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部首舉例2_第1頁
漢字部首舉例2_第2頁
漢字部首舉例2_第3頁
漢字部首舉例2_第4頁
漢字部首舉例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肉部之類 這一類部首包括肉部、骨部、血部和身部。 肉部 肉:胾(z)肉(切成大塊的肉),象形。凡肉之屬皆從肉。 “肌”:肉也。從肉幾聲。與“肉”的區(qū)別:在先秦,“肉”常用于禽獸,“肌”用于指人。說文解字注“人曰肌,鳥獸曰肉,此其分別也。”漢以后,“肉”也可以用于人,但是“肌”不能用于禽獸。 肉部字的偏旁寫法:1、寫作“肉”,多位于字的下部,如:腐。2、寫作 ,位于字的左邊或下部。如:腹、肚、肝、胃。寫作“月”字的三類偏旁:1、月部:月亮。如:期、朦、朧、朗等。2、肉部。3、舟部,這部的字多仍寫作“舟”,如船、艦、航等,“服”屬“舟部”,但今天卻寫作了從“月”。 肎肎:骨間肉肎箸也。從肉從冎(

2、gu)省。其本義是緊緊附在骨上的骨間肉?!懊G”字后來寫作“肯”。 莊子養(yǎng)生主 “技經(jīng)肯綮(gu,筋肉相連處)之未嘗”。這里的這個“肯”表示的就是其本義。按:今天表示許可和承認(rèn)之義的“肯”是其假借義。 膏膏,肥也。從肉高聲。該字本義為“脂肪”、“油脂”的意思。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币曛阜拭?,史記李斯列傳“割膏腴之地,逐散六國之縱”。在古代醫(yī)學(xué)中把心尖上的脂肪稱為“膏”,心臟與隔膜之間叫做“肓”,成語“病入膏肓”里的“膏”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病很嚴(yán)重,已經(jīng)到了無法醫(yī)治的地步了。 修(脩)本義是長條形的干肉。故而引申之有“長”的意思。 束修:古代學(xué)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

3、物,表示敬意,名曰“束修”。 禮記少儀說:“其以乘酒壺、束脩,一犬賜人或獻(xiàn)人?!边@里的“乘壺酒”是“四壺酒”;“束脩”則是十條綁在一起的干肉,古代諸侯大夫拿這些東西互相贈送,學(xué)生入學(xué)時也向老師進(jìn)獻(xiàn)這種禮物。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保ㄕ撜Z)只要人家能送我十條肉干兒做見面禮,我不會拒絕收留他做學(xué)生的?!敝祆溆肿隽诉M(jìn)一步的解釋,說:“古者相見,必執(zhí)贄以為禮。束脩,其至薄者?!?因為肉部和口部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唇”字也可以寫作“脣”。 骾:食骨留咽中也。這一意義后來也寫作“鯁”(魚鯁在喉,不吐不快)。引申之則有耿直的意思。晉書王羲之傳 “及長辯瞻,以骨骾稱”。 “鯁”字也引申出了這個意思,

4、清史稿李棲鳳傳:“君雖圣,必賴賢臣以調(diào)燮(xi)(猶言調(diào)和陰陽)之。近雖有二三骨鯁之臣,位卑祿薄,信任未專?!倍裉毂硎具@個意思的字則變成了“耿直”的“耿”。 耿:耳箸頰也。從耳烓(wi)省聲。 說文解字注箋(清徐灝)“明魏校六書精蘊耿者,不寐而耳熱耳”。我們今天形容一個人情緒化表現(xiàn)的時候還會說“面紅耳赤”,這其中的“耳赤”在古代就是用“耿”這個字來表示的,“耿”的形體構(gòu)造,正是以這種強烈情緒的外表特征“耳熱”來表現(xiàn)的。故而“耿”一詞的本義當(dāng)為耿直不安。 所以這三個字:耿、鯁、骾,雖然它們的造意有所區(qū)別,但是在最重的詞義表示上卻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交集和重合。 身,是身軀的總稱,從身的字很少,都與

5、人體有關(guān)。常用的字有軀、躬。 同樣,因為肉、骨、身有相通,所以才會出現(xiàn)了“肌”“骨幾”、“胳”骼”等異體字。 手部之類 這一類的部首包括“手”部、“又部”、“攴(p)部”、“寸部”、“爪部”等部。 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從手。按:這里許慎是用了“渾言”,也就是強調(diào)兩者間的相同點,而忽略其中的區(qū)別來說的,因為“拳”字,許慎是說“手也,從手聲”。如果“析言”之,也就是認(rèn)真來講的話,兩者還是有區(qū)別的。從形體上看,“手”字就像人手展開之形。而“拳”雖然是個形聲,沒法從其字形上看出端倪來,但是從聲音角度去考慮,“拳”、“卷”還是音比較近的,“拳”表示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就具體的部位來說,“手”指的是

6、人手腕以下拿東西的部分。后來也可以拿來指人的上肢了。詩經(jīng)邶風(fēng)擊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里的”手“當(dāng)為前者。而今天的”手“除了表示人體的部位外,還有一些引申之意。 “手跡” 表示親手去寫或親手去做。還可以用來表示專門從事或者精通某種行業(yè)的人。“行家里手”、“水手”等等。 失,縱也。從手乙聲。本義為在手中又逸去。引申之,則為錯過、耽擱之義。 及:逮也。從又從人。徐鍇曰:“及前人也。” 引申之則為趕上、追上。左傳成公二年“故不能推車而及”。今天“及時”的“及”就是表示此意。 秉:禾束也。從又持禾。一把禾稱之為“秉”。引申之則有支持的意思,如:秉承、秉燭夜游、秉公辦事等等。 寸部 小篆字形,從又,從

7、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處?!按纭笔菨h字部首之一,從“寸”的字往往與“手”有關(guān)。本義:中醫(yī)切脈,稱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為“寸口”,簡稱“寸”。 付:與也,從寸持物對人。臣鉉等曰寸手也。 寸,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中醫(yī)切脈,稱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為“寸口”,簡稱“寸”)說文。 問:你知道“分寸分寸”、“咫尺咫尺”和“尋常尋?!?、“丈夫丈夫”是怎么來的么? 10寸等于1尺,1寸約合3.33厘米, 1米=30寸。 一寸等于10分。 注:古代計量長度單位的標(biāo)準(zhǔn)不同,寸的具體長度不一。上面所列的是今天的度量。 正因為“分”和“寸”都是極細(xì)微的單位,故而人們才用它們來表示

8、“微小”的意思。而人們常說“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也正是此意。很多事情該怎么做,許多話該怎么說,都要求人們必須把握好這個“度”,而這個“度”是極細(xì)微的,正好可以用“分寸”來表示。 商代,一尺合今約16.95cm,按這個尺度,人的高度約為一丈左右,故男子被稱為“丈丈夫夫”。 周代和秦朝,一尺約為今天的23.1cm。 漢代,一尺約為21.35-23.75cm。三國時,一尺約為今天的24.2cm。南朝,一尺約為今天的25.8cm。北魏:一尺約為今天的30.9cm。 隋代,一尺約為今天的29.6cm。 唐代, 一尺約為今天的30.7cm。 宋元時,一尺約為今天的31.68cm。 明清時,木工的一尺約為今

9、天的31.1cm。 最初的尺,指的是男子手伸展的拇指和中指的距離,約為20cm左右。 咫,指的是女子手伸展的拇指和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于尺,后來支持連用,表示極短的距離,所以就有了“近在咫尺”。 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說文 八尺為尋,倍尋為常。韋昭國語周語注 正因為“尋”和“?!倍际浅R姷某叨龋晕覀兙桶哑胀ǖ?、常見的東西就叫“尋?!敝铩H艘惨粯?,大家的身高都差不多,所以身高上我們就都是“尋?!比恕Rγ骶筒粚こ?,同樣,武大郎也不尋常。 乳: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chǎn)。從孚從乙,乙者,玄鳥也 。可見“乳”字的本義就是生子和養(yǎng)育的意思。論衡氣壽“婦人疏字者子活,數(shù)乳者子死?!?采:捋取也。 攴

10、(p):小擊也。從“攴”的字,部分有敲擊、驅(qū)使的意思。 救:止也。本義為“止”。鄭玄在注禮記的時候說:“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引申為救助的意思。 “寇”是個會意字,表示人手持器物擊打屋內(nèi)的另一個人。說文“寇,暴也” 。本義是外來的盜賊。所以今天我們還會說“賊寇”、“盜寇”,還有“倭寇”。 足部之類 這一類的部首包括足部、止部、走部、辵(chu)部、彳(ch)部、行部。 從字形來看,“走”都像一個正在揮動雙臂奔跑的人,所以說文“走,趨也?!睆摹白摺钡淖侄嗯c快速行走有關(guān)。 趣:疾也。本義為快步走。韓非子 揚權(quán) “腓( fi,脛骨后的肉,即腿肚子)大于股,難以趣走” 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

11、再引申表示趨向,朝某個方向奔去。呂氏春秋為欲“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卻也?!痹僖陝t為名詞,表示意向、旨向。列子湯問“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進(jìn)一步引申,則為趣味、情趣,南史隱逸傳陶潛“少有高趣”。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喪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這里的“趣”就和我們今天的“興趣”之“趣”差不太遠(yuǎn)了。 趨:走也。從走芻(ch)聲。本義是快步跑的意思。論語微子“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焙笠曛傅皖^彎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的一種行走姿態(tài)。戰(zhàn)國策趙策“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早先,“趣”和

12、“趨”是存在區(qū)別的,“趨”是一般的疾行,而“趣”是有目的的奔往。讀音上,“趨”念平聲,“趣”念去聲。但是后來這區(qū)別就不是很明顯了,人們說的“趨之若鶩”、“趨炎附勢”、“大勢所趨”這里的“趨”表示的都是有一定方向,有一定目的的奔往,而“趣”則只是用來表示名詞意味的詞了,“興趣”、“趣味”、“有趣”。 止,象人腳趾分開之形,為“趾”的本字。從“止”的字多與腳的活動有關(guān)。 “前”為會意字,表示乘舟前行。說文 “前,不行而進(jìn)謂之前。從止在舟上?!?歸(歸):女嫁也。從止、從婦省、 聲。其本義為女子出嫁。引申則有“歸往”的意思。今天的“歸還”與此意較近,“行不得也哥哥,不如歸去”,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那

13、么,為什么“歸”會引申出“回去、歸往”這個意思呢? “嫁”,從女從家,古人認(rèn)為對女子來說,夫家才是女子真正的家,所以才會有了這個“嫁”字。 行,象十字路口之形,本義為道路。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 “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 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后引申指行走、行列。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周行?!?衝:通道也。從行重聲。本義為縱橫交錯的大道,也即交通要道。后漢書傅燮傳“今涼州天下要衝,國家藩衛(wèi)?!?后引申指朝向,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边@個意義今天念做去聲。再引申指突前,沖擊。后漢書岑彭傳“(魯)奇船逆流而上,直沖浮橋?!贝肆x再引申就是沖突、沖撞。唐詩紀(jì)事 “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不覺沖京大尹韓愈?!睆拇艘庠俪霭l(fā),今天的“沖動”由何而來就可想而知了。 術(shù):邑中道也。從行朮聲。本義為邑中道路,泛指街道,道路。墨子旗幟“巷術(shù)周道者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焙笠曛阜椒?,途徑。齊民要術(shù)“桑弘羊之均輸法,益國利民之術(shù)也。 ”再引申指技藝。韓非子喻老“子之教我御,術(shù)未盡也?!庇挚梢砸曛杆枷?,學(xué)說,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