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_第1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_第2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_第3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_第4頁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一、選擇題1.下列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擴散現(xiàn)象的是(?)A.?我國北方地區(qū)頻發(fā)的“沙塵暴天氣”?B.?春天柳絮漫天飛舞C.?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難以再壓縮?D.?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2.正確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礎。下列幾項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用火柴點燃酒精燈B.?量筒讀數(shù)C.?滴加溶液D.?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制作3.葡萄酒營養(yǎng)豐富,適量飲用具有健身養(yǎng)顏的功效。下列家庭釀制葡萄酒的過程中屬于

2、化學變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搗碎?C.?葡萄發(fā)酵成酒?D.?用細紗布過濾后裝瓶4.若需取用48g蒸餾水,下列最合適的儀器是(?)A.?100mL的量筒?B.?托盤天平?C.?50mL的量筒?D.?50mL的燒杯5.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池塘水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自由游動的單細胞生物,原來這是再生能力較強的喇叭蟲。若將它切成如圖中、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蟲的是(?)A.?B.?C.?D.?6.關于圖中、兩幅等高線地形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圖表示盆地地形?B.?圖的比例尺比圖大C.?甲乙的實際距離小于丙丁的實際距離?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7.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

3、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把牙簽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均勻地涂抹幾下滴加碘液染色?蓋上蓋玻片A.?B.?C.?D.?8.科學研究中常常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下列動物中(?)A.?青蛙屬于爬行類?B.?只有金絲猴屬于脊椎動物C.?鯽魚與鯨都屬于魚類?D.?金絲猴與鯨都屬于哺乳類9.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現(xiàn)象一,剝開冰棒紙時,冰棒周圍冒“白氣”;現(xiàn)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以上兩種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分別是(?)A.?冰棒局部升華;呼出的水蒸氣液化B.?冰棒局部升華;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C.?冰棒周

4、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呼出的水蒸氣液化D.?冰棒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戶外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10.有一年盛夏,在巴爾干地區(qū),一農婦看見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學家熱得汗流浹背,便決定送牛奶給他喝。于是,農婦將盛牛奶的瓦罐用濕毛巾左一層右一層包嚴實后,放在太陽底下曬了一會兒,然后倒給植物學家喝,她這樣做的目的是(?)A.?濕毛巾上的水在太陽光照暴曬下迅速蒸發(fā)吸熱,使牛奶溫度降低B.?這是為了給牛奶加熱C.?牛奶蒸發(fā)吸熱,溫度降低D.?這是利用太陽光殺菌11.小美同學對冰加熱,她將冰熔化成水直到沸騰的過程,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過程

5、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DE段物質沒有吸熱C.?水的凝固點是0D.?BC段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內能不變12.如圖為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圖中表示陡崖?B.?圖中表示山峰C.?圖中表示山谷?D.?圖中表示山脊13.下表是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幾種操作和要達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選項操作目的A轉動遮光器和反光鏡調節(jié)光線強弱B轉動轉換器調換不同倍數(shù)的物鏡C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D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使位于視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A.?A?B.?B?C.?C?D.?D14.要測量出一張普通郵票的質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A.?先測一只信封的質量,再將郵票貼

6、在信封上,測出信封和郵票的總質量,兩次相減得郵票質量B.?先測出數(shù)百張郵票的質量,再除以郵票的張數(shù)C.?天平是測質量的精密儀器,直接把一張郵票放在托盤內可以測量出D.?用天平測出郵票的長寬厚,計算出郵票體積,再查找出有關紙的密度,算出郵票的質量15.通過實驗,得到了ABC三個實心體的mV圖象如圖所示,分析圖象可知(?)A.?a物質的密度最小?B.?a物質的密度是c的兩倍C.?b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越大,密度越大16.如圖,把裝有水的試管放在盛有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給燒杯加熱,當燒杯中的水沸騰時,試管中的水(?)A.?能達到沸點,能沸騰?B.?不能達

7、到沸點,不能沸騰C.?能達到沸點,但不能沸騰?D.?多加熱一段時間可以沸騰17.如圖所示,利用維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退色的性質,可以比較蘋果汁和橙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確結論,實驗過程中不需要進行控制的條件是(?)A.?膠頭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數(shù)必須相等B.?燒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質量必須相等C.?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體積必須相等D.?燒杯的大小必須相等18.一位同學先后用兩支均未甩過的體溫計測自己的體溫,兩支體溫計示數(shù)分別是39.5和37.5,那么(?)A.?他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7.5?B.?他的體溫更接近39.5C.?他的體溫在37.5至39.5?D.?他的體溫一定是37.5

8、19.一個科研小組計劃檢測一種新研制的環(huán)保型除草劑是否能有效地除草,他們選用了三塊相似的草地進行實驗。第一塊草地噴灑傳統(tǒng)的除草劑,第二塊草地噴灑與第一塊等量的新型除草劑,第三塊草地不噴灑任何除草劑。幾天后,發(fā)現(xiàn)第一塊草地的除草效果良好,而第二塊草地與第三塊草地長勢相似,那么下列判斷中合理的是(?)A.?實驗失敗?B.?對照組設置不合理C.?新的除草劑能投入使用?D.?新的除草劑可能沒有除草效果20.為了探究水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某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在和兩個花盆中分別種了等量的大豆種子(假設大豆種子萌發(fā)的適宜溫度為25左右),在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空氣的前提下,對溫度的高低和水的多少加以控制(如

9、下表)。為了確保實驗的嚴密性,請你選出最佳的修改意見(?)花盆空氣溫度水充足0適量澆水充足25不澆水,保持土壤干燥A.?兩個花盆中都應該適量澆水?B.?兩個花盆都應該放在0的環(huán)境中C.?兩個花盆都應該放在25的環(huán)境中?D.?兩個花盆中都應該不澆水二、填空題21.直接觀察是指憑借人們的感官直接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間接觀察是指借助儀器設備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下列觀察屬于直接觀察還是間接觀察:用體溫表測量體溫;用手摸病人的額頭,判斷發(fā)熱程度;用眼觀看葉片的形狀和構造;用耳辨聽是哪種樂器發(fā)音;用天文望遠鏡探測星系;用紅外線測溫儀快速測量旅客的體溫;用刻度尺測量科學課本的長度;用顯微鏡觀察細菌。屬于直接

10、觀察的是_。22.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_的性質制成的,氣象人員按氣象要求測得某晝夜四個不同時刻的氣溫數(shù)值如圖,由圖可知當日的最大溫差是_?23.小強同學用托盤天平測量一塊橡皮的質量,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將游碼調到0刻度后,發(fā)現(xiàn)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右側,如圖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應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移動,天平平衡后,在左盤放橡皮,右盤添加砝碼,向右移動游碼后,指針停在分度盤中央,所加砝碼數(shù)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則橡皮的質量是_?g,如果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忘記將游碼調到0刻度,則他測量的橡皮質量比真實值_?。24.如圖所示,隔著石棉網同時加熱兩規(guī)格相同的試管,試管中分別裝有質量相同、初溫均為

11、20的煤油和水。若加熱時間相同,則煤油和水吸收的熱量_(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溫度都升高到40,則_需加熱較長的時間。(c水c煤油)25.如圖是某物質在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該物質是_(填“晶體”或“非晶體”),其中BC段物質處于_狀態(tài)(填“固體”、“液體”或“固液共存”),該物質的熔點是_,該物質可能是_。三、綜合題26.一只燒杯盛滿水時的總質量為250克,往該杯中放一小石塊,石塊沉沒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這時杯中水和石塊質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塊,稱得這時杯與水的總質量為200克。求:溢出水的體積是多少?石子的質量是多少?石子的密度是多少?27

12、.如圖是根據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的圖示。例如:A類動物的分類依據是以卵生。(1)蟒蛇屬于五類脊椎動物中_動物。(2)圖中C類動物是以_(選填“終生用肺呼吸”或“胎生、哺乳”)為分類依據進行歸類。28.用所學科學知識填空(1)玉麟西瓜是溫嶺市農產品四大名片之一,以瓤沙、味甜、水多、營養(yǎng)豐富而聞名,是夏季消暑佳品。甜味物質主要存在于西瓜細胞的_。(2)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有一句詩:”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迸c這句詩最吻合的地點是_。(3)你見過給植物打針輸液的情形嗎?這是近些年來在果樹栽培和樹木移栽的過程中的常用的一種方法。輸液用的針頭應插入樹木的哪一類組織_。(4)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

13、時裝片時,在蓋玻片的右上方不小心留下了一個氣泡,在顯微鏡下用低倍鏡觀察時,氣泡可能會出現(xiàn)在視野的_。(5)10月校園里,可以聞到陣陣桂花的清香,這一現(xiàn)象主要說明_。29.讀下面三幅地表景觀圖,填空回答。?(1)由流水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_。(2)由風力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_。(3)由流水挾帶泥沙堆積而成的地形是圖_。30.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挖一水池,往池內灌海水,按下圖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加快_,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在塑料膜上_,形成小水滴。31.在“測酸奶密度”的實驗中:?(1

14、)小明的實驗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測密度。他用已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得空燒杯的質量m0為37.4g;接著把酸奶倒入燒杯中,測得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m1,如圖甲所示m1_g;然后把燒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V奶_cm3;則酸奶的密度_g/cm3。在交流討論中,小雨同學認為小明測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2)小雨的實驗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蓋)和水測酸奶密度。請你簡要寫出小雨的實驗過程和酸奶密度的計算表達式。32.兩個實驗小組分別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和“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其中一個實驗小組安裝的實驗裝置如圖。該裝置存在的不足是_。(2)改正實驗裝置后,兩實

15、驗小組記錄數(shù)據匯總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冰的溫度/-200000102030冰的狀態(tài)固態(tài)固液固液固液固液液態(tài)液態(tài)液態(tài)蠟的溫度/35.040.045.049.554.058.362.566.6蠟的狀態(tài)固態(tài)固態(tài)固態(tài)粘稠變稀液態(tài)液態(tài)液態(tài)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你發(fā)現(xiàn)冰與蠟在熔化過程中的不同點是:_。33.小華用測密度的方法鑒別色拉油的品質。(1)將托盤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動游碼至標尺左端“0”刻度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的左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_(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2)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稱出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量為70g,然后把燒杯中一部分色拉油

16、倒入量筒,如圖a所示;再稱燒杯和剩下色拉油的總質量,天平再次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b所示,燒杯和剩下色拉油的總質量為_g。該色拉油的密度為_g/cm3。答案解析部分一、選擇題1.【答案】D【考點】分子的熱運動【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做擴散,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2)任何物質的分子間都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質分子引力和斥力發(fā)生作用的距離是:當分子間距離小于10-10米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大于10-10米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本題考查學生對擴散現(xiàn)象的了解,抓住擴散的本質是分子運動,分子是肉眼看不到

17、的。【解答】A、我國北方地區(qū)頻發(fā)的“沙塵暴天氣”,“沙塵”是肉眼可見的物體的運動,不屬于分子運動,不符合題意;B、春天柳絮漫天飛舞,“柳絮”也是可見的物體的運動,不符合題意;C、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因此難以再壓縮,與擴散無關,不符合題意;D、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是氣體分子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xiàn)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答案】A【考點】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解析】【分析】A、根據使用酒精燈時的注意事項去分析解答;B、根據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去分析解答;C、根據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D、根據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制作時的注意事項去

18、分析解答。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窘獯稹緼、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應用火柴點燃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正確;B、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視線沒有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時,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向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清水,不能用生理鹽水,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答案為:A3

19、.【答案】C【考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搞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解答本類習題的關鍵判斷的標準是看在變化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一般地,物理變化有物質的固、液、氣三態(tài)變化和物質形狀的變化?!窘獯稹緼、清洗葡萄是將葡萄中的臟污洗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B、把葡萄搗碎只是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C、葡萄發(fā)酵成酒有新的物質乙醇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D、

20、用細紗布過濾后裝瓶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和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故答案為:C4.【答案】C【考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在選擇量程時,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與需求值最接近的;托盤天平是稱量物體質量的儀器;燒杯是用作配制溶液和較大量液體反應的容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是實驗考查的基本內容,也是考查熱點之一,歷年中考,不論分值多少,總有題目出現(xiàn),所以要引起重視;另外對于量筒的使用,除了注意正確讀數(shù)的方法,還要注意量程的選擇?!窘獯稹緼、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在選擇量程時,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與需求值最接近,10

21、0mL的量筒量程太大,故本選項錯誤;B、托盤天平是稱量或稱取固體藥品質量的,故本選項錯誤;C、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在選擇量程時,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與需求值最接近,48g水為48mL,與50mL的量筒量程最接近,故本選項正確;D、燒杯是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可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還可用來配制溶液,一般不量度液體體積,故本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5.【答案】B【考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生物細胞的細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陳代謝和遺傳變異的控制中心,對于再生能力較強的喇叭蟲來說,再生能力應位于細胞核。本題考查細胞的細胞核功能,讓學生明確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窘獯稹緼、C:兩選項所包括

22、的部分無細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故不選;B、該項包含了喇叭蟲的細胞核,而細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陳代謝和遺傳變異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D、選項包含了整個細胞的全部,而不是具體到喇叭蟲的哪一部分,不符合題意,故不選。故答案為:B6.【答案】D【考點】地形圖【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數(shù)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子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則越大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該題有一定的難

23、度,需要認真分析才行?!窘獯稹緼從圖上看出,圖應表示山頂?shù)匦?,故不符合題意;B從圖上看出,圖的比例尺比圖小,故不符合題意;C從圖上看出,甲、乙間的實地距離應大于丙、丁間的實地距離,故不符合題意;D從圖上看出,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答案】B【考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此題考查的是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操作步驟,為了便于記憶我們可以把這每個步驟簡潔地用一個字代表:擦滴(生理鹽水)(漱)刮涂蓋染(碘液吸水紙)。掌握這部分內容要用科學的方法,把繁瑣的步驟簡單化,用滴刮涂蓋染來速記,效果很好?!窘獯稹康问侵冈跐崈舻妮d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刮是指用消毒牙簽在漱凈

24、的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涂是指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是指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xiàn)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所以正確的順序是: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用消毒牙簽從口腔側壁處輕輕刮幾下;把牙簽放在載玻片的液滴中均勻地涂抹幾下;蓋上蓋玻片;滴加碘液染色。故答案為:B8.【答案】D【考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的分類,據此解答。本題考查學生對生物分類及其分類單位知識點的理解,

25、屬于新課標的重要內容?!窘獯稹緼青蛙屬于兩棲類,故該選項分類錯誤;B題干中的四種動物金絲猴、青蛙、鯽魚和鯨魚都屬于脊椎動物,故只有金絲猴屬于脊椎動物的分類錯誤;C鯽魚屬于魚類,鯨魚屬于哺乳類,故該選項分類錯誤;D金絲猴與鯨都屬于哺乳類。故答案為:D9.【答案】C【考點】液化及液化現(xiàn)象【解析】【分析】要解答本題需掌握:生活中的液化現(xiàn)象,以及它們的成因,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液化現(xiàn)象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熱點?!窘獯稹拷猓簞冮_棒冰紙時,棒冰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是呼出的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故答案為:C10.【答案】A【考點】汽化及汽化吸熱的

26、特點【解析】【分析】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發(fā)和沸騰兩種形式,汽化吸熱。本題考查了蒸發(fā)吸熱在生活中的應用,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聯(lián)系,考查了學生的學以致用的能力,是中考的熱點?!窘獯稹拷猓簩⑹⑴D痰耐吖抻脻衩碜笠粚佑乙粚影鼑缹嵑?,濕毛巾中的水分吸熱蒸發(fā),蒸發(fā)吸熱從而使牛奶的溫度降低,這樣植物學家喝起來會感到比較涼爽。故答案為:A11.【答案】C【考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解析】【分析】(1)由圖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熱升溫;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過程;CD段是水吸熱升溫;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溫度不變。(2)熔化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3)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

27、沒有熔點,同一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4)物體吸收了熱量,內能一定增加,但是溫度不一定升高。該題把晶體的熔化和沸騰圖象放到一個坐標系中,考查了學生從圖象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窘獯稹緼、圖象中AB段表示冰吸熱升溫,而BC段才是冰的熔化過程;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故本選項錯誤;B、AB、CD段物質在吸熱,BC是冰的熔化過程、DE段是水的沸騰過程,都要吸熱,故本選項錯誤;C、從圖象上可以看出,冰熔化時溫度一直保持在0,說明冰是晶體,其液態(tài)是水,水的凝固點是O;故本選項正確;D、BC段是冰的熔化過程,物質的溫度保持不變,內能增加,故本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12.【答案】C【考點】地形圖【

28、解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此題考查的是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方法熟練解答?!窘獯稹拷猓涸诘雀呔€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圖表示陡崖(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故答案為:C13.【答案】D【考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顯微鏡使用過程中,

29、反光鏡和光圈調節(jié)視野亮度,凹面鏡和大光圈使視野亮度增大,平面鏡和小光圈使視野亮度減??;物鏡位于轉換器上,通過轉動轉換器換用不同物鏡;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焦距的范圍小,可以使物象更清晰;顯微鏡觀察的物象是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與物象移動的方向相反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顯微鏡使用方法的熟練掌握?!窘獯稹拷猓篈、調節(jié)視野中光線強弱可以通過調節(jié)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鏡進行調節(jié),A正確;B、轉換器上有物鏡,可能是通過轉換器換用不同物鏡,B正確;C、要想使物象更加清晰,可以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C正確;D、視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視野中央,物象移動的方向是右下方,標本移動的方向是左上方,D錯誤。故答案為:D14.【答案】B【考點

30、】特殊測量方法,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四個選擇項看似都能測出郵票的質量,但注意郵票的質量很小,單獨一張?zhí)炱交撅@示不出其質量值。根據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測量方法:測小質量、導線直徑用累積法;測圓的直徑用平移法;測地圖上兩點之間距離用化曲為直法;測操場直徑用滾圓法等。注意遇到不同問題動腦筋思考,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窘獯稹坑美鄯e法測出數(shù)百張郵票的質量,再除以郵票的張數(shù),得到一張郵票的質量。故答案為:B15.【答案】C【考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根據三個實心體的m-V的圖象,求出三種物質的密度,比較大小,確定ABC選項的正誤;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其大小與物質的種類和狀態(tài)有關,而質量、

31、體積無關。本題考查了密度特性的理解和密度的計算,能從m-V圖象得出相關信息是解題的關鍵。【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當Va=2.5cm3,ma=4.5g,則;當Vb=4.5cm3,mb=4.5g,則;當Vc=5cm3,mc=2.5g,則;可見:c物質的密度最小,故A錯,a:c=1.8g/cm3:0.5g/cm3=3.6:1,即a物質的密度是c的3.6倍,故B錯;b物質的密度是1g/cm3=1.0103kg/m3,故C正確;(2)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其密度是定值,質量變大,密度不變,故D錯。故答案為:C16.【答案】C【考點】沸騰及沸騰條件【解析】【分析】(1)液體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并

32、且不斷吸熱;(2)當大燒杯中的水沸騰時,溫度達到沸點盡管不斷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小試管中的水靠從大燒杯中吸熱升溫。此題考查了液體的沸騰條件和熱傳遞的條件,要把握住沸騰條件是溫度不但達到沸點,而且還能不段吸熱,熱傳遞的條件是必須存在溫度差異?!窘獯稹慨敶鬅械乃序v后,盡管不斷吸熱,但燒杯中的水溫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點溫度不變;小試管中的水從大燒杯中吸熱,溫度達到水的沸點后,就和燒杯中的水的溫度一樣,就不能從燒杯中繼續(xù)吸熱,這時雖然達到了沸點,但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會沸騰。故答案為:C17.【答案】D【考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解析】【分析】對比實驗中,要控制相關方面的量,只有控制好各方面的

33、量,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化學實驗現(xiàn)象是化學實驗最突出、最鮮明的部分,也是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的依據,掌握物質的性質和相互之間的反應關系,并有助于提高觀察、實驗能力所以,對化學實驗不僅要認真觀察,還應掌握設計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方法【解答】解:實驗中,要控制燒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質量、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體積、膠頭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數(shù),只有這些量相等,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燒杯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其它量相同,燒杯的大小不影響實驗結論故選:D18.【答案】A【考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使用體溫計前,要先甩幾下,使水銀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幾下,就用來測量體溫,如果該病人

34、的體溫低于體溫計中的數(shù)據,則讀出的數(shù)據就是前一個病人的體溫數(shù)據;如果該病人的體溫等于或高于體溫計中的數(shù)據,則讀出的數(shù)據為該病人的體溫。本題考查的主要是溫度計正確使用,以及使用體溫計時的注意事項-使用體溫計前,要先甩幾下,使水銀液柱回到玻璃泡中?!窘獯稹扛鶕w溫計的特點,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銀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沒有甩的體溫計直接用來測量自己的體溫,若自己的體溫高于體溫計的示數(shù),體溫計中的水銀會上升,測量是比較準確的。若自己的體溫不高于體溫計的示數(shù),體溫計中的水銀不會下降,依然顯示原來的示數(shù),所以該同學的體溫應該低于或等于37.5。故答案為:A19.【答案】B【考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

35、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對對照實驗的認識。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設置對照實驗目的在于消除無關變量對實驗對象的影響。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探究實驗一定要設置對照組?!窘獯稹繉φ諏嶒炇侵冈谘芯恳环N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實驗形成了兩組對照實驗,一組是第一塊草地與第二塊草地對照,實驗變量是新型除草劑,第一塊草地為對照組。另一組是第二塊草地與第三塊草地對照,實驗變量是新型除草劑,第三塊草地為對照組。第三塊草地應設計為噴灑與第一塊等量的水。故答案為:B20.【答案】C【考點】種子的萌發(fā)【解析

36、】【分析】本題考查究種子萌發(fā)條件的探究實驗。探究活動中的對照實驗要求除一個條件不同外,其余條件都應相同,也就是變量的惟一性,據此可以解答設置對照實驗時,對照應有兩組或兩組以上,同時要保持變量的唯一性?!窘獯稹繉φ諏嶒炇侵冈谘芯恳环N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同學為了研究水對大豆種子萌發(fā)的影響,可變因素應該是水,其他條件則應相同。本題中卻出現(xiàn)了兩個不同條件:溫度和水。所以應把兩個花盆應放在同一溫度環(huán)境中。故答案為:C二、填空題21.【答案】【考點】用心觀察與拓展觀察力【解析】【分析】直接用肉眼進行的觀察就叫做直接觀察科學觀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

37、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進行測量【解答】直接觀察法是指對所發(fā)生的事或人的行為的直接觀察和記錄。在觀察過程中,調查人員所處的地位是被動的,也就是說調查人員對所觀察的事件或行為不加以控制或干涉。22.【答案】熱脹冷縮;14【考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2)最大溫差為四個時刻溫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溫度計的原理和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溫度計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零上溫度越向上所標數(shù)值越大,零下溫度越向下所標數(shù)值越大【解答】解:(1)常用溫度計的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2)第一幅圖溫度為-8,

38、第二幅圖溫度為-3,第三幅圖溫度為6,第四幅圖溫度為3,最大溫差為6-(-8)=14故答案為:熱脹冷縮;1423.【答案】左;33.2;大【考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shù)【解析】【分析】(1)調節(jié)天平時,指針指向分度盤的哪一側,說明哪一側的質量偏大,應將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2)讀取天平數(shù)值時,要先將砝碼的質量相加,再加上游碼的示數(shù);(3)在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忘記將游碼撥到左端的零刻度線處,就相當于在左盤中已經早加上了一個小物體,故測量值偏大用天平測量物質質量,要嚴格遵守天平的使用規(guī)則:水平放穩(wěn),游碼歸零,左偏右調,右偏左調,左右一樣,天平平衡天平的調節(jié)和讀數(shù)是我們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操作【解答】解:

39、(1)指針偏右,說明右側質量偏大,因此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移動;(2)圖中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游碼的示數(shù)為3.2g,故物體的質量為20g+10g+3.2g=33.2g;(3)如果在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游碼忘記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相當于零刻度改變了位置,零刻度右移到一定值,用它測量時,測量值比真實值大故答案為:左;33.2;大24.【答案】相同;水【考點】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比熱容【解析】【分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判斷:(1)由圖可知,用同一個酒精燈加熱,兩試管的規(guī)格相同,則在相同的時間內,水和煤油吸收的熱量相同;(2)水的比熱容比煤油的大,由Q=cmt可知,若二者的質量相同,在吸收相同

40、熱量時,水升高的溫度值小;在升高相同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多本題考查學生對水的比熱容大的理解,最好借助公式Q=cmt理解: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大的吸收熱量多;吸收相同的熱量,比熱容大的溫度變化小【解答】解:相同時間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因為水的比熱容大,水是吸熱能力強所以水吸收的熱量多;故答案為:相同;水25.【答案】晶體;固液共存;48;海波【考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解析】【分析】從圖象中辨別晶體與非晶體主要看這種物質是否有一定的熔點,即有一段時間這種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升高,而此時就是這種物質熔化的過程在熔化過程中晶體處于固液共

41、存態(tài)此題考查了學生對晶體熔化圖象的分析讀物質熔化的圖象時,關鍵是要從曲線變化中判斷物質是否有一定的熔點,從而確定是否屬于晶體,再明確不同時間段物質所處的狀態(tài)【解答】解:由圖知,該物質從第5分鐘到第10分鐘溫度保持48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48BC段為熔化過程,所以處于固液共存態(tài),該物質可能是海波三、綜合題26.【答案】解:溢出水的質量:m溢=m1-m3=250g-200g=50g,溢出水的體積:;石子的質量:m石=m2-m3=300g-200g=100g;石子完全浸沒水中,石子的體積V石=V排=50cm3,石子的密度:【考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1)已知取出石子后杯子和剩余

42、水的質量m3=200g,杯子盛滿水杯子和水的總質量m1=250g,可求溢出水的質量,根據公式求出排開水的體積;(2)已知溢出水后杯子、水和石子的總質量m2=300g,取出石子后杯子和剩余水的質量m3,兩者之差即為石子的質量;(3)物體完全浸沒時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根據公式求出石子的密度本題考查密度公式的應用,關鍵是根據石子放入前和取出后杯子和水的質量之差求石子的質量,利用排開水的質量求石子的體積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有一定的難度,屬于難題27.【答案】(1)爬行(2)胎生、哺乳【考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動物的分類,識圖、分析、解答解答

43、此題的關鍵是了解動物的分類知識,可結合不同類群的動物的主要特征來分析【解答】解:(1)、蟒蛇的體內有脊柱,屬于脊椎動物,在陸地上生活,卵生,體溫不恒定,心臟兩心房一心室,且心室內有不完全的膈膜,屬于爬行動物(2)、如圖可知,C類包括奶牛和山羊,都屬于哺乳動物,胎生哺乳,用肺呼吸;A類的草魚用鰓呼吸,青蛙的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兼用皮膚呼吸,蟒蛇用肺呼吸,都是卵生;B類包括蟒蛇和奶牛、山羊可見C類動物的分類依據是胎生、哺乳28.【答案】(1)液泡(2)赤道(3)輸導組織(4)左下方(5)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考點】細胞的結構,觀察細胞,組織,分子的熱運動,地球的形狀和大小【解析】【分析】(1)植物

44、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植物細胞的細胞質里有液泡和葉綠體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2)緯線是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長約4萬千米地球繞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天,也就是24小時,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是晝夜交替(3)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等它們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點和功能(4)顯微鏡呈現(xiàn)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實像所以你看到的物像的位置正好與實際的位置相反(5)聞到花香,是氣體分子的運動造成的,屬于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解答】(1)液泡中含有細胞液

45、,有各種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yǎng)物質,就是來自于細胞中液泡的細胞液,結合題意可知西瓜的甜味的物質存在于液泡里(2)“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天,“八萬里”指路程約為8萬里(也就是4萬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長約4萬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萬里”也就是4萬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區(qū)才有可能實現(xiàn)(3)輸導組織能運輸營養(yǎng)物質,導管和篩管屬于輸導組織給植物輸液用的針頭應插入植物的輸導組織(4)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看到的與實際的恰好相反因此在蓋玻片的右上角不小心留下了一個小氣泡,用低倍鏡觀察時,氣泡可能會出現(xiàn)在視野的左下角(5)聞到花香

46、,是氣體分子的運動造成的,屬于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29.【答案】(1)甲(2)乙(3)丙【考點】地形變化的原因【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v型)、瀑布和峽谷;流水堆積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現(xiàn)為侵蝕和搬運,在下游表現(xiàn)為堆積)風力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洼地;風力堆積形成沙丘和沙垅(風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表現(xiàn)顯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歐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窘獯稹浚?)流水侵蝕作用常常形成溝谷(v型)、瀑布和峽谷;(2)風力

47、侵蝕作用形成風蝕蘑菇和風蝕洼地;風力堆積形成沙丘和沙垅(風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表現(xiàn)顯著)(3)流水堆積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沖積扇或洪積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現(xiàn)為侵蝕和搬運,在下游表現(xiàn)為堆積)。30.【答案】(1)蒸發(fā)(2)液化【考點】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液化現(xiàn)象【解析】【分析】(1)蒸發(fā)屬于汽化的一種,是發(fā)生在液體表面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的快慢與三個因素有關,即: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2)水蒸氣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水,是液化現(xiàn)象溫度影響蒸發(fā)快慢,溫度越高蒸發(fā)越快;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相對較低的物體會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解答】

48、解:(1)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的溫度升高,從而加快水的蒸發(fā);(2)溫度高的水蒸氣上升,碰到塑料薄膜,就會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31.【答案】(1)81.4;40;1.1;酸奶倒入量筒中會有部分殘留在燒杯中,使測量的體積偏?。?)實驗過程:用天平測出小玻璃瓶(含蓋)的質量m0;在瓶內裝滿水,蓋上蓋子,用天平測出瓶和水的總質量m1;倒干凈水,再往瓶內裝滿酸奶,蓋上蓋子,用天平測出瓶和酸奶的總質量m2;酸奶密度的表達式:【考點】誤差分析,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注意標尺的分度值認清量筒的分度值,然后讀出酸奶的體積根據公式計算出

49、酸奶的密度根據操作過程分析測量的物理量,由于將酸奶從燒杯倒入量筒時不能完全倒干凈,從而造成體積的測量有誤,根據體積的偏差來判斷密度的大?。?)此過程缺少量筒,所以解決此題關鍵是解決酸奶的體積根據提示,我們可以計算出已知質量的水的體積,讓酸奶和水的體積相同就可以了為使水和酸奶的體積相同,應在小瓶中盛滿水或酸奶此題是測量酸奶的密度,掌握測量原理,實驗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誤差,我們在設計實驗時,應該考慮到導致誤差增大的因素,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達到減小誤差的目的【解答】解:(1)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所以燒杯和酸奶的總質量為50g+20g+10g+1.4g=81.4g圖知量筒的分度值

50、是1mL,所以量筒中酸奶的體積為40cm3酸奶的質量為m=81.4g-37.4g=44g根據由題意知,當將酸奶倒入量筒時,不能倒干凈,所以所測酸奶的體積偏小,根據公式,所測的密度偏大(2)先測出有蓋玻璃瓶的質量m0,在玻璃瓶中倒?jié)M水,測出水和瓶的質量m1,從而可以計算出水的體積(即玻璃瓶的容積),然后倒?jié)M出水,在玻璃瓶中倒?jié)M酸奶,測出瓶和酸奶的質量m2,酸奶的體積與水的體積相等,所以根據密度公式及測出的數(shù)據計算出酸奶的密度故答案為:(1)81.4;40;1.1;酸奶倒入量筒中會有部分殘留在燒杯中,使測量的體積偏小;(2)實驗過程:用天平測出小玻璃瓶(含蓋)的質量m0;在瓶內裝滿水,蓋上蓋子,用

51、天平測出瓶和水的總質量m1;倒干凈水,再往瓶內裝滿酸奶,蓋上蓋子,用天平測出瓶和酸奶的總質量m2;酸奶密度的表達式:32.【答案】(1)受熱物質受熱不均勻(2)冰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蠟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考點】熔化和凝固的溫度時間圖象,晶體與非晶體【解析】【分析】(1)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是晶體有一定的熔點,非晶體沒有晶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狀態(tài)不變,升高的溫度和吸收熱量,非晶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不斷熔化掌握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熔化和凝固圖象、熔化和凝固過程的狀態(tài)(2)物體吸收的熱量、比熱、質量、溫度變化量四者之間的關系,Q=cmt利用Q=cmt進行有關計算【解答】解:(1)如

52、圖物質放在試管中,上面的物質離熱源太遠,試管下部和上部的水受熱不均勻(2)由表格知,在物質是固液共存時,是物質的熔化過程,冰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即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蠟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故答案為:(1)受熱物質受熱不均勻(2)冰有一定的熔化溫度,蠟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33.【答案】(1)右(2)51.6;0.92【考點】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如果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應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如果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應向左調節(jié)平衡螺母(2)砝碼由游碼示數(shù)之和是所測物體質量;根據題意求出色拉油的質量,由圖示量筒讀出色拉油的體積,由密度公式求出色拉油

53、的密度要掌握天平的調節(jié)及讀數(shù)方法,應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色拉油的密度【解答】解:(1)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的左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2)由圖a所示量筒可知,色拉油的體積V=20cm3,由圖b所示可知,燒杯與剩下的色拉油質量為50g+1.6g=51.6g,則倒入量筒的色拉油質量m=70g-51.6g=18.4g,色拉油的密度故答案為:(1)右;(2)51.6;0.921/1(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教版科學七年級上學期提分必備:期末專題復習二一、選擇題1.下列四種現(xiàn)象中屬于擴散現(xiàn)象的是(?)A.?我國北方地區(qū)頻發(fā)的“沙塵暴

54、天氣”?B.?春天柳絮漫天飛舞C.?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難以再壓縮?D.?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答案】D【考點】分子的熱運動【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做擴散,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2)任何物質的分子間都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質分子引力和斥力發(fā)生作用的距離是:當分子間距離小于10-10米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大于10-10米時,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本題考查學生對擴散現(xiàn)象的了解,抓住擴散的本質是分子運動,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窘獯稹緼、我國北方地區(qū)頻發(fā)的“沙塵暴天氣”,“沙塵”是肉眼可見的物體的運動,不屬于分子運

55、動,不符合題意;B、春天柳絮漫天飛舞,“柳絮”也是可見的物體的運動,不符合題意;C、氣體壓縮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分子間存在斥力,因此難以再壓縮,與擴散無關,不符合題意;D、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是氣體分子運動的結果,屬于擴散現(xiàn)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正確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礎。下列幾項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用火柴點燃酒精燈B.?量筒讀數(shù)C.?滴加溶液D.?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制作【答案】A【考點】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的探究【解析】【分析】A、根據使用酒精燈時的注意事項去分析解答;B、根據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去分析解答;C、根據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D

56、、根據洋蔥表皮細胞裝片制作時的注意事項去分析解答。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窘獯稹緼、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應用火柴點燃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正確;B、量取液體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視線沒有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D、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時,為了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向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清水,不能用生

57、理鹽水,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答案為:A3.葡萄酒營養(yǎng)豐富,適量飲用具有健身養(yǎng)顏的功效。下列家庭釀制葡萄酒的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搗碎?C.?葡萄發(fā)酵成酒?D.?用細紗布過濾后裝瓶【答案】C【考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確定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搞清楚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解答本類習題的關鍵判斷的標準是看在變化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一般地,物理變化有物質的固、液、氣三態(tài)變化和物質形狀的變化?!窘獯?/p>

58、】A、清洗葡萄是將葡萄中的臟污洗掉,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B、把葡萄搗碎只是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C、葡萄發(fā)酵成酒有新的物質乙醇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D、用細紗布過濾后裝瓶是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和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故答案為:C4.若需取用48g蒸餾水,下列最合適的儀器是(?)A.?100mL的量筒?B.?托盤天平?C.?50mL的量筒?D.?50mL的燒杯【答案】C【考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在選擇量程時,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與需求值最接近的;托盤天平是稱量物體質量的

59、儀器;燒杯是用作配制溶液和較大量液體反應的容器儀器的名稱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是實驗考查的基本內容,也是考查熱點之一,歷年中考,不論分值多少,總有題目出現(xiàn),所以要引起重視;另外對于量筒的使用,除了注意正確讀數(shù)的方法,還要注意量程的選擇。【解答】A、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在選擇量程時,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與需求值最接近,100mL的量筒量程太大,故本選項錯誤;B、托盤天平是稱量或稱取固體藥品質量的,故本選項錯誤;C、量筒是量度液體體積的儀器,在選擇量程時,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與需求值最接近,48g水為48mL,與50mL的量筒量程最接近,故本選項正確;D、燒杯是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60、,可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還可用來配制溶液,一般不量度液體體積,故本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5.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池塘水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自由游動的單細胞生物,原來這是再生能力較強的喇叭蟲。若將它切成如圖中、三部分,能再生成喇叭蟲的是(?)A.?B.?C.?D.?【答案】B【考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生物細胞的細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陳代謝和遺傳變異的控制中心,對于再生能力較強的喇叭蟲來說,再生能力應位于細胞核。本題考查細胞的細胞核功能,讓學生明確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解答】A、C:兩選項所包括的部分無細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故不選;B、該項包含了喇叭蟲的細胞核,而細胞核是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