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和群落文_第1頁
種群和群落文_第2頁
種群和群落文_第3頁
種群和群落文_第4頁
種群和群落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種群和群落1種群:生活在一定自然區(qū)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下列敘述中屬于種群的是: 1校園內的所有的樹木 2操場上的全部狗尾巴草 3仁中的全部鳥 4一片農田的全部東亞飛蝗 5方圓池中的全部雄性金魚 6非洲草原和內蒙古草原的全部狼群 7一窩白蟻第一節(jié) 種群的特征2一、種群的數量特征調查方法逐個計數法(數少,個大)抽樣調查法(分布范圍大,個體較)黑光燈誘捕法:適用于具有趨光性的昆蟲1.種群密度: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 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3范圍:常用于植物和活動范圍小的動物(如昆蟲卵、蚜蟲、蚯蚓、跳蝻等)注意:隨機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等距取樣法計數: 樣方內部+相鄰兩邊

2、和頂點樣方法4標志重捕法范圍: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方法:捕捉標記放回重捕計算計算方法: 總數中標記比例與重捕取樣中標記比例相等N(總數)m(重捕中標志數)M(標志數)n(重捕數)=調查某種鳥類的密度,第一次捕捉了20只并全部標記,第二次捕捉了25只,其中被標記有5只,請問這一個地方大概有多少只這種鳥?52.出生/死亡率和遷入/遷出率3.年齡組成: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個體數目的比例。年齡組成可以預測種群密度的變化方向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4.性別比例:種群中雄性個體和雌性個體所占的比例。性別比例通過影響出生率間接影響種群密度直接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應用:利用人工合成的

3、性引誘劑誘殺某種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從而達到殺蟲效果。老年(喪失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 幼年(尚無生殖能力)6組成種群的個體在其生活空間中的位置狀態(tài)或布局。均勻型隨機型集群型(最常見)人類、社會性動物農田等人工種群草地中的蒲公英二、種群的空間特征7 練習:1.某同學采用樣方法對一種植物進行記數,下面是其中一個樣方中該植物的分布情況,對樣方中該植物進行計數時,應記錄的數目是 A5個 B14個 C11個 D8個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種群數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國的人口將逐漸步人老齡化階段 B. 2003年,廣東省人口的出生率為1.329% C.橡樹種子散布能力差,

4、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樹種群死亡率較高8看一看第2節(jié) 種群的數量變化1s=20miny=2n9一、建構種群增長的模式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如:曲線圖、數學方程式一般步驟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做出合理假設;根據實驗數據,用數學形式表達;檢驗或修正。y=2n10條件(理想條件):食物、空間充裕 氣候適宜 沒有敵害數學模型:Nt = N0t 自然界的確有類似細菌在理想狀態(tài)下種群數量增長的形式,如果以時間為橫坐標,種群數量為縱坐標畫出曲線來表示,曲線則大致呈“J”型。(連續(xù)增長,呈指數型)二、種群增長的“J”型曲線紫色惡魔 一般出現在實驗室細菌培養(yǎng)或外

5、來物種入侵的初始階段11 種群經過一定時間的增長后,數量趨于穩(wěn)定的增長曲線,稱為“S”型曲線。條件:食物、空間有限(存在環(huán)境阻力)特點:先增加后穩(wěn)定在K值三、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K值: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也稱環(huán)境容納量。12t0t1t2K/2K值得應用: 捕撈野生動物在t1之后,捕撈后的數量保持在K/2水平。 防治害蟲應在t1之前。 保護珍貴物種:提高K值如建立保護區(qū); 控制有害動物:降低K值如養(yǎng)殖天敵。13內因:外因: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出生率、死亡率、遷入、遷出等食物、氣候、空間、傳染病、天敵等人為控制、環(huán)境破壞與污染、濫捕濫殺1.影響因素2.研

6、究意義合利用及保護野生資源拯救和恢復瀕危物種預測及防治有害動物種群數量的波動:下降或消亡四、種群數量的波動和下降141.在下列圖中,表示種群在無環(huán)境阻力狀況下增長的是練習2.下圖表示接種到一定容積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生長曲線圖,圖中哪點增長速率最快,哪點達到了環(huán)境容納量ACBDCEDF15五、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原理(1)用液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受培養(yǎng)液的成分、空間、pH、溫度等因素的影響。(2)在理想的無限環(huán)境中,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J”型曲線;在有限的環(huán)境下,酵母菌種群的增長呈“S”型曲線。自主閱讀課本P6869用抽樣調查法進行酵母菌計數16課后調查:回家問一問父

7、輩,近幾十年有多少生物已經很少見或消失了,并探究在其背后的原因。呵護地球17下圖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種生物。1、這個池塘中有哪些生物?2、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假如大魚大量減少,其他種群的數量將會怎么變?第三節(jié) 群落的結構大魚小魚小型水生動物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植食性魚、肉食性魚、植物等18一個池塘中的魚類是一個種群,是一個群落嗎?一個樣方是一個群落?一塊朽木呢?一個區(qū)域內只有一個群落;包括這個區(qū)域內所有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群落:一定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19若要研究池塘群落,你將從哪些方面著手研究?種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種群數量動態(tài)變

8、化,包括?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群落特征:豐富度、優(yōu)勢種、群落結構、種間關系等。20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北極苔原二、群落的物種組成常綠針葉林怎么區(qū)別這些群落?群落的物種數目多少如何表示呢?21物種的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優(yōu)勢種(數量較多、競爭力強的物種)不同。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一般來說,環(huán)境條件愈優(yōu)越,群落發(fā)育的時間愈長,生物種的數目愈多,群落的結構也愈復雜。越靠近熱帶地區(qū),群落的物種豐富度越大。22比較下列各群落的物種豐富度 兩個或多個群落間過渡地帶,即群落交錯區(qū),如海陸交界的潮間帶、河口灣,森林與草地或農田交界的地帶,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常比相鄰群落中

9、多,這種現象稱為邊緣效應。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遠離大陸的島嶼大陸附近的島嶼 群落間的過渡地帶非過渡地帶23種內關系:種內互助種內斗爭三、種間關系24資料分析閱讀課本P72-73并分組討論。資料一資料二25捕食(predation):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的現象,包括肉食和植食。捕蠅草植食肉食牛吃草屬于捕食嗎?公獅吃幼獅呢?26生物數量時間生物A生物BAB被捕食者與捕食者之間不同步變化被捕食者:數量多者(一般)或先增加先減少者。捕食者:數量少者或后增加后減少者。特點:被捕食者與捕食者相互制約雙方的數量,被捕食者不會被捕食者淘汰。27鬣狗與禿鷲CAB競爭(competition):是指兩

10、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爭奪資源和空間等,表現為相互抑制。水稻和稗草生物數量時間生物A生物B生物數量時間生物A生物B競爭實力懸殊時(大草履蟲與雙小核草履蟲)競爭實力相當時(牛與羊) 28競爭與捕食作用的結果有何區(qū)別?競爭的結果是相互抑制,一方處于優(yōu)勢,另一方處于劣勢,甚至最終滅亡。捕食的結果是兩個種群相互制約,兩個種群數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種群數量時間生物A生物B種群數量時間生物A生物B29特點:寄生者一般給寄主造成慢性傷害,但不會立即殺死寄主。如果分開,寄生者難以單獨生存,而寄主會生活更好。寄生:是指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yǎng)分以維持生活。菟絲子與牽牛花30其他

11、實例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動物的體表;噬菌體寄生在細菌內部;螞蝗、蚊子暫時寄生在動物體表。體內寄生BA人體中的瘧原蟲體表寄生BA31藻類光合作用給真菌提供有機物地衣:藻類與真菌的共生體真菌吸收水和無機鹽供給藻類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 。32其它實例: 根瘤菌與豆科植物 白蟻與其體內的鞭毛蟲 大腸桿菌與人切葉蟻與真菌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生物A生物B生物數量時間ABAB33下列生物的關系是競爭還是捕食?1、樺木林中出現云杉幼苗后,不斷生長,最終樺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2、狼以兔為食,兔以草為食。下列生物的關系是共生還是寄生?1、螞蝗吸食動物血液2、白蟻與它腸內的鞭毛蟲3、菟絲子

12、與大豆4、噬菌體和細菌5、鳥與羽虱競爭捕食寄生寄生共生寄生寄生時間時間種群個體數種群個體數競爭捕食341.貿市場上有新鮮的白菜、大蒜、活的雞、魚,以及附著在上面的細菌、真菌等生物,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 ) A.種群 B.群落 C.生態(tài)系統(tǒng) D.以上都不是2.唯一能為絲蘭傳粉的絲蘭蛾,以絲蘭的花蜜為食,雌蛾只有把卵產在絲蘭子房內,幼蟲才能發(fā)育。絲蘭蛾與絲蘭的關系( ) A. 共生 B.競爭 C. 寄生 D. 捕食 3.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圍繞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將發(fā)現的蜜源告訴同伙,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 ) A種內互助 B種內斗爭 C互利共生 D競爭AAD35四、群落的空間結構1、垂直結構:是指群落

13、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象。決定因素植物:光照、溫度動物:食物、空間/棲息地群落中植物的分層現象決定了動物的分層現象362、水平結構: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呈鑲嵌分布的現象。決定因素:地形的變化、光照的強度、土壤的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37高山草甸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高山受溫度、地形影響群落的垂直結構出現分層現象的意義是什么? 使生物群落在單位面積上能容納更多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環(huán)境資源(如陽光、空間、營養(yǎng)物質等)的能力。高山的植物群落的空間結構受哪些因素生物影響?384.下例說法正確的是( )生長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結構高山長草,低處長大樹的現象

14、是垂直結構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結構沙漠上只有極少的生物,不構成生物群落5.人類在北半球生產和使用農藥DDT,卻在南極的磷蝦體內發(fā)現了DDT。該現象可解釋為(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個大生物群落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個大種群人類對南極的資源進行了過度開發(fā)磷蝦特別容易吸收農藥DDT 6.在森林群落中,喬木、灌木、草本植物三類綠色植物在空間位置配備上有序組合,從而使它們能( )A.有效避免競爭 B.合理利用環(huán)境資源C.提高群落的光合產量D.以上都正確CAB39研究方法: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 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五 、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記名計算法目測估計法采集小動物:誘蟲器采集

15、:利用小動物趨濕趨暗避光的特性簡易采集:鑷子或吸蟲器40種間關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相互依存地衣、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相互抑制相互制約蛔蟲和人水稻和稗草羊與草狼與羊41蜘蛛202種動物621種動物880種動物小草小樹林幾年后:1909年:1919年:1934年:1883年:火山爆發(fā)第四節(jié) 群落的演替印度喀拉喀托火山爆發(fā)演替:隨時間推移,一個群落代替另一個群落的過程。想一想:這一過程叫什么?可能恢復原群落結構嗎?42一、演替的類型裸巖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討論:1.為什么先在裸巖上定居的是地衣而不是苔蘚或草本植物?2.地衣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什么條件?為

16、什么苔蘚能夠取代地衣?3.在森林階段,群落中還能找到地衣、苔蘚、草本植物和灌木嗎? 種群演替中,一些種群取代另一些種群,通常是“優(yōu)勢取代”,而非“取而代之”。特別提醒閱讀課本P7879裸巖上的演替并討論問題:43棄耕農田上的演替想一想:1.這種演替和發(fā)生在裸巖上的演替完全相同嗎?2.內蒙古大草原為什么沒有演替為森林呢?ABCD喬木林灌木叢小灌木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難形成森林441.初生演替 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巖、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 原有的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的繁殖體(如能發(fā)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45 無植被覆蓋的地面或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的環(huán)境。 原有土壤條件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環(huán)境較長較短緩慢較快自然因素主要是人類活動 一般情況下,在群落的演替過程中,物種逐漸增多,種間關系復雜化,群落結構更加復雜,對抗外來干擾的能力增強。46二、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過度砍伐導致森林破壞污水排放破壞水域生物群落請解釋這種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