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的分析思考研究_第1頁
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的分析思考研究_第2頁
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的分析思考研究_第3頁
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的分析思考研究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的分析思考研究    王明輝【摘 要】目的:探討口腔修復患者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情況及特點。方法:擇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診療的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對比各類患者在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等層面的情況特點。結果: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和患者性別及缺牙分布情況無相關性(p>0.05),但和患者年齡呈正相關,且下頜第一恒磨牙發(fā)病率較高(p<0.05)。例如: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即男性1400例、女性1250例,上頜牙缺損1300例、下頜牙缺損1350例

2、;頜中切牙缺失1000例、下頜第一恒磨牙缺失1100例;16-35歲患者缺牙平均數(shù)為(1.53±0.07)顆,51-73歲患者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6.56±1.07)顆。結論: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高發(fā)部位均集中在上頜中切牙、下頜第一恒磨牙,且和年齡成正相關,和性別因素無關?!娟P鍵詞】 口腔修復;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思考r446.1【文獻標志碼】a1005-0019(2018)21-237-02口腔修復是指用于口腔、和面等部位缺損而采用的生理性修復科學,是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的組成核心,更是醫(yī)學技術、科學技術的衍生物,隸屬生物醫(yī)學領域,包含全口義齒、

3、固定修復和活動修復、種植義齒等,多適用于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等群體1-2。對此,擇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診療的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探討其牙體缺損、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情況及特點。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診療的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即男性1400例、女性1250例;年齡上限為73歲,下限為16歲,中位數(shù)為(35.96±6.44)歲;890例為牙體缺損、1100例為牙列缺損、660例為牙列缺失。納入標準:在口腔檢查的基礎上以確診為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一般資料真實且完整;患者積極配合臨床研究;排除意

4、識不清者、中途退出者。1.2 方法 按照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基本情況和分布現(xiàn)狀,對各年齡段患者予以針對性分析,且使用kennedy分類法做好類別處理。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 20.0對本文數(shù)據(jù)加以處理,即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使用x±s和n/%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使用t、x2檢驗。p<0.05時,各數(shù)據(jù)對比有意義。2 結果2.1 性別對比 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即男性1400例,占比52.83%;女性1250例,占比47.17%。2.2 缺失牙分布對比 上頜牙缺損1300例,占比49.05%;下頜牙缺損1350例,占比50.95%。2.3 各年齡段對比 16-35歲患者

5、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1.53±0.07)顆;36-50歲患者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4.57±2.48)顆;51-73歲患者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6.56±1.07)顆。即患者缺牙數(shù)和年齡成正相關。2.4 缺牙分布對比 上頜切牙缺失120例、下頜切牙缺失140例、上下頜切牙缺失290例、上頜中切牙缺失1000例、下頜第一恒磨牙缺失1100例。即口腔修復患者牙缺失情況主要集中在上頜中切牙、下頜第一恒磨牙。3 討論口腔修復(dental restorations)是指在牙齒缺損/缺失情況下而采取的補救措施,包含全冠、嵌體和義齒等,還涉及以人工修復體為前提的牙周病、頜面組織缺損、顳

6、下頜關節(jié)病等,例如義眼、贗復體和牙周夾板、咬合板等。同時,口腔修復是目前口腔醫(yī)學的核心分支,而美學修復、種植修復和粘結修復更是成為口腔修復領域的關鍵,能夠有效展現(xiàn)其治療效果、治療水平3。缺牙(和額外牙相反,缺牙是指在牙列中部分牙齒缺少,使牙齒總數(shù)小于正常數(shù))作為現(xiàn)代醫(yī)學領域常見病、多發(fā)病,患者均集中在老年群體,主要由牙周炎、齲壞導致,不僅會對牙齒自身咀嚼功能、發(fā)音功能、生理刺激等造成影響,還會為患者帶來較為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而在牙列缺損修復中,患者多使用固定修復技術內的烤瓷修復體,原因在于:該類修復體無論是在大小,還是在顏色上均和天然牙體存在極強的相似性,且費用處于可控范圍,無需反復摘帶,無異物

7、感。特別是在金屬烤瓷冠橋修復技術的衍生下,更是其成為口腔修復的主流,但因患者經濟收入的限制,多選擇普通烤瓷冠橋4-5。本研究中,即2650例口腔修復患者,即男性1400例,占比52.83%,女性1250例,占比47.17%。上頜牙缺損1300例,占比49.05%;下頜牙缺損1350例,占比50.95%。16-35歲患者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1.53±0.07)顆;36-50歲患者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4.57±2.48)顆;51-73歲患者中,缺牙平均數(shù)為(6.56±1.07)顆。即患者缺牙數(shù)和年齡成正相關。上頜切牙缺失120例、下頜切牙缺失140例、上下頜切牙缺失290

8、例、上頜中切牙缺失1000例、下頜第一恒磨牙缺失1100例。即口腔修復患者牙缺失情況主要集中在上頜中切牙、下頜第一恒磨牙??傊诳谇恍迯突颊咧?,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高發(fā)部位均集中在上頜中切牙、下頜第一恒磨牙,且和年齡成正相關,和性別因素無關。參考文獻1 李俊福,陳岱韻,姜娟,等.968例口腔修復患者臨床治療分析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7,38(6):620-622.2 劉秀富,王文興,董亮.口腔修復患者臨床資料分析(400例)j.醫(yī)療裝備,2017,30(18):126-127.3 劉漢珍.口腔種植修復牙列缺損或缺失86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19):287-287.4 李青,姜婷婷,徐中原,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