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早發(fā) 羅鄴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1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早發(fā)”之“早”的?請作簡要分析。(5分)2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3分)參考答案1第一、二句緊扣詩題,凸顯“早發(fā)”:宿酒初醒,殘燈未滅,長夜未盡,詩人已攜孤劍登程。第三句寫詩人在路上聽到雄雞唱曉,也可見出行之早。塞外風雪路,本來行人稀少,而“早發(fā)”就更無路人,只有詩人獨行,故“獨”與“早發(fā)”之“早”有關。飛雪白草,道路本已難辨,早行時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現(xiàn)“早發(fā)”
2、之“早”。這首借助了典型的意象來體現(xiàn)“早”。2一個“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表現(xiàn)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劉長卿一路經(jīng)行處,莓苔見履痕。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1詩人眼中常山道人隱居地周圍環(huán)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請簡要說明。2請分別對第三聯(lián)中“過”和“隨”兩個字作簡要賞析。參考答案1(1)幽靜。沿途是莓苔,遠望白云繚繞,近看芳草當門。白云、靜渚、春草、閑門都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氣氛。(4分)2(2)“過
3、”字把雨后松樹翠綠的顏色丞相了出來?!半S”字形象的表現(xiàn)了山道峰湖路轉,人在隨山轉折、緣山尋找“水源,令人有曲徑通幽的遐思。(4分) 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注】王績,唐詩人,字無功,自號東皋子,時稱“斗酒學士”,后棄官歸隱而終。1簡析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在寫景方面的特點。(4分)2簡要分析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參考答案1動靜結合,由遠而近,頷聯(lián)寫詩人舉目遠望,山、樹一片秋色,在夕陽余輝中越發(fā)顯得蕭瑟;頸聯(lián)牧人與獵馬的歸來,使靜謐的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描繪了一幅山林秋晚圖,
4、在閑逸、恬淡中,透露出幾分憂郁和苦悶。(4分)2本詩借景抒情,先寫野望中的秋日田園牧歸之景,恬靜閑雅,流露出詩人歸隱后百無聊賴而彷徨的心情;(2分)尾聯(lián)用典表明在現(xiàn)實中難覓知音,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賢人伯夷和叔齊為知音,表現(xiàn)了作者的孤寂和苦悶惆悵之情。(2分)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詩,回答問題。再過金陵 包佶玉樹歌終王氣收,雁行高送石城秋。江山不管興亡事,一任斜陽伴客愁。石頭城 宋劉翰離離芳草滿吳宮,綠到臺城舊苑東。一夜空江煙水冷,石頭明月雁聲中。【注】此詩寫于安史之亂后。石城:指南京,又稱為石頭城。吳宮:此指三國時吳國的宮殿。臺城:指六朝時的禁城(宮城),又稱“苑城”,是當時的皇帝用于辦
5、公、居住的場所。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金陵城,請結合詩句分析兩詩景物描寫的異同。(5分)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相同點:兩詩都描寫了金陵城凄涼、衰敗之景。(2分)不同點:包詩運用擬人手法,寫江山不管天下興亡之事、任憑夕陽伴著客愁;(1分)劉詩運用動靜結合手法(或答視聽結合),寫所見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高懸,又寫所聞空中雁聲。(1分)劉詩的景物描寫有時間(從白天到黑夜)和空間(從吳宮到臺城)的變換,寫出了作者的所見所聞。(1分)說明:如學生能從以下角度回答兩詩不同點,給2分。包詩寫的是金陵秋景,寫秋高雁飛、殘照斜陽、江山依舊的凄涼蕭瑟之景;
6、劉詩寫的是金陵春景,寫離離芳草、臺城舊苑、空江煙水、明月飛雁的悲涼寥落之景。(2分)2包詩抒發(fā)了作者對江山依舊、物是人非的慨嘆,表明六朝興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諷今,表現(xiàn)作者對安史之亂后政事日非、家國衰敗的悲愁。(2分)(如回答作者過金陵的羈旅愁思給1分)劉詩暗含古今盛衰對比,抒發(fā)了作者對金陵古城繁華不再、滄桑變化的深沉感慨。(2分)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春思 賈至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長?!咀ⅰ抠Z至在唐肅宗朝曾因事貶為岳州司馬,“歷亂”:花開極茂盛。1前兩句描繪出了一幅什么樣的景象?從整首詩來看,這兩句有什么作用?(5分)2有人評價三、四兩句
7、在情感的抒發(fā)上“構思新奇”,說說你的理解。(5分)參考答案1這首詩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春草叢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黃,柳絲飄拂;桃花盛開,李花飄香,花枝披離,花氣氤氳。(2分)前兩句與后兩句形成對照,使所要表達的愁、恨顯得加倍強烈。畫面上的春光點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鬧,就更能從反面襯托出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答“以樂景襯哀情”,反襯出詩人無法排遣的深愁苦恨,也可以)(3分)2這兩句不是直接抒發(fā)自己的愁情,而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借“東風”和“春日”來寫愁思。(2分) “東風不為吹愁去”,不說自己愁重難遣,而怨東風冷漠無不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長”,不說因愁悶而百無聊奈,產生度日如年之
8、感,卻反過來說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長。(2分)這樣,詩意的表現(xiàn)就更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1分)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山路見梅感而有作 錢起莫言山路僻,還被好風催。行客凄涼過,村籬冷落開。晚溪寒水照,晴日數(shù)蜂來。重憶江南酒,何因把一杯。【注】蜂,一本作“峰”。關于上面山路見梅感而有作一詩,清代紀昀有評價說“特有情韻”,還說“五、六(句)最佳”。請完成下面小題。1詩中第六句“晴日數(shù)蜂來”,歷來版本有分歧,一作“蜂”,一作“峰”,請結合自己對詩作主旨的把握,談一談你會如何選用,并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2請從創(chuàng)作手法運用的角度談一談你對紀昀“特有情韻”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參考答案1
9、選“蜂”,落腳于梅花的馥郁的香(1分);梅花盡管生長于山中偏僻之地,但花香仍然有蜂來光顧,梅花之魅力可見一斑(1分),實際是以擬人手法來烘托花香之盛,借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選“峰”,落腳于梅花的峭拔高潔的品性(1分);梅花生長于山中偏僻之地,但其品性仍有山峰來輝映,自然超凡脫俗(1分);實際是用擬人手法來烘托其品性之高,借以抒人之懷(1分)。(意思對即可)2此詩刻畫山梅,著力傳其神,開于冷僻之處,但并非全然沉寂(1分);借山梅抒發(fā)自己的感慨,關照了人的思想感情(1分),實際上是“興”的手法的運用(1分);詠山梅,旨在寫人,表意含蓄而又有情致,因此“特有情韻”(1分)。(意思對即可
10、)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隱一年兩度錦江游,前值東風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注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是羅隱游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1這首詩依次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5分)2詩歌中間兩聯(lián)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首聯(lián)寫寫一年兩次游覽錦江,字里行間流露喜悅之情。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寫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對他們的懷念。尾聯(lián)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fā)對錦江的留戀之情。(寫出
11、感情2分,具體分析3分。)2(1)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擬人,虛實結合。(2)頷聯(lián)中“芳草”“礙馬”,“好云”“遮樓”,詩人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和好云,說它們像友人一樣,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絆馬蹄遮樓臺,表現(xiàn)了朋友對客人(自己)的熱情和殷勤。頸聯(lián)說山牽著“別恨”、水帶著“離聲”,表現(xiàn)了詩人自己對朋友的依戀難舍。(手法4分,分析2分。)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閑居 姚合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注】禪觀:即禪理、禪道。1本詩頷聯(lián)使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2.本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
12、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本詩使用了反襯和對比的藝術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滿庭院的蟬鳴襯托出環(huán)境的清凈,以動襯靜更顯其靜。整聯(lián)又用無馬跡和滿是蟬聲進行對比,仍是寫出詩人住處少有訪客,生活清凈。(3分)2本詩塑造了一個性喜清靜、追求清閑、具有閑情雅致的人物形象。分)詩人雖居城市,但門無馬跡、蟬聲滿宅,表明其性喜清凈,心遠自偏;(2分)休官不任,無憂傷之感,反覺夢都清閑;雖染病但不廢吟詠,更顯其志趣高雅。(2分)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軍城早秋 嚴武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雪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1本詩中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主帥形象?(2分)2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什么表達方
13、式?有何作用?(3分)3有人說“滿”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呢?請具體分析。(3分)參考答案 1.本詩塑造了一個具有剛毅果斷氣魄和勝利在握必勝信念的主帥形象。2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描繪了軍城早秋的景象,既烘托了主帥形象,又渲染了大戰(zhàn)來臨前陰沉肅穆的氣氛。3寒云低壓,月色清冷,再加上一個“滿”字,就把那陰沉肅穆的氣氛寫得更為濃重,這氣氛正似風云突變的前兆,大戰(zhàn)前的沉默1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韋莊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間富貴家。繡戶夜攢紅燭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卻愁宴罷青娥散,揚子江頭月半斜?!咀ⅰ宽f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陜
14、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五代前蜀詩人。韋莊曾經(jīng)家陷黃巢兵亂,身困重圍,又為病困,寫作此詩時正值黃巢兵亂。吳娃:吳俗謂好女為娃。青娥:指年輕貌美的女子。1分析全詩的結構層次。(5分)2詩中“愁”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全詩是如何表現(xiàn)“愁”的?(6分)參考答案1全詩共分二層。(2分)第一層,前六句,寫夜宴的歡樂景象。第二層,后兩句,寫宴罷后的愁苦之情。(3分)2愁兵亂家危身被病困,富貴歡樂短暫一現(xiàn),安寧難保。(2分)以樂寫哀,以夜宴之樂反襯愁苦。(2分)借景抒情,江頭月半,寄托愁情。(2分) 1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后云猶
15、在,畫出西南四五峰?!咀ⅰ烤幔荷⒌谰幼』蛑v道說法之所。1.從體裁角度看,這首詩是 。(1分)2.古典詩詞特別講究煉字,請簡要分析“畫”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4分)3.劉熙載說過:“畫山者心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筆,為余筆所拱向。善書者必爭此一筆。”你認為這首詩中的“主峰”“主筆”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向”這一句的?(5分)參考答案1.七言絕句。(1分,答出絕句即可得分)2.“峰”本來是景物中的客觀存在。用一“畫”字,似乎說“峰”本來并不存在,卻由造物以云為毫,蘸霖作墨,以天為紙即興“畫”出,不僅寫出“峰”的美妙如畫,而且傳達出“觀者”的驚奇與喜悅,使整首詩別有情趣。(
16、4分,意思對即可)3.這首詩的“主峰”“主筆”是結尾一句。全詩先有溪上值雨聞鐘被吸引,又接微徑深松之穿越,再加上青山白云的襯托,“四五峰”被畫出也就自然而然了。倘若離開了前面三句的“拱向”則“四五峰”之“主筆”難以突出。(5分,指出最后一句主峰得1分,說出如何拱向給3分,語言表達1分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曲江對酒 杜甫苑外江頭坐不歸,水精宮殿轉霏微。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v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吏情更覺滄州遠,老大徒傷未拂衣?!咀ⅰ颗校和稗铡保活櫼磺?,豁出去。這里是“甘愿”。滄州:水邊綠洲,古時常用來指隱士的居處。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17、分)A“苑外江頭坐不歸”,“苑”是指“宮苑”,“坐不歸”寫出了詩人想回但不能回去的無奈。B“水精宮殿轉霏微”,“霏微”是迷蒙的樣子,這句話營造了一種虛空寥落的意境。C尾聯(lián)表達出微官縛身,不能解脫,故而雖老大傷悲,也無可奈何,終未拂衣而去的意思。D這首七律詩表現(xiàn)了杜甫在官場中無所作為,抱負難展,理想落空的苦痛。2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述杜甫將“桃花與共楊花語”,改為“桃花細逐楊花落”,請簡要分析這樣改的妙處。(3分)3本詩中的“縱飲久判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與旅夜書懷詩中“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共同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對偶除外)?試分析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3分)參考答案1A(詩人不想
18、回去)(2分)2改后更切合詩人的心境,情景相諧。(2分)原句顯得過于恬適,跟詩人當時仕途失意,懶散無聊的心情不相吻合。(1分)3反語(1分)我整日縱酒早就甘愿被人嫌棄,我懶于朝參的確有違世情,實際是說既然人家嫌棄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參。這樣正話反說更顯其牢騷愁苦之盛,妙在含蓄委婉。(2分)1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1.作者采用什么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2.古人寫詩很講究煉字,詩中的“系”和“啼”兩個動詞就用得準確傳神,請分別予以簡要分析。參考
19、答案1.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2.“系”字切合柳條藤蔓修長柔軟的特點,又寫出了柳條藤蔓牽衣拉裾的動作,表現(xiàn)了它們依戀主人不忍離去的深情;“啼”字寫出了黃鶯嗚叫的特點,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別之情。1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未展芭蕉 錢珝(x)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怯春寒。 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1詩歌首句描寫未展芭蕉,從哪兩個方面設喻?(2分)2詩歌前兩句由物及人,“芳心猶卷怯春寒”一句展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請具體描述。(2分)3詩中的“會、暗”兩字,對深化詩的意境有重要的作用,談談你的理解。(4分)參考答案1形狀
20、 色澤2在料峭春寒中卷縮這“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少女,由于寒意襲人的環(huán)境的束縛,只能暫時把自己的情懷隱藏在心底。3“會”讓人感到芭蕉由怯于春寒而不展,到被東風吹開,是順乎自然規(guī)律的;“暗”則極精細地顯示出這一變化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芳春到來,美好的情愫總會呈露在無邊的春色中,既如此,又何必深藏內心的奧秘,不主動地坦露情懷,迎接東風,歡呼春天的到來呢?1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闕題劉眘(shn)虛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詩人簡介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江東人。8歲能屬文,上書,召見,拜童子郎。開元二
21、十一年(733)進士(唐才子傳作“開元十一年徐徵榜進士”。據(jù)徐松登科記考,徐徵是開元二十一年狀元,則“開元十一年”當為“開元二十一年”之誤),調洛陽尉,遷夏縣令。性高逸,不慕榮利,交游多山僧道侶。曾擬在廬山卜宅隱居,未成。早年逝世?!咀ⅰ筷I題:即缺題,原題缺失,故作此。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道由白云盡”,云路并寫,表現(xiàn)了道路之高遠,環(huán)境之清幽。B“閑門向山路”,敘中含情,寫出了作者遠離塵世的寧靜生活。C“深柳讀書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學的沉靜安詳。D“清輝照衣裳”,直抒胸臆,傳達出作者真實自然的心理感受。2.這首詩中的寫水之句堪稱妙筆,其中“時有落花至
22、,遠隨流水香”最為突出。請結合全詩對此二句作簡要賞析。參考答案1D(“直抒胸臆”的理解與分析失當)2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寫春花翩然入水,多情之水載著花的芬芳靜靜流淌到很遠的地方。詩人將水塑造成可視、可聽、可嗅的形象,不但賦予水春的氣息與活力,而且通過這迷人的景致傳達出自己享受自然、悠閑愜意、怡然自樂的心情。1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霜月李商隱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南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咀ⅰ壳嗯呵嘞鲇衽魉┑呐?。素娥:月里的嫦娥。1.本詩描寫的是 時節(jié)的景色,末句中“嬋娟”的意思是 。2.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本詩首二句與后二句之間運用 的寫法,詩中“青
23、女”、“素娥”分別是 和 的象征,末句“斗”字用得妙,產生的表達效果是 。參考答案1.深秋(據(jù)詩題、征雁,特別是“無蟬”可得,答為“秋天”則欠準確。)2.虛實相間(或“由實到虛”)霜月化靜為動,更好地突出了女神爭艷斗妍的動感及神采風貌。 1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與諸子登峴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注】孟浩然:40歲游京師,應進士不第,以隱士終身。此詩即隱居襄陽所作。羊公碑:晉人羊祜鎮(zhèn)守荊襄時,常登峴山,曾對同游者說:“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者勝士登此望遠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傷悲?!毖蜢镱H有
24、政績,他死后,百姓在峴山立廟樹碑,以示懷念。1.詩人孟浩然與_齊名,同為唐代_詩派代表詩人,但本詩在題材上屬于_。2.尾聯(lián)中,詩人“淚沾襟”的原因是什么?參考答案1王維 山水田園 詠史懷古詩2.羊公碑至今還屹立在峴山上,令人仰慕;而詩人自己空有匡世濟國的愿望,卻報國無門,無所作為,死后難免如羊祜所說“湮滅無聞”。想及于此,詩人不免黯然神傷。1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長安夜雨薛逢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當年志氣俱消盡,白發(fā)新添四五莖。【注】薛逢,字陶臣,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屢忤權貴,仕途頗不得意。桂玉:喻昂
25、貴的柴米。(1)這首詩的“詩眼”是首聯(lián)中的哪個字?試結合全詩內容簡要分析。(4分)(2)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請指出其中兩種,并簡要說明。(4分)參考答案1“詩眼”是首聯(lián)中的“憂”字。(1分)全詩先寫作者生活的艱辛(“心關桂玉”);次寫命途的不順(“運落風波”);最后寫生命的衰老(“志氣俱消”“ 白發(fā)新添”)。(答出相關意思即可,3分)2其一,借景抒情。如首聯(lián)通過描述滯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側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憂愁之久,內心無時無刻不被憂愁纏繞。(也可分析頸聯(lián))。其二,比喻手法,將“百憂”比喻為雨中生機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現(xiàn)出憂愁的煩亂紛雜。其三,視覺與聽覺結合。樹上集聚的早鴉,是作者
26、所見之景;沉悶的鼓聲是作者所聞之景。這些景物凄冷蕭條,傳達出作者愁悶落寞的心情。(答出兩種表現(xiàn)手法即可,正確指出是何種手法各1分,舉例說明各1分;共4分。)19.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卮饐栴}。逢病軍人盧綸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xiāng)未到鄉(xiāng)。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河潢舊卒張喬少年隨將討河潢,頭白時清返故鄉(xiāng)。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1.兩首詩描寫的人物有何異同?試簡要概括。2.盧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3.請簡析張詩的主要表達特色。參考答案1(1)同:都是返鄉(xiāng)士兵(2分)。異: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歸鄉(xiāng)(1分)。2對病軍人的同情。(2分)3以少年出征與頭白返鄉(xiāng)對比,突出戍邊之
27、長;以十萬將士與我對比,突出戰(zhàn)爭的殘酷。(4分,每點2分) 2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天津橋春望雍陶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注】天津橋,是當時東都洛陽著名的景點。上陽:宮名,上元年間,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橋北。1.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描述。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參考答案1一二句作者描繪出一幅明媚綺麗的津橋春日圖。(2分)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云霞倒映在水中(2分);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游絲隨風飄揚(2分)。2這首詩運用了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詩的一二句
28、寫津橋春日,明媚綺麗,三四句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后映襯,對照鮮明。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一去不復返了。表達了詩人吊古傷今,感嘆昔盛今衰的沉郁的感情。(手法1分,分析2分,感情2分)2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送友人薛濤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詩人簡介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因父親薛鄖做官而來到蜀地,父親死后薛濤居于成都。居成都時,成都的最高地方軍政長官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前后更換十一屆,大多與薛濤有詩文往來。韋皋任節(jié)度使時,擬奏請?zhí)频伦谑谘悦貢⌒?/p>
29、書郎官銜,但因格于舊例,未能實現(xiàn),但人們卻稱之為“女校書”。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園)上,制作桃紅色小箋寫詩,后人仿制,稱“薛濤箋”。成都望江樓公園有薛濤墓。1詩的前兩句化用了那首詩中名句?這樣寫有何作用?2詩的第三句中的“誰言”兩字有助于表達作者的感情,請作具體分析。參考答案1化用了詩經(jīng)秦風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此寫出別時水邊晚景,渲染氣氛,突出一種冷意,襯托人物因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戀情緒。使用引用(暗引)的修辭手法使詩句的內涵更為深厚(或內容更為豐富)。2“誰言”即“誰說”,也即“不要說”,句意為不要說從今晚起你我就要離別千里。用“誰言”一反遺憾之意,從而表達出對友人的勸慰
30、和對友情的執(zhí)著(或情意之長、思念之深)。2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聽箏柳中庸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詩人簡介柳中庸,(生卒年不詳)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歷年間進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并有文名。與盧綸、李端為詩友。所選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全唐詩存詩僅13首。其詩以寫邊塞征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1這首詩題目是“聽箏”,頷聯(lián)主要運用哪些藝術手法來描寫音樂?試結合詩句分析其表達效果。2有人說頸聯(lián)中“獨
31、”與“空”堪稱詩人煉字的典范,請對這兩個字作簡要賞析。參考答案1這一聯(lián)主要運用了通感、比喻、擬人手法。通過對“柳態(tài)”和“啼鳥”的描摹,以視覺寫聽覺,化無形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寫出了分別的傷感。2“獨”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對孤燈的形象,“空”表現(xiàn)離人遠行、無所依從的情景;這兩個字渲染了一種孤寂、凄清的氣氛,抒寫了人物內心的憂郁和思念。(能將兩個字結合詩歌準確分析即可得分)2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夢微之白居易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酬樂天頻夢微之元稹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閑人不夢君?!咀ⅰ刻茟椬谠褪辏垂?17
32、年)三月,元稹貶通州(今四川達川);八月,白居易貶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詩為該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夢微之而酬和次韻之作。1白居易詩“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寫法獨特,談談你的認識。2兩首詩都寫了“夢”,但夢境內容與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試作簡要說明。參考答案1這兩句詩表面上寫詩人殷勤詢問元稹因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見了你;實際上是寫詩人對元稹關切、思念之情難以自已,以至形之于夢。(2分)這是從對方著筆,換位去寫,構思精巧,表達含蓄委婉。(2分)2白詩用故人入夢書寫對元稹的關切、思念之情,(2分)元詩用故人不曾來入夢寫自己的凄苦之情、對白居易關心自己的感激之情。(2分)24.閱讀下面一首
33、唐詩?;卮饐栴}。自敘杜荀鶴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fā)吾唐一逸人?!咀ⅰ慷跑鼹Q:晚唐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人才華橫溢,仕途坎坷。奈值:奈何。1此詩首聯(lián)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為我們勾勒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4分)2這首詩在謀篇布局上構思精巧,結構層層推演,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請根據(jù)提示分析中間兩聯(lián)。(4分)首聯(lián):“樂于貧”,帶出頷聯(lián)“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表明“樂于貧”的心跡;頷聯(lián): ;頸聯(lián): ;尾聯(lián)“平生肺腑無言處”,又與開頭“酒甕琴書伴病身”相呼應,滿篇皆活,渾然一體。
34、參考答案1概述了自己的境遇和處事態(tài)度。(2分)是一個整日以酒澆愁,以琴書為伴,不得不安于貧窮的,封建社會中失意潦倒而又孤高悲憤的知識分子形象。(2分)2頷聯(lián)“閑吟客”帶出頸聯(lián)“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點出“吟”的內容和造成“閑吟”的原因;(1分)頸聯(lián)“不容真”,帶出尾聯(lián)“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fā)吾唐一逸人”,(1分)說明“不容真”的結果。(1分)2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問題。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xiāng)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寒食寄京師諸弟韋應物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詩人簡介孟云卿,字升之,平昌(今山東德州)人。約生于7
35、25年(唐開元十三年)。天寶年間赴長安應試未第,30歲后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樸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xiàn)實,為杜甫、元結所推重。孟云卿與杜甫友誼篤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華州司公參軍,行前夜飲話別,并以詩相贈,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們在洛陽相遇,同到劉顥家中暢飲。杜甫又寫了冬末以事之東郊,城湖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飲宴散因為醉歌一詩,記敘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韋應物, 737約792),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田園派詩人。玄宗時,曾在宮廷中任三衛(wèi)郎,后應舉成進士,歷官滁州、江州、蘇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長期擔任地方行政官吏,親身接觸
36、到戰(zhàn)火離亂的社會現(xiàn)實,所以寫了不少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對當時的政治腐敗黑暗的一面有所認識,但又缺乏抗爭的勇氣,感到無可奈何。這樣,就使得他的心情陷于苦悶的矛盾狀態(tài)中。其詩多送別、寄贈、感懷之作,情感真摯動人。田園山水諸作,語言簡淡,風格秀朗,氣韻澄澈。著有韋蘇州集?!咀ⅰ亢常汗?jié)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說前兩天)。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這天禁火寒食。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內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1寒食前兩句在景與情的關系處理上有何獨到之處?請作簡要賞析。(3分)2兩首詩所寫內容都與“寒食”相關,但表達的情感卻不盡相同,請概
37、述兩首詩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參考答案1孟詩的前兩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競麗的美好景象,抒發(fā)了詩人在他鄉(xiāng)過寒食節(jié)的極度悲傷的感情。(2分)這兩句詩一寫繁華,一寫悲苦,用的是“以樂景寫哀情”的反襯手法。(1分)2孟詩表達了詩人佳節(jié)思親的傷感和同情民間疾苦的情懷。(2分)韋詩抒發(fā)了詩人離家在外的孤獨之感和思念故鄉(xiāng)、親人的一往深情。(2分)2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題杭州樟亭鄭谷故國江天外,登臨返照間。潮平無別浦,木落見他山。沙鳥晴飛遠,漁人夜唱閑。歲窮歸未得,心逐片帆還。詩人簡介鄭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生卒年不詳。少穎悟,7歲能詩,前輩詩人司空圖稱許其“當為一代風騷主”(
38、唐詩紀事引述)。光啟三年(887)登進士第,授京兆鄠縣尉。遷右拾遺。乾寧四年(897)任都官郎中,旋告歸。卒于家鄉(xiāng)別墅。世稱鄭都官。鄭谷在當時詩名頗盛。鄭谷曾修改僧齊己早梅詩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的“數(shù)枝”為“一枝”,齊己拜為“一字師”。又與許棠、任濤、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唱答往還,號“芳林十哲”。鄭谷詩反映生活面不廣,情感也欠深沉。所以郡齋讀書志批評鄭谷“格韻凡猥,語句浮俚不競”。但其詩筆調清新,思致宛轉,律對中時有警句。絕句如淮上與友人別、席上貽歌者、越鳥、鷺鷥,亦復風神搖曳,有悠然不盡之意。尤工詠物,鷓鴣、燕、竹、海棠諸篇皆能狀物而得其神,鷓鴣中“雨昏青草湖邊過
39、,花落黃陵廟里啼”一聯(lián)傳誦廣遠,致有“鄭鷓鴣”之稱。唐才子傳用“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來概括其詩風,是比較恰當?shù)??!咀ⅰ抗蕠杭垂枢l(xiāng)。1.詩中寫了哪些“登臨”所見之景?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點?2.本詩寫思鄉(xiāng)之情,或寓于景物之中,或直抒胸臆,請加以賞析。參考答案1寫了潮水、遠山、沙鳥和漁人。寫潮水,突出其大,浩漫一片,分不清浦岸;寫遠山,突出其樹葉落后,眾峰秀出,望得很遠;寫飛鳥,突出其遠去;寫漁人,突出其閑適。2.詩的第四、五、六句,寓情于景。第四、五句是從遠觀的角度寫懷念故鄉(xiāng):第四句,寫故鄉(xiāng)在江天之外的遠處,木葉落后山峰顯露,可以遠望;第五句,寫看著鳥在晴空中遠遠飛去。第六句,寫眼前的江面上,漁
40、人在夜晚閑唱,引發(fā)了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寫自己的心隨著遠去的船帆返回故鄉(xiāng),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的濃烈。2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注】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謫”,此詩作于詩人第二次遷謫來到長沙的時候。1.頷聯(lián)兩句中的“獨”“空”二字用得十分傳神,請簡要賞析。2.這首詩表現(xiàn)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參考答案1.獨,獨自,在蕭條冷落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表現(xiàn)出其對賈誼的景仰向慕和難掩的孤獨落寞???,形象地寫出了物是人
41、非的黯然氣氛,表現(xiàn)了詩人傷斯人已去的痛苦、悵惘之情。兩字共同創(chuàng)造出悲涼感傷的意境氛圍。2.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身遷謫命運的無限感傷和對強加于身的不合理現(xiàn)實的強烈控訴。詩歌前四句借感慨賈誼悲涼的命運和對賈誼故宅蕭條冷落的景象描寫,寄寓了詩人對遷謫命運的悲嘆;后四句表面上寫賈誼的見疏實際將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借對賈誼命運的悲慨、哀憐表達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哀惋嘆喟和對現(xiàn)實的諷刺。2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風雨李商隱凄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心斷新豐酒。銷愁斗幾千。1本詩題為“風雨”,請解釋一下詩題的含義。2請解釋“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聯(lián)句的
42、含義,并點評其在煉字煉句方面的獨到之處?3請指出本詩在表現(xiàn)手法方面的最突出的特點。參考答案1風雨一詞一語雙關,既有事實上的摧殘黃葉的風雨,也有羈泊異鄉(xiāng)的身世之感;同時,它還象征著包圍壓抑摧殘才智之士冷酷的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氛圍。2“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上句實中有虛,以風雨中飄零遍地的黃葉象征著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際與下句實寫青樓管弦形成鮮明的對比。詩句中的“仍”和“自”極富神韻?!叭浴庇小案?、“兼”意,不僅寫出了風雨的無情,更有力地透出內心難以忍受的痛苦;“自”字有轉折意,又含有“自顧”的意思刻畫出青樓豪貴自顧享樂的情態(tài),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冷酷的社會和人間關系的憤激之情。3表現(xiàn)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
43、點是對比鮮明,即環(huán)境的冷酷和作者的內心的熱情、抗爭的巨大反差。29.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杜牧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咀ⅰ看嗽妼懹谔莆淖陂_成年間,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團練判官時。八年前,他供職于沉傳師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盤桓。范蠡,春秋時曾輔助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歸隱于五湖一帶。1談談對這首詩“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一聯(lián)的理解。2這首詩,古人曾說:“此詩全在景中寫情,極灑脫,極含蓄,讀之再三,神味益出。”(見瀛奎律髓匯評在二、三兩聯(lián)中任選一
44、聯(lián),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是如何“景中寫情”的。參考答案1聯(lián)借對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達出仕途失望的惆悵;以似煙如霧的景語作結,更加重了惆悵之感。2頷聯(lián):“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本皩υ娙诵闹械木幼≡谕鹣獌砂兜陌傩盏纳町嬅嬗兴枋?。情承上聯(lián)“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卻是有限的。于是頓生無法讓人生永駐的感慨?;颍郝?lián)想八年前曾游此地,今故地重游,雖明麗的風景依舊,無奈年華如流水,一去不復返,于是頓生人世變易的感慨。(意思對即可)頸聯(lián):“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景能對“深秋”、“落日”、“雨簾”、“笛聲”等略顯悲涼的意象有所分析。或:對詩句中景物描寫
45、的特色,如一陰一晴,一朦朧一明麗,有色(夕陽晚照)有聲(風里笛聲),虛實結合等,擇其一點有所分析即可。情略顯悲涼的意象,勾畫出秋天特有的情韻,隱隱透露出傭悵、哀涼之情。(以麗景寫哀情)或:時間上并不連續(xù)卻又每每使人難忘的景象同時涌入腦海,引發(fā)詩人人生多變的感慨。(意思對即可)30.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登單于臺張蠙(pn)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欲向陰關度,陰關曉不開。1首聯(lián)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列舉兩點并加以解說。2頸聯(lián)“沙翻痕似浪,風急響疑雷”是如何緊扣題目描寫景物的?參考答案1總領下文,交待下文都是登高望遠所見景色。“回”表明邊地無戰(zhàn)事
46、,交待了登高的原因,表現(xiàn)了所見景色的奇特?!蔼殹?,突出了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給全詩定下了情感基調。(答出兩點即可)2頸聯(lián)兩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緊扣題目“登”字,描寫了登高遠眺所見景物。因為登高才看到沙浪滾滾,才感知風如雷響,詩人登高遠眺,由遠及近,由上到下,表現(xiàn)出詩人的喜悅情感。3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后期白居易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后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閑征雅令窮經(jīng)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背景:開成二年(837),作者和劉禹錫同在洛陽,劉任太子賓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閑職。政治上共遭冷遇,使兩位摯友更為心心相
47、印了。詩中與詩題中的“約后期”照應的詩句是 。1.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詩人以反問的形式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B頷聯(lián)使人想見兩位老友爭相解囊、同沽美酒時的情景。C尾聯(lián)中“君”指的是夢得,“陶然”是舒暢快樂的意思。D尾聯(lián)通過雄奇浪漫的想象,描繪了一幅有色有味的秋日共醉圖。2.兩位老人“閑吟”、“閑征”,從“共君一醉一陶然”中,你能體味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參考答案1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2D3(1)劉白之間深厚的友誼。(2)醉鄉(xiāng)中才能陶然,流露出極為深重的哀傷和愁苦。(“閑”是身閑而心未嘗閑,借知識的游戲來怡情養(yǎng)性是假,排遣寂寞無聊才是真。)3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48、。梅花落劉方平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春風吹漸落,一夜幾枝空。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后庭中。1這首詩主要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試簡要分析。2沈德潛在評論這首詩時說;“似徐、庾小詩,不落后人詠梅坑塹?!保ㄌ圃妱e裁卷十一)請結合全詩談一下你對“不落后人詠梅坑塹”這一評論的認識。參考答案1這首詩以花喻人,借繁花凋落的景象寫征婦幽怨。(1分)開頭四句寫香濃花腴的燦爛美景,一夜之間便凋零、敗落。(1分)頸聯(lián)以花喻人,寫少婦欣賞院里的梅花,因花開花落而想到時光易逝、盛年不再,包含著不能與出征戍邊的丈夫一起共度大好年華的幽怨。(1分)尾聯(lián)重新歸到落花。此時花都已謝了,飄飄揚揚落滿了庭院,仿佛
49、覆蓋了一層白雪。觀花人由滿地的落梅聯(lián)想到遼海的雪野,卻硬要反過來說:請別用遼海的白雪來比喻滿院的落梅吧,這樣會勾起我心頭的無限愁緒的。(1分)評分標準:手法1分,分析3分。手法錯,但分析中對詩意理解準確酌情給分。2這首詩既是詠物詩,又是閨情詩,而且還含有一定的時代內容,它的新意在于詩人并不僅是由落英繽紛引發(fā)出歲月易逝的感嘆,而且是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戰(zhàn)事給普通家庭帶來的痛苦和不幸,從庭院落梅這一個小視角延伸到整個時代大背景,使得這首婉約的小詩含蘊豐富,耐人尋味。(4分)3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吳宮懷古陸龜蒙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咀ⅰ肯銖剑褐复?/p>
50、秋時吳國館娃宮美人采香處。故址在今蘇州西南香山旁。長洲:即長洲苑,吳王游獵之處。在今蘇州西南、太湖北。1這首詩歌,詩人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2詩人眼中,吳宮景色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認為吳王亡國的原因是什么?對于國家興亡,作者表明了什么觀點?(5分)參考答案1運用鮮明的對比手法(2分)昔日“香徑”、“長洲”如今滿眼“棘叢”,吳王宮中當日窮奢極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現(xiàn)在只化做一股凄慘的悲風在吹拂。(2分)2.殘敗凄涼。(1分)夫差亡國的根本原因是他驕奢淫侈,無道,并非因為西施生得格外美麗,比六宮后妃更能蠱惑夫差而導致亡國。亡國的罪魁禍首是帝王,后妃僅推波助瀾而已,不應歸罪西施。(
51、2分)這首詩蘊含著詩人一個哲理性的見解:一個王朝的沒落是諸種因素的合力使然,詩人否定了女禍亡國的觀點。(2分)3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旅夜懷遠客許渾異鄉(xiāng)多遠情,夢斷落江城。病起慚書癖,貧家負酒名。過春花自落,竟曉月空明。獨此一長嘯,故人天際行。1“竟曉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義?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2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異鄉(xiāng)多遠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6分)參考答案1這句詩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無人欣賞。(2分)(“竟曉”一詞遙承“夢斷”,)暗示詩人(夢醒之后,)輾轉無眠,直到天明。(1分)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當空本是極美的景致,但詩人無心欣
52、賞,含蓄地表現(xiàn)了內心的孤獨和對故人的思念。(2分)2“情”包括:客居異鄉(xiāng)的孤獨飄零之感?!爱愢l(xiāng)”言其飄零,“夢斷”言其孤獨難眠,鄉(xiāng)夢難成。對貧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嘆。愛書成癖卻因病不能讀,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卻家貧無錢沽酒,這種境況令人感慨無奈。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時節(jié)花自飄零,“過”字寫春天已逝,暗寓時光易逝的感慨。對遠方故人的思念。想著故人遠行天際,自己思念故人卻不得相見,只能把思念化作一聲長嘯。35.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武昌懷古棲一戰(zhàn)國城池盡悄然,昔人遺跡遍山川。笙歌罷吹幾多日,臺榭荒涼七百年。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島雨漫天??班凳朗氯缌魉找娞J花一釣船?!咀ⅰ織唬禾颇┪宕娚?/p>
53、。臺榭:孔穎達疏尚書曰:“臺,積土為之,所以觀望也。臺上有屋謂之榭。”后世多稱“歌舞臺榭”。1作者為何發(fā)出“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見蘆花一釣船”的感嘆?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5分)2這首詩的頸聯(lián)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請作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1看到昔日戰(zhàn)亂不休的城池如今已是悄然無聲,山川之上,昔人遺跡還歷歷在目;歌舞歡樂仿佛就在昨日,而當年熱鬧的臺榭卻已荒涼冷落了七百年,歷史的悲劇不斷重演,眼前的一切令人憂煩。(2分)此情此景,令作者發(fā)出興亡如夢、世事皆空的感嘆。2描繪了冷寂凄涼的場景:夕陽西下,疾風吹樹,蟬聲響亮,秋島之上,冷雨漫天,群雁橫立。以哀景渲染哀情,眼前的風滿樹和耳畔的蟬響,漫天秋
54、雨遠處孤島橫立的秋雁,皆是悲傷景象,讓人惆悵滿懷,不能自已。由遠及近,寫出了開闊的景象。用動態(tài)反襯“悄然”,生動傳神。從懷古轉向現(xiàn)實,增強了詩的豐富內涵。(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36.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咀ⅰ勘驹妼懹谔鞂毷d(753年),詩人離開繁華而混雜的長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貴池)時所作。新安江:在浙江境內流入錢塘江,以清澈聞名。1本詩著重描寫了清溪怎樣的特點?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懷?(4分)2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分別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描寫清溪水色?請簡要分析。(4分)參考答案1水色
55、的清澈(1分)。寄托了詩人喜清厭濁(喜歡清新的大自然,厭惡混濁的長安)的情懷。(2分)2頷聯(lián)運用襯托的手法(1分),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襯托出清溪水更清(1分)。頸聯(lián)運用比喻手法(1分),以明鏡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寫出了清溪水的清澈。(1分)(答“側面描寫,正面描寫”,言之有理即可給分;對比亦可)3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春游南亭韋應物川明氣已變,巖寒云尚擁。南亭草心綠,春塘泉脈動。景煦聽禽響,雨余看柳重。逍遙池館華,益愧專城寵。【注】專城:即專城居,古代稱州牧太守等地方官為一城之主。1這首詩描寫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體現(xiàn)“初春”二字?全詩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第三聯(lián)中“禽響”和“柳重”兩詞用得精妙,請簡要賞析。(4分)參考答案1氣溫變暖,山巖尚寒,小草剛剛發(fā)芽,泉水開始涌動。(2分。答對三點即可得2分,答對兩點給1分,答對一點不給分)表達了作者春游之樂和作為一個地方長官卻無所作為的愧疚。(2分,每個要點1分)2.“禽響”,既寫出了各種鳥聲的此起彼伏,又寫出了它們飛翔跳躍的歡快情景;(2分)“柳重”,傳神地寫出春雨過后柳枝濕潤、顏色更綠的風姿。(2分)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事故新車保險合同樣本
- 關于策劃合同標準文本
- 產品電商銷售合同樣本
- 2025簡化版房屋買賣合同樣本
- 顧客反饋的總結與產品改進計劃
- 借款受托支付合同標準文本
- 農用機器買賣合同樣本
- 關于購買商鋪合同樣本
- led景觀工程合同標準文本
- 養(yǎng)鴨合伙協(xié)議合同樣本
- 智能導盲杖畢業(yè)設計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2024年
- 市政道路及設施零星養(yǎng)護服務技術方案(技術標)
- 釘釘oa使用流程
- CQI-8分層過程審核指南(附全套表格)
- 搞好班組安全管理工作
- 生物醫(yī)學體系的確立與發(fā)展
- 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冊+全套程序文件+表單
- 勞動節(jié)英文介紹節(jié)日由來文化風俗勞動名言課件
- 數(shù)字金融與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
- 《免疫學檢驗》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