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個語文教改的突破口_第1頁
打開一個語文教改的突破口_第2頁
打開一個語文教改的突破口_第3頁
打開一個語文教改的突破口_第4頁
打開一個語文教改的突破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翻開一個語文教改的打破口施行“以訓練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山東省教研室吳心田一、問題的提出。記得1978年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大師之一呂叔湘先生曾鋒利地提出“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呼吁“這個問題是不是應(yīng)該引起大家的重視?是不是應(yīng)該研究研究如何進步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獲得較好的成績?1978年3月?當前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當時,呂先生提出的這一問題被稱為語文界的一聲驚雷。到了1991年7月,本人有幸聽了我國另一位語文教育大師張志公先生在全國中語會第五次年會上的錄音講話,他又一次鋒利地指出:“多年來,我們語文學科,自覺或不自覺的可以說變化不大,或者說沒有本質(zhì)性的變動學生大學畢業(yè)了,工作所需要

2、的語文才能還是沒有。需要寫,寫不好;說呢,結(jié)結(jié)巴巴,說不好。就是大家經(jīng)常說的要寫寫不來,要說說不來今天的語文教學要考慮到七八年、十幾年以后需要什么樣的語文才能。如今社會開展很快要極大地進步教學效率,這是一。第二,做到學用兼顧,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是句自古名言,可是我們在語文課上沒有做到。學語文,需要寫,就能寫;需要說,就能說。簡而言之,我們要在這兩個方面有打破性的方法,一是在效率上有所打破,二是在致用上有所打破。1991年7月?在全國中語會第五次年會上的講話?本人認為呂先生和張先生的話說在了點子上,切中我們語文教學的時弊。本人經(jīng)過大量的實際調(diào)查證明,呂老張老的看法完全符合語文教學的實際。199

3、4年在北京召開的呂叔湘先生教育思想研討會上,大家一致認為1978年呂先生提出的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至今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由此全國中語會決定1995年全國中語會第六次年會的中心議題定為“努力進步教學效率,為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效勞。近幾年來,本人一直考慮一個問題,即為什么幾十年來我們的語文教學效率問題和學以致用問題這兩大問題一直解決不好呢?或者說為什么我們的廣闊語文老師費了那么大的力氣而學生的語文才能總是達不到根本過關(guān)的要求呢?想來想去,得出了兩個認識,一是這確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它牽扯到整個教育思想觀念問題,牽扯到師資程度問題,牽扯到高等師范院校的辦學方向和教材教法課的指導思想問題,牽扯到學校

4、教育管理問題、教材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解決起來不是那么容易;第二點由張志公先生的講話想到,能不能在詳細的教學領(lǐng)域找到一個打破口,帶動整個語文教學的改革,于是就想到在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上,沖破幾十年來“以老師講析為主的形式,而代之以“以學生訓練為主的形式?;谏鲜龅诙c想法,從1995年6月開場在山東省實行了大面積的改革課堂教學根本形式的教改實驗,實驗一開場就得到了廣闊語文老師和各級指導的理解和支持,教改實驗點由80多處迅速開展為近300處,實驗點遍布全省各地,甚至涉及其他有關(guān)學科。對這項教改實驗,山東省已召開兩次大型研討會,每次到會五六百人,部分兄弟省市代表也到會參加研討。如今這項改革正方興未

5、艾,呈現(xiàn)出迅速開展的勢頭。二、“以老師講析為主課堂教學形式的主要弊端。幾十年來,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形式是“以老師講析為主,對此盡管不能全盤否認,但是,以現(xiàn)代先進的教育思想來權(quán)衡,它確實存在著假設(shè)干弊端,這些弊端最直接地影響著語文教學效率的進步和整個語文教育事業(yè)的開展。從當前的多數(shù)語文課來看,其根本的教學形式,仍然是“老師講學生聽的“以老師講析為主。近幾年來,雖然有些語文課增加了一些課堂練習,如課堂提問、課堂討論、書面解答、閱讀評點等等,這無疑是一大進步,然而可惜的是這只是表現(xiàn)為少數(shù),而大多數(shù)仍然是老師講析占據(jù)課堂,上述這些“提問“討論“閱讀只占少量時間,有些只是一種“形式,或者說只是老師滔

6、滔不絕講析的一種“點綴,實際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仍是被老師的講析所占用。這種“以老師講析為主的課堂教學形式的弊端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一它違犯了中學語文學科的根本性質(zhì)和特點,背離了中學語文課應(yīng)以訓練語文才能和語文學習習慣為主的根本目的。本人認為,中學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特點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綜合性等多元的性質(zhì)和特點,但是,其中總有一個是最主要最根本的,這就是它的工具性不管稱之為根本工具,或根底工具,或交際工具。由此派生出來的中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wù)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而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任務(wù),應(yīng)該是使學生掌握語文這個工具,運用這個工具去寫,去說,

7、去工作,去學習,去交際,詳細說,即為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教學目的部分的前幾句話,即“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根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語文才能,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把這作為根本的目的任務(wù),符合學科本身的根本性質(zhì)和特點,同時也不排除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審美教育,乃至視野的開拓、智力的開發(fā),等等?;谏鲜稣J識,本人認為,如今這種通行的“以老師講析為主的教學形式,背離了中學語文教學學科本身工具性的性質(zhì),排除了實現(xiàn)教學任務(wù)的根本形式訓練性。呂叔湘先生說得好:“假如要追問兩者指講與練之間的關(guān)系,恐怕只能說是講為練效勞,而不是練為講效勞。著重號是作者加的,1963年4月?關(guān)于

8、語文教學的兩點根本認識?如今的教學形式是老師一味地“講,根本上抹煞了學生的“練,這樣教學怎么能使學生掌握語文這個工具呢?怎么能實現(xiàn)進步學生語文才能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這一總的目的任務(wù)呢?正因為如此,本人認為,幾十年來這種“以老師講析為主的教學形式忽略了“訓練性,實際上成為解決進步教學效率和學以致用問題的主要障礙。二它抹煞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排除了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完全處于學習的被動位置。現(xiàn)代先進的教育學認為,教育應(yīng)該“以學生為本,“教育的一切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成為國家建立的人才?,F(xiàn)代國際上先進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魯納、贊可夫、巴班斯基、蘇霍姆林斯基等都主張“學生的

9、活動學習是教學過程的特征之一,“老師的重要任務(wù)在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我國語文教育大師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三老也一貫主張老師的教學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耙岳蠋熤v析為主的教學形式是凱洛夫“以老師為中心的舊教育思想的表達,從形式上看,一上課就是老師講析,老師幾乎是滔滔不絕地一直講到下課,從教學時間上看,有些課仍然是老師的講析貫滿堂,而多數(shù)課是老師講析占據(jù)五分之三或五分之四以上的時間,而學生讀、寫、說的時間僅占五分之一左右的時間。而且不少老師講析的內(nèi)容并沒有“講在點子上,有些是學生已經(jīng)懂了或?qū)W生自己可以弄懂的內(nèi)容老師在講析,有些是老師講的內(nèi)容脫離學生實際

10、,正因為如此,不少的課是老師侃侃而講,學生昏昏欲睡,或者是老師講得天花亂墜,而學生聽得是二目圓睜而眼大無神,一堂課下來學生沒有多大收獲,語文才能得不到有效的訓練。三、實行“以訓練為主課堂教學形式的根據(jù)。一實行“以訓練為主的教學形式是普通中學根底教育的性質(zhì)決定的。中學的語文教學與中專的、大學的語文教學有一樣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一樣的一面在于都是語文方面的學習,不同的一面在于中學是打根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除了學習一定的語文根底知識之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或說根本的語文運用才能或稱技能,而且要到達根本過關(guān)的要求,以便適應(yīng)將來到高校學習或到社會上工作的需求,而這種語文運用才能的形成,單靠“講析是絕對

11、不行的,而必須借助于一定的訓練。呂叔湘先生說:“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沒有什么不同的性質(zhì),不過語文活動的生理機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動更加復雜罷了。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正確,二是純熟。不正確就不能獲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為技能。不純熟,也就是說,有時候正確,有時候不正確,或者雖然正確,可是反響很慢,落后于時機,那就不成其為技能。1963年4月?關(guān)于語文教學的兩點根本認識?中學階段要打下一個根底,要學會使用語文的根本技能,這個任務(wù),只有通過“訓練才能完成,才能到達“準確“純熟的程度。二實行“以訓練為主的教學形式是語文教學的學科性質(zhì)、特點及目的任務(wù)所決定的。語文教

12、學的根本性質(zhì)、特點是“工具性。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任務(wù)是使學生學會使用語文這個工具,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根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語文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要表達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完成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wù),單靠“講析是不行的,必須通過適當?shù)摹坝柧毑拍艿竭_。葉老說得很清楚:“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shè)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717頁“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提問不能答,指點不開竅,然后暢講,印入更深。同上,720頁“要改進教學方法,必須廢除如今

13、通行的逐句講解的方法。同上,83頁呂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語文課的主要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稱為工具課中學語文課的主要任務(wù)是什么?是教會學生使用現(xiàn)代語文。1963年4月?關(guān)于語文教學的兩點根本認識?張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語文是個工具,是進展思維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是學習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shù)的工具,是進展各項工作的工具凡屬工具,最重要的是準確的操縱它,純熟的運用它,只有這樣,它才好好的為我們效勞。1963年10月?說工具?關(guān)于語文的學科性質(zhì)和教學的目的任務(wù),“三老還有很多類似的闡述,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也是一貫的,本人認為是完全正確的。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只有排除“以老師講析為

14、主,實現(xiàn)“以學生訓練為主,才能正確地表達語文課的性質(zhì)和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wù)。三實行“以訓練為主的教學形式是“以學生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表達。凱洛夫的舊教育思想是“老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知識為中心,贊可夫等的新教育思想是“學生為中心“多渠道教學“培養(yǎng)才能為重點。新的教育思想主張一切教學活動都應(yīng)是從學生出發(fā),歸宿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盡管老師應(yīng)起主導作用,但是應(yīng)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一堂課假如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只處于聽老師講析的位置,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去討論,去動手練習,那么這堂課就好似演戲一樣,課堂這個舞臺全被老師的活動所占據(jù),學生使用語文的技能是無論如何

15、也難以培養(yǎng)起來的。關(guān)于“學生為本的思想,葉老曾說:“怎樣啟發(fā)學生、使他們自覺地動腦筋,是老師備課極重要的工程。這個工程做到了,老師才真正起了主導作用。?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492頁“如能令學生于上課之時主動求和,主動練習,不徒坐聽老師之講說,即為改進教學之一道。同上,733頁“所謂老師之主導作用,蓋在擅長引導啟迪,俾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和,非謂老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老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lǐng)悟之源頓開,純熟之功彌深,乃善教者也著重號是作者加的,同上,745頁呂叔湘先生、張志公先生關(guān)于“學生為

16、本的思想闡述不一一引述。綜這些語文教育大師所述,教學中應(yīng)當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些思想也是實行“以訓練為主教學形式的重要依靠。四兩年來大面積的改革實驗證明,“以訓練為主的教學形式得到了廣闊學生和老師的歡迎和認可,理論證明這種教學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這里不作贅述,另有假設(shè)干教改實驗報告證實。四、“以訓練為主課堂教學形式的根本特點。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老師的備課、組織教學、教學目的確實定、教學過程的設(shè)計、教學方法的選用等等,完全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盡量使其動口、動手、動腦,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在教學時

17、間的把握上,實在把老師的講析時間壓下來,把學生練習的時間增起來,老師所有的講析、提示、啟發(fā)、答題、擴展、總結(jié)等全部活動時間,盡量加以精練,壓縮在整課時間的12以下,而學生各種訓練活動包括讀、寫、聽、說、思等盡量增多,進步到整節(jié)課時間的12以上。三訓練的內(nèi)容精心選擇。包括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才能和語文習慣的培養(yǎng)、思想品德教育、美育熏陶、智力開發(fā)等等,從中加以精選,恰當?shù)卮_定訓練重點。四訓練的方式從實效出發(fā)精心安排,多種多樣,生動活潑。包括閱讀、寫作、答問、講解、討論、辨析、鑒賞,等等,這些訓練可集中,可分散,可穿插,靈敏和諧,不拘一格。五訓練的根本形式有兩種:“三段式,即老師提示指導學生練習老師

18、答題小結(jié),其中“老師提示包括說明教學目的、提示教學要點、簡介教材內(nèi)容和有關(guān)知識、說明教學過程,等等,一般控制在非常鐘左右;“指導學生訓練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老師可在學生訓練中啟發(fā)、誘導、答疑,一般控制在二十五分鐘左右;“老師小結(jié)包括老師集中答題、知識梳理、加深擴展的講解等等,一般控制在非常鐘左右?!爸v講,練練,講練結(jié)合,貫穿始終,此形式不截然分成三段,但總計學生訓練時間不少于12。五、實行“以訓練為主課堂教學形式應(yīng)注意的幾點。一實在端正教育思想,樹立三個根本觀點:樹立“學生為本的觀點;表達“以訓練為主的觀點;確立“重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才能的觀點。二不應(yīng)誤解為全盤否認老師的講析和老師的主導作用。老師講析還是必要的,但要講得少而精,講在“點子上。老師的主導作用表達在認真?zhèn)湔n、確定教學目的、科學地組織教學過程、精心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