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4地理過程1.(2022·廣東佛山·高三階段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mm的塑料顆粒,易在外力作用下通過多種途徑富集于濕地環(huán)境,已成為新型環(huán)境污染物。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其豐水期水域面積大約是枯水期的4倍。該湖正面臨著微塑料的污染,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水系正是鄱陽湖水體與沉積物的主要來源。圖左示意鄱陽湖及其周邊地區(qū),圖右示意鄱陽湖流域各水系豐水期(7月)、枯水期(10月)水體與沉積物的微塑料豐度。(1)從外力作用角度闡述鄱陽湖微塑料的主要富集途徑。(2)判斷鄱陽湖豐、枯水期微塑料豐度的總體大小差異并分析其原因。(3)針對阻斷微塑料遷移過程,提出減少鄱陽湖微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敬鸢浮?1)微塑料通過流水搬運至湖中;地表的微塑料通過風力搬運,沉降在鄱陽湖;鄱陽湖水中的塑料制品,受風化作用(光降解)或波浪沖擊作用,脆化成微塑料。(2)枯水期>豐水期;因鄱陽湖豐水期水域面積大幅超過枯水期,豐水期水量過大導致水體對微塑料產生了稀釋作用;枯水期(10月)采樣時間滯后于豐水期(7月)3個月,經歷較長時間沉積作用,枯水期微塑料豐度有一定的升高。(3)在主要河流入湖口設置攔截吸附裝置,并定期清理;加強周邊區(qū)域垃圾清運過程管理,對垃圾清運場所進行加蓋處理;打撈湖中及流域的塑料制品,減少微塑料來源?!痉治觥勘绢}以鄱陽湖水系微塑料污染物沉積狀況為材料,涉及外力作用、環(huán)境污染防治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詳解】(1)鄱陽湖中的微塑料沉積,直接的來源是湖中人類活動使用的塑料制品,廢棄到水中之后,受風化作用或波浪沖擊作用,脆化破碎成微塑料;周邊水系中人類活動產生微塑料,通過流水搬運到鄱陽湖;周邊陸地的人類活動留在地表上的塑料風化成微塑料后,通過風力搬運,沉降在鄱陽湖。(2)從水體和沉積物的微塑料豐度數(shù)據(jù)來看,除饒河、修水豐水期沉積物微塑料較多之外,水體中和其他支流的沉積物中都是枯水期大于豐水期,總體來看,枯水期大于豐水期。因為鄱陽湖豐水期水量增加,水域面積大幅超過枯水期,微塑料的豐度單位是每升或者千克水體中含有微塑料的數(shù)量,水量大導致水體對微塑料產生了稀釋作用,豐度降低;枯水期(10月)采樣時間滯后于豐水期(7月)3個月,隨著水量的減少,流速的減慢,加速了微塑料在湖底的沉積,經歷3個月的時間,枯水期沉積物中微塑料豐度也會有一定的升高。(3)從阻斷微塑料遷移的角度考慮,流水搬運的微塑料主要來自于諸支流向鄱陽湖中的匯入,在主要河流入湖口設置攔截吸附裝置,將各條支流中的微塑料攔截,并定期清理,可有效減少流入湖中的微塑料數(shù)量;風力搬運的微塑料主要來自于周邊的地區(qū)的固體廢棄物,加強周邊區(qū)域垃圾清運過程管理,對垃圾清運場所進行加蓋處理,可有效降低塑料垃圾的風化產生微塑料,以及微塑料隨著風力搬運進入湖中的過程;對于湖中人類活動廢棄的塑料垃圾,打撈湖中及流域的塑料制品,減少微塑料來源,可防止微塑料在湖泊范圍內的遷移。2.(2022·河南·高三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西藏朋曲中上游河段由西向東流,河谷多寬谷,風沙地貌發(fā)育,流域內年均降水量為252~580mm,冬春季盛行偏南風,風力強勁。粒度特征是風沙地貌過程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蘊含了豐富的地表過程和氣候變化信息,不僅可以揭示研究區(qū)的氣候變化過程,而且對氣候帶的恢復、古大氣環(huán)流的重建具有重大意義。一研究團隊以朋曲流域不同地貌部位的流動沙丘為研究對象,分析沙丘表層沉積物的粒度特征,探討其空間分異規(guī)律,為研究不同區(qū)域沙漠化防治提供科學依據(jù)。下圖為朋曲河谷不同位置流動沙丘丘頂表層沉積物粒度組成示意圖。(1)推測朋曲河谷沙丘物質的來源,并分析山坡幾乎無粗沙的原因。(2)說明該河谷沙丘增長速度的季節(jié)差異及形成過程。(3)分析朋曲谷地中上游河段沙丘多分布于寬谷北岸的原因。【答案】(1)河漫灘。原因:粗沙來自河漫灘,隨著山坡高度增加,風力搬運能力減弱;在重力作用下,山坡粗沙下滑,不易保存。(2)冬季增長速度快于夏季。形成過程:夏季河水流量大,提供了充分的沙粒在此沉積,且沙丘所含水分較多,沙丘沙不易被風力帶走,沙丘增長速度慢;冬季河流水位下降,河漫灘沙丘裸露,沙丘受到強風吹蝕、搬運、堆積,沙丘增長速度快。(3)朋曲河谷多寬谷,當河流從峽谷進入寬谷后,水流緩慢,洪水期泥沙在河床大量沉積;朋曲自西自東流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河流侵蝕南岸,北岸易堆積,為風沙地貌形成提供了廣闊的場地和物質來源;冬春季盛行偏南風,風力強,使沙質向北岸移動堆積形成沙丘?!痉治觥勘敬箢}以西藏朋曲中上游河段風沙地貌發(fā)育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風力堆積,河流地貌,河流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力相關知識點,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詳解】(1)朋曲河谷多寬谷,風沙地貌發(fā)育,河漫灘多沙質物,所以推測沙丘的沙來自河漫灘,粗沙質量大,風力隨著海拔和距離增大減弱,搬運能力降低,所以粗沙很難到達山坡;同時山坡有一定坡度,重力作用下粗沙容易下滑,不易保存。(2)夏季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隨雅魯藏布江谷口少量進入青藏高原,降水多,侵蝕能力強,河流含沙量高,河流徑流量大,水位高,泥沙潮濕,夏季風受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而且風力小,不易被風力搬運,因此沙丘增長速度慢;冬季空氣干燥,降水少,水位低,沙灘裸露面積大,泥沙干燥,冬季多大風天氣,風力強勁,泥沙容易被搬運、堆積,沙丘增長速度快。(3)當河流進入寬谷以后,由于地勢變得平緩,水的流速減慢,流水攜帶泥沙的能力減弱,泥沙容易淤積在河床;朋曲自西向東流,又處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南岸易被侵蝕,北岸容易堆積,因此北岸泥沙的沉積量也更多;由材料可知,該地“冬春季盛行偏南風,風力強勁”,能夠將河床裸露的泥沙搬運到北岸堆積,形成沙丘。3.(2022·廣東肇慶·一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麻吾峽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是黃河支流莫渠溝河的一段峽谷,兩岸高山絕壁,石壁上分布有獨特的地貌景觀——成千上萬的洞穴構成的壁龕。在麻吾峽中,有的壁龕相對高度可達400米,其上布滿形態(tài)千奇百怪的洞穴,部分洞穴內還生長著植物,這在國內外相當少見。據(jù)地質學家考證,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早更新世后氣候變干對麻吾峽地貌的形成有顯著促進作用。圖左為麻吾峽山壁景觀圖,圖右為麻吾峽山壁壁龕及洞穴內植物景觀圖。(1)指出形成麻吾峽高山絕壁的主要地質作用。(2)分析麻吾峽山壁形成后,壁龕的形成過程。(3)推測麻吾峽山壁壁龕洞穴中植物的生長習性。【答案】(1)地殼抬升;重力崩塌;流水侵蝕。(2)麻吾峽山壁形成后,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發(fā)生風化作用變得較為疏松;疏松的巖體在風力侵蝕的作用下,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洞穴;在風力的持續(xù)作用下,不同的洞穴發(fā)生差異性侵蝕(部分洞穴被侵蝕相連擴大形成巨大的凹槽),形成風蝕壁龕。(3)該地區(qū)氣候較為干旱,洞穴內水分少,因此植物需耐旱;洞穴內土壤少且肥力低,故植物應耐貧瘠?!痉治觥勘敬箢}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麻吾峽山壁景觀圖及山壁壁龕及洞穴內植物景觀圖為材料,涉及高山絕壁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壁龕的形成過程、推測壁龕洞穴中植物的生長習性等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對地質作用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驹斀狻浚?)由材料中“青藏高原的隆起”可知,首先經歷地殼抬升,由海洋變成高原;由材料“兩岸高山絕壁”可知,經歷了重力崩塌;再由“黃河支流莫渠溝河的一段峽谷”可知,還有流水侵蝕形成峽谷。(2)由材料“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早更新世后氣候變干對麻吾峽地貌的形成有顯著促進作用”可知,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發(fā)生風化作用使麻吾峽山壁巖石變得較為疏松;由材料“石壁上分布有獨特的地貌景觀——成千上萬的洞穴構成的壁龕”可知,疏松的巖體在風力侵蝕的作用下,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洞穴;再由圖中景觀可知,在風力的持續(xù)作用下,不同的洞穴發(fā)生差異性侵蝕(部分洞穴被侵蝕相連擴大形成巨大的凹槽),形成風蝕壁龕。(3)植物的生長習性與其存在地區(qū)特殊的氣溫、水分、土壤等環(huán)境條件有關。該地區(qū)氣候干旱,洞穴內沒有水源,水分很少,因此植物需要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洞穴內沒有發(fā)育大量土壤的條件,植物數(shù)量較少,有機質來源少,土壤少且肥力低,由此可以推測植物應耐貧瘠。4.(2022·四川雅安·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示意青藏高原附近地區(qū)從漸新世(3400萬年—2300萬年前)至現(xiàn)代三個不同時期南北向海拔變化剖面。(1)從內力作用角度解釋青藏高原的形成過程。(2)指出圖示漸新世和現(xiàn)代兩個階段可可西里的主要植被類型。(3)從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角度,分析甲區(qū)域現(xiàn)代地表景觀的成因?!敬鸢浮?1)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使地殼不斷抬升。(2)漸新世:(熱帶)森林;現(xiàn)代:荒漠(荒漠草原)。(3)因青藏高原隆升,阻擋了南方海洋濕潤氣流(夏季風或西南風),使甲區(qū)域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大陸性強;(因氣候干燥,)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蓋率低;(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及風力作用強,荒漠、戈壁廣布?!痉治觥勘敬箢}以青藏高原附近地區(qū)三個不同時期剖面圖為材料,涉及內力作用、地質年代、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等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從圖中獲取并解讀信息,調用所學知識解釋地理問題的能力?!驹斀狻浚?)從圖中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不斷抬升,再結合板塊構造學說,該地南部處于板塊交界地帶,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使地殼不斷抬升,最終形成青藏高原。(2)漸新世可可西里分布有巨犀,巨犀是已知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因巨犀身材高大,脖頸很長,所以它們以樹冠上的樹葉為食,其為典型的熱帶森林動物;現(xiàn)代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分布有藏羚羊,其主要生活在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由此推測可可西里在漸新世和現(xiàn)代兩個階段的主要植被類型分別為熱帶森林和高寒荒漠草原。(3)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強調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共同構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分析地表景觀的成因可以從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兩個角度回答。內力作用是基礎,由于板塊的碰撞,青藏高原不斷隆升,高大的山脈和高原面阻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所攜帶的海洋濕潤氣流,使該區(qū)域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大陸性強;干旱的氣候造成河流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覆蓋率低;該地區(qū)風化作用及風力作用強,荒漠、戈壁廣布。5.(2022·河南信陽·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白沙口灣位于山東省乳山市,灣口向東南敞開。受波浪影響,形成了由三條不同時期沙嘴組成的砂礫質沙壩。沙壩在灣頂圈出一片水域,通過狹窄水道與海水相連,形成潮流通道。在潮流通道兩側形成了兩個三角洲。近五十年來,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該地區(qū)海岸侵蝕逐漸增強。材料二:白沙口灣地圖(1)判斷沙壩三個組成部分形成的先后順序,并分析原因。(2)判斷A、B兩處何處為落潮三角洲,并分析其形成過程。(3)分析近五十年中,該地海岸侵蝕加重的原因?!敬鸢浮?1)形成的先后順序沙嘴I、沙嘴II、沙嘴Ⅲ;沙嘴的形成與海浪(海洋)沉積有關;依據(jù)三者位置,沙嘴I最靠近陸地,最先形成,沙嘴Ⅲ在最外側,形成時間最晚。(2)A處為落潮三角洲。在潮流通道外側;在落潮(退潮)時,由于水面展寬,流速下降;潮流攜帶的泥沙在潮流通道外側沉積,形成落潮三角洲。(3)河流上游修建水庫,植樹造林,流域人口增多,經濟發(fā)展,用水量增加,導致河流攜帶泥沙減少;受全球變暖影響,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蝕作用增強?!痉治觥勘绢}以白沙口灣沙壩為材料,設置了3個小題,涉及到海浪侵蝕和沉積作用、環(huán)境保護等知識,考查了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詳解】(1)沙壩組成部分形成的先后順序為沙嘴I、沙嘴Ⅱ、沙嘴Ⅲ。沙嘴的形成與海浪的海洋沉積有關,沉積物受海洋的影響從陸地邊緣開始沉積。依據(jù)三個沙嘴的位置,沙嘴Ⅰ最靠近陸地,面積最小,受海浪沉積作用最先形成;隨著河流泥沙的進一步匯入和海水的頂托作用,沙嘴進一步擴大,形成沙嘴Ⅱ;最后在陸地最外側形成面積最大的沙嘴Ⅲ,形成時間最晚。(2)A處為落潮三角洲。A在潮流通道外側,在落潮(退潮)時,海水通過潮流通道后,由于水面展寬,流速迅速下降,海水攜帶泥沙的能力減弱,攜帶的泥沙在潮流通道外側逐漸沉積,形成落潮三角洲。(3)海岸侵蝕加劇的原因從海水侵蝕加劇和河水來沙減少兩方面分析。近五十年,白沙灘河上游修建水庫,攔截水沙,并且通過植樹造林,增強流域的水土涵蓄能力;流域人口增多,經濟發(fā)展,用水量增加,導致河流徑流量減少,攜帶泥沙減少;受全球變暖影響,海平面上升,海水對海岸的侵蝕作用增強。6.(2022·甘肅·高臺縣第一中學高三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珊瑚礁主要分為岸礁、環(huán)礁和堡礁。其中,關于大洋中部的環(huán)礁和堡礁的成因在科學界眾說紛紜。有科學家認為,大洋中部珊瑚礁的成因與海底的火山活動和板塊移動有關,具體如下圖所示。其中,熱點是上地幔提供熾熱巖漿的固定源地。(1)分析海底火山移動的方向和成因。(2)描述大洋中部珊瑚礁的形成過程?!敬鸢浮?1)海底火山沿擴張中心向兩側移動;地球表面存在著一個不斷涌出巖漿的熱點,形成火山島;由于海底板塊擴張,板塊移動,火山島隨巖石圈沿擴張中心向兩側移動。(2)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島周圍附著生長著岸礁,隨著板塊的進一步移動,火山島不斷下沉,但珊瑚礁持續(xù)堆積向上增長,形成堡礁或者近似環(huán)礁;最后火山島沉入海底,但珊瑚礁仍持續(xù)堆積向上增長,最終形成環(huán)礁?!痉治觥勘绢}以珊瑚礁形成為材料;主要涉及板塊構造學說,火山活動和板塊運動對大洋中部珊瑚礁形成的影響等知識;考查學生對珊瑚礁知識的分析運用能力?!驹斀狻浚?)結合圖文信息可知,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相互碰撞擠壓,大洋中部的火山是海底的不斷涌出巖漿形成的,巖漿噴出,冷卻凝固,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島;隨著海底板塊擴張,火山島隨著板塊沿擴張中心向兩側移動。(2)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島周圍附著生長著岸礁,隨著板塊的進一步移動,露出海面的火山在內外力作用被風化侵蝕,不斷下沉,但珊瑚礁持續(xù)堆積向上增長,形成堡礁或者近似環(huán)礁,當火山島還沒有完全沉入海底時,在島嶼四周形成堡礁;最后火山島沉入海底,但珊瑚礁仍持續(xù)堆積向上增長,最終在火山島四周形成環(huán)礁。7.(2022·福建·永安市第九中學高三期中)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下左圖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局部區(qū)域等高線圖(單位:米)。下右圖為科羅拉多大峽谷地層剖面示意圖。地層不整合,即地層序列中兩套地層之間的不協(xié)調,意味著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之間經歷了沉積中斷。巖漿侵入巖體,冷卻凝固形成花崗巖,地殼抬升遭受外力侵蝕,然后下沉接受沉積,形成水平方向沉積的蘇泊組地層。(1)根據(jù)左圖,繪制a-b一線的地形剖面圖。(2)結合材料描述“塔皮特斯砂巖”地層形成以前經歷的地質過程。(3)推測該區(qū)域從寒武紀至今海陸變遷的過程及依據(jù)?!敬鸢浮?1)(2)地殼運動產生擠壓作用,巖層彎曲,遭受外力侵蝕,巖層斷裂形成斷層,地殼下沉。(3)寒武紀到石炭紀,地層內含有三葉蟲、海藻、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為海洋環(huán)境,二疊紀早期,地層中含有陸生動植物遺跡、爬行類遺跡等陸地生物化石,為陸地環(huán)境,二疊紀晚期,地層中含有貝殼、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為海洋環(huán)境,現(xiàn)今,為陸地環(huán)境。【分析】本題以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局部區(qū)域等高線圖、科羅拉多大峽谷地層剖面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地形剖面圖,地層形成地質過程、寒武紀至今海陸變遷的過程及依據(jù)等知識;考查學生對地球的歷史知識的分析運用能力,考查學生的區(qū)域認知能力、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詳解】(1)首先讀圖判斷等高距為300米,確定縱軸坐標,然后讀圖判斷a點到b點地勢變化是由1800米迅速降至1200米以下,之后又逐漸升高到2400米,按照水平距離分布,畫出ab線和等高線各交點,將點連成平滑曲線,最后地形剖面圖繪制如下:(2)讀圖判斷蘇泊組地層與上覆的塔皮特斯砂巖地層之間存在著不整合面,說明不整合面上下兩套地層之間經歷了沉積中斷。也就是說蘇泊組地層形成之后,地殼發(fā)生了水平擠壓運動,巖層因此彎曲變形,并使地層抬升,地勢升高,物質沉積發(fā)生了中斷,并遭受到外力侵蝕;隨著擠壓運動加強,巖層發(fā)生了斷裂位移,形成了斷層,塔皮特斯砂巖地層之下的地層產生了下沉運動;之后隨著地勢下降,逐漸沉積形成塔皮特斯砂巖地層。(3)科羅拉多大峽谷地層剖面圖可知,寒武紀到石炭紀這一段時間,沉積地層內含有三葉蟲、海藻、魚骨片、蚌殼、珊瑚等海洋生物化石,說明當時可能為廣闊的海洋環(huán)境;再讀圖觀察進入二疊紀之后,在二疊紀早期,地層中含有植物和陸生動物遺跡化石、爬行類遺跡等陸地生物化石,說明當時地殼抬升加強,陸地面積不斷擴大,形成陸地為主的自然環(huán)境;而在二疊紀晚期,地層中又出現(xiàn)貝殼、珊瑚、海綿等海洋生物化石,推測當時可能地殼下降或海面抬升,形成海洋為主的自然環(huán)境;根據(jù)該地位于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大峽谷,西部山區(qū),說明后來地殼抬升運動明顯加強,形成了現(xiàn)今的陸地環(huán)境。8.(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氣流因地勢高差在重力加速下形成的風,稱為流泄風。噶順戈壁(圖A所示)盛行西北風,風力極強。白堊紀時期,噶順戈壁仍為淡水湖泊,后因氣候變化,湖泊干涸。在長期風力作用下,該地風蝕殘丘廣泛分布。一些大規(guī)模殘丘地帶,兩側崖壁分層現(xiàn)象明顯,呈現(xiàn)出奇特的“千層餅”景觀。圖B為風蝕殘丘形成示意圖。(1)分析噶順戈壁風力強盛的原因____。(2)判斷該地風蝕殘丘的延伸方向____,并說明風蝕殘丘前端沙丘的形成過程____。(3)推測該地殘丘崖壁“千層餅”景觀的形成原因____?!敬鸢浮?1)離冬季風源頭(亞洲高壓)近,風力較強;北部(及西北部)山口利于西北風進入,并因“狹管效應”風力得到增強;部分氣流翻越山地進入低海拔地區(qū),在重力作用下風力加速。(2)延伸方向∶西北一東南向延伸;沙丘形成過程∶風力搬運沙粒移動;受到殘丘阻擋,風力減弱,沙粒沉積(形成沙丘)。(3)該地古湖盆沉積時期長,長期經受流水堆積作用;因環(huán)境及氣候變化,不同時期沉積巖層(沉積物顆粒及組成)差異明顯,層層疊壓;湖泊干涸后,沉積巖層出露地表,受(季節(jié)性流水和長期)風力侵蝕(打磨),崖壁裸露,形成“千層餅”景觀?!痉治觥勘绢}考查風力強弱的影響因素、風蝕地貌,外地作用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等相關知識??疾閷W生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述地理原理和規(guī)律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驹斀狻浚?)根據(jù)圖中經緯度信息可知,該區(qū)域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qū),靠近冬季風發(fā)源地,風力較強。根據(jù)圖中等高線信息可知,北部和西北部存在西北-東南走向的山口,有利于西北風順山口進入,且西北風受地形挾持,狹管效應明顯,風力加強,風速加快。根據(jù)材料可知,氣流因地勢高差在重力加速下風力得到加強,該區(qū)域盛行西北風,西北風翻越山地進入低海拔地區(qū),在重力加速下,風力加速,所以該區(qū)域風力強勁。(2)該區(qū)域盛行西北風,根據(jù)圖B中的風流軌跡等信息可推測,風蝕殘丘的延伸方向為西北-東南走向。區(qū)域受西北風的影響,風力搬運沙粒向前運動,受到風蝕殘丘的阻擋,風力減弱,搬運能力減弱,沙粒沉積,形成前端沙丘。(3)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該區(qū)域在白堊紀時期為淡水湖泊,地勢較低,大量河流注入,在該湖泊附近沉積,形成深厚的沉積巖層。后來氣候變化,流水搬運能力變化,所以在不同的時期形成了顆粒組成差異明顯的不同的沉積巖層,沉積巖層層疊壓;隨著氣候進一步變化,湖泊干涸,沉積巖層出露地表,接受外力侵蝕,該區(qū)域受季節(jié)性流水和長期的風力侵蝕打磨,使得崖壁裸露,形成千層餅的景觀。9.(2022·四川·石室中學高三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杰里德鹽沼是世界第三大鹽沼,位于北非國家突尼斯的中部,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杰里德鹽沼含鹽量極高,有豐富的磷酸鹽蘊藏,鹽層厚度最大可達30米,面積達5000平方千米。鹽沼內有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沙漠玫瑰”,是由沉積巖在幾千年的風雨雕刻中形成的奇特景致。下左圖示意杰里德鹽沼的地理位置,下右上圖為沙漠玫瑰景觀圖。我國國內的樹墻大多都是在低矮的灌木上修剪的,突尼斯的樹墻大多是將五六米高的樹的上部枝葉修剪,成為一堵長長的、高高的樹墻,樹墻底下擺滿了椅子,供人們休息,成為街頭別致的“樹墻高修”景觀。(1)從地質作用的角度,分析“沙漠玫瑰”的形成過程。(2)該地將樹的上部修剪成一堵樹墻,請對“樹墻高修”這一現(xiàn)象做出合理解釋。(3)與②地相比,指出①地冬季日照時數(shù)的特點并分析原因。(4)有人建議減小對杰里德鹽沼的開發(fā)強度,對鹽湖進行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分析這樣做對緩解當?shù)丨h(huán)境問題的意義?!敬鸢浮?1)早期形成的巖石經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形成不同性質的沉積巖;沉積巖在地殼抬升作用下出露地表;鹽沼中的沙粒、鹽粒受風力吹拂對出露的沉積巖進行差異化侵蝕,逐漸形成沙漠玫瑰。(2)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樹墻高修方便居民遮陽;夏季太陽高度較大,氣溫高,樹墻高修方便居民納涼;冬季受西風控制,降水較多,樹墻方便居民避雨;冬半年受西風影響,樹墻可削減風力,減少風沙影響居民生活。(3)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時數(shù)少。原因:①地緯度高,冬季白晝更短;①地處于冬季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陰雨天氣更多;①地海拔更低,日出較晚。(4)保護鹽沼資源,促進可持續(xù)利用;避免因大規(guī)模開采鹽沼資源帶來的嚴重環(huán)境污染;減輕對鹽沼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保持生態(tài)平衡?!痉治觥勘绢}以杰里德鹽沼和突尼斯樹墻材料為背景設置題目,涉及風蝕地貌,氣候類型判讀,等值線判讀,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等知識,考查學生區(qū)域認知能力,人地協(xié)調觀和綜合思維。(1)由材料可知,形成沙漠玫瑰的巖石為沉積巖。早期形成的巖石經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形成不同性質的沉積巖;地殼運動后,經地殼抬升,沉積巖露出地表,不同性質的沉積巖被風力侵蝕的程度不同,沙粒和鹽粒對巖石進行差異性侵蝕,使巖石各處受侵蝕程度不同,經時間積累,形成形態(tài)特殊的沙漠玫瑰。(2)由材料可知樹墻底下擺滿了椅子,供人們休息,可知該形態(tài)形成和方便居民休息有關。由地理位置圖可知,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北部為地中海氣候區(qū),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由于氣壓帶風帶北移,該地被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晴天多,且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該地太陽高度大,氣溫高,樹墻高修可以遮擋陽光,方便居民納涼休息。冬季該地受盛行西風控制,降水多,風力大,樹墻可以擋風遮雨,從圖可見該國位于沙漠附近,樹墻可阻擋風沙。(3)兩地均為與北緯30°到40°大陸西岸,均屬于地中海氣候。從緯度位置看,①地緯度高,冬季白晝更短,日照時間短;從天氣狀況看,①地處于冬季盛行西風的迎風坡,且①行西風控制時間耿嬋,陰雨天氣更多,日照時間短;從地形地勢來看,①地位于沿海地區(qū),地勢地平,②地海拔較高。同一地點,海拔高處日出相對海拔低處會更早,則①地相對日出較晚。(4)解答本題應注意題干要求,利用湖鹽進行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可延長產業(yè)鏈,增加附加值,有助于在不擴大產量的情況下增加居民收入,從而減少對鹽湖資源的過度開發(fā),有利于保護鹽湖資源;減少對鹽湖資源的開發(fā),有助于保護鹽湖生態(tài)環(huán)境,維持鹽湖區(qū)的生態(tài)平衡。10.(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寒假,貴陽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到貴州省西部的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開展了以自然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為主題的考察活動。研學小組提前查閱了有關資料,并整理如下∶區(qū)域位置(如圖)∶氣候特征∶湖區(qū)冬季較暖、時間長,春秋相連無夏,多年平均降雨量951mm。地形地質∶該地區(qū)石灰?guī)r廣泛發(fā)育,草海原先為古河流,15萬年前,由于地殼的強烈運動,該地形成斷陷盆地,后積水成湖(下圖示意草海形成過程)。湖區(qū)概況∶草海水域面積46.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米,湖水清澈,可觀察到大量水生植物密布湖底,形成了極為壯觀的“水下草原”景觀。湖區(qū)生物多樣性豐富,是黑頸鶴等228種鳥類的重要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根據(jù)研學小組搜集的資料,說明草海的形成過程。(2)分析草海成為眾多鳥類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的有利條件。【答案】(1)由于地殼運動,古草海四周斷塊不斷上升,該地相對下陷,形成斷陷盆地;石灰?guī)r廣泛發(fā)育,流水侵蝕裂隙形成落水洞;落水洞周圍受流水不斷侵蝕,裂隙進一步擴大,巖石崩落堵塞落水洞;該地降水量較大,河流發(fā)育,經地表匯水,積水成湖。(2)濕地面積大,為鳥類越冬和遷徙中轉提供廣闊空間;水生生物量大,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該地區(qū)緯度較低(冬季溫暖而長),利于鳥類越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痉治觥勘绢}以草海為材料,涉及地質地貌形成過程、以及整體性及濕地的作用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的圖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事物分析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體現(xiàn)了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驹斀狻浚?)根據(jù)材料,15萬年前,由于地殼的強烈運動,古草海四周斷塊不斷上升,該地相對下陷,形成斷陷盆地,利于匯集徑流;根據(jù)文字材料及草海形成過程圖可知,該地區(qū)石灰?guī)r廣泛發(fā)育,加上溫暖濕潤的氣候,流水溶蝕形成裂隙和落水洞;裂隙在流水的溶蝕作用下進一步擴大,之后由于巖石崩落,掉落在落水洞洞口,導致堵塞落水洞;該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較大,地表徑流匯匯入后積水成湖。(2)根據(jù)材料,草海水域面積46.5平方干米,平均水深2米,說明濕地面積大,為鳥類越冬和遷徙中轉提供廣闊空間;草海有“大量水生植物密布湖底”,說明濕地水草繁茂,水生生物量大,為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根據(jù)材料,“湖區(qū)冬季較暖、時間長,春秋相連無夏”,冬季溫暖而漫長,利于鳥類越冬;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受人類影響小,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11.(2022·遼寧·高三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加拿大奧肯那根山谷里的斑點湖區(qū)是加拿大最熱的地區(qū)之一。斑點湖是一個天然的鹽堿湖,湖水富集多種礦物質,包括鎂、鈣、鈉的硫酸鹽。每年6月至9月,湖面形成諸多白色鑲邊、顏色多樣的小水坑,這些小水坑呈現(xiàn)出深淺不同的白、綠、藍等顏色,是難得一見的自然奇景。左圖示意斑點湖區(qū)的位置,右圖示意斑點湖的景觀。(1)從地形角度,分析斑點湖周邊地區(qū)氣溫高的原因。(2)從水循環(huán)角度,簡述斑點湖鹽度高的原因。(3)每年6~9月,斑點湖的小水坑呈現(xiàn)出白色鑲邊顏色多樣的奇特景觀。分析其形成過程?!敬鸢浮?1)該地處于西風背風坡,多晴天,受焚風效應影響,氣溫較高;位于內陸河谷,海拔較低,熱量不易擴散,氣溫高。(2)該湖泊地處內陸河谷地帶,為內流湖,降水較少,氣溫高,蒸發(fā)大;山地徑流帶來礦物質,無地表徑流流出,鹽分無法排出,鹽分不斷富集,湖水鹽度不斷增加。(3)夏季炎熱干燥,斑點湖湖水會大量蒸發(fā),部分湖區(qū)逐漸露出湖底,形成多個小淺水坑;出露的湖底礦物質在強烈的蒸發(fā)作用下開始結晶,形成斑點湖小水坑周圍白色的邊界線;由于小水坑中的礦物質類型和含量不同,富含礦物質的池水呈現(xiàn)各種顏色,使得湖底一個個小水坑呈現(xiàn)出白色鑲邊顏色多樣的奇特景觀。【分析】本題以加拿大奧肯那根山谷里的斑點湖為背景,涉及氣溫高原因分析、鹽度高原因分析、湖奇特景觀的原因等相關內容,考查對地理問題的闡釋能力和探究能力?!驹斀狻浚?)從緯度位置看,該地區(qū)位于西風帶,且位于山脈的背風坡,西風氣流在山脈的背風坡形成受焚風效應,氣溫較高;處于河谷地帶,海拔低,高山環(huán)繞,熱量難以擴散,氣溫高。(2)由于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焚風效應,降水少,淡水補充量少,鹽度高;山地徑流帶來的豐富鹽類物質不斷積聚,且無法通過徑流排出,鹽度逐漸升高;(3)6-9月,氣溫較高,湖水蒸發(fā)旺盛,湖水大量被蒸發(fā),湖底裸露,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淺水坑;湖水的大量蒸發(fā),使小淺水坑中的礦物質結晶,在坑邊形成白色的鑲邊結晶體;由于湖水中所含的礦物質種類和含量不同,水體呈現(xiàn)出深藍色或是綠色等不同的顏色,因而形成白色鑲邊顏色多樣的奇特景觀。12.(2022·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高三期中)某校中學生赴河北省白石山進行野外實習.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任務一:觀察地貌析成因.某同學在觀察日記中寫到:“白石山因巖石呈白色而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車輛買賣合同稅收優(yōu)惠條款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校園網絡安全運維承包合同2篇
- 2023-2024年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必考】
- 23-24年項目部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2024年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題有答案解析
- 2023年-2024年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試題(審定版)
- 23-24年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達標題】
- 二零二五年度定制門窗安裝與建筑節(jié)能評估一體化服務協(xié)議2篇
- 2024年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題)
- 2023-2024年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綜合卷】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第二版)》 課件 2. 第二章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意義
- 2025年中國文玩電商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競爭格局分析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 2024文旅古街元旦沉浸式體驗國風游園會(古巷十二時辰主題)活動方案活動-46正式版
- 英語-2025廣西柳州高三二模試卷和答案
- 電工中級工練習題庫(含參考答案)
- 學校幫扶工作計劃
- 期末綜合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含答案)
- UL2034標準中文版-2017一氧化碳報警器UL中文版標準
- 感恩的心培訓資料
- 《精密板料矯平機 第3部分:精度》
- (完整版)水利部考試歷年真題-水利基礎知識試題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