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

(含解析)

文言文專題訓練-------司馬光作品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錢若水為同州推官知州性褊急數(shù)以胸臆決事不當。若水固爭不能

得,輒曰:“當陪奉贖銅耳?!币讯?,果為朝廷及上司所駁,州官皆以

贖論。知州愧謝,已而復然。前后如此數(shù)矣。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奴父母訟于州,命錄事參軍鞫

之。錄事嘗貸錢于富民,不獲,乃劾富民父子數(shù)人共殺女奴,棄尸水

中遂失其尸,或為元謀,或從而加功,罪皆應死。富民不勝榜楚,自

誣服。具上,州官審覆,無反異,皆以為得其實。若水獨疑之,留其

獄,數(shù)日不決。錄事詣若水廳事,詬之曰:“若受富民錢,欲出其死

罪耶?“若水笑謝曰:“今數(shù)人當死,豈可不少留熟觀其獄詞邪?”

留之且旬日,知州屢趣之,不得,上下皆,圣之。

若水一旦詣州,屏人言曰:“若水所以留其獄者,密使人訪求女

奴,今得之矣?!敝蒹@曰:“安在?”若水因密使人送女奴于知州所。

知州乃垂簾引女奴父母問曰:“汝今見汝女,識之乎?"對日:“安有

不識也?〃因從簾中推出示之,父母泣曰:“是也J乃引富民父子,

悉破械縱之。其人號泣不肯去,曰:“微使君之賜,則某滅族矣!”

知州曰:“推官之賜也,非我也J其人趣詣若水廳事,若水閉門拒之,

曰:“知州自求得之,我何與焉?”其人不得入,繞垣而哭,傾家斃以

飯僧,為若水祈福,

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數(shù)人,欲為之奏論其功,若水固辭,曰:“若

水但求獄事正,人不冤死耳,論功非其本心也。且朝廷若以此為若水

功,當置錄事于何地耶?”知州嘆服曰:“如此尤不可及矣?!变浭略?/p>

若水叩頭愧謝,若水曰:“獄情難知,偶有過誤,何謝也?“于是遠

近翕然稱之。未幾,太宗聞之,驟加進擢,自幕職半歲中為知制誥,

二年中為樞密副使C

(選自司馬光《諫水記聞?卷二》)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

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錢若水為同州A推官B知州C性褊急D數(shù)以胸臆E決F事G不H

當。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之,指到,往,與《陳涉世家》中“輟耕之壟上”的“之”意

思相同。

B.怪,指認為……奇怪,與《師說》中“恥學于師”的“恥”用

法相同。

C.何與,指參與了什么,與“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的結

構相同。

D.進擢,常表示官職調動,意為提拔,提升,與“拔擢”的意思

相同。

3.下列對原文格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同州知州屢教不改,錢若水堅持爭論并不能說服他,只能陪

同他一起領罰。

B.錢若水自己派人查訪到失蹤女奴,洗清了富民父子的不白之

冤,救下人命。

C.錢若水高風亮節(jié),不輕易領取功勞,也不肯接受富民父子的

謝意,閉門拒之。

D.錢若水認為案件的情形難以了解,偶然會有過錯,知州也不

必過于愧疚。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已而,果為朝廷及上司所駁,州官皆以贖論。

(2)若水所以留其獄者,密使人訪求女奴,今得之矣。

5.請根據(jù)文本簡要概括錢若水訣訟的特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今天下之人惡介甫【注】之甚者,其詆毀無所不至。光獨知其不

然介甫固大賢其失在于用心太過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賢

所以治國者,不過使百官各稱其職、委任而責其成功也;其所以養(yǎng)民

者,不過輕租稅,薄賦斂也。介甫以為此皆腐儒之常談,不足為,思

得古人所未嘗為者而為之。于是財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

三司條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曉財利之人,使之講利。使彼誠君子邪,

則固不能言利;彼誠小人邪,則固民是盡,以伏上之欲,又可從平?

是知條例一司已不當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

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視,炫鬻爭進,各斗智巧,以變更祖宗舊法,

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所得不能償其所亡,徒欲別出新意,以自為

功名耳,此其為害已甚矣。

(節(jié)選自司馬光《與王介甫書》)

材料二:

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

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

征利;辟邪說,難三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

也。

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

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故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

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延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

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

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節(jié)選自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注]王安石、字介甫。

6.材料一中面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

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光獨A知其不B然C介甫固大賢D其夫在于用心E太過F自信G

太厚而已。

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是()

A.治國,治理國家,“治”與《諫逐客書》中“舉地千里,至今

治強”中“治”含義不同。

B.往往暴得美官,暴,損害意,與“暴殄天物”中“暴”含義相

同。

C.使,連詞,假使,與《阿房宮賦》中“使六國各愛其人,則

足以拒秦"中“使”含義相同。

D.見教,指教我,此處“見”與《齊桓晉文之事》中“百姓之不

見?!敝小耙?用法不同。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司馬光認為王安石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推行新法百害而無一

利,只是為自己求取功名罷了。

B.司馬光雖然對王安石的變法措施提出了很多批評意見,但他

仍認為王安石是一位了不起的賢士。

C.材料二首先概括了司馬光來信中指責他的幾個方面,為下文

有的放矢、逐一反駁樹立了靶子。

D.材料二運用盤庚遷都的歷史故事表明了自己不會因流言蜚語

而改變變法的決心,很有說服力。

9.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所以養(yǎng)民者,不過輕租稅,薄賦斂也。

(2)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10.司馬光認為王安石改變古代圣賢治國養(yǎng)民之道的原因是什么?

請根據(jù)材料一簡要闡釋。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題

溉水之戰(zhàn)

司馬光

甲子,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余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后

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

幽、冀之兵至于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

兵三十萬,先至潁口。

詔以尚書仆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

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眾共八萬拒之;

使龍驥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琰,安之子也。

是時,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謝玄入,問計于謝安,安夷然,答

日:“已別有旨J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

出游山墅,親朋畢集,與圍棋賭量。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懼,便

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遂游陟,至夜乃還?;笡_深以根本為憂,遣精銳

三千入衛(wèi)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八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

宜留以為防?!睕_對佐吏嘆曰:“謝安石有廟堂之量,不閑將略。今大

敵垂至,方游談不暇,遣諸不經(jīng)事少年拒之,眾又寡弱,天下事已可

知,吾其左衽矣!”...

冬,十月,秦陽平公融等攻壽陽。癸酉,克之,執(zhí)平虜將軍徐元

喜等。融以其參軍河南郭褒為淮南太守。慕容垂拔哪城。胡彬聞壽陽

陷,退保碳石,融進攻之。秦衛(wèi)將軍梁成等帥眾五萬屯于洛澗,柵淮

以遏東兵。謝石、謝玄等去洛澗二十五里而軍,憚成不敢進。胡彬糧

盡,潛遣使告石等曰:“今賊盛糧盡,恐不復見大軍!”秦人獲之,送

于陽平公融。融馳使白秦王堅曰「賊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

堅乃留大軍于項城,引輕騎八千,兼道就融于壽陽。道尚書朱序來說

謝石等,以為:“強弱異勢,不如速降?!毙蛩街^石等曰:“若秦百萬

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

彼已奪氣,可遂破也?!?/p>

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zhàn)以老秦師。謝琰勸石從序言。十一

月,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人趣洛澗,未至十里,梁成阻澗

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斬成及弋陽太守王詠,

又分兵斷其歸津,秦步騎崩潰,爭赴淮水,士卒死者萬五千人。執(zhí)秦

揚州刺史王顯等,盡收其器械軍實。于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C秦

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

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勃敵,何謂弱也!”憂然始有懼色。

秦兵逼肥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

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zhàn)者也。若移陳少卻,

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秦諸將皆曰:“我眾彼寡,不如

遏之,使不得上,可以萬全?!眻栽唬骸暗賲s,使之半渡,我以

鐵騎蹙而殺之,蔑不勝矣!”融亦以為然,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

不可復止,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

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至于青岡。秦

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

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初,秦

兵少卻,朱序在陳后呼曰:“秦兵敗矣!”眾遂大奔……

謝安得驛書,知秦兵已敗,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床上,了無喜

色,圍棋如故??蛦栔?,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

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去h退卻

B.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弓I:拉

C.其走者聞風聲鶴唳走:逃跑

D.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草:在草間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

C.玄等乘勝追擊,至于青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

13.下列敘述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本文段表現(xiàn)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一一潮水

之戰(zhàn),文段中有很多成語今天仍然在使用。如: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等。

B.謝玄遣使對陽平公苻融的一段話,意在引發(fā)敵人的速勝心理。

C.苻堅率領大軍深入,在沈水列陣,想利用晉兵渡河之機,一

舉將晉軍消滅,無奈事與愿違,導致的卻是自己軍隊的潰敗。

D.秦兵因后退而引發(fā)潰敗,加上自相蹈藉,許多人受傷,在逃

跑的路上,因為擔心,又因為饑凍,死了十七八個人。

14.把材料中的有關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今大敵垂至,方游談不暇,遣諸不經(jīng)事少年拒之,眾又寡

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

(2)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

參考答案:

1.BDG2.B3.D4.(1)不久,果然被朝廷及上級

批駁,知州和推官都被處以罰款。

(2)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尋找女奴,現(xiàn)在找

到了。5.①力求公正;②審慎判斷;③不畏眾議;④堅持調查。

【解析】1.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錢若水擔任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氣量狹小,多次憑臆

測決斷事情,且處事不當。

“錢若水為同州推官”主謂賓齊全,“知州”為后句主語,其前B

處斷開;

“知州性褊急”主謂句,其后D處斷開;

“數(shù)以胸臆決事”表意完整,是說他多次憑臆測決斷事情,其后

G處斷開,

故在BDG三處斷開。

2.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詞多義現(xiàn)

象的能力。

A.正確。句意: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停止耕作走到田壤高地

上。

B.錯誤?!肮郑皇且鈩佑梅?,責怪;“恥”,意動用法,以……

為恥。句意:州里大小官員都責怪錢若水。/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C.正確。都是賓語前置:“何與”應為“與何”;“今安在”應為“今

在安',句意:我又參與了什么?/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D.正確。

故選Bo

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知州也不必過于愧疚“有誤,原文“錄事詣若水叩頭愧謝,

若水曰:'獄情難知,偶有過誤,何謝也說的是“錄事”,是說錄

事參軍不必過于愧疚。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已而“,不久;”為……所”,表被動,被;“駁”,批駁。

(2)“所以",……的原因;“密”,秘密地。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

從原文“具上,州官審覆,無反異,皆以為得其實。若水獨疑之,

留其獄,數(shù)日不決”可見其力求公正;

從原文錢若水說的話“今數(shù)人當死,豈可不少留熟觀其獄詞邪”

可知,他斷案審慎判斷;

從原文“錄事詣若水廳事,詬之曰:'若受富民錢,欲出其死罪

耶’”“留之且旬日,知州屢趣之,不得,上下皆怪之”這些可見其

不畏眾議,堅持調查。

參考譯文:

錢若水擔任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氣量狹小,多次憑臆測決斷

事情,且處事不當。錢若水堅持爭論但不能說服他,就說:“又該陪

著你一起交納贖罪的錢了?!保ㄒ馑际沁@樣錯下去。你受罰,我也要陪

著你受罰)不久,果然被朝廷及上級批駁,知州和推官都被處以罰款。

知州向錢若水表示慚愧道歉,但不久又是老樣子,前前后后像這樣子

巳經(jīng)好多次了。

有個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

告到州里,知州命錄事參軍(州里掌管文書的官)審問這件案子。錄事

曾向富民借過錢,沒借到,于是就揭發(fā)富民父子數(shù)人共同殺死了女奴,

把尸體扔入水中,于是找不到尸體。(這父子幾人)有的被視為主犯,

有的被視為幫兇,按罪名都應判死刑。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

就自己屈招了。錄事呈報知州,知州等人復審后認為并無相反或異常

的情形,都認為審出了此案的真實情況。只有錢若水懷疑此事,留下

這案子,好幾天不判決。錄事參軍來到錢若水的辦公處所,責罵他說:

“你是否接受了富家的賄賂,想開脫他們的死罪?”錢若水含笑表示

歉意,說:“如今有好幾個人要判處死刑,怎么能不再仔細審核一下

他們的供詞呢?”于是他把案件扣了將近十天,知州多次催促他,也

沒有結果,州里大小官員都責怪錢若水。

有一天,錢若水去見知州,讓他人退避后對知州說:“若水拖延

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尋找女奴,現(xiàn)在找到了J知州驚訝地

問道:“在哪里?"錢若水于是使人秘密地把女奴送到了知州那里,知

州就垂下竹簾,然后把女奴的父母找來,問道:“如果你們看到自己

的女兒,還能認識她嗎?”女奴的父母回答道:“哪有不認識的道理。

”知州于是把藏在竹簾后面的女奴叫出來,女奴的父母一看就哭了,

說:“她正是我們的女兒?!爸萦谑墙腥藥砀幻窀缸?,全部卸下枷

鎖釋放了他們。富民哭著不肯走,說:“如果沒有您的恩賜,我們一

家就要全完了。"知州說:"這是推官的恩賜,不是我的功勞?!蹦侨?/p>

又趕往錢若水的辦公處,若水關上門不見他,說:“這是知州自己求

得實情的,我又參與了什么?”富家父子不能進入,就繞墻而哭,回

家后把自己的財貨捐贈給寺廟,為錢若水祈福。

知州因若水替幾個被判死罪的人洗雪了冤情,想為他上奏請功,

錢若水堅決拒絕,說:“我只求審判公正,不冤枉處死人罷了。論功

行賞不是我的本意C如果朝廷把此事歸功于我,那么將如何處理錄事

參軍呢?”知州感嘆佩服。錄事參軍到錢若水處叩頭表示慚愧道歉,

錢若水說:“案件復雜,有點過失實在是太王常不過了。你不必道歉。

”于是遠近都一致稱贊錢若水。沒多久,大宗皇帝就聽說了錢若水的

事跡,破格提升了他。從推官一職只半年就官至知制誥,兩年就官至

樞密副使。

6.CDF7.B8.A9.(1)他們用來養(yǎng)民的辦法,不

過是減輕租稅,減少賦稅。

(2)考慮到事情適宜就采取行動是認為正確而看不到值得反悔

的地方的緣故。10.原因是王安石認為古代圣賢的治國養(yǎng)民之道

都是老生常談,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過的事情。

【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我個人認為這樣做是不恰當?shù)?,您本來是大賢人,您的失

誤在于用心過了頭、自信心太強罷了。

“光獨知其不然”,主謂賓結構,句意完整,C處斷開;

“介甫固大賢”,判斷句,D處斷開;

“用心太過”“自信太厚”,句式對稱,句意相關,F(xiàn)處斷開°

故在CDF處斷開。

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治理國家;安定太平。句意:古來圣賢用來治國的方法。

/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到今天秦國仍太平、強大。

B.“往往暴得美官,暴,損害意”錯誤。一下子、突然;損害。

含義不同。句意: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職。/原指殘害滅絕

天生萬物。后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

C.正確。句意:假使他們真的是君子。/如果六國的國君能各自

愛護自己的百姓,那么就足以抵抗秦國。

D.正確。教我;表示被動。句意:如今您來指教我的。/老百姓

沒有受到愛護。

故選

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A.“百害而無一利”錯。原文有“大抵所利不能補其所傷”,可見

不是沒有一點利處c

故選A。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用來……的辦法;“輕”,減輕;"薄”,減少。

⑵“度”,考慮;“動”,采取行動;“是“,認為正確。

10.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的能力。

結合“介甫以為此皆腐儒之常談,不足為,思得古人所未嘗為者

而為之”分析可知,王安石認為古代圣賢的治國養(yǎng)民之道都是老生常

談,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過的事情。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當今天下十分厭惡您的人,他們對您毀謗、污蔑,所有的壞話都

用上了。我個人認為這樣做是不恰當?shù)模緛硎谴筚t人,您的失誤

在于用心過了頭、自信心太強罷了。為什么這樣說呢?古來圣賢用來

治國的方法,不過是使眾官都能勝任所擔任的職務,委派任務而責令

其取得成功;他們用來養(yǎng)民的辦法,不過是減輕租稅,減少賦稅C您

認為這些都是迂腐儒生經(jīng)常談論的,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做古人所

不曾做過的事情。于是,財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三司經(jīng)管而改由自己

管理,又建立制置三司條例司,聚集擅長文章之士及通曉財利之人,

讓他們去大講功利c假使他們真的是君子,就本來不應該講利;假使

他們真的是小人,則本來要刮盡人民的財富來滿足皇上需要,又怎么

能從愿呢?這樣就知道三司條例司這一官署,是不當設置而設置了,

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職,于

是講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張目環(huán)顧。自夸自賣,爭著進用,各自斗智

斗巧,以改變祖宗舊有的法度,大概這樣做獲得的利不能彌補造戌的

害,所得不能抵償所失,只不過是另出一番新意,用來為自己求取功

名罷了,但它的危害已經(jīng)夠嚴重了。

材料二:

如今您來指教我的,是認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們的職權,惹是

生非制造事端,聚斂錢財與民爭利,拒不接受意見,因此招致天下人

的怨恨和指責。我卻認為從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在朝堂上公開議訂法

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把它交給有關部門官吏去執(zhí)行,這不屬侵犯

官權;效法先皇的賢明政治,用來興辦好事,革除弊端,這不是惹是

生非;替國家理財政,這不是搜刮錢財;駁斥錯誤言論,責難奸佞小

人,這不是拒聽意見。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誹謗,那本來預料到它會

這樣的。

人們習慣于茍且偷安、得過且過(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

大夫們多數(shù)把不顧國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見解),向眾人獻媚討好

當做好事,(因而)陛下才要改變這種(不良)風氣,那么我不去估

量反對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幫助陛下來抵制這股勢力,

(這樣一來)那么那些人又為什么不(對我)大吵大鬧呢?盤庚遷都

(的時候),連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

反對);盤庚不因為有人怨恨的緣故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是他)考

慮到(遷都)合理,然后堅決行動,認為對(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

后悔的緣故啊。如果君實您責備我是因為(我)在位任職很久,沒能

幫助陛下干一番大事業(yè),使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那么我承認(自己

是)有罪的;如果說現(xiàn)在應該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陳規(guī)日法

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領教的了。

11.B12.A13.D14.1)如今大敵就要到了,他還

不停地外出游玩閑談,派幾個沒有經(jīng)歷過大事的孩子抵御敵軍,兵力

又少又弱,東晉的命運已可想而知,我們這些人將臣服于前秦氐族人

的統(tǒng)治了!”

(2)苻融騎馬奔馳壓陣,想以此阻擋退卻的士兵,但馬倒地,

他被晉兵殺死,秦軍于是潰敗。

【解析Ill.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詞語含義能力。

題干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B項,”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意思

是“只須帶兵稍稍后退,讓他們渡到一半時二所以“引”的意思是

“帶領,率領"。故選B。

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虛詞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能

力。題干要求選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A項,而:連詞,表

轉折/而:連詞,表轉折;B項,以:介詞,用/以:目的連詞,來;

C項,于:和“至”一起理解為“到''(此處也可理解為引出動作的結

果)/于:表被動;D項,之:助詞,提賓標志/之:代詞,代指秦兵。

故選Ao

點睛:本題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

類題目,要著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是就詞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

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證。對于材料中的虛詞,要

結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對于常用的文言文虛詞,特別是教材中的典

型句子要重視積累C

13.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文言文內容歸納概括題。其做法是,全

面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并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進行綜

合性分析、判斷,進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設法與代入法,與選項所

在段落進行比較。本題要求選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D項,"死

了十七八個人”錯誤,原文為“死者什七、八二故選D。

1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語句翻譯能力。翻譯時,首

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

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做到字

字落實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得分點。(1)句中:“垂”譯為“就要,

將要";“暇”,空閑,閑暇,譯為“停止”;“拒”譯為“抵抗”;“天

下事”,本指天下的事情,這里指東晉的命運;“其,表推測語氣;

“左衽”這里指臣服于前秦氐族人的統(tǒng)治。(2)句中:“馳騎略陳”

譯為“騎著馬來回奔馳,想要壓住陣腳J,“陳”通“陣”;“帥”意譯

為“阻擋”,“為晉兵所殺”,被動句,譯為“被晉兵殺死";“潰"譯為

“潰敗”。

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

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

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

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

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

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

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甲子日,苻堅從長安出兵,步兵六十余萬,騎兵二十七萬,旗鼓

遙遙相望,前后長達千里。九月,苻堅到達項城,涼州的軍隊才到達

咸陽,蜀、漢的軍隊正順流而下,幽州、翥州的軍隊到達彭城,東西

相連長達萬里,水陸大軍一齊進發(fā),運輸船只多達萬艘。陽平公苻融

等率兵三十萬,先到達潁口。

東晉下詔任命尚書仆射謝石(謝安之弟)擔任征虜將軍、征討大

都督,任命徐州、兗州的刺史謝玄(謝安侄兒)擔任前鋒都督,與輔

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各部總共八萬人馬抵御苻堅;派龍疆將

軍胡彬率領五千水軍增援壽陽。謝琰,是謝安的兒子。

這時,前秦兵力已經(jīng)很強盛,東晉朝廷上下震驚恐慌。謝玄進來,

向謝安問計,謝安神色平靜,回答說:“朝廷已經(jīng)另有打算」然后就

不說話了。謝玄不敢再說什么,就讓張玄再次去詢問。謝安于是命令

車駕山林別墅去游賞,親朋全都來了,謝安與張玄下圍棋用別墅作賭

注。謝安的棋藝通在張玄之下,這天,張玄(對前秦大兵犯境)有畏

懼情緒,就使謝安戌了他的敵手而不能取勝。謝安(下完棋后)于是

登高游覽,直到夜里才回來?;笡_深為京城安危而憂慮,派三千精銳

士兵前來保衛(wèi)京師;謝安堅決地拒絕了,說:“朝廷謀劃已定,兵力

和裝備都不缺,你鎮(zhèn)守的荊州是京師建康西邊的屏障,應該留下這些

精銳部隊作為防備C”桓沖對輔佐的官吏感嘆曰:“謝安石有執(zhí)掌朝政

的才能和度量,(但他)不懂得用兵的韜略。如今大敵就要到了,他

還不停地外出游玩閑談,派幾個沒有經(jīng)歷過大事的孩子抵御敵軍,兵

力又少又弱,東晉的命運已可想而知,我們這些人將臣服于前秦氐族

人的統(tǒng)治了!”……

太元八年,冬,十月,前秦的陽平公苻融等攻打壽陽。癸酉日這

天,攻下壽陽,活捉了東晉的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苻融讓參軍河南

人郭褒擔任淮南太守。慕容垂攻克了郵城c胡彬聽說壽陽被攻陷,退

守碳石,苻融率軍進攻。前秦的衛(wèi)將軍梁成等人率領五萬人馬在涔?jié)?/p>

駐扎,在淮水邊設置柵欄來阻擋東晉的軍隊。謝石、謝玄等在距離洛

澗二十五里的地方駐軍,因害怕梁成的軍隊而不敢前進。胡彬糧草用

盡,暗中派使者報告謝石等人說:“如今敵人強盛而我方?jīng)]有糧草,

恐怕再也見不到東晉的大軍了!"前秦士兵抓住了這個使者,把他送

交陽平公苻融。苻融派人騎馬向秦王苻堅報告說:“敵人兵力少很容

易擒獲,只是擔心他們逃跑,應該趕快前去攻打!”苻堅于是把大軍

留在項城,帶領輕裝的八千騎兵,晝夜行軍在壽陽與苻融會合。苻堅

派尚書朱序(東晉大臣,兵敗被俘降前秦,沈水戰(zhàn)后,復歸東晉)來

勸說謝石等人,認為:“強弱之勢不同,不如趕快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