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要求_第1頁
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要求_第2頁
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要求_第3頁
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要求_第4頁
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要求來源:1、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技術要求(NSBD-ZXJ-2-01)2、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工法( NSBD-ZXJ-4-01)3、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總干渠渠道膨脹土處理施工監(jiān)理實施細則( NSBD-ZXJ-4-02)1、基本情況1.1什么是膨脹土1.1.1、一種含一定數(shù)量親水礦物質(蒙脫石、伊利石、高嶺石或混層結構);1.1.2、隨著環(huán)境的干濕循環(huán)變化而具有顯著的干燥收縮、吸水膨脹和強度衰減的粘性土;1.1.3、有的裂隙很發(fā)育,且液限和塑性指數(shù)較大,壓縮性偏低;1.1.4、天然含水量狀態(tài)下較堅硬

2、,一般具有超固結性。1.1.5、在地層分布上一般屬于上第三系河湖相砂礫巖、統(tǒng)沖洪積分支粘土;1.1.6、在結構上夾層多,上層滯水明顯。1.2、膨脹土按膨脹率分類1.21、弱膨脹土:渠段有超過 1/3 土體試樣的自由膨脹率40%時;1.22、中膨脹土:渠段有超過 1/3 土體試樣的自由膨脹率65%時;1.23、強膨脹土:渠段有超過 1/3 土體試樣的自由膨脹率90%時;1.3、膨脹土等級現(xiàn)場判別1.31、在渠道開挖施工前,勘察設計單位應根據(jù)設計勘察成果分析歸納施工渠段可能出現(xiàn)的各類土(包括非膨脹土)的地質、地貌和宏觀物理特征,膨脹土的現(xiàn)場判別標準見表 2.1,并在施工開挖過程中不斷完善。1.32

3、、在渠道保護層開挖前,各施工段應根據(jù)開挖面揭露的地層土情況,進行地質編錄,并對照判別標準,從地層巖性、地形地貌、土體顏色、鈣質結核含量及分布部位、裂隙發(fā)育程度等 5 個方面對開挖面揭露的地層或土體進行判別。1.33、當開挖現(xiàn)場判別結果與設計勘察成果發(fā)生較大差異,或現(xiàn)場判別有困難時,應進行詳細地質編錄和記錄,及時取樣進行室內(nèi)試驗,并將判別結果報監(jiān)理人。1.34、建設管理、監(jiān)理人、勘察設計、施工各單位對現(xiàn)場膨脹等級判別成果進行確認。1.35、渠道開挖過程中,針對開挖揭露的土體膨脹性,分析預測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1.4、施工期膨脹土渠道處理的現(xiàn)場調(diào)整由于膨脹土地層隨機性強,施工階段實際揭露的膨脹

4、土分布情況或土體膨脹特性可能與設計勘察結果存在一定的差別。差別較大時,應根據(jù)渠道開挖揭露的實際情況對膨脹土處理方案進行必要調(diào)整。調(diào)整原則如下:1.4.1、當膨脹土分布區(qū)域界線發(fā)生變化時,膨脹土處理邊界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1.42、當渠段膨脹土等級發(fā)生變化時,應調(diào)整處理方案,并相應調(diào)整開挖斷面;1.43、當?shù)貙又写嬖谶B通性較好的緩傾坡角軟弱結構面時,應分析開挖期間可能的失穩(wěn)區(qū)域和滑坡規(guī)模,并根據(jù)分析結果研究處理方案;1.44、當開挖過程中揭露局部區(qū)域膨脹性發(fā)生變化時,應針對局部區(qū)域進行處理方案;局部開挖輪廓應考慮邊坡穩(wěn)定需要確定;換填厚度可參考同類膨脹土處理厚度,當膨脹性較強的夾層厚度較小時

5、,一般可不增加整個邊坡的處理厚度;1.5、渠道開挖本渠段開挖深度約為2647m,均為超深基坑開挖,并且膨脹土分布廣泛而連續(xù),邊坡穩(wěn)定性較差;施工中有可能出現(xiàn)邊坡坍塌失穩(wěn),如何選擇合理的開挖方案及正確處理好開挖與邊坡防護關系,去報告邊坡穩(wěn)定是安全控制的重點。土方開挖只能采取與常規(guī)不同的方法。2、膨脹土開挖施工2.1、開挖過程中要求2.11、膨脹土挖方渠道施工作業(yè)程序一般為:開挖前準備、渠道開挖、地質編錄及地質復核、地層膨脹土類別鑒定、保護層開挖、局部滑坡處理、開挖面臨時保護、一級馬道以上渠坡防護(包括換填層填筑)襯砌結構(包括排水措施施工、換填層填筑、防滲土工膜敷設、混凝土襯砌施工)施工。2.1

6、2、分層、分段開挖;一次開挖的工作面不易過大,分段長度 150m200m 左右(技術標書中的8.3.2:每個區(qū)段長度根據(jù)使用機械的能力、數(shù)量確定,一般在200米以上或以構造物為界),開挖層一次不宜超過 3m;2.13、有上層滯水的地帶需采取逐層設截流溝、逐層排水?的方式,有效減少邊坡失穩(wěn)現(xiàn)象,對邊坡的保護和設計斷面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2.14、預留保護層并必須采取覆蓋、防護等有效措施減少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2.15、在上一級邊坡處理完成之前,嚴禁下一級邊坡開挖。2.16、開挖和填筑施工過程中,應對設計開挖面、渠道填筑面進行保護,防止雨淋沖刷或坡面土體失水。盡量避開雨天施工,并根據(jù)作業(yè)面周邊的地形

7、條件采取地表水截排措施,避免施工期間各類地表水進入工作面。2.17、開挖過程中,應對開挖邊坡進行連續(xù)安全監(jiān)測,并安排專人巡查,發(fā)現(xiàn)邊坡出現(xiàn)變形、裂縫等坡體失穩(wěn)跡象時,撤離附近及滑坡體下方機械和人員,并設置警示標志,并及時報告監(jiān)理人及主管部門,研究確定處理方案,并組織實施。待處理后方可繼續(xù)開挖施工。2.18、按設計要求形成渠道開挖面或換填處理層后,施工作業(yè),避免開挖面或換填處理層長期暴露。時間?2.2、工藝原理在開挖過程中,并采取臨時覆蓋邊坡、預留保護層和后續(xù)工序跟進,可有效隔絕陽光曝曬和雨雪沖刷或凍結,避免邊坡失穩(wěn)現(xiàn)象。2.3、施工工藝流程開挖區(qū)周邊截流溝開挖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在有地下水或層間滯

8、水地段逐層開挖排水溝并排水坡面防護保護層開挖 2.4、操作要點2.4.1、開挖前準備2.4.1.1、周邊截流溝開挖及處理:正式開挖之前,在開口線外側開挖臨時截流溝,防止地表水流入開挖作業(yè)面,減少對開挖邊坡的沖刷和浸蝕。臨時截流溝的布置盡量與渠道永久截流溝結合,排水通道之間的截流溝底坡應平順,當?shù)匦螚l件復雜時可采取一定的挖填措施處理。為保證截流溝的匯水作用,坡頂成傾向截流溝一側的緩坡,以免坡頂積水。因膨脹土遇水易失穩(wěn),截流溝必須做好鋪砌及防滲漏處理。如無設計要求, ?2.4.1.2、表層土清除采用推土機將地表附屬物和表層有機耕作層清除攏堆、車、自卸車運至指定地點堆放。2.4.2、渠道開挖2.4.

9、2.1、土方開挖2.4.2.1.1、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在指定的堆放區(qū)推平。2.4.2.1.2、土方開挖按照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采取有效防護措施減少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分段長度 150m200m 左右,開挖層一次不宜超過 3m。2.4.2.1.3、對同一個斷面、同一開挖層來說,由中間同時向左右兩岸開挖,以利于層間排水;(嚴禁采用掏根法挖土或將坡面挖成反坡)2.4.2.1.4、同一區(qū)段內(nèi)開挖面應平行下降,不能平行下挖時,則兩者高差不宜大于一個開挖梯段??衫玫拈_挖土料,根據(jù)土方平衡方案分區(qū)堆放,不同性質的土料不得混雜。2.4.2.1.5、開挖過程中預留保護層,保護層的厚度根

10、據(jù)后續(xù)工程安排和土質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弱膨脹土渠段預留保護層厚度不小于 30cm(垂直基面厚度),中、強膨脹土渠段預留保護層厚度不小于 50cm(垂直基面厚度)(對于中強膨脹土,在渠道設計開挖斷面輪廓的坡腳處宜預留土墩,土墩寬度(底板寬度方向)2m,高度 2m,土墩邊坡與開挖輪廓設計邊坡相同。)2.4.2.1.6、對于過水斷面以上的渠道開挖,當自上而下開挖至一級馬道后,必須停止開挖,進行保護層開挖及邊坡的工程防護措施施工,比如換填、砌石聯(lián)拱植草或其他護坡結構、永久排水設施施工等。在完成工程防護措施后,再進行下一級馬道間開挖或過水斷面的開挖施工。(各級馬道縱向排水溝應采用分段快速作業(yè)方式在砌

11、石聯(lián)拱等施工前完成。)2.4.2.1.7、由于膨脹土地層中存在初步設計勘察中難以發(fā)現(xiàn)的軟弱結構面,開挖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不同規(guī)模的局部滑坡。出現(xiàn)滑坡時,應及時處理,再接著向下開挖;若分析預測存在較大的滑坡可能時,則應結合具體情況專門研究確定處理方案及施工作業(yè)程序。2.4.2.1.8、在開挖施工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大型的挖掘、碾壓或吊裝等重型設備在上一級馬道和坡頂上行駛;避免在開挖好的馬道上、坡頂及坡面堆放渣土和其他施工材料;不可避免時必須經(jīng)過邊坡穩(wěn)定復核。2.4.2.1.9、當開挖作業(yè)面接近保護層時,監(jiān)視膨脹土地層分布、膨脹特性的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與設計勘探成果出入較大時,應及時通知監(jiān)理人,開展膨脹性鑒

12、別,并研究處置措施。當開挖作業(yè)面接近保護層時,定期測量校正開挖平面的尺寸和標高,按施工圖要求檢查開挖邊坡的坡度和平整度,并將測量資料提交監(jiān)理人。2.4.2.1.10、施工過程中,遇建基面不慎雨淋、泡水、失水干裂等情況,應將影響范圍內(nèi)的土體挖除。2.4.2.1.11、建基面不得欠挖,超挖部位不得以補坡、拍坡的形式處理。2.4.2.1.12、渠坡馬道縱向排水溝施工應分段或跳槽施工,隨挖隨筑,嚴禁一次開挖到位后久置,分段長度一般控制在 10-20m 范圍內(nèi)。2.4.2.1.13、當天開挖部分應全部砌筑完成,不得拖至第二天。下雨期間不得進行縱向排水溝施工。2.4.2.1.14、開挖料運至指定地點堆放。

13、棄土場棄料按照表層土、弱膨脹土和中強膨脹土分區(qū)域堆放。2.4.2.2施工排水2.4.2.2.1排水方式:明挖臨時排水溝、導滲溝結合集水井。2.4.2.2.2排水位置:在距離開挖斷面兩側不小于 3.0m 的距離平行于渠道軸線開挖臨時排水溝,用于匯集邊坡層間滯水和雨水;在靠近渠道軸線的位置開挖臨時導滲溝,其底部高程低于臨時排水溝底,用于匯集地下水和邊坡層間滯水;支溝聯(lián)通;結合施工組織,采取逐層設臨時截流溝、逐層排水的方式,合理地分區(qū)、分片開挖,及時排走施工區(qū)的積水,盡量減少地表水和地下水對開挖施工的影響。 2.4.2.2.3在導滲溝適當?shù)奈恢瞄_挖集水井,井內(nèi)布置水泵,當施工期降雨形成地面徑流或出現(xiàn)

14、層間滯水、支溝匯集到導滲溝的集水井內(nèi),用水泵抽排至附近自然溝渠。隨著開挖的進行,集水井的位置,使溝底始終低于開挖底面,確保開挖面無明水。2.5、臨時防護主要有:預留保護層,覆蓋兩種。在開挖過程中,為減少大氣環(huán)境對渠道設計基面的影響,在開挖時不是采用一次挖到設計斷面的方式,預留的土層作為保護層。這樣即使保護層面受到影響,但在一定時段內(nèi)可以對建基面起到保護作用。2.5.1、預留保護層:一般情況下,弱膨脹土渠段預留保護層厚度不小于 30cm(垂直基面厚度),中、強膨脹土渠段預留保護層厚度不小于 50cm(垂直基面厚度)2.5.2、覆蓋防護:除預留保護層外,在降雨期、高邊坡地帶或保護層開挖完成后進行換

15、填施工之前,還必須進行坡面的覆蓋防護。覆蓋防護主要采取防雨布、塑料布等覆蓋。覆蓋時,采取上部膜壓下部膜的方法,相鄰塊的搭接不小于 1.0m,用土袋壓蓋,要做到全面覆蓋不留死角,以減少大氣環(huán)境影響。坡頂?shù)姆雷o范圍較坡腳的防護范圍適當加大,坡頂盡量覆蓋至周邊截流溝邊。見下頁圖。2.6、保護層開挖和削坡2.6.1保護層的作用:是為了保護建基面不受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而臨時預留的土保護層;2.6.2保護層開挖方式: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2.6.3保護層開挖要求:保護層開挖應在換填土填筑施工或一級馬道以上弱膨脹土進行坡面防護施工前進行,保護層開挖應集中力量快速施工,盡量縮短建基面暴露時間,保護層開挖完成

16、后應立即組織后續(xù)項目施工。2.6.4保護層開挖: 2.6.4.1在測量人員的指揮下,用挖掘機在坡面上每隔 10m 開挖出樣槽。2.6.4.2樣槽進行保護層開挖,挖掘機開挖方向垂直于渠道軸線,由上至下順坡進行開挖。2.6.4.3土料攏集于坡下后,裝車運至指定地點。2.6.4.4開挖時距離設計建基面還需要預留 510cm 的薄土層,目的是為了避免產(chǎn)生超挖。2.6.4.5預留的薄土層開挖前,將挖掘機斗齒前焊接一塊厚約 20mm 的鋼板作為“刮板” 開挖方向垂直于渠道軸線,沿坡長自上而下將預留的薄土層刮除,人工用平頭鐵鍬將坡面遺留的松土清除并攏堆。2.6.4.6在坡面上釘木樁,每5m 作為一個斷面,按

17、坡度放樣,在樁位上固定尼龍線,人工對坡面進行適當整理,直至坡面坡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2.6.4.7每一段保護層開挖后、下道工序施工前,坡面要進行覆蓋。2.6.4.8坡面清理:一級馬道以上的弱膨脹土坡面,不進行換填處理,其保護層開挖與削坡宜采用人工配合機械作業(yè),保護層開挖后形成的坡面應平整,不應有浮土,開挖輪廓應滿足設計輪廓,嚴禁坡中欠挖導致坡腳邊坡變陡。對于設計上要求設置換填保護層的膨脹土渠坡及渠底的保護層可采用機械開挖或人工開挖,不允許欠挖。2.6.4.9對于按2.4.2.1.5要求在坡腳處預留的土墩與保護層同期開挖。2.6.5建基面的防護2.6.5.1建基面的防護目的:完成保護層開挖后,防土體

18、蒸發(fā)失水的臨時防護措施,避免換填層填筑施工時,建基面出現(xiàn)飽水軟土、失水干裂等現(xiàn)象。2.6.5.2膨脹土邊坡的臨時防護措施,宜采用防雨布(低規(guī)格復合土工膜)進行防護。防雨布應沿縱向水平敷設,上層布壓下層布,搭接寬度不小于 0.5m,防雨布頂部和底部應延伸到坡頂邊線和坡腳線以外,坡頂延伸長度不小于2m,坡腳延伸長度不小于 1m;坡頂、坡底及坡面搭接處應采用土袋壓牢。防雨布鋪設時要做到全面覆蓋不留空白,且盡量平整,避免雨水積聚產(chǎn)生滲漏。嚴防雨淋或風吹日曬產(chǎn)生龜裂、雨水浸泡滑坡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2.6.5.3控制裸坡:膨脹土換填施工過程中,配合換填層上升高度,自下而上逐層揭除臨時防雨布,2m 范圍內(nèi)。在高

19、溫季節(jié)施工時不應大面積裸坡,受填筑層厚度要求,施工中短期裸坡高度應控制在不大于 0.5m 范圍內(nèi)。2.6.5.4裸坡處理:對于未及時以換填土覆蓋的裸坡,視天氣情況進行灑水保濕處理,盡量利用大型花灑進行灑水施工,以保證灑水的均勻性。灑水量與灑水頻率,視天氣情況而定,以建基面含水量保持在天然含水量左右為控制標準,以保證建基面土體不會因為失水發(fā)生干縮變形而改變其強度。2.6.5.5由于施工過程影響因素較多,在換填層建基面形成后,除采取以上保護措施外,應迅速進行后續(xù)處理措施施工,包括換填處理層填筑、一級馬道以上護坡施工等。2.7地質編錄與施工記錄2.7.1地質編錄渠道開挖過程中,應對開挖揭露的地層情況

20、、巖性、地下水、膨脹性等情況進行記錄,發(fā)現(xiàn)與前期勘探成果出入較大時,應及時通知監(jiān)理人并開展膨脹性鑒別、研究處置措施。按設計要求開挖到設計輪廓后,應對開挖面進行地質編錄,地質編錄內(nèi)容如下:地層界線、地層產(chǎn)狀、巖性界線;膨脹土分區(qū)(層)界線,膨脹土類別;分區(qū)(層)土體顏色、鈣質結核含量、結構等;分區(qū)(層)土體含水量,塑性狀態(tài);分區(qū)(層)土體裂隙發(fā)育程度(密度、裂隙面的光滑程度、充填物、有無地下水滲出)長大裂隙(大于 10m)產(chǎn)狀,優(yōu)勢緩傾角結構面統(tǒng)計;地下水浸潤線、出水點描述,滲水與地表水的關系。2.7.2變形體或滑塌體的描述:開挖過程中渠坡發(fā)生局部變形或滑塌時,應對變形體或滑塌體進行專門描述。主

21、要內(nèi)容應包括:滑坡變形體大小(面程、深度、體積);部位(樁號、高程)滑坡要素;滑坡體與地下水、裂隙、降雨等的關系;滑坡及變形體發(fā)現(xiàn)的時間、發(fā)展過程;滑坡處理。2.7.3施工日志膨脹土渠道開挖過程中,應及時做好施工日志,施工日志內(nèi)容應包括:地表水導引措施,驗收時間及驗收情況;開挖方案批復時間及批復情況;膨脹土渠道開始開挖時間以及開挖過程中環(huán)境因素描述;開挖過程中氣象、開挖進展情況跟蹤記錄;開挖過程中坡面滲水區(qū)揭露時間、開始滲水時間,以及滲水量發(fā)展變化情況的跟蹤記錄,滲水量與大氣環(huán)境的關系分析;開挖過程中發(fā)生局部變形或滑塌時,應記錄變形開始時間和基坑開挖形象;應記錄變形及滑塌發(fā)展過程以及與基坑開挖

22、形象改變的關系;紀錄變形或滑塌區(qū)(包括臨近區(qū)域)地下水情況;記錄開挖完成時間;開挖面揭露地層巖性情況,坡面及基坑滲水情況及相應的導引措施和效果;保護層開挖及完成時間;保護層開挖后坡面滲水情況,采取導引措施及其效果;坡面臨時防護完成時間;采用的防護材料,防護覆蓋情況;若坡面采用換填處理方案,則還應記錄換填層建基面狀況(包括:是否有坡面積水泡軟、坡面是否干裂、地基土含水量狀態(tài)等)。2.8主要機械設備機械為常規(guī)組合:2.8.1液壓反鏟挖掘機2.8.2輪胎式裝載機和自卸汽車;2.9質量要求和驗收2.9.1、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周圍排水設施的有效性,不得積水。2.9.2、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尺寸和標高,按施

23、工圖要求檢查開挖邊坡的坡度。2.9.3、施工過程中,需要隨著開挖層面的下降布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及時將上層滯水和滲水抽至渠頂臨時截流溝內(nèi);要及時收集天氣情報,防止雨雪侵蝕產(chǎn)生滑坡等地質災害。2.9.4、為保持坡面穩(wěn)定,在渠道土方開挖時必須預留保護層。保護層開挖盡量避免超挖,如果不慎超挖,不得擅自進行補坡、人工拍坡處理,要視情況決定是否進行處理。2.9.5、在進行坡面整理時,要按照坡度進行釘樁掛線;掛線時將線拉緊,防止拉線下垂造成超挖。2.9.6、施工中,膨脹土渠坡若不慎雨淋、泡水、失水干裂,應將其挖除,不得欠挖,不得補坡或人工拍坡。2.9.7、土方開挖工程完成后,進行以下各項的質量檢查和驗收:按

24、施工圖紙要求檢查開挖面尺寸、標高;邊坡的坡度復測檢查;坡頂臨時截流溝底的坡度檢查;坡面進行檢查清理后,應保證無積水或滲水,基面土壤無擾動。2.10、影響工效的因素2.10.1、施工工作面布置。在膨脹土地段施工,為減少邊坡破壞,嚴禁隨意開挖路口,需要進行詳細規(guī)劃。因此運輸路口選擇及上堤路腿的修筑直接制約著施工效率;運輸距離的長短是影響工效的主要因素。2.10.2、開挖區(qū)土質分類。膨脹土按其膨脹性有強膨脹土、中膨脹土和弱膨脹土之分,隨著土料膨脹性的增加,效率逐漸降低。2.10.3、保護層開挖。保護層開挖精度要求高而工程量較小,機械和人工投入較大,效率較低。2.10.4、地下水降排水及臨時防護。作為

25、開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降排水和坡面臨時防護工作對工效有一定的影響,某些部位影響較大。2.10.5、開挖均衡性。開挖施工的強度應根據(jù)土層的膨脹性進行調(diào)整,對工效有很大的影響。2.10.6、異常情況的處理。質原因產(chǎn)生的滑坡、塌方等現(xiàn)象。盡管在開挖過程中采取了預留保護層、覆蓋防雨布、控制開挖強度等措施,但由于膨脹土的特殊性質,在開挖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淺層滑坡、塌方等現(xiàn)象,對邊坡施工安全和下一工序的施工造成影響。3、土方開挖開工審批主要內(nèi)容和程序3.1、施工測量審批內(nèi)容和程序3.1.1施工測量審批程序承包人應依據(jù)南水北調(diào)中線干線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定行國家標準規(guī)范要求進行施工測量、放樣,開挖工程開工前 7

26、 天,把施工放樣結果報監(jiān)理機構審核,批準后方可開挖。3.1.2施工測量審批上報內(nèi)容內(nèi)容應包括:施測項目概述(包括引用的基準點、基準線及有關基準資料)控制點設置、校測、編號及平面圖、斷面圖;放樣計算成果;放樣方法及其點位精度估算;放樣程序、技術措施及要求;數(shù)據(jù)記錄及資料整理;儀器、人員配置;質量和安全控制措施。3.1.3成果校測和抽查:開挖工程開工前 14 天,承包人應將開挖區(qū)的平、剖面地形測量資料報送監(jiān)理機構,經(jīng)監(jiān)理機構簽認的地形測量資料作為開挖工程量的原始依據(jù)。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負責對報送的成果進行校測和抽查。3.1.4跟蹤測量(聯(lián)合測量):對開挖基準線、邊線、軸線和原始地形斷面的施工測量,測量

27、監(jiān)理工程師采用跟蹤測量(聯(lián)合測量);3.2施工措施計劃審批內(nèi)容和程序3.2.1施工措施計劃審批程序:土方開挖(包括基坑開挖)前 14 天,要求承包人提交的施工措施計劃,報送監(jiān)理機構審批。監(jiān)理機構檢查確認具備開工條件后,即以批準開工申請的形式指示開工。3.2.2施工措施計劃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nèi)容3.2.2.1工程項目概況(包括項目名稱、項目情況簡述、合同工程量等)3.2.2.2開挖施工平面布置圖(含施工交通線路布置)3.2.2.3開挖方法;3.2.2.4施工設備的配置(包括設備數(shù)量、型號、性能、新舊程度、作業(yè)布置方式及期望的生產(chǎn)率等)和勞動力安排;3.2.2.5排水降水措施(包括雨水、施

28、工廢水、上層滯水及地下滲水)3.2.2.6開挖邊坡和建基面保護措施;3.2.2.7土料利用、棄渣措施及土石方平衡(注意需利用的膨脹土開挖料在棄土區(qū)應按膨脹性、土質情況分類分區(qū)堆存,以便再利用)3.2.2.8質量與安全保證措施;3.2.2.9施工進度計劃。上述報送文件一式四份,由承包人項目經(jīng)理簽署并加蓋公章后報送。 3.3土方開挖質量標準及檢驗膨脹土渠道開挖工程采用的質量標準有南水北調(diào)中線工程施工測量實施規(guī)定(試行)、南水北調(diào)中線一期工程渠道工程施工質量評定驗收標準(試行)(NSBD7-2007)等。3.3.1 土方開挖質量檢查和驗收土方開挖施工自上而下進行,并分層檢查和檢測,同時應認真做好施工

29、記錄,按長度 150m200m 為一個施工單元進行驗收。3.3.1.1土方開挖前檢查土方開挖前,把地表水引導、坡頂防護作為簽發(fā)分部工程開工通知的必要條件之一。檢查內(nèi)容包括:地表水系引導是否合理;截流溝按設計要求已完成,排水通暢;坡頂防護措施已制定。3.3.1.2換填層填筑前建基面檢查隱蔽驗收合格后,監(jiān)督立即對坡面采取臨時保護措施。每層換填土填筑前,檢查即將覆蓋的坡面是否存在泡水軟化和失水干裂現(xiàn)象,結合面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3.2土方開挖建基面隱蔽驗收 組織隱蔽工程驗收應嚴格按照程序進行,要求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完善“質量追溯制度”,自檢合格后,監(jiān)理機構組織聯(lián)合組進行隱蔽驗收。深

30、挖方、高填方和地質條件較差的膨脹土區(qū)段開挖建基面應列為重要隱蔽工程,驗收內(nèi)容包括:開挖輪廓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開挖面浮土清理是否滿足要求;基面膨脹土區(qū)域界限明確,膨脹土類別是否確認;坡面滲水引導措施是否有效;坡面如有變形或滑坡體處理是否滿足要求;地質編錄是否滿足膨脹土渠道施工地質要求。經(jīng)承包人自檢隱蔽部位或隱蔽工程合格后,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并報送自檢記錄和必要的檢查資料。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應在 24 小時內(nèi)完成,如確認質量符合要求,在檢查記錄上簽名后,監(jiān)理機構組織項目管理、設計、施工單位組成聯(lián)合驗收小組,共同檢查、核定其質量等級,隱蔽單元工程全部完成后報質量監(jiān)督機構核備。表格使用詳見水利水電工程施

31、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guī)程(SL176-2007)附錄F: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等級簽證表,施工地址邊路應經(jīng)勘查單位工程師簽認。3.4 土方開挖質量控制措施由于部分新進場的承包人缺少膨脹土地區(qū)施工經(jīng)驗,監(jiān)理機構可通過組織承包人進行膨脹土工程危害實例察看、技術進行宣貫,提高參建單位對膨脹土地區(qū)施工特點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地質情況變化、滲水和不良地質處理、渠坡防護、均衡施工等均應按膨脹土施工技術要求進行。質量待檢點,必須要在監(jiān)理人員到場監(jiān)督、檢查的情況下承包人才能進行檢驗,詳見表 1:土方開挖質量待檢點設置表。3.4.1水文地質查勘和膨脹土渠段地質危害的預報、預防在渠道土方開挖施工期間,

32、承包人應配合勘察設計單位密切監(jiān)視開挖揭露的膨脹土分布和土的膨脹土性情況,按照膨脹土及技術要求進行地質編錄,對于膨脹土分部區(qū)域界限發(fā)生變化、區(qū)段膨脹土等級發(fā)生變化、地層中存在連通性較好的緩傾坡外軟弱結構面時,監(jiān)理機構應及時組織項目管理、設計、施工單位確定處理方案。在膨脹土渠段土方開挖時,承包人依據(jù)快速判別標準對開挖揭露的地層和土體進行判別,如果判別結果與設計勘察有較大差,或現(xiàn)場判別有困難時,監(jiān)理、勘察設計、施工單位確認。處理過程詳見程序圖 1:地質情況變更處理流程圖。協(xié)調(diào)安全監(jiān)測和土建單位,收集預埋的水壓力計、含水量、位移計的觀測和地質工程師現(xiàn)場查勘資料,進行渠坡穩(wěn)定預防。3.4.2開挖期間的排

33、水措施及防護在土方開挖施工前,要求承包人報送降、排水措施報監(jiān)理機構批準。按設計要求完成坡頂防水材料的鋪設和截流溝施工,截斷積水順膨脹土裂隙入滲坡體。把完成兩側坡頂截流溝和坡頂防護作為土方開挖開工的控制條件之一,完成后方準許土方開挖開始施工。開挖過程中,檢查督促承包人保持渠段排水暢通,防止雨水漫流沖刷邊坡。及時排除坡底積水,保證干地作業(yè),保護邊坡坡腳的穩(wěn)定。開挖過程中,監(jiān)理工程師通過巡查,檢查開挖預留保護層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完成保護層開挖后,監(jiān)理機構根據(jù)膨脹土施工技術要求,督促承包人對膨脹土換填層建基面采取防坡面雨淋、防土體蒸發(fā)失水的臨時保護措施,對于未及時以換填土覆蓋的裸坡,視天氣情況應灑水保

34、濕處理。3.4.3土方開挖作業(yè)均衡施工要求 土方開挖一般包括表層土、馬道以上、以下和預留保護層開挖。土方開挖按照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開挖層一次不宜超過 3.0m??紤]到膨脹土渠道邊坡安全和穩(wěn)定性,馬道以上換填完成后方可進行以下的開挖。合理確定開挖流水作業(yè)長度,每段宜 150200m。從渠道中間部分開始開挖,留有足夠的保護層。同一渠段內(nèi)盡可能同步平行開挖,不能平行下挖時,高差不宜大于一個梯段。監(jiān)理工程師通過巡查,檢查承包人開挖作業(yè)長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開挖時,按設計要求預留保護層,如留置時間較長,保護層厚度可適當增加,中強膨脹土渠段開挖坡腳處應按設計要求預留土墩,實施換填填措施之前挖除保

35、護層。保護層開挖后,督促承包人及時進行土料換填施工,不能及時采取換填等措施的區(qū)段應要求承包人覆蓋保濕。監(jiān)理工程師通過巡查、檢查排水溝、混凝土襯砌坡腳齒槽開挖施工順序是否合理,要求從下到上,先從坡腳開始施工;分段或跳槽施工,隨挖隨筑,每個施工段長度宜為 1520m 左右。4、渠道水泥改性土換填施工4.1水泥改性土4.1.1什么是水泥改性土水泥改性土,是指將一定比例的水泥摻入膨脹土土料之中以改善膨脹土的性質或結構,使膨脹土喪失膨脹潛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體強度或承載力。4.1.2為什么使用水泥改性土:水泥改性土在膨脹土地區(qū)可以充分利用開挖料,實現(xiàn)土料的就地取材。4.2水泥改性土施工特點4.2.1

36、工法特點水泥改性土換填施工工法,在膨脹土地區(qū)通過對開挖料進行改性,減少對非膨脹土的需求。在施工中具有操作簡便的特點,可以做到連續(xù)施工,適宜開展大規(guī)模的施工,在膨脹土地區(qū)值得推廣。4.2.2.工藝原理4.2.2.1基本原理:因膨脹土具有遇水膨脹、失水干縮的特性,采用路拌機、穩(wěn)定土拌和機等摻拌設備,在膨脹土料中摻入適量的水泥,使二者充分拌合并發(fā)生物理及化學反應,改變膨脹土的力學性質,使其強度和水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膨脹性得到控制。4.2.2.2換填層作用:碾壓后形成的換填層;可隔離大氣與膨脹土基礎的直接作用;吸收基面的膨脹潛能,降低原膨脹土基礎自身因含水量變化而產(chǎn)生的脹縮應力,避免產(chǎn)生滑坡。4.3工藝

37、流程及操作要點4.3.1 工藝流程土料開采運輸碎土水泥土拌制運輸攤鋪碾壓取樣檢測4.3.2 操作要點4.3.2.1土料檢驗及施工工藝試驗4.3.2.1.1試驗參數(shù):在施工之前,物理指標參數(shù),包括粘粒含量、塑性指數(shù)、膨脹率、水泥摻量等;進行室內(nèi)試驗取得的參數(shù);4.3.2.1.2碾壓施工工藝試驗:根據(jù)室內(nèi)試驗取得的參數(shù),進行現(xiàn)場確定碾壓機械及鋪土厚度、碾壓遍數(shù)、壓實機械等參數(shù)。這些參數(shù)在施工中進行驗證,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4.3.2.2土料開采運輸土料的開采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組織和施工場地的不同,臨時性堆放和直接堆放。4.3.2.2.1臨時性堆放,是指從渠道開采的弱(中)膨脹土土料運至指定地點分區(qū)堆

38、放,在進行改性土制備前,用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將土料轉運至拌合場。4.3.2.2.2直接堆放,是指在渠道施工過程中工作面能夠做到連續(xù)作業(yè),將從渠道開挖出來的土料直接運至拌合場堆放。4.3.2.3碎土使用穩(wěn)定土拌和機拌制水泥土一般情況下需要碎土。和場內(nèi)采用液壓碎土機進行,剔除膨脹土土料內(nèi)粒徑大于 10cm 的鈣質結核或土塊。碎好的土料,粒徑含量要滿足有關技術要求。采用輪式裝載機上料碎土、攏堆,采用塑料布臨時覆蓋。4.3.2.4水泥土拌制根據(jù)工程量的大小,可采用路拌機或穩(wěn)定土拌和機拌制。4.3.2.4.1路拌機拌制由于路拌機本身具有碎土功能,土料可不單獨進行碎土。拌合場地面采用推土機平整后,

39、用平碾碾壓,每次碾壓均測定沉降,直至連續(xù)兩次碾壓的沉降量之差在 3mm 以內(nèi)為止。將土料用輪式裝載機裝車、拌合場至少要劃出 3 個區(qū)才能滿足路拌機拌制流水作業(yè)的要求。程序為:土料攤鋪水泥攤鋪路拌機拌制(同時灑水)3-4 遍拌合料滴定檢測成品攏堆覆蓋。為保證土料拌合用水,拌合場要設置專用水源。土料攤鋪根據(jù)鋪料厚度的不同,摻加的水泥量也不同。土料攤鋪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機進行,鋪土厚度由施工工藝試驗確定。在拌合場附近設置高程點作為控制鋪土厚度的基準點。用圓鋼制作插釬,并在插釬上標出長度標記,檢查鋪土厚度,局部采用人工平整,保證攤鋪厚度均勻。土料平整后,用鋼尺在土料上面定出網(wǎng)格,用石灰做出標記。每個網(wǎng)格

40、的面積根據(jù)鋪土厚度不同而劃定。為便于控制,以采用固定鋪土厚度、一袋水泥的摻入量來控制網(wǎng)格面積,便于控制水泥摻量。打開水泥袋將水泥倒在網(wǎng)格中心,用刮板將水泥均勻攤開,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相等,做到土料表面沒有空白位置,亦無水泥集中點。采用路拌機拌制混合。在拌制前,可將路拌機后壓斗改裝,將灑水設備接至后壓斗頂部,在拌制中同時灑水,保證灑水均勻。拌制時必須做到拌合均勻、不留死角。根據(jù)土料的特性,一般拌制 34遍即可,每一遍之間的時間間隔要根據(jù)現(xiàn)場檢驗而定。一臺路拌機按拌合的四道工序(鋪土、鋪水泥、灑水拌合、滴定檢測)可進行 4 場流水拌合作業(yè),以發(fā)揮路拌機的最佳效能。流水作業(yè)場次如下:第一場 第二場

41、 第三場 第四場 鋪土 鋪水泥 灑水拌合 滴定檢測、為工序號拌制完成后,做滴定檢測,進行水泥含量和均勻性檢測。合格后攏堆,臨時覆蓋保濕或直接運至填筑工作面;對于滴定檢測不合格的土料,要分析原因,重新進行拌合并檢測。4.3.2.4.2穩(wěn)定土拌和機拌制規(guī)模:大規(guī)模的水泥改性土施工,采用拌合機廠拌法施工。穩(wěn)定土拌合機組成和特點:一般由集料系統(tǒng)、計量傳送系統(tǒng)、拌制系統(tǒng)、水泥罐體四部分組成。集料系統(tǒng):用于盛放土料,根據(jù)機械的類型可以配置多個料斗(類似于混凝土拌和站的砂石料集料斗);計量傳送系統(tǒng):有電子計量系統(tǒng),通過控制液壓斗門開啟或關閉來確定土料的重量,土料落至皮帶機上后,傳送至拌合機內(nèi);在拌合系統(tǒng)運行

42、后,電腦自動控制水泥罐添加水泥至拌合機內(nèi),并適當添加水,拌制完成后經(jīng)皮帶機卸料。穩(wěn)定土拌合機施工具有操作簡便、工效高的特點??梢赃B續(xù)拌合,適合大規(guī)模的改性土換填施工。穩(wěn)定土拌合站安裝需要一定的場地。在集料斗前修筑一個緩坡,利于裝載機添料。比例參數(shù)確定:由試驗室通過 EDTA 滴定試驗確定。通過試驗,繪制水泥含量標準曲線,以便檢測水泥改性土水泥含量,然后進行穩(wěn)定土拌合機拌合水泥改性土的試驗,以確定拌合機運行控制參數(shù)。拌合施工:i將碎好的土料用裝載機送至穩(wěn)定土拌和機集料斗。集料斗上口一般加工成帶坡度的型式,并在上口設置篩網(wǎng),每個小網(wǎng)格邊長不宜大于 10cm,以過濾掉粒徑不合格的土料。拌合稱量系統(tǒng)按

43、試驗參數(shù)控制土料、水泥和水的重量。充分拌合,拌合時間一般不少于 2min。出料后,取樣進行均勻性檢測。均勻性可采用水泥含量標準差控制,用 EDTA 滴定法測定水泥含量,平均值不得小于設計摻量。水泥改性土水泥含量標準差不得大于有關技術要求。檢測合格的水泥改性土,由裝載機攏堆并覆蓋或直接運至填筑工作面。4.3.2.5改性土運輸采用輪式裝載機裝料、卸料。4.3.2.6改性土填筑填筑前要進行基面清理及驗收,檢測基面的坡度,清除松土。4.3.2.6.1攤鋪采用推土機鋪料和平土。為保證碾壓機械的工作面、確保邊角壓實度,鋪土邊線在水平距離上要進行超填。在攤鋪的同時,采用推土機在坡面上推出臺階以保證土體的結合

44、,臺階高度與鋪土層厚相同。在鋪料過程中,嚴格按照碾壓試驗的參數(shù)控制鋪料厚度,可用插釬檢測。施工程序見下圖。4.3.2.6.2改性土料碾壓 采用凸塊振動碾進行碾壓,碾壓結束后,環(huán)刀法取樣檢測壓實度,合格后進行下一層的填筑。 4.3.2.6.3削坡在換填完成后,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削坡。由有經(jīng)驗的挖掘機操作人員按樣槽進行削坡,削坡方向垂直于渠道軸線,由上至下順坡進行。土料攏集于坡下后,裝車運至拌合場進行再次拌合,用于設計或有關技術要求允許使用的部位,使削坡余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削坡時應預留 510cm 的薄土層。預留的薄土層削坡時,將挖掘機斗齒前焊接一塊厚約 20mm 的鋼板作為“刮板” 約為 1

45、5cm,前緣與斗齒齊平,開挖方向垂直于渠道軸線,沿坡長自上而下的將預留的薄土層刮除至挖掘機附近,隨“刮板”攏堆。在坡面上釘木樁,每 5m 作為一個斷面,按坡度放樣,在樁位上固定尼龍線,掛線后進行釘樁加密,人工進行坡面整理,直至坡面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規(guī)范要求。4.4控制要點水泥改性土填筑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有:土料拌合不均、層間結合面風干、漏壓、彈簧、剪切破壞等。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預防;4.4.1采用路拌機拌制時,土料攤鋪后,要用路拌機在攤鋪層上均勻行走12遍,這樣既可整平表面又可對土料進行破碎。水泥攤鋪工序非常關鍵,攤鋪時要均勻,不得在土面上形成空白。路拌機拌合至少3遍。對于穩(wěn)定土拌合機,為保

46、證拌合的均勻性,除嚴格控制土料粒徑外,拌合時間對均勻性的影響很大。拌合時間要通過試驗確定。4.4.2填筑時采用進占法施工,由于換填的厚度小,填土時運輸車輛在同一工作面反復碾壓,造成土料剪切破壞及彈簧土。在邊坡?lián)Q填時,為減少運輸車輛對填筑面的反復碾壓,必要時可適當采用推土機推送。4.4.3結合面處理。在碾壓時,由于受天氣影響,填筑層表面風干很快。為保證層間結合,在進行上一層鋪土施工之前,需要對結合面進行灑水。同時,邊坡結合面也是關鍵部位之一。換填前在原渠坡上逐層進行開蹬處理,臺階高為每一層鋪土的厚度(虛鋪),需要推土機進行施工。4.4.4水泥摻量、拌和均勻度、土料含水量、粒徑、拌和用水量、拌和遍

47、數(shù)直接影響水泥改性土的質量。在制備水泥土時必須嚴格按照實驗參數(shù)進行拌制,嚴格進行檢測。4.4.5水泥改性土拌制完成后,需要在現(xiàn)場取樣檢測拌和質量、檢測時主要檢測拌和均勻度以及水泥含量、含水量是否滿足要求。4.4.6攤鋪時改性土的含水率宜高于最佳含水率的1.0%2.0%,以補償在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4.4.7雨季施工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避免使水泥和混合料受到雨淋。降雨時應停止施工,已經(jīng)攤鋪的水泥土應快速速碾壓、封面并覆蓋。4.5影響工效的因素4.5.1工序。水泥土施工的工序包括膨脹土料運輸、碎土、拌制、運輸、碾壓、削坡等多個工序、在進行施工組織時要充分考慮。4.5.2水泥摻量。因膨脹土的

48、土料性質不同、水泥的摻量也不同,故工效也不相同。4.5.3拌制方式。路拌機拌制的功效較低,產(chǎn)量低,程序復雜,一般要34遍才能保證水泥土的均勻性;同時,路拌機的使用費用也較高,對成本控制不利。在大規(guī)模的水泥土施工中,采用穩(wěn)定土拌和機拌制才能滿足施工強度的要求,但穩(wěn)定土拌和機一次性投資比較大,維護費用也比較高,要根據(jù)工程量的大小綜合考慮施工成本問題。4.5.4碾壓。渠道換填水泥改性土要求的壓實度高,功效較低。4.5.5換填厚度及削坡處理。換填厚度對效率影響很大。換填厚度較小時,為保證填筑質量、滿足碾壓機械的工作面要求,超填量所占比例較大,在削坡時投入的機械和人工量較多,土料損耗較大,效率降低。5、

49、渠道土工格柵填土施工工法渠道土工格柵填土,是利用聚乙烯材料制作成的土工格柵包裹填土,在渠道原膨脹土基面上形成換填層,從而有效地減少大氣環(huán)境對膨脹土基礎的影響,提高渠道邊坡的穩(wěn)定性。5.1工作特點土工格柵填土是利用開挖的膨脹土土料進行基礎換填的一種方法,一般采用反包技術施工,逐層鋪設土工格柵、將填土逐層進行反包,技術難度不大,但施工工序比較復雜,人工投入較多。5.2適用范圍適用于設計指定的部位。5.3工藝原理通過土工格柵填土,構建土工格柵柔性支護體系,使換填層形成一個整體以抵抗邊坡的開裂變形和淺層破壞,同時約束層間膨脹土的膨脹、干縮變形,從而保證邊坡的穩(wěn)定。5.4工藝流程和操作要求5.4.1工藝

50、流層土方開挖、分層鋪設土工格柵、土料運輸、分層攤鋪土料、分層碾壓、檢測、分層削坡并反包土工格柵。5.4.2操作要點(1)材料檢測及施工工藝試驗施工前,首先通過室內(nèi)試驗取得土料的物理指標參數(shù),包括最優(yōu)含量、最大干密度、粘粒含量、塑性指數(shù)等,同時進行土工格柵的造型,確定土料鋪土厚度、碾壓遍數(shù)等參數(shù).(2)土料開采運輸土料的開采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組織和施工場地的不同,可分為臨時性推放和直接填筑.臨時性推放,是指從渠道開挖的膨脹土土料運至指定地點分區(qū)推放,在填土時再轉運至工作面.直接運輸填筑,是指在渠道施工過程中工作面能夠做到連續(xù)作業(yè),將從渠道開挖出來的土料直接運至填筑工作面,不再進行二次轉運.(3)土料運

51、輸臨時推放的土料,采用輪式裝載機裝料,自卸車運輸至填筑工作面,采用進占法鋪料.(4)填筑采用推土機鋪料和平土.一般情況下,施工時每一反包層厚在50cm左右,層間鋪土及碾壓均按兩次或多次進行。從基層開始鋪設土工格柵,并將格柵底部與尾部自由端用U型鋼筋固定于渠道開挖坡面或底面上,使用張拉梁將格柵自由端拉緊,并壓上填土。為保證碾壓機械的工作面、確保邊角部位的壓實度、鋪土邊線在水平方向上要進行超填。在鋪料過程中,嚴格控制鋪料厚度。下層的土工格柵要預留一定長度,視層間填土厚度和反包搭接長度而定。在拉緊后的格柵面上填土時,車輛與施工機械等不得直接碾壓格柵,以免格柵損壞或張立松懈。層間填土至上層格柵標高后,

52、按照設計邊坡由人工配合挖掘機削坡,多余土料堆放在一邊待用。將預留的下層格柵反包到碾壓后的土面上,與上層格柵用連接棒連接。如此分層填筑反包至頂層。施工過程見圖。兩層土工格柵之間的填土可分為多層填筑(視碾壓參數(shù)和碾壓機械性能而定),不鋪設土工格柵的層間結合面采用凸塊振動碾碾壓,以保證層間結合;在鋪設土工格柵的層面采用振動平碾碾壓,使碾壓面平整,便于鋪設格柵。5.5材料與設備5.5.1材料(1)土工格柵采用幅寬大于1.0m的土工格柵。材料進場前生產(chǎn)廠家應提交材料檢測報告,并出具有關原材料的材質、蠕變強度、炭黑含量等試驗報告。材料進場后要按規(guī)定取樣復檢。土工格柵具體性能指標要符合設計要求。(2)土料土料采用弱膨脹土或中膨脹土。土料粒徑小于10cm,不得含鈣質結合體或石塊,含水量適中。序號工序名稱主要機械設備1開采運輸液壓反鏟挖掘機、自卸汽車2場內(nèi)運輸裝載機、自卸車3碾壓推土機、凸塊振動碾、平碾4削坡挖掘機5.6.質量控制要點(1)土料含水量。要采取措施,使土料的含水量滿足施工要求。(2)雨天工作面保護。在雨天來臨之前必須將工作面覆蓋,若被雨淋將會造成土料吸水膨脹形成層面軟弱層而影響填筑質量,必須返工處理。(3)用U型鋼筋錨固后,土工格柵需要用張拉梁拉緊,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