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綜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綜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綜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綜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六單元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綜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六單元專題突破專練專題1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1.(2024·山西晉中高一選考)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其核心是強調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臣民的權利。此外,還規(guī)定了議院、選舉方面的內容。可見,《欽定憲法大綱》()。A.實踐了“中體西用”的治國理念B.含有資產階級憲政的因素C.是民主和科學思想傳播的結果D.是統(tǒng)治政策的實質性變更答案:B解析:據(jù)材料“核心是強調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臣民的權利……議院、選舉方面的內容”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臣民的權利、議院、選舉等內容屬于資產階級憲政的內容,這說明《欽定憲法大綱》含有資產階級憲政的因素,故B項正確;“中體西用”屬于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洋務運動在1895年甲午中日斗爭戰(zhàn)敗時已經破產,故A項錯誤;民主和科學思想傳播,屬于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在1915年發(fā)生,也不符合題干時間,故C項錯誤;“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說明統(tǒng)治政策沒有發(fā)生實質性變更,故D項錯誤。2.(2024·安徽滁州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一選考)孫中山(1866—1925)在回憶錄中說:“28歲那年,我就與20多個華僑,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團體,決心用流血斗爭推翻清王朝?!睂O中山“28歲那年”的主要行動是()。A.成立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的口號B.聯(lián)合其他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C.與革命黨人一起發(fā)動廣州起義D.領導華僑支持維新運動答案:A解析:從時間算起,孫中山28歲時應當是1894年。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創(chuàng)立興中會,這是中國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提出“振興中華”的宗旨,故選A項;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此時孫中山應當是39歲,不符合題意,解除B項;1895年發(fā)動廣州起義,孫中山是29歲,解除C項;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主見通過革命推翻清政府,并不是主見維新運動,解除D項。3.(2024·江蘇海安高二期末)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謠:“自從光緒二十八年把路辦,銀子湊了萬萬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憐的莊稼漢,一兩糧也出這項錢。要辦路因為哪一件?怕的是外國占路權?!痹撁裰{相關的歷史事務促成()。A.太平天國運動達到全盛 B.武昌起義的爆發(fā)C.五四運動取得初步成功 D.國民大革命的失敗答案:B解析:“光緒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辦路因為哪一件?怕的是外國占路權”指的是保路運動。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四川的保路運動為武昌起義供應了條件,從而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故B項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于1851年,時間不符,故A項錯誤;五四運動發(fā)生于1919年,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國民革命運動失敗于1927年,故D項錯誤。專題2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4.(2024·吉林長春外校高一月考)民國初年,袁世凱為籠絡康有為,召他主持清史館。康有為力辭道:“我若修清史,則袁世凱首為罪人,如此必不為所容,因此不行赴任?!笨涤袨檎J為袁世凱“首為罪人”,主要指袁世凱()。A.出賣維新派人士 B.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C.逼迫宣統(tǒng)帝退位 D.倒行逆施,復辟帝制答案:C解析:康有為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人士,不主見推翻君主專制制度,所以認為“則袁世凱首為罪人”是因為逼迫宣統(tǒng)帝退位,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袁世凱出賣維新人士的信息,故A項錯誤;康有為不贊同實行革命方式,故B項錯誤;此時袁世凱還沒有進行復辟活動,故D項錯誤。5.(2024·陜西城固高一期中)宣統(tǒng)皇帝的退位詔書寫道:“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它是中國歷史上最終一份皇帝詔書,也是新時代起先的一個重要見證,這是因為它()。A.標記著中華民國的誕生B.宣告了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徹底成功D.意味著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已完成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材料中宣統(tǒng)帝的退位詔書標記著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故B項正確;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記中華民國誕生,解除A項;辛亥革命并未取得徹底成功,故C項錯誤;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并不等于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務,故D項錯誤。6.(2024·江蘇宿遷高一選考)臨時大總統(tǒng)擁有“統(tǒng)治全國”“統(tǒng)率陸海軍”等各項權力;而1912年3月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則改總統(tǒng)制為內閣制,規(guī)定“國務員輔佐大總統(tǒng),負其責任”。《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做出這一修正的緣由是()。A.立憲黨人和舊官僚的支持B.革命黨內部爭斗,妥協(xié)退讓C.加強總統(tǒng)的行政決策權力D.強化內閣權力,防范個人獨裁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12年2月,南京臨時參議院推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tǒng),《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閣制,主要是為了防止袁世凱專制獨裁,維護民主共和,故選D項。專題3辛亥革命的評價7.(2024·山東濟南高一月考)有學者說:“辛亥革命……令中國人的腦袋與雙膝不再為磕頭而打算著,而是為思索為前進而打算著?!痹搶W者意在強調辛亥革命()。A.激發(fā)了民主同等意識 B.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C.推動了社會移風易俗 D.實現(xiàn)了人民當家作主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腦袋和雙膝為思索問題和前進而打算著”強調的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影響,即激發(fā)了人們的民主同等意識,故A項正確;B、C兩項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故解除;辛亥革命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并未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故D項錯誤。8.(2024·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聯(lián)考)1912年《清帝退位詔書》:“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特率皇帝將統(tǒng)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政體……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xié)商統(tǒng)一方法?!痹撛t書()。A.保留了溥儀的“皇帝”尊號和待遇B.標記著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結C.任命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總統(tǒng)D.表明白袁世凱與革命派達成和解答案:B解析:依據(jù)材料“1912年《清帝退位詔書》”“特率皇帝將統(tǒng)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政體”等信息可知,《清帝退位詔書》頒布宣告清王朝滅亡,宣告著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結,B項正確?!肚宓弁宋辉t書》頒布宣告帝制結束,而不是保留了溥儀的“皇帝”尊號,解除A項;1912年,南京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而不是皇帝任命,解除C項;袁世凱與革命派達成和解要早于清帝退位,解除D項。專題4袁世凱獨裁和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9.(2024·黑龍江哈爾濱三中學考)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大小軍閥連年混戰(zhàn),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jù)紛爭的動亂之中。在各派軍閥中,駕馭北京政府的是()。A.馮國璋的直系軍閥 B.段祺瑞的皖系軍閥C.張作霖的奉系軍閥 D.唐繼堯的滇系軍閥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以馮國璋和曹錕為首的直系軍閥,限制著江蘇、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駕馭著北京政府,并限制著安徽、浙江、山東、福建等省;奉系軍閥張作霖盤踞東北,滇系軍閥唐繼堯占據(jù)著云南、貴州等地,桂系軍閥陸榮廷占據(jù)廣東、廣西等地。故選B項。專題5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經濟與思想文化10.(2024·上海靜安區(qū)等級考試)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令:“查前清官廳,視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爺?shù)让Q,受之者增慚,施之者失體?!鈴鸵院?聞中心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殊為共和政體之玷?!庇刑接懻甙l(fā)覺,同年6月《申報》載:“公堂會審之時,(被告)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鄙鲜霾牧献钜俗鳛橄铝心囊挥^點的論據(jù)?()A.審判制度沿用前清 B.政體變更不甚明顯C.同等制度遭遇玷污 D.等級觀念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依據(jù)題目“1912年3月,南京臨時政府令……聞中心地方各官廳,漫不加察,仍沿舊稱……公堂會審之時,(被告)就口口聲聲以老爺、大人相稱,裁判官亦直受不辭”可知,辛亥革命以后,傳統(tǒng)思想仍舊根深蒂固。11.(2024·四川廣安高一學考)1915年,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申明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yǎng)”為“天職”。下列內容能反映這一宗旨的是()。①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②批判封建倫理道德③堅持思想自由至上的原則④提倡文學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回顧已學學問可知,新文化運動是指20世紀初反對封建文化的思想啟蒙運動,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對封建倫理道德猛烈批判,提倡文學革命,喚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國的學問分子尤其是廣闊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據(jù)此分析可知,①②④屬于新文化運動的內容,③不屬于新文化運動的內容,選B項。12.(2024·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聯(lián)考)李大釗在《青春中華之創(chuàng)建》一文中號召青年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由來之歷史,一舉而摧焚之,取從前之文明,一舉而淪葬之,變弱者之倫理為強者之人生,變庸人之哲學為天才之宗教,變‘人’之文明為‘我’之文明”。這說明李大釗()。A.全盤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明B.全盤確定西方資產階級文明C.對東西方文明存在偏激相識D.主見有選擇地汲取西方文明答案:C解析:依據(jù)材料“取由來之歷史,一舉而摧焚之,取從前之文明,一舉而淪葬之,變弱者之倫理為強者之人生,變庸人之哲學為天才之宗教,變‘人’之文明為‘我’之文明”可知,李大釗否定封建傳統(tǒng)文化,確定西方文明,這是對東西方文明存在偏激相識,C項正確。A、B兩項只涉及李大釗單方面的看法,與材料強調對東西方文明存在偏激相識不符,解除;材料反映李大釗主見全盤確定西方資產階級文明,而不是有選擇地汲取西方文明,解除D項。專題6辛亥革命的歷史影響13.(2024·江西臨川二中調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對于很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并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植盾筌廴辍凡牧隙缸泳?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宋)程顥《河南程氏遺書》君主……全靠眾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夠號令全國,稱做元首;一旦亡了國……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拋在糞缸里,看他究竟有什么奇妙出眾的地方呢?——陳獨秀《偶像破壞論》(1918年8月)材料三皇帝,該算是至高無上、神圣不行侵擾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還有什么陳腐的東西不行以懷疑、不行以打破?……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向前,不行阻擋了。——金沖及《辛亥革命探討》(1)概述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推翻專制政體所進行的艱苦的革命斗爭。答案:宣揚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建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發(fā)動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政權——中華民國;等等。(2)依據(jù)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國人對皇帝的看法發(fā)生了什么變更?答案:革命前認為皇權至高無上、神圣不行侵擾;革命后破除了對皇帝的迷信。(3)依據(jù)以上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宏大歷史意義。答案:推翻了中國的君主專制政體;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真題分類專練題組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1.(2024·海南卷·10)1910年,清政府設立資政院“以立議院基礎”。資政院議員部分由皇帝欽定,部分由選舉產生。其職責包括議決國家軍政大事、審議財政預算和修訂法律等,議決事項須“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實踐了英國式君主立憲制B.加強了皇帝個人的獨裁統(tǒng)治C.帶有深厚的專制主義色調D.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資政院議員部分由皇帝欽定”“議決事項須‘具奏,恭候圣裁’”,反映出皇帝仍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而英國式君主立憲制下國王“統(tǒng)而不治”,兩者有本質的區(qū)分,故A項錯誤;材料中議員部分是選舉產生,能夠參加國家政治、經濟重大事務的決策,并不是皇帝個人的獨裁,故B項錯誤;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體現(xiàn)出帶有深厚的專制主義色調,故C項正確;材料反映出皇帝對資政院的限制,不符合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的原則,故D項錯誤。題組2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2.(2024·江蘇學考·11)1911年10月31日,日本《東京朝日新聞》刊登了題為《滿人留學生的憤慨》的報道,稱“革命捷報頻傳,東京50余名滿族留學生與漢族學生陷入敵對狀態(tài)”。這里的“革命”指()。A.金田起義 B.武昌起義C.南昌起義 D.秋收起義答案:B解析:依據(jù)材料中的時間和內容,可知是武昌起義,B項正確;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與材料無關,A項錯誤;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義,打響武裝抗拒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與材料信息不符,C項錯誤;1927年秋,毛澤東發(fā)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與材料不符,D項錯誤。3.(2024·四川學考·7)從法律上宣告民主共和政體在中國近代史上確立的歷史事務是()。A.湖北軍政府成立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C.武昌起義 D.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答案:B解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意味著從法律上宣告了中華民國為民主共和政體,故選B項;湖北軍政府成立是宣告政府的成立而不是政體的變更,故解除A項;武昌起義是民主共和政體建立之前的歷史事務,故解除C項;袁世凱當選為臨時大總統(tǒng)是辛亥革命失敗的表現(xiàn)之一,故D項與題意不符,所以解除。4.(海南卷·15)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給予總統(tǒng)很大權力;其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力做出嚴格限制。這一變更主要反映出當時()。A.立法聽從于政治 B.行政聽從于司法C.從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體臻于完善答案:A解析:材料說明從給予總統(tǒng)很大權力到對總統(tǒng)權力做出嚴格限制,結合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tǒng)的背景分析,目的是為了防止袁世凱獨裁,可知是立法聽從于政治的須要,故選A項。5.(海南卷·14)武昌起義后,全國有15省先后宣布獨立,各省先后擔當最高軍政長官(都督)者背景不盡相同,其中新軍將領13人,革命黨5人,咨議局議長3人,巡撫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練公所總參議1人。據(jù)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廣泛社會基礎 B.具有明顯的妥協(xié)性C.屬于資產階級革命 D.屬于自上而下的革命答案:B解析:依據(jù)題干數(shù)據(jù)分析,全國有15個省,其中革命黨只有5人,舊軍閥和立憲派很多,體現(xiàn)革命具有很強的妥協(xié)性,故選B項。辛亥革命沒有廣泛的社會基礎,解除A項;辛亥革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但材料無法體現(xiàn),解除C項;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解除D項。6.(浙江卷·19)從劉邦“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到孫中山“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歷史變遷,說明()。A.專制與民主構成傳統(tǒng)社會的主要沖突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專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進程起確定作用D.封建專制制度長期持續(xù)影響歷史進程答案:B解析:劉邦主見“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是為了鞏固劉氏天下的專制統(tǒng)治,孫中山主見“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是為了防止帝制的復辟。A項中的傳統(tǒng)社會指封建社會,與題干不符;C項說法錯誤;題干強調的是從君主專制到民主共和的歷史發(fā)展潮流,D項與題干主旨不符;故B項正確。7.(2024·浙江11月學考·1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參議院行使立法權,有權選舉臨時大總統(tǒng)、彈劾臨時大總統(tǒng)及國務員;臨時大總統(tǒng)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tǒng),負其責任”。這說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行()。A.君主立憲制 B.總統(tǒng)制C.責任內閣制 D.君主制答案:C解析:國務員約束大總統(tǒng)的權利是責任內閣制,資產階級維新派主見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總統(tǒng)制和本題不符合,君主制這時候已經被推翻了,所以本題選C項。8.(2024·浙江11月學考·13)孫中山指出:“歐美社會之禍,伏之數(shù)十年,及今而后發(fā)見(現(xiàn))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國治民生主義者,發(fā)達最先,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边@里的“社會革命”是指()。A.“驅除韃虜” B.“復原中華”C.“創(chuàng)立民國” D.“平均地權”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的三大革命是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會革命。民族革命是驅除韃虜、復原中華,政治革命是創(chuàng)立民國,社會革命是平均地權。故選D項。題組3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和經濟9.(北京卷·17)一種名為“人造自來血”的補藥曾在近代中國流行。圖1和圖2分別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報》上的廣告。這兩則廣告的變更折射出()。圖1圖2①革命黨人把廣告當作發(fā)動武昌起義的宣揚工具②民國成立后商人主動投身中國政治變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時局巨變剛好調整營銷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1911年11月,武昌起義已經成功。廣告《專制與共和之過渡》不行能成為發(fā)動武昌起義的宣揚工具,①錯誤;中華民國成立的時間是1912年1月,②錯誤;圖1反映的是一般意義的藥物廣告,圖2則反映了商家借用當時政治局勢的發(fā)展潮流“專制與共和之過渡”宣揚“人造自來血”補藥的功能性變更,③正確;武昌起義后,清朝統(tǒng)治土崩瓦解,民主共和已成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趨勢,④正確。故本題選C項。10.(2024·江蘇學考·13)1915年,民族資本家榮氏兄弟創(chuàng)辦了申新紗廠。下圖是該廠建廠初期的盈利狀況,圖中數(shù)據(jù)能夠說明()。A.清朝末年洋務企業(yè)的興起B(yǎng).甲午中日斗爭后民族工業(yè)的產生C.民國初期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D.國民政府前十年經濟的增長答案:C解析:據(jù)表格中的信息“1915—1920年”并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正處于中華民國初期,C項正確;洋務企業(yè)興起于19世紀60年頭,與時間不符,A項錯誤;民族工業(yè)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頭,B項錯誤;國民政府前十年是1927—1936年,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11.(2024·浙江4月選考·12)視察下面兩圖(繪制時間:1924年)。結合所學,推斷下列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①20世紀上半葉,男裝流行長袍馬褂②學問女性著裝寬松肥大③男性著裝凸顯等級身份④女性服飾趨向短袍窄袖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中華民國時期社會生活新氣象,從圖文信息可知,女性著裝顯示身材,解除②;男性著裝看不出等級身份,解除③。故①④正確,選A項。題組4新文化運動12.(2024·四川學考·25)下圖人物對新文化運動的主要貢獻是()。A.創(chuàng)辦《新青年》B.提出“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C.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D.開展“問題與主義”的探討答案:B解析:蔡元培在出任北京高校校長期間,實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激勵用新思想去占據(jù)舊思想的陣地,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故選B項;陳獨秀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故解除A項;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的是胡適,故解除C項;開展“問題與主義”探討的是李大釗和胡適,故解除D項。13.(2024·浙江4月選考·10)有學者探討新文化運動時留意到: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時,以為可以轟動一時,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銷行無多,每期僅印一千份。1917年起,為數(shù)漸增,日后達一萬五六千份,大專學校及中學學生爭先購閱,才算真正轟動一時,這種狀況與其反對舊道德的言論當然有關,但更與引起青年“簇新的趣味”因素干脆關聯(lián)。這種因素是()。A.“自強”“求富” B.“實業(yè)救國”C.“民主共和” D.“文學革命”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917年,胡適提出以白話文為新文學語言,掀起了“文學革命”。故D項正確。14.(2024·江蘇學考·12)胡適認為,與“官方文學”相對的歌謠、語錄、彈唱等形式的“民間文學”就是“白話文”,應當?shù)玫桨l(fā)揚。下列新文化運動的主見能夠體現(xiàn)這一觀點的是()。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答案:D解析:依據(jù)所學學問可知,新文化運動既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又是一次文學革命。依據(jù)材料與“‘官方文學’相對的歌謠、語錄、彈唱等形式的‘民間文學’就是‘白話文’,應當?shù)玫桨l(fā)揚”可知,材料中強調的是文學領域,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都是新文化運動在思想領域的主見,有利于思想解放,與材料無關,錯誤。題組5辛亥革命15.(上海卷·38)辛亥革命寫歷史小論文,列提綱是一項重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