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10 文言文閱讀(A)一、(2020山東濟寧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文言原文精讀設計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長好學,頗愛文藻,有智數(shù)。世父讓之謂矩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官達,當資干世之務?!本厥剂羟槭朗隆<案咦媸芏U,遷給事郎,奏舍人事。明年,奏詔巡撫嶺南,未行而高智慧、汪文進等相聚作亂,吳、越道閉,上難遣矩行。矩請速進,上許之。行至南康,得兵數(shù)千人。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又擊破之,遂斬師舉,進軍自南海援廣州。仲宣懼而潰散。矩所綏集者二十余州。及還報,上大悅,顧謂高颎、楊素曰:“有臣若此,朕亦何憂
2、!”以功拜開府,賜爵聞喜縣公,賚物二千段。從煬帝巡于塞北,幸啟民帳。時高麗遣使先通于突厥,啟民不敢隱,引之見帝。矩因奏狀曰:“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tǒng)遼東。今乃不臣,別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為蠻貊之鄉(xiāng)乎?”帝曰:“如何?”矩曰:“請面詔其使,放還本國,遣語其王,令速朝覲。不然者,當率突厥,即日誅之。”帝納焉。王師臨遼,以本官領武賁郎將。明年,復從至遼東。以前后渡遼之役,進位右光祿大夫。于時皇綱不振,人皆變節(jié),左翊衛(wèi)大將軍宇文述、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賄聞。唯矩守常,無贓穢之響,以是為世所稱。宇文化及之
3、亂,矩晨起將朝,至坊門,遇逆黨數(shù)人,控矩馬詣孟景所。賊皆曰:“不關裴黃門。”既而化及從百余騎至,矩迎拜,化及慰諭之,令矩參定儀注。及宇文氏敗,為竇建德所獲,以矩隋代舊臣,遇之甚厚。建德起自群盜,未有節(jié)文,矩為制定朝儀。旬月之間,憲章頗備,擬于王者。建德大悅,每諮訪焉。建德敗于武牢。群帥未知所屬,曹旦長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征等說旦及齊善行令歸順。旦等從之,乃令矩與征、公淹領旦及八璽,舉山東之地歸于大唐。(節(jié)選自隋書列傳第三十二,有刪改)1.重難詞語。(解釋加點詞)(1)奏舍人事(2)上許之(3)以功拜開府(4)幸啟民帳(5)矩因奏狀曰2.文化常識。(判斷正誤)(1)襁褓:包裹、背負嬰兒用的布、被
4、之類。又指在襁褓之中,比喻年紀幼小。()(2)孤:幼年喪父。()(3)世父:大伯父,后用為伯父的通稱。()(4)受禪:王朝換代,新皇帝接受舊帝禪讓的帝位。()3.文言句式。(翻譯句子)(1)有臣若此,朕亦何憂!譯文:=(2)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譯文:=(3)以是為世所稱。譯文:=全真模擬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B.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C.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
5、州/據(jù)原長嶺/D.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的主語,應與上句斷開,與“懼”相連,排除A、B兩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嶺南,是對我國五嶺以南地區(qū)的概稱,歷史上各朝代對其建制劃分和稱謂有很大不同,現(xiàn)在指廣東、廣西一帶。B.陛下,對帝王的尊稱。陛,指宮殿下的臺階?!氨菹隆痹硎菊驹谂_階下的侍者,人臣奏事,必須請臺下的侍者轉(zhuǎn)呈,不敢直接驚動帝王,后來“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稱。C.冠帶,原指帽子和束腰用的帶子,后引申為禮儀教化。裴矩用“冠帶”與后文的“蠻貊”對比,以顯示征討高麗的必要性。D.隋
6、,由煬帝楊廣建立,是中國古代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朝代。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統(tǒng)一了中國。以根據(jù)文中“及高祖受禪”“從煬帝巡于塞北”得知。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裴矩頗有才學,參與制定禮儀。他長大后喜歡學習,愛好文辭,伯父裴讓之對其寄予厚望;被竇建德俘獲后,他不到一個月就制定出了較為完備的憲章制度。B.裴矩巡撫嶺南,安撫集聚州地。吳、越一帶因叛亂道路阻閉,皇上未敢遣行,裴矩卻請求速往,憑借幾千人的軍隊大敗賊軍,安撫了二十余州縣,皇帝大為贊賞。C.裴矩遵守常法,沒有貪贓納賄。朝廷綱紀混亂,宇文述和虞世基執(zhí)掌政事,很多文武官員因為行賄受賄
7、而聞名,只有裴矩堅守節(jié)操,因沒有貪贓納賄之名而被稱贊。D.裴矩歷經(jīng)數(shù)朝,受到禮待厚遇。在隋代時,他因建立功勛,或官職得到晉升,或被賜予爵位和豐厚財物;隋亡以后,又得到宇文化及、竇建德和大唐的禮遇任用。唐以后,是否得到禮遇任用。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請面詔其使,放還本國,遣語其王,令速朝覲。(4分)譯文:=(2)既而化及從百余騎至,矩迎拜,化及慰諭之,令矩參定儀注。(4分)譯文:= (2)不久,宇文化及帶著一百多騎兵到了,裴矩迎接拜見了他,宇文化及寬慰了裴矩,命令裴矩參與商定制度。5.裴矩主張征討高麗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答:=二、(2020山東煙臺一模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文言原文精讀設計李昭德,京兆長安人也。少舉明經(jīng),累遷至鳳閣侍郎。長壽二年,增置夏官侍郎三員,時選昭德與婁師德、侯知一為之。是歲,又遷鳳閣鸞臺平章事,尋加檢校內(nèi)史。長壽中神都改作文昌臺及定鼎門又城外郭皆昭德創(chuàng)其制度時人以為能。初,都城洛水天津之東,立德坊西南隅,有中橋及利涉橋,以通行李。上元中,司農(nóng)卿韋機始移中橋置于安眾坊之左街,當長夏門,都人甚以為便,因廢利涉橋,所省萬計。然歲為洛水沖注,常勞治葺。昭德創(chuàng)意積石為腳,銳其前以分水勢,自是竟無漂損。時則天以武承嗣為文昌左相,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親王,不宜更在機權,以惑眾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間,
9、猶相篡奪,況在姑侄,豈得委權與之?脫若乘便,寶位寧可安乎?”則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承嗣亦嘗返譖昭德,則天曰:“自我任昭德,每獲高臥,是代我勞苦,非汝所及也。”承嗣俄轉(zhuǎn)太子少保,罷知政事。延載初,鳳閣舍人張嘉福令洛陽人王慶之率輕薄惡少數(shù)百人詣闕上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則天不許,慶之固請不已,則天令昭德詰責之,令散。昭德便杖殺慶之,余眾乃息。時朝廷諛佞者多獲進用,故幸恩者,事無大小,但近諂諛,皆獲進見。有人于洛水中獲白石數(shù)點赤,詣闕輒進。諸宰相詰之,對云:“此石赤心,所以來進?!闭训逻持?“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豈能盡反耶?”左右皆笑。是時,來俊臣、侯思止等枉撓刑法,誣陷忠良,人皆懾懼,昭
10、德每廷奏其狀,由是俊臣黨與少自摧屈。(節(jié)選自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七,有刪改)4.重難詞語。(解釋加點詞)(1)累遷至鳳閣侍郎(2)以通行李(3)都人甚以為便(4)銳其前以分水勢(5)慶之固請不已(6)諸宰相詰之(7)昭德每廷奏其狀5.文化常識。(判斷正誤)皇太子:封建社會皇帝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封建社會的太子,其地位僅次于皇帝,并擁有類似于朝廷的東宮。()6.文言句式。(翻譯句子)(1)我未之思也。譯文:=(2)有人于洛水中獲白石數(shù)點赤,詣闕輒進。譯文:=(3)此石赤心,所以來進。譯文:=全真模擬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長壽中/神都改作文昌臺/及定鼎門又城外郭/
11、皆昭德創(chuàng)其制/度時人以為能B.長壽中/神都改作文昌臺/及定鼎門又城外郭/皆昭德創(chuàng)其制度時/人以為能C.長壽中/神都改作文昌臺及定鼎門/又城外郭/皆昭德創(chuàng)其制/度時人以為能D.長壽中/神都改作文昌臺及定鼎門/又城外郭/皆昭德創(chuàng)其制度/時人以為能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京兆,府名。唐開元元年改雍州為京兆府,治所在萬年(今西安市)。B.明經(jīng),科舉的科目之一,隋置明經(jīng)、進士二科,唐增至六科,以詩賦取士謂之明經(jīng),以經(jīng)義取士謂之進士。C.鳳閣,官署名,武則天改中書省為鳳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令,最高長官稱內(nèi)史。D.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副職,負責保護太子,與太師
12、、太傅及其副職都屬東宮官職。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昭德年少有才,為官治事有方。他曾經(jīng)參與都城改建事務,廣受人們贊譽;又巧妙地運用積石分流,解決了橋梁漂損問題。B.李昭德很有見解,深得皇帝信任。他說服武則天解除武承嗣的機要大權;而武承嗣對他的誣陷,則被武則天堅定地予以反駁。C.李昭德生性強直,不畏權貴皇親。在王慶之聚眾奏請立武承嗣為太子一事上,李昭德主動責問,態(tài)度強硬,最終杖殺王慶之。D.李昭德痛恨諛佞者,敢于揭露指斥。來俊臣等濫施刑法,誣陷忠良,人人懼怕,李昭德常于朝上奏其惡行,使其黨羽略有受挫而收斂。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3、(1)自我任昭德,每獲高臥,是代我勞苦,非汝所及也。(4分)譯文:= =(2)昭德叱之曰:“此石赤心,洛水中余石豈能盡反耶?”左右皆笑。(4分)譯文:= =10.李昭德是如何勸說武則天不要將重權交給武承嗣的?(3分)文言文閱讀(B)限時:30分鐘總分:40分一、(2020山東德州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文言原文精讀設計崔宏字玄伯,清河東武城人。宏少有俊才,號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虛心禮敬。拜陽平公侍郎、領冀州從事。出總庶事,入為賓友,眾務修理,處斷無滯。苻堅聞之,征為太子舍人。辭以母疾,不就。左遷著作佐郎。太原郝軒名知人,稱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堅亡,避難齊魯間,
14、為丁零翟釗及晉叛將張愿所留。郝軒嘆曰:“斯人也,遇斯時,不因扶搖之勢,而與安鳥雀飛沈,豈不惜哉!”仕慕容垂,為吏部郎、尚書左丞、高陽內(nèi)史,所歷著稱。立身雅正,雖在兵亂,猶厲志篤學,不以資產(chǎn)為意,妻子不免饑寒。道武征慕容寶,次常山。棄郡走海濱。帝素聞其名,遣求。及至,以為黃門侍郎,與張袞對總機要,草創(chuàng)制度。及帝幸鄴,歷問故事。宏應對若流,帝善之。還次恒嶺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宏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遷吏部尚書。時命有司制官爵,撰朝儀,協(xié)音樂,定律令,申科禁,宏總而裁之,以為永式。及置八部大夫,以擬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統(tǒng)事。深被信任,勢傾朝廷。約儉自居,不營產(chǎn)業(yè)
15、,家徒四壁,出無車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供養(yǎng)無重膳。帝聞,益重之,厚加饋賜。時人亦或譏其過約,而宏居之愈甚。常引問古今舊事,王者制度,宏陳古人制作之體,及往代廢興之由,甚合上意。未嘗謇諤忤旨,亦不諂諛茍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宏獨無譴者,由于此也。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紹因人心不安,大出財帛,班賜朝士。宏獨不受紹財,長孫嵩以下咸愧焉。詔遣使者循行郡國,糾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與宜都公穆觀等案之,帝稱其平當。又詔宏與長孫嵩等朝堂決刑獄。泰常三年夏,宏病篤,帝遣侍中穆觀就受遺言,侍臣問疾,一夜數(shù)返。卒,追贈司空,謚文貞公,喪禮一依安城王叔孫俊故事,詔群臣及附國渠帥皆會葬,自親王以外,盡命
16、拜送。子浩襲。太和中,孝文追錄先朝功臣,以宏配饗廟廷。(節(jié)選自北史列傳第九,有刪改)1.重難詞語。(解釋加點詞)(1)苻融之牧冀州(2)辭以母疾,不就(3)妻子不免饑寒(4)以為黃門侍郎(5)歷問故事(6)帝善之(7)不營產(chǎn)業(yè)(8)長孫嵩以下咸愧焉2.文化常識。(判斷正誤)(1)冀州:古“九州”之一,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2)左遷:降職。猶言下遷。漢代右貴左賤,故將貶官稱為左遷。()(3)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所以“有司”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也泛指官吏。 ()(4)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由此引申為帝王或王后的死。()(5)追
17、贈:對死者贈以官爵或稱號。 ()3.文言句式。(翻譯句子)堅亡,避難齊魯間,為丁零翟釗及晉叛將張愿所留。譯文:=全真模擬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還次恒嶺/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宏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B.還次恒嶺/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宏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C.還次恒嶺/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宏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D.還次恒嶺/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宏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
18、的一項是(3分)()A.太子舍人,初設于秦朝,自漢始,會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此職,目的是讓其陪伴太子,以其高尚的修養(yǎng)品行影響太子。B.晡,古代計時法中的十二時之一,即申時,指午后三時至五時;孔雀東南飛并序中“奄奄黃昏后”的“黃昏”即與申時相連。C.謚,謚號,一般是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跡所給予的稱號。如文中的道武、明元、文貞、孝文等都是美謚。D.配饗,指帝王祭天時,以先祖配祭,文中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廟。鴻門宴中“旦日饗士卒”的“饗”指用酒食款待賓客,與此處的“饗”含義不同。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崔宏富有才干,處事果斷。他從小就才智過人,
19、苻融曾虛心向他請教,苻堅亦知其才干,郝軒贊其能佐助帝王;他處置事務,毫不拖延。B.崔宏立身正派,一心向?qū)W。他后來出仕于慕容垂,先后歷任要職,皆得好評。他雖然身處戰(zhàn)亂中,但仍然磨礪心志,刻苦學習。C.崔宏處事公平,裁決適當。他總管裁定諸多事務;巡視郡國,糾舉不依法行事的郡守縣令,審定公允;刑罰獄訟,判決合理,深得道武帝信任。D.崔宏以約儉自居,無意資產(chǎn)。他家徒四壁,動亂年代,妻子兒女不免挨餓受凍;外出無車,步行上朝;母親年事已高,供養(yǎng)沒有好膳食。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道武征慕容寶,次常山。棄郡走海濱。帝素聞其名,遣求。(4分)譯文:=(2)詔群臣及附國渠帥皆會葬,自
20、親王以外,盡命拜送。(4分)譯文:= (2)詔令群臣和附屬國的頭領都去參加葬禮,除親王以外,都命令叩拜送葬。5.崔宏深受道武帝器重,除了政治才能之外,還有哪些原因?請簡要說明。(3分)答:=二、(2020山東泰安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文言原文精讀設計尉元,字茍仁。元年十九,以善射稱。神中,為虎賁中郎將,小心恭肅,以匪懈見知。世祖嘉其寬雅有風貌,稍遷駕部給事中。從幸海隅,賜爵富城男,加寧遠將軍。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內(nèi)附,請師救援。顯祖以元為使持節(jié)與城陽公孔伯恭赴之。申纂詐降,元知非誠款,外示容納,而密備焉。元遂長驅(qū)而進,賊將周凱望聲遁走。彧注遣將張永、沈攸之等率眾討安都,
21、屯于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監(jiān)王穆之領卒五千,守輜重于武原。元以張永仍據(jù)險要,攻守勢倍,懼傷士卒。乃命安都與李璨等固守,身率精銳,揚兵于外,分擊呂梁,絕其糧運。永勢挫力屈,元乘勝圍之,攻其南門,永遂捐城夜遁。伯恭、安都乘勢追擊,時大雨雪,泗水冰合,永棄船而走。元豫測永必將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奮擊,大破于呂梁之東。是時徐州妖人假姓司馬,自稱晉王,扇惑百姓。元遣將追斬之。延興元年五月,假元淮陽王。元表:“淮陽郡上黨令韓念祖始臨之初舊民南叛全無一人令撫綏招集愛民如子南來民費系先等前后歸附戶至二百有余南濟陰郡睢陵縣人趙憐等辭稱念祖善于綏撫,清身潔己,請乞念祖為睢陵令。若得其人,必能招集離叛,成立一縣。”顯祖
22、詔曰:“民情如此,可聽如請。”元好申下人之善,皆此類也。太和初,出為鎮(zhèn)西大將軍,甚得夷民之心。三年,進爵淮陽王,以舊老見禮,聽乘步挽,杖于朝。其年,頻表以老乞身。元詣闕謝老,引見于庭,命升殿勞宴,賜玄冠素服。又詔曰:“公以八十之年,宜處三老之重。”高祖再拜三老,親袒割牲,執(zhí)爵而饋。十七年七月,元疾篤,高祖親幸省疾。八月,元薨。(節(jié)選自魏書列傳第三十八,有刪改)注彧:劉彧,南朝宋第六位皇帝。4.重難詞語。(解釋加點詞)(1)以善射稱(2)為虎賁中郎將(3)稍遷駕部給事中(4)身率精銳(5)永遂捐城夜遁(6)是時徐州妖人假姓司馬(7)假元淮陽王(8)出為鎮(zhèn)西大將軍(9)元疾篤5.文化常識。(判斷正
23、誤)字: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十八歲冠禮、女子十五歲笄禮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含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6.文言句式。(翻譯句子)(1)永乃分遣羽林監(jiān)王穆之領卒五千,守輜重于武原。譯文:=(2)元詣闕謝老,引見于庭,命升殿勞宴,賜玄冠素服。譯文:=全真模擬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淮陽郡上黨令韓念祖始臨之/初舊民南叛/全無一人/令撫綏招集/愛民如子/南來民費系先等前后歸/附戶至二百有余/B.淮陽郡上黨令韓念祖始臨之初/舊民南叛/全無一人/令撫綏招集/愛民如子/南來民費系先等前后歸附/戶至二百有余/C.淮陽
24、郡上黨令韓念祖始臨之初/舊民南叛/全無一人令/撫綏招集/愛民如子/南來民費系先等前后歸/附戶至二百有余/D.淮陽郡上黨令韓念祖始臨之/初舊民南叛/全無一人令/撫綏招集/愛民如子/南來民費系先等前后歸附/戶至二百有余/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世祖,廟號。一般用于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也可用于該王朝承上啟下的有為君主。B.爵,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我國周代設有公、侯、伯、男四等爵位。C.乞身,古代以做官為委身事君,故稱請求辭職為乞身。它與“乞骸骨”意思相同。D.三老,古代一種榮譽職位。相傳統(tǒng)治者設三老、五更各一人,以父兄之禮尊養(yǎng)。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
25、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尉元作戰(zhàn)身先士卒。討伐張永時,他命薛安都與李璨等人堅守,自己親率精兵,攻打呂梁,后又乘勝追擊張永,使其棄船逃跑。B.尉元富有軍事謀略。開赴徐州期間,他知道申纂并不是誠心投降,就表面上表示接納,暗中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C.尉元從政很有手段。他發(fā)現(xiàn)假托姓司馬的妖人自稱晉王來煽動蠱惑百姓,就果斷派人殺死他;他任鎮(zhèn)西大將軍時,很得夷人之心。D.尉元深受皇帝敬重。他因功績大而受到皇帝禮遇,不僅賜予他乘車入朝、拄拐杖在朝堂行走的權力,還賜給他帽子和衣服,尊其為三老。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元以張永仍據(jù)險要,攻守勢倍,懼傷士卒。(4分)
26、 (2)元豫測永必將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奮擊,大破于呂梁之東。(4分)10.尉元認可韓念祖可以做睢陵縣令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文言文閱讀(C)限時:30分鐘總分:40分一、(2020海南四調(diào))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文言原文精讀設計富弼字彥國,河南人。少篤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奇之,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復制科,仲淹謂弼:“子當以是進。”舉茂材異等,授將作監(jiān)丞、簽書河陽判官。趙元昊寇鄜延,破金明,內(nèi)侍黃德和引兵走,大將劉平戰(zhàn)死,德和誣其降賊。弼請按竟其獄,德和坐要斬。慶歷二年,為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堂吏有偽為僧牒者,開封不敢治。弼白執(zhí)政,請以吏付獄,呂夷
27、簡不悅。會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蕭英、劉六符來求關南地。朝廷擇報聘者,皆以其情叵測,莫敢行,夷簡因是薦弼。弼即入對,叩頭曰:“主憂臣辱,臣不敢愛其死?!钡蹫閯由?先以為接伴。弼開懷與語,英感悅,亦不復隱其情,弼具以聞。帝唯許增歲幣,仍以宗室女嫁其子。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勸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廩,得公私廬舍十余萬區(qū),散處其人,以便薪水。官吏自前資、待缺、寄居者,皆賦以祿,使即民所聚,選老弱病瘠者廩之,仍書其勞,約他日為奏請受賞。率五日,輒遣人持酒肉飯糗慰藉,出于至誠,人人為盡力。山林陂澤之利可資以生者,聽流民擅取。死者為大冢葬之,目曰“叢?!?。明年,麥大熟,民各以遠近受糧歸,凡活五十余萬人,募為兵
28、者萬計。帝聞之,遣使褒勞,拜禮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職也?!鞭o不受。自弼立法簡便周盡,天下傳以為式。弼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議,無容心于其間。熙寧元年,徙判汝州。王安石用事,雅不與弼合。弼度不能爭多稱疾求退章數(shù)十上神宗將許之問曰卿即去誰可代卿者弼薦文彥博神宗默然青苗法出,弼以謂如是則財聚于上,人散于下,持不行。弼言:“新法,臣所不曉,不可以治郡。愿歸洛養(yǎng)疾?!痹S之。遂請老,加拜司空,進封韓國公致仕。弼雖家居,朝廷有大利害,知無不言。元豐六年八月,薨,年八十。(節(jié)選自宋史富弼傳,有刪改)1.重難詞語。(解釋加點詞)(1)范仲淹見而奇之(2)趙元昊寇鄜延(3)弼請按竟其獄(4)為知制誥(5
29、)弼白執(zhí)政(6)會契丹屯兵境上2.文化常識。(判斷正誤)(1)制科,古代由皇帝親自下詔而臨時設置的科舉考試科目。()(2)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重要糧食作物。()(3)薨,死的一種說法,古代稱諸侯或大官的死為薨。()3.文言句式。(翻譯句子)(1)殊妻以女。譯文:=(2)堂吏有偽為僧牒者,開封不敢治。譯文:=(3)此守臣職也。譯文:=全真模擬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弼度不能爭/多稱疾求退/章數(shù)十上/神宗將許之/問曰/卿即去/誰可代卿者/弼薦文彥博/神宗默然/B.弼度不能爭/多稱疾求退/章數(shù)十上神宗/將許之/問曰/卿即去/誰可代卿者/弼薦文彥
30、博/神宗默然/C.弼度不能/爭多稱疾求退/章數(shù)十上/神宗將許之/問曰/卿即去/誰可代卿者/弼薦文彥博/神宗默然/D.弼度不能爭/多稱疾求退/章數(shù)十上/神宗將許之/問曰/卿即去/誰可代/卿者弼薦文彥博/神宗默然/的主語是“神宗”,所以這兩者之間不能斷開,故排除B項?!扒湔摺背洚敗按钡馁e語,二者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項。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僧牒,由官府發(fā)給的作為僧尼的憑證的度牒。有牒者得免地稅、徭役。B.歲幣,向外族或中央每年交納的錢物。文中指宋遼和議之后,宋被迫每年向遼交納歲幣。C.元年,可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換年號的第一年,“熙寧元
31、年”采用了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D.致仕,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guī)定年齡而退休,類似的說法還有“致政”。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富弼為人坦蕩,恪盡職守。黃德和誣陷劉平投降,富弼請求查辦追究此案,黃德和被腰斬;富弼檢舉審查京師刑事訴訟案件,因請求懲罰偽造僧牒的堂吏一事令呂夷簡不滿。B.富弼勇敢無畏,忠君愛國。契丹索要關南土地,朝中大臣因情勢難測不敢出使,呂夷簡推薦富弼后,富弼接受委任;他與蕭英開懷暢談,得知實情上報皇帝,最終沒有割地給契丹。C.富弼思慮周全,救民水火。河朔水患,饑民遍野,富弼多方舉措,救活五十余萬人,招募流民為兵的數(shù)量可以萬計;富弼立下的法則
32、簡便周詳,天下相傳作為準則。D.富弼抵制新法,致仕猶諫。富弼認為王安石的青苗法,對朝廷上下都無益處而不執(zhí)行,后以養(yǎng)病為由告老回鄉(xiāng);但朝廷有大事發(fā)生,他仍知無不言。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弼即入對,叩頭曰:“主憂臣辱,臣不敢愛其死。”帝為動色,先以為接伴。(4分)譯文:=(2)弼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議,無容心于其間。(4分)譯文:=5.在應對河朔水患時,富弼有哪些成功的做法?請結合原文概括。(3分)答:=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分)文言原文精讀設計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擢御史。歷按畿輔、淮、揚,矯然有風裁。隆慶中,擢大理丞。
33、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萬歷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以嚴為治,屬吏皆惴惴。按行關隘,增置敵樓三百余所。錄功,進右副都御史。中官馮保家在畿內(nèi),張居正屬為建坊,丕揚拒不應。十五年,河北大饑。丕揚鄉(xiāng)邑及鄰縣蒲城、同官至采石為食。丕揚傷之,進石數(shù)升于帝,因言:“宜寬賦節(jié)用,罷額外征派及諸不急務,損上益下,以培蒼生大命?!钡鄹衅溲?頗有所減罷。召拜刑部尚書,請敕天下?lián)岚?令監(jiān)司按行州縣大錄系囚按察使則錄會城囚流徒以下?lián)岚匆赃_于朝輕者立遣重者仍聽部裁歲以為常帝報從之。條上省刑省罰各三十二事,帝優(yōu)詔褒納。自是刑獄大減。有內(nèi)豎殺人,逃匿禁中。丕揚奏捕,卒論戍。改左都御史,陳臺規(guī)三事,請專掌印、重巡方、久巡城,著為令。又言:“閭閻民瘼非郡邑莫濟,郡邑吏治非撫按監(jiān)司莫清。請立約束頒天下,獎廉抑貪,共勵官箴?!钡巯虄?yōu)詔報許。二十二年,拜吏部尚書。丕揚挺勁不撓,百僚無敢以私干者,獨患中貴請謁。乃創(chuàng)為掣簽法,大選急選,悉聽其人自掣,請寄無所容。一時選人盛稱無私。二十三年冬,帝以軍政故,貶兩京言官三十余人。丕揚猶在告,偕九卿力諫,弗納。復抗疏諫,帝益怒,盡除其名。初,帝雖以夙望用丕揚,然不甚委信。丕揚以白首趨朝,非薦賢無以報國。推轂林居耆碩,若呂坤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保政策培訓課件
- C語言課程設計課堂匯報
- 2025年幼兒園教研組長工作方案
- 2025年教研工作方案
- 伺服系統(tǒng)與工業(yè)機器人課件第8章 工業(yè)機器人概論
- 2025年新的工作方案
- 化學行業(yè)面試自我介紹
- 個人工作方案2025年共享
- 2024年份1月份超臨界發(fā)泡聚丙烯鞋材獨家供應條款
- 精神科重點病人管理
- 共聚焦顯微鏡zeisslsm700使用說明-中文版lsm
- DB4451-T 1-2021《地理標志產(chǎn)品+鳳凰單叢(樅)茶》-(高清現(xiàn)行)
- 藍牙耳機課件
- 路基施工安全培訓課件
- 健康體檢重要異常結果管理專家共識2019
- 35kV輸電線路工程旋挖鉆孔專項施工方案
- 三年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案
- (新教材)湘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 1.2能溶解多少 教學課件
- PICC??谱o士進修學習匯報
- 油氣儲存企業(yè)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平臺建設指南20220214
- 社會文化因素與健康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