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說及其現(xiàn)實意義_第1頁
關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說及其現(xiàn)實意義_第2頁
關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說及其現(xiàn)實意義_第3頁
關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說及其現(xiàn)實意義_第4頁
關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說及其現(xiàn)實意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說及其現(xiàn)實意義論文關鍵詞: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與自然關系論文摘要:荀子獨特的“天人之分說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這一思想對于當今社會可持續(xù)開展的借鑒意義在于,人應深化而全面地認識自然規(guī)律,進而掌握自然規(guī)律,繼而遵循自然規(guī)律辦事,既不要超過自然規(guī)律“與天爭職,也不能違背自然規(guī)律“倍道妄行。茍子,又名茍況、茍卿、孫卿,戰(zhàn)國時趙國人,是與孟子齊名的儒學大師。自少年開場,屢次游學于齊,在稷下學官“三為祭酒,有很高的聲望。一度應聘到秦國,又曾在趙國“議兵。后任楚國蘭陵令。晚年定居蘭陵,專心著述。荀子對儒家的?詩?、?書?、?禮?、?樂?、?易?、?春秋?

2、都很有研究,擅長吸收和批判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說,從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其著作?茍子?大部分是茍子的自撰,少部分出自f-1人的記錄,是研究茍子的可靠材料。這一著作創(chuàng)始了儒家學派中個人著作體的先河。一、天人關系的演化早就開場對“天是什么的問題進展考慮。最初認識的“天主要表如今兩個方面。一是客觀物質自然界,如季節(jié)、氣候、日月星辰等,這種意義上的“天是物質的“天在人們消費和生活的過程中制約人們的活動,說明人們在農耕時代建立起來的與外部世界的物質性關系:二是存在于人們意識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這種意義上的“天等同于現(xiàn)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擁有無上的地位和權

3、利說明了人們在其蒙昧時代與外界建立的精神性關系。早期的人們對自然力量頂禮膜拜,“天被覆蓋上了濃重的宗教色彩。“所以早期人類所謂的天,根本上是一種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決定著自然界與人事的根本相貌,也因此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命總是與天相連。1西周末年。各種歷史事變促使人們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重新進展了理性的考慮,從而逐漸從宗教神學的束縛下擺脫出來,此時,天人關系成為先秦諸子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雖然百家各有其考慮,但在當時占據(jù)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即認為天人之間具有相通性甚至是同一性的關系。儒家孔子通過對生命的踐履與體驗,來體悟天命與人之自由的關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4、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孟子日:“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那么知天矣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盡心上?)認為人性根于心而稟受于天,故知性即可知天,養(yǎng)性即可事天,充分表達出他對天人合一關系的解答。道家莊子尤為徹底地表達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齊相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與“我都是合一的,懂得這種關系的人就是真人,要處理好這種關系就要“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莊子大宗師?);就要“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莊子秋水?)。墨家墨子肯定意志之天的存在,認為天是自然、社會和人民的主宰。能賞善罰惡,人

5、只有與天合一才能免除災難:“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那么天災將猶未止也,故假設天降寒熱不節(jié),雪霜雨露不時,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茁戾疫,飄風苦雨薦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天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尚同中?)這些天人合一說,無論是強調天的主宰、意志或人格神的內容,還是純粹的天道自然的內容,都沒有對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出合理的說明,他們共同地在強調一種屈服于天的傾向時,無視了人與自然界的差異,對于人的認識,始終沒有跳出自然的懷抱,天還不是客觀的自然界,即使在道家那里,自然之天也不過是人的主觀愿望的投影,這也為人們深化考慮人與自然關系留下了余地。二、“天人之分說的內涵與諸子普遍關注天人合一

6、關系不同。茍子更多地關注了天人不一致的一面,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所謂“天人之分,就是認為“天是客觀現(xiàn)實即自然界,就是自然界中實實在在的萬事萬物?!疤焓怯衅渥陨淼淖兓_展規(guī)律的,既不受外在神秘力量的支配,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的影響:而“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擺脫了純自然狀態(tài)的能動的主體存在。而且天與人有其各自不同的職能,“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茍子富國?),天與人都不能超越各自的職能。但人可以通過對天的認識和適應,從而“制天命而用之。總的說來茍子的“天人之分說由三個部分構成:(一)“天行有常。“茍子天論的創(chuàng)新開展表如今闡發(fā)天的自然義和規(guī)律義上。他說“列星隨旋,日月遞熠,四時代御,陰陽大化

7、。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不將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茍子天論?)星月運轉,四時更替,陰陽變化,風雨有時,這些都是自然現(xiàn)象,是自然而然地運行變化的,不受任何力量的主宰和控制。人們看不見它的行動卻看見了結果,稱之謂“神,人們都知道它的成就卻看不見過程,稱之謂“天。茍子去除了“天的神秘意義,而冠之于自然界的總名。茍子還認為,宇宙萬物是其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茍子-天論?),其間并沒有神的存在。充分表達了他的理性主義的思維方法。茍子進一步提出,由于天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所以天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有其獨立的不依人

8、的意志而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shù)矣,君子有常體矣。“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那么吉,應之以亂那么兇。(?茍子天論?)自然界有其固有的法那么,并不與人事相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會因為人世間有好的統(tǒng)治者而存,也不會因為人世間有壞的統(tǒng)治者而亡,人們只有遵循自然規(guī)律才能得到好的結果,反之,違犯自然規(guī)律就一定會遭殃。茍子說,星宿墜落,樹木嗚叫,人們都感到恐懼,其實這不過是天地的運動,陰陽的變化,沒有什么可怕的。君主英明或是愚昧與這些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無關,都是些偶爾現(xiàn)象,人們應該用正確的態(tài)度來對待,而不是恐懼。

9、在早期人們迷天信地的云霧中,茍子能用理性主義的思維方法來客觀地解釋自然現(xiàn)象,如今看來是非??少F的,起到了破除迷信的啟蒙作用。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荀子在天道觀上到達的科學高度,足以令今天思想觀念仍停留在癡迷神道的人為之慚愧。(二)“明于天人之分。茍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就是說天和人各有其職分,各有其作用范圍?!安粸槎?,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能參。舍其所以參,而愿其所參,那么惑矣。(?茍子天論?)不作為就能成功,不懇求就能得到,這就是天的職分。天有四時,地能生財,人的責任是治理社會,人假如超出自己的職分去參天,“那么惑矣。

10、但人也有認識與改造自然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是自然所不具備的:“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茍子禮論?)天地有其自己的奧秘,人的偉大、人的有為,就在于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探尋天地的奧秘,為人所用。人假設想獲取天道的職分就是錯誤的。荀子主張不要迷信天,但仍要尊重天道在這個前提下,人是會有所作為的。“知也無涯。自然是無限的,對自然本體,亦即中國古代思想家所說的“天道的認識也就是不能窮盡的。為此茍子提出“萬物為道一偏,一物為萬物一偏。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茍子天論?)各種各樣的詳細事物都只是天地萬物中的獨特的一個。某一個事物也就只能是萬事萬物中的一個,認識了一個就

11、說認識了全部,那是愚蠢的人的做法,是無知的表現(xiàn)。人應該不“自以為知道,應該將“知道立為不斷追求的目的,才能不斷獲得進步。(三)“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那么失萬物之情。(?茍子天論?)在這里,茍子明確提出了物生在天、成之在人的觀點:與其迷信天的權威,思慕它,歌頌它,等待它的恩賜,乞求它,不如充分發(fā)揮人的能動作用,利用自然規(guī)律,“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應時而使之,“騁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有物而勿失之

12、,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假如不重視人的作用,而盲目尊崇天道,那就失去自然萬物的本質了。5老莊道家與茍子一樣主張?zhí)斓雷匀?,但對人的作用的態(tài)度卻截然相反。道家從“天人合一的思想出發(fā)認為天道自然無為,那么人道也要自然無為,人只能順應上天的安排。道家這種消極態(tài)度幾乎完全抹殺了人的作用。而茍子卻看到了人的能動的一面,即人可以在不違犯天道的前提下有所作為。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思想。而對于人目前還無法改變的事,茍子說,人“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茍子天論?)“怨天者無志(?茍子榮辱?),茍子告訴我們,天有其自身開展的“道,而人怨天只能表現(xiàn)出自身的無知與懦弱。在困境與挫折中,與其去羨慕、乞求、怨嘆無知無覺的天,

13、還不如發(fā)憤自勵,這就是茍子學說的主旨所在。三、茍子“天人之分說的現(xiàn)實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一改幾千年來限制消費、遏制人欲的根本思想傾向,轉而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更注重自身需要的滿足,逐漸進入到消費型社會。但消費不是浪費。人們在滿足自身的同時也在有意無意地破壞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今天我們提倡節(jié)約型社會,走可持續(xù)開展道路,還有必要重讀茍子的天人關系說、重新認識天與人的職分嗎?筆者認為。荀子的“天人之分思想雖然產生于前現(xiàn)代社會不可防止的帶有局限性和落后性,但由于他從自然主義出發(fā),客觀分析了天、地人的關系,并致力于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追求,對現(xiàn)代社會仍有其積極意義。第一,既然自然界是一個有著客觀規(guī)律的有

14、機整體,人類在謀求自身開展的過程中,必須以遵循自然規(guī)律為前提。假如失去了這個前提。那人類生存開展的前提也必將動遙目前,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正面臨著全球所共有的嚴峻形勢:水土流失嚴重、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加劇、酸雨現(xiàn)象嚴重、森林面積減少、生物銳減等嚴重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開展和國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平安。人類生存的朋友已經日益成為人類的敵人。這正是由于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自然的規(guī)律從而破壞了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以致遭到自然的懲罰。而茍子提倡的天人觀反對那種把天看作是主宰一切的權威,也反對人類不遵循“天行有常的自然規(guī)律,而盲目地發(fā)揮能動性去改造自然,所以它具有科學性。第二,在強調“明于天人之

15、分的思想中,我們傳統(tǒng)的解讀中往往過分地強調茍子思想中反神秘之天的自然觀的內容面,而無視了“明于天人之分所含蘊的天人職分互補的方面。事實上,人與自然各有其職分,但他們并不是兩個互相獨立的東西,而是兩者互相依賴、互相關聯(lián)的部分,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這種互補性要求我們必須充分珍惜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在茍子看來,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與環(huán)境質量息息相關與自然界能提供應人類的資源嚴密聯(lián)絡。同樣,茍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認識自然規(guī)律,利用自然規(guī)律,也要求我們必須看到,以往人們強調茍子思想與西方主客二分的一致性方面,把“制天命誤讀為與天斗其樂無窮,這實際上是對荀子思想的濫用。其實,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并不是要我們把自然當作一個可以不斷索取的對象,相反,這里的天命就是自然規(guī)律,就是要認識到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人類要想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共存共榮,就必須善待自然;同時要盡可能地調動人類的倫理智慧,最大限度地進步資源利用率,實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開展,促進人類與自然的統(tǒng)一。參考文獻:12韓德民荀子與儒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