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e 0jj 、 t 皿r h k l 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人鄭重聲明:所提交的學(xué)位論文是本人在導(dǎo)師指導(dǎo)下獨立進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據(jù)我所知,除了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對本人的研究做出重要貢 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本聲明的法律結(jié)果由本人 承擔。 學(xué)位論文作者簽名: 塞豸數(shù) 日期:2 1 f 呈:! ! 學(xué)位論文使用授權(quán)書 本學(xué)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東:i l ! j m 范大學(xué)有關(guān)保留、使用學(xué)位論文的規(guī) 定,即:東北師范大學(xué)有權(quán)保留并向國家有關(guān)部門或機構(gòu)送交學(xué)位論文的 復(fù)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quán)東- i k n 范大學(xué)可以將 學(xué)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編入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 印或其它復(fù)制手段保存、匯編本學(xué)位論文。 ( 保密的學(xué)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quán)書) 學(xué)位論文作者簽名:燃指導(dǎo)教師簽名:壘盔窒至 日 期:2 翌fq :妥:i o 日期:趁 皇:! ! 學(xué)位論文作者畢業(yè)后去向: 工作單位: 通訊地址: 電話: 郵編: 工 , 摘要 在中國古代,法律是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的工具,法律的首要價值是其秩序意義上的價 值。盜罪是中國古代社會歷代統(tǒng)治者最重視的犯罪之一。盜罪有很多種,作者僅對秦漢 時期群盜一種罪名進行探討。張家山漢簡( 二年律令盜律) 關(guān)于群盜罪的規(guī)定,“盜 五人以上相與功( 攻) 盜,為群盜。 作者認為當群盜取本意時應(yīng)指共同盜竊,只是一普 通的團伙盜竊而已,并不一定非得具備“相與功( 攻) 這一條件。當其一旦具備“相 與功( 攻) 的特點時群盜便會與亂世結(jié)合,從最初的維生發(fā)展到反抗政府的行動。群盜 更多的是指反抗統(tǒng)治者之囚徒的一種稱呼。 秦漢法律對群盜的定義、群盜發(fā)生后的追捕及獎懲等規(guī)定,就是各級官吏治理群盜 的主要法律依據(jù)。并建立起中央和地方上下兩級機構(gòu)來共同治理已不堪賦斂的普通百 姓,無法生存的流民,不堪忍受折磨的刑徒,與朝廷對抗的少年為主要成分構(gòu)成的群盜。 正是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治安機構(gòu),打擊了群盜犯罪,才使社會比較穩(wěn)定,對后 世的治安理論和治安實踐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群盜作為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一種犯罪行為,其對于整個社會的影響無疑是巨大而 且不容忽視的。它的影響不僅僅是干擾社會治安,在特定的時期甚至推動了整個歷史的 進程。 關(guān)鍵詞:盜;群盜;刑徒;少年 a b s t r a c t i na n c i e n tc h i n a , r u l e r so ft h el a wi sat o o lf o rm a n a g e m e n to ft h ew o r l d t h ep r i m a r y v a l u eo ft h el e g a lo r d e ri nt h es e n s eo fi t s - v a l u e p i r a t e so ft h ec r i m ei sas o c i a lh i s t o r yo f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r u l e r ,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c r i m e t h e r ea r em a n yt y p e so ft h e f tc r i m e s , a u t h o ro n l y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q i na n dh a nd y n a s t yw e r et od i s c u s sac r i m e i nt w o - y e a r l a w so fz h a n g ji a s h a nb a m b o ow i t hr e g a r dt ot h ep r o v i s i o n so ft h ec r i m e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 p i r a t e so ff i v eo rm o r er e a c t i v ep h a s ep i r a t e s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 t h ea u t h o rb e l i e v e st h a tw h e n t h eg r o u pi n t e n d e dt os t e a lw h e nr e f e r r i n gt oc o m m o nt h e f t ,o n l yam o r et h a no r d i n a r yt h e f t g a n g ,d o e sn o tn e c e s s a r i l yh a v et oh a v et h e ”a t t a c kp h a s e ”o ft h ec o n d i t i o n s o n c ew h e ni t ”p h a s ea n d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a t t a c kw i l lb eh e l d 謝mt h et r o u b l e dt i m e sw h e n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 ,al i v i n gf r o mt h ei n i t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s i s t a n c et o g o v e r n m e n ta c t i o n m o r e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 r e f e r st ot h ep r i s o n e ra g a i n s tt h er u l e r so fac a l l q i n a n dh a nl a wd e f i n i t i o no f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a f t e r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 r e w a r d sa n dp u n i s h m e n t s ,s u c ha sa r r e s t i n ga n dp r o v i d e st h a t ,o f f i c i a l sa t a l ll e v e l so f g o v e r n a n c ei st h em a i nl e g a lb a s i s a n d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t h ec e n t r a la n dl o c a ll e v e l st w o i n s t i t u t i o n st oc o m m o ng o v e r n a n c ef o r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e n a b l i n gc o n v e r g e n c eo v e rt h e o r d i n a r yp e o p l e ,t h ed i s p l a c e d 。p e r s o n s c a nn o t s u r v i v e ,f e du pw i t h t h e p r i s o n t o r t u r e ,c o n f r o n t a t i o n 晰t ht h ej u v e n i l ec o u r t , i st h em a i nc o m p o n e n to ft h eq i na n dh a n c o n s t i t u t e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 b e c a u s et h e r ei ss u c hac o m p l e t es e c u r i t ya g e n c i e s ,t oc o m b a tt h e c r i m eg r o u pr o b b e ro n l yr e l a t i v e l ys t a b l es o c i e t y ,f u t u r eg e n e r a t i o n so fl a wa n do r d e ro nt h e 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o fl a wa n do r d e rh a v eh a dap r o f o u n di m p a c t t h eg r o u pr o b b e rs e r i o u s l ye n d a n g e r e dp u b l i cs e c u r i t ya sac r i m i n a la c t ,i t si m p a c to n s o c i e t ya sa w h o l ei se n o r m o u sa n dc a nn o tb ei g n o r e d i ti sn o to n l yi n t e r f e r e 、 ,i t l lt h ee f f e c t s o fs o c i a ls e c u r i t y , e v e ni nas p e c i f i cp e r i o do ft i m et op r o m o t et h ew h o l eo fh i s t o r y k e yw o r d s :r o b ;g r o u pr o b b e r ;p r i s o n ;t h ej u v e n i l e s i l 知 t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目錄 引言1 一、秦漢“群盜 3 ( 一) 釋“盜 3 ( 二) 釋“群盜”4 二、秦漢律令體系中關(guān)于“群盜”的法令6 ( 一)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所見“群盜 的法令6 ( 二) 張家山漢墓竹簡 二四七號墓 二年律令中關(guān)于“群盜的法令7 ( 三) 張家山漢墓竹簡 二四七號墓 奏讞書中所見“群盜”的法令1 1 三、政府的治安機構(gòu)1 2 ( 一) 京畿地區(qū)的治安機構(gòu)1 2 ( 二) 地方的治安機構(gòu)1 4 四、群盜的成分構(gòu)成2 1 ( 一) 普通百姓為群盜:2 1 ( 二) 流民為群盜2 2 ( 三) 刑徒為群盜2 4 ( 四) “少年 為群盜2 5 五、群盜多發(fā)的影響:2 8 ( 一) 和平時期2 8 ( 二) 動亂時期2 9 結(jié)語3 1 參考文獻3 3 后記3 6 i i i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引言 一、學(xué)術(shù)價值 在中國古代,法律是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的工具,法律的首要價值是其秩序意義上的價 值。盜罪是中國古代社會歷代統(tǒng)治者最重視的犯罪之一。晉書刑法志載:李悝“撰 次諸國法,著法經(jīng)。以為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故其律始于盜、賊。 在目 前所知的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典法經(jīng)六篇中,盜法位居第一。“王者之政,莫急于 盜賊”成為后世歷代統(tǒng)治者建設(shè)法制的核心指導(dǎo)思想。盜罪立法的首要目的,是統(tǒng)治 者出于維護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因此,強盜、群盜、攻盜、共盜等是既對財產(chǎn),又 對人身甚至是對政權(quán)構(gòu)成直接威脅的各種暴力性的盜罪,是其立法所關(guān)注的重點, 目的便是維護其統(tǒng)治的社會秩序。盜罪有很多種,筆者僅對秦漢時期群盜一種犯罪名 進行探討。群盜在一般情況下是指共同盜竊,但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是指聚眾反抗統(tǒng)治秩序, 屬于危害皇權(quán)的重大政治犯罪。為維護統(tǒng)治秩序,歷代法律皆不惜以重刑治盜,從 而形成了中國古代盜罪立法重刑主義的基本傳統(tǒng)。 傳世文獻并沒有對群盜的專門記載,其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多散見于史記、漢書、后 漢書之中,這些文獻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材料。睡虎地秦墓竹簡、居延漢簡、張家山漢 簡和尹灣漢簡的出土彌補了這方面研究的重大缺憾。在睡虎地秦墓竹簡所載的二十九種 律文中,雖然沒有直接出現(xiàn)關(guān)于“盜律”的篇目,但法律答問則涉及了群盜罪的相 關(guān)內(nèi)容。在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的二十七種律文中,盜律有二十七支簡、十八 條律文;捕律有十九支簡,八條律文:還有津關(guān)令等,它使我們看到了漢代有 關(guān)群盜的內(nèi)容。在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與群盜有關(guān)的案例。在尹灣 漢簡行政檔案中雖沒有法律條文和司法狀況的直接記載,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法律用語,如 捕格,捕群盜等。這些簡牘為研究群盜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關(guān)于秦漢時期法律的研究,是比較薄弱的。隨著居延漢簡、睡虎地秦墓竹簡、張家 山漢簡、尹灣漢簡的出土,秦漢法律制度研究日益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關(guān)于秦漢時期的群 盜,雖然前輩學(xué)者在相關(guān)著作和論文中亦有涉及,但都不是全面的。這方面的代表性成 果有曹旅寧先生的張家山漢律研究,此書由2 4 篇論文組成,集中研究湖北江陵張家 山2 4 7 號墓出土的漢初法律,如盜律、捕律、津關(guān)令、奏讞書等,基本涵蓋了這批法律 簡牘的主要內(nèi)容,并著重對“群盜”法條及其出現(xiàn)的歷史背景進行了細致的考察。留張 伯元主編了法律文獻整理與研究,作者試圖在梳理已見出土簡牘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傳 統(tǒng)的法制史料和歷史背景資料,做綜合性的考察和研究。其中的( 盜跖) 篇與盜、賊 協(xié)晉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 9 7 4 年版,第9 2 2 頁。 。曹旅寧:張家山漢律研究,中華書局,2 0 0 5 年版。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律對群盜的抓捕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了闡述。也另外,在一些法制史著作中,也有部分涉 及到秦漢時期的群盜,雖然內(nèi)容簡略,但對我們的研究依然是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例如栗勁秦律通論,栗先生主要是從法學(xué)角度對秦律的具體條目和判罰原則做了細 致的闡釋。這是中國法制史領(lǐng)域中第一部全面論述秦代法制的專門著作。 秦漢時代的法律體系都是由當時的統(tǒng)治階層制定并執(zhí)行的。因此,在研究秦漢時代 的法律體系時,對官制和治安機構(gòu)的了解也是必要的。安作璋、熊鐵基的秦漢官制史 稿 ,陳智勇中國古代社會治安管理史,這些書籍使我們對秦漢時期對群盜的治 安機構(gòu)有了一定的了解。 對秦漢時期的群盜進行研究的論文也比較缺乏。主要有張功的秦朝“盜”考論 主要講的是“秦朝不堪賦斂盤剝的普通百姓、逃亡刑徒、與專制政府對抗的少年是秦朝 盜的主體,大量群盜的存在是秦朝盜的特點,秦朝有專門的法律、官吏以制裁、控制盜, 數(shù)量眾多的盜對秦朝社會各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 中國政法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漢唐 之際盜罪立法研究( 2 0 0 7 年) ,對“盜”字涵義的淵源和流變進行了梳理和考釋。并 結(jié)合時代背景,對古代律典中盜律篇設(shè)置的由來進行了考察。系統(tǒng)的闡述了漢律中 有關(guān)盜罪的規(guī)定。姜建設(shè)的從 看漢律對瀆職罪的處罰 ,高葉青的漢 代的罰金和贖刑叫二年律令 研讀札記,宋國華的從出土文獻看秦漢時期刑事 司法協(xié)助的請求 等,論文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漢代的盜竊罪進行了分析,為我們進一 步的研究秦漢時期的群盜提供了參考。 2 0 世紀7 0 年代中期后,隨著中國內(nèi)地大量發(fā)現(xiàn)的簡牘公布于世,日本學(xué)術(shù)界也掀 起了對新出土簡牘帛書的研究熱潮,如江村樹治云夢睡虎地出土秦律之性質(zhì)。 日本 學(xué)者掘毅的秦漢盜律考一文則以睡虎地秦簡所載秦律為對象,對秦漢時期出現(xiàn)的盜 罪的種類及其適用的刑罰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和比較研究。 這些文章對筆者研究群盜給 予了很大的輔助作用。 遺憾的是包括上面的研究成果都尚不夠深入和全面,有的只是點到為止,有的僅僅 涉及到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不能全面窺知秦漢時期群盜。因此,本文擬在前人研究 成果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文獻和出土材料,對秦漢時期群盜做進一步系統(tǒng)的探討。 ”張伯元主編:法律文獻整理與研究,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 0 0 5 年版。 栗勁:秦律通論,山東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版。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齊魯書社,2 0 0 7 年版。 鈕陳智勇:中國古代社會治安管理史,鄭州大學(xué)出版社,2 0 0 3 年版。 西張功:秦朝“盜”考論,甘肅高師學(xué)報,2 0 0 3 年,第4 期。 曲姜建設(shè):從( 二年律令) 看漢律對瀆職罪的處罰,史學(xué)月刊,2 0 0 4 年版,第1 期。 囝高葉青:漢代的罰金和贖刑 研讀札記,南都學(xué)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2 0 0 4 年,第6 期。 四宋國華:從出土文獻看秦漢時期刑事司法協(xié)助的請求,河南公安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 0 0 8 年,第2 期。 ( 日) 江村樹治:云夢睡虎地出士秦律之性質(zhì),東洋史研究,1 9 8 1 年版,4 0 卷1 ,號。 盼堀毅:秦漢法制史論考,法律出版社,1 9 8 8 年版。 2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一、秦漢“群盜 ( 一) 釋“盜” 理清盜字的確切含義是展開有關(guān)秦漢“群盜”研究的前提。什么是“盜”。東漢許 慎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盜,“私利物也。從旅皿。;足 欲也。欲皿為盜。 王筠在說文解字句讀釋私利物為:“私有所利于它人之物也?!眹饧磳λ擞欣?的物品竊為己有。從漿,表示對別人的器皿羨慕得流口水,想要得到??梢姟氨I”,指 暗地里取人財物,引申為凡不為自己所擁有的而據(jù)為己有的行為,主要是指經(jīng)濟方面的 侵犯。 在盜罪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中,以財產(chǎn)犯罪為主,并兼具政治性犯罪等多種犯罪的內(nèi)容, 其內(nèi)涵也逐漸擴展。在這種形勢下,李悝著法經(jīng)。這在中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 的意義。晉書刑法志載:“以為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故其律始于盜、賊?!?法經(jīng)六篇中,盜法位居第一,其打擊的鋒芒直指威脅封建地主階級政權(quán)和侵犯 官私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的人。這里的“盜 指的是竊取或者搶劫他人財物的人。“盜”字在使 用的過程中,在法律的軌道上,逐步走向了規(guī)范。 晉代著名律學(xué)家張斐在其注律表中,將“盜字作為一個專門的法律詞語,進 行了規(guī)范性的明確解釋,影響深遠。張斐日:“取非其有謂之盜。而晉書刑法志 載:“無變斬擊謂之賊,取非其物謂之盜。在張斐的這個解釋中,盜的犯罪所采 用的方式是“取”,但“取”的對象一個是“非其有”,而另一個是“非其物,兩者雖 然僅僅只有一個字的差別,但表達的意思確有很大的不同。這表示盜的犯罪對象不僅僅 是限制于財務(wù)上的,而且還包括權(quán)利、人身等不是財產(chǎn)性的東西。何勤華認為:“張斐 在解釋盜字時,卻并沒有考慮取財?shù)姆绞絾栴},僅著眼于財物的所有權(quán),認為,凡 是獲取不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物,即為之盜。應(yīng)該指出張斐給盜下的定義是不夠 確切的。中國古代法律上的盜罪體系,便是在這個基本內(nèi)涵上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 堀毅在秦漢法制史論考是這樣分析盜罪的,他認為:現(xiàn)行刑法里是將盜罪分為 竊盜和強盜兩大類,而加以輕重不同的懲罰。與此相同的原則從秦漢以前的文獻中可找 到。首先我們可以從后漢書中找到強盜一詞,后漢書陳忠傳:“臣竊見元年以 來,盜賊連發(fā),攻亭劫掠,多所傷殺。夫穿窬不禁,則致強盜;強盜不斷,則為攻盜; 函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4 1 4 頁。 王筠:說文解字句讀,中華書局,1 9 8 8 年版,第1 1 8 3 頁。 晉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 9 7 4 年版,第9 2 2 頁。 回晉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 9 7 4 年版,第9 2 8 頁。 何勤華:律學(xué)考,商務(wù)印書館,2 0 0 4 年版,第1 3 7 頁。 3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攻盜成群,必生大奸。故亡逃之科,憲令所急,至于通行飲食,罪至大辟。但是,這 并不意味“強盜”已經(jīng)見諸于秦漢時期的法律正式法律條文?!皬姳I”與“攻盜”一樣, 只是用來表示盜竊手段的一種形式而已。那么正式法律條文又如何表示的呢? 首先,我 們看到有“五人盜”等詞句,接著則出現(xiàn)與前引后漢書文中相同的盜罪“強攻群盜 。 晉書刑法志載:“若加威勢下手取財為強盜?!碧拼院髿v代封建律典將“攻盜”、 “群盜”并入“強盜”。因此,唐律對“強盜”的定義,實際上包括了漢律中的“強盜”、 “攻盜”和“群盜”。唐律疏議賊盜律“諸強盜 條注:“謂以威若力而取其財,先 強后盜、先盜后強等。若與人藥酒及食,使狂亂取財,亦是。即得闌遺之物,毆擊財主 而不還;及竊盜發(fā)覺,棄財逃走,財主追捕,因相拒捍:如此之類,事有因緣者,非強 盜。 ( 二) 釋“群盜” 、 何勤華指出:“古代法律中的群,常用來泛指集合一起從事某種活動的群體。如 群盜。群是一個虛義、有形容作用的集合性單位量詞,本身并不表示確切的數(shù)量。 因此,將多少人稱為群,需要另作規(guī)定。”張斐認為“三人謂之群”。那就是說稱 “群”者,最少要有三人。關(guān)于群盜的人數(shù),則認為最少要有三個人才可以稱為群盜。 但在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中有這樣的規(guī)定: 群盜爰書:某亭校長甲、求盜才( 在) 某里日乙、丙縛詣男子丁,斬首一, 具弩二、矢廿,告日:“丁與此首人強攻群盜人,自晝甲將乙等徼循到某山,見丁 與此首人而捕之。此弩矢丁及首人弩矢毆( 也) 。首人以此弩矢口口口口口口乙, 而以劍伐收其首,山儉( 險) 不能出身山中。”【訊】丁,辭日:“士五( 伍) ,居某 里。此首某里士五( 伍) 戊毆( 也) ,與丁以某時與某里士五( 伍) 己、庚、辛, 強攻群盜某里公士某室,盜錢萬,去亡。己等己前得。丁與戊去亡,流行毋( 無) 所主舍。自晝居某山,甲等而捕丁戊,戊射乙,而伐殺收首。皆毋( 無) 它坐罪。 診首毋診身可毆( 也) 。 爰書群盜涉及亭校長甲、求盜乙、群盜人丙、丁、戊、己、庚、辛,于豪亮先生在 秦律叢考中指出:“五人盜即群盜。張家山漢簡 出土以后 明確寫有“盜五人以上相與功( 攻) 盜,為群盜。 證明群盜是以五人為基準的。 曹旅寧先生認為:“群盜人數(shù)為五人以上只是群盜的法定犯罪構(gòu)成要件之一,群盜 還應(yīng)具有相與功( 攻) 的特點,二者缺一不可。然而作者認為當群盜取本意時應(yīng) 指共同盜竊,并不一定非得具備“相與功( 攻) 這一條件。這一點可以在秦簡法律 。后漢書陳忠傳,中華書局,1 9 6 5 年版,第1 5 5 8 1 5 5 9 頁。 口晉 s 刑法志,中華書局,1 9 7 4 年版,第9 2 9 頁。 慟唐律疏議,中華書局,1 9 8 3 年版,第3 5 6 頁。 。何勤華:律學(xué)考,商務(wù)印書館,2 0 0 4 年版,第1 3 3 頁。 晉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 9 7 4 年版,第9 2 8 頁。 曲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池版社,1 9 7 8 年版,第2 5 5 頁。 。于豪亮學(xué)術(shù)文存秦律從考,中華書局,1 9 8 5 年版,第1 4 3 頁。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 二四七號墓 ,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7 頁。 卿曹旅寧:秦律新探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2 5 1 頁。 4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答問中得到證明,如: 夫、妻、子五人共盜,皆當刑城旦,今中( 甲) 盡捕告之,問甲當購o 幾可( 何) ? 人購二兩。夫、妻、子十人共盜,當刑城旦,亡,今甲捕得其八人,問甲當購幾可 ( 何) ? 當購人二兩。 上述事例中人數(shù)為五人以上,但因為沒有具備“相與功( 攻) 的特點,因此僅當 是一普通的團伙盜竊而已。在漢書爰盎傳中有記載:倒爰盎字絲。其父楚人也, 故為群盜,徙安陵。顏師古日:群盜者,群眾相隨而為盜也?!?當其一旦具備“相與功( 攻) 的特點時,群盜便會與亂世結(jié)合,從最初的維生發(fā) 展到反抗政府的行動時,其危害就不言而喻了。 群盜犯罪所侵犯的不僅是官私財物,而且還直接威脅到民眾的身家性命和社會統(tǒng)治 的秩序,群盜是盜罪中社會危害性最大的一種犯罪。下面將從出土資料方面入手,分敘 在律令體系中體現(xiàn)對群盜的嚴懲及追捕等規(guī)定。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 9 7 8 年版,第2 0 9 頁。 漢書爰盎傳,中華書局,1 9 6 2 年版,第2 2 6 7 頁。 5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二、秦漢律令體系中關(guān)于“群盜的法令 ( 一) 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所見“群盜”的法令 云夢秦簡的法律答問中,主要內(nèi)容多為對偷盜行為的處罰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十 分詳細,處罰極為嚴苛,且區(qū)分作案的性質(zhì),參與作案的角色,盜竊贓物的多少等細節(jié), 給予輕重不同的處罰,其中對群盜作案的處罰最為嚴厲。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 記載: 害盜別徼而盜,駕( 加) 罪之?!笨? 何) 謂“駕( 加) 罪 ? 五人盜,臧( 贓) 一錢以上,斬左止,有( 又) 黥以為城旦;不盈五人,盜過六百六十錢,黥剁( 劓) 以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n - - 百廿錢,黥為城旦;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錢,遙( 遷) 之。求盜比此。 五人及五人以上共同盜竊,屬“群盜”,在盜竊罪中,處罰最為嚴厲。贓物只要在 一錢以上,就會被斷去左足,同時黥為城旦。 但是“群盜”的身份不同,處罰也就不同。法律是為了保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維護 封建等級特權(quán)。如果只是普通百姓犯了群盜罪,就會被處以使犯人在肉體上受到痛苦和 折磨的鬼薪鋈足刑和僅次于死刑的宮刑。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記載: 可( 何) 謂“贖鬼薪鋈足 ? 可( 何) 謂“贖宮? 臣邦真戎君長,爵當上造 以上,有罪當贖者,其為群盜,令贖鬼薪鋈足;其有府( 腐) 罪,【贖】宮。其它 罪比群盜者亦如此。圓 鋈足,栗勁先生在秦律通論中認為:“鋈足,可以理解為在足的外表附加上一 種刑具,使犯人在肉體上受到痛苦和折磨,在本質(zhì)上來說“鋈足 也屬笞刑一類的刑罰。 宮刑,也稱腐刑,是僅次于死刑的刑罰,在懲罰上,主要是針對人的生理及名譽,以達 到懲罰罪犯的目的。 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人物,爵位在上造以上的人為群盜,可以采用贖刑,就是交納法定 財物代替已依法判處的刑罰。從這條簡文中就可以說交納一定的財物來取代鬼薪鋈足, 宮刑。在秦律中,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用金錢贖免的,依法宣判為贖刑的,或具有一 定身份的人犯了罪,才可以用金錢贖。這些人如果為群盜,就可以享受一定的優(yōu)待,通 過繳納一定數(shù)量的金錢來贖罪。 赦免后的群盜帶領(lǐng)肉刑以上罪人逃亡,則以故罪論,處以斷去左足為城旦的處罰。 在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中是這樣記載的: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 ;版社,1 9 7 8 年版,第1 5 0 頁。 口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 9 7 8 年版,第2 0 0 頁。 6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將司人而亡,能自捕及親所智( 知) 為捕,除毋( 無) 罪;已刑者處隱官。” 可( 何) 罪得“處隱官”? 群盜赦為庶人,將盜戒( 械) 囚刑罪以上,亡,以故罪 論,斬左止為城旦,后自捕所亡,是謂“處隱官。它罪比群盜者皆如此。 這條律文反應(yīng)了秦代認可和鼓勵親屬代為追捕的則屬于越獄逃跑的罪犯。這也是說 犯罪者如以自身的作為主動消除犯罪后果的,也可減免處刑。斷足刑適用于“群盜”重 罪,一般較少使用,可見這種處罰還是很重的。 群盜的這種犯罪集團,對統(tǒng)治階級危害最大,因此處刑也就最重。在睡虎地秦墓 竹簡封診式群盜爰書,記載了破獲由五個人組成的持有劍、弩等武器的搶劫集團, 前后有四個人被捕獲,一個被殺死。 ( 二) 張家山漢墓竹簡 二四七號墓 二年律令中關(guān)于“群盜”的 法令 1 盜律中關(guān)于“群盜”的法令 盜律所涉主要是偷盜方面的事,對五人以上的團伙盜竊加重懲治。盜律6 4 簡規(guī)定: 智( 知) 人為群盜而通歆( 飲) 食覦鲼之,與同罪;弗智( 知) ,黥為城旦舂。 其能自捕若斬之,除其罪,有( 又) 賞如捕斬。群盜法( 發(fā)) ,弗能捕斬而告吏, 除其罪,勿賞。圓 關(guān)于通飲食饒鲼在后漢書陳忠傳注中是這樣記載的:“通行飲食,猶今律 云過致資給,與同罪也。 唐律疏議謂:“過致資給者,謂指授道途,送過險處, 助其運致,資給衣糧”。漢之通行飲食,也如此。目的在于瓦解和鎮(zhèn)壓農(nóng)民和其他階 層的造反活動。 這條律文可以理解為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而為其提供食物者,雖然也會受到 “黥為城旦春”的處罰,但相比較而言是輕刑罰。但是知道他人為群盜的身份,而仍然 為其提供食物的話,受到的懲罰和群盜是一樣的。但是若能夠自覺的抓捕或殺死他們, 除去原來的處罰,又能夠得到相應(yīng)的獎賞。發(fā)現(xiàn)群盜,自己不能捕殺而告訴官吏,只能 免罪而不能獲得獎賞。 這在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也有類似的記載:“甲盜不盈一錢,行乙室, 乙弗覺,問乙論可( 何) 毆( 也) ? 毋論。其見智( 知) 之而弗捕,當貲一盾。 這則條文很明確地指出若發(fā)現(xiàn)偷盜者,必須要將他抓捕。但同時又強調(diào),是在發(fā) 現(xiàn)偷盜行為的情況下,未將其抓捕,才處罰一盾。 制定這項規(guī)定,目的在于及時抓捕偷盜者、群盜,并且使每個人都清楚當發(fā)現(xiàn)偷盜 者、群盜時,應(yīng)負有將其抓捕的責任,及時制止偷盜行為,令偷盜者、群盜無機可乘, 口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 9 7 8 年版,第2 0 5 頁。 留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盜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7 頁。 后漢書陳忠傳,中華書局,1 9 6 5 年版,第1 5 6 0 頁。 唐律疏議,中華書局,1 9 8 3 年版,第5 4 1 頁。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文物出版社,1 9 7 8 年版,第1 5 5 頁。 7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這對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無疑是積極的。 張家山漢簡盜律中的條文還提供了群盜犯罪的客觀要件,6 5 、6 6 簡規(guī)定: 群盜及亡從群盜,毆折人枳( 肢) ,膚體及令彼( 跛) 凳( 蹇) ,若縛守、將人 而強盜之,及投書、縣( 懸) 人書,恐狷人以求錢財,盜殺傷人,盜發(fā)冢( 蟓) , 略賣人若己略未賣,橋( 矯) 相以為吏,自以為吏以盜,皆磔。 我們從這條簡中可知,群盜實施的犯罪行為包括故意傷害人使其致殘,故意搶劫, 襲擊捆綁看守及押運人員搶劫、冒充官吏搶劫,投遞恐嚇書信索取財物,搶劫殺人傷人, 盜墓,搶奪買賣人口等。這些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的統(tǒng)治秩序。所以只要是群盜或逃亡 后加入者,都要被處以“碟”的極刑。磔刑是秦漢時期的一種死刑。漢書景帝紀 師古注日:“磔謂張其尸也?!表莸谋疽馐橇焉侵冈谧诮太I祭儀式中殺牲祭神,后 來演變?yōu)橐环N割裂肢體、挖出內(nèi)臟的酷刑,用于懲罰群盜等重罪。對群盜顯然是屬于從 重從嚴處罰,以達到對群盜嚴厲鎮(zhèn)壓的目的。 2 捕律所見“群盜”的法令 群盜是對社會治安威脅最大的一個特殊群體,所以在發(fā)現(xiàn)群盜后便要組織官兵及時 進行圍剿,捕抓。 捕律1 4 0 簡規(guī)定:“群盜殺傷人、賊殺傷人、強盜,即發(fā)縣道,縣道亟為發(fā)吏徒 足以追捕之,尉分將,令兼將,亟詣盜賊發(fā)及之所,以窮追捕之。毋敢口界而環(huán)( 還) 。” 這條律文可以解釋為:群盜殺傷人、賊殺傷人、強盜等行為發(fā)生地的縣、道官吏應(yīng) 立即派譴足夠的吏卒前往追捕,縣尉分別率領(lǐng)士卒拘捕盜賊,縣令兼任將領(lǐng),立即到事 發(fā)地以及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的處所追捕,可以跨越縣、道界追捕。從中可以看出官吏 對抓捕群盜的重視。 對于官吏抓捕群盜不力的要予以處罰。在捕律簡1 4 5 規(guī)定: 盜賊發(fā),士吏、求盜部者,及令、丞、尉弗覺智( 知) ,士吏、求盜皆以卒戍 邊二歲,令、丞、尉罰金各四兩。令、丞、尉能先覺智( 知) ,求捕其盜賊,及自 劾,論吏部主者,除令、丞、尉罰。一歲中盜賊發(fā)而令、丞、尉所( ? ) 不覺智( 知) , 三發(fā)以上,皆為不勝任,免之。鋤 這條律文可以解釋為:縣廷如果不能及時察覺群盜殺傷人或者其他罪行嚴重的案 件,首先追究相關(guān)吏員( 令、丞、尉) 的責任并會受到懲罰。求盜受到的懲罰要比令、 丞、尉沉重的多。一年當中盜賊事件有三次以上沒有發(fā)覺,縣里的令、丞、尉都要被免 職。 類似的記載在傳世文獻中也有。漢書酷吏傳:“群盜起不發(fā)覺,發(fā)覺而捕弗滿 m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盜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1 7 頁。 圓漢書景帝紀,中華書局,1 9 6 2 年版,第1 4 6 頁。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捕律,文物 ;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7 頁。 國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捕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8 頁。 8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m 對于不能捕獲已知盜賊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的官吏、 士卒可能受到輕者罰金,重者處死的處罰,借以督責和懲治緝捕盜賊不力的官吏。 官吏還應(yīng)及時把發(fā)現(xiàn)群盜的情況要向有關(guān)部門匯報,雖然匯報了,但拖延的時間超 過了一日,以致官府沒能捕到盜賊,則對該官吏以“鞫獄故縱”罪論處。在捕律1 4 6 簡是這樣規(guī)定的,“群盜、盜賊發(fā),告吏,吏匿弗言其縣廷,言之而留盈一日,以其故 不得,皆以鞫獄故縱論之。罾 從這條律文中可以看出,漢初統(tǒng)治者對治理群盜的重視。對此,文獻中亦有相關(guān)記載, 如:漢書刑法志載:“作見知故縱、監(jiān)臨部主之法。師古日:見知人犯法不舉 告為故縱。岣所以說不論是民眾還是官吏,知道有人犯法,尤其是“盜賊 ,必須舉告, 不然的話就是“故縱”,依照律法處以與犯法者相同的懲罰。 在對抓捕群盜不力的官吏處罰的同時,還采用了獎賞的辦法,來調(diào)動他們打擊群盜 的積極性。捕律1 4 7 1 5 1 簡規(guī)定: 口口口口發(fā)及斗殺人而不得,官嗇夫、士吏、吏部主者,罰金各二兩,尉、尉 史各一兩;而斬、捕、得、不得、所殺傷及臧( 贓) 物數(shù)屬所二千石官,二千石官 上丞相、御史。能產(chǎn)捕群盜一人若斬二人,壤( 拜) 爵一級。其斬一人若爵過大夫 及不當蝽( 拜) 爵者,皆購之如律。所捕、斬雖后會口口論,行其購賞。斬群盜, 必有以信之,乃行其賞。捕從諸侯來為間者一人,撼( 拜) 爵一級,有( 又) 購二 萬錢。不當蝽( 拜) 爵者,級賜萬錢,有( 又) 行其購。數(shù)人共捕罪人而當購賞, 欲相移者,許之。鯽 該條是關(guān)于追捕盜賊獎勵及程序方面的規(guī)定,官吏必須及時追捕罪犯,否則將受到 罰金二兩的處罰。而對能活捉群盜一人者或斬殺其二人者,則賜爵一級作為獎賞。對無 拘捕義務(wù)的普通群眾捕獲盜賊或犯罪嫌疑人也可獲得晉爵或物資獎勵。漢律還同時規(guī)定, 應(yīng)受償者可將自己的獎償轉(zhuǎn)移給他人。 漢律還保護應(yīng)受償者的成果。捕律1 5 4 、1 5 5 簡規(guī)定: 數(shù)人共捕罪人而獨自書者,勿購賞。吏主若備盜賊、亡人而捕罪人,及索捕罪 人,若有告劾非亡也,或捕之而非群盜也,皆勿購賞。捕罪人弗當,以得購賞而移 予它人,及詐偽,皆以取購賞者坐臧( 贓) 為盜。 這條律文可以解釋為:數(shù)人共同捕獲罪人,然而單獨登記說是是自己的功勞,則不 給予獎賞;官員捕獲犯人( 有秩吏捕獲闌亡者,是他的職責) ,或根據(jù)告發(fā)捕獲犯人, 或捕獲的犯人非群盜者,則一律不給予獎賞;如果以不當及欺詐手段騙取獎賞的,則按 所得獎賞額以盜罪論處。 從中可以看出漢代統(tǒng)治者嚴懲弄虛作假的行為,對用欺詐的手段取得獎勵的行為還 予以一定的懲罰。對無拘捕義務(wù)的普通群眾捕獲盜賊或犯罪嫌疑人也可獲得晉爵或物資 o 。漢書咸宣傳,中華書局,1 9 6 2 年版,第3 6 6 2 3 6 6 3 頁。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 捕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8 頁。 漢書刑法志,中華書局,1 9 6 2 年版,第1 1 0 1 頁。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筒二年律令捕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9 頁。 西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捕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9 頁。 9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獎勵。這樣做有利于調(diào)動群眾的積極性,對群盜的抓捕更有力。 在捕律中,除對官吏抓捕群盜方面的規(guī)定,還主張活捉群盜。捕律1 5 2 、1 5 3 簡規(guī)定: 捕盜賊、罪人,及以告劾逮捕人,所捕格斗而殺傷之,及窮之而自殺也,殺傷 者除,其當購賞者,半購賞之。殺傷群盜、命者,及有罪當命未命,能捕群盜、命 者,若斬之一人,免以為庶人。所捕過此數(shù)者,贖如律。 該條文的意思可解讀為:追捕盜賊、其他犯罪嫌疑人,以及因告劾應(yīng)被捕獲到案之 人時,被追捕者拒捕而追捕者將其殺傷,或者由于追捕者的追捕使得被追捕者陷入困境 而被迫自殺的,免除殺傷被追捕者的刑事責任,應(yīng)給予追捕者的獎勵給付一半。殺傷群 盜、已經(jīng)定罪之人,及其那些應(yīng)定罪還沒有定罪的人,能抓捕群盜、已經(jīng)定罪之人,如 果能捕獲到或者斬殺一個群盜、己定罪之人,就免除其刑罰為庶人。如果捕捉或斬殺的 人數(shù)超過一個,則按照條律來贖其罪行??梢钥闯?,漢代在拘捕主張生擒被拘捕者,不 鼓勵殺傷。 3 津關(guān)令所見“群盜 的法令 津關(guān)令大致頒布于漢初的高祖時期至呂后二年,內(nèi)容豐富,涉及交通管理、關(guān) 禁制度等諸多問題。關(guān)、津不僅是古代社會重要的軍事防御設(shè)施,而且又具有維護社會 治安的功能。 西漢法律中對官吏懲處的規(guī)定是細致并且嚴格的,就算是因緝拿罪犯而出入關(guān)塞的 吏卒,也要將其名籍上報,如果吏卒過期沒有返回、而且沒有延期申請的,吏卒也要受 到懲罰。津關(guān)令4 9 4 、4 9 5 簡規(guī)定: 口、相國、御史請緣關(guān)塞縣道群盜、盜賊及亡人越關(guān)、垣離( 籬) 、格塹、封 刊,出入塞界,吏卒追逐者得隨出入服跡窮追捕。令將吏為吏卒出入者名籍,伍人 閱具,上籍副縣廷。事已,得道出入所。出人盈五日不反( 返) ,伍人弗言將吏, 將吏弗劾,皆以越塞令論之。 該條文的意思可解讀為:沿邊縣道的“群盜”、“盜賊”以及逃亡者越過邊界線上的 關(guān)卡、藩籬、壕溝邊界上做標記的樹木而出入邊界,將被視作越塞的行為,吏卒可以循 其蹤跡而窮追不舍。守邊將吏對追捕吏卒出入境狀況進行登記造冊,而且以五日為限, 同伍者擔保,其名籍登記副冊上交縣廷。行動結(jié)束時,要從原來的出口進入。追捕吏卒 出境超過五天還沒有回來,同伍者不向?qū)⒗魣蟾?,將吏不加追究,都要按“越塞?論 處,處以肉刑。 越塞在當時是一種性質(zhì)相當嚴重的犯罪行為,為進行追捕任務(wù)而出關(guān)塞的吏卒如果 不按時回來,與他同伍的人沒有去告發(fā),將也會被按越塞者論處,可見官府將這種監(jiān)察 的職責強制性的轉(zhuǎn)移給了伍人。其中追捕吏卒五日不返、伍人不報、將吏不究皆屬于瀆 職行為。還可以知道,當緝拿行動要超越郡縣、王國和邊界時,必須受到一定限制,不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捕律,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2 9 頁。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津關(guān)令,文物出版社,2 0 0 6 年版,第8 4 頁。 1 0 東北師范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 是任意而為的。 ( 三) 張家山漢墓竹簡 二四七號墓 奏讞書中所見“群盜的 法令 張家山漢墓竹簡奏讞書由2 2 8 枚竹簡組成,其性質(zhì)是議罪案例的匯編,時 間包括從春秋時期到兩漢初期的2 2 個案例,是當時的司法訴訟程序和文書格式的具體 記錄。其共收錄三則秦王政( 始皇帝) 時期案例文書,案例1 8 就是一則鎮(zhèn)壓叛亂群盜 而屢遭挫折的案例。張家山漢簡奏讞書南郡卒史蓋廬、摯田、段( 假) 卒史復(fù)攸口 等獄簿載錄的秦代案例文書: 御史書以二十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詰庫:擊反群盜,儋乏不斗,論 之有法。摩搭掾獄,見罪人,不以法論之,而上書言獨財( 裁) 新黔首罪,是欲繹 ( 釋) 縱罪人也。何解? 摩日:聞( ? ) 等上論奪爵令戍,今新黔首實不安輯,上 書以聞,欲陛下幸詔虐以撫定之,不敢擇( 釋) 縱罪人。毋它解。詰厙:等雖論 奪爵令或( 戍) ,而毋法令,人臣當謹奏法以治。今摩繹( 釋) 法而上書言獨( 財) 新黔首罪,是摩欲繹( 釋) 縱罪人明矣。吏以論庫,庳何以解之? 庫日:毋以解之, 罪。令:所取荊新地多群盜,吏所興與群盜遇,去北,以儋乏不斗律論;律: 儋乏不斗,斬。纂遂縱囚,死罪囚,黥為城旦,上造以上,耐為鬼薪,以此當厙。當 之:蘑當耐為鬼薪。靡擊( 系) 訊者七人,其一人擊( 系) ,六人不擊( 系) 。不 l。i 存者不訊。 事情的開始是蒼梧縣利鄉(xiāng)發(fā)生了群盜作亂,其令史肆、義二人,去率吏卒和新黔首 前往鎮(zhèn)壓,兩次失敗,義等被殺。攸縣先后三次發(fā)新黔首前往,最終才將反叛平息。前 兩次失敗,按照秦律以儋乏不斗律論。百姓因為怕被依令以儋乏不斗的罪名處斬,所以 民心遙恐不安,黔首們多逃入山中。由于三批新黔首的名單混在一起,未有當捕者名單。 此案議罪過程的主角是地方長官雍。之所以雍沒被處斬,可能是他上書要皇上下詔書的 理由成立,不作譫乏不斗論;結(jié)果又沒有被處以黥為城旦,則是因為他的爵級在上造以 上。 從剿滅利鄉(xiāng)群盜的經(jīng)過以及對攸縣縣令雍的處刑全過程看,群盜作亂,也可以說是 為嚴法所迫,戰(zhàn)爭一旦失利,官員和征派的新黔首將均按儋乏不斗處斬,這樣只剩下逃 亡一途。這樣的法律,只能促使更多的吏卒和百姓轉(zhuǎn)而成為群盜。后來的歷史也證明了。 正是死刑的威脅使戍卒陳勝、吳廣等起而造反。史記秦始皇本紀:“故秦之盛也, 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jīng)濟數(shù)據(jù)分析與決策試題及答案
- 材料疲勞裂紋擴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重點基礎(chǔ)知識點
- 材料疲勞損傷累積分析數(shù)據(jù)可視化重點基礎(chǔ)知識點
- 船舶火災(zāi)呼叫外界救火應(yīng)急預(yù)案(3篇)
- 航空器艙內(nèi)火災(zāi)應(yīng)急預(yù)案(3篇)
- 課程學(xué)習(xí)建議與經(jīng)驗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學(xué)院火災(zāi)處置應(yīng)急預(yù)案(3篇)
- 經(jīng)濟增長的驅(qū)動力與政策應(yīng)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信息處理技術(shù)考試新面貌探討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shè)計師行業(yè)現(xiàn)狀與試題及答案案例研究
- 2023-2024學(xué)年上海市寶山區(qū)八年級(下)期末數(shù)學(xué)試卷 (含答案)
- 4、《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 鋼絲繩 扁擔 驗算
- 50MW漁光互補光伏發(fā)電投資建設(sh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廣州中撰咨詢
- 教學(xué)課件·《互換性與測量技術(shù)》
- (精華完整版)國家開放大學(xué)電大本科《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學(xué)》網(wǎng)絡(luò)課形考網(wǎng)考作業(yè)及答案
- 擴聲系統(tǒng)施工組織設(shè)計
- 現(xiàn)場組織機構(gòu)機構(gòu)框圖及說明.5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差旅和會議費用管理辦法
- 國際快遞常用形式發(fā)票(DHL UPS FedEx)
- GSL1680_DataSheet_Chinese_RevA1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