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級生物上冊5.2.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案_第1頁
2018年秋八年級生物上冊5.2.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案_第2頁
2018年秋八年級生物上冊5.2.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案_第3頁
2018年秋八年級生物上冊5.2.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案_第4頁
2018年秋八年級生物上冊5.2.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第二節(jié)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區(qū)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1.動物的行為,按照行為的目的或表現形式可分為取食行為、防御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領域行為、社會行為等。

2.分類: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3.定義: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4.關系: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

5.意義: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huán)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變化。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越復雜。

知識點2研究一種動物的行為6.方法: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實驗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結合。

7.實例:探究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的學習行為。(1)用小鼠做實驗,因為這類小動物經過訓練,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一種新的行為。

(2)“嘗試與錯誤”是常見的學習行為。小鼠屬于哺乳動物,學習能力比蚯蚓強,“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要少些。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區(qū)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1.尺蠖靜止不動時,它的形狀像樹枝這種行為屬于 (C)A.攻擊行為 B.繁殖行為C.防御行為 D.節(jié)律行為2.下列有關“老馬識途”這一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B)A.由遺傳物質所決定,是動物生來就有的行為B.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行為C.與遺傳因素無關,由環(huán)境因素所決定的行為D.與小鳥喂魚一樣,是馬的本能3.蝴蝶的成蟲有長長的、卷曲著的舌,只能吸食花蜜和露水;蜻蜓的幼蟲叫水蠆,生活在水中,能捕食蚊子的幼蟲等?!按┗ㄍ惖钌钜?點水蜻蜓款款飛”分別描繪了蝴蝶和蜻蜓的 (C)A.防御行為、取食行為 B.防御行為、遷徙行為C.取食行為、繁殖行為 D.遷徙行為、繁殖行為4.家蠶經過5次蛻皮之后,吐絲作繭,決定這種行為出現的因素是 (D)A.環(huán)境 B.學習C.生活經驗 D.遺傳物質知識點2研究一種動物的行為5.不同動物“嘗試與錯誤”的次數不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B.體形小的動物“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多于體形大的動物C.“嘗試與錯誤”是常見的先天性行為D.“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只與刺激強度大小有關【解析】“嘗試與錯誤”是動物后天性學習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就越強,“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就越少?!皣L試與錯誤”的次數與動物體形大小和刺激強度大小都無關。6.某生物學習小組利用甲、乙、丙三種動物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得到如表結果。分析數據可知,三種動物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是 (A)動物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嘗試次數165325A.甲→乙→丙 B.乙→甲→丙C.丙→甲→乙 D.甲→丙→乙課后鞏固提升1.你見過合肥野生動物園內的猴子嗎?下面是猴子的一系列有趣的行為,你認為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C)A.猴子看到陌生人時逃走B.猴子向人“行禮”C.猴子爬到樹頂采摘桃子D.猴子向游客索取桃子【解析】A、B、D項都是出生后,猴子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建立起來的后天性學習行為;C項是生來就有的,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先天性行為。2.如圖表示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陰影部分表示相同點。它們的相同點是 (D)A.生來就有的B.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C.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D.有利于生存和繁殖3.下列動物行為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B)4.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 (D)A.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B.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都有重要的意義C.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D.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的學習所得,與遺傳因素無關5.一位養(yǎng)鴨老人,手中提著鴨食,身后跟著一群豎“一”字排列的鴨子。請分析,此過程中鴨子的行為有 (B)①取食行為②學習行為③社會行為④遷徙行為A.①④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飼養(yǎng)了三種動物,在實驗中發(fā)現它們都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同學們根據它們的學習能力由弱到強進行排序,最可能的結果是 (D)A.蚯蚓→貓→青蛙 B.貓→青蛙→蚯蚓C.貓→蚯蚓→青蛙 D.蚯蚓→青蛙→貓7.杜鵑不筑巢、不孵卵也不育雛,這些工作全由小杜鵑的“義父母”代勞。如圖為葦鶯在精心喂食杜鵑的雛鳥,對葦鶯的這種行為解釋正確的是 (C)①先天性行為②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③學習行為④由遺傳物質決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葦鶯在精心喂食杜鵑的雛鳥”,這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先天性行為。8.下列對動物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C)A.動物的行為從獲得途徑上劃分,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社會行為B.同種動物的不同個體具有相同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C.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越強D.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不一定越多9.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 (C)A.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本能,不需要后天學習B.后天性行為是動物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C.動物的行為都是從親代繼承獲得的D.動物的行為需要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10.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從行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為人類具有最強的 (B)A.取食行為 B.學習行為C.防御行為 D.繁殖行為11.下列關于動物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敘述,正確的是 (D)A.學習行為是哺乳動物特有的行為,魚類和兩棲動物較為低等,不具有學習行為B.動物的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發(fā)生改變C.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動物行為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D.與先天性行為相比,動物的學習行為更有利于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繁衍12.將下列現象與所屬行為用線連起來。①黃鼠狼偷雞 A.防御行為②大雁南飛 B.攻擊行為③螞蟻共同搬運食物 C.社會行為④兩只雄師搏斗 D.遷徙行為⑤野兔時時豎起耳朵聽周圍的動靜 E.取食行為13.閱讀資料,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資料一:在迷宮的一臂安上電極,而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其中還有食物。當蚯蚓爬到安有電極的一臂時,它就會受到電擊。經過大約200次“嘗試與錯誤”后,蚯蚓能夠學會直接爬向潮濕的暗室,如圖所示。資料二:準備適當的食物,設置好障礙物,雞經過若干次“嘗試與錯誤”后,學會繞道取食,如圖所示。(1)“蚯蚓走迷宮”與“雞的繞道取食”這兩種行為從獲得的途徑來看,都屬于學習行為。

(2)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會某種行為的過程中“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也越能利用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大大增強了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能力。

(3)對于同種動物的不同個體或不同種的動物來說,即使學習條件相同,學習的速度也會有差異,這是因為這種行為也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

14.在探究小鼠走迷宮的實驗中,迷宮中設有幾處“T”形接頭,小鼠可左轉也可右轉。小鼠在完成走迷宮后會被獎勵一些食物。實驗統(tǒng)計數據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1)小鼠屬于哺乳動物。

(2)實驗時應選擇活潑健康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小鼠。

(3)隨著訓練天數的增加,小鼠走迷宮時平均轉錯的次數逐漸減少,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經過訓練,小鼠獲得了走迷宮的學習行為。

15.俗話說:“人有人言,鳥有鳥語。”不同的白冠雀群的鳴聲雖然基調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個白冠雀鳥群(A)的幼雛(a)移到另一個白冠雀鳥群(B)中去,等到a長成成鳥,a的鳴聲就不同于A鳥群反而接近于B鳥群。但如果把白冠雀的幼雛(b)移到黃鶯鳥群中生活,它卻學不會黃鶯的鳴聲。請回答:(1)a的鳴聲,具有B鳥群的“方言”特點,這是學習行為所起的作用;b學不會黃鶯的鳴聲,是因為b體內不具有控制黃鶯鳴聲的遺傳物質。

(2)上述實驗說明,學習行為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通過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2019-2020學年八上生物期末復習試卷一、選擇題1.(題文)在被子植物中,通常把哪些器官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A.根、莖、葉B.根、葉、種子C.莖、葉、果實D.花、果實、種子2.家庭發(fā)面時,需要“面引子”,是因為面引子中含有()A.面粉B.水C.酵母菌D.曲霉3.與新生兒小頭畸形關系密切的塞卡病毒于2016年初再次引起全世界醫(yī)學界的關注.下列有關該病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由蛋白質外殼與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B.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存C.雖結構簡單,但具有細胞結構D.利用細胞內的物質進行繁殖4.蝶蛾類昆蟲的雌蟲招引雄蟲是利用A.動作B.聲音C.色彩D.性外激素5.下列行為不屬于學習行為的是A.失去了雛鳥的母雞無微不至地撫愛著沒有母親的小貓()B.鸚鵡學舌C.大山雀打開奶瓶蓋,偷飲牛奶D.海獅表演6.在制作下列食品時,與細菌、真菌無關的是()A.自制酸奶 B.腌制黃瓜咸菜C.制作面包 D.釀制米醋7.下列關于病毒與人類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病毒的種類很多,在生物圈的分布十分廣泛B.有些病毒能夠引起人或動植物患病C.有些病毒經過人工處理成疫苗,可以預防某些疾病D.所有的病毒對人類都是有害的8.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動物行為共同特點的是()A.動物的行為都是可以遺傳的B.動物的行為都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C.動物的行為對其生存、繁殖有重要作用D.動物的行為受神經系統(tǒng)和激素調節(jié)9.骨的運動要靠骨骼肌的牽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B.骨骼肌的兩端附著在不同一塊骨上C.骨骼肌既能收縮牽拉骨又能推開骨D.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互相配合活動10.下列屬于我國一級保護的、水中生活的哺乳動物是()A.白鰭豚B.中華鱘C.揚子鱷D.章魚11.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基礎是()A.基因的多樣性 B.染色體的多樣性 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D.生活環(huán)境的多樣性12.下列有關綠色植物的描述正確的是()①植物的芽都能發(fā)育成枝條②油菜缺少含硼的無機鹽會只開花不結果③植物的花比葉呼吸作用強④我國植被的主要類型只有熱帶雨林⑤銀杏的種子沒有胚\⑥花、果實和種子是被子植物分類的重要依據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13.英國建立名為“冷凍方舟”的瀕危動物基因庫,將儲藏從世界各地收集的上千種瀕危動物的DNA,以便將來利用這些動物的基因,重新培育出已滅絕的珍稀動物。這種做法是為了保護()A.物種多樣性B.遺傳多樣性C.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D.以上皆是14.下列關于生物分類的說法,正確的是()A.生物分類的依據是生物個體大小B.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C.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D.同一分類單位中的生物,其特征完全相同15.從周敦頤先生的《愛蓮說》、矛盾先生的《白楊禮贊》和徐悲鴻先生的《八駿圖》等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用品中,我們不僅能感悟到一些人生哲理,而且還可以看到的生物多樣性的()A.間接使用價值B.科研使用價值C.潛在使用價值D.直接使用價值16.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人類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是()A.將瀕危物種遷出原地B.將動物領養(yǎng)回家C.建立自然保護區(qū)D.建立種子庫17.我們黑龍江省建立扎龍自然保護區(qū)是為了保護()A.棕頭鷗B.白天鵝C.朱鹮D.丹頂鶴18.下列選項中表示甘薯學名的是()A.山芋B.紅薯C.PotatoD.Ipomoeabatatas19.某學習小組的小宇同學找到了四個與動物有關的成語,其中所涉及到的動物屬于恒溫動物的成語是()A.(虎)頭(蛇)尾B.(鷸)(蚌)相爭C.(蛛)絲(馬)跡D.(雞)(犬)不寧20.“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大雁在空中扇動翅膀的動力來自()A.背部肌肉B.兩翼肌肉C.肌腹D.胸肌二、填空題21.在生物各類群之間,所處的共同分類單位越小,它們之間的相似程度______,表明它們的親緣關系______;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則親緣關系______。22.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補救措施是。23.生物分類是研究生物的一種基本方法.主要是根據生物的__(包括__、__等),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__和__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__和__.分類的基本單位是__.24.下圖中的動物——燕子,它善于飛行,身體呈_______形,體表被覆_______________,前肢變成____________。每年的4-7月,燕子開始生殖,它產的卵外面有堅硬的_________。每年的11月份,北方的燕子飛向南方越冬,這種行為被稱做_______行為。25.晶晶是一只憨態(tài)可掬的大熊貓,迎迎是一只機敏靈活馳騁如飛的藏羚羊,它們在分類上屬于脊椎動物中的______動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后者的牙齒分化為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判斷題26.我們看到的蛋用雞、肉用雞、觀賞雞,它們都屬于不同的物種(____)27.不同的植物類群之間,沒有任何親緣關系。(_____)28.洛陽牡丹品種繁多,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29.骨的位置變化產生運動,而骨的位置變化需要關節(jié)的牽拉.(_____________)四、連線題30.(9分)將下列動物與它們所屬類群用線連起來31.五、綜合題32.(9分)向陽中學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圖片(如圖1),請你按下列分類方法將這些生物分類,然后回答有關問題.(1)寫出如圖2A~F中C、D、F所代表的生物名稱.C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2)在這些生物中,屬于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的是________;具有根、莖和葉的植物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3)在生物分類學上,水稻與水杉同門不同綱,水稻與葫蘆蘚同界不同門.請說出這兩組生物之間,誰的共同特征多?________.33.以下是四種微生物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甲的繁殖方式是____,甲與乙丙丁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qū)別是:甲無成形的____。(2)圖丁中的a是____,圖中的乙丙丁都通過產生a來繁殖后代。(3)圖中的____(填序號)可以把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為____參與物質循環(huán),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③與動植物共生。(5)圖中的乙能產生____,它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以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6)圖中乙、丙和丁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但卻屬于同一種生物一一____。34.下面是菲菲同學進行的某項科學探究活動的實驗設計材料用具:一截劈開的竹筒(長15cm)、1只螞蟻、1杯濃糖水、1杯清水、1個放大鏡、2個滴管。實驗步驟:①在竹筒的兩端,分別用兩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濃糖水和一滴清水,將1只螞蟻等距離放在兩滴液體之間(如圖)②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螞蟻的取食情況。請根據以上實驗設計回答下列相關問題:⑴請為此探究活動擬定一個實驗題目: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本實驗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菲菲設計的實驗中在另一側滴清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⑶對實驗結果的預測與分析:預測一:若實驗結果是螞蟻_____________,則不能說明螞蟻喜歡甜食。預測二:若實驗結果是螞蟻___________,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本實驗設計的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其改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⑸實驗后,菲菲應如何處理螞蟻?答:_________________。35.將下列動物與它們的呼吸結構用線連起來.A.蛙a.鰓B.蚯蚓b.濕潤的體表C.兔c.肺D.蝦d.肺和皮膚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DCCDABDACAACDBDCDD題號1920答案DD二、填空題21.越大越近越遠22.就地保護,遷地保護23.相似程度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親緣關系進化關系種24.流線;羽毛;翼;卵殼;遷徙25.哺乳胎生門齒臼齒三、判斷題26.錯誤27.錯28.錯29.錯誤四、連線題30.A—bB—aC—dD—cD—cE—eF—gG—hH—f31.五、綜合題32.蜈蚣葫蘆蘚水杉BE、F水稻和水杉33.分裂繁殖細胞核孢子丙分解者青霉素真菌34.螞蟻愛吃甜的食物嗎螞蟻喜歡吃甜食(或螞蟻不喜歡吃甜食)糖形成對照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處不動或不定向爬動爬向濃糖水一端取食并停留螞蟻喜歡吃甜食實驗螞蟻數量太少或沒有設置重復實驗用多只(如10只)螞蟻做實驗或進行重復實驗把螞蟻放回大自然35.A——dB——bC——cD——a

2019-2020學年八上生物期末復習試卷一、選擇題1.下列動物不屬于原生動物的是A.阿米巴變形蟲B.蛔蟲C.瘧原蟲D.夜光蟲2.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與之無關的特征是()A.皮膚干燥,覆蓋有角質的鱗片或甲B.體溫不恒定C.在陸上產卵,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D.用肺呼吸3.下列有關動物行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B.蜘蛛結網屬于先天性行為C.鳥類的遷徙屬于學習行為D.老馬識途屬于學習行為4.下面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所有的動物都具有先天性行為B.大多數動物都能學會一些新的行為C.學習行為是后天性行為D.動物的行為都是動物的本能5.下列不屬于社會行為的是()A.清晨沙灘上的螃蟹集體出動,走在最前面的最大的那個就是這個族群的統(tǒng)領B.鳥群中,等級高的雄性會有較大的身軀、鮮艷的羽毛和鳥冠C.小狼幼兒時期的游戲打斗決定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用爪子和乳牙廝打。敗者躺在地上喘息,搖著尾巴乞求“寬恕”D.魚群洄游到產卵區(qū)產卵6.下列都不屬于軟體動物的一組是()A.烏賊、華枝睪吸蟲B.水蛭、沙蠶C.扇貝、蚯蚓D.河蚌、田螺7.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的主要目的是()A.促進生態(tài)旅游B.加強依法管理C.把瀕危動植物遷到保護區(qū)D.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8.蛇的種類多種多樣,有眼鏡蛇、五步蛇等,是生物多樣性的表現,生物多樣性不包括A.物種多樣性B.遺傳多樣性C.數量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9.能使鮮牛奶變成日常飲用的酸奶的生物是()A.酵母菌 B.枯草桿菌 C.乳酸菌 D.青霉10.下列哪項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A.將瀕危動物移入動物園

B.建立自然保護區(qū)C.建立瀕危特種的種質庫

D.頒布法律保護瀕危物種11.下列敘述中,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是()A.行為的多樣性B.基因的多樣性C.物種的多樣性D.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12.下列分類單位中包含生物類型最多的是()A.門 B.綱 C.科 D.種.13.自然保護區(qū)不是()A.天然基因庫B.天然狩獵場C.天然實驗室D.活的自然博物館14.下列引起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各種原因中,不屬于人為因素的是()A.濫捕亂殺B.生物入侵C.環(huán)境污染D.火山爆發(fā)15.依據生物的某些特征,對生物分出如圖三個類群,下列描述錯誤的是()A.制作酸奶時用到的微生物屬于類群2B.類群1中的病毒,它不用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中也能生活和繁殖C.類群3中既有單細胞生物,又有多細胞生物D.類群3中的生物可以是植物16.生物學家呼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但有實驗證明許多野生動物攜帶致病生物,對此你覺得應該()A.捕殺帶菌野生動物B.堅決徹底殺死,并且全部檢疫C.給野生動物施用抗生素D.堅決保護不殺戮,遠離不密切接觸17.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溫州市兩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保護區(qū)主要保護珍稀瀕危鳥類-黃腹角雉,還有一級保護動物云豹等共8種;另外保護區(qū)內的植物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的植物有南方紅豆杉、莼菜等4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黃腹角雉的胚胎發(fā)育方式是卵生的,而云豹胚胎發(fā)育方式是胎生的B.黃腹角雉的細胞無細胞壁,紅豆杉的細胞有細胞壁C.自然保護區(qū)所有的黃腹角雉是一個種群D.整個自然保護區(qū)就是一個群落18.目前野生的長江江豚數量已不足1200頭,且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遞減,如不抓緊保護,很可能步白鰭豚后塵,在10至15年間出現功能性滅絕.下列關于江豚的說法正確的是()A.與猩猩相比,江豚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更近B.剛初生的長江江豚通過母乳獲取營養(yǎng)C.保護江豚最有效的方法是將其轉移到水族館D.氣候變化是導致長江江豚數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19.某同學將海帶、葫蘆蘚和腎蕨歸為一類,將蓮、蘇鐵和小麥歸為另一類。他劃分的依據主要是A.是否有真正的根B.能否產生種子C.是否有輸導組織D.是水生還是陸生20.對被子植物分類時,不能作為重要依據的是(

)A.花B.果實C.種子D.莖二、填空題21.生物圈中的_______是一個漫長的自然過程,但由于人類活動引起的________破壞,使動物物種的滅絕速度逐漸_____。如______和_________在我國境內已經絕跡。_______自2002年后再也沒有發(fā)現它的蹤跡。22.你見過下列這些動物嗎?①蚊子②魚③蚯蚓④兔⑤龜(1)在農業(yè)生產中有助于改良土壤的動物是【】(填序號)。(2)成體生活在水中,需要到陸地上產卵發(fā)育的動物是【】(填序號)。(3)善于奔跑,體溫恒定的動物是【】(填序號)。(4)將上述動物進行分類,②、④和⑤屬于動物,①和③屬于動物。23.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植物的特點對玉米、花生、葫蘆蘚、腎蕨、海帶和馬尾松進行了分類如下圖,請寫出下列數字代表的植物的名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24.按照林奈的雙名法,一種生物的學名一般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_

兩部分,第二個詞為________

.25.鳥的骨骼___、___、堅固,有些骨內部___,可以減輕體重。胸骨上高聳的突起叫作___,___發(fā)達,附著在胸骨上,能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三、判斷題26.同一綱內各生物數量比同一種內的生物數量要少得多..(判斷對錯)27.節(jié)肢動物的附肢分節(jié),身體不分節(jié)。()28.軟體動物都有貝殼保護柔軟的身體._____29.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有利于細菌度過不良環(huán)境。____四、連線題30.(9分)31.將下列動物的行為連線。五、綜合題32.(9分)如圖是小明在復習過程中,將學過的生物整理并列舉出來,據圖回答以下問題:(1)A動物靠近環(huán)帶的一端被稱為____端(前或后)圖中生物G的名稱是_________,(2)B不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是從__________開始的,它們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其代表動物中為我國特有的一級保護動物的是_________。(3)動物D通過_____、_____的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牙齒有_____、______的分化。說出D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_________。(4)C的身體覆蓋有外骨骼,由于它不能隨著C的生長而生長,所以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___現象。(5)B可以通過皮膚輔助呼吸是因為其皮膚內有豐富的_____,該動物在幼體時的呼吸器官與____動物一樣(填序號);屬于脊椎動物的是____。(填序號)(6)圖中屬于單細胞的生物是_____,沒有細胞的結構是____。(7)在生物L的菌褶內產生大量的_____,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都能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33.(9分)下面是幾種常見的動物,有的還是人類的好朋友,請你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動物有口無肛門的是_____(填字母),身體呈輻射對稱的是_____(填字母)。(2)C類動物呼吸時氣體交換的部位是______中的毛細血管。(3)上圖脊椎動物中須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的有_____(填字母)類動物。(4)D類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