(guī)定的中俄邊界,進
一步明確了中俄邊境貿易的規(guī)定,有利于北部邊疆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故選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清政府此時
沒有放棄閉關自守的政策才非除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恰克圖條約》并不是喪權辱國的條約才非除C;結
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此時實行農奴制,資本主義并不發(fā)達,該條約的簽訂并不會加速俄國資本主義對華
掠奪片非除Do
12.18世紀50年代,清朝版圖奠定。朝廷在漫長的內陸邊境地區(qū),屯駐大量軍隊,廣泛設立軍事哨所,把
守山川隘口和交通要道,形成邊防網絡。政府每年還派遣官兵巡察邊界,形成巡邊制度。在東南海疆,也
形成了水師巡防和陸軍屯守相結合的防御體系。這表明清朝()
A.形成了保衛(wèi)邊疆的機制
B.采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C.奠定了收復臺灣的基礎
D.完成了國家領土的勘測
答案A根據材料"政府每年還派遣官兵巡察邊界,形成巡邊制度""在東南海疆,也形成了水師巡防
和陸軍屯守相結合的防御體系"可知,隨著清朝疆域的逐步奠定,清政府加強了對邊疆地區(qū)防御機制的
建設,通過巡邊與屯田機制形成穩(wěn)定的邊疆防御體系,A項正確;閉關鎖國政策與材料無關才非除B
項;1683年,康熙皇帝收復臺灣,排除C項;"巡邊制度""形成邊防網絡""防御體系”體現(xiàn)的是軍事
防御色彩,與領土勘測無關,排除D項。
易錯警示本題易錯選B項,看到“防御體系"馬上想到"閉關鎖國",做題要緊密聯(lián)系材料。
13.針路是中國古代用羅盤針所指示的航道。明清時期,我國海道針經一類的書籍相當豐富,如在15世
紀初成書,現(xiàn)藏于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的《順風相送》《指南正法》,這兩本書也被稱為“針路標志"。
據此,"針路”的稱法表明當時中國()
A航海技術世界領先
B.已開拓至美洲的新航線
C.與海外經貿交流頻繁
D.航海使用指南針較普遍
答案D"針路"是對羅盤針所指航線的稱呼,明清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專門的航海著作,這意味當時航線
較為豐富,而且指南針使用較為普遍,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對中西方航海技術進行比較,排除A項;哥倫
布開拓了至美洲的新航線才非除B項;明清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對外經貿交流受限,排除C項。
14.中國歷史上黃河因自然變遷或人為因素曾多次改道。元明清時期,為了顧全大運河的水量,曾強逼黃
河南流,使與淮水合流,這造成黃河水患頻仍,淮水亦釀出大害。這反映了當時()
A.水患治理成效不大
B.水患導致了漕運漸趨衰落
C.南方經濟地位凸顯
D.經濟與生態(tài)矛盾不可調和
答案C元明清時期,經濟中心位于南方。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為了連接政治中心和經
濟中心,強逼黃河南流,與淮水合流,為的是"顧全大運河的水量",保持南北交通大動脈的通暢,這體現(xiàn)了
南方經濟的重要性,C項正確。強逼黃河南流,是"為了顧全大運河的水量",并非治理水患,所以材料不
能說明當時水患治理成效才非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xiàn)水患對漕運的影響,排除B項;"不可調和”說法絕對,
排除D項。
15.明清時期基督教入華,不僅具有宗教傳播的意義,而且也是中西文化雙向交通的肇始。當時傳教士的
文獻不只是翻譯,更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譯述。這()
A.體現(xiàn)了彌合文化差異的努力
B.反映了中西交流的不斷深化
C.推動了基督教文化在華普及
D.沖擊了廣大民眾的傳統(tǒng)意識
答案A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強調了傳教士所做的"不只是翻譯"而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
作——譯述",即不嚴格按照原文翻譯,而對原文的內容加以敘述,這是通過敘述努力彌合文化差異,A項
正確。"不斷深化”是一個過程性的內容,材料僅體現(xiàn)傳教士創(chuàng)造性翻譯工作,未體現(xiàn)中西交流的不斷
深化才非除B項;"普及"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結合所學可知,基督教并未沖擊民眾的傳統(tǒng)意識才非
除D項。
二、非選擇題(共28分)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明清時代,地主經濟的剝削形式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主要是土地永佃權的出現(xiàn)和雇傭關系的發(fā)
展。永佃權是佃農在按租約交租的前提下,永久租種某塊土地的權利,地主出賣轉讓土地,不影響佃農繼
續(xù)租種。這種權利稱永佃權,也叫田面權。在實行永佃制的情況下,土地的耕作權和所有權分離了。具
有田面權的佃農,不但可以長期使用這塊土地,并且有將田面權出賣、抵押和典當?shù)淖杂?。但佃農必須
依約向地主繳租,租額較一般的土地為輕。有田面權的土地,地主一般不能撤佃,如過了一定的期限(比如
說三年)不繳租,地主就可以抽回土地,佃農的田面權也就不能保持了。
材料二明清時候,由于商品貨幣關系的發(fā)展和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比前削弱,地主雇用農民種田的情形
已比較常見。小說《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盧太學詩酒傲王侯》中說:"那盧梢田產廣多,除了家人,
雇工的也有整百,每歲十二月中,預發(fā)來歲工資,到了是日,眾長工一齊進去領銀。"能雇"整百”雇工的,
自然是大地主。當時,有一二百畝土地雇三五個雇工的地主是比較多的。雇工有長工(即長年)和短工(即
忙工)的不同。長工受雇的時間I;匕較長,比如在半年或一年以上;短工則只在農忙時受雇較短時間。
——以上材料均摘編自復旦大學、
上海財經學院合編《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Q)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時期土地制度的變化及其原因。(8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明清時期土地制度變化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城市公用事業(yè)管理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文件編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全媒體新聞策劃與編輯》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海洋大學《私人財富管理與籌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工商職業(yè)技術大學《土木工程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衣柜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小學生語文的重要性
- 《附加價值銷售技巧》課件
- 廣東白云學院《材料化學基礎(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刑法的基本原則網》課件
- 抵押物變更協(xié)議范本版
- 煤矸石充填塌陷區(qū)復墾技術規(guī)程
- TSG-T7001-2023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宣貫解讀
- 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 中原文化(歷史篇)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金蝶軟件旗艦版月底結賬作業(yè)流程操作
- (正式版)JBT 14762-2024 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用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 勞動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大疆慧飛無人機考試題庫附有答案
- 初中歷史統(tǒng)編九年級材料論述題觀點整合(世界史)【學案】
- JTG D60-2015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