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名著復習《經(jīng)典常談》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后改名自清,字佩弦?,F(xiàn)代杰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為中學生提寫了一部介紹我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著作《經(jīng)典常談》。要點梳理【作品簡介】全書共13篇,按我國古代經(jīng)、史、子、集分類法的順序,并照傳統(tǒng)的意見將“小學”書放在最前頭,依次介紹了《說文解字》《周易》《史記》《詩經(jīng)》等經(jīng)典著作,并概述了諸子百家、辭賦和歷代詩文的情況,以此展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十三篇可分兩大部分:前九篇談“小學”和經(jīng)史,以經(jīng)典為主,力求點面結合;后四篇論子部和集部,以文體為中心,又做到點線結合。因此,《經(jīng)典常談》雖說不是“國學概論”,但只要細讀全書,在深入經(jīng)典文本的同時,又可以獲得系統(tǒng)的國學常識?!咀髌分黝}】為了給希望讀些經(jīng)典的中學生做個向導,指點閱讀門徑,讓他們面對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無措?!局饕獌热荨俊吨芤住纷鳛槿寮医?jīng)典的第一部,起源于巫術,在戰(zhàn)國末期經(jīng)儒家種種解釋下,有了更多倫理和哲學的意味,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而到了漢代,隨著儒家的推崇,成為了六經(jīng)之首?!渡袝肥侵袊钤绲挠浹詺v史,背后的古今之爭曲折動人?!渡袝穾缀跏?,幸虧多賢人補注,至今仍有所留?!对娊?jīng)》的源頭原本只是表達情感的歌謠,“詩言志”其實只是儒家“為我所用”理論下對詩經(jīng)的一種解讀。《禮記》是一部關于禮學和禮文化的儒家經(jīng)典。儒家有用“禮”來包羅萬象的野心,認為“禮”是治亂的根本?!洞呵铩返木幠晔鞘穼W的偉大發(fā)明,有“孔子修《春秋》,亂臣賊子懼”的說法?!端臅肥菤v代儒家學子研習的核心經(jīng)書。經(jīng)南宋理學家朱熹加注后,一方面為傳承經(jīng)典,另一方面也為了建立自己的道統(tǒng),后成為官方指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古代教育影響極大?!稇?zhàn)國策》讀完,就可以了解古代謀臣策士的智慧,以及縱橫捭闔的精彩故事。《史記》《漢書》則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記錄的紀傳體,成為正史源頭。從《諸子》篇開始,朱自清先生則沒有再明確指出具體的經(jīng)典書目?!緝热萏釤挕啃虮緯劷?jīng)典的內容:“小學”(文字學),經(jīng)史子集。本書目的重點:啟發(fā)人們的興題,引他們到經(jīng)典的大路上去。1.《〈說文解字〉第一》東漢和帝時,有個許慎,作了一部《說文解字》。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字書。經(jīng)典和別的字書里的字,他都搜羅在他的書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是魯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書”及張倉所獻《春秋左氏傳》的字體,大概是晚周民間的別體字。許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將九千字分屬五百四十部首。書中每字都有說解,用周人作的《爾雅》,揚雄的《方言》,以及經(jīng)典的注文的體例。這部書意在幫助人通讀古書,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漢的字書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讓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現(xiàn)在我們要認識商周文字,探尋漢以來字體演變的軌跡,都得憑這部書。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義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義的,以前叫“小學”,現(xiàn)在叫文字學。從前學問限于經(jīng)典,所以說研究學問必須從小學入手;現(xiàn)在學問的范圍是廣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還得從文字學入手?!墩f文解字》是文字學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門徑。2.《〈周易〉第二》從卦爻辭里的歷史故事和風俗制度看,我們知道這些是西周初葉的紀錄,紀錄里好些是不連貫的,大概是幾次筮辭并列在一起的緣故。那時卜筮官將這些卦爻辭按著卦爻的順序編輯起來,便成了《周易》這部書?!耙住笔恰昂喴住钡囊馑?,是說筮法比卜法簡易的意思。本來呢,卦數(shù)既然是一定的,每卦每爻的辭又是一定的,檢查起來,引申推論起來,自然就“簡易”了。不過這只在當時的卜筮官如此。他們熟習當時的背景,卦爻辭雖“簡”,他們卻覺得“易”。到了后世就不然了,筮法久已失傳,有些卦爻辭簡直就看不懂了?!吨芤住吩皇钱敃r一部切用的筮書。3.《〈尚書》第三》《尚書》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號令,就是向大眾宣布的話,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話。也有記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說數(shù),那記事的幾篇,大都是戰(zhàn)國末年人的制作,應該分別的看。那些號令多稱為“誓”或“誥”,后人便用“誓”“誥”的名字來代表這一類。平時的號令叫“誥”,有關軍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話多稱為“命”;臣告君的話卻似乎并無定名,偶然有稱為“謨"的那時候這些檔案留存著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漢人便將它們編輯起來,改稱(尚書》“尚”,“上”也;《尚書》據(jù)說就是“上古帝王的書”“書”上加一“尚”字,無疑的是表示著尊信的意味。至于《書》稱為“經(jīng)”,始于《荀子》,不過也是到漢代才普遍罷了。4.《《詩經(jīng))第四》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給別人或自己聽。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的叫別人回腸蕩氣。唱嘆再不夠的話,便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jié)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蛞怀姾?,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似乎就是描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xiàn)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適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若沒有完全合適的,盡可刪一些改一些,到稱意為止。流行的歌謠中往往不同的詞句并行不悖,就是為此??梢灿薪?jīng)過眾人修飾,成為定本的。歌謠真可說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了。5.《“三禮”第五》從來禮樂并稱,但樂實在是禮的一部分;樂附屬于禮,用來補助儀文的不足。樂包括歌和舞,是“人情之所必不免”的。不但是“人情之所必不免”,而且樂聲的綿延和融和也象征著天地萬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這便是樂本。樂教人平心靜氣,互相和愛,教人聯(lián)合起來,成為一整個兒。人人能夠平心靜氣,互相和愛,自然沒有貪欲、搗亂、欺詐等事,天下就治了。樂有改善人心、移風易俗的功用,所以與政治是相通的。6.《“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春秋》可是一部信史,里面所記的魯國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學家所推算的相合,這決不是偶然的。不過書中殘闕、零亂和后人增改的地方,都很不少。書起于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七二二至前四八一);后世稱這二百四十二年為春秋時代。書中紀事按年月日,這叫作編年。編年在史學上是個大發(fā)明:這教歷史系統(tǒng)化,并增加了它的確實性“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編年史書中雖用魯國紀元,所記的卻是各國的事,所以也是我們第一部通史。所記的齊桓公,晉文公的霸跡最多:后來說“尊王攘夷”是《春秋》大義,便是從這里著眼7.《“四書”第七》“四書五經(jīng)”到現(xiàn)在還是我們口頭上一句熟語?!拔褰?jīng)”是《易》《書》《詩》《禮》《春秋》;“四書”按照普通的順序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前二者又簡稱《學》《庸》,后二者又簡稱《論》《孟》;有了簡稱,可見這些書是用得很熟的。本來呢,從前私塾里,學生入學,是從“四書”讀起的。這是那些時代的小學教科書;而且是統(tǒng)一的標準的小學教科書,因為沒有不用的。8.《〈戰(zhàn)國策>第八》記載那些說辭的書叫《戰(zhàn)國策》,是漢代劉向編定的,書名也是他提議的。但在他以前,漢初著名的說客蒯通,大約已經(jīng)加以整理和潤飾,所以各篇如出一手?!稘h書》本傳里記著他“論戰(zhàn)國時說士權變,亦自序其說,凡八十一篇,號曰《雋永》”。大約就是劉向所根據(jù)的底本了。蒯通那枝筆是很有力量的。鋪陳的偉麗,叱咤的雄豪,固然傳達出來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聲口,也絲絲入扣,千載如生。讀這部書,真是如聞其語,如見其人。漢以來批評這部書的都用儒家的眼光。劉向的序里說戰(zhàn)國時代“捐禮讓而貴戰(zhàn)爭,棄仁義而用詐譎,茍以取強而已矣”,可以代表。但他又說這些是“高才秀士”的“奇策異智”,“亦可喜,皆可觀”。這便是文辭的作用了。9.《〈史記〉漢書〉第九》他在《報任安書》里說他的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妒酚洝ぷ孕颉防镎f,“罔(網(wǎng))羅天下放佚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巴踣E所興”,始終盛衰,便是“古今之變”,也便是“天人之際”。“天人之際”只是天道對于人事的影響;這和所謂“始終盛衰"都是陰陽家言。陰陽家倡“五德終始說”,以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互相克勝,終始運行,循環(huán)不息。當運者盛,王跡所興;運去則衰。西漢此說大行,與“今文經(jīng)學”合而為一。司馬遷是請教過董仲舒的,董就是今文派的大師:他也許受了董的影響?!拔宓陆K始說”原是一種歷史哲學;實際的教訓只是讓人君順時修德。10.《諸子第十》春秋末年,封建制度開始崩壞,貴族的統(tǒng)治權,漸漸維持不住。社會上的階級,有了紊亂的現(xiàn)象。到了戰(zhàn)國,更看見農(nóng)奴解放,商人抬頭。這時候一切政治的社會的經(jīng)濟的制度,都起了根本的變化。大家平等自由,形成了一個大解放的時代。在這個大變動當中,一些才智之士對于當前的情勢,有種種的看法,有種種的主張;他們都想收拾那動亂的局面,讓它穩(wěn)定下來。有些傾向于守舊的,便起來擁護舊文化、舊制度;向當世的君主和一般人申述他們擁護的理由,給舊文化、舊制度找出理論上的根據(jù)。也有些人起來批評或反對舊文化、舊制度;又有些人要修正那些。還有人要建立新文化、新制度來代替舊的;還有人壓根兒反對一切文化和制度。這些人也都根據(jù)他們自己的見解各說各的,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這便是諸子之學,大部分可以稱為哲學。這是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也是一個思想發(fā)達的時代,在中國學術史里是稀有的。11.《辭賦第十一》屈原是我國歷史里永被紀念著的一個人。舊歷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相傳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競渡據(jù)說原來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來是祭他的?,F(xiàn)在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jié),也是為了紀念的緣故。他是個忠臣,而且是個纏綿悱惻的忠臣;他是個節(jié)士,而且是個浮游塵外、清白不污的節(jié)士。“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的身世是一出悲劇??墒撬郎谖覀兊木匆庥绕涫俏覀兊耐槔?。12.《詩第十二》但是真正繼往開來的詩人是杜甫。他是河南鞏縣人。安祿山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他從長安逃到靈武,做了“左拾遺”的官,因為諫救房琯,被放了出去。那時很亂,又是荒年,他輾轉流落到成都,依靠故人嚴武,做到“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后來稱為杜工部。仙在發(fā)中。他在蜀中住了很久。嚴武死后,他避難到湖南,就死在那里。他是儒家的信徒;“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他的素志。又身經(jīng)亂離,親見了民間疾苦。他的詩努力描寫當時的情形,發(fā)抒自己的感想。唐代以詩取士,詩原是應試的玩意兒;詩又是供給樂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宮廷及責人的玩意兒。李白用來抒寫自己的生活,杜甫用來抒寫那個大時代,詩的領域擴大了,價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寫“民間的實在痛苦,社會的實在問題,國家的實在狀況,人生的實在希望與恐懼”,更給詩開辟了新世界。13《文第十三》現(xiàn)存的中國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辭。這只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節(jié)的。后來《周易》卦爻辭和《魯春秋》也是如此,不過經(jīng)卜官和史官按著卦爻與年月的順序編纂起來,比卜辭顯得整齊些罷了。便是這樣,王安石還說(魯春秋》是“斷爛朝報”。所謂“斷”,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節(jié)的意思。卜辭的簡略大概是工具的緣故;在脆而狹的甲骨上用刀筆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典型例題一、填空題。1.《春秋》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蹲髠鳌穫鳛轸攪笄鹈鳎ㄈ嗣┮馈洞呵铩范?。2.“春秋”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傳說《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孔子所編。3.書起于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后世稱這二百四十二年為春秋時代。書中紀事按年月日,這叫作編年。這使歷史系統(tǒng)化,并增加了它的確實性。4.古代史官記事,有兩種目的:一是征實,二是勸懲。5.《春秋》三傳是《左傳》《公羊傳》、《榖梁傳》。三傳特別注重《春秋》的勸懲作用。6.荀子認為禮的三本是天地、親、君師7.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思想就是以禮治亂。8.禮治教人節(jié)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會的秩序,可以說是政治制度。天子諸侯祭社稷,祭山川,源于對天地的信仰。感謝和恐懼產(chǎn)生了種種祭典,這種禮,大部分是宗教儀式。日常生活需要秩序和規(guī)矩。如婚姻、宴會等大事,也各有一套程序,對人,事君,事父母等,也都自有一番道理,所以說禮有時也是風俗習慣。9.禮樂并稱,樂是禮的一部分。樂包括歌和舞,樂聲的綿延和融和也象征著天地萬物的“流而不息,合同而化”。這便是樂本。10.漢代學者所傳習的有三種經(jīng)是《儀禮》、《禮古經(jīng)》、《周禮》。其中,《周禮》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11.漢代所見的“記”很多,但流傳到現(xiàn)在的只有《大戴記》和《小戴記》。后世所稱《禮記》,多半專指《小戴記》。12.東漢班固作《兩都賦》張衡仿作《二京賦》,晉左思又作《三都賦》這種賦,是陸賈、荀卿的混合,是散文的更進一步。13.作賦專重寫景述情,務求精巧,不再用來諷諫。這種賦發(fā)展到齊、梁、唐初為極盛,稱為“俳體”的賦。14.唐宋時期,詩文不再重排偶而趨向散文化,賦體也變了。像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后《赤壁賦》,這稱為“文體”的賦。15唐宋以賦取士,規(guī)定程式,賦一定為八韻,調平仄,講對仗,制題新巧,限韻險難,只是技藝,稱“律賦”。16.《尚書》是中國最古的記言的歷史?!渡袝方?jīng)歷了戰(zhàn)亂、流亡更迭,其偽作直到清朝(朝代)才被證實。17.商代甲骨卜辭大部分是些問句,記事的話不多見。兩周金文多以記言為主。直到戰(zhàn)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長足的進展。18.孔子以后,“《詩》三百”成為儒家的《六經(jīng)》之一,《莊子》和《荀子》里都說到“詩言志”,那個“志”便指教化而言。19.解釋《詩經(jīng)》最有權威的是毛氏《詩傳》和鄭玄(人名)《詩箋》,差不多全是斷章取義,甚至斷句取義。20.《詩序》有《大序》和《小序》?!洞笮颉肥强傉撜f明詩的教化作用似乎建立在所謂“六義”上。二、簡答題。1.《史記》《漢書》這兩部書都是文學的古典,兩書有許多相同處,雖然也有許多相異處,請你簡要概括二者的異同。【答案】答:?都是紀傳體。司馬遷感慨多,微情妙旨,時在文字蹊徑之外;《漢書》卻一覽之余,情詞俱盡。但是就史論史,班固也許比較客觀些,比較合體些。?《史記》是通史,《漢書》是是斷代史。文質和繁省雖然各不相同,而所采者博,所擇者精,卻是一樣;組織的弘大,描寫的曲達,也同工異曲。二書并稱良史,決不是偶然的。2.《詩經(jīng)》的原名是什么?為什么被稱為《詩經(jīng)》和《詩三百》?請簡要回答?!敬鸢浮俊对娊?jīng)》的原名叫《詩》,因為被儒家奉為五大經(jīng)典之一,所以被稱為《詩經(jīng)》;因為書中收錄的詩歌總數(shù)為305篇,所以又被叫《詩三百》。3.有人建議閱讀《經(jīng)典常談》這本書時,可以選擇《〈詩經(jīng)〉》第四》《〈辭賦〉第十一》《<詩>第十二》進行組合閱讀,這樣能夠完整了解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過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這一建議?請結合教材中《經(jīng)典常談》名著導讀中的閱讀方法,說說你的看法?!敬鸢浮客?。這種閱讀方法屬于選擇性閱讀,讀整本書,特別是讀《經(jīng)典常談》這種內容涉及面較廣的作品時,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作為切入點。《<詩經(jīng)>》第四》專門介紹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它是中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辭賦>第十一》介紹屈原的《楚辭》及辭賦的發(fā)展過程,《楚辭》是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詩>第十二》介紹從漢樂府詩至宋代詩歌的發(fā)展情況,同時也介紹楚辭對后代詩歌的影響等。將這三篇組合閱讀,可以讓我們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脈絡有一個完整的了解。4.請你舉例談談如何對《經(jīng)典常談》進行選擇性閱讀。【答案】?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作為切入點:如果對古代文學感興趣,可以先讀《詩第十二》《文第十三》兩篇;如果對歷史感興趣,則可以從《〈戰(zhàn)國策〉第八》《〈史記〉<漢書〉第九》讀起。?直接根據(jù)目的去選擇書中自己最需要的內容來閱讀:比如學過《〈詩經(jīng)〉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關于《詩經(jīng)》的更多知識,就可以去讀《經(jīng)典常讀》中的《〈詩經(jīng)〉第四》;又如你正在與同學開展以漢字文化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就可以去讀《經(jīng)典常談》中的《〈說文解字〉第一》。5.洋湖中學八(12)班舉行“《經(jīng)典常談》大家讀”交流會,請你替語文課代表陶子結合本書內容向同學們推薦一種閱讀策略(方法),并說說推薦的理由。(150字左右)【答案】示例:閱讀策略:選擇性閱讀。推薦理由:選擇性閱讀是一種理性的、目的性很強的閱讀方式。如:要了解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過程及其成果,就可以選擇《〈詩經(jīng)〉第四》《辭賦第十一》《詩第十二》進行組合閱讀,《〈詩經(jīng)〉第四》專門介紹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辭賦第十一》介紹屈原的《楚辭》及辭賦的發(fā)展過程,《詩第十二》從漢樂府詩開始至宋代詩歌,介紹中國古代詩歌的發(fā)展脈絡等。我們的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選擇性閱讀也變得更加重要。(推薦其它閱讀方法,能結合本書的內容,言之成理也可)6.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經(jīng)典訓練是一個很必要的項目。經(jīng)典訓練的價值不在于實用,而在文化。閱讀經(jīng)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jīng)典一番。請談一談你在閱讀了《經(jīng)典常談》后,有什么收獲。【答案】示例一:閱讀這部作品后,我對人們常常提到的“四書”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其中《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示例二:我對歷史很感興趣,所以我重點閱讀了《<史記><漢書>第九》,了解到除《史記》《漢書》以外的二十二部“正史”,都采用了“紀傳體”的體制,斷代為書。示例三:我了解了漢宇的起源及其演變,了解了我國古代《詩經(jīng)》《楚辭》以及詩歌的發(fā)展脈絡,獲益匪淺。閱讀《經(jīng)典常談》,我們認識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增強了文化自信。考試真題1.(2023年春·北京·八年級北京市八一中學??计谥校┱Z文教材給我們提供了讀書方法的“套餐”:專題探究、圈點批注、摘抄和做筆記等,你可以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請結合《經(jīng)典常談》的內容,說說你選擇這種讀書方法的原因和效果。(100字左右)【答案】示例:如果我選擇的話,我會選擇選擇性閱讀。因為選擇性閱讀針對性強,目的明確,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或感興趣的。我愛好歷史,所以我先從《<史記><漢書>第九》讀起。說起《史記》《漢書》,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是因為這兩部書是最早的有系統(tǒng)的歷史,可稱為正史的源頭;二是因為這兩部書都成了文學的經(jīng)典。這樣的閱讀會受到很強的閱讀效果,增強了趣味性和知識性。2.(2023年春·北京平谷·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經(jīng)典常談》是一部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著作,共13篇。請向同學們介紹自己選擇性閱讀這部名著的經(jīng)歷。要求寫出選擇的理由、閱讀的過程和自己的心得。(100字左右)【答案】示例:我喜歡詩歌,選擇先讀《經(jīng)典常談·詩經(jīng)第四》,了解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然后應用先生提供的讀書方法閱讀《詩經(jīng)》原著,為日后深入學習古詩打下基礎,最后完成名著剩下篇目的閱讀。選擇性閱讀,可提高閱讀興趣,由易到難的完成整本書閱讀。3.(2023年春·北京豐臺·八年級統(tǒng)考期末)讀書要有所關注,可以從自己的興趣、疑問等關注點出發(fā),選擇閱讀內容,做好摘抄筆記。請從《經(jīng)典常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兩部著作中任選其一,結合閱讀經(jīng)歷,談談你的體會。(100字左右)【答案】答案示例一:閱讀《經(jīng)典常談》我發(fā)現(xiàn)朱自清先生的寫作目的是帶我們“航到經(jīng)典的海里去”。我對歷史很感興趣,所以首先認真讀完了書里有關《史記》《漢書》《戰(zhàn)國策》的篇目,并在此基礎上閱讀了《史記》中的部分“列傳”,感覺受益匪淺。答案示例二: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我很關注保爾是怎樣百煉成鋼的。通過摘抄,我梳理了保爾成長的不同時期面對困難的表現(xiàn),和保爾一起經(jīng)歷著他的精神成長,讀懂了他鋼鐵般堅定的意志是如何煉成的。4.(2023年春·北京大興·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快速閱讀、選擇性閱讀、精讀與跳讀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儲貨架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范本醫(yī)療
- 會計臨聘用合同范本
- 展廳工程合同范本
- 出貨協(xié)議合同范本
- 義賣贊助合同范本
- 北京和杭州租房合同范本
- 勞務用工勞務合同范本
- 出售高端養(yǎng)老房合同范例
- 書畫拍賣合同范本
-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基礎(第二版) 課件 模塊1、2 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概述、基礎數(shù)據(jù)采集
- YB-T+4190-2018工程用機編鋼絲網(wǎng)及組合體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 比亞迪公司應收賬款管理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 【高考真題】2024年新課標全國Ⅱ卷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委托辦理報廢汽車協(xié)議書
- 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 義烏市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條(2022版本)
- 蘇教版(SJ)《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補充習題
- 體育足球籃球排球體操教案
- 統(tǒng)編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觀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