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對國民時期書刊設計的影響_第1頁
西方文化對國民時期書刊設計的影響_第2頁
西方文化對國民時期書刊設計的影響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方文化對國民時期書刊設計的影響西方文化對國民時期書刊設計的影響民國時期豐富多彩民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飽受爭議的時期,西式的民主與科學觀念流入了許多中國人的頭腦中。割斷了封建的束縛,新思潮迅速傳播,現(xiàn)代科學得以快速開展,使這一時朗的思想文化有了顛覆性的轉變,并促進了社會的開展。這轉變也包括對書刊設計方面的影響,使書刊設計呈現(xiàn)出了豐富多彩的相貌,色彩、版式、構造、圖案和表王見形勢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民國時期的書刊設計也是我國現(xiàn)代書刊設計的開端,系統(tǒng)的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書籍形式向現(xiàn)代書刊設計的演變,既繼承了傳統(tǒng)書籍美學,又注入了先進外來文化的血液。使傳統(tǒng)書籍藝術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富有了鮮明的時代精神。

2、民國前期中國社會對于歐美文化的吸收,不僅在規(guī)模形式上改變了晚清以來傳教士為主體的緩慢滲入狀態(tài),而是在認識層次上打破了中體西用的簡單思維,認真學習西方先進的教育體制,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美術的開展方面,通過興辦新式美術學校、派遣留學生的方式來詳細施行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偉大設想。五四運動前后,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直接向美、法等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美國所主張的民主特色,正好迎合了五四運動時期中國群眾的思想需求,杜威的實用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更加速了學習美國的進程。20世紀20年代、30年代法國出版業(yè)習慣先出簡裝幅員書,再印精裝版,嚴謹樸實的風格使留法的藝術家們深受影響,并將它應用到

3、國內的出版物上。德國包豪斯的現(xiàn)代主義設計風格,由陳之拂、龐董琴、鄭可等人的介紹宣傳,從30年代開場在中國流傳。歐美藝術對民國前期的設計影響首先表達在圖形的多樣化上。在繪畫應用上簡便快捷的水彩廣受設計者的青睞,素描、速寫本文由論文聯(lián)盟.Ll.搜集整理和油畫等西式繪畫形式也有出現(xiàn)。例如1914年創(chuàng)刊的?民權素?,它追求以史事諷喻現(xiàn)實,表達知識分子的抗爭精神的刊物,它的一期封面繪有一個新式女性在野外寫生,姿態(tài)端莊,神情專注,只有人物比例有些失調,但它的題材和表現(xiàn)手法已經(jīng)非常新穎,令老一輩人瞠目結舌。英國頹廢運動的重要刊物?黃面志?以及由著名畫家、藝術設計家比亞茲萊為該雜志所做的的精巧插圖一并進入了中

4、國人的視野,于是具有唯美主義色彩的藝術風格在書刊設計界迅速風行。葉靈鳳為?現(xiàn)代文藝?創(chuàng)刊號設計的封面就直接套用了比亞茲萊的繪畫,比亞茲萊的裝飾繪畫影響了一大批的中國藝術設計家。1929年陳之佛就曾撰文介紹包豪斯的設計,并且身體力行的進展了現(xiàn)代主義設計風格的理論,在他設計的?創(chuàng)作與批評?雜志封面上,用了兩組圓環(huán)和直線、波浪線分別組合,抽象表達了刊物主題,畫面既嚴謹又不呆滯。30年代后,在書刊封面上相繼涌現(xiàn)出一批帶有幾何風格的設計作品。民國前,裸女畫在中國藝術作品中比擬少見,而在民國的書刊封面上風格各異的女人體形象作為設計素材已經(jīng)屢見不鮮,這既受到歐美同時期人體藝術的影響,也與當時局部院校開設人體

5、寫生的西洋畫課的藝術革新不無關系。1930年的?文藝月刊?的封面以造型優(yōu)美的女人體為主體圖形。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歐美人體藝術對當時書刊封面設計影響不無關系。從版式設計上來看,雖然清代后期中西方文化碰撞劇烈,中國出現(xiàn)一些介紹西方國家科學知識的書籍,但大多遵照中國人的閱讀習慣,版式上采用傳統(tǒng)的線裝書籍版式,文字編排以豎排為主,書本自左向右翻閱。直到民國時期,書本的翻閱方式逐步該變?yōu)樽杂蚁蜃蠓?。與此同時,封面圖形與文字的布局也做了相應調整,出現(xiàn)了橫排與豎排、圖文上下或左右并置的形式,書刊封面的文字出現(xiàn)了自右向左和自左向右編排兩種方式并存的現(xiàn)象,中文編排自右向左,西文編排自左向右,這種現(xiàn)象形象的反響

6、了民國時期中西文化互相碰撞、互相交融對書刊封面設計的影響。此后,書刊封面文字編排逐漸演變?yōu)橐詸M排為主的方式,這從一個側面反響了歐美文化對中國民國時期書籍裝幀的深入影響,它改變了千百年來中國書籍的布局及文字編排方式,也影響了國人的閱讀習慣和審美心理。字體設計方面,自19世紀后隨著歐洲工業(yè)、商業(yè)的快速開展、科學技術的進步,文字除了用于印刷外,還要適應時代開展的要求。此時,美觀大方、一目了然的無裝飾線體應運而生,用于標語、廣告、海報、交通等方面。無裝飾線體不僅明晰醒目,而且書寫方便,在實用性能上優(yōu)于其他字體。西方的字體藝術及設計思想隨著印刷術和書刊等現(xiàn)代載體進入中國,對民國時期的字體設計產生了重要影響。1928年魯迅設計的?奔流?封面,刊名奔流二字橫貫封面,筆畫相連,有一種急流直泄、勢不可擋的感覺,極具象征意義。1935年的?散珠?的封面字體就具有無裝飾線體風格,設計者有意將筆畫互相連接與共用,更有一番興趣。歐美的藝術風格與書籍裝幀設計對民國時期的書刊設計影響是全方位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