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力學_習題與答案_第1頁
建筑結構力學_習題與答案_第2頁
建筑結構力學_習題與答案_第3頁
建筑結構力學_習題與答案_第4頁
建筑結構力學_習題與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填空題1、熱軋鋼筋是將鋼材在 下軋制而成的。根據其 ,分為I,四個級別。隨著級別的提高,強度 塑性 。高溫狀態(tài)、強度、提高、降低2、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分為 極限狀態(tài)和 極限狀態(tài)兩種。安全性是由結構構件的 極限狀態(tài)計算來保證的;適用性是由 極限狀態(tài)驗算來保證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3、梁的單筋截面是指僅在 配置縱向受力鋼筋的截面,雙筋截面是指 和 都配置縱向受力鋼筋的截面。T形截面梁一般都是單筋截面,其原因是T形梁 很大,混凝土足夠承擔 ,不必再加受壓鋼筋。受拉區(qū)、受拉區(qū)、受壓區(qū)、受壓區(qū)、壓力4、矩形梁的截面高寬比hb一般為 ,T形梁的hb一般為 。23、2.545.混凝土保護層的

2、作用是防止 ,并保證 牢固粘結在一起。鋼筋銹蝕、鋼筋和混凝土6.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要求b是為了防止 。超筋破壞7.雙筋截面設計時,基本公式應滿足適用條件式b,為了 ;為保證受壓鋼筋應力能夠達到抗壓強度,基本公式適用條件為 。避免發(fā)生超筋破壞、8. 雙筋矩形截面中,配置受壓鋼筋的作用是 。(1)承受較大的彎矩;(2)承受異號彎矩用;(3)充分利用已預先配置的受壓區(qū)鋼筋9.T形截面梁由 和 兩部分組成。T形截面連續(xù)梁在負彎矩段,由于翼緣處在受拉區(qū),應按 截面計算;在正彎矩段,按 截面計算。梁肋和翼緣、矩形、T形10.在彎起縱向鋼筋時,為了保證斜截面有足夠的受彎承載力,必須把彎起鋼筋伸過其

3、充分利用點至少 后方可彎起。0.5h011.影響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柱穩(wěn)定系數的主要因素是 ,當它 8時,可以不考慮縱向彎曲的影響,稱為 。當>8 時,值隨 的增大而 。長細比、短柱、減小12.區(qū)別大、小偏心受壓的關鍵是遠離軸向壓力一側的鋼筋先 ,還是靠近軸向壓力一側的混凝土先 。鋼筋先 者為大偏心受壓,混凝土先 者為小偏心受壓。這與區(qū)別受彎構件中 和 的界限相類似。屈服、壓碎、屈服、壓碎、適筋梁、超筋梁13.大偏心受壓破壞的主要特征是 ,因此也稱其為受拉破壞。受拉鋼筋先達到屈服強度,混凝土壓區(qū)被壓碎,受壓鋼筋也達到屈服強度14、適筋梁破壞主要特點是: 。受拉筋先屈服,隨之受壓區(qū)混凝土壓壞

4、15、在次梁的集中力作用下,在主梁與次梁交接處設置附加的橫向鋼筋,包括(_)_和(_)_兩種。附加箍筋、吊筋16、當縱向鋼筋彎起時,其彎起點與充分利用點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 );同時,彎起鋼筋與梁縱軸線的交點應位于按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0.5h018.當梁的寬度大于400mm,且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3根時,應設置 。復合箍筋19、配箍量一般用配箍率(又稱箍筋配筋率)sv表示,即 sv= .20、 柱中箍筋應做成( )式,當采用熱軋鋼筋時,其直徑不應小于( ),且不應小于6mm。封閉;0.25d;20、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正截面破壞可通過合理配置(_)_鋼筋予以避免,而斜截面破壞則可

5、通過合理配置(_)予以避免??v向;箍筋21、 鋼筋混凝土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范圍的錨固長度,當時(_);當時,對帶肋鋼筋(_);對光面鋼筋(帶彎鉤)(_)。5d;12d;15d22、板內受力鋼筋間距一般不小于 mm;當板厚h150mm時,不宜大于 mm;當板厚h150mm時,不應大于 h,且不宜大于 mm。70;200;1.5;25023.修正后的鋼筋錨固長度,除不應小于按計算確定的長度 倍外,還不應小于 mm;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均不應小于 mm。0.7;250;30024.抗震等級為一級的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區(qū)范圍為( )且( )。25、全部縱筋配筋率不

6、應小于( );不宜大于( ) 一側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 ) 。0.6%;5%;0.2%26、當截面短邊大于400mm且縱筋多于 根時,或短邊不大于400mm但縱筋多于 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3、426. 受壓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凈距不應小于(_)mm,中距不應大于(_)_mm。50;30027、鋼筋混凝土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 mm, 鋼筋混凝土柱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 )mm。10;1228、鋼筋混凝土肋形樓蓋,當n => 時,按單向板設計;當n = 時,按雙向板設計。3;229. 在確定梁的截面最不利活荷載位置時,欲求某支座截面最大負彎矩,除該支座 布置活荷載外,然后向兩

7、邊_布置活荷載。左右跨;隔跨30、在整體式肋性樓蓋中,設計時梁跨中截面應按 ( ) 形進行,而支座截面按 形設計。T;矩形31. 為了防止主梁與次梁相交處,由次梁集中荷載引起的主梁腹部出現斜裂縫,應在長度為S=2h1+3b的范圍內設置附加_。附加箍筋、吊筋32.柱中縱向鋼筋應均勻對稱配筋,直徑為 ,配筋率 ,鋼筋凈距不應小于 mm,中距不宜大于 mm,至少每隔一根放置與箍筋轉彎處。在截面周邊箍筋應做成 且不可采用有 的形式,箍筋直徑dmin=max( ),間距smax=min( , , )。12-32;0.6-5;50;300;封閉;內折角;(dmax/4,6mm);(400mm,b,15dm

8、in)33、受扭縱筋應沿截面周邊均勻對稱布置,且不少于 根,受扭縱筋間距min( );鋼筋接頭及錨固均應按 鋼筋的構造要求處理;受扭箍筋必須做成封閉式,末端應做成 彎鉤,彎鉤端頭平直長度不應小于 。4;(200,b);受拉;135°;10d34.在受力較大處設置機械連接接頭時,位于35d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于 .50。35、擴展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不宜小于 ;間距不宜大于 , 也不宜小于 mm。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縱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小于 ,間距不大于 。lOmm ;200mm;lOO;8mm;300mm;36.當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邊長和墻下鋼筋

9、混凝土條形基礎的寬度不小于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或寬度的 倍,并交錯布置。0.937、頂層邊角柱可將柱外側縱向鋼筋彎人梁內作梁上部鋼筋使用,搭接 ;其中伸人梁內的外側柱縱筋截面面積不小于柱外側縱向鋼筋全部截面面積的 ;梁寬范圍以外的外側柱縱筋沿節(jié)點頂部伸至柱內邊,第一層需向下彎折8d。當柱外側縱向鋼筋配筋率大于12時柱外側縱向鋼筋應伸至梁內搭接長度為 。當梁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于12時,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入柱內搭接長度, 15;65;15+20d;17l+20d38、框架柱、梁上柱、端柱、小墻肢的箍筋加密區(qū)為max( ),底層柱和地下室底層柱為 。6,500,h; 339.較短

10、的懸臂梁不截斷負彎矩鋼筋而將全部梁頂鋼筋伸至懸臂頂端并向下彎折錨固,彎折長度不小于 . 。12d40.梁全長頂面和底面至少應各配兩根通長的縱向鋼筋,對一、二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對三、四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且分別不應少于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 。14mm;12mm; 14;42.梁端設置的第一個箍筋應距框架節(jié)點邊緣不大于 mm。非加密區(qū)箍筋間距不宜大于加密箍筋間距的2倍。5042.梁上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距為max( );下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凈距為max ( )。(30,1.5d);(25,d)44. 當柱截面不滿足直錨時,梁縱筋應伸至柱對邊再向下彎

11、折 ,水平錨固長度不小 ,梁縱筋也必須伸至柱對邊。15d;45. 框架梁的上部縱筋應 中間節(jié)點或中間支座范圍,下部縱筋在節(jié)點或支座內錨固,錨固長度不小于且過支座中心線加 。貫穿;5d46.梁的拉筋與連梁拉筋的區(qū)別:梁每道腰筋均需設拉筋(梅花形布置);而連梁可以上下隔一拉一。47. 短肢剪力墻墻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 倍的剪力墻。小墻肢為墻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為 倍的剪力墻。墻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小于 倍按抗震柱構造或異形柱構造。58;35;348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不應小于 mm;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厚度,不應小于 mm,對剪力墻結構,墻的厚度尚不宜小于樓層高度的 ;對框架剪力墻結構,墻的

12、厚度不宜小于樓層高度的 。140;160;112;12049.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 mm,間距不應小于 mm。 8;300 50.剪力墻水平分布筋應伸至 ,并向內彎折 d后截斷.墻端;lO51.剪力墻洞口連梁應沿全長配置箍筋,箍筋直徑不宜小于 mm,間距不宜大于 mm。 在頂層洞口連梁縱向鋼筋伸入墻內的長度為max( ),并在該范圍內設置間距不大于150mm的箍筋,直徑與洞口箍筋一致。同時門窗洞邊的豎向鋼筋應按 鋼筋錨固在頂層連梁高度范圍內。6;150;(錨固長度,600mm);受拉52.一、二級抗震設計的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墻肢端部設置 ;一、二級抗震設

13、計剪力墻的其他部位以及三、四級抗震設計和非抗震設計的剪力墻肢端部均應設置 。約束邊緣構件; 構造邊緣構件53.剪力墻約束邊緣沿墻肢的長度lc,任何情況下不少于 mm和 ;同時依據抗震等級和設防烈度確定確定。450;1.554.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采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正彎矩鋼筋宜 伸人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a應覆蓋負彎矩圖并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當q<3g時,a= ;當q>3g,a= 。 全部;l04;l0355. 嵌固在砌體墻內的現澆混凝土板,其上部與板邊垂直的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從墻邊算起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 。1/756.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接

14、頭的搭接長度均不應小于 ;受壓鋼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受拉搭接長度的 ,且不應小于 。在搭接范圍內應配置箍筋,箍筋間距:受拉鋼筋Smax=min( ); 受壓鋼筋Smax=min( )。300;0.7;200 ;(5d,100mm );(10d,200mm )57. 鋼筋的接頭可分為 三大類。綁扎搭接、機械連接和焊接58砌體結構中不應在截面長邊 mm的承重墻體、獨立柱內埋設管線.50059. 砌塊砌體應分皮錯縫搭砌,上下皮搭砌長度不得小于 mm 。當搭砌長度不滿足上述要求時,應在水平灰縫內設置不少于 、橫筋間距不大于 mm的焊接鋼筋網片,網片每端均應超過該垂直縫,其長度不得小于 mm。90;24;

15、200;30060、砌塊墻與后砌隔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 mm在水平灰縫內設置不少于24、橫筋間距不大于 mm的焊接鋼筋網片。400;20061、多層砌體結構應優(yōu)先采用空間剛度大、整體性較好的 或 共同承重的結構體系。橫墻承重;縱橫墻62.多層砌體房屋后砌磚橫墻,沿墻高每隔 mm設 拉結筋與縱墻或柱拉結,每邊伸入墻內 mm。500;26;50063.當房屋高度和層數接近抗震規(guī)范規(guī)定的限值時,橫墻內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層高的 倍,下部 樓層的構造柱間距應適當減小;當外縱墻開間大于3.9m時,應另設加強措施;內縱墻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 m。2;1/3;4.264.多層砌體房屋圈梁應連續(xù)、封閉、設在同一

16、水平面上 ,否則,上部設 。附加圈梁65.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一般做成 式,當地基土的壓縮性不均勻時,為了增加基礎剛度和整體性,減少不均勻沉降,可采用的 條形基礎。無肋;帶肋66.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有 和 。為了防止第一種破壞發(fā)生需在基礎底板下部配置足夠的鋼筋;為了防止第二種破壞發(fā)生,基礎底板要有足夠的高度。彎曲破壞;沖切破壞67.當基礎高度大于250mm時,可采用 截面,坡度i ,邊緣高度不宜小于 mm;若為階梯形基礎,每階高度宜為 mm。錐形;1:3;200;30050068.拓展基礎基礎底板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不宜小于 mm;間距不宜大于 mm,也不宜小于 mm。10;200;100

17、69.對于現澆柱基礎,插筋伸入基礎內的錨固長度,一般伸至 ,端部 并上下至少應有 箍筋固定?;A底板鋼筋網上;彎直鉤;兩道70.柱下條形基礎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長度宜為第一跨距的 倍。0.2571.對12層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厚度與最大雙向板格的短邊凈跨之比不應小于 ,且板厚不應小于 mm。1/14;40072.基礎筏板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mm。當筏板的厚度大于 mm時,宜在板厚中間部位設置直徑不小于 mm、間距不大于 mm的雙向鋼筋網。400;2000;12;30073.箱形基礎的頂板、底板及墻體的厚度,應滿足受力情況、整體剛度和防水的要求。無人防設計要求的箱基,底板不應小于 mm,

18、板頂不應小于 mm,外墻厚度不應小于 mm,內墻厚度不應小于 mm。300;200;250;20074.按承載性狀分為 和 。摩擦型樁 ;端承型樁75.鋼筋混凝土柱和剪力墻縱向受力鋼筋在基礎內的錨固長度應根據鋼筋在基礎內的 確定。最小保護層厚度按規(guī)范二、選擇題:1、結構的功能包括( ) A 強度,變形,穩(wěn)定 B 實用,經濟,美觀 C 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 D 承載能力,正常使用2、受壓構件的抗裂度計算是哪個階段作為計算依據的() A a B C a D a3、對抗震設防烈度為( )及以上地區(qū)的建筑,必須進行抗震設計。A.6 B.7 C.8 D.94、粱受剪承載力公式是根據何破壞形態(tài)建立的 (

19、) A 斜壓破壞 B 剪壓破壞 C 斜拉破壞 D 錨固破壞5、下列哪一項因素對鋼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載能力沒有影響(C) A 混凝土強度 B 剪跨度 C 鋼筋直徑 D 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6、一般情況下,可變荷載分項系數應?。ǎ〢0.9 B1.2 C1.3 D1.47、梁上部無受壓鋼筋時,需配置2根架立筋,以便與箍筋和梁底部縱筋形成鋼筋骨架,直徑一般不小于( ); A.8mm B. 10mm C. 12mm D 16mm8、提高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承載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提高鋼筋的級別 B 提高混凝土的強等級 C 在鋼筋排的開的條件下,盡量設計成單排鋼筋D.增大截面尺寸9、少筋梁正截

20、面抗彎破壞時,破壞彎矩是( )。 A 少于開裂彎矩B 等于開裂彎矩C 大于開裂彎矩D.不能確定10、配置直徑為20的鋼筋作為縱向鋼筋時,鋼筋的凈距要求應符合( )。 A:梁頂30mm,梁底20mm B:梁頂30mm,梁底25mm C:梁頂20mm,梁底25mm D:梁頂25mm,梁底20mm11、受彎構件中,受拉鋼筋達到屈服的同時受壓砼達到極限壓應變的這種破壞 狀態(tài)稱為( ) A 界限破壞 B 適筋破壞 C 超筋破壞 D 少筋破壞15、應用基本公式計算鋼筋混凝土雙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時,要求滿足x2as的目的是()A防止發(fā)生超筋破壞B保證受拉鋼筋的應力達到抗拉強度設計值C防止發(fā)生少筋破

21、壞D保證受壓鋼筋的應力達到抗壓強度設計值16、計算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以下不作為計算截面的是()A彎起鋼筋彎起點處的斜截面 B距支座邊緣0.5h0處的斜截面C腹板寬度改變處的斜截面 D箍筋直徑或間距改變處的斜截面17、關于鋼筋混凝土偏心受壓構件的破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大、小偏心受壓均為脆性破壞B大、小偏心受壓均為延性破壞C大偏心受壓為延性破壞,小偏心受壓為脆性破壞D大偏心受壓為脆性破壞,小偏心受壓為延性破壞18、混凝土在雙向應力下 () A 雙向受壓的強度基本等于單向受壓 B 雙向受壓下,一向的抗壓強度隨另一向拉應力的增加而提高 C 雙向受壓下,一向的抗壓強度隨另一向

22、拉應力的增加而下降 D 雙向受壓下,一向的抗壓強度隨另一向壓應力的增加而提高19、影響有腹筋梁斜截面破壞形態(tài)的主要因素是( )A、剪跨比和砼強度等級,配箍率和箍筋強度縱向鋼筋配筋率和截面尺寸效應剪跨比和配箍率,20、有一鋼筋混凝土懸臂走道板,配置受力鋼筋8125,分布鋼筋采用6200,下列配筋圖中,正確的是( )。22、偏心受壓構件中,構件的破壞首先為受壓區(qū)混凝土壓碎的是() A 小偏心受壓破壞 B 大偏心受壓破壞 C 受壓破壞 D 界限破壞23五等跨連續(xù)梁,為使第三跨跨中出現最大彎矩,活荷載應布置在( )。(A)1、2、5跨(B)1、2、4跨(C)1、3、5跨(D)2、4跨24五等跨連續(xù)梁,

23、為使第二支座出現最大剪力,活荷載應布置在。(A)1、2、5跨(B)1、2、4跨(C)1、3、5跨(D)2、4跨25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踏步板配筋應滿足( )。(A)每級踏步不少于16(B)每級踏步不少于28(C)板式樓梯每級踏步不少于16;梁式每級不少于28(D)板式樓梯每級踏步不少于26;梁式每級不少于1826、在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中,要求彎起鋼筋的彎起點設置在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的充分利用截面h0/2以外處,其目的是()A保證正載面受彎承載力 B保證斜截面受剪承載力C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 D限制斜裂縫寬度27、對構件施加預應力的目的是()A檢驗構件的承載力 B提高構件的承載力C提高構件的承

24、載力和抗裂度 D提高構件的抗裂度28、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鋼筋混凝土適筋梁隨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的提高,()A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提高,破壞階段的變形能力降低B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提高,破壞階段的變形能力提高C正截面受彎承載力降低,破壞階段的變形能力提高D正截面受彎承載力降低,破壞階段的變形能力降低29、計算簡支梁跨中最大彎距和支座最大剪力時 () A 均用計算跨度 B 彎矩計算用凈跨,剪力計算用計算跨度 C 均用凈跨 D 剪力計算用凈跨,彎矩計算用計算跨度30、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用以考慮縱向彎曲影響的系數是( )A偏心距增大系數 B可靠度調整系數C結構重要性系數 D穩(wěn)定系數

25、31、荷載的基本代表值是() A 平均值 B 標準值 C 組合值 D 準永久值32、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截面配筋適中,將發(fā)生( )破壞。A.受拉縱筋屈服前,壓區(qū)混凝土壓碎 B.一開裂即斷裂C.受拉縱筋屈服后,壓區(qū)混凝土壓碎 D.混凝土無裂縫,混凝土已壓碎 33、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在連續(xù)梁內力計算中,由于( ),對次梁考慮折算荷載。A.次梁的塑性變形 B.主梁對次梁的轉動影響C.次梁上荷載太大 D.板上荷載直接傳給主梁34、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縱向受拉鋼筋彎起需滿足( )要求。A.保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B.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C.保證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D.以上三項35、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規(guī)定

26、上限值(截面最小尺寸)是為了( )A.節(jié)省抗剪鋼筋用量 B.減少構件的混凝土用量C.避免出現斜壓破壞 D.避免出現斜拉破壞36、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出現As<0,可 () A 加大截面尺寸 B 減小截面尺寸 C 按As=minA配筋 D 構件中可不配箍筋37、鋼筋混凝土圈梁縱向鋼筋不宜少于 ( )。A、210; B、212; C、410; D、412。38、當梁的跨度為4-6m時,其架立鋼筋的直徑不小于 ( )。A、8mm; B、10mm; C、12mm; D、14mm。39、鋼筋混凝土現澆板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 ) 。A、80mm; B、70mm; C、50mm; D、60

27、mm.。40、雨蓬板通常都作成變厚度的,根部不小于 ( )。A、50mm; B、60mm; C、70mm; D、80mm。41、板的受力鋼筋間距,當板厚h150mm時,不應大于 ( )A、120mm; B、200mm; C、300mm; D、150mm.42、柱中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 )mm,且不應大于 ( ) d(d為縱向鋼筋的最小直徑)。A、200;5 B、250;10 C、400;15 D、400;2042、梁的截面高度h可根據剛度要求按高跨比(h/l)來估算,主梁高度為跨度的 ( )。A、1/101/15 B、1/81/10 C、1/151/20 D、1/351/40。43、承重的獨立

28、磚柱截面尺寸不應小于 ( )。A、240mm*240mmB、240mm*370mm C、370mm*370mmD、370mm*490mm。44、梁的縱向受力鋼筋,當梁高h300mm時,其直徑不應小于 ( )。A、10mm; B、8mm; C、12mm; D、6mm.。45、當梁高h800mm時,其箍筋的最小直徑不應小于 ( )。A、6mm; B、8mm; C、10mm; D、4mm;46、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 ( )。A、10mm; B、12mm; C、8mm; D、16mm。47、當梁高300mm<h500mm,剪力V0.7ftbho時,箍筋的最大間距smax為 ( ) 。A、

29、150mm; B、200mm; C、300mm; D、350mm。48、梁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范圍內的錨固長度Las,當v>0.7ftbho時,帶肋鋼筋las ( )。A、5d; B、12d; C、15d; D、20d。49、屋蓋、樓蓋及樓梯等受彎構件中,當Lo7m時,其撓度限值為 ( )。A、Lo/200; B、Lo/250; C、Lo/300; D、Lo/400。5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 ( ) 。A、C15; B、C20; C、C30; D、C40。51、整體式板肋形樓蓋中多跨連續(xù)板的厚度為跨度的 ( )A、1/20; B、1/30; C、1/40; D、

30、1/50。52、鋼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長度要求不小于板厚,同時不得小于( ) A、8mm B、100mm C、120mm D、150mm 53、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分布鋼筋間距不宜大于( )A、200 mm B、250 mm C、300 mmD、350 mm 54、鋼筋混凝土柱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當混凝土強度等級C20時最小厚度為( ) A、25 mm B、30 mm C、35 mm D、40 mm55、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的抗扭縱筋的間距不應大于( ) A、200mm B、250mm C、300mm D、400mm56、鋼筋混凝土板受力鋼筋的間距不應小于( )A、50mm B、60mm C、70mm

31、 D、100mm57、對于多跨連續(xù)單向板最小厚度為跨度的( ) A 、1/20 B、1/25 C、 1/10 D、1/40 58、現澆鋼筋混凝土懸臂板的板厚一般取計算跨度Lo的( ) A、1/6 B、1/8 C、1/10 D、1/2059、簡支板或連續(xù)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描固長度不應小于( )A、5d B、3d C、8d D、10d (d為下部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60、鋼筋混凝土次梁的截面高度一般為其跨度的( ) A、1/10-1/12 B、1/12-1/18 C、1/18-1/25 D、1/25-1/2561、嵌入墻內板的板面附加鋼筋間距不應大于( )A、200mm B、160mm

32、C、250mm D、300mm62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沿梁長度方向應配置間距不大于200mm且與梁相垂直的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于( ) A、6mm B、8mm C、10mm D、12mm 63、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 )時,對240mm厚的磚墻,其支承處宜加設壁柱。 A、4m B、5m C、6m D、8m64、剪壓破壞發(fā)生在( )A、粱腹板很薄時 B 剪跨比較大時 C 鋼筋用量較少時 D剪跨比適中,箍筋用量和間距適當且具有一般值的粱 65、在超筋范圍內,加大受拉鋼筋配筋率,截面抗彎能力( )A有相應的增大 B 能更充分利用鋼筋強度 C時大,時小D并不增加66、條件相同的無腹筋梁,發(fā)生斜

33、壓、剪壓、斜拉三種破壞形態(tài)時,粱的斜截面抗剪承載力的大致關系是( )A斜壓破壞的承載力 = 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B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 斜壓破壞的承載力C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D斜壓破壞的承載力 剪壓破壞的承載力 斜拉破壞的承載力67、規(guī)范規(guī)定粱的箍筋要滿足最大間距 、最小直徑 及最小配筋率 的要求,主要目的是( )A防斜壓破壞B防少筋破壞C防超筋破壞D防斜拉破壞68、雙筋矩形梁中要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5d(d為受壓筋直徑)是為了( ) A.防梁正截面承載力不足而破壞 B.防止斜截面受拉破壞 C.防止受壓筋壓屈導致受壓混凝土破壞 D.防

34、止保護層破壞69、鋼筋混凝土圈梁的高度不應小于( )A、120mm B、180mm C、240mm D、300mm70、當圈梁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部增設與截面相同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與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垂直向距H的2倍,且不能小于( )A、500mm B、1000mm C、1500mm D、1800mm71、鋼筋混凝土過梁梁端部支承長度不宜小于( )A、180mm B、240mm C、300mm D、350mm72、挑梁埋入砌體的長度L,與挑高長度L之比宜大于( )A、1.2 B、1.5 C、2.0 D、2.573、對磚砌體與梁跨度大于( )時,應在支承處砌體上設置混凝土或鋼筋混凝

35、土墊塊。A、3.9m B、4.8m C、5.6m D、6m74、對砌塊、斜石墻,與梁跨度大于或等于( )時,支承處宜加設壁柱或采取其他措施。A、3.9m B、4.8m C、5.6m D、6m75、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長度,在墻上不宜小于( )A、80mm B、100mm C、150mm D、200mm76、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在鋼筋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長度不宜小于( )A、80mm B、100mm C、150mm D、200mm77、對砌塊或料石砌體與梁跨度大于( )時,應在支承處砌體上設置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墊塊。A、3.9m B 、4.2m C、4.8m D 、5.6m78、為防止和減輕墻體開裂

36、,墻體轉角處和縱橫墻交接處宜沿豎向每隔(A)設拉結鋼筋,其數量為每120mm墻泵不少于16。A、400m-500m B、600m-800m C、900m-1000m D、1000m1200m79、為防止或減輕房屋頂層墻體的裂縫,女兒墻應設置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B)。A、3m B、4m C、6m D、8m80. 采用普通磚砌體砌筑的房屋層高不應超過(   )。A、3.0m  B、3.3m C、3.6m D、4.5m81. 在進行混合結構的平面布置時,宜優(yōu)先采用(   )承重。A縱墻B內框架C橫墻承重或縱橫墻混合D縱墻承重或內框架82、當V>

37、0.25cfcbho時,應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箍筋直徑或減少箍筋間距B、增加截面面積C、提高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D、加配彎起鋼筋83、為了提高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的極限應變,應該: 。A、采用高強砼B、采用高強鋼筋C、采用螺旋配筋D、加大構件截面尺寸84、一、二級抗震等級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 )la.A.1.05 B.1.15 C. 1.25 D.1.0 3、判斷題:1. 梁高度h>450mm時,要求在梁兩側沿高度每隔200設置一根縱向構造鋼筋,以減小梁腹部的裂縫寬度,直徑10mm;( ) 2.在截面尺寸一定的情況下,適筋梁的Mu主要取決于fyAs, 因此鋼筋混凝

38、土受彎構件的 fc 不宜較高。( )3.雙筋截面一般不會出現少筋破壞情況,故可不必驗算最小配筋率。( )4、雙筋截面梁的箍筋必須采用封閉式。()5、在梁內受拉區(qū)配筋量越多,梁的承載力就越大。( × )6、受壓構件的砼,宜采用較高強度等級的砼,但不宜采用高強度的鋼筋。( )3、在受壓構件中,選用鋼筋時,在鋼筋截面積相同情況下選用鋼筋直徑大、根數少的比選用直徑小、根數多的好。( )4、對于彎矩較大且加大截面尺寸受到限制,可采用受壓鋼筋協(xié)助砼承受壓力,可設計成雙筋截面梁。( )5、雙向板長跨方向的跨中受力鋼筋應置于板的外側,而短跨方向的受力鋼筋與長跨受力鋼筋垂直,置于板的內側。( 

39、5; )6、鋼筋砼矩形截面對稱配筋柱,對大偏心受壓,當軸向壓力N值不變時,彎矩M值越大,所需縱向鋼筋越多。( )7、當樓梯的跨度大,活荷載也較大時,一般可采用板式樓梯。( × )8、為了減少鋼筋應力松馳引起的預應力損失的措施是采用超張拉。( )9、梁的斜截面剪承載力公式適用條件中的上限值-最小截面尺寸是防止斜拉破壞。( × )10、結構構件的撓度值超過規(guī)范限值問題,屬于承截能力極限狀態(tài)。( × )11、在整體現澆式單向板肋梁樓蓋計算時,對主梁和次梁按正截面確定縱向受拉鋼筋時,通??缰邪碩形截面計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 × )12.HPB235級圓鋼受

40、壓時可不做彎鉤,對月牙肋鋼筋,當受壓時不應采用機械錨固措施。( )13.鋼筋搭接長度可以在錨固長度基礎上適當延長。( )14.鋼筋可以在理論斷點處切斷。( × )15、梁的縱向受拉鋼筋若排列為雙排時則稱為雙筋梁(× )16、多層砌體房屋的結構體系,應優(yōu)先采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重,有利于結構抗震( )17、承重的獨立磚柱截面尺寸不應小于240mm×240mm(×)18、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厚度不應小于160mm同時不應小于樓層高度的1/20( )19、梁式樓梯踏步板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且每一級踏步受力筋不級少于2 8( )20、雨篷的設計計算應包括雨篷板

41、承載力計算雨篷梁承載力計算和雨篷抗傾覆驗算()21、在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中荷載和材料強度均采用設計值而和不是標準值( × )22、ei>0.3ho的偏心受壓構件,一定為大偏心受壓構件。(×)23、X hf,的T形梁,因其正截面承載力相當于寬度為bf,的矩形截面,所以其配筋率也用bf,表示,即:=As/ bf,ho。 (× )24、大、小偏向受壓構件破壞的根本區(qū)別在于遠離軸力一側的鋼筋As是否受拉而且屈服,若受拉屈服為大偏心受壓構件,若受拉不屈服或受壓為小偏向受壓構件。( )25、箍筋配得越多,粱的抗剪承載力越高。(×)26、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

42、徑不宜小于10mm。(×)27、柱中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400mm,且不應大于20d。(d為縱向鋼筋額最小直徑)。(×)28、柱中箍筋間距不應小于d/4(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且不小于6mm。()29、與梁高h800mm時,其箍筋的最小不應小于8mm。(×)30、當次梁與板整澆在一起,在配筋計算中,對跨中按T形截面考慮,對支座則按矩形截面考慮。()31、一般矩形梁的寬度為梁高的1/2-1/3。()32、雙向板的板厚一般為80-160mm。為滿足板的剛度要求,簡支板厚應不小于L。/45,連續(xù)板厚應不小于L。/50(L。為短邊的計算跨度)。()33、高層建筑混凝土結

43、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02將10層和10層以上或房屋高度超過28m的民用建筑定義為高層建筑。()34、鋼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長度要求不小于板厚,同時不能小于80mm。(×)35、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300mm。(×)36、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受力鋼筋的間距不應小于70mm。()37、對于受拉區(qū)與受壓區(qū)均沒有縱向受力鋼筋的梁稱為雙筋梁。()38、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截面高度和縱筋直徑有關。()39、抗扭縱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也不應大于截面短邊尺寸。()40、減小受彎構件裂縫寬度可增大鋼筋的直徑或降低混凝土強度等級。(×)41、彎起鋼筋彎起點與充分利用點

44、之間的距離h。/2的目的是滿足正截面抗彎承載力。(×)42、鋼筋混凝土梁配置受壓鋼筋可以提高構件的延性。()43、雙筋梁中要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5d,是為了防止受壓鋼筋壓屈。()44、對截面形狀復雜的柱,不得采用具有內折角的箍筋( ) 45、受壓構件中箍筋應采用封閉式,其直徑不應小于d/4,( )46、對長細比l0/d大于12的柱不考慮螺旋箍筋的約束作用。( )47、大偏心受壓柱是拉破壞,小偏心受壓柱是壓破壞。( )48、對于直徑大于28mm的受拉鋼筋和直徑大于32mm的受壓鋼筋,不宜采用綁扎的搭接接頭。(×)49、框架柱的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jié)點和中間層端節(jié)點,柱縱向鋼筋接

45、頭應設在節(jié)點區(qū)外。( )50. 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墻應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墻,當其厚度不大于160mm時也宜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 )51.柱中縱向鋼筋至少每隔一根放置與箍筋轉彎處。( )52、多層砌體結構樓梯間宜設置在房屋的盡端和轉角處。(×)53.構造柱縱筋應穿過圈梁,保證構造柱縱筋上下貫通。( )54.圈梁兼做過梁時,過梁部分鋼筋應按計算單獨配置。( ) 55.框架梁架立筋與支座負筋搭接長度可取150mm;梁側腰筋其搭接長度也可取150。( ) 56、剪力墻水平筋可以作為連梁暗梁的側面鋼筋。( )4.簡答題1、何謂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有哪幾部分組

46、成?影響粘結力的因素有哪些?答: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面上所能承受的平均剪應力的最大值稱為粘結強度,亦稱粘結力,由三部分組成:水泥水化作用形成的膠結力;摩擦力;機械咬合力。其中,膠結力作用最小,光面鋼筋以摩擦力為主,帶肋鋼筋以機械咬合力為主。影響粘結強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一些: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炷翉姸鹊燃壴礁?,粘結強度越大;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及鋼筋凈距;鋼筋表面形狀;橫向鋼筋的設置。2.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如何確定?答:規(guī)范以鋼筋應力達到屈服強度fy時,不發(fā)生粘結錨固破壞時的最小埋入長度,作為確定錨固長度的依據。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按下式計算: la3.為保證鋼筋

47、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對鋼筋的錨固與連接有哪些構造要求?答:在工程中出現下述情況時,應對計算的錨固長度進行修正:帶肋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乘以修正系數1.1;對環(huán)氧樹脂涂層帶肋鋼筋,乘以修正系數1.25;鋼筋在施工過程中易受擾動時,乘以修正系數1.1;當帶肋鋼筋在錨固區(qū)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乘以修正系數0.8;修正系數可以連乘,經上述修正后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和250mm。當帶肋受拉鋼筋末端采用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附加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可取為)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采用機械錨固措施時,錨固長度范圍內的箍筋不應少于3個,其直徑不應小于縱向鋼

48、筋直徑的0.25倍,其間距不應大于縱向鋼筋直徑的5倍。當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鋼筋公稱直徑的5倍時,可不配置上述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縱向鋼筋抗壓強度時,其錨固長度不應小于受拉錨固長度的0.7倍。鋼筋的連接,應滿足下列構造要求: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當受拉鋼筋直徑d28mm及受壓鋼筋直徑d3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同一構件中相鄰縱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板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

49、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對板類、墻類及柱類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構件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采用搭接連接時,其受壓搭接長度不應小于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于200mm。在縱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其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當鋼筋受拉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當鋼筋受壓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當受壓鋼筋直徑d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v筋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

50、率不宜大于50%。直接承受動力荷載時,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于50%。機械連接接頭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宜滿足縱向受力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的要求。連接件之間的橫向凈間距不宜小于25mm??v筋的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筋焊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受拉鋼筋接頭不應大于50%。4.什么是“三水準、兩階段”設計?答:三水準設計是指“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兩階段設計是指第一階段按多遇地震烈度對應的地震作用效應和其他荷載效應的組合驗算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結構的彈性層間位移,以保證小震不壞;第二階段按罕遇地震烈度對應的地震作用效應驗算結構的彈塑性層間位移,

51、以保證大震不倒。5、縱向鋼筋和箍筋在受壓構件中的作用和構造要求如何?答:1、縱筋在受壓構件中的作用主要是:協(xié)助混凝土承受壓力,提高構件的正截面抗壓承載力;提高構件的變形能力,防止構件突然的脆性破壞;承受偶然的彎矩以及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引起的拉應力;對偏心較大的偏心受壓構件,截面受拉區(qū)的縱向鋼筋則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減小混凝土的徐變??v向鋼筋的構造:柱中縱向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一般取1632mm。為保證鋼筋骨架的剛度、減少施工時可能產生的縱向彎曲和受壓時的局部屈曲,縱向鋼筋宜采用較粗直徑的鋼筋。軸心受壓構件的縱向鋼筋應沿截面四周均勻對稱布置,矩形截面時鋼筋根數不得少于4根,圓形截面時不應少于6根。偏心受壓構件的縱向鋼筋應布置在彎矩作用方向的兩對邊。當截面高度h600mm時,應在側面設置直徑為10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并相應設置附加箍筋或拉筋。為提高受壓構件的延性,保證構件承載能力,全部縱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6%,同一側縱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2%;考慮到經濟和施工方便,全部縱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通常受壓鋼筋的配筋率不超過3%,在0.6%2%之間。柱中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為30mm,且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