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社會知覺與歸因,第一節(jié) 社會知覺 第二節(jié) 印象形成 第三節(jié) 歸因,第一節(jié) 社會知覺,一 概念 二 影響因素,一 概念,是個體對社會環(huán)境中有關他人、群體和自己特征的認知。 基本的社會活動:社會動機;態(tài)度;社會行為,社會知覺的種類,對他人的認知:表情和行為 人際知覺:對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認知 角色知覺:對某人在社會活動中所扮演角色的認知與判斷,以及對有關角色行為的社會標準的認知,二 影響社會知覺的因素,(一)認知者的經驗 (二)認知者的動機與興趣 (三)認知者的情緒,(一)認知者的經驗,圖式: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網絡。對新覺察的信息起引導和解釋作用 影響對注意對象的選擇 影響記憶 影響
2、自我知覺 影響個體對他人的知覺,人們通常會根據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來知覺并解釋他人的行為 影響知覺的選擇。 影響對他人行為原因的解釋,從而影響對他人知覺。,(三)認知者的情緒,第二節(jié) 印象形成與印象管理,一 印象與印象形成的概念 二 印象形成的效應 三 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四 印象管理,一、印象與印象形成的概念,印象:個人頭腦中有關認知客體的形象。,印象形成:個體接觸新的社會情景時,按照以往經驗,將情景中的人或事物進行歸類,明確它對自己的意義,使自己的行為獲得明確定向的過程,二 印象形成的效應,1.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2.光環(huán)效應 3.刻板印象,1.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首因效應 最初獲得的信息
3、的影響比后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xiàn)象。,近因效應 最新獲得的信息影響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xiàn)象,2、光環(huán)效應,從一種已知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傾向,印象評價的光環(huán)效應,3、刻板印象,是類別化的產物,指人們對某個群體中的人形成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很難改變,而且在人們的社會知覺中會用它去同化某一個群體 會導致社會知覺出現(xiàn)錯誤,臺灣大學生對不同人種的刻板印象,三、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則,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最終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種具體特征上,而是形成對別人總的印象,并根據這一總的印象來獲得最終的行為定向。 在總的印象形成的過程中,人們會按照保持邏輯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則,將
4、各種具體信息綜合起來,形成一個總的印象或概念,總體印象形成的方式,加法模式:形成印象時參考的是各種品質的評價分值的總和。一個人在肯定評價上的特征越多,強度越大,給人的印象越好 平均模式:人們根據將各個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形成總的印象 加權平均模式:考慮每一個特征的重要性 中心品質:在總體印象形成的過程中,某些特征要比另一些特征更能夠影響人們的總體印象,A 真誠(+3) 熱情(+3) 聰慧(+2) 多嘴(-3) 5,B 理解(+3) 自信(+1) +4,54=1.25,42=2,加 法 模 式,平 均 模 式,A,B,印象形成中心品質的作用,四 印象控制與自我表現(xiàn)策略,(一)、印象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5、:是指個體以一定方式去影響他人對自己印象的過程。 印象管理是人們適應社會生活的方式 有效的印象管理的基礎,是正確理解社會情境以及社會情境的要求,(二)印象管理策略,1.按照社會常模管理自己 2.隱藏自我與抬高自我 3.按照社會期待管理自己 4.投人所好,第三節(jié) 歸因,一、歸因的概念 二、歸因的分類 三、控制點理論 四、歸因原則 五、影響歸因的因素,一、歸因的概念,個體根據有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和判斷的過程。 歸因使人們對事物有預見性,使我們對周圍事物和自己有一個相對固定、前后一致的看法。使我們能夠適應世界,二 行為原因的分類,1.內因與外因 2.穩(wěn)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 3
6、.可控性原因與不可控性原因,1.內因與外因,行為的內因是指存在于個人內部的原因,包括:人格、品質、動機、態(tài)度、情緒、心境、能力和努力程度等個人所具備的特征。將行為原因歸于個人特征,稱作內歸因。 行為的外因是事件或行為發(fā)生的外部原因。包括:各種背景因素、機遇、其他人的影響、行為者所從事的工作的難度、特異性以及其他非人為的因素。將行為原因歸于外部條件稱為情境歸因或外歸因,2.行為原因的穩(wěn)定性,在通常情況下,行為的內外原因部分是可變的,另一部分則是穩(wěn)定的。,三 控制點(美.羅特),個人對于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的控制源有不同傾向的歸因,亦即對生活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即控制點。 內控者:控
7、制點在個人內部,是內部控制的,稱為內控者 外控者:傾向于放棄自己對生活后果負責,控制點在個人之外的,稱為外控者,四、歸因原則,(海德,1958)不變性原則:尋找某一特定結果與特定原因之間的不變聯(lián)系 (凱利,1972)折扣原則:如果也存在看起來合理的原因,則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效應上的作用就被折扣了。 (凱利,1967)協(xié)變性原則:人們在歸因時會像科學家一樣在所有信息中去尋求規(guī)律,尋求決定一種效應是否會發(fā)生的各種條件的規(guī)律性協(xié)變,瑪麗發(fā)笑的情況與歸因結果,五、影響歸因的因素,(一)社會視角:角色及位置不同,對事情看法有不同 (二)自我價值保護:對有自我卷入的事物的解釋,有明顯的自我價值保護傾向 (三)觀察位置:觀察事物的空間位置不同,對事物的解釋和看法不同。 (四)時間因素:歸因隨時間流逝越來越具有情景性,社會視角對歸因的影響 (尼斯伯格,1973),社會視角對 責任歸因的作用(韋斯特,19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勞務派遺合同范本
- 養(yǎng)殖社購銷合同范本
- 借條正規(guī)合同范本
- 公司網絡線路維修合同范本
- 加工蔬菜采購合同范本
- 利益聯(lián)結機制合同范本
- 出租專用桌子合同范本
- 與社區(qū)合作社簽訂合同范例
- 二手房按揭買賣合同范本
- 公司許可經營合同范本
- 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課題研究方案
-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X 射線法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程綱要
- 【課件】第二單元第三節(jié)漢族民歌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音樂人音版(2019)必修音樂鑒賞
- 高中人音版必修 音樂鑒賞20人民音樂家課件
- 風電齒輪箱講義(20151010)
- 圓二色譜儀操作規(guī)程培訓
- 華文出版社三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 GB_T 30789.3-2014 色漆和清漆 涂層老化的評價 缺陷的數(shù)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 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
- 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guī)范(共113頁).ppt
- 19、白居易在杭州(四年級人自然社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