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_婁山關》(語文語文版九上)_第1頁
《憶秦娥_婁山關》(語文語文版九上)_第2頁
《憶秦娥_婁山關》(語文語文版九上)_第3頁
《憶秦娥_婁山關》(語文語文版九上)_第4頁
《憶秦娥_婁山關》(語文語文版九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憶秦娥-婁山關教學設計教 學模式分析:本課主要使用誦讀法,提問法和講授法,探究法。 “三分詩七分讀” ,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從讀中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欣賞、 領悟詞的優(yōu)美語言和優(yōu)美意境,以落實教學目的。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 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憶秦娥?婁山關編排在語文版初中語文九年級第一單元,是教讀課文,居單元之首。這個單元的體裁詩歌,并且全是名家之

2、作,作品風格迥異, 學習本單元課文要求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 體會詩歌充沛的感情、優(yōu)美的意境、凝練的語言、領悟詩歌中蘊 涵的深刻哲理。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習閱讀詞的方法,了解詞的格式;體會毛澤東詩詞的風格和境界;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把握意象,體味詞的語言美和意象美,體會詞的感情。2、過程與方法:通過通讀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精讀掌握課文內容和感悟詞的意境,討論賞析重點語句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毛澤東詞的風格和境界,領略偉人的氣魄和膽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感悟詞的意境,把握詞的內容和感情。教學難點賞析重點語句。 領會詞中贊美祖國山河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3、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誦讀視頻,課件。學生準備:自主預習資料。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出示婁山關的圖片引入。婁山關:地勢險要,在婁山山脈的最高峰,關上有茅屋兩間,石碑一座,上書 “婁山關”三個大字。周圍山峰如劍,直入云霄。中這種地勢, 真可謂是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但這樣的雄關卻沒有阻止住紅軍的步伐。1932 年 1 月和 2 月紅軍兩次從上面進行激戰(zhàn),勝利跨越?!驹O計意圖】 由歌曲和圖片導入, 激發(fā)學生對新課的興趣, 感知課文主題,自然引出新課。二、自主預習1 .走近作者。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無產階級革命的卓越領導人,同時,他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

4、下了很多震撼人心的詩篇, 對鼓舞革命戰(zhàn)士和億萬人民的戰(zhàn)斗豪情, 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的詩詞,顯示了博大的胸襟,豪邁的氣魄,廣闊的意境,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精神奮發(fā)。2 .創(chuàng)作背景: 1935年 1 月,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毛澤東重獲軍事指揮權。遵義會議以后,毛澤東率領第一方面軍離開遵義,揮師北征,四渡赤水,這首憶秦娥?婁山關就寫在婁山關戰(zhàn)斗勝利之后。【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收集作者資料, 在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表達的感情有直觀了解。3 .文體知識詞:詞是唐代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第4頁/共10頁斷的發(fā)展,進入了全盛時期。詞又稱曲子詞

5、、長短詞、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詩和詞都屬于韻文的范圍,但詩只供吟詠,詞則入樂而歌唱。詞牌: 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不同的詞牌, 其段數、 句數、 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等均有各自的不同的規(guī)格。有水調歌頭、采桑子、沁園春等。4、字詞積累娥婁蹄咽三、朗讀感知1、讀準節(jié)奏,用“ / ”表示停頓。明確:憶秦娥 ?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 /漫道 /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2、聽音樂感受詩詞意境3、整體感知詞意西風正壯烈地吹送,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軍號聲聲沉郁低回。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

6、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4、整體感知脈絡【明確】 :本詞上闋寫行軍情景,悲涼沉郁;下闋寫勝利穿越婁山關時的所見所感,豪邁悲壯?!驹O計意圖】通過誦讀、聽音樂、想象,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各種意象; 感受這首詞的音韻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豐富學生對經典詩文的積累;加強學生對誦讀詩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四、合作探究1、把握象征意義( 1) 、 詞的上闋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氣氛?明確:以西風、霜天、殘月、雁叫、馬蹄聲、喇叭聲等事物構成色彩濃烈的畫面, 造成緊張熱烈而又帶幾分肅穆的氣氛, 以此烘托行 軍急速、機動靈活、勇往直前的紅軍隊伍。

7、( 2) 、詞的上闋僅僅是寫景嗎?除了寫景外還寫到了什么?明確: 不是。 暗寫景中人, 以有聲襯無聲。 天色未亮, 凄風冷月, 紅軍披星戴月、 跋涉風霜, 含蓄刻畫出紅軍戰(zhàn)士們在艱苦環(huán)境里不畏嚴寒、不怕困難的英雄氣概。( 3) 、 詞的下闋寫了哪些意象?營造出怎樣的背景?明確:雄關、蒼山、殘陽,營造出壯闊蒼涼的背景。2、品析字詞1)西風烈。明確:這個“烈”字,讀來不禁讓人心潮澎湃,猶如置身凜冽的西風之中,悚然動容,平添悲壯。( 2)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明確: “碎” , “細碎”的意思,寫出了馬蹄聲雜沓輕疾,表現紅軍行軍之“急” 、行軍之“速” 。 “咽” ,寫出了軍號聲干澀斷續(xù),表現紅軍斗爭

8、生活的艱苦卓絕, 顯示出面臨嚴酷戰(zhàn)情、 成敗在此一舉的莊嚴肅穆氣氛。( 3)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明確: “真如鐵”極言婁山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從頭越”寫出了作者面對如鐵的雄關, 沒有視之如畏途, 而是極其樂觀又極其豪壯地號召大家,顯出英雄本色。3、把握寫作特色。( 1)詞句“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中“蒼山” “殘陽”等物有何象征意義?明確: 如海的蒼山象征革命征途上還會遇到更多的關隘, 面臨更多的困難; 如血的殘陽象征革命的勝利需要紅軍戰(zhàn)士浴血奮戰(zhàn)、 前仆后繼, 輝煌的勝利是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預示著未來斗爭的艱辛和曲折。( 2)除了象征手法的運用,這首詞還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9、?明確:這首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婁山關的勝利,紅軍上下的沉郁心情一掃而空, 那喜悅的心胸真像大海起伏難平, 勝利的情懷像殘陽那樣火紅壯麗。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體,水乳交融,詞人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這是全詞最為光彩照人的兩句, 放 在整首詞的結尾處,勢如撞擊洪鐘,大聲遠去,余韻悠揚,使詞的審美境界為之升華,藝術魅力大增?!驹O計意圖】 從煉字和寫法方面深入詩詞, 更深層次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讓學生立足教材,整合教材,思維得到進一步拓展。五、拓展延伸試就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 這句話用散文化語言進行描寫?!驹O計意圖】 :體會詩歌意境,鍛煉

10、散文寫作。六、課堂小結這首詞通過對婁山關戰(zhàn)斗的側面描寫,表現了 紅軍不畏艱難,不怕犧牲, 感于面對一切困難、 壓倒一切敵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必勝的革命信念。毛澤東的詩詞, 具有一種大胸懷、大境界,大手筆,具有一種俯視中國歷史、雄視世界風云的人格和膽魄?!驹O計意圖】 對課堂內容加以總結, 讓學生直觀、 系統(tǒng)的理解課文。七、課后作業(yè)1、背誦詩詞。2、用散文化語言寫一寫這篇詩詞?!驹O計意圖】背誦是對誦讀的檢驗,散文化的語言練習提高學生 對詩歌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八、板書設計自然環(huán)境彳4軍情景莊嚴肅穆<出征情形憶秦娥婁山關襯托廣 一nM紅軍英勇越M情景象征蒼冰殘陽勝利不易教學反思:詩詞的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對于九年級的學生 來說,雖然積累了一定的詩詞知識,但憶秦娥?婁山關這首詞描寫的內容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