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種制作技術_第1頁
菌種制作技術_第2頁
菌種制作技術_第3頁
菌種制作技術_第4頁
菌種制作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講 二、三級菌種制作技術,食用菌生產技術課程組,二、三級菌種制作技術,一.二、三級菌種培養(yǎng)基的配制 二.二、三級菌種培養(yǎng)基的滅菌 三.二、三級菌種的接種 四.二、三級菌種的培養(yǎng) 五.二、三級菌種的質量鑒定,原種和栽培種的生產技術,原種和栽培種的生產,無論是培養(yǎng)基成分,配制方法和滅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1)原種:是由試管斜面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的母種作種源接種而成,主要用于繁殖栽培種,也可直接用于生產。(母種原種) 2)栽培種:由原種作種源擴大而成,只能用于生產。(原種栽培種),二、三級菌種制作流程,配制培養(yǎng)基,滅 菌,二級菌種,培 養(yǎng),接 種,培 養(yǎng),接 種,滅 菌,配制培養(yǎng)基,三級菌種,一級菌種

2、,二級菌種,(二、三級菌種制作過程大同小異),原種、栽培種的制作流程 按配方稱取原料拌料裝瓶(袋)打洞(孔徑1cm深至瓶底)滅菌(1.5kgcm2,1.52h)冷卻接種(接入黃豆大小一塊)培養(yǎng)(25 27)菌絲長滿瓶(袋)培養(yǎng)7d8d擴大成栽培種。,一.二、三級菌種培養(yǎng)基的配制,(一)配制總原則 1選擇適宜的營養(yǎng)物質。 2營養(yǎng)物質間配制的比例要恰當。 3選擇經濟實用、來源廣泛的原料。 4適宜的pH值和含水量。,培養(yǎng)基(料)配制原則 掌握碳氮比例 食用菌對碳和氮的需要有一個比例,簡稱碳氮比(C)。 菌絲體生長階段:C=201; 子實體形成階段:C=30401; C 過高,菌絲體生長過旺,而子實體

3、小、產量低。, 選好培養(yǎng)材料 首先選不含殺菌物質的木屑 杉、松、樟等樹種,含酚、酯、精油等殺菌物質,會抑制食用菌生長。要用必須經過處理,如:蒸煮、曬等。 根據(jù)食用菌的喜好選木屑 如:培養(yǎng)香菇用樺木屑就比椴木屑好; 培養(yǎng)金針菇用構,楮等木屑就比用榆、槐等木屑好。, 注意物理性狀 培養(yǎng)原料要注意顆粒粗細、質地軟硬程度,以及持水性能等物理性狀。 調節(jié)酸堿度 各種食用菌需要的pH值不同,配制培養(yǎng)料時,應選用NaOH、石灰、鹽酸或過磷酸鈣等物質調節(jié)pH值。霉菌比食用菌喜歡更低的pH值,生產上有時為了控制這類雜菌的發(fā)生,往往將pH值適當調高0.51。,原料選擇的注意事項(幾點說明) 木屑: 樹種:除松樹、

4、杉樹、柏樹、樟樹、蕓香屬、按屬等樹種之外,絕大多數(shù)闊葉樹和木屑都可以利用。(因其中含有酚、酯、精油等殺菌物質) 粗細:不宜過細,以免培養(yǎng)基過濕或通氣不良。,選擇:根據(jù)食用菌分解能力選擇,分解能力較強的食用菌采用硬質闊葉樹木屑,反之采用軟質樹種木屑。 如:金針菇分解能力較弱,以含單寧較少木屑為宜,木屑越陳越好; 茯苓菌分解能力較強,可采用顆粒粗的松木屑或松木釘。,米糠、麩皮作用 作用:補充氮源和維生素。 稻草、麥秸、木屑、棉籽殼等纖維素原料,含氮量低。如:木屑含氮量0.03%以下。 麩皮:含氮量比米糠多,但維生素不如米糠。 米糠:含氮量比麩皮少。 用量:一般10%20%,過多易引起污染。,加糖的

5、作用 初期補充碳源,用量1%5%。 誘導胞外酶的產生。 纖維素原料,食用菌利用緩慢。加入少量白糖作為食用菌初期補充碳源,促進菌絲快速生長,同時誘導纖維素酶的產生,更好地利用纖維素。,Ca2作用 提供食用菌鈣離子:原料中加石膏、CaCO3或過磷酸鈣、骨粉提供食用菌鈣離子; 鈣不斷中和食用菌產生的有機酸; 鈣還能中和單寧; 減少過量K、Mg對菌絲中毒,促進菌絲生長。,1、常用培養(yǎng)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二)培養(yǎng)基常用的配方,糞草培養(yǎng)基(適用于蘑菇) 稻草或麥秸20kg、糞肥(干)30kg、石膏500g、水適量。 方法:稻草切成2cm長糞肥混合發(fā)酵石膏調水裝瓶滅菌,1、常用培養(yǎng)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稻草

6、麩皮培養(yǎng)基(草菇) 干稻草78%、麩皮或米糠20%、蔗糖1%、過磷酸鈣1%、水適量 方法:稻草切成2cm長發(fā)酵蔗糖麩皮過磷酸鈣,木屑米糠培養(yǎng)基(香菇、木耳、猴頭、平菇等) 木屑78%、麩皮或米糠20%、石膏1%、蔗糖1%、水適量。 木屑、麩皮、黃豆粉培養(yǎng)基(銀耳) 木屑50kg、麩皮15kg、黃豆粉1kg、蔗糖0.75kg、MgSO4 0.25kg、水7075kg。 棉籽殼培養(yǎng)基(平菇、猴頭、金針菇) 棉籽殼99.7%、蔗糖0.1%、石膏0.2%、水適量。,1、常用培養(yǎng)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三)培養(yǎng)基配制步驟,稱料,拌料,調節(jié)pH值,分裝培養(yǎng)料,清潔(洗或擦)瓶、袋外壁,封口,1.不溶性主、輔

7、料混拌均勻,2.可溶性輔料溶于水后拌入主輔料,3.注意檢查含水量(手測法等),比實際要求的pH值調高1左右,容器:菌種瓶、菌種袋,要求:上緊下松,外緊內松,中間一個洞,二.二、三級菌種培養(yǎng)基的滅菌,1滅菌方法及要求 高壓蒸汽滅菌:壓力1.5kg/cm2,溫度126-128,時間1-2h(谷粒和經過堆制發(fā)酵的糞草培養(yǎng)基應達到2-2.5h)。 常壓蒸汽滅菌:100,保持10-12h,臥式高壓蒸汽滅菌鍋,2滅菌效果檢驗 隨機取幾瓶(袋)置于25-30溫度下空白培養(yǎng)4-6天,會出現(xiàn)以下情況: 全部感雜 少數(shù)感雜 全部沒有雜菌 3、高壓蒸汽滅菌鍋的使用方法 按照儀器操作說明操作!,分析原因,?,三.二、

8、三級菌種的接種,概念:菌種移至新培養(yǎng)基上的過程關鍵:無菌操作,接種,接種環(huán)境消毒滅菌 酒精棉球消毒雙手 操作器具消毒滅菌 開啟的管口、瓶口靠近燈焰 拔出的棉塞勿觸及任何地方 動作快、準、穩(wěn),無菌 操作 要點,注意:1、嚴格挑選待接的菌種質量; 2、勿接入表面老菌絲及老種塊。,四.二、三級菌種的培養(yǎng),菌種的培養(yǎng)實際就是對菌絲體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場所清潔,空氣清新,光線暗,溫度約25,空氣濕度60%70%,培養(yǎng)方法,勿堆放過擠,及時剔除污染瓶(袋),栽培種的菌袋缺氧時可刺孔增氧,控制菌齡(菌絲長滿7-10天后使用),五.二、三級菌種的質量鑒定,菌絲白(或呈該菌種應有的顏色)均勻、粗壯、有菇香味接種

9、后萌發(fā)快,無雜色、無黃水、無結皮、無原基、無干縮脫壁等現(xiàn)象,菌種出售必須貼有菌種質量合格標簽,標明菌種種類、級別、品種、生產單位和接種日期。,合格菌種,雜菌檢查(菌種檢查) 接種后的原種,一般在3d5d左右菌絲恢復生長,應每天全面檢查雜菌情況,如有污染及時剔除。(正常為白色,若混有其它色澤,應及時處理);如發(fā)現(xiàn)接種塊無新菌絲萌發(fā),則認為是死菌,應及時補種。 正常:菌絲白色 雜菌:黃、紅、綠、黑 死菌:補種,菌種制作過程中,只要做到,選擇正確的配方和優(yōu)質原料,嚴格滅菌,優(yōu)良的二、三級菌種,嚴格無菌操作,科學培育,選擇優(yōu)良菌種,六、制種、保藏中易碰到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1、母種污染處理 細菌污染 底

10、部取菌:可根據(jù)細菌只發(fā)生在培養(yǎng)基表面,而真菌菌絲能穿透到培養(yǎng)基內部的特點,用無菌操作法敲破試管取出培養(yǎng)基,在培養(yǎng)基的底部挑取一小塊帶有菌絲的培養(yǎng)基,移植到另一試管中培養(yǎng),可得到純正的母種。,1、母種污染處理 細菌污染 覆蓋培養(yǎng):將熔化培養(yǎng)基冷卻到40,倒在已污染細菌的斜面上,使之形成厚約20 cm的覆蓋層,當食用菌菌絲透過培養(yǎng)基形成新的菌落時,即可挑取轉管純化。,1、母種污染處理 真菌污染 若污染的是青霉、黃霉、木霉等真菌,只要母種菌絲與這些雜菌沒有相聯(lián)或尚有一部分菌絲沒有相聯(lián),并且這些雜菌的菌絲還沒有產生孢子時,可以用無菌方法仔細挑取沒有相聯(lián)的一部分菌絲,移植到另外的試管中繼續(xù)培育,就能得到

11、純正的母種。,2、原種、栽培種被雜菌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怎樣鑒別? 根據(jù)雜菌開始發(fā)生的部位,大致有以下幾種污染原因: 若雜菌同時在培養(yǎng)基的上、中、下部位發(fā)生,主要是由于培養(yǎng)基滅菌不徹底造成的。 若雜菌開始發(fā)生在接種塊上,這很可能是母種或原種已經感染了雜菌;或者是由于接種工具不嚴格(消毒),把雜菌帶入。,2、原種、栽培種被雜菌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怎樣鑒別? 若雜菌先在培養(yǎng)基表面發(fā)生,這是由于接種過程中無菌操作不嚴而引起的。 若雜菌是在接種后若干天才發(fā)生的,而且是發(fā)生在瓶口往下掛的,這說明雜菌是從棉花塞侵入培養(yǎng)基的。引起的原因是培養(yǎng)室濕度過大、棉塞受潮,造成霉菌滋生所致。,3、為什么母種不能多次轉管移植? 母種轉管次數(shù)多了會削弱菌絲的生活力,降低出菇率,甚至造成菌絲不孕而不能形成子實體。因此母種培育可以一次多培育幾支試管,不要反復多次分離轉管,以確保菌絲旺盛的生活力。 (發(fā)生變異),4、優(yōu)良菌種的標準是什么? 各種食用菌菌種,既有特定的質量標準,也有共同的質量標準。這些共同的質量標準主要是純、壯兩條。 純:除銀耳菌種,其余各種栽培食用菌均是一種菌絲體的純培養(yǎng)物,不得混入雜菌或純培養(yǎng)物以外的其它菌種。 例如:香菇7925菌種,只能是7925菌株菌絲體的純培養(yǎng)。,復習思考題,1簡述二、三級菌種的制作流程。 2根據(jù)實際操作說明如何測定培養(yǎng)基的含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