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廣鐵路隧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案_第1頁
貴廣鐵路隧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案_第2頁
貴廣鐵路隧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案_第3頁
貴廣鐵路隧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案_第4頁
貴廣鐵路隧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建貴陽至廣州鐵路工程XXXX標段x ,嫡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xxxx局集團貴廣鐵路工程指揮部2011年1月1工程概況1.2可能涌水突泥地段1. TOC o 1-5 h z 3施工方法及溶洞處理方案 2涌水、突泥的預防及處理措施 2. HYPERLINK l bookmark5 o Current Document 涌水、突泥段支護方案3.積極開展超前地質預報工作5.4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應急預案 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6.應急預案6.xx隧道可能突水涌泥地段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xx隧道隧區(qū)屬中低山地貌區(qū),地形起伏較大,河流、道路蜿蜒曲,沖溝發(fā)育。進 口段多呈 7 型

2、溝,地勢陡峭,出口屬低山緩坡地貌。測區(qū)地面標高350750rg相 對高差100300卬自然坡度一般2050。坡頂、坡面普通覆蓋坡殘積土層,植被發(fā) 育較好,多開墾為旱地、良田,呈現(xiàn)出層層梯田的狀美景觀,部分地帶樹木茂盛。在河 谷、河谷坡腳多見基巖出露,山脊上局部見有基巖露頭。隧道進口位于貴州省從江縣獨 洞鄉(xiāng)倫洞村,出口位于從江縣宰告村,進口位于321國道北部15km的溝谷內,需要通 過321國道與外界聯(lián)系。該隧道進口段位于平曲線R=9000rmf偏曲線上,出口段位于平曲線R=12000mE偏 曲線上,其他位于直線上。初期支護為錨噴支護,復合式襯砌。進口為端墻式洞門,出 口為端墻式洞門。洞內采用無

3、磴軌道,進口洞內設25m無磴軌道過渡段,出口采用無磴 軌道,無磴軌道結構高度66cm隧道兩側設置救援通道,救援通道尺寸為1.5m*2.2m (寬*高)。2可能涌水突泥地段測區(qū)出露地層主要為上覆第四系全新統(tǒng)坡殘積層(Qdl+el)粉質黏土,下伏地層為: 二疊系上統(tǒng)合山組上段(Rh2)灰?guī)r夾白云質灰?guī)r、泥灰?guī)r(偶夾硅質巖),合山組下段 (Pzh1)頁巖夾硅質巖,二疊系下段茅組(Rm灰?guī)r,震旦系下統(tǒng)富祿組(Zf)長石 石英砂巖、頁巖及砂巖,震旦系下統(tǒng)長安組上段(乙c2)含礫泥質砂巖、長石石英和砂 質泥巖,長安組下段(Zd)砂質泥巖、頁巖,上板溪群拱洞組上段(Ptbg2)為板巖和 千枚巖。測區(qū)內構造線

4、主要為北北東向,巖層走向一般為北北東向,受線路左側發(fā)育的區(qū)域 性譬洞斷層影響,段內次級構造較發(fā)育,主要發(fā)育有一向斜和xx斷層及貫洞逆斷層。段內地表多為干燥堅硬粉質黏土,山高坡陡,不利于大氣降雨的積留和對地下水的 補給。測區(qū)地表徑流主要為位于隧道進、出口端的小河流,及位于隧道南、北側的小溪 流。隧道區(qū)山體呈東西延伸走向,成為南北地表水的分水嶺,隧道頂部為眾溪流發(fā)育地, 溪流流向漸離隧道區(qū)。隧道區(qū)地下水主要為洞身范圍內的基巖裂隙水,裂隙水具有分布 不均勻、水量較小的特征,主要由大氣降雨補給。其中斷層帶及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巖體破 碎,有利于地下水的聚集與運移,地下水較發(fā)育,水量較豐富。隧道出口段D2K2

5、73+290 +774.84為可溶巖分布地段,可溶巖被頁巖或粘土(洞口附近)覆蓋,地下水在線路兩 側山凹中有出露,形成一連用水井,可見該段巖溶及巖溶水發(fā)育。段內發(fā)育xx斷層及貫洞逆斷層,破碎帶寬1530m斷層導水性好,斷層附近巖體破 碎,圍巖穩(wěn)定性差,開挖易發(fā)生掉塊、塌方現(xiàn)象,由于斷層地段具富水條件,可能發(fā)生 突水現(xiàn)象,施工應引起足夠重視。3施工方法及溶洞處理方案本隧道施工可能會遇到巖溶地段,當遇到巖溶地段時,應根據(jù)設計文件有關資料及 現(xiàn)場實際,查明溶洞分布范圍情況(大小、有無水,溶洞是否發(fā)育,以及其填沖物)、 巖層的穩(wěn)定情況和地下水流情況(有無長期補給來源、雨季水量有無增長)等分別以引、 堵

6、、越、繞等措施進行處理。涌水、突泥處理原則:以堵為主,限量排放。涌水、突泥的預防及處理措施一般隧道在地下水發(fā)育的斷層破碎帶或可能出現(xiàn)涌水、突泥地段,隧道開挖可能引 起涌水、突泥、采取“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通過超前預注漿控制地下水流量, 保證施工安全。施工采用小導管注漿對隧道四周及學子面圍巖進行固結堵水,注漿加固 范圍嚴格按設計要求。并加強初期支護防拱部及掌子面失穩(wěn)坍塌。對注漿盲區(qū)、注漿后 的巖面滲漏水應采用小導管法補注漿(見表3.1)。表3.1巖溶隧道技術對策表序號項目技術對策1巖溶預報定性預測;洞內超前鉆孔預報;隧底預探預報2巖溶地下水處理方案暗溝排水方案;涵洞、泄水洞排水方案;滲溝

7、、鋪砌排水 方案及注漿堵水方案3小型溶洞處理方案漿砌封閉、回填壓實;護拱防護;換填片石、加強襯砌; 隧道底板梁4規(guī)模較大 溶洞處理 力殺支頂加固支承墻加固;支承柱加固;拱橋支頂加固;挖孔樁支頂加 固跨越簡支梁跨越;棧橋跨越;拱橋跨越;邊墻拱跨越;整體浮 放、支托跨越5巖溶隧道 施工開挖(同軟弱 圍巖相似)微震爆破技術;預加固、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勤測 量、快襯砌的方針對于xx隧道水量不大,含泥量低的地段,可采用以排為主,或先排后堵的施工方 法:主要采用6m超前地質鉆孔進行排水降壓,在涌水量減小后,采用施工期間的疏導 方法。涌水、突泥段支護方案隧道防排水原則對于與地表存在良好水力聯(lián)系,地下水

8、發(fā)育、具有較強富水性的斷層及其影響帶: 采用“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采用超前預注漿或徑向注漿等手段,降低圍巖滲 透系數(shù),控制地下水流失。其他地段采用“防、排、堵、截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保證施工、 結構、設備和行車安全??傮w技術對策及處理原則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綜合預報,先探后掘;排堵結合,綜合治理;全程跟蹤,突出 重點;預案在先,規(guī)避風險;試驗先行,快速決策;安全第一,確保進度的原則。根據(jù)施工期間洞壁圍巖出水形式,制定施工階段具有快速決策性的參考基準,對滲 滴水、線狀滲水和高壓集中涌水采取超前周邊注漿、徑向注漿、定點注漿等不同方式進 行處理。根據(jù)類比分析,施工期洞壁圍巖出水形

9、式主要有滲滴水、線狀滲水和高壓集中涌水 三種形式。不論何種形式均屬溶蝕裂隙涌水,具注漿封堵采取為充填(塞)式注漿,具體 處理原則見表3.2。表3.2不同類型涌水的處理原則涌水涌水特點處理原則滲滴水 型出水涌水量少、水壓力低不考慮注漿處理或在洞身開挖過后 再進行后注漿處理,以不影響掘進進度。線狀 滲水一般出現(xiàn)在斷層、破碎帶或節(jié)理裂 隙發(fā)育洞段,雖具涌水壓力/、高,但涌根據(jù)預測涌水量,作周邊注漿和定 點注漿處理。水面大,對洞內施工也有一定的影響。高壓集 中涌水涌水量大、壓力高、突發(fā)性強、危 害性大,一旦揭露后再行封堵費時較多力爭在涌水點未揭露前進行注漿封 堵。采用超前注漿措施,在靜水條件下 封堵。

10、徑向注漿施工注漿孔按Irnix 1m梅花型布置,孔深5m孔徑42mm邊墻及拱頂巖面少量出水時,采用單液注漿。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51.0,注漿 漿液由稀到濃逐級變換,即先注稀漿,然后逐級變濃至1.0為止。若滲、滴水量大面廣 時,采用TGR聃種漿液注漿止水,TGRIW種漿液從廠家購置成品,按要求密封存放, 以防老化和固結。待注漿孔眼及設備準備就緒后,開啟漿液,倒入注漿池,并在規(guī)定時 間內壓注完畢。注漿壓力控制在0.51.0MPa首先在出水點處用風鉆打孔并在孔口埋設一根2580的鋼管做引水管,埋進深 度不小于2m外露巖面不小于30cm管口安裝閥門;然后在出水點四周鉆5 m深注漿 孔,預埋注漿管,注

11、漿管外露端突出巖面不小于20cm以便與注漿泵聯(lián)接。第一次注 漿之前,先噴射混凝土封閉巖面,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cm以起到止?jié){墻的作用。 注漿時先注外圈孔后注內圈孔,逐漸縮小封閉圈,最后關閉引水管口閥門。注漿結束標 準與壓注效果判定基準,單孔結束標準為單孔進漿量小于20L/min。隧道突涌水施工技術措施(1)利用TSP2003!質預報、地質雷達探測、紅外線探水儀預測、不良地質段超前 水平鉆孔等措施。及時了解和掌握前方地下水情況,并根據(jù)地下水含量制定相應的處理 措施。(2)超前鉆孔一旦鉆到地下水,立即停鉆,并實施灌漿,按照注一段鉆一段的前進 式注漿方式實施,直至鉆到設計深度,將超前鉆孔與超前預

12、注漿納入同一個工序來實施。 前后兩次超前探孔保證有最小5mjf接長度,后一次鉆孔至少前5mft前一次的注漿巖盤 內。在水壓、水量較大的情況下,采用分層泄水減壓、分層注漿的方式,即下層管注漿、 中層管放水和中層管注漿、上層管放水,逐層抬水把水排擠到拱頂以上規(guī)定的止水固結 圈以外。做好注漿效果的檢查工作,按規(guī)定實施檢查孔,做到先檢查再開挖。(3)為提高注漿效果,在漿液中加入TGR聃種灌漿材料。(4)超前地質預報出涌水量不大,可能是滲滴型出水情況時,先開挖通過后再進行 灌漿止水。對于部分涌水點,隧道開挖后起初涌水量不大,但若不采取措施封堵,會逐 漸增大涌水量甚至轉化成突水災害而影響正常的施工生產(chǎn),因

13、此,對達不到規(guī)定的涌水 點及時進行補充灌漿封堵是防突水的重要措施之一。(5)當隧道揭露線狀滲水時,因其水壓力并不高,單點出水量也有限,一般情況下 考慮周邊鉆孔水泥單漿液封堵。當出現(xiàn)高壓集中涌水時,外水壓力較大,流速較快,采 用“分流卸壓”方案。在地下水補給區(qū)與涌水點之間實施分流,水量較小時設置分流鉆 孔,以減小高壓集中涌水的外水壓力,再調整漿液膠結時間對滲水點實施灌漿,最后采 用“關閘”形式封堵。(6)當揭露出水量相對較小的高壓集中涌時水,采用鉆孔的方式分流泄壓,根據(jù)涌 水量大小決定鉆孔孔徑及數(shù)量,采用液壓鉆孔臺車或管棚鉆機鉆孔,孔口安裝導流管和 閥門,便于控制。分流導管安裝完成后,截取部分巖

14、溶或裂隙水從導流管排出,使原涌 水點水量減小,然后再實施注漿。積極開展超前地質預報工作由于隧道地質復雜,施工可能存在著涌水、突泥、斷層帶產(chǎn)生流變等災害。對地質 進行超前探測,作出準確的預報是施工的重點及關鍵。隧道施工過程的地質超前預報預 測,主要是根據(jù)地表和已經(jīng)開挖的隧道的地質調查和各種探測方法取得的資料,以及地 質推斷法預測開挖工作面前方一定長度范圍內圍巖的工程地質條件。如:地面地質調查 法、洞身地質素描法、鉆速測試法、綜合物法、平導先行法、鉆探孔法、涌水量觀測、 有害氣體預測、巖體結構面量測和圍巖變形觀測。物探測試主要有TSP&、地質雷達法。 預測時根據(jù)地質條件的不同,采用一種或幾種方法組

15、合綜合預報,以工程地質法(包括 圖析法及地質素描法)進行超前宏觀預報為前提,結合TSP203S前地質預報系統(tǒng)、地 質雷達等綜合手段,分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三個階段對隧道巖體特征、斷層、 涌水等不良工程地質進行超前預測預報。對物探異常區(qū)采用鉆孔進行驗證,以便指導施 m o地質素描:棋盤石隧道3徽洞采用全斷面地質素描,填寫施工地質圍巖級別判定 卡,建立地質素描管理臺帳。地質素描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地質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可能影響施工安全時,立即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地質雷達法:采用地質雷達進行地質超前預報,該方法可以探查斷層及破碎帶、大 節(jié)理、巖脈、陡傾角巖體分界線,以及巖溶、洞穴等。巖溶發(fā)育情況應用地

16、質雷達進行 短期超前地質預報。及時的對學子面前方地質情況做出判斷一一小型含水斷層破碎帶發(fā) 育,對施工影響較小?;诖伺袛?,我部及時的進行了施工調整,采用必要的超前長鉆 孔施工技術措施,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掘進施工。TSP20探測法:TSP203是最新一代智能型預報儀,傳感器能采集不同方向的地震 信號,能根據(jù)地震反射波判斷發(fā)射截面的三維幾何形態(tài),經(jīng)電腦分析,自動得出圖像和 結果。鑒于此種方法探測距離遠,能更好的指導施工,我部在3碘洞擬采用此種方法 進行超前地質預報4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應急預案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項目部根據(jù)隧道突水涌水情況儲備高壓力注漿設備、大馬力抽水機、排污泵、電纜、 6200焊接鋼管、小42超前注漿小導管、水泥、鋼木支撐、方木、編織袋器具等,配備 應急救援器材、設備。保障部負責物資裝備的檢驗、保養(yǎng)、維修工作,監(jiān)督應急物資的 儲備情況、掌握應急物資的生產(chǎn)加工能力儲備情況,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zhàn) 狀態(tài)。應急預案當事故的評估達到應急預案啟動條件時,即3#黃洞出現(xiàn)大量涌水、突泥時,立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