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品種及分類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cb78ed3e-f930-45d8-b079-f0ee627b2759/cb78ed3e-f930-45d8-b079-f0ee627b27591.gif)
![油菜的品種及分類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cb78ed3e-f930-45d8-b079-f0ee627b2759/cb78ed3e-f930-45d8-b079-f0ee627b27592.gif)
![油菜的品種及分類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cb78ed3e-f930-45d8-b079-f0ee627b2759/cb78ed3e-f930-45d8-b079-f0ee627b27593.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油菜的品種及分類農(nóng)學0903朱晨熹25油菜,乂叫油白菜,苦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莖葉,原產(chǎn)我國,顏色深綠,幫如白菜,屆十字花科白菜變種。凡是十字花科蕓苔屆中栽培作為油用的植物,統(tǒng)稱為油菜。其中包括很多種類。我國栽培的油菜,按其形態(tài)和特性可分為三大類型:芥菜型,白菜型,甘藍型。1、芥菜型油菜該類型通稱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原產(chǎn)丁我國西部和西北部。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分枝纖細,分枝部位高,分枝多,主根發(fā)達。幼苗基部葉片小而窄狹,披針形,有明顯的葉柄,葉面皺縮,且具刺毛和蠟粉,葉緣一般呈琴狀,并有明顯的鋸齒,葉片和種子都有濃郁的辛辣味,這是從芥菜演化而來的殘留遺跡。羞莖葉具短葉柄,葉面
2、稍有皺縮?;ò贻^小,不重疊,四瓣分離,角果細而短,種子有辣味,呈黃、紅、褐色或黑色,籽粒小,種皮多呈黃色或棕紅色,千粒重l2克,含油率30%左右,油的食味較差。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達60%以上,且油分品質(zhì)較差,不耐藏,生育期較長,產(chǎn)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較強。代表品種有牛尾梢、漣水小油菜、新油1號等。在我國西南、西北和華北等地種植較多。2、白菜型油菜油菜三大類型之一。學名BrassiacampestrisL.。包括原產(chǎn)中國的蕓堂和油白菜。染色體組為aa,n=10。白菜型油菜是原產(chǎn)丁我國西北地區(qū)的大白菜演化來的,植株矮小,分枝較小,莖稈纖細,有薄而光滑的橢圓形葉片。邊緣有明顯的琴狀缺
3、刻,上有刺毛,覆被一層薄薄的臘粉,乂稱為小油菜、矮油菜和甜油萊,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能種植。另一種白菜型油菜是從小白菜演化來的,在古籍中稱為油宵菜。它的特點是株型高大,分枝性強,莖稈粗壯,基葉發(fā)達,半直立的。寬大的葉片呈隨圓形成或卵圓形,全緣或波狀,無琴狀缺刻。我國各地稱為白油菜、油白菜、油菜白等。白菜型油菜籽粒變異極大,千粒重23克,有些品種可達45克,含油量在40%以上。籽粒大小不一,種皮多為棕紅色、褐色或黑色,千粒重23克,含油率在3545%之間。該類型乂稱小油菜或甜油菜。其植株矮小,幼苗生長較快,須根多;基葉橢圓、卵圓或長卵型,葉上舉,有多刺毛或少刺毛,被有蠟粉或不被蠟粉,苞莖而生;分枝少
4、或中等,花大小不齊,花瓣兩側相互重疊,自交結實性很低。種子有褐色、黃色或五花子色,大小不一,千粒重3g;含油量中等,一般在35%38%,高的達45%以上。該類型生育期短,成熟較早,耐瘠薄,抗病力弱,生產(chǎn)潛力小,穩(wěn)產(chǎn)性差。該類型還可分為兩個種:(1)北方小油菜:古代文獻中稱為蕓羞,株型矮小,分枝少,莖稈細,基葉不發(fā)達,葉橢圓形,有明顯琴狀缺刻,且多刺毛,薄被蠟粉。主根常膨大,人土較深,抗寒、耐旱、耐瘠。代表品種有耙齒蔓、關油3號等。(2)南方油白菜:古代文獻中稱為秘菜,其外形很像普通小白菜,是普通小白菜的一個油用變種。株型中等,分枝性強,莖稈較粗,苗一般半直立或直立。葉片較寬大,色淡,中脈較肥厚
5、,葉全緣或波狀,一般不具琴狀缺刻。主根不膨大,支根細根較多。一般耐澇、耐瘠、抗病力差。代表品種有泰縣油菜、洞口甜油菜等。3、甘藍型油菜甘藍型油菜乂稱洋油菜,來自歐洲和日本。該類型植株高大或中等,根系發(fā)達,莖葉橢圓,不具琴狀缺刻,伸長莖葉有明顯缺刻,羞莖葉半抱莖著生。葉色似甘藍,呈藍綠色,多被蠟粉。花瓣大,黃色,開花時重疊。角果較長,多與果軸垂直著生。種子黑或黑褐色,粒大飽滿,千粒重34g,高的達5g以上。種皮表面網(wǎng)紋淺,含油量較高,一般在42%左右,高的達50%以上。抗霜霉病力強,耐寒、耐濕、耐肥,產(chǎn)量高而穩(wěn)定,增產(chǎn)潛力較大。這種油菜株高中等,根系發(fā)達,莖葉有明顯的缺刻,被覆著厚厚的一層臘粉。
6、苔莖葉片輪莖著生,這是殘留的親緣甘蘭的痕跡?;ǘ錉钊鐝屯撸仓隂]有辛辣味。甘蘭型油菜結果多,種子大,含油量高。一般的千粒重在2.53.5克,少數(shù)品種在4克以上,含油量在42%,最高的可達45%47%。我國栽培的甘蘭型油菜是上世紀從日本和歐洲引進的,乂稱為番油菜和西洋油菜,是我國長江流域現(xiàn)今種植的主要類型。在蕓苔屑十字花科植物大家庭中,除了上述油菜三姊妹外,還有其它同宗異名的家族,如我國古代供作榨油用的蕪菁(俗名蔓菁)、供作綠肥作物栽培的滿園花(俗名油蘿卜)以及白芥、黑芥、蕓芥等,因它們主要用途不供榨油,故不列入油菜家族中敘述。以前,我國栽培的是以白菜型油菜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甘藍型油菜的栽培
7、則是上世紀30年代才開始的。印度栽培的油菜主要是芥菜型品種,其次是白菜型,甘藍型品種則是近年才種植的。在歐洲,基本上是以甘藍型品種為主,白菜型品種比重很小,而芥菜型品種主要是用丁生產(chǎn)調(diào)料或芳香油而有少量種植。北美洲油菜主產(chǎn)國加拿大主要種植的是甘藍型品種,白菜型品種和芥菜型品種目前種植面積很小。按季節(jié)分有秋種油菜和春種油菜。根據(jù)油菜的生物學特性春化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將油菜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兩種類型。冬油菜系秋季或初冬播種,次年春末夏初收獲的越年生油菜,分布丁冬季較溫暖、油菜能安全越冬的地方。我國種植的油菜90%屆冬油菜,主要種植丁南方以及北方的部分冬暖地區(qū),以長江流域最為集中。春油菜系春季播種、秋季收獲的一年生油菜,主要分布丁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高寒地區(qū),或前作物收獲過遲冬前來不及種植油菜的地方。中國北部、西部和東北部,以及歐洲北部等高緯度或高海拔低溫地帶,均以種植春油菜為主。加拿大幾乎全為春油菜,由丁一般是在5月播種,亦稱夏油菜。油菜類型的種屆關系常見的蕓苔屆植物有六類染色體數(shù)目不同的種。它們是:黑芥(染色體8對)、甘藍(染色體9對)、白菜型油菜(染色體10對)和埃塞俄比業(yè)芥菜(染色體17對)、芥菜型油菜(染色體18對)、甘藍型油菜(染色體19對)。前三種為基本種,后三種為復合種,即后三種是前三種雜交演變而來。例如:白菜型油菜與黑芥雜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單位保潔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商業(yè)超市供貨合同
- 2《憲法是根本法》(說課稿) -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農(nóng)村房屋翻新合同范例
- 養(yǎng)殖場長期租賃合同范例
- 勞務分包結算合同范本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環(huán)境與環(huán)境問題 1.1 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說課稿 中圖版選修6
- 兩月工程合同范本
- 勞務合同范本劉律師
- 浦東鋼結構吊裝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知識產(chǎn)權共享及收益分成合作協(xié)議3篇
- 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測試(一模)生物試卷(含答案 )
- 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報告課件
- 人教版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A課件
- 2024年陜西省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A卷)(原卷版)
- (2024)湖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金融警示教育案例
- 反恐防暴器械與戰(zhàn)術應用講解
- 電商平臺客服人員績效考核手冊
- 【課件】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新版教材單元分析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