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劑選擇與反應歷程選擇題新題型(共24題)——2020屆高三化學題型狂練_第1頁
催化劑選擇與反應歷程選擇題新題型(共24題)——2020屆高三化學題型狂練_第2頁
催化劑選擇與反應歷程選擇題新題型(共24題)——2020屆高三化學題型狂練_第3頁
催化劑選擇與反應歷程選擇題新題型(共24題)——2020屆高三化學題型狂練_第4頁
催化劑選擇與反應歷程選擇題新題型(共24題)——2020屆高三化學題型狂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催化劑選擇與反應歷程選擇題新題型(共24題)2020屆高三化學題型狂練1 .目前已經(jīng)實現(xiàn)在催化劑作用下用電處理廢水中的設想,該過程的反應原理如第17頁,共19頁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Fes。4具有傳遞電子的作用C. NO;被H2直接還原B.處理過程中的催化劑只有PdD.處理后的廢水酸性增強【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是通過廢水處理考查物質(zhì)的反應原理以及氧化還原的有關知識,難度一般,分析清 楚圖是解題的關鍵?!窘獯稹緼.氫氣在Pd表面失電子轉(zhuǎn)化為H+,同時電子通過四氧化三鐵傳遞,NQ?在四氧化三 鐵表而得電子,故A正確:B.處理過程中的催化劑有Pd和四氧化三鐵,故B錯誤:C.由圖可

2、知,氫氣失電子傳遞給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中三價鐵離子轉(zhuǎn)化為亞鐵離子,NOf再被亞鐵離子還原,故C錯誤:D.總反應為2N0W +3H2 + 2H+ = N2+4H2O,故處理后的廢水酸性減弱,故D錯誤; 故選A,2 .工業(yè)合成氣(CO?、CO、H2)在催化劑作用下,于密閉 容器中同時存在如下三個反應:r/K.I CO2(g) + 3H2(g) = CH3OH(g) + H2O(g) Hx =58kJ - mol-1fl CO(g) + 2H2(g) = CH3OH(g) H2 = -99kJ - mol-1m CO(g) + H2O(g) = CO2(g) + H2(g) AH3 = -41k

3、J - mor1在壓強分別為P1、P2且起始mc黑八。一,為一定值條件下,反應體系平衡時CO的轉(zhuǎn) 化率(a)與溫度關系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由圖可知:Pi v與B.升高溫度反應n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C.恒壓絕熱下向反應器中加lAr(g),反應m 一定不移動D.其它條件不變,起始時改變co和co2比例,平衡時co轉(zhuǎn)化率不變【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平衡受溫度、壓強的影響而移動的問題,注意看準圖象是解題的關鍵,難度 中等?!窘獯稹緼.當溫度一定時,壓強PI時的CO的轉(zhuǎn)化率大,平衡正向移動,所以RAPZ,故A錯誤: B.反應n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時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故B正

4、確; C.恒壓絕熱下向反應器中加lAr(g),總壓強不變,使容器體積增大,分壓減小,則反應I、II平衡向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吸收熱量使體系溫度降低,從而使反應m移動,故 C錯誤;D起始下瞿*K為一定值,若起始時改變CO和CO2比例,生成的水量會改變,從而影響CO的轉(zhuǎn)化率,故D錯誤。故選B。3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Na2s2O3與H2sO的反應探究濃度、溫度、催化劑等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多組實驗,實驗序號反應溫度/OC催化劑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Na? S2 O3H2sO4V/mLc/mol f1V/mLc/mol - L-iV25無100.1100.125無50.1100.140無1

5、00.1100.140有100.1b0.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若實驗和可探究Na2s2O3的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則a=0B.若b = 10,則利用實驗和可證明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C 4組實驗中實驗最先出現(xiàn)渾濁D.在實驗中,開始反應到反應完用時5min,則用Na2s2O3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 7j0.02mol - L-1 - min-1【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及應用,難度中等?!窘馕觥緼.探究影響因素常用的方法為控制變量法,若實驗和探究Na2s2O3的濃度對化學反 應速率的影響,則應控制除Na2s2O3的濃度外的其他所有變量,加電0的作用在于控制

6、溶液總體積相同,則a =10 + 10-5-10 = 5,這樣正好可以保證和中Na2s2O3的 濃度不同,其他變量相同,故A錯誤:B.若b=10,實驗和中Na?S2O3與H2sO4的濃度均相同,溫度不同,無催化劑而 有催化劑,沒有控制單一變量,不能證明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應利用實驗 和,故B錯誤;C.4組實驗中,實驗濃度較大、溫度較高、有催化劑,故反應速率最大,最先觀察到 渾濁,故C正確:D.在實驗中,開始反應到反應完全用時5min,則用Na2s2O3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v(Na2S2O3) = 0.1 4- 2 4- 5 = O.Olmol - L-1 - min-1,注意溶液等體積

7、混合濃度會減半, 故D錯誤。故選C。4 .固體表面的化學過程研究對于化學工業(yè)非常重要。在Fe催化劑、一定壓強和溫度 下合成氨的反應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電和H2分子被吸附在鐵表而發(fā)生反應B.吸附在鐵表面的N2斷裂了N三N鍵C. NH3分子中的NH鍵不是同時形成D. Fe催化劑可以有效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鍵與化學反應、催化劑對速率和平衡的影響,理解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是 解答本題的關鍵,難度一般。【解答】A.鐵為催化劑,肌和電分子被吸附在鐵表面發(fā)生反應,故A正確:B.發(fā)生反應時反應物的舊鍵斷裂,吸附在鐵表面的電斷裂了N三N鍵,故B正確;C

8、.由圖片可知NG分子中的N - H鍵不是同時形成的,故C正確:D.Fe催化劑只能提高反應速率,不能讓平衡發(fā)生移動,故不能影響平衡轉(zhuǎn)化率,故D 錯誤。故選D。5.三氯氫硅(SiHCh)是制備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對于反應2SiHCk(g)= SiH2Cl2(g) + SiCl4(g),反應速率箏=匕正一,讒=A正公“,(飛一片陽舟的仁了再版為,k正、k逆分別為正、逆向反應速率常數(shù),X為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采用大孔弱堿性陰離子交換 樹脂催化劑,在323 K和343 K時SiHCk的轉(zhuǎn)化率隨時間變化的結(jié)果如圖所示。下列 說法錯誤的是A.該反應的正反應活化能大于逆反應活化能B. a、b處反應速率大?。篤a

9、大于4C.溫度一定時使用更優(yōu)質(zhì)催化劑,可使k正、k逆增大,k正與k逆的比值增大D. 343 K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最【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圖像的分析和化學平衡的計算,難度中等,掌握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 的原理為解題關鍵?!窘獯稹緼.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平衡用時越少,所以曲線a代表343K的反應,曲線 b代表323K的反應,溫度越高平衡轉(zhuǎn)化率越高說明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活化能 大于逆反應活化能,故A正確:B.溫度a大于b,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則a、b處反應速率大?。簐a大于vb,故B 正確;c,催化劑加快反應、但不影響平衡,溫度一定時,使用優(yōu)質(zhì)催化劑可使可使E

10、、k逆增 大,k正與k逆的比值(半衡常數(shù))不變,故C錯誤;D.圖中讀出,343K平衡以后反應轉(zhuǎn)化率為22%,設初始加入的三氯氫硅的濃度為lmol/L, 得到:2SiHCl3(g) ?SiH2Cl2(g) + SiCl4(g)其實量(mol/L)100轉(zhuǎn)化量(mol/L)0.220.110.11平衡量(mol/L)0.780.110.11所以平衡常數(shù)K = X* =故D正確。0.78-78-6.我國科研人員研究了在Cu - ZnO - ZrO2催化劑上CO2加氫制甲醇過程中水的作用 機理,其主反應歷程如圖所示("2 一 H+" )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少量的

11、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B.帶*標記的物質(zhì)是該反應歷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C.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醉的過程中原子利用率達100%D.第步的反應式為+ 2° *+' 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產(chǎn)率、原子利用率、基元反應等,解答這類問題應明確圖示轉(zhuǎn)化關系及相關原 理知識,試題難度一般?!窘獯稹緼.根據(jù)過程* H3co + H20 t CH3OH +* HO可知向該反應體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 加甲醇的收率,故A正確:B.根據(jù)轉(zhuǎn)化關系圖分析可知帶*標記的物質(zhì)是該反應歷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故B正確:C.根據(jù)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反應式CO2 + 3% t CH3OH + H2O可知該過程中原子

12、利用率小于100%,故C錯誤:D.根據(jù)轉(zhuǎn)化關系分析可知第步的反應式為'聚+ %。- CIWH +* IIO ,故D 正確。7.中科院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多功能復合催化劑,實現(xiàn)了C02直接加氫制取高辛烷值汽 油,其過程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C?并枸化”。C芳香化I 心 Y-5|M-FWH2SM578%汽制邊擇柱)d>co,->co c。-時空 制至二A.在Na - Fe3()4上發(fā)生的反應為CO? + H2 = CO + H20B.中間產(chǎn)物Fe$C2的生成是實現(xiàn)CO2轉(zhuǎn)化為汽油的關鍵C.催化劑HZMS - 5可以提高汽油中芳香燒的平衡產(chǎn)率D.該過程中,CO2轉(zhuǎn)化為汽油的

13、轉(zhuǎn)化率高達78%【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規(guī)律的探究,為高頻考點,側(c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圖象 的分析,認識反應歷程,把握反應原理,題目難度不大。【解答】A.在Na-Fe3()4上發(fā)生的反應為CO2CO,同時生成FesC2,故A錯誤;B.中間產(chǎn)物FesC?上發(fā)生CO轉(zhuǎn)變成烯燒,所以是實現(xiàn)CO2轉(zhuǎn)化為汽油的關鍵,故B正確: C.催化劑HZSM-5可以提高反應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移動,故不能提高產(chǎn)率,故C 錯誤;D.由圖可知,78%并不是CO2轉(zhuǎn)化為汽油的轉(zhuǎn)化率,故D錯誤。故選:Bo8.我國科學家在綠色化學領域取得新進展。利用雙催化劑Cu和CgO,在水溶液中用 H將CO?高

14、效還原為重要工業(yè)原料之一的甲醇,其反應機理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有 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 CO?生成甲醇是通過多步氧化反應實現(xiàn)的B.該催化反應過程中涉及了化學鍵的形成及斷裂C.有可能通過調(diào)行控制反應條件獲得甲醛等有機物D.催化劑Cu結(jié)合氫原子,催化劑Cu2。結(jié)合含碳微粒【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歷程,側(cè)重考查分析判斷能力,明確反應歷程中斷鍵、成鍵方式是解第14頁,共19頁本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解答】A.由COZ生成甲醇,其中碳原子得電子,化合價由+4價降至-2價,發(fā)生還原反應,所 以CO2生成甲醇是通過多步還原反應實現(xiàn)的,故A錯誤:8 .該催化過程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該反應中有化

15、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故B正確;C.中間步驟中有CH2。生成,需要Cii2。作催化劑,所以調(diào)控反應條件可獲得甲醛等有機 物,故C正確:D.由圖知,催化劑Cu結(jié)合H原子,催化劑C的0結(jié)合含CHO微粒,所以催化劑Cu結(jié)合 氫原子,催化劑Cu2。結(jié)合含碳微粒,故D正確。故選A。9 .我國科學家以Mos2為催化劑,在不同電解質(zhì)溶液中實現(xiàn)常溫電催化合成級,其反 應歷程與相對能量模擬計算結(jié)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二一MoS? (徐慟C一MgS田£0,溶液)2-1-0-1-2*反應歷程A. Li2s。4溶液不利于M0S2對N2的活化B.兩種電解質(zhì)溶液環(huán)境下從N3 T的焰變不同C. MoS2(Li2

16、s。4溶液)將反應決速步(*電T* N2H)的能量增加D.電的活化是N = N鍵斷裂與N - H鍵形成的過程【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中相對能量變化分析,反應熱和焙變及反應歷程等相關知識,難度一 殷,解題的關鍵是對圖的解讀和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窘獯稹緼.從圖中可知在Li2sO4溶液中*N的相對能量較低,因此Li2sO4溶液有利于MoS?對N2的 活化,故A錯誤:B.反應物、生成物的能量不變,因此反應的熔變不變,熔變與反應途徑無關,故B錯誤: C.根據(jù)圖示可知,在MoSz(Li2sO4溶液)情況下,反應決速步CN2TN2H)的能量降低, 故C錯誤:D.根據(jù)圖示可知,電的活化存

17、在N三N鍵斷裂形成*N2H的過程,該過程是N三N鍵斷裂 與N-H鍵形成的過程,故D正確。故選D10. 一定條件下,fflFe2O3. NiO或52。3作催化劑對燃煤煙氣進行回收,使SO2轉(zhuǎn)化生 成為S。催化劑不同,相同其它條件(濃度、溫度、壓強丁情況下,相同時間內(nèi)SO?的 轉(zhuǎn)化率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下圖:v 260300340380420反應溫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不考慮催化劑價格因素,選擇Fe2O3作催化劑可以行約能源B.相同其它條件下,選擇52。3作催化劑,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最小C. a點后SO2的轉(zhuǎn)化率減小的原因可能是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降低了D.選擇Fe2O3作催化劑,最適宜溫度為340

18、380汽溫度范圍【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圖象分析判斷,側(cè)重考查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原理,明確化學反 應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催化劑需要在一定溫度下保持較好的催化能力,題目難度不 大?!窘獯稹緼.根據(jù)圖象可知,當溫度在340。(2時,在Fe?O3作催化劑條件下,反應先達到平衡,SO2 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最大,故A正確:B.相同其他條件下,選擇52。3作催化劑,在溫度為32(TC時,SOZ的平衡轉(zhuǎn)化率不是最 小的,NiO作催化劑時,相同溫度下,SO2的轉(zhuǎn)化率是最小的,且不一定為平衡轉(zhuǎn)化率, 故B錯誤:C.催化劑催化能力需要維持在一定的溫度下,溫度太高,催化劑活性可能會降低,故C 正確

19、:D.340380P溫度范圍內(nèi),催化劑的催化能力最大,二氧化硫的轉(zhuǎn)化率也是最大,反 應速率最快,故D正確。忝乙魅沮度虞11.工業(yè)上,通常將乙苯蒸氣和水蒸氣以物質(zhì)的量之比 為1:9混合,控制一定的反應溫度,并保持體系總壓為常壓的條件下進行反應制苯乙烯:§8-CH1cHj 些= 5?©坨(I在不同反應溫度下,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和某催化劑作用下苯乙烯的選擇性(指除了H2以外的產(chǎn)物中苯乙烯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隨著反應的溫度不斷升高,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和苯乙烯的選擇性均迅速地升高B.工業(yè)上控制反應溫度600。a因為該溫度下乙苯轉(zhuǎn)化率和苯乙烯選擇性均較高C.工業(yè)上

20、在乙苯蒸氣中摻入水蒸氣,相當于減小原反應物的濃度D.當溫度偏低時,雖然苯乙烯選擇性較大,但乙苯轉(zhuǎn)化率低,反應速率較慢【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圖像分析,難度不大,正確讀懂圖像信息為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 大,注意題目信息的提取?!窘獯稹緼.由圖可知,溫度高于600P時,隨著反應的溫度不斷升高,苯乙烯的選擇性均迅速地 降低,故A錯誤:B.由圖可知,600。(:時,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已經(jīng)比較大,且苯乙烯的選擇性也比較高,故B 正確:C.保持總壓強不變的條件下,乙苯蒸氣中摻入水蒸氣,容器體積增大,乙苯的濃度減小, 故C正確:C.當溫度偏低時,苯乙烯選擇性較大,但乙苯轉(zhuǎn)化率低,反應速率較慢,

21、故D正確。故選Ac12. N&催化還原NO是重要的煙氣脫硝技術(shù),其反應過程與能量關系如圖1:研究發(fā) 現(xiàn)在以Fe2O3為主的催化劑上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過程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第14貞,共19頁圖1圖2A. NH3催化還原NO為吸熱反應B.過程I中NH3斷裂非極性鍵C.過程II中NO為氧化劑,F(xiàn)e2+為還原劑D,脫硝的總反應為:4NH3(g) + 4NO(g) + 02(g) = 4N2(g) + 6H2O(g)【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反應過程中的熱量變化,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極性鍵 和非極性鍵的判斷等,難度中等。【解答】A.由圖1知NH3催化還原NO為放

22、熱反應,故A錯誤;B.過程I中NH3斷裂的是N H鍵,是極性鍵,故B錯誤;C.過程II中NO轉(zhuǎn)化為N2, N元素化合價從+2降低到0,為氧化劑,鐵元素化合價沒變,Fe2+不是還原劑,故C錯誤:D.由轉(zhuǎn)化過程知脫硝的總反應為:4NH3(g) + 4NO(g)+ O2(g) # 4N2(g) + 6H2O(g), 故D正確。13.中國化學家研究的一種新型復合光催化劑碳納米(CQDs)氮化碳(C3N4)納米復合物 可以利用太陽光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催化反應實現(xiàn)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zhuǎn)化B.階段I中,電。2是氧化產(chǎn)物C.每生成ImolOz,階段H中轉(zhuǎn)移電子2moiD.反

23、應的兩個階段均為吸熱過程【答案】D【解析】【分析】由題給信息可知,利用太陽光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分兩個階段,階段I為2H2。=%。2 + 出兀階段H為2H202 = 2%。+。2工總反應為2H2。=2%1+02匕據(jù)此分析。【詳解】A.該過程利用太陽光實現(xiàn)高效分解水,實現(xiàn)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zhuǎn)化,故A正確:B.階段I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H2。= H2O2 + H2 T,生成H2O2時氧元素化合價從-2價升高 到1價,所以H2O2是氧化產(chǎn)物,故B正確;C.階段II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H2。2 = 2%0 +02 T,每生成lmolC)2,轉(zhuǎn)移2 moi電子,故 C正確;D.過氧化氫不穩(wěn)定,能量高,分解成的電。和

24、。2較穩(wěn)定,所以階段n發(fā)生的反應為放 熱反應,故D錯誤。故選D.14.某科研團隊研究將磷銬酸(H3PWL2O4O,以下簡稱HPW)代替濃硫酸作為酯化反應的 催化劑,但HPW自身存在比表面積小、易溶于有機溶劑而難以重復使用等缺點, 將其負載在多孔載體(如硅藻上、C等)上則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提高其催化活性。 用HPW負載在硅藻上上催化制取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與HPW負載量的關系(溫度: 120。&時間:2 h)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20 30 40 50 604米29卷A.與HPW相比,HPW/硅藻上比表面積顯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其催化性能B.當HPW負載量為40%時達到飽和,酯化

25、率最高C.用HPW/硅藻上代替?zhèn)鹘y(tǒng)催化劑,可減少設備腐蝕等不足D.不同催化劑對酯化率的影響程度主要取決于化學反應正向進行的程度【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催化劑對化學反應的影響,難度不大,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窘獯稹緼.由題干信息可知,與HPW相比,HPW/硅藻上比表而積顯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其催 化性能,故A正確:B.由圖可知,當HPW負載量為40%時達到飽和,酯化率最高,故B正確:C.用HPW/硅藻上代替?zhèn)鹘y(tǒng)催化劑,可減少設備腐蝕等不足,故C正確:D.不同催化劑主要影響反應速率,不影響平衡轉(zhuǎn)化率,故D錯誤。故選D。15.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為N2(g) + 3H2(g) = 2NH3(g)

26、 AH = 92.4kJ mol,反應過程 可用下圖模擬(i表示Nz分子,60表示Hz分子,表示催化劑)第17頁,共19頁I g V3叫W個 W一TRY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過程I為吸熱反應,過程W為放熱反應B.過程n為放熱反應,過程m為吸熱反應C.催化劑可降低整個反應的活化能,因此使AH增大D. ImolN2和3m0IH2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4kJ【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與能量、可逆反應等知識,掌握基礎是解題的關鍵,難度中等?!窘獯稹緼.過程I、W沒有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既不是吸熱反應,也不是放熱反應,故A錯誤:B.過程II為化學鍵的斷裂,是吸熱過程,過程IH為化學鍵

27、形成過程,是放熱過程,故B 錯誤;C.催化劑可降低整個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的速率,而AH不變,故C錯誤:D.該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1 mol N2和3 mol %反應,生成的級氣的物質(zhì)的量小于2mol, 放出的熱量小于92.4kJ,故D正確。故選D,16.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持續(x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防治大 氣污染,需重點治理汽車尾氣。在催化劑作用下汽車尾氣轉(zhuǎn)化示意圖如下,下列有 關說法正確的是()催化劑(碳氫化合物)HC NO COOsA,轉(zhuǎn)化過程中所有元素均被氧化B.NO、CO均能使人體中毒C.使用催化劑是為了提高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D.汽車尾氣中的NO、CO都

28、是汽油燃燒的產(chǎn)物【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物質(zhì)的性質(zhì)、催化劑對平衡的影響等,解答這類問題應 明確相關知識的應用,試題難度不大?!窘獯稹緼.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可知有元素被氧化則必有元素被還原,A錯誤:B.NO、CO均能使人體中毒,B正確:C.使用催化劑只能提高反應速率,不能提高反應平衡轉(zhuǎn)化率,C錯誤;D.汽車工作時,燃料燃燒放出大量熱量使空氣中的氮氣與氧氣發(fā)生反應生成NO,因此 NO主要來源不是汽油的燃燒,D錯誤。故選B。17.為了研究在溫度對苯催化加氫的影響,以檢驗新型銀催化劑的性能。采用相同的微 型反應裝置,壓強為0.78Mpa,氫氣、苯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6.5

29、:1。定時取樣分離出 氫氣后,分析成分得如下表結(jié)果:溫度/C8595100110240280300M0膠量分數(shù)僚)笨M 059L5580.85023. 3536. 9072.37環(huán)己烷3.96B.4519. 1510076.656工1。27. 6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當溫度超過280??诒降霓D(zhuǎn)化率迅速下降,可能是因為該反應為吸熱的可逆反應 B.在11024(rc苯的轉(zhuǎn)化率為100%。說明該銀催化劑活性較高,能夠在較寬的 溫度范圍內(nèi)催化而且不發(fā)生副反應C.增大壓強與提高氫氣、苯的物質(zhì)的量比都有利于提高苯的轉(zhuǎn)化率D.由表中數(shù)據(jù)來看,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苯的轉(zhuǎn)化率先升高后降低【答案】A【解析】【

30、分析】本題考查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本題中要注意審題,特別是在11024(rc苯的轉(zhuǎn)化率為 100%,說明此反應不是可逆反應,往往是學生易忽略的地方?!窘獯稹繌?1024(TC時可以看出苯完全轉(zhuǎn)化,此反應不是可逆反應,在11024CTC苯的轉(zhuǎn)化 率為100%.說明該銀催化劑活性較高,且不發(fā)生副反應:化學反應中,為提高一種物質(zhì) 的轉(zhuǎn)化率,常常提高另一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圖表數(shù)據(jù)說明催化劑的催化效果在不同溫 度下不同。A.注意“定時”兩個字,是指在相同時間內(nèi)反應了多少而已,從110240。(2時可以看 出苯完全轉(zhuǎn)化,此反應不是可逆反應,故A錯誤:B.在110240(苯的轉(zhuǎn)化率為100%,說明該銀催化劑活

31、性較高,為催化劑的最適宜溫 度,故B正確:C.化學反應中,為提高一種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率,常常提高另一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故C正確: D.圖表數(shù)據(jù)說明催化劑的催化效果在不同溫度下不同,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苯的轉(zhuǎn)化 率先升高后降低,故D正確。故選A,18.已知反應CO2(g)+2HzO(g) = CH4(g) +202(g) AH = +802kJ - morL如圖為在恒溫、光照、 不同初始濃度和不同催化劑(I、H)作用下,體積為 2L的密閉容器中n(CHQ隨光照時間的變化曲線。根 據(jù)所給信息可得出的結(jié)論A.對于 I , 016h,v(H2O) = O.OlSmol - L-1 - h-1B. 016h,

32、催化劑II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劑I效果好C. 025h,使用催化劑I吸出的熱量多于催化劑口 D.a點時,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催化劑催化效果的比較,轉(zhuǎn)化率的計算,注意基礎知識 的積累與應用,題目難度不大?!窘獯稹縟24moiA.由圖可知,對于I, 016h,水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為0.24mol,則丫(比0)=0.0075mol L£-h-» 故 A錯誤;B.由圖可知,016h,催化劑I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劑H效果好,故B錯誤:C.由圖可知,025h,使用催化劑I吸出的熱量多于催化劑口,故C正確:D.因充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未知,所以

33、a點時,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大小不能判斷, 故D錯誤。故選C。19.以二氧化鈦表面覆蓋Cu2A)2。4為催化劑,可以將C02和CH,直接轉(zhuǎn)化成乙酸。在不 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可知:乙酸的生成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升高B. 250300OC時,溫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劑的催化效 率降低C.由30040CTC可得,其他條件相同時,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越低,乙酸的生成速 率越大D.根據(jù)圖像推測,工業(yè)上若用上述反應制備乙酸最適宜的溫度應為400汽【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以及催化劑的活性問題,注意催化劑對反應

34、速率的影 響很大,可以利用催化劑的選擇性提高目標產(chǎn)物的產(chǎn)率,題目難度中等?!窘獯稹緼.由圖可知,乙酸的生成速率隨溫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250P左右時達到最大值, 說明此時催化劑效率最高,故A錯誤:B.溫度在250-30(TC時,隨著溫度的升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所以溫度升高而 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故B正確;C.由圖知:30040(TC時,催化劑已經(jīng)失活,乙酸的生成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升 高,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故C錯誤;D.根據(jù)圖像推測,工業(yè)上若用上述反應制備乙酸最適宜的溫度應為250。&故D錯誤。 故選B。20.已知2cH30H(g) = C2H4口)+ 2%0值)。某研窕小

35、組將甲醇蒸氣以一定的流速持續(xù) 通過相同量的同種催化劑,不同溫度得到如下圖像,則下列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第17頁,共19頁A. 一段時間后甲醇反應率下降可能是催化劑活性下降B.綜合圖1、圖2可知,甲醇還發(fā)生了其他反應C.若改變甲醇蒸氣的流速,不會影響甲醇反應率和乙烯產(chǎn)率D.制乙烯比較適宜的溫度是450(左右【答案】C【解析】【分析】本題以甲醇制乙烯過程中的圖像分析,根據(jù)圖像信息判斷工業(yè)條件對轉(zhuǎn)化率和選擇性的 影響進行分析解答,難度不大,考查學生圖像分析的能力?!窘獯稹緼.由圖1可知,不同溫度下,一段時間后甲醇反應率均下降,則可能是催化劑活性降低, 故A正確:B.由圖1可知,一段時間后甲醇反應率下降,有

36、圖2可知,乙烯的產(chǎn)率先升高后降低, 故甲醇還發(fā)生了其他反應,故B正確:C.改變甲醇蒸汽的流速,會影響單位時間內(nèi)參加反應的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從而改變甲醇 的反應率和乙烯的產(chǎn)率,故C錯誤;D.由圖1和圖2可知,45CTC時甲醇的反應率和乙烯產(chǎn)率都比400汽的高,故乙烯比較適 宜的溫度是450久左右,故D正確。故選C。21.研究表明,在催化劑a(或催化劑b)存在下,COZ和H2能同時發(fā)生兩個平行反應,反 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O2(g)+ 3H2(g) # CH3OH(g) + H2O(g)AH1= - 53.7 kj/mol C02(g)+ H2(g) CO(g) + H2O(g) AH2 =

37、+ 41.2 kj/mol某實驗小組控制CO?和H2初始投料比為1 : 2.2。在相同壓強下,經(jīng)過相同反應時間 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實驗編號T(K)催化劑CO2轉(zhuǎn)化率(%)甲醉選擇性(%)1543催化劑a12.342.32543催化劑b10.972.73553催化劑a15.339.14553催化劑b12.071.6(備注)甲醇選擇性:轉(zhuǎn)化的C02中生成甲醉的百分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相同溫度下,在該時刻催化劑b對CO2轉(zhuǎn)化成CH30H有較高的選擇性B.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反應中C02轉(zhuǎn)化為CH30H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體系壓強反應中平衡常數(shù)不變D.反應在無催化劑、

38、有催化劑a和有催化劑b三種情況下能量示意圖如圖反應過程【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為高頻考點,把握表中數(shù)據(jù)的分析、催化劑的選擇性為解答的關鍵, 側(cè)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D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較大?!窘獯稹緼.由實驗1、2可知,2中甲醇選擇性高,則相同溫度下,在該時刻催化劑b對CO2轉(zhuǎn)化 成CH30H有較高的選擇性,故A正確:B.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則升高溫度反應中CO2轉(zhuǎn)化為CH30H 平衡轉(zhuǎn)化率減小,故B錯誤:C.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有關,則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反應體系壓強反應中平衡常數(shù)不變, 故C正確:D.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不影響始終態(tài),且催化劑b對應的活化能最小,圖象合 理,故D正確。故選B。22.在中性、室溫下,催化劑FeQ或FeCuQ作用用。2解離產(chǎn)生的0H來降解濃度為C。的 苯酚,降解率D%d% = (C0仁)/隨由02濃度、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保第14貞,共19頁持其他條件相同)。第17頁,共19頁圖1圖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FeCuQ催化下,1.0-1.5h內(nèi),苯酚降解速率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