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研究,課程類別:專業(yè)選修課:32節(jié) 課程特點:學術性、前沿性、思想性 教材: 自編(講義),主要參考書: 1、溫儒敏: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2錢理群: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3曹文軒: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xiàn)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月第一版。 4李揚:中國文學經(jīng)典再解讀,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5陸貴山主編:中國當代文藝思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張炯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 7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江蘇文藝出版社。 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 9魯迅研究 10余秋雨:文化苦旅 11
2、筱敏:記憶的形式成年禮 12.其他有關學術刊物、論文集等。,教學內(nèi)容: 魯迅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文學創(chuàng)作變遷:歷史、道德、審美評價的歷史性 裂變 青春之歌再解讀 紅旗譜白鹿原之比較兼反思“典型” 命題 路遙及其人生研究 官場小說滄浪之水 夏天敏好大一對羊、陳應松母親鑒賞 女性寫作及小說白鯊寓言討論 余秋雨及其散文的評價 思想隨筆及筱敏散文賞析,魯迅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為一門“重量級”的“顯學”,魯迅及魯迅研究在中國現(xiàn)代史、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學習角度看,全面、深入地了解,探討一下某一領域的某個課題,可以取得經(jīng)驗,指導一般。對提高學術修養(yǎng)及人文素養(yǎng)很有意義。 這一課題,主要不是探討學習
3、魯迅作品,也不是對魯迅思想的探討,而是介紹“魯迅研究”這一門學問的歷史和現(xiàn)狀。,魯迅研究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時期:從起步1928年 第二時期:19281949年 第三時期:19491976年 第四時期:1976,第一時期,從開始到1928年,可作為魯迅研究的起步階段或奠基期。真正意義上的“魯迅研究”從“五四”開始。 第一時期有三個派別: 1、社會人生派:傅斯年、 吳虞、 周作人、沈雁冰、張定璜的代表,張定璜的魯迅先生(1925)成就最大。 2、對立批評派:以陳西瀅為代表,其基本特點是肯定魯迅的小說,否定其雜文;肯定其前期,否定其后期;肯定其文學才能,否定其思想和人格。 3、青年浪漫派批評:宗
4、派主義情緒、浪漫主義標準是這派評論家的兩個特點,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人生體驗與魯迅的人生感受是隔膜的。,第二時期(19281949),這個時期是“魯迅研究”的形成期。這個時期馬克思主義的魯迅研究學派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 青年馬克思主義學派對魯迅的否定 馬克思主義務實派對魯迅的肯定 毛澤東為代表的實踐的革命家對魯迅的崇高評價 與這三個階段形成的三個派別的還有: 胡風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精神啟蒙派的魯迅研究 李長之等人的“人生藝術派”的魯迅研究 梁實秋為代表的英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魯迅觀,1、青年馬克思主義學派對魯迅的否定、攻擊 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的部分知識分子是一些空談政治理論、缺乏實際的政治經(jīng)驗和對中國社會
5、的深切體驗的人但他們又頑強的表現(xiàn)自己。他們對魯迅的評論集中在下列幾點: (1)為魯迅劃定階級成分 (2)嘲笑魯迅的人道主義 (3)宣布魯迅及其作品已經(jīng)過時 (4)斥責魯迅的態(tài)度惡劣 馮乃超、李初梨在、郭沫若(杜荃)、阿莫(錢杏邨 )等,認為魯迅是“小資產(chǎn)階級”、“封建階級”。 這個“浪漫主義”學派不可能做出實際的研究中國現(xiàn)代史、文學史上的左的思潮、教條主義這時已經(jīng)濫觴。,2、馬克思主義務實派對魯迅的肯定 主要代表人物是馮雪峰和瞿秋白。他們兩人與魯迅有著親密的接觸和良好的關系。兩個人本質(zhì)上都具有知識分子的品格。 馮雪峰1928年寫的革命與知識階級是一篇重要的魯迅研究文章。 瞿秋白魯迅雜選集序言最
6、杰出的貢獻,是從從中國思想史的角度高度評價了魯迅的雜文,闡釋了魯迅前期思想的發(fā)展。,瞿秋白的魯迅觀 瞿秋白認為魯迅的思想發(fā)展: 從個性主義到集體主義 其實魯迅后期也沒有放棄獨立的個性,只有專制才不允許個人思想。 從進化論到階級論 二者并沒有矛盾,一是縱向的歷史演進角度,一是橫向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政治立場角度。 今天看來,瞿秋白這結論并不是很科學,很精確。這一論述的積極意義并不在于其結論是否準確,經(jīng)過推敲。而在于:一是從方法論上看,把魯迅思想發(fā)展看成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二是在實踐效果上看,以瞿秋白的身份,對魯迅的充分肯定,崇高評價,對當時“左聯(lián)”部分成員的魯迅觀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改變了許多青年作家居高臨
7、下妄議魯迅的局面 盡管今天看來,瞿秋白的許多觀點還值得商議,但,這篇文章仍是魯迅研究史上的一塊里程碑。,3.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魯迅觀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病逝,中共中央、蘇維埃政府的高度評價了魯迅,這也代表了毛澤東的看法。1937年毛澤東在陜北文學紀念魯迅逝世一周年的講演中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我看要算中國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魯迅是新中國的圣人”。在文中,他還總結了魯迅的三個特點:政治上的遠見二、斗爭精神 三、犧牲精神。 而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多處論及魯迅,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段話是: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
8、和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者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民族的大多數(shù),想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幾點思考: (1)毛澤東是把魯迅當成偉大的思想家來看待的。 (2)毛澤東是從魯迅的思想對中華民族及精神的發(fā)展的實際作用來評價魯迅的(不是從是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角度)。 (3)毛澤東是在嚴格的區(qū)分了實踐的政治革命家與思想家之后對魯迅做出評價的。 (4)毛澤東把魯迅是為圣人,不是因為他什么理論,建立了什么學說,而是因為其精神本質(zhì)和獨立的思想個性。 (5)毛澤東的思想
9、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培養(yǎng)的,魯迅是精神導師之一。 (6)但是,毛澤東接受魯迅是特定角度上的接受(被高度整合:完成時態(tài)而非進行時態(tài)的;簡化了的而非矛盾復雜的)。 (7)由于毛澤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他的評價在魯迅研究史上的作用和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毛澤東說過,“我的心與魯迅的心是相通的”,今天看來毛澤東與魯迅確有相通之處,但也有不通之處(這是很復雜的課題,需要研究)。,4、胡風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啟蒙派的魯迅研究 胡風注重的是從精神動力學這個視角研究魯迅為什么許多人比魯迅更多的懂得馬克思主義,卻不如魯迅深刻、斗爭堅決呢?在胡風看來,重要的是精神本質(zhì)。 今天看來,胡風涉及的問題是很深刻的。介入了魯迅的
10、獨特的心理、個性。 但在胡風自身來說卻也是矛盾的,這種矛盾性在于他在理智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而在實際上更著重魯迅前期接受的主觀意志論和生命哲學,這是由于它更重視啟蒙精神造成的,這和他后來提出的“主觀戰(zhàn)爭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它的價值所在,也是他后來的悲劇所在。,除上述幾個派別外,在馬克思主義的魯迅研究中,三四十年代,茅盾、周揚、郭沫若、艾思奇、胡繩、聶紺弩、周立波、鐘敬文、王士菁、李何林、田仲濟、許壽裳等人,在各自的研究上作出了貢獻。 三四十年代左翼馬克思主義文學研究的主要貢獻是魯迅的思想、雜文等方面。同時,魯迅逝世后大量的回憶性文章為以后的魯迅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5、李長之等人
11、為代表的“人生藝術派”魯迅研究 李長之屬于超脫于黨派政治的學院派的魯迅研究者,他的研究有著特出的意義。 李長之否定魯迅思想家的地位(認為魯迅不是思想家),而突出文學家和戰(zhàn)士的魯迅。他承認魯迅的人生體驗的廣大性和深刻性,對魯迅的作品和人格是熱愛的。但主要是從普遍的人生意義和文學價值上感受魯迅,而不是從改造中國的角度。,關于“思想家”的辨析 在這里,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理解“思想家”這一概念,在中國古代,有“圣人”(含道德因素)而沒有思想家,我們關于思想家的概念是以西方思想家的形式滲入“圣人”觀念形成的。 西方思想家是指創(chuàng)造了獨立的思想體系到十八世紀的德國哲學中,發(fā)展到了最完備的程度。康德、黑格爾、費
12、爾巴哈、馬克思、叔本華都有自己完整的體系(西方自然科學也是如此)。 中國沒有統(tǒng)一的信仰,儒、道、法都不是認識宇宙和社會的思想方法,不需要思想的征服力的和理論上的嚴謹性的民族。 因而,西方式的思想家,中國歷史上并不存在。,另外,從世界范圍來看,思想家有兩種,一種是德國式的思想家,如康德、黑格爾、馬克思、海德格爾邏輯體系式的思想家;另一種是法國式的,如盧梭、狄德羅、蒙田感悟式的思想家(俄國的赫爾岑也屬于這一種)。顯然,中國的孔子、魯迅屬于后者。 假若不是以西方式的思想家為標準,將思想家理解為創(chuàng)造了完滿的理論體系,而是著眼于思想的獨特性,并且推動了民族或人類的思想精神的發(fā)展,豐富了對社會、人生的認識
13、,那么,魯迅思想家的地位就不可忽視。,李長之的魯迅批判一方面不認為魯迅是思想家,但另一方面,在對魯迅作品(小說、散文)的研究、分析探討上,在思想、藝術、風格、文字等方面廣泛地展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冷峻掩蓋下的真知熱烈“最熱烈、最憤慨、最激昂,而同情心到了極點的感情”(有“大愛”,才會有“大憎”,“憎”是有原因的)。 魯迅的孤獨、寂寞、悲哀是因為陷在感情里,“他為大多數(shù)的就死而焦灼,心太切了,又很敏銳地看到和事實相去甚遠,能不感到寂寞嗎?在寂寞里有一種不忘求生的呼喊嘆息”。,6以梁實秋為代表的英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魯迅觀 魯迅:“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文學和出汗都是針對梁實秋的。 梁
14、實秋與魯迅除了有一些具體的爭論外,主要對魯迅雜文在三種意義上否定:一是個人道德的否定,認為魯迅雜文只具有罵人的意義,在個人道德上一無所取;二是被共產(chǎn)黨利用;三是魯迅在學問上是不好的 蘇雪林對魯迅的謾罵否定。 英美自由知識分子,還有的人以前否定過魯迅,但隨著歷史的推演,個人閱歷的增長,最后認識到了自己先前的錯誤。如“新月社”的重要成員聞一多在西南聯(lián)大時,當?shù)搅瞬坏貌豢靠虉D章接濟生活的時候,才感到了魯迅對民族處境的深刻把握,認識到了魯迅的價值。他說“魯迅對,我們錯了?!?第三個時期(19491976),1、以馮雪峰為代表的務實派 建國初繼續(xù)遵循瞿秋白三十年代提出的前后兩個區(qū)分期的框架,做了一些研究
15、和充實,構成了一個較完備的體系 思想分期: 前期 后期 歷史任務: 思想啟蒙 政治革命 思想性質(zhì): 革命民主主義 馬克思主義 思想內(nèi)涵: 進化論 階級論 個性主義 集體主義 階級性質(zhì): 激進的小資產(chǎn)階級 無產(chǎn)階級 創(chuàng)作方法: 革命現(xiàn)實主義 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馮雪峰為代表的務實派研究一個重要特點是,成了溝通政治領域中的毛澤東思想和文化領域中的魯迅思想的橋梁。 馮雪峰的局限性在于: 1以毛澤東思想作為標準衡量魯迅及其作品的價值。 2完全混淆了政治革命與思想變革的界限。 3宣布在新中國,阿Q時代已經(jīng)過去。 4不理解,因而不滿意于魯迅作品中更深邃、復雜的東西(如寂寞、孤獨、苦悶、悲觀,如野草中的內(nèi)容)
16、。把一個復雜的魯迅簡單化。常常以自己的單純抹煞了魯迅更為復雜的人生思考、社會思考的意義。,2以周揚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政治派 馮周兩派的矛盾: 僅就理論上看,馮雪峰一方占優(yōu)勢(占有的理論資源、與魯迅的關系);但就政治地位上看,周揚一方更具優(yōu)勢。1957年,反右斗爭中,馮雪峰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務實派被政治派整合了。 政治派的思想框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魯迅思想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權威性遞減) 文革期間,魯迅被嚴重歪曲,被江青、姚文元等利用,成為階級斗爭的工具。 許廣平等人也說了些違心的話。,3學院派(業(yè)務派)的魯迅研究 1949年1976年,這個階段的魯迅研究中,成就最大的是學院派(業(yè)務派)。
17、 做出重要貢獻的有陳涌、許欽文、劉半溪、孫昌熙、王瑤、唐弢、李何林、薛綏之等)。 魯迅研究資料的搜集和整理。 魯迅作品的研究。,第四個時期(1976),文革結束到九十年代,魯迅研究中存在下列五種不同的學派: 馬克思主義正統(tǒng)派的魯迅研究 啟蒙主義派的魯迅研究 人生哲學派的魯迅研究 三四十年代英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魯迅觀的重新活躍魯迅研究 中國先鋒派的魯迅研究,1馬克思主義正統(tǒng)派的魯迅研究 正統(tǒng)派以維護黨和毛澤東的魯迅觀為己任。如,陳涌等人,走向僵化保守,但人數(shù)越來越少。 2新時期啟蒙派的魯迅研究 對現(xiàn)代知識分子獨立作用的思考使這個派別的立足點。(魯迅的“立人”思想) 這個派別有兩部分人組成:一是文
18、革前期在魯迅研究中卓有成就的魯迅研究專家;一是文革后步入魯研界的中青年知識分子。 如,李何林、林非、錢理群、王富仁、張夢陽、王得后、陳漱榆、房向東、林賢治、孫郁、李新宇等。,3 “人生哲學派”的魯迅研究 考察魯迅的“主體精神結構”,主要代表人物是汪暉,其代表作是反抗絕望,深刻地揭示了魯迅思想的復雜性,內(nèi)在矛盾性。 “人生哲學派”把魯迅的矛盾、對歷史困境的清醒的意識,視為他“之所以堪稱中國現(xiàn)代做偉大的思想家的原因”(汪暉語)。 汪暉第一次把魯迅“歷史的中間物”的意識作為魯迅的核心意識。 “人生哲學派”的魯迅研究模式與傳統(tǒng)的研究模式不同 傳統(tǒng)研究模式:研究主體作品文本作品意蘊作家的主體意識。 人生
19、哲學派的研究模式:研究主體作家的主體意識作品意蘊作品文本。,4新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魯迅觀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有人站在英美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立場上,否定魯迅當年的批評立場。他們是當年的梁實秋等人傳承者,肯定魯迅的前期,否定魯迅的后期。肯定其小說、散文,否定其雜文,肯定其文學才能,否定其道德 這一派的觀點受夏志清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和司馬長風的中國新文學史的影響比較明顯。 這一派人,骨子里是反權威,公開表現(xiàn)出對魯迅嘲諷,否定。多是青年浪漫派的作為,他們是要反叛“老年文化”,反權威,但是卻缺乏自己真正的價值標準。,5中國先鋒派的魯迅研究 最早的是比較文學方法(二三十年代,魯迅、茅盾、鄭振鐸都曾有過比較文
20、學的論文或專著) 戈寶權的魯迅在世界文學的地位、劉柏青的魯迅與日本文學、李何林的魯迅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王富仁的魯迅前期小說與俄羅斯文學是這一時期較有影響的專著。 呂俊華的論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內(nèi)涵,林興宅的論阿Q性格系統(tǒng),新時期關于魯迅的幾次爭論,1、重提“兩個口號”之爭 “兩個口號”之爭,是發(fā)生在“左聯(lián)”內(nèi)部的規(guī)模較大的一次爭論。 經(jīng)魯迅、馮雪峰、胡風商議,提出了“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 周揚、夏衍、周立波等人提出了“國防文學”口號。 “兩個口號”發(fā)生了一些爭論。文革中,周揚、夏衍等遭受批判。 夏衍1980年,在文學評論上發(fā)文,重提舊事,說了一些貶損馮雪峰的話,并對魯迅頗有
21、微詞。由此引發(fā)了一些討論。,2、關于“神化魯迅” 茅盾在1979年首先提出了“反對神化魯迅”的口號。魯迅研究中也存在兩個凡是的問題。 在反對現(xiàn)代迷信的大背景下,提出反對神話歷史任務是有積極意義的。 魯研界的李何林、王得后等人對茅盾的提法提出質(zhì)疑。 有人認為提出不應該“神化魯迅”初衷是好的,但也可能帶來“俗化”,魯迅肯定不是神,但也不是俗人。 現(xiàn)在來看,這些討論是健康的有意義的。,3、再論“費厄潑賴” “Fair play”本是體育比賽或其他競技術語,意思是“正大光明”,不采用不正當手段引申為“涵養(yǎng)”、“寬容”。 1926年魯迅寫了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針對林語堂提倡應該“寬容”段祺瑞、章士釗
22、,提出了“痛打落水狗”的口號。 1980年王蒙在讀書上發(fā)表論“費厄潑賴”應該實行,王蒙在90年代一次演說中說:“世上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魯迅也不好,那會引發(fā)地震。”, 王蒙并不是貶低魯迅,而是提倡寬容,提倡多元化,但以王蒙在文壇的影響,肯定會招致一些非議。,4、雜文報與青海湖引起的風波 雜文報1985年8月發(fā)表何必言必稱魯迅的短篇文章(作者李不識,安徽某高校二年級學生) 青海湖1985年8月發(fā)表邢孔榮的文章論魯迅的創(chuàng)作生涯,將魯迅的創(chuàng)作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階段(19061918)、創(chuàng)造階段(19181925)、衰退階段(19251936)。 從理論上:魯迅藝術家的氣質(zhì)、熱情,越來越少,哲學家
23、氣質(zhì)、思辯越來越多。 從實踐上:閱歷過深,可意求工。閱歷過深,造成熱情的衰退;可意求工,造成藝術的僵化。唯理傾向,夫子面孔,太中國化。 邢文顯然受了美國學者夏志清的影響。 袁良駿、丁爾剛等人寫文章作了駁斥,批評。,5“魯迅研究”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 汪暉(唐弢的研究生)是卓有成就的青年學者。重要著作有反抗絕望(博士論文)、當代中國思想狀況與現(xiàn)代性問題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等。學術研究涉及文學、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等廣泛的領域,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 汪暉認為,以往的魯迅研究,長期受“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制約”,“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作為一種無所不包的解釋性理論,構成了魯迅研究的基本分析和評價的工具和尺度?!?“按照權威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來塑造魯迅”,“一切與這種權威意識形態(tài)需要不相適應的存在,無論多么明顯與重要,不是被抹殺,就是被歪曲。” 魯迅研究“應回到魯迅那里去”。 針對汪暉魯迅研究的歷史批判,辛平山、公劉等寫了批評文章。認為“排除了階級的、民族的和黨派的情感和思想,魯迅還能成為魯迅么?”,6、所謂“被利用” 問題: 魯迅說過“譬如一匹疲牛罷,明知不堪大用了,但廢物何妨利用呢” 謝永:魯迅研究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林賢治魯迅如何被利用 曹靖華也談魯迅被專制利用問題 王得后、林賢治、錢理群等,研討會發(fā)言。,7所謂“斷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大巴租賃與夜間觀光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棉紗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成立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農(nóng)產(chǎn)品包裝回收合同4篇
- 2025版新能源車輛融資租賃擔保合同4篇
- 2025衛(wèi)生院與保潔人員勞動合同規(guī)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苗圃土地租賃與種植技術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國際工程項目外籍專家聘用合同
- 2025年度健康營養(yǎng)送餐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旅游度假村運營經(jīng)理聘用合同
- 個性化離婚合同樣本(2024版)版
- 電網(wǎng)調(diào)度基本知識課件
- 拉薩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法》培訓課件
- 回收二手機免責協(xié)議書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條板應用技術規(guī)程
- (權變)領導行為理論
- 2024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二模英語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關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GB/T 8005.2-2011鋁及鋁合金術語第2部分:化學分析
- 不動產(chǎn)登記實務培訓教程課件
- 不銹鋼制作合同范本(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