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游褒禪山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自讀課文,弄清字音、句讀,并結合課下注釋,自主疏通文意。2、通過學生合作討論解決文中重點的文言字詞、特殊句式及疑難句子的翻譯等問題。3、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中心,分析文章結構。4、了解本文敘議結合、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5、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思想教學重點:2、5教學難點:文中重點虛詞“其”“以”的用法教學方法:誦讀法、自學法、合作討論法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想】1.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2課,屬于略讀課文。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因此讓學生利用課文注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自主完成導學案,遇到疑難詞句可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再進行點撥、解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復鞏固,溫故知新。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指導學生列表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 了解文體、作者及寫作背景;理清思路,分析層次;檢查重點字詞的把握。教學步驟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初中時,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游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醉翁亭記等。)這些游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么?(抓住景物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游褒禪山記也是一篇山水游記這篇游記的散文,但它與我們過去學過的那些游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游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議論,記游實際上只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學生介紹,教師點評補充)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xiāng)縣黎圩鎮(zhèn)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qi)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他是個具有堅強毅力的改革家,盡管受到種種阻礙,也毫不動搖退縮。他的這種堅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在課文中也有反映。三、檢查預習(一)、給三個長句劃分停頓并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廬冢( ) 2、今言“華( )”如“華( ) 實”之“華( )”者3、蓋音謬( )也 4、有穴窈( )然 5、則或咎( )其欲出者 6、無物以相( )之 7、何可勝(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考、回答下列問題: 本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內容是什么?它們之間有怎樣的照應關系?(設計說明:導學案中,前三個問題很簡單,這一問題可以點帶面)全文五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是記敘部分??梢苑譃閮蓪?。 第一層(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二層(第二段),記游華山洞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寫游山的心得。這是文章的議論部分,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三段),寫游洞華山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 第二層(第四段),借仆碑抒發(fā)感慨,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記游的結尾。第、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2、1段的記游部分。五、課堂練習:檢查學生對導學案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重要詞語的掌握情況。1、 于是予有嘆 對于/這件事 2、 往往有得 心得,收獲,名詞3、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因為 / 并且,連詞4、 夷以近險以遠 而且,表并列,連詞5、 古人之觀于天地 觀察,動詞6、 非常之觀 不平常 / 景觀,名詞7、 常在于險遠 形名,危險遙遠的地方8、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到達 / 幫助9、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讓人迷惑的地方10、于人為可譏 對于 / 是,算得上,動詞11、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副詞,表反問語氣二12、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動,筑舍定居。13、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名動,命名,起名。14、距其院東五里 名狀,往東 。15、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表判斷,為,是 陽:山南水北16、有泉側出 名狀,從旁邊17、有穴窈然 幽深的樣子。然,形容詞詞尾18、問其深 形名,深度19、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形動,到盡頭20、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而”,表修飾21、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動名,見到的景象2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23、則其至又加少矣 動名,到達的人 / 更24火尚足以明也 形動,照明。25、則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責怪,埋怨26、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因為27、后世之謬其傳 弄錯,使錯,使動用法28、而莫能名者 沒有人 / 名動,識其本名29、何可勝道也哉 盡,完 / 說,動詞30、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求學的人六、布置作業(yè):1.完成課后第一、二題。2.自主翻譯課文,勾畫出疑難詞句。第二課時教學要點1.解決導學案中的重點詞句及疑難問題。2.學生讀課文交流疑難詞句,教師點撥。3.合作交流,探討本課的重點問題。教學步驟一、檢查導學案中的重點詞句。(一)解釋重點詞句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 常在于險遠 3.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于是余有嘆焉 (二)分析總結句式特點(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判斷句(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判斷句 (3)今言“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判斷句(4)此余之所得也。判斷句(5)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斷句 (6)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 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略句(7)不隨以止也 = 不隨(之)以止也。省略句二、 學生朗讀課文后,小組內交流討論翻譯中的疑難詞句,教師巡查,答疑解惑。1.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是一個連鎖復句,用“愈,愈,愈”來表示這種關系。第一個分句“入之愈深”是條件,第二個分句“其進愈難”是緊承這個條件所產生的結果。在這里要注意幾個分句的主語是不相同的,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余與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個分句的主語是“其進”,“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第三個分句的主語是“其見”,“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這句可以譯成這樣:進洞越深,那往前進就越困難,可是看見的東西就越新奇。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這是一個“者,也”表判斷的句式。謂語部分的“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又是一個判斷句式。“乃”是判斷詞,課本上把“乃”注作“是”這是對的。但又說“乃”在這里有“在”的意思,這似乎缺乏根據??磥磉@是編者隨文意譯,而這樣的意譯是不妥當的。因為“乃”在辭書里,并不作動詞用。“華山之陽”譯作“在華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譯時根據前后文的意思添加進去的。這句話可以說成“以其乃在華山之陽名之也”,可見有沒有“在”字,“乃”是判斷詞。在這里還要注意:“乃華山之陽”是原因,“名之”是結果。“名”在這里充當動詞使用,釋為:稱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譯為:所謂華山洞的說法,是因為它是在華山的南面才這樣稱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這是個翻譯時難度較大的句子。除了課文上的注釋,還要弄清楚于:從。“于仆碑”就是從倒下來的石碑上。謬:是由形容詞充當使動?!爸嚻鋫鳌本褪鞘鼓橇鱾鞯那闆r弄錯。名:名詞充當意動,后面省略賓語“之”?!澳苊摺本褪菦]有人能以之為名,可意譯為: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整句譯成現代漢語是:我從倒下來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嘆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傳的情況弄錯,沒有人能正確地稱呼它們,這種情況怎么說得完呢?三、合作探討,展示精彩:1.在這篇既有記敘又有議論的文章中,作者怎樣把記敘與議論緊密聯(lián)系起來的?第三段議論的句子:“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第二段 敘述的語句“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第三段:“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照應第二段:“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苯Y論:要有志、盡志第四段議論的語句“ 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照應第一段記敘的語句 “ 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結論:要深思而慎取第二段敘述詳細,相應議論的第三段也寫得詳細;第一段敘述簡略,相應議論的第四段也寫得簡略2.這篇文章所談的“”志“力”“物”三者的辯證關系怎樣?你是如何認識的?“有志、有力、有物”三者都很重要,但作者認為,志更重要。因為力與物雖然也很重要,但有時難以強求,只有“盡吾志才能“無悔”、無“可譏”四、課堂小結:歸納本文主題:(學生歸納后教師小結)這篇游記寫的是作者一次沒有盡興的游歷。作者曾為自己輕易地放棄而懊悔不已。這件事對他的啟示是深刻的:其一,世上之神奇雄偉、美麗奇特的景觀,常在于險遠,故行事當 “盡志”無悔;其二,有感于仆碑之“華山”音誤,后世謬傳“何可勝道”,故治學當“深思慎取”。作者借游褒禪山,說明無論是建功立業(yè)、治學或是辦其它事情,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只有矢志不渝,人盡其力,物盡其用,深思慎取才能成功。 五、課堂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一)解釋下面句中“以”的用法。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2、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 4、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5、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6、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7、不隨以止也 8、而又不隨以怠 9、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10、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11、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總結:“以”在文中也出現得比較多,主要有下面幾種用法:(學生歸納,教師補充)作為介詞的用法1表示工具。譯為:拿,用,憑著。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 4表示時間、處所。譯為:于,在,從。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于。 6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作為連詞。1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勺g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而或省去3表示目的或結果關系,可譯“而”“來”“用來”“以致”等。4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因為(三)解釋下面句中“其”的用法。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3、距其院東五里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5、其文漫滅 6、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7、其下平曠 8、問其深 9、則其雖好游者不能窮也 10、入之愈深,其進愈難 11、而其見愈奇 12、然視其左右 13、蓋其又深 14、則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則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9、其孰能譏之乎 20、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四)歸納小結:(學生歸納,教師補充)1.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個”“那些”。2.人稱代詞,相當于“它”(他、她、他們)。 或 相當于“它(他、她、他們)的”。 第一人稱,相當于“我”、“我們”、 “自己”。3.副詞,表示反問等語氣,可譯為“難道”等。如“其孰能譏之乎”;表估計時,譯為大概、可能。4.助詞,無實在意義,如“既其出”。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2.歸納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識點。3. 通過學習本文,你獲得了什么啟示?請寫一篇心得,談談你的想法。附板書設計第一部分:記游 (基礎)第1段:介紹褒禪山概況(略) 第2段:記游華山洞經過(詳)前有伏筆 第二部分:議論 (深化) 第3段:要“盡吾志”(詳)后有照應 第4段:要“深思而慎取” (略) 第三部分(第5段)補敘因事說理 敘議結合 詳略得當 重點突出教學反思 本課游褒禪山記教學設計實現了高中語文課程以及教學大綱對于文言文學習的有關要求,達到了訓練和鍛煉學生閱讀、討論、歸納等多方面的能力。根據本課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了比較詳細導學案,使學生的預習工作能夠做得扎實有序,避免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提高了學生的自學效率,并使合作討論更具靈活性、有效性。這樣學生課堂聽講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言討論積極踴躍,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而教師適時的點撥、評價,又切實起到了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促進作用。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從學生的討論反饋效果來看,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是與以往古文的講授比較來說是有很大的提高的。從這一次的教學設計及實際的教學當中,我感受到授課過程中如果讓學生自主地完成學習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教學設計一定要花心思讓學生們動起來,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中獲得新知、拓寬思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今后在備課當中,可通過同課教師相互交流,設計更加完善的導學案,使學生的學習能落到實處,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同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吊鉤總成技術協(xié)議書
- 基本藥物管理協(xié)議書
- 安裝路燈保修協(xié)議書
- 宅基糾紛和解協(xié)議書
- 國外版權貿易協(xié)議書
- 工作內容變更協(xié)議書
- 國有企業(yè)改制協(xié)議書
- 夫妻之間財務協(xié)議書
- 學費代收業(yè)務協(xié)議書
- 同村屋基轉讓協(xié)議書
- 高效課堂新授課評價量化表
- 信和SDS2MS使用說明書
- 維修手冊震旦218現場
- 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復習題(DOC)
- 螺旋密封的設計及在流體機械中的應用
- 青島市失業(yè)人員登記表
- 燒結機工程施工設計方案
- 《中國好聲音》全國校園海選招商方案(冠名)
- 廣西安全文明施工費使用管理細則桂建質新版
- 存貨質押貸款業(yè)務管理規(guī)定
-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93條文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