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初中語文教學資料_第1頁
詠物詩-初中語文教學資料_第2頁
詠物詩-初中語文教學資料_第3頁
詠物詩-初中語文教學資料_第4頁
詠物詩-初中語文教學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詠物詩

山水田園詩

惜別送別詩

思鄉(xiāng)懷遠詩

懷古詠史詩

邊塞詩

說理詩古代詩詞的題材類別一草一木總關情

——詠物詩詠物詩(側重于托物言志)

【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一、直寫物象,表達作者的喜好和情趣。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二、托物寓意,表達作者的志向和節(jié)操。

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蟬虞世南垂綏sui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1、誦讀解意2、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3、思想內容:只要品性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4、手法:托物言志特點歸納:1.詠物詩的特點:①以物象為題(詠、題、贈、贊+物象)②詠物詩內容包含物和志。物是詩歌的描寫對象,是詩歌中的形象。志是詩歌中的物所寄托的詩人的情感和思想。詠(托)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質;或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

2.寫作技巧:比擬(擬人或擬物)、比喻、象征、托物言志、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借代、夸張、對比、烘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聯(lián)想、想象3.分析思路:①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用的什么方法寫物。4、詠物詩的思想情感

(1)清高孤傲的人格;(2)堅持理想絕不向惡勢力屈服的堅定意志;(3)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和憤慨之情;(4)渴望得到賞識重用的愿望;(5)遠離塵世(污濁的官場),追求閑適的田園生活的愿望;(6)積極入世,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7)對丑惡的人性或現(xiàn)象的諷刺。

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⑴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

分析: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

⑵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詩人運用象征、比喻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2010全國大綱卷I)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詠素蝶詩

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芳華幸勿謝,嘉樹欲相依。{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shù)起數(shù)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3分)(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5分)(1)這首詩描寫了素蝶隨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襯日光騰起,順著風勢返回;在花叢中時出時沒,于樹葉間上下翻飛。是通過素碟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