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量計算方法與雨水口設置Word_第1頁
城市道路雨水量計算方法與雨水口設置Word_第2頁
城市道路雨水量計算方法與雨水口設置Word_第3頁
城市道路雨水量計算方法與雨水口設置Word_第4頁
城市道路雨水量計算方法與雨水口設置Word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市道路雨水量計算方法與雨水口設置 一、前言 當路面水不能迅速排泄時,路面會形成水膜而影響行車安全,因此須在道路匯水點、人行橫道上游、沿街單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徑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水口等處設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積水地段應根據需要適當增加雨水口),以及時排除路面雨水,確保在設計重現(xiàn)期內排水暢通、不積水;確保在超過設計重現(xiàn)期時,退水快、積水時間短二、逕流理論 2.1逕流產生過程2一般而言,地面點在受雨過程中,首先被植物截留。在地面開始受雨時因地面干燥,滲水率較大,而降雨的起始雨率還小于入滲率,這時降雨被地面全部吸收。隨著歷時的增長,雨率大于入滲率后地面開始產生余水,當余水量積滿洼地后,開始地面逕

2、流,這時部分余水產生積水深度,部分余水產生逕流,在雨率增至最大時相應產生最大余水率,之后雨率逐漸遞減,余水率亦漸減小,當雨率降至入滲率時,余水現(xiàn)象停止,但這時有地面積水存在,故仍然產生逕流,入滲率仍按地面入滲能力滲漏,直至地面積水消失,逕流  才告終止,而后洼地積水逐漸滲完。滲完積水后,地面實際滲水率將按雨率滲漏,直至雨終。見下圖一。對于道路路面而言,無植物截留,且逕流系數(shù)較一般地面大得多,因此余水歷時、逕流歷時、降雨總歷時三者的起始點基本相同,累積入滲量極小,其曲線h可看成與x軸平行、接近x軸的一條曲線;再者由于路面相對平坦,死水曲線與累積入滲量曲線h可近似看作重疊。2.

3、2流域匯流過程圖二中各條曲線t1,t2,tn為等流時線,每條等流時線上各點的雨水流至集水口a的時間是相等的,集流時間(t)是流域邊緣線上的雨水流達a點的時間。在地面逕流開始后不久,a點所匯集的流量僅來自靠近a點的小塊面積上的雨水,這時較遠處的雨水僅流至中途,隨著產生逕流和降雨時間的增長,在a點匯集的流量中的匯流面積不斷增加,當流域邊緣上的雨水也流達a點時,這時全面積匯流,a點的流量達最大。因此,相應于流域集流時間的全面積逕流產生最大逕流量,又稱極限強度法。全流域逕流在集流口出現(xiàn)的流量來自t時段內的降雨量。三、雨水口泄水能力與布置 3.1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的泄水能力與雨水口的型式、箅前水深等因

4、素有關。由給水排水標準圖集(合訂本)s2(下)(國家建筑標準設計)中的“雨水口(一) 鑄鐵井圈”章節(jié)可知,經過1:1的水工模型的水力實驗(道路縱坡33.5%,橫坡1.5%,箅前水深40mm),各類雨水口的設計泄水能力如下:表一  雨水口泄水能力表雨水口型式雨水口泄水能力(升/秒)平箅式單箅雨水口20平箅式雙箅雨水口35平箅式多箅雨水口15(每箅)偏溝式單箅雨水口20偏溝式雙箅雨水口35偏溝式多箅雨水口15(每箅)聯(lián)合式單箅雨水口30聯(lián)合式雙箅雨水口50聯(lián)合式多箅雨水口20(每箅)由于雜物的阻塞作用,雨水口實際泄水能力應乘以0.50.7的系數(shù),在后面的算例中,系數(shù)選0.7。3

5、.2雨水口布置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4(gbj 14-87)第3.7.1至3.7.3條規(guī)定:“雨水口的型式、數(shù)量和布置,應按匯水面積所產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確定?!?#160; “雨水口的間距宜為2550米。 注:低洼和易積水地段,應根據需要適當增加雨水口。”  “當?shù)缆房v坡大于0.02時,雨水口間距可大于50m,其型式、數(shù)量和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數(shù)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备鶕晁熈骼碚?,當?shù)缆菲露却髸r,水流速度變快,匯流時間t1變短,坡上的雨水口對雨水截留作用減小,雨水流往下游,同一坡度的道路越長

6、,下游匯流的水量越多。但是,從暴雨強度公式還可以看出,道路越長,則徑流時間越長,暴雨強度越小,對下游雨水口的影響程度不易確定。因此,設在道路低洼處的雨水口數(shù)量與類型須計算確定。四、雨水量計算方法 4.1路面逕流系數(shù)逕流系數(shù)的大小與覆蓋面類型有關,根據公路排水設計規(guī)范5(1997)規(guī)定,混凝土或瀝青路面的逕流系數(shù)見表二。  表二  路面逕流系數(shù)路面類別逕流系數(shù)瀝青混凝土路面0.95水泥混凝土路面0.90透水性瀝青路面0.600.80粗料路面0.400.60粗粒土坡面和路肩0.100.30細粒土坡面和路肩0.400.654.2 重現(xiàn)期 根據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6

7、(cjj 37-90)第12.1.2條規(guī)定:“城區(qū)道路排水設計重現(xiàn)期見表三,重現(xiàn)期高于地區(qū)排水標準時,應增設必要的排水設施?!?“當郊區(qū)道路所在地區(qū)有城市排水管網設施或排水規(guī)劃時,應按表三規(guī)定選用適當?shù)闹噩F(xiàn)期?!背鞘械缆仿访嬗晁O計重現(xiàn)期與道路類別、城市級別有關。道路類別越高,城市級別越高,其重現(xiàn)期越大。表三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重現(xiàn)期 道路類別城市級別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廣場停車場立體交叉大城市設計重現(xiàn)期(a)25 130.520.511325中、小城市設計重現(xiàn)期(a)0.520.510.330.5134.3雨水量計算1)路面集水時間路面集水時間tl應在綜合考慮地面集水

8、距離、匯水面積、地面覆蓋、地面坡度和降雨強度等因素的基礎上確定。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當?shù)孛婕嚯x大于50m時,t15+1.25(l一50)v平均×60)(min),其中l(wèi)為地面集水距離(m),v平均為累計平均流速(m/s),當?shù)孛婕嚯x不足50m時,t1取為5l0min7。雨水口間的集水距離一般不超過50米,因此,路面集水時間t1可以直接取510min。慎重起見,t宜取小值5min。2) 設計雨水量 q=166.7×f××i(l/s)(4)與雨水管渠的設計相類似,路面雨水量q計算公式如下其中:f=雨水匯流面積(m2);=徑流系數(shù),見表二;i=暴雨強度;p=

9、重現(xiàn)期,見表三;t1=路面集流時間,5min。五、實例 由于道路型式復雜,下面僅就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情況進行分析。例如:上海市某城市道路,級別為次干道,重現(xiàn)期取1.0年;為瀝青路面,粗糙度系數(shù)取0.013;綜合逕流系數(shù)取0.90;道路縱坡平均0.003;道路橫坡0.015;道路紅線寬度30米,其中人行機動車首道寬24米。截取120米計算。如圖四所示。其中三角形為挑水點。按規(guī)范,雨水口間距設為30米,以一個雨水口為計算單元。方法一:匯水面積f=450m2坡面流長度l=12米路面集流時間t1=5min比流量i=2.09mm/min路面雨水設計流量q=14.1l/s考慮雜物阻塞,最終設計流量為14.1/0.7=20.2l/s。由表一可知,平箅式單箅雨水口或偏溝式單箅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為20l/s, 本例中每隔30m于道路兩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