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6 課外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1頁
專題16 課外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2頁
專題16 課外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3頁
專題16 課外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4頁
專題16 課外文言文閱讀(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外文言文閱讀

學(xué)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答題技巧

1.理解并翻譯句子:首先,需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具體含義,然后將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在翻譯過程中,

要注意關(guān)鍵詞的理解和翻譯,以及語序的調(diào)整,確保翻譯出來的句子既準(zhǔn)確又通順。

2.分析人物形象:在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來展現(xiàn)。在閱讀時,要

注意這些描寫,并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情感傾向。同時,也要關(guān)注作者對人物的評價和態(tài)度,

以便更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

3.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文言文中,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和用法是考試的重點。要熟記這些詞匯,并掌握它

們在文中的具體含義和用法。對于不熟悉的詞匯,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進(jìn)行推測和理解。

4.注意特殊句式和語法結(jié)構(gòu):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的句式和語法結(jié)構(gòu),如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等。在

閱讀時,要注意這些句式和結(jié)構(gòu)的識別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文意。

5.歸納和總結(jié):在閱讀完文言文后,要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進(jìn)行歸納和總結(jié)。這有助于加深對文章的

理解,并能夠在答題時迅速找到相關(guān)信息。

專項練習(xí)

甘鳳池傳

甘鳳池,江南江寧人。少以勇聞。康熙中,客京師貴邸①。力士張大義者慕其名,自濟南來見。酒酣,

命與鳳池角,鳳池辭,固強之。大義身長八尺余,脛力強大,以鐵裹拇②,騰躍若風(fēng)雨之驟至。鳳池卻立倚

柱,俟其來,承以手,大義大呼仆。血滿靴,解視,拇盡嵌鐵中。即墨③馬玉麟,長軀大腹,以帛約身,緣

墻升木,捷于猱④??蛽P州巨賈家,鳳池后至,居其上。玉麟不平,與角技,終日無勝負(fù)。鳳池曰:"此勁

敵,非張大義比!"明日又角,數(shù)蹈其瑕,玉麟直前擒鳳池,以駢指卻之,玉麟仆地,慚遁。鳳池嘗語人曰:

“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勝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選自《清史稿》,有刪改)

【注釋】:①貴?。褐竿鹾钫?。②拇:這里指腳趾。③即墨:地名。④猱:猿猴類動物。

1.運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釋下列加點詞。

文言語句方法示例釋義

鳳池辭蒙辭以軍中多務(wù)①

課內(nèi)遷移法

鳳池嘗語人曰嘗射于家圃②

第1頁共18頁.

以駐指卻之查閱字典法A.拒絕,推辭;B。退;C。除,消除。③(填字母)

騰躍若風(fēng)雨之驟至聯(lián)系成語法疾風(fēng)驟雨④

2.用“/”給劃線句斷句。(限2處)

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勝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玉麟不平,與角技,終日無勝負(fù)。

4.本文尾句中的“耳”與“我亦無他,惟手熟爾”(《賣油翁》)中的“爾”表達(dá)的情感相同嗎?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

加以分析。

5.閱讀全文,完成下表。

號挑戰(zhàn)者:張大義從()(填文中句子)看出

1“1”(3)本文寫了兩場結(jié)局相同的對決,是否多余?結(jié)

張大義(2)的特點。合文章內(nèi)容簡述理由。

2號挑戰(zhàn)者:馬玉麟從“緣墻升木,捷于猱”看出馬玉

麟敏捷的特點。

【答案】1.推脫曾經(jīng)C迅速2.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勝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馬玉麟心中憤憤不平,與甘鳳池較量技藝,一整天也沒分出勝負(fù)。4.相同?!岸焙汀盃枴倍甲g為“罷

了”,都體現(xiàn)了人物謙虛、不驕不躁的性格特點。賣油翁有著高超嫻熟的技術(shù),卻仍然毫不夸飾地說:“我亦

無他,惟手熟爾?!斌w現(xiàn)了賣油翁沉著冷靜、從容不迫的態(tài)度和樸實謙遜的品德;甘鳳池武藝高強,幾乎無

人能敵,卻對別人說,自己只是“善借其力以制之耳”,寫出了甘鳳池武藝高強卻毫不驕矜、從容冷靜的特點。

5.(1)騰躍若風(fēng)雨之驟至(2)腿部力量強大(3)不多余。兩場對決雖然結(jié)局相同,但與甘風(fēng)池對決的

人物特點并不相同,甘鳳池取勝的方法也不相同。兩場對決從不同的方面展現(xiàn)了甘風(fēng)池的人物形象。

【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解釋。注意聯(lián)系課內(nèi)遷移的句子并結(jié)合語境,來確定詞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wù)”大意是:呂蒙用軍中事物多這個理由推脫。辭:推脫;(1)句大意是:鳳池推脫,

(張大義)堅持要比試。辭:推脫。

②“嘗射于家圃”大意是,曾經(jīng)在自己家園子中練習(xí)射箭。嘗:曾經(jīng);(2)句大意是,甘鳳池曾經(jīng)對別人說。

嘗:曾經(jīng)。

③句意是:(甘鳳池)用合并的手指除去了他的攻擊。卻:除去;故填C。

④成語“疾風(fēng)驟雨”的意思是,風(fēng)雨來的突然而猛烈。驟:突然而猛烈;(4)句大意是,騰空躍起而下就好

第2頁共18頁.

像猛烈的狂風(fēng)暴雨到來一樣。驟:突然而猛烈。

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

句意:我的力氣沒有超過中等人,我能夠戰(zhàn)勝別人的原因是,我擅長借助外力來制服他們罷了?!拔帷笔侵髡Z,

“逾”是謂語,“吾力不逾中人”為一個完整的句子,在“人”后面斷開第一處;“所以能勝人者”是一個因果結(jié)構(gòu),

其中“所以”表示原因,“能勝人者”是結(jié)果,在“者”后斷開第二處;“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是對“能勝人者”的進(jìn)

一步解釋,說明是如何戰(zhàn)勝別人的。

故斷句為: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勝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

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重點詞有:角技:比賽技藝;終日:一整天。

4.本題考查文言情感的分析。

《賣油翁》中“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是賣油翁對技能獲得途徑的議論,“爾”是而已、罷了的意思,寫出了賣

油翁純樸厚直、懷技而謙謹(jǐn)?shù)奶攸c,也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中“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是甘鳳池自述能

勝過他人的原因,“爾”也是而已、罷了的意思,甘鳳池多次戰(zhàn)勝他人卻能冷靜,理智的分析自己取勝的技能,

表現(xiàn)了人物不驕不躁謙遜理智的特點。因此,情感是相同的。都體現(xiàn)了人物謙虛、不驕不躁的性格特點。

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概括。

(1)文中句子“大義身長八尺余,脛力強大,以鐵裹,騰躍若風(fēng)雨之驟至”意思是,張大義身高八尺有余,

小腿力量強大,用鐵皮包住小腿,騰空躍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風(fēng)暴雨到來一樣。寫出了張大義身長、力

大的特點。

(2)“騰躍若風(fēng)雨之驟至”意思是,(張大義)騰空躍起而下就好像猛烈的狂風(fēng)暴雨到來一樣。形象具體的

寫了張大義腿部力量強大。

(3)本文中的兩場對決,分別從不同的兩個方面來刻畫甘鳳池的形象特點。與甘鳳池對決的兩個人物特點

不同,句子“大義身長八尺余,脛力強大,以鐵裹,騰躍若風(fēng)雨之驟至”表明張大義的特點是力量強大,句子

“長軀大腹,以帛約身,緣墻升木,捷于猱”表明馬玉麟的特點是敏捷。甘鳳池戰(zhàn)勝他們的方法也不同,面對

力量強大的張大義,鳳池取勝的方法是“鳳池卻立倚柱,俟其來,承以手”;而戰(zhàn)勝敏捷的馬玉麟甘鳳池則采

取“以駢指卻之”的方法取勝,不管是力量強大的對手還是迅速敏捷的對手,甘鳳池都能輕易的化解對方的攻

擊,說明甘鳳池武藝高超。

【點睛】【參考譯文】

甘鳳池,是江南江寧人。小時候就憑借勇猛聞名。康熙年間,客居在京城中往后第宅。大力士張大義仰慕

甘鳳池的大名,從濟南來京城拜見他。酒喝得正暢快時,(張大義)招呼甘鳳池與自己比試,鳳池推脫,

(張大義)堅持要比試。張大義身高八尺有余,小腿力量強大,用鐵皮包住小腿,騰空躍起而下就好像猛

第3頁共18頁.

烈的狂風(fēng)暴雨到來一樣。甘鳳池后退,靠著柱子站立,等到張大義襲來,用手制止了張大義,大義大叫一

聲撲倒在地。血流滿了他的靴子,解開靴子來看,只見他的腳趾都深深的埋入了鐵片中。即墨的馬玉麟身

材高肚子大,用布帛束住身體,沿著墻攀援到高高的樹上,比猴子還要敏捷。(馬玉麟)客居在揚州一巨

商人家,甘鳳池后來到了巨商家,職位在馬玉麟之上。馬玉麟心中憤憤不平與甘鳳池較量技藝,一整天也

沒分出勝負(fù)。甘鳳池說:“這是一位強有力的敵人,不是張大義能比的!”第二天又比試,多次攻擊他的弱

點,馬玉麟直身上前去擒甘鳳池,(甘鳳池)用合并的手指擊退了他,馬玉麟撲倒在地,慚愧的逃走了。

甘鳳池曾經(jīng)對人說:“我的力氣沒有超過中等人,我能夠戰(zhàn)勝別人的原因是,我擅長借助外力來制服他們罷

了。”

閱讀下面的文言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dāng)。當(dāng)為孫策將,數(shù)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dāng)擊

賊,當(dāng)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歸以告蒙母,母恚①欲罰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魯肅代周瑜,過蒙屯下。肅意尚輕蒙,或說肅曰:“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顧之?!彼?/p>

往詣蒙。酒酣,蒙問肅曰:“君受重任,與關(guān)羽為鄰,將何計略,以備不虞②?”肅造次③應(yīng)曰:“臨時施

宜。”蒙曰:“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guān)羽實虎熊也,計安可不豫定?”因為肅畫五策。肅于是越席就之,拊④

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彼彀菝赡?,結(jié)友而別。

(選自《三國志》,有刪改)

【注】①恚:惱怒。②不虞:意料不到,意外(之事)。③造次:魯莽,輕率。④拊(fǔ):撫摩。

6.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數(shù)討山越()②當(dāng)顧見大驚()

③肅意尚輕蒙()④遂拜蒙母()

(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關(guān)羽實虎熊也

A.結(jié)友而別(《孫權(quán)勸學(xué)》)B.自錢孔入,而錢不濕(《賣油翁》)

C.學(xué)而時習(xí)之(《〈論語〉十二章》)D.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

7.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停頓。(限斷兩處)

肅于是越席就之

8.翻譯下列句子

(1)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2)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賣油翁》)

第4頁共18頁.

9.根據(jù)選文,并結(jié)合課文《孫權(quán)勸學(xué)》,分析呂蒙的形象特點。

【答案】6.(1)①多次②看見,發(fā)現(xiàn)③輕視,看輕,瞧不起④拜見,叩拜

(2)B7.肅/于是/越席就之8.(1)不探尋老虎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

(2)(賣油翁)看見康肅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只是對他微微點頭。9.①知錯就改,當(dāng)孫權(quán)指出自

己存在的問題時,他能及時改正,且學(xué)有所成;②有勇有謀,他十五六歲時就偷偷地隨軍打仗,與魯肅談

論時局時能有獨到的見解。

【解析】6.(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

①句意:鄧當(dāng)多次帶領(lǐng)軍隊去征討山越。數(shù):多次。

②句意:鄧當(dāng)發(fā)現(xiàn)以后大吃一驚。顧:看見,發(fā)現(xiàn)。

③句意:他起初并不看重呂蒙,有些輕視他。輕:輕視,看輕,瞧不起。

④句意: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拜:拜見,叩拜。

(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一詞多義。

“而關(guān)羽實虎熊也”中的“而”,連詞,表示轉(zhuǎn)折;

A.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

B.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

C.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

D.連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

故選B。

7.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可以準(zhǔn)確斷句。

句意:在這個時候,魯肅越過座位靠近呂蒙。

重點字詞:于是:在這個時候。越:跨越。席:座位。就:接近、靠近。之:呂蒙。

句子結(jié)構(gòu):“肅”是指魯肅,“于是”是一個連詞,“越席就之”是一個動作短語,表示魯肅離席走向呂蒙。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推知:肅/于是/越席就之

8.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

(1)重點字詞:探:探索,尋找。安:怎么,哪里。得:得到。

(2)重點字詞:見:看見。發(fā):發(fā)射。矢:箭。中:射中。但:只是。頷:點頭。

9.本題考查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根據(jù)《孫權(quán)勸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可知,呂蒙在初次拒絕學(xué)習(xí)后,在孫權(quán)的勸說下,承認(rèn)了自己的錯誤,并開始

第5頁共18頁.

學(xué)習(xí)。這體現(xiàn)出他知錯能改,能夠接受上級的建議。根據(jù)本文“蒙年十五六,竊隨當(dāng)擊賊,當(dāng)顧見大驚,呵

叱不能禁止”可知,呂蒙從小就表現(xiàn)出勇猛無畏的個性。再根據(jù)“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guān)羽實虎熊也,計安可

不豫定?”“肅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呂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并為魯肅籌劃了五個策

略可知,呂蒙不僅有勇,而且有謀,能對復(fù)雜局勢有深刻的理解和對應(yīng)的策略。因此,呂蒙的形象是既有“竊

隨當(dāng)擊賊,當(dāng)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的勇猛,又有“計安可不豫定?”和為魯肅策劃五策的智略,且在孫

權(quán)的勸說下能“辭以軍中多務(wù)”后去學(xué)習(xí),顯示其知錯能改的品質(zhì)。

【點睛】參考譯文:

呂蒙,字子明,是汝南富陂人。他年少時去南方,依附姐夫鄧當(dāng)生活。鄧當(dāng)是孫策手下的將領(lǐng),多次參加

討伐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山越的戰(zhàn)斗。呂蒙十五六歲時,偷偷跟隨鄧當(dāng)參加攻擊敵寇的活動,鄧當(dāng)看到后立即大

吃一驚,大聲指責(zé)呂蒙,但他卻不聽從命令。鄧當(dāng)回來后告訴了呂蒙的母親,母親很生氣并要處罰他,呂

蒙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親聽了很感傷,便饒了他。

后來魯肅代替周瑜(為水軍都督),當(dāng)魯肅到呂蒙的駐軍所在地(巡查)時,魯肅(當(dāng)時)輕慢呂蒙,有

人對魯肅說:“呂將軍的功名一天天顯著,不可以用舊眼光來看待,您應(yīng)當(dāng)去拜訪他?!保斆C)就去拜訪呂

蒙。酒到酣暢淋漓之時,呂蒙問魯肅:“你身受重任,與此地相鄰的關(guān)羽為人極為狡詐,如果要想防備意想

不到的禍患,必須要用什么計策呢?”魯肅倉猝回答說:“根據(jù)情況,臨時想辦法?!薄艾F(xiàn)在東吳和西蜀是暫時

聯(lián)盟,關(guān)羽畢竟對我們有威脅,怎能不提早做好應(yīng)對計劃呢?”于是就這個問題,呂蒙為魯肅想了五種應(yīng)對

方法。在這個時候,魯肅越過座位,靠近呂蒙,拍著呂蒙的背部說:“呂子明啊,我真沒想到你的才干,謀

略竟達(dá)到了如此的境地?!濒斆C就拜望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jié)交為摯友后分別。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余種蘭數(shù)十盆,三春告暮,皆有憔懷思?xì)w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黃石①之間,山之陰,石之縫,既已

避日,又就燥②,對吾堂亦不惡也。來年忽發(fā)箭③數(shù)十,挺然直上,香味堅厚而遠(yuǎn)。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

各有本性。贈以詩日?!疤m花本是山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盤④,不如留與伴煙霞?!庇衷疲?/p>

“山中蘭草亂如蓬,葉暖花酣氣候濃。出谷送香非不遠(yuǎn),那能送到俗塵中?”此假山年尚如此況真山乎!余畫

此幅,花皆出葉上,極肥而勁。蓋山中之蘭,非盆中之蘭也。

(選自《種蘭》,有刪改)

【注釋】①太湖石、黃石:堆疊假山的兩種石料。②燥:千爽之地。③箭:像箭一樣的新枝。④盎:情趣

洋溢。

10.新考法對文中加點詞的意思的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文言詞句推斷方法詞義

第6頁共18頁.

A山之陰查閱詞典法: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②陰影;③暗中北面

B挺然直上課內(nèi)遷移法:不蔓不枝(名詞作動詞,旁生枝莖)名詞作動詞,向上生長

葉暖花酣氣候

C聯(lián)想成語法:酣然人夢(暢快地入睡)事物的狀態(tài),旺盛、濃烈

D極肥而勁聯(lián)系語境法:上文說“花皆出葉上”作為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

A.AB.BC.CD.D

11.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B.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

C.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D.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香味堅厚而遠(yuǎn)。

(2)乃知物亦各有本性。

13.新考法本文和《愛蓮說》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請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完成下表。

刻畫的“物”“物”的生長情況作者寄托的“志”

蓮花生于污濁環(huán)境卻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推崇高潔正直、莊重質(zhì)樸的君子品德

蘭花①②

【答案】10.D11.A12.(1)(蘭花的)香味堅實、厚重而悠遠(yuǎn)。

(2)于是我體悟到自然萬物均有自己的本性。

13.種植于盆中則容易凋零,種植于假山之陰則長勢旺盛。表明自己追求自由、超凡脫俗

的志趣,堅持操守、傲世獨立的情懷。

【解析】10.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理解。

D.有誤,“極肥而勁”的“而”表并列;

故選D。

1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

本句句意為這不過是假山罷了,尚且如此,何況是真山呢!“此假山耳”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意思是“這不過

是假山罷了”。在這里,“耳”是一個句末語氣詞,相當(dāng)于“罷了”,用于表達(dá)一種輕松或不太重要的語氣。因

第7頁共18頁.

此,“此假山耳”應(yīng)該作為一個獨立的句子來斷句?!吧腥绱恕币彩且粋€獨立的句子,意思是“尚且如此”。這里

的“尚”表示“尚且”,“如此”則是對前面提到的“假山”的進(jìn)一步描述,強調(diào)了即使是假山也有其美好的一面。

“況真山乎”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何況是真山呢”。這里的“況”是“何況”的意思,用于引出更進(jìn)一步的比較

或推論。而“真山”則是對前面提到的“假山”的對比,強調(diào)了真山應(yīng)該會更加美好。

正確劃分為:此假山耳/尚如此/況真山乎。

故選A。

12.本題考查文言翻譯的能力。

(1)句重點字詞:堅,堅實;厚,厚重;而,表并列;遠(yuǎn),悠遠(yuǎn)。翻譯時補出主語“蘭花”。

(2)句重點字詞;乃,于是;知,體會,體悟;物,自然萬物。

13.本題考查文言文比較閱讀的能力。

由“三春告暮,皆有憔悴思?xì)w之色”可知,蘭花種植于盆中則容易凋零;由“因移植于太湖石、黃石之間,山

之陰”“來年忽發(fā)箭數(shù)十,挺然直上,香味堅厚而遠(yuǎn)”可知,蘭花種植于假山之陰則長勢旺盛。

由“乃知物亦各有本性”“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出谷送香非不遠(yuǎn),那能送到俗塵中”可知,作者

寄托著自己追求自由、超凡脫俗的志趣,堅持操守、傲世獨立的情懷。

【點睛】參考譯文:

我種了幾十盆蘭花,到了春天將盡的時候,都顯出萎靡凋零,仿佛人思念故鄉(xiāng)的樣子。因而將它們移植到

假山石之間,在山的北面,石頭的空隙中,既能夠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對著我的堂屋,觀賞起

來也沒有礙眼之處。第二年,忽然生發(fā)出數(shù)十個新枝,挺拔直上,(蘭花的)香味堅實、厚重而悠遠(yuǎn)。又

過一年,長得更加茂盛。于是我體悟到自然萬物均有自己的本性。就寫詩贈送給蘭花,詩曰:“蘭花本是山

中草,還向山中種此花。塵世紛紛植盆盎,不如留與伴煙霞?!庇衷唬骸吧街刑m草亂如蓬,葉暖花酣氣候濃。

出谷送香非不遠(yuǎn),那能送到俗塵中?”這不過是假山罷了尚且如此,何況是真山呢!我畫的這幅蘭畫,它的

花都超出葉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壯而強勁,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蘭花,而不是盆中的蘭。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任末負(fù)笈從師

任末年十四,負(fù)笈從師,不懼險阻。每言:人若不學(xué),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

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自照。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

學(xué),常以凈衣易之。臨終誡曰:“夫人好學(xué),雖死猶存;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p>

【注釋】任末:人名。笈(jí):書箱。庵:茅草小屋。麻蒿:植物名稱,點燃后可照明。

14.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門徒/悅其勤學(xué)B.門徒悅/其勤學(xué)

第8頁共18頁.

C.門徒悅其/勤學(xué)D.門/徒悅其勤學(xué)

15.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1)負(fù)()(2)題()

16.說說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1)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

(2)夫人好學(xué),雖死猶存;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17.任末讀書時條件十分艱苦,請你摘抄出文中相應(yīng)的語句。

18.讀了本文后,談?wù)勀阍趯W(xué)習(xí)或?qū)懽魃嫌泻问斋@?

【答案】14.A15.(1)背(2)寫16.(1)平日里每當(dāng)讀書有體會時,便把心得寫

在衣服上,用來記下它。

(2)一個人熱愛學(xué)習(xí),即使死了還像活著一樣;(要是)不學(xué)習(xí),即使活著,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罷了。

17.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自照。18.學(xué)

習(xí)貴在勤奮好學(xué)。要多積累才能寫出好文章。(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4.這道題考查對文言停頓的把握。

A.這句話的大意是:門徒為他的勤學(xué)感到高興。故選A。

15.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課內(nèi)重點文言實詞需要平時的積累識記,并且活學(xué)活用,學(xué)會從

課內(nèi)到課外的遷移。作答時,可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再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

(1)大意:就背著書跟老師學(xué)習(xí)。負(fù):背。

(2)大意:就把感悟?qū)懺谧约旱囊路稀n}:寫。

16.這道題考查的是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

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

第一句重難點詞語有:會,體會、領(lǐng)會。題,寫。以,用來。

第二句重難點詞語有:雖,即使。行尸走肉,比喻不動腦筋、無所作為、糊里糊涂過日子的人。

17.這道題考查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通讀文段內(nèi)容可知,表現(xiàn)任末讀書時條件十分艱苦的語句是“或依林木

之下,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自照”。這幾句話的大意是:(他)

有時候靠著樹木,用茅草編成草廬,削荊條當(dāng)做筆,刻樹汁當(dāng)做墨。在夜里就借著星星月亮的光輝讀書,

光線暗了就綁麻蒿照明。

18.這道題考查閱讀文段的感悟啟示。解答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理解相關(guān)語句,分析其含義及其在文中

的作用。尊重原文,實事求是,不要主觀臆斷,不要隨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從“或依林木之下,

編茅為庵,削荊為筆,刻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月而讀,暗則縛麻蒿自照”可以感悟到:學(xué)習(xí)貴在勤奮好學(xué)。

第9頁共18頁.

從“觀書有會意處,題其衣裳,以記其事”可以感悟到:要多積累才能寫出好文章。

【點睛】譯文:

任末十四歲起,就背著書跟老師學(xué)習(xí),不怕艱險。(他)常常說:人如果不學(xué)習(xí),那么憑什么成功呢?

(他)有時候靠著樹木,用茅草編成草廬,削荊條當(dāng)做筆,刻樹汁當(dāng)做墨。在夜里就借著星星月亮的光輝

讀書,光線暗了就綁麻蒿照明。讀書讀到領(lǐng)會意旨時,就把感悟?qū)懺谧约旱囊路?,記下自己的體驗。門

徒為他的勤學(xué)感到高興,常常拿干凈的衣服交換他的臟衣服。(他)臨終時告誡道:“人只要好學(xué),即使死

了也好像活著一樣;不好學(xué)的人,即使活著,人們也會稱他為行尸走肉。”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哀溺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

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痹唬骸昂尾蝗ブ?!”不應(yīng),

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

遂溺死。

[注釋]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尋常:這里指平時。

1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乘小船/絕湘水B.乘/小船絕湘水

C.乘小船絕/湘水D.乘小船絕湘/水

20.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善

(2)是以

21.翻譯下面兩個句子。

(1)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2)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

22.文中所寫落水之人為何被溺死?

23.本文告訴了你一個什么道?

【答案】19.A20.(1)善于、擅長(2)因此21.(1)其中有一個人竭盡全力卻不能像以前一

樣善于游泳。

(2)你愚蠢到了極點,蒙昧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干什么呢?22.不肯放棄腰中錢財而

被溺死。23.告訴我們不要過分看重錢財,要重視生命或在金錢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解析】19.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斷句前,先要通讀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

第10頁共18頁.

及關(guān)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比如借助虛詞,借助句式,借助對話詞“曰”、“云”等,根據(jù)句

子的結(jié)構(gòu)成分等,讀出含義,然后斷句。翻譯為:乘著小船渡湘江。可斷句為:乘小船/絕湘水。故選A。

20.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jié)合

具體語境來準(zhǔn)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做出判斷。

“善”,善于、擅長;“是以”,因此。

21.此題考查的翻譯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

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后置)、被動句、反問句等。運用

“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義為輔。重點字詞:(1)氓:百姓;而,然而,卻;尋常,

往常。(2)蔽:蒙蔽,這里是糊涂的意思;甚,極點;且:將要;貨:財物,這里指錢。何以貨:還要錢

干什么?

22.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分析。根據(jù)“吾腰千錢,重,是以后”分析,可知這個落水之人是不肯放棄腰中錢財而被

溺死。

23.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關(guān)鍵句子概括得出主旨即可。文中的“氓”因“腰千錢,重”而落后,最終筋疲力盡

而溺亡。他對錢財?shù)呢澙肥顾豢仙釛夊X財來保住自己的生命。文章諷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進(jìn)而

警告那些貪財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頭,必然身葬于名利場中。綜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點睛】參考例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渡湘江。渡到

江中時,船破了,船上的人紛紛游水逃生。其中一個人盡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遠(yuǎn)。他的同伴們說:“你最

會游泳,現(xiàn)在為什么落在后面?”他說:“我腰上纏著一千文錢,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們說:“為什么不

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搖他的頭。一會兒,他更加疲困了。已經(jīng)游過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

蠢到了極點,蒙昧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干什么呢?”他又搖搖他的頭。于是淹死了。

太史某好弈,自詡曰:“某生平無敗局?!比私陨裰芬嘁赞那铫僮悦?。他人弈,每袖手于側(cè),時

頷②之,時搖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測其深淺?;蛘堄谑终勔痪郑瑒t淡然一笑,飄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及病篤,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譜?!碧吩唬骸鞍V兒,吾何嘗有譜?!弊釉唬骸叭魺o密譜,何以

不?。俊碧吩唬骸氨卦挥凶V,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對局’。吾畢生不與人對局,是以畢生無敗局?!?/p>

言訖,溘然③長逝。

注:①弈秋:古代下棋高手,秋,人名。②頷:點頭。③溘kè:突然。

2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太史某好弈,自詡曰(2)人皆神之

(3)或請于手談一局(4)及病篤

第11頁共18頁.

25.用“/”給文中畫線的文字?jǐn)嗑洌ㄏ迶嗳帲?/p>

或請于手談一局則淡然一笑飄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2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若無密譜,何以不敗家?

(2)言訖,溘然長逝。

27.從選文來看,這篇文章諷刺了社會生活中的哪一類人?請說說你的理解。

【答案】24.①吹虛、夸耀②以……為神③有的人④等到25.或請于手談一局/則淡然一笑/飄然引

去/似不屑于弈者。26.示例:①如果你沒有密譜,為什么你下棋從來不敗呢?

②(太史)說完,就突然與世長辭了。27.示例:諷刺社會生活中沒有真才實學(xué),卻愛裝模作樣的人。

【解析】24.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

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中注意詞類活用詞,神: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神;多義詞,或:有的人。

25.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jié)構(gòu)為劃分依據(jù),一

般來說,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句中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

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此題根據(jù)文意:(如果)有人請他

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瀟灑地離去,好像不屑于和這樣的人下棋。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或請于手談一

局/則淡然一笑/飄然引去/似不屑于弈者。

26.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譯能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

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guān)鍵字詞,要翻譯準(zhǔn)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

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jié)構(gòu)

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nèi)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

①句重點詞語有:“若”,如果;“何以”,以何,為什么。

②句重點詞語有:“訖”,完結(jié),終了;“溘然”,突然。

27.本題考查歸納文章主旨的能力。歸納文章的主旨,一是根據(jù)內(nèi)容,一是根據(jù)主旨句。根據(jù)“每袖手于側(cè),

時頷之,時搖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測其深淺;吾畢生不與人對局,是以畢生無敗局”可以看出那人很會

掩飾自己的缺點,不會下棋就不跟人下棋,還擺出一副高深的樣子。諷刺社會生活中沒有真才實學(xué),卻愛

裝模作樣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

太史喜歡下棋,自己吹虛說:“我一生從沒有輸過棋?!比巳硕及阉?dāng)作神奇的人,太史也把自己命名為弈秋。

別人下棋時,他總是在旁邊觀看,一會兒點頭,一會兒搖手,好像他的舉動中存在著什么深刻的含意,大

第12頁共18頁.

家都猜不出他的道行深淺。(如果)有人請他下一局,他就淡淡一笑,瀟灑地離去,好像不屑于和這樣的

人下棋。等到他病得很嚴(yán)重了,他的兒子跪在床前說:“我想要得到父親你的精華棋譜?!碧氛f:“傻瓜,

我哪里有棋譜?!眱鹤诱f:“如果沒有,哪能做到不敗?”太史說:“如果你一定認(rèn)為我有譜,那我就教你三個

字,是‘不對局(不要和人下棋)’。我一生都不和別人下棋,因此一生也沒有輸過一局?!闭f完,突然去世

了。

閱讀《劉氏善舉》,完成下列各題。

劉氏者,某鄉(xiāng)寡婦也。育一兒,晝則疾耕作于田間,夜則紡織于燭下,竟年如是。鄰有貧乏者,劉氏

輒以斗升相濟。偶有無衣者,劉氏以己之衣遺之。鄉(xiāng)里咸稱其善。然兒不解,心有憾。母誡之曰:“與人

為善,乃為人之本,誰無緩急之事?”母卒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皆盡,鄉(xiāng)鄰紛紛給其衣物,且為之

伐木建第,皆念劉氏之情也。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

2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竟年如是(2)劉氏輒以斗升相濟

(3)劉氏以己之衣遺之(4)心有憾

29.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與人為善,乃為人之本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B.豈能為暴漲攜之去(《河中石獸》)

C.康肅笑而遣之(《賣油翁》)D.夫君子之行(《誡子書》)

30.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劉氏以己之衣遺之

31.翻譯下列句子。

鄉(xiāng)里咸稱其善。

32.“時劉兒方悟母之善舉也”,請問劉家兒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答案】28.(1)整(2)就(或“往往,總是”)(3)贈送(送給)(4)怨恨,怨言29.D

30.劉氏/以己之衣/遺之31.鄉(xiāng)里人都稱贊(說)她善良(好)。32.幫助別人也是幫自己。(多

為別人做好事的人,當(dāng)自己有困難時,別人也會來幫助的。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助人為樂是一件善事,

善有善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解析】28.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課內(nèi)重點文言實詞需要平時的積累識記,并且活學(xué)活用,

學(xué)會從課內(nèi)到課外的遷移。考試時,可以先理解整句話的大意,再來推斷加點詞的含義。

(1)大意:整年都像這樣。竟:整。

(2)大意:劉氏就用糧食救濟他們。輒:就。

第13頁共18頁.

(3)大意:劉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遺:贈送(送給)。

(4)大意:心里有怨言。憾:怨恨、怨言。

29.這道題考查文言文一詞多義現(xiàn)象。

例句中的“之”:助詞,的

A.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B.代詞,指兩只石獸;

C.代詞,指賣油翁;

D.助詞,的;

故選D。

30.本題考查學(xué)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yīng)該有停頓,領(lǐng)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yīng)該

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yīng)該有停頓。這句話的大意是:劉氏就把自己的衣服贈送給他們。故停頓

是:劉氏/以己之衣/遺之。

31.這道題考查的是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

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這句話的重難點詞語有:咸,全,都。稱,稱贊。

32.這道題考查對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從“母卒三年,劉家大火,屋舍衣物皆盡,鄉(xiāng)鄰紛紛給其衣物,且為之

伐木建第,皆念劉氏之情也”可以看出,正是因為有了以前劉氏對鄉(xiāng)鄰們的幫助,在劉家發(fā)生大火后,鄉(xiāng)鄰

們才紛紛來幫助劉氏的兒子。因此劉家兒子最后“悟”出的一定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多幫助別人,實際

上也是在幫助自己。

【點睛】譯文:

姓劉的一個人是一個鄉(xiāng)里的寡婦。養(yǎng)育(有)一個兒子,白天在田間努力耕作,晚上點著蠟燭在織機上紡

織,整年都像這樣。鄰居中有窮困的人,劉氏就用糧食救濟他們。偶爾有沒有衣服穿的人,劉氏就把自己

的衣服贈送給他們。鄉(xiāng)里的人都稱她善良。然而她兒子不理解,心里有怨言。母親告誡他,說:“為別人做

好事,是做人的根本,誰沒有緊急的事情呢?”母親(指劉氏)死后三年,劉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幾乎全部

被燒光,鄉(xiāng)親和鄰居們不僅給他衣服,并且為他砍樹建造房屋,這都是懷念劉氏的恩情。這時劉氏的兒子

才明白母親的友善的舉動。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甘戊①使于齊,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間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②乎?”甘戊曰:“不然,

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jǐn)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騏驥驟耳③,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

不如小貍④;干將⑤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⑥。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⑦之君,

萬乘⑧之主,子亦不如吾矣?!?/p>

第14頁共18頁.

【注】①甘戊:戰(zhàn)國秦國人。②說:說客。③騏驥碌耳:四種駿馬的名稱。④貍:野貓。⑤干將:古代

利劍的名稱,這里泛指利劍。⑥斤斧:指斧子。⑦千乘:指小國。⑧萬乘:指大國。

33.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河水間耳間:

(2)說千乘之君說:

3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35.讀了這篇短文,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33.(1)縫隙,此指河面狹窄(2)說服34.工匠用它(寶劍)劈削木頭,還不

如斧子。35.物各有所長,應(yīng)該要用其長處,發(fā)揮其特點。不能因為別人的短處而瞧不起別人,要學(xué)

會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知識。

【解析】33.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

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注意:間:縫隙,此指

河面狹窄。說:在這里是“說服”的意思。

34.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譯能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

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guān)鍵字詞,要翻譯準(zhǔn)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

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第四句子要通順,語氣要連貫,結(jié)構(gòu)

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內(nèi)容,在不影響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詞來疏通句子。關(guān)鍵詞:以:

用。

35.這是一種主觀性較強題目。學(xué)生能談出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主旨的主觀感受、領(lǐng)悟或情感的體驗,或談

由選文引發(fā)的思考,獲得人生啟迪、審美情趣等。根據(jù)甘戊所說話“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币约八?/p>

舉的例子,說明任何事物都有其長處與短處,應(yīng)揚長避短,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要學(xué)會取長補短,完善

自己的知識。

【點睛】參考譯文

甘戊出使齊國,要乘船渡過一條大河。船夫說:“河水間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樣說服齊

王呢?”甘戊說:“不是這樣的,你不知道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長處和短處,那種謹(jǐn)慎老實,誠懇厚道的

臣子,可以輔助君王,(但是)不能夠用他們帶兵打仗;好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們放在家里,讓

它們?nèi)ゲ独鲜?,還不如野貓;鋒利的寶劍,天下聞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頭,還不如斧子。現(xiàn)在用槳劃

船,進(jìn)退自如,我不如你;說服有千萬輛戰(zhàn)車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第15頁共18頁.

趙武靈王北略中山①之地,至房子,遂之代,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上。與肥義謀胡服騎射以教

百姓,曰:“愚者所笑,賢者察焉。雖驅(qū)世②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彼旌?。

國人皆不欲,公子成稱疾不朝。王使人請之:“家聽于親,國聽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

吾恐天下議之也。制國有常,利民為本;從政有經(jīng),令行為上。明德先論于賤,而行政先信于貴,故愿慕

公叔之義以成胡服之功也?!惫映稍侔莼注墼唬骸俺悸勚袊?,圣賢之所教也,禮樂之所用也,遠(yuǎn)方之

所觀赴也,蠻夷之所則效也。今王舍此而襲遠(yuǎn)方之服,變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熟圖④之也!”使者以

報。王自請往之,曰:“吾國東有齊、中山,北有燕、東胡,西有樓煩、秦、韓之邊。今無騎射之備,則

何以守之哉?先時中山負(fù)齊之強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圍鄗⑤;微社稷之神靈,則鄗幾于不守也,

先王丑之。故寡人變服騎射,欲以備四境之難,報中山之怨。而叔順中國之俗,惡變服之名,以忘鄗事之

丑,非寡人之所望也?!惫映陕犆速n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中山:地名。后文“房子、代、無窮、黃華”都是地名。②驅(qū)世:全天下。③稽首:古時一種禮節(jié)。

④圖:想,反復(fù)考慮。⑤鄗:地名。

36.下面是小娟同學(xué)對句中加點詞語境意義的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聯(lián)系成語“舍近求遠(yuǎn)”,可推知“今王舍此而襲遠(yuǎn)方之服”中“舍”意義為“放棄”。

B.回顧課文“策之不以其道”(《馬說》)可推知“變古之道”中“道”的意義為“方法”。

C.查字典,“負(fù)”有“背”“依仗”等義項,“中山負(fù)齊之強兵”中“負(fù)”應(yīng)選擇“依仗”。

D.古漢語有字同義不同現(xiàn)象,“引水圍鄗”與“友人慚,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中兩個“引”字

同義不同。

3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B.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C.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D.公子成/聽命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騎射焉/

3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武靈王向北占領(lǐng)中山、房子等地,與肥義謀劃讓百姓穿胡服和學(xué)騎馬射箭之事。

B.公子成不贊成改革,稱病不上朝,趙武靈王派使者向他轉(zhuǎn)述了改革意義,希望能說服他。

C.趙武靈王禮賢下士,他親自拜訪公子成,向公子成分析了當(dāng)前形勢并表達(dá)自己想法。

D.趙武靈王用先王因循守舊而造成鄗城失守的歷史事實,最終說服公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