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峽大壩結(jié)構(gòu)布置設計_第1頁
寶雞峽大壩結(jié)構(gòu)布置設計_第2頁
寶雞峽大壩結(jié)構(gòu)布置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寶雞峽大壩構(gòu)造布置設計要:大壩構(gòu)造布置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tǒng)工程。除了滿足主體功能外,還涉及交通、建筑、景觀等方方面面。寶雞峽大壩構(gòu)造布置設計表達了主體突出,布置合理,特點鮮明,和諧統(tǒng)一,使整個樞紐形成有機的整體。關鍵詞:大壩;構(gòu)造布置;設計1壩體構(gòu)造布置寶雞峽加壩加閘工程是將原有漿砌石溢流壩部分壩段的壩體撤除,加高形成攔河閘壩建筑物。增加了泄洪、排砂、灌溉引水及發(fā)電引水系統(tǒng)。壩頂高程由原來的615.00高程進步到637.60高程,建基面最低高程588,最大壩高由27.0增高至49.60,加高22.60。壩長由120增延至208.60,延長87.60。攔河閘壩從右至左依次劃分為0九個壩段,各壩段布

2、置分述如下:0、壩段為右岸非溢流混凝土實體擋水壩段,長度分別為25.0、24.50、24.50;壩頂寬12.0,19.5。上游面壩面鉛直,下游壩面在626.0高程處起坡,坡比為1:0.75。、壩段為左右沖砂底孔壩段。壩段長22.60,設6.58.0底孔2孔。、壩段為中孔泄流壩段,分別長29.0,29.0,15.4,共設泄流孔5孔,孔口尺寸10.08.30,溢流堰頂高程615.00。壩段為灌溉發(fā)電引水壩段,長25.0,由右至左分設灌溉和發(fā)電引水孔口各1孔。灌溉孔口尺寸4.05.0,底坎高程609.50。電站進水口孔口尺寸4.64.6,設攔污柵、檢修閘門各1道。閘門及攔污柵底坎高程為615。進口頂

3、口高程為622.60,上唇為X/4.22Y/32=1的橢圓曲線,其后以平直段與漸變段相聯(lián)接。進口兩側(cè)以0.65半徑的園弧與壩面相切。漸變段長度為5,將方形管道漸變至直徑為D=4.6的園管,工作閘門后設有1孔D=0.8的通氣孔。2大壩細部構(gòu)造布置2.1壩體分縫分塊壩體分縫分塊,是根據(jù)大壩布置、構(gòu)造、施工澆筑條件以及混凝土溫度控制并考慮原壩體的分段確定的。2.1.1壩體橫縫。中孔壩段因受原砌石壩體分縫限制,仍按29.0設一個壩段,雖已超出混凝土壩橫縫一般間距1520的范圍,因受閘室布置上的限制,不再分縫。左、右底孔按構(gòu)造布置要求,壩段長分別為13.6和22.6。其他壩段長不超過25。2.1.2壩體

4、縱縫。壩體縱縫共設兩道,永久縫一道,施工臨時縫一道。永久縫位于樁號0+045.0處,施工臨時縫右底孔位于樁號0+030.50處,中孔與底孔位于0+029.071處。施工縫面設鍵槽,予埋灌漿管路,待壩體溫度降到穩(wěn)定溫度時,進展縱縫灌漿,使之連成整體。2.1.3壩體止水、排水設計。攔河壩共設9個壩段,相鄰壩段間設有永久伸縮橫縫,每條橫縫上游和下游均設有止水。上游側(cè)設兩道止水,一道止水銅片,一道“654型塑料止水帶,銅片止水距上游壩面1.0,塑料止水帶距上游1.5;下游側(cè)僅設一道“654型塑料止水帶,距下游壩面1.0。轉(zhuǎn)貼于論文聯(lián)盟.ll.2.2壩內(nèi)廊道布置壩內(nèi)廊道根據(jù)不同用途,布置有帷幕灌漿廊道、

5、排水廊道、檢查觀測廊道、交通廊道和豎井等。帷幕灌漿廊道設在壩踵部位,位于壩軸線樁號0+000上。由、壩段最低高程600,升高至607右岸、605左岸及610中孔壩段灌漿廊道,程度長度183.60,廊道斷面型式為城門洞型,尺寸為2.53.0寬高。排水廊道縱橫交織布置,出口位于壩段,高程594。、壩段各布設橫向排水廊道交通廊道兼1條,除帷幕灌漿廊道兼做一道縱向排水廊道外,于壩下0+025處再設置一條縱向排水廊道,縱橫排水廊道斷面型式均為城門洞型,寬2,高2.5。壩基滲水,由排水孔引至廊道排水溝,最終聚集到壩段的集水井,然后用泵排至下游河道。廊道進口位于壩段的右0+027、壩下0+015.25處,進

6、口高程615,廊道橫斷面型式為城門洞型,尺寸2.53.0寬高,以1:1坡比踏步與605高程的帷幕灌漿廊道相連。為了吊運設備方便,于壩軸線上、壩段分縫處設置一2.51.8的豎井,井底高程600,可就近到達水泵室及集水井處。除壩段設有專門的交通廊道外,檢查觀測和交通廊道一般不單獨設置,而由帷幕灌漿和排水廊道兼作檢查與交通廊道。為了能對岸坡壩段進展觀測及檢修,施工過程中對廊道布置作了修改。設計在壩軸線上右岸0、壩段、左岸壩段增設廊道各一道,橫斷面型式為城門洞型,尺寸2.53.0寬高,最低高程分別為622、629,進出口均位于壩頂上。2.3排水設計為排除透過帷幕的滲水及基巖裂隙水,在灌漿廊道帷幕的下游

7、,設置壩基排水孔一排;為降低下游尾水對壩基揚壓力影響,在壩趾設有一道帷幕,在壩基面上,設有縱、橫廊道組成的抽排降壓系統(tǒng),以到達降低壩基揚壓力,保證壩體穩(wěn)定的目的。2.3.1根底排水。在河床壩基部位,灌漿廊道帷幕的下游,布置有一排主排水孔,為不致削弱防滲帷幕厚度,排水孔傾向下游10,深化基巖的孔深為防滲帷幕孔深的0.5倍左右,但不小于15,孔距3,孔徑150。壩下0+025樁號處,亦布置一條長109.8,高程594595的下游縱向排水廊道,廊道內(nèi)設置輔助排水孔,深度定為10,孔徑150。為保證岸坡穩(wěn)定,兩岸邊坡壩段內(nèi)帷幕灌漿廊道亦兼做排水廊道,排水孔位于帷幕的下游,并傾向下游10,使高程605、604高程以上的壩體及根底滲水,能自流排往下游。2.3.2抽排系統(tǒng)。本工程考慮了抽排降低河床壩基揚壓力的措施,以節(jié)省工程量。因此設計了封閉式的有效的排水系統(tǒng)和可靠的抽排設施。即設置上下游防滲帷幕,并利用網(wǎng)格狀的縱、橫向排水廊道,將滲漏水引向集水井,用泵將積水及時排出壩外,滿足和保持集水井水位低于揚壓力圖形所規(guī)定的控制值。滲流量估算:假定壩體及壩基滲流為平面問題,并認為以上滲流符合達西定律的條件,=-kdh/dx,由此估算得壩趾處水庫浸透流量為18.83/h,采用常規(guī)抽排措施,可以滿足設計要求。集水井及抽水設備,布置于壩段,集水井按壩基滲流量設置,尺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