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游褒禪山記》配套訓練_第1頁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游褒禪山記》配套訓練_第2頁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游褒禪山記》配套訓練_第3頁
2018-2019年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游褒禪山記》配套訓練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維設計】 2014 屆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 10 課 游褒禪山記配套訓練 新人教版必修 2( 時間: 40 分鐘分值: 62 分)一、基礎鞏固(25 分, 15 題每小題3 分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獨其為文猶可識文:碑文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擁:持,拿B 則或咎其欲出者咎:責怪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夷:平坦C 往往有得得:心得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相:幫助D 何可勝道也哉勝:盡蓋音謬也謬:錯誤解析: A 項,“文”,應為“殘存在石碑上的文字”。答案: A2下列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B 有穴窈然然視其

2、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C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嬴乃 夷門抱關者也D 獨其為文猶可識于人為可譏解析: C 項,兩個“乃”都相當于“是”,表肯定,副詞。代詞,它。 B 項,形容詞詞尾, 的樣子/ 連詞,表轉折。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 項,第一人稱代詞,自己D 項,動詞,有 / 動詞,是。()/A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解析: A 項,古義, 的原因;今義,表因果關系的連詞或表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 限用于固定詞組做賓語)

3、 。B 項, 古義,不同尋常;今義,程度副詞,很,十分。C 項,古今意義相同,所說的。D 項,古義,到了;今義,連詞,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況。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B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C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解析:例句與A 項都是名詞作動詞。BC兩項,為動詞作名詞;D 項,為形容詞作動詞。答案: A5下列句子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距洞百余步, 有碑仆道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此余之所得也所謂前洞也遂與之俱出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A / / B / / C/ / D /

4、 解析:是省略句,“有碑仆( 于 ) 道”,“ ( 余 ) 遂與之俱出”,是判斷句,是狀語后置。答案: B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3 分 )譯文: _ _(2)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4 分)譯文: _(3)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 分 )譯文: _參考答案: (1)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來,未能盡情享受游山的樂趣。(2) 盡了自己的努力卻未能達到的人,便可以無所悔恨,難道誰還能譏笑他嗎?(3) 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并且謹慎地采取( 傳聞材料 ) 的緣故。二、閱讀鑒賞(22 分 )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 11 題。游靈巖記高啟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峰聯(lián)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間,拔奇挺秀,若不肯與眾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異也。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jié)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游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臺,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qū) 注 之波,曰涵空。虛明動蕩,用號奇觀。蓋專此邦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啟吳人,游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棨勝,莫可蒐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其客十人復來游。升于高, 則山之

6、佳者悠然來;入于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幽顯巨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遁,然后知于此山為始識于今而素昧于昔也。夫山之異于眾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于眾者哉?公顧瞻有得,因命客皆賦詩,而屬啟為之記。啟謂:“天于詭奇之地不多設,人于登臨之樂不常遇, 有其地而非其人, 有其人而非其地, 皆不足以盡夫游觀之樂也。 今靈巖為名山,諸公為名士, 蓋必相須而適相值, 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 景會而理得也。 若啟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啟為客最少,然敢執(zhí)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笔苏撸夯春G丶s、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臺詹參、豫章陳增、

7、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注 具區(qū):太湖的古稱。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蓋以節(jié)行者之力節(jié):節(jié)省B有軒以直洞庭之峰直:直達C游此雖甚亟亟:屢次D宜其目領而心解領:看到解析:直:正對著。答案: B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至此而得少休也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B皆吳王夫差宴游之遺處也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C而亦與其有得焉以 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D蓋以節(jié)行者之力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解析: C 項,代詞,他們;A 項,連詞,表順承/ 連詞,表轉折;B 項,結構助詞,的/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D 項,連詞,表目的

8、,為了/ 介詞,因為。答案: C9以下四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靈巖山“待人而自見”的一組是(3分 )() 峰聯(lián)嶺屬,紛紛靡靡, 或起或伏蓋以節(jié)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升于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于奧, 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匿幽棨勝, 莫可蒐剔,如鄙予之陋者ABCD解析:寫的是眾山的情狀;說的是山上的亭子是可供休息的地方。答案: C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本文作者主要通過對登靈巖山經歷的介紹,通過不同人登山時靈巖山所表現(xiàn)出的姿態(tài),引發(fā)一種對生活的思考。B群山之中,靈巖山身姿挺拔,一枝獨秀,像是不愿意與眾山峰排列在一起。因此,看到這座山峰

9、的人,都認為它有特殊之處。C靈巖山上的西施之洞、浣花之池等,都是吳王夫差當年設宴游玩的地方。這就為這座山峰增添了文化氣息。D靈巖山是一座趨炎附勢的山,像高啟這樣淺薄的人到來時,便把幽境勝景都隱藏起來,而當長官來游時,則大獻殷勤:登高山,則讓優(yōu)美山景自然出現(xiàn);進深山,就讓奇石突然出現(xiàn)。解析: “靈巖山是一座趨炎附勢的山”只是作者的一種感受,并不是事實; “像高啟這樣淺薄的人”也不恰當。答案: D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然后知于此山為始識于今而素昧于昔也。(4分 )譯文: _(2) 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游觀之樂也。(6 分)譯文: _參考答

10、案:(1) 這才知道自己對于這山是從今天開始明白,過去一向并不了解。( “識”“素昧”為得分點)(2) 有這樣的山而遇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有這樣的人而見不到這樣的山,都不能完全獲得游覽的快樂。 ( “非”“盡”“樂”為得分點)參考譯文:吳城的東面沒有山峰,只有西面有山峰。這些山峰連綿不斷,眾多而富麗,起起伏伏,而靈巖山在這些山峰中間,身姿挺拔,一枝獨秀,像是不愿意與眾山峰排列在一起??吹竭@座山峰的人都認為它有特殊之處。爬這座山的時候, 需要仰著臉向上走, 在半山腰處有一個小亭子,大概是為了節(jié)省路人的體力而建的,到這里,人們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從亭子稍微向上走, 有一個幽深的洞穴, 名叫西施之洞;

11、 洞里有一汪水量很大的泉水,名叫浣花之池:這都是吳王夫差當年設宴游玩的地方。再往上走,有一座草堂,可以供游人停留休息;有一個琴臺,可以站在上面向四周遠看;有一個有欄桿的長廊,正對著洞庭山的山峰,這個小軒叫做抱翠;還有一個小閣子,可以俯瞰太湖的波濤,叫做涵空閣。它在山水之間動蕩著,因此號稱奇觀閣。大概吳郡最美的山,就是靈巖山;而靈巖山最美的風景,就是奇觀閣。我是吳地人, 雖然屢次到此游玩, 然而這些山峰常常把幽境勝景都隱藏閉塞起來,找不到幽境勝景,也就挑不出差錯,好像靈巖山存心鄙視我這樣的淺薄之人。今年春天,跟隨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人饒公和十位門客再一次游覽。( 長官來游, 靈巖山就大獻殷勤。)

12、 登高山,則讓優(yōu)美山景自然出現(xiàn);進深山,就讓奇石突然出現(xiàn)。山間霧氣也為長官而舒展,就連杉樹檜樹都為長官的到來而起舞。不論是明顯的,不明顯的,大的,小的,爭著呈現(xiàn)它們的姿態(tài),或打開,或敞亮,或顯出,或展露,沒有什么隱蔽躲閃,這才知道自己對于這山是從今天開始明白, 過去一向并不了解。 這與眾不同的山, 尚能根據(jù)不同的人來表現(xiàn)自己不同的態(tài)度,更何況與眾不同的人呢?饒公游完這座山后很有心得,于是讓那些門客賦詩, 并囑咐我為這件事作一篇記。我說:“天下奇異的地方并不多見, 人在登山時能夠順遂也不是常遇到的,有這樣的山而遇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有這樣的人而見不到這樣的山,都不能完全獲得游覽的快樂?,F(xiàn)在靈巖山作

13、為一座名山, 各位都是當今的名士,大概就是山正在等待著而人也正遇上了,這怎么能是偶然呢?這應該是人用眼睛看到,心里理解,而景物被領會到,理趣被體會到啊。而像我這樣淺陋的人, 也跟著一起享受游山之樂,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我算饒公的年齡最小的一個門客,然而敢執(zhí)筆做記而不推辭的原因,也是因為能夠私下里記下這種幸運啊?!笔婚T客是: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臺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三、表達交流 (15 分 )12請仿照畫橫線的句子的表述,在橫線上將語段補充完整。(5 分)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大地能載萬物, 是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青松不懼風雪,是在告訴我們做人要堅強剛毅;_ ; _ ;_ _ ; _ 。參考答案: 滴水可以穿石, 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應持之以恒繩鋸可以木斷, 是在告訴我們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大海能容納百川,是在告訴我們心胸要寬闊容物壁立能夠千仞,是在告訴我們要無私無欲13把下面的一組句子整合成一個長單句,可以增刪詞語, 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記,寫于宋仁宗至和元年,當時他34 歲。王安石與兩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禪山后,寫成此文記游,并抒發(fā)自己的感想。答: _參考答案:游褒禪山記 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他34 歲時,與兩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