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5)_第1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5)_第2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5)_第3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5)_第4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 (5)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1感受父子親情,理解偉大的父愛能給人巨大的勇氣,能使人在危急時刻變得更加堅強,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 2依托語言文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感情朗讀、小練筆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窘虒W重點】 1展現(xiàn)“父親艱難地在廢墟上挖了38小時”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現(xiàn)“阿曼達在廢墟下堅持信念,鼓勵同學”這一情景的相關段落。 3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這對父子為何了不起?!窘虒W難點】 1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給父子二人帶來的巨大精神力量。 2

2、感受地震災難,體驗地震帶給人心靈的巨大沖擊?!窘虒W準備】 教師制作教學課件。第二課時(詳案)一、 導課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國唐山發(fā)生7.8級強烈地震,24萬人死亡,16萬人受傷。我們一定不會忘記,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fā)生了8級特大地震,大地顫抖,山河移位,生離死別。地震是可怕的,它是災難。今天我們這則故事,就發(fā)生在1994年1月美國洛杉機大地震中。這就是美國洛杉磯發(fā)生地震時的情況。(出示資料)板書課題。二、 整體入手,回顧課文1、 歸納課文主要內容。2、 父親和兒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揭示:了不起。三、 品味課文,體驗父親與兒子“了不起”1、 出示閱讀提示,學生研習課文 采用你喜

3、歡的方式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令你感動的地方,并批注出理由。 試著體會父親救兒子時的心理變化。2、 交流自悟收獲。學生可能從以幾下方面來談: 先體會父親: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件出示引導:先讓學生自己來談談感受,再引導到走進父親心里。老師引父親8小時心理的變化。體會絕望,看不到孩子的絕望。指導讀: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斌w會他的普通,和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比較引導學生分析他的與眾不同。揭示廢墟的危險,和父親的動力。信念使他重拾信心,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父親。12小時了,24小時了

4、,父親會是什么樣子,他心里又會怎么想?聯(lián)系好心人、警察、消防隊長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父親的執(zhí)著,深刻理解: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父親,指導朗讀。36小時了,他仍然在堅持人們以為父親失常了,你覺得呢?引出這是來源于他對于兒子深沉的愛。(板書)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父親。運用多種方式有感情地讀課文。導:38小時了,已經兩個白天,一個晚上了,人疲憊到了極點,黃金救援的時間也在逐漸縮短,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就在這時奇跡出現(xiàn)了,引讀到最后一段。兒子: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子?!安?,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課件出示

5、。學生談體會。引導聯(lián)系孩子的年齡、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想象他如何度過38小時,體會他是多么的勇敢、堅強、無私。指名讀。3、 感情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激情:只因為那一句真摯的承諾,父親冒著生命危險在廢墟中尋找兒子;只因為那一句樸素的承諾,兒子勇敢地與災難作斗爭。多么了不起的父與子啊。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四、 作業(yè)學習完課文,相信同學們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說,想對這對也不起的父與子說點什么,那就請你寫在練筆上。板書地震中的父與子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父親 兒子堅定 善良執(zhí)著 無私深沉的愛富有愛心了不起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反思楊樹青課文講述了1994年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

6、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及其同學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父愛,贊揚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受到父子精神的感染,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語文學科具有鮮明的情感色彩。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引導學生反復品味朗讀,走進父子二人的內心世界。閱讀教學最主要的實踐活動是讀書,讀書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教材的最好方法。有人說:“漢字有形象,有顏色,有氣味。走進漢字,就走進了連綿的畫廊,那人、那物、那情,可觀、可聞、可觸。”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不同形式、有層次的朗讀,感悟到語言文字的內涵。葉老主張,讀書不能拘泥于文字,而應當驅逐著想象來看,看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領會到它。因此在教學時,我依據學生思維導向,引領他們穿梭于語言文字中,想象聯(lián)想,聯(lián)系上下文,深入理解文章重難點。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思想與心靈碰撞和交匯的過程。為使學生入情入境,我選取我國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洛杉磯大地震的圖片及文字說明導入新課。為營造課堂氣氛,選取適合情境的音樂。為凸顯語言文字的感染力,選擇重難點句制成課件,在聽了郭老師用心的點評后,讓我對于教材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