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_第1頁
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_第2頁
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_第3頁
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_第4頁
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博理為取探索密教規(guī)律 兼容并包挺稱文理4種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TRENDS總245期2020年第8期重慶文理學院圖書館 主辦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養(yǎng)。七是嚴格教學管理。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yè)考評制度, 探索建立學生實習實踐成效轉化為學分相關機制,嚴肅處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 八是促進國際交流。促進軟件學院整體與軟件興旺國家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的 合作與交流,通過共研共享促進雙方開展,不斷提高軟件學院的辦學國際化水平。 九是推進質量建設。樹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xù)改進的教學理念,推進軟件 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質量管理,健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監(jiān)控、質量預警和質量評

2、價標準體 系。十是加強組織保障。強化黨的政治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選好配齊軟件學院 黨政領導班子,完善軟件學院的內部組織體系,加大人員、經費、政策等資源傾 斜力度。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20日共青團中央、中共教育部黨組聯(lián)合印發(fā)深化學校共青團改革的假設干措施日前,共青團中央、中共教育部黨組聯(lián)合印發(fā)深化學校共青團改革的假設干 措施(以下簡稱假設干措施),就深化高校、中學(含中等職業(yè)學校、技工學 校)共青團改革提出12項重點措施。假設干措施指出,深化學校共青團改革要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遵循,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 格局中,推動學校團組織發(fā)揮政治功能。要激發(fā)自我奮斗精神

3、,進一步破解制約 學校共青團開展的思維定勢和重點難點問題,不斷增強團的政治性、先進性、群 眾性。要強化目標導向,全面理解和落實“全團抓學?!币?,推動改革措施 2021年年底基本落實到位。假設干措施提出,高校共青團改革要聚焦主業(yè),把握為黨育人的根本任務, 著力解決高校共青團政治功能發(fā)揮不充分、團員先進性不突出、團組織運行不規(guī) 范、團學組織協(xié)同不夠有力等問題。一是改進政治教育機制,把用習近平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團員隊伍作為首要任務,把推優(yōu)入黨作為高校團組織 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使經過團組織規(guī)范程序推優(yōu)入黨的團員比例到達60% 以上,完善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機制,高校“青馬工程

4、”學員中學生團干 部應占60%以上;二是健全實踐教育機制,要創(chuàng)新團員服務社會的常態(tài)化方式和 載體,促進大學生團員在社會生活和全體公民中彰顯先進性,突出“三下鄉(xiāng)”“返 家鄉(xiāng)”、志愿服務的教育功能,推動高校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建設全覆蓋,推動高校 團組織融入地方區(qū)域化團建,建立大學生團員向社區(qū)(村)和“青年之家”報到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工作機制,將團員社會實踐表現(xiàn)作為“第二課堂成績單”、綜合素質評價、團內 評優(yōu)、推優(yōu)入黨的重要參考依據(jù);三是改進組織運行機制,要突出團支部在班級 同學思政學習、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工作中的引領主導作用,倡導學生黨員擔 任班級團支部書記,鼓勵團支部書記兼任班長,持續(xù)開

5、展基層團組織規(guī)范化建設, 未達標的團組織及其委員不能參評團內榮譽,高校團委要協(xié)助黨委加強對學生會、 學生社團工作人員的遴選把關和日常教育,優(yōu)先推薦班級團支部委員擔任學生代 表大會代表和學生會工作人員,從骨干力量配備上保障團學組織形成合力,嚴實 團組織、學聯(lián)組織從嚴指導管理高校學生會的政治責任;四是創(chuàng)新組織發(fā)動方式, 要創(chuàng)新規(guī)范開展“三會兩制一課”,探索組織生活新模式,提升組織生活的時代 性,把“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作為團組織發(fā)揮作用的重要載體,逐步納入高校 人才培養(yǎng)和學科建設考核評估體系,推動高?!暗诙n堂成績單”制度全覆蓋, 突出“團”字號、“青”字號品牌的育人功能,擴大團組織活動的參與面。

6、假設干措施指出,中學共青團改革要正本清源,遵循“寧可少一點,也要 好一點”的原那么,著力解決團員開展標準模糊、團員教育質量不高、團員作用發(fā) 揮不充分、縣域團教協(xié)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一是優(yōu)化團員開展機制,切實履行 全團帶隊職責,初中學校全面建立少先隊組織,將學生思政考評成績和志愿服務 情況作為入團的重要依據(jù),統(tǒng)籌做好不同教育階段、不同學校類型和不同教學年 級學生經常性開展團員工作,鞏固高中階段班級團支部基本設置,保持初中團員 校際、班際間的合理結構,依托“智慧團建”建立新開展團員電子檔案,定期開 展團員檔案核查和違規(guī)開展團員處置,規(guī)范團員檔案進入學籍檔案,逐步將全國 初中、高中畢業(yè)班團學比控制在

7、20%和40%左右;二是健全團員教育機制,在全 日制中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含技工學校)普遍成立團校,構建循序漸進、與思政 課同向同行的團課體系,制度化落實儀式禮儀教育要求,規(guī)范開展離隊、入團儀 式和十四歲集體生日、十八歲成人儀式等主題活動,將中學團的活動納入綜合實 踐活動課程,有計劃有組織地拓展中學生團員服務社會的實踐載體,探索適應中 學教育改革要求和初中班級團員偏少、中等職業(yè)學校頂崗實習等實際情況的組織 設置方式;三是改進榮譽激勵體系,建立團、隊一體統(tǒng)籌、階梯晉級、累進激勵、 有序銜接的榮譽激勵體系,把少先隊員成長激勵情況作為推優(yōu)入團重要依據(jù),以 團的“政治類”榮譽為重點,以團員教育評議為基礎

8、,構建和完善團內榮譽激勵 體系,加強對入團積極分子、團員的全過程培養(yǎng)評價,學生團員年度個人志愿服 務時長缺乏20小時的,一般不參與團內評優(yōu);四是完善團教協(xié)作機制,建立縣 級教育團工委書記擔任縣級團委掛職、兼職副書記的工作機制,加強縣級團委對 本地中學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的直接指導,優(yōu)化市縣兩級團的委員會結構,吸納 學生人數(shù)較多的中學團委書記進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要理順中等職業(yè)學校團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的隸屬關系。假設干措施強調,深化學校共青團改革要落實責任,加強支撐保障。一是 提高黨建帶團建實效,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黨組織要將團建工作納入學校黨建工 作一并部署、同步考核,將團建經費納入黨

9、建經費計劃,在學校經費預算中保障 校級團委工作經費,不得把團的組織機構隨意撤消、合并或歸屬于其他工作部門; 二是健全指導落實機制,將“黨建帶團建、隊建”納入教育督導內容,落實教師 團干部保障政策,優(yōu)化省級團委抓學校共青團工作運行機制,省、市兩級團委負 責同志每學期深入學校推開工作不少于15天,其主責部門專掛職干部每年要深 入轄區(qū)全部高校、局部中學推開工作,縣級團委專掛職干部每年要深入轄區(qū)全部 中學推開工作;三是建立述職評議制度,校團組織書記每年須向上級團組織述職, 其評價結果反應學校黨組織,評價結果與教師團干部評先評優(yōu)和選拔任用掛鉤, 教師團干部每人每學期講團課不少于2次;四是強化工作支持保障

10、,完善工程化 工作機制,推動團內重點工作以可度量的工程在學校落地,健全團的“機關部門 +直屬單位+基金會”的事業(yè)化平臺機制,促進工作協(xié)同和資源整合,推動城市和 農村、東部和中西部地區(qū)學校團組織交流共享。來源:中國青年報2020年06月22日課程與教學完善線上課程的考評體系從2月中旬以來,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掀起了熱火朝天的線上教學活動。線上 教學為全體學生居家抗疫、停課不停學立下了汗馬功勞。時至今日,隨著全國各 地許多學校逐步分批返校復學,線上教學很好地銜接并進一步融入到了線下教學 之中。目前,許多線上課程教學進度已經過半,一些實施短學期制的學校許多課程 已完成了線上授課任務。于是,線上課程如何考

11、評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一些高 校采用線上授課、考試延后的策略,將課程考試順延到暑假初期,或下學期開學 前期舉行,本學期那么集中精力搞好線上教學工作。也有許多學校采用線上課程線 上考試的策略,確保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序開展。然而,線上課程,考試應該如何考, 才能給學生的課業(yè)成績一個合理的評價?在線教學宜邊學邊評、以評促學8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課程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線上課程教學要揚長避短,采用步步為營、邊學邊評、以評促學。許多線上教學 平臺具有強大的學情統(tǒng)計功能,十分方便選擇題、填空題、判定題等客觀題的批 閱與成績統(tǒng)計。因此,每次上課、各章節(jié)宜布置足

12、量的客觀題在線練習和適量的 主觀題線下作業(yè),同時組織必要的在線單元測驗,把學生練習、作業(yè)與單元測驗 成績納入到課程成績考評之中。學生居家學習往往會因孤獨、寂寞、學習上碰到 困難而情緒低落,有的學生也會因自控力缺乏而怠學影響課業(yè)。線上教學采用學 習過程評價有利于學情測控,便于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查漏補缺,也讓學生 不斷感受一分勤勞一分收獲,成績在于積累。學習過程評價與激勵,不僅適用于 線上教學,國內外許多大學的線下教學也經常采用,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提高教 學質量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一些教師還通過課堂互動提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布置開放題、探索題,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并將之納入課程成績考評,這些

13、都是 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潛心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提高線上教學質量的重要舉 措。在線考案宜因課制宜、一課一案一所大學的課程往往多達數(shù)千門。針對不同的課程,應當結合線上考試的特 點制定不同的考試方案,采用“一課一案”。有許多課程的線下考試方式大同小 異,但是,放在線上考試,操作的難易程度就大相徑庭。相對來說,文科類的課 程比擬適應線上考試,許多文字型答案更方便線上考試系統(tǒng)批閱,而許多理工科 課程因涉及大量符號與公式推導,即便如填空題的答案,也會因輸入方式不同而 被系統(tǒng)誤判。許多實驗類課程,要進行線上考試難度就更大。因此,課程組教師 要充分研究本課程特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考試方案,擬定科學合理的

14、成績總評 比例,仔細推敲每一道試題從命題、答題、閱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存在的問題,并 對建立的在線考試系統(tǒng)進行提前模擬測試,以確保線上考試成功舉行。在線考試宣導以誠信守那么、輔以遠程監(jiān)考采用在線考試,學生在家中面對線上考試系統(tǒng)進行單獨答卷,在一個完全開 放的環(huán)境中考試,既沒有教師現(xiàn)場監(jiān)考,又被置于“瓜田李下”。因此,在線考 試,就是一次教育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覺自律、誠信應考的機會。有一些學校也常在 線下采用無監(jiān)考教師現(xiàn)場監(jiān)考的考試方式,目的就是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制力與誠 信度,充分發(fā)揮考試的育人功能。線上考試,考前要讓學生學習考場規(guī)那么,簽訂 在線考試承諾書,考中做到自覺接受遠程監(jiān)考。另外,在技術上要盡

15、量創(chuàng)造客觀 公平的考試環(huán)境。比方,就課程本身而言,宜針對每一道試題建立獨立的題庫, 盡量使題庫中題量充足,并要求同類試題的難易及答題輸入便捷程度相當,然后 由系統(tǒng)從題庫中隨機抽題組卷,再隨機派發(fā)給考生考試,以提高考試的信度。其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次,線上考試宜減少主觀題題量,增加客觀題題量,甚至一些主觀題的考查可用 其他方式提前單獨進行。再其次,線上考試要輔以諸如騰訊會議視頻遠程監(jiān)控或 考試系統(tǒng)自帶的機器監(jiān)考功能,如防復制轉發(fā)、防搜題串題等。對于因網(wǎng)絡擁堵、 掉線等異常情況而影響考試的,要備足預案,組織學生重考,使學生順利完成考 試。線上考試,也是線上教學不可輕視的重要一環(huán)。做好線上考

16、試工作,就能更 好地發(fā)揮線上教學功能、促進線上教學開展。線上教學效果是否好,是否成功, 不僅要看教師是否教得生動、嚴謹,同時要看學生是否學得活、學得實,還要看 學生是否考得沉著、考得自信。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22日新冠疫情下教育如何用好考試“指揮棒”非常時期的考試應該充分考慮疫情帶來的影響,通過考試的正面引導,幫助 學生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 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我國經濟社會開展造成較大沖擊,對學校的教學、學生 的學習以及考試等也都產生了影響。學生長時間居家學習的效果如何?如何對他 們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和考查?開

17、學延期,開學后正常教學時間減少,如何調整 考試的考查策略?這些都對考試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學的教學活動缺乏完整性,學生的復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 這不僅對教學來說是一次“大考”,同樣對考試來說也是一次“大考”,對考試提 出了在應急狀態(tài)下如何做好相關工作的要求。教育考試的功能簡單來說,是通過 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教學、學習及人才選拔服務,因此,考試應該根 據(jù)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情況,適時、適當調整策略,更好地實現(xiàn)考試目的。要做好 疫情下的“迎考”工作,需要統(tǒng)籌考慮以下四個方面:增強考試的針對性,確保公平性和科學性考試是教育的組成局部,而教育又是社會的一個方面,因此,考試應根據(jù)社 會

18、的不同狀態(tài)、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不同狀況進行適度調整,以增強針對性, 到達考試目的。教育考試可以簡單分為學校或地區(qū)組織的水平檢測考試和國家層 面的考試。對于學?;虻貐^(qū)組織的考試來說,疫情下的考試不同于以往通過考試 考查學生掌握的知識來促進學生之間的競爭,首要目的應該是了解教學的效果、 學生在疫情居家期間學習的情況和水平,對學生近期的學習狀況進行科學評估,10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包括學習進度、學習效果和應考準備等,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還存在缺乏,找出 學生學習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制定本?;虮镜貐^(qū)的教學計劃,或者調整 教學計劃。尤其是初三和高三年級學生,面臨著升學考試,要根據(jù)考試的時間

19、安 排,優(yōu)化教學計劃,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和復習指導的針對性,做好考前的各項教 育教學活動。公平性是考試的根本要求,也是其基本價值的彰顯和內在屬性的表達,更是 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無論是社會正常狀態(tài)下的考試,還是非常時期的考試,要 首先考慮公平性。疫情下,不同地區(qū)、學校所采取的在線教學措施不同、資源不 同、投入不同,教學效果可能不一樣。即使同一地區(qū),由于城鄉(xiāng)網(wǎng)絡學習條件存 在差異,有的農村家庭沒有網(wǎng)絡、電腦,甚至沒有智能手機,導致城鎮(zhèn)學生和農 村學生的學習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考試來說,結果公平是考試公平性的重 要表達,而要確??荚嚱Y果的公平,首先要保證考試的起點和過程的公平,這涉 及學生在疫情

20、下的學習。只有學生接受了同樣的教學,才可以說他們處于考試的 同一起跑線上。因此,對于農村和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來說,要加大輔導力度,將疫 情對學習和復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學生跟上教學進度,不落伍。科學性是考試有效性、專業(yè)性和權威性的首要條件,也是實現(xiàn)考試目的的重 要保障,考試只有具備科學性,才能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考試的科學性主要 是指考試自身設計的科學性,包括考試內容的設計、難度的設定等。對學生進行 合理、有效的評價是考試科學性的表達,而這些都需要充分考慮考試對象的特點。 疫情給教學帶來了影響,使得學生的學習和復習備考不同于以往,要綜合考慮這 些因素,科學設計,進而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開

21、展。做好考試實施的前端工作,提前謀劃精心準備對于國家層面的考試來說,因涉及地域范圍比擬廣,考生群體規(guī)模大、人數(shù) 多、風險高,考試應該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復習備考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受 疫情影響,考試的實施時間是面臨的首要問題,非利害性的考試可以適當推遲考 試時間。例如,根據(jù)疫情的開展,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證書考試等 作出了推遲考試的決定,在疫情結束后再舉行。而對于高利害性考試來說,舉行 時間對教學和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如果要延期,應提前研判,做好相應的安排, 盡早向社會公布,以便為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時間依據(jù)。例如,根據(jù)疫情防 控需要和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為了保護學生和涉考人員的身體

22、健康,維護考試 的公平公正,2020年的全國統(tǒng)一高考推遲一個月時間舉行,由原來每年的6月7 日、8日推遲到7月7日、8日。為此,教育部門提前公布時間,便于學校安排 相應的教學活動,也便于學生復習備考。受疫情影響,考試的相應工作會受到一定挑戰(zhàn),而考試的正常實施離不開11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定數(shù)量的試題,因此要充分利用國家題庫的優(yōu)勢。同時還應考慮到學校教學的實 際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對試題進行統(tǒng)籌考慮。融入疫情教育,促進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生對此次疫情有親身經歷和體會,既有悲哀, 也會有感動。這次疫情對學生來說,也是一次接受教育的機會??荚囂貏e是中考、 高考對教學和學習起著

23、“指揮棒”作用,應該發(fā)揮考試的正面引導作用。一是貫穿生命教育,讓學生學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規(guī)律,與大自然和諧相 處。增加學生的防疫知識,學會保護自己免受疫情的侵害,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 可貴。二是貫穿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在疫情期間,醫(yī)護人員白衣執(zhí)甲、逆行出 征,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形成了具有鮮明 時代特點的精神,通過選取先進典型事跡,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奮斗精 神,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三是貫穿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豪感。此次疫情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和中國 人民越挫越勇、堅忍不拔、頑強不屈的精神,彰顯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學校 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激

24、發(fā)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家國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此外,在考試時還要考慮學生在疫情期間有可能遭遇的家庭變故等情況,在試題 設計時應該防止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二次傷害。做好考試組織管理和宣傳解讀對于國家層面的考試來說,考試延期不僅給學生增加了復習備考時間,還可 能會使學生的壓力和焦慮時間相應延長。因此,要妥善做好考試的組織管理和宣 傳解讀工作。首先,在考試考務組織管理時,應考慮疫情常態(tài)化的影響,既要符合疫情防 控的要求、考務管理規(guī)定,還應盡量給學生提供周到、便利、貼心的服務,防止 因流程煩瑣增加考生的壓力和焦慮情緒。其次,還要做好考試的宣傳解讀工作。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居家學習,加 上初三學生和高

25、三學生還面臨升學考試壓力,很容易產生心理焦慮。因此,考試 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學生的心理引導和疏導工作。考試機構和高校應該 加大考試招生政策的宣傳解讀,在線及時解答學生在考試招生中遇到的問題,保 證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學生能夠沉下心來、靜下心來,安心學習、安心備考。此 外,考試成績公布后還應持續(xù)關注學生的心理尤其是受疫情影響較大學生的心理 狀態(tài),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志愿填報、專業(yè)選擇、生涯規(guī)劃等指導,引導考試成 績不理想的學生及時走出低谷,樹立信心,積極面對。非常時期的考試應該充分 考慮疫情帶來的影響,通過考試的正面引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12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人生觀

26、和價值觀,進而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開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要求, 教育考試同樣也需要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水平。本次疫情對教育考 試帶來的沖擊也說明教育考試還存在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地方,應該利用此次疫情 對教育考試帶來的影響,補齊短板和弱項,提升教育考試的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 體系,積極探索考試實現(xiàn)方式的轉變。疫情對教育現(xiàn)代化,尤其是考試技術現(xiàn)代化提出了挑戰(zhàn)。將來,應該更多地 推廣新技術,提升在線教學和學習效果。隨著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區(qū) 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和成熟,如何在保證考試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在應對各種突發(fā) 事件過

27、程中,順利實施大規(guī)模高利害性考試,還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入探索。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8日教育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理想目標、現(xiàn)實困境及推進策昭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提升中國高等教 育國際話語權的基礎。然而,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絕非朝夕之功。 經過70年的艱辛探索、不斷實踐以及經驗積累,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 的基本邏輯與主體脈絡逐漸明朗: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是多元的治理主 體在科學的治理思維的指導下,運用有效的治理工具實現(xiàn)理想的治理目標的復雜 動態(tài)過程。本研究以此為依據(jù)與主線,試圖梳理與厘清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 代化的理

28、想目標,剖析與解讀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實困境,在此基 礎上探尋與構建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推進策略。一、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目標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目標,有著不同 的表述與表達。從治理主體之間關系演變的角度來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 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目標經歷了屢次調整,由此也就有了 “加強省級 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籌”“推動大學自主辦學”以及“完善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 的體制機制”等不同的政策表述。并且,這些不同的政策表述最終實現(xiàn)了融合, 即“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理想目標。(一)加強省級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籌13高等

29、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問題,既是中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問題, 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與關鍵問題。而加強省級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 籌的本質就是要解決該問題。實際上,加強省級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籌,與落實“中 央與地方兩級管理、以省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之間,具有內在的一致 性與相通性。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前,中國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教育等各個領 域,實行的都是大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領導體制。在此情形下,中央與地方之間關系 的總體基調,自然也是中央集權,地方政府的權力相對地被忽視了。這一基本狀 況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逐漸發(fā)生了轉變。1978年,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恢

30、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意見,指出要“根據(jù)有利于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 有利于發(fā)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有利于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中早見成效的原 那么,對全國重點高等學校實行統(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面向全國和面向地區(qū)的全 國重點高等學校,除少數(shù)院校實行有關部委直接領導外,多數(shù)院校實行有關部委 和省、市、自治區(qū)雙重領導,以部委為主”??梢钥吹?,該意見發(fā)出了向地 方放權與賦權改革的明確信號,此后的諸多重大改革政策,都延續(xù)與強化了發(fā)揮 兩個積極性和分級管理的基本思路。尤其是,1993年發(fā)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 展綱要(以下簡稱“1993年綱要”),更是明確地指出“高等教育逐步實行 中央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兩級

31、管理,以省級政府為主的體制”,“逐步擴大省 級政府的教育決策權和統(tǒng)籌權”。并且,這一改革思路得到了 2010年印發(fā)的國 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開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2010年綱 要”)和2014年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tǒng)籌權的意見的肯 定與強化,進而逐漸凝結為“加強省級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籌”的政策表述。2015年 修訂的高等教育法規(guī)定,”設立實施??平逃母叩葘W校,由省、自治區(qū)、 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備案;設立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由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睆姆傻慕嵌冗M一步明確與 規(guī)范了省級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籌,同時也實質性地擴大

32、與加強了省級政府高等教育 統(tǒng)籌權,是推動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舉措與根本保障。自此以后, 加強省級政府高等教育統(tǒng)籌,逐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目標 之一。(二)推動大學自主辦學政府與大學之間的關系問題,是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老大難”問 題,至今依然未得到有效解決。假設不能妥善而徹底地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高等教 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將難以實現(xiàn)。在中國,解決該問題的具體舉措就是推進大學自 主辦學。然而,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開展史上,大學自主辦學問題長期未受到應 有的關注與重視。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前,大學運行與開展的相關活動,事無巨14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細、物無大小

33、、財無多少,都處于政府的控制與管理之中,大學毫無辦學自主權 可言。此時,大學是政府的附屬,大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chuàng)新性被嚴重束縛與 抑制。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在客觀上給解決大學自主辦學問題,帶來了希望與 可能。1979年幾位大學領導在人民日報聯(lián)合發(fā)文呼吁“給高等學校一點自主 權”。自此以后,大學自主辦學問題才以辦學自主權為切入點,逐漸受到各界的 關注與重視。經過幾年的討論與醞釀,于1985年發(fā)布的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 決定(以下簡稱“1985年決定”),指出要“改革管理體制,在加強宏觀管 理的同時,堅決實行簡政放權,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1985年決定是中 國高等教育改革開展過程中,第一次從大

34、學辦學自主權的角度提出了大學自主辦 學問題的政策文件。1992年發(fā)布的關于國家教委直屬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 的假設干意見和關于國家教委直屬高校深化改革,擴大辦學自主權的假設干意見, 對擴大大學辦學自主權做了更加細致的規(guī)定與說明,并首次明確提出大學的法人 地位問題。實際上,這兩個“假設干意見”提出與明確的諸多問題,又經過幾年的 討論、探索與實踐,得到了 1998年通過的高等教育法的回應與明確,并在 2015年修訂的高等教育法中得到了延續(xù)與強化。法律的明確,賦予大學自主 辦學以合法性,也為大學自主辦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自此以后,推動大學自主 辦學,就有了堅實的法律基礎與法治保障,由此也揭開了大學自

35、主辦學改革的新 篇章。實際上,推動大學自主辦學,既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根基,也是中國高 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目標之一。然而,各界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大學自主 辦學的價值與意義,在實踐上也沒有給予大學自主辦學應有的關注與重視。(三)完善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體制機制大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歷來就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也是中國 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同時又是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鍵。 從本質上來說,完善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體制機制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大學與 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前,大學與社會之間被政府完全隔離, 政府是大學與社會之間溝通的中介,大學與社會之間是

36、絕緣的。正是因為如此, 大學才被稱為“象牙塔”。并且大學與社會之間的絕緣狀態(tài),在改革開放之后依 然延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985年決定的發(fā)布,指出要“使高等學校具 有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開展需要的積極性和能力”,才發(fā)出改變大學與社會之間 絕緣關系的信號,由此也開啟了高等教育治理的先河。然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 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性與改革趨向,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與重視。 1992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提出與確立,為社會參與高等 教育治理提供了現(xiàn)實可能,自此以后社會也正式開始作為獨立主體參與高等教育 治理。1993年綱要對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諸多問題做了規(guī)劃、部署與明1

37、5 TOC o 1-5 h z 要聞1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教育部發(fā)布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zhí)行情況統(tǒng)計快報1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教育部:堅持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做好2020年高考工作1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教育部等八部門出臺意見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3 HYPERLINK l bookmark60 o Current Document 教育部嚴格國際學生高校入學申請資格4 HYPERLINK l b

38、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教育部工信部聯(lián)合啟動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工作5共青團中央、中共教育部黨組聯(lián)合印發(fā)深化學校共青團改革的假設干措施6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課程與教學8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完善線上課程的考評體系8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新冠疫情下教育如何用好考試“指揮棒” 10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教育研究1

39、3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理想目標、現(xiàn)實困境及推進策略13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大學生健康政策的開展與實施分析22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高校博覽27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Current Document 我國首個“新文科”聯(lián)盟一一法學教育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成立27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全國高校院(

40、系)立德樹人知行聯(lián)盟成立28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湖北省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活力迸發(fā)29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校長論壇30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陜西師范大學校長游旭群:新時代高等教育內涵式開展路徑探析30廣西師范大學副校長孫杰遠:國家治理背景下大學治理現(xiàn)代化的本質與策略35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Document 德育與思政41 HYPERLINK l bookm

41、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優(yōu)化高?!叭恕眳f(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41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西南醫(yī)科大學:用活戰(zhàn)“疫”新素材打好思政教育“組合拳” 44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確,由此也奠定了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主基調。1998年通過的高等教育 法,一方面強調大學要向社會爭取資源,另一方面鼓勵社會參與到大學開展之 中。實際上,這就是從法律上肯定與鼓勵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為社會參與高 等教育治理確立了合法性。2010年綱要明確指出,要“積極發(fā)揮行業(yè)協(xié)會、 專業(yè)學會、基金會等各類社會組織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2014年發(fā)布的 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guī)程(試行),指出高等學校要建立理事會制度,并對建 立理事會制度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意義、作用、職責以及組織等一系列問題做了 規(guī)定與部署。2015年修訂的高等教育法,從社會投入、社會監(jiān)督以及第三方 評估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了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體制機制,不但再次明確與 肯定了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合法性,而且明確了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主 要途徑與基本方式。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社會參與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的體制機 制逐漸完善,法治保障也日臻健全。完善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體制機制,己 成為解決大學與社會之間關系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體系 現(xiàn)代化

43、的理想目標之一。(四)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從治理主體的角度來看,政府、大學、社會是中國高等教育治理的核心主體, 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治理現(xiàn)代化的根本支點與關鍵主體,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換 言之,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關鍵,就是協(xié)調政府、大學、社會三 者之間的關系,即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歷史地看,起初推進中 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主要是以政府、大學、社會三者之中的兩兩關系為 主,而很少在系統(tǒng)的、全局的、整體的視野中來考察與協(xié)調政府、大學、社會三 者之間的關系。隨著改革的推進和實踐的開展,這一狀況也逐漸發(fā)生了轉變。1992 年發(fā)布的關于加快改革和積極開展普通高等

44、教育的意見,首次提出“要理順 政府、社會和學校三者之間的關系”。實際上,這不但提出了中國高等教育管理 體制改革的任務,也明確了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目標。遺憾的是,此 后很長一段時間該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這樣的表述在相關政策文件中也沒 有再次出現(xiàn)。直到2010年綱要的發(fā)布,提出要“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 間新型關系”,才再一次引起各界的關注與重視。2015年發(fā)布的關于深入推進 教育管辦評別離,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假設干意見,提出要“推進管辦評別離, 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2017年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 改革的意見,指出要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

45、自2010 年綱要提出“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理想目標后,中國高 等教育宏觀領域中的諸多重大改革政策,在描述或呈現(xiàn)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改 革目標之時都是圍繞此而推行與開展。實際上,從統(tǒng)領性與概括性的角度來看,16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已然成為超越“加強省級政府高等教 育統(tǒng)籌”“推動大學自主辦學”以及“完善社會參與高等教育治理的體制機制” 等目標的終極追求,由此也就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目標。當 然,理想目標的提出是一回事,而理想目標的實現(xiàn)那么依然任重而道遠??偠灾瑥牟煌膶用媾c維度來分析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

46、 目標,會有不同的政策表述,而且不同的政策表述也是針對不同的具體問題。但 如果從宏觀的、系統(tǒng)的、整體的視野來看,這些不同的表述之間并不矛盾,而且 還是縱橫交織、有機統(tǒng)一的,其最終目的都將服務于“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 間新型”的理想目標。二、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現(xiàn)實困境“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理想目標已清晰明確,但實現(xiàn)理 想目標的過程依然存在諸多現(xiàn)實困境。(一)治理主體:多元共治舉步維艱從治理主體的角度來看,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應扭轉一元管理走 向多元共治。多元共治,是協(xié)調核心利益相關者之間關系的根本依據(jù)與基本準那么, 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基本前提與基

47、礎依托。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 理的一元主體主要是政府(大多時候是中央政府),多元主體主要是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大學和社會。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開展史上,多元主體并非同時表達, 其地位也不是同等地表達的,彼此之間的關系有著曲折復雜的演變歷程。正如前 文述及,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之前,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主體基本沒有大學與社 會的位置,只有政府一元主體,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1985年決定的發(fā)布, 標志著社會與大學作為獨立主體開始參與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改革,自 此以后社會與大學的主體性作用日益彰顯,由此也拉開了中國高等教育“分級管 理、分級負責”改革的序幕。因此,1985年決定,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外

48、部治 理由中央政府一元主體開始走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學以及社會多元共治的 重要標志。自此以后,高等教育領域的“管辦評別離”“放管服改革”等,都是 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呈現(xiàn)方式和話語表達,問題的核心與實質就是處理與協(xié)調 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多元主體一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學和社會之間的關 系,其本質就是要“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不過,還是要清醒 地認識到,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主體逐 漸多元,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學以及社會等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權責利關 系依然有待進一步厘清與規(guī)范。尤其是社會的作用依然難以充分發(fā)揮,大學自主 辦學的空間依然非常

49、有限,大學的主體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在中國高等教 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不同治理主體之間的多元共治,依然舉步維艱。17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治理思維:線性思維根深蒂固從治理思維的角度來看,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應扭轉線性思維走 向系統(tǒng)思維。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必須立足于和奠基于系統(tǒng)思維, 這是由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共同決定的,也是中國高等教育 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內在要求與基本遵循。歷史與現(xiàn)實顯示,在深層次的治理思維 上,線性思維問題一直存在于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之中,甚至發(fā)揮 著主導性作用,這在諸多方面都有表達與反映。如在中央政府與地

50、方政府之間, 是采用分權體制,還是采用集權體制,或是采用“央地結合”體制,都取決于中 央政府的態(tài)度,地方政府本應有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而有效地發(fā)揮;在政府與大 學之間,政府完全決定著大學辦學自主權的有無、多少及內容,至于是中央政府 管還是地方政府管,大學都處于被管狀態(tài),基本沒有“發(fā)言權”;在社會與大學 之間,政府扮演著中介的角色,政府退出的進度、讓權的幅度以及時間的選擇等, 都左右著大學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變革與調整,而這一切都是線性思維的反映與結 果。從政策文本的內容及其所反映的基本改革精神來看,隨著中國高等教育外部 治理現(xiàn)代化的不斷推進,治理思維逐漸從線性思維走向系統(tǒng)思維,特別是進入新 時代以來

51、,這個趨向表達的尤為明顯。2013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2013年深 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意見指出,“要用系統(tǒng)思維、全局意識和全球視野認識 改革,用普遍聯(lián)系觀點設計改革,用統(tǒng)籌兼顧方法推進改革,進一步增強改革的 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睂嶋H上,中國高等教育領域開展的“管辦評分 離”“放管服改革”以及加強高等教育省級統(tǒng)籌等,都具有濃重的系統(tǒng)思維特征。 然而,這些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精神、籌劃與部署,卻在實踐過程中走了樣, 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改革,各自為戰(zhàn)的分散化改革,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式的碎 片化改革,不顧客觀差異的一刀切式改革,今天改一塊明天改一塊的打補丁式改 革,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嚴重影

52、響著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推進。 治理思維雖是無形的,卻具有極強的穿透力,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對實踐產生深遠 而重要的影響??梢哉f,從治理思維的角度來看,在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 化過程中,線性思維依然根深蒂固,而要扭轉這個傾向依然困難重重。(三)治理工具:依法治理任重道遠從治理工具的角度來看,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應完善與優(yōu)化政策 治理進而走向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既是依法治教的具體表達與基本要求,也是 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與必由之路。實際上,“只有通過高等 教育治理法治化,才能掃清高等教育治理中的制度障礙?!遍L期以來,以政府主 管部門下發(fā)的指示、方法、通知、意見、條

53、例以及規(guī)定等為主要載體的各種政策 文件,是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改革的主要依據(jù)。久而久之,導致中國高等教育18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改革,逐漸形成了依“規(guī)范性文件”行政,而非依法行政,表達 出典型的“政策思維”特征。然而,政策治理主導下的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改 革實踐已說明,不僅難以帶來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理想局面,反而還 可能引發(fā)許多新的問題與矛盾。此外,在政策治理思維框架下,各項改革措施基 本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自上而下地來推行,與依法治教的法治精神和基本要求 有很遠的距離,也與系統(tǒng)思維的核心思想與根本理念相左。高等教育法的頒 布、實施與修訂,為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

54、理現(xiàn)代化提供了法治依據(jù)與保障。進入 新時代,依法治國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法治政府的逐漸完善,為中國高等教育外部 治理法治化,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和難得的歷史機遇。2016年,教育部印發(fā)的 依法治教實施綱要(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系統(tǒng)完備、層 次合理、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教育法律制度體系,形成政府依法行政、學校依 法辦學、教師依法執(zhí)教、社會依法評價、支持和監(jiān)督教育開展的教育法治實施機 制和監(jiān)督體系。”實際上,諸多改革政策與措施已說明,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 現(xiàn)代化正逐漸從依賴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轉變,依法治理已是大勢所趨與基本要 求。然而,制度本身固有的路徑依賴作用,使得中國高等

55、教育外部治理的政策思 維問題并未產生根本性轉變,并且依然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實事求是地說, 政策治理作為一種重要的治理工具本身并沒問題,問題是缺乏法治理念與系統(tǒng)思 維的政策治理,可能存在易變、片面、分散以及沖突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在以往 的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改革過程中也確實不同程度地發(fā)生了。鑒于此,在推進 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需要以法治化來規(guī)制高等教育治理政策化, 并最終走向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法治化,實現(xiàn)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 然而,從治理工具的角度來看,在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依法治 理依然任重道遠。在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治理主體、治理

56、思維以及治理 工具等維度的問題并不是毫不相干、相互割裂的,而是共時交織、相互嵌套的。 由此決定了推進中國高等教育治理現(xiàn)代化,必然是整體性、系統(tǒng)性、全局性、長 期性、協(xié)同性的,任何片面性、線性、局部性、短期性、割裂性的改革舉措都難 以取得預期成效,也難以實現(xiàn)“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理想目 標。三、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推進策略無論從哪個維度或層次來看,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都是一個復雜 的系統(tǒng)性問題,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亦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推進中國高等教育 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理想目標,需 要做戰(zhàn)略性打算與長期性考量。19高等教育動

57、態(tài)2020年第8期(一)完善法治體系,推進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推進與實現(xiàn)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必然要求與必由之 路。完善的法治體系,是依法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前提條件與基 礎支撐。完善的法治體系,由諸多基本要素構成,根本要求就是從立法到守法到 執(zhí)法再到司法,形成系統(tǒng)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轉有效的法治體系,進而做到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由此,”要用法治來規(guī)范政府和大學、 市場的邊界,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主體的利益關系,有效調動和保護各方面的 改革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在新時代背景下,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思想為行動指南,不斷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法制體系,從而

58、為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 部治理現(xiàn)代化提供法治依據(jù)、夯實法治根基。與此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同 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蓬勃開展與歷史使命相比,同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 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與艱巨任務相比,同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的法治要求與 理想目標相比,同推進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與理想目標相比,中國高 等教育法治體系建設還存在諸多不適應、不符合以及不健全等現(xiàn)實問題。當然, 推進中國高等教育依法治理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是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改革的一 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進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 程中,要秉持系統(tǒng)思維,摒棄線性思維,要不斷修訂與完善各種成文法與不成文 法

59、,完善并增強法治體系的系統(tǒng)性、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要時刻繃 緊依法治理的“弦”,進而實現(xiàn)“構建政府、大學、社會之間新型關系”的理想 目標。(二)轉變政府職能,調整治理方式政府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開展過程中,始終居于核心地位,發(fā)揮著不可替代 的關鍵性作用??梢院敛豢鋸埖卣f,政府職能的行使與發(fā)揮,直接決定著中國高 等教育改革開展的成敗。實際上,在中國高等教育外部治理現(xiàn)代化過程中,政府 的維度較為復雜,不能一概而論、大而化之。通常所言的政府,既涉及中央政府 與地方政府分工合作一一“由哪級政府管”的問題,也涉及政府“管什么”和“如 何管”的問題。只是,隨著“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為

60、主”的管 理體制確實立,基本解決了 “由哪級政府管”的問題。如今,“政府管什么 和如何管的問題,已成為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主要矛盾政府教育主管部 門對高等學校,管了許多不該管的事,以明顯不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方式在管事”。 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歷史已昭示,“只要不轉變政府部門的管理職能和 管理方式,相關部門的權力依然無邊,那就可以今天下放幾項權力、明天又收上 幾項權力,一些管理權力下放了、另外一些新的權力又被輕而易舉地設置出來了”。 產生如此問題是很容易理解的,全能型政府的觸角無所不及、無處不在,甚至無20高等教育動態(tài)2020年第8期所不能。在新時代背景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要轉變全能型政府理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