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學設(shè)計(七年級上冊)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D/0E/wKhkGWcm4KeADn9mAAC3_h99R0Y588.jpg)
![《桃花源記》教學設(shè)計(七年級上冊)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D/0E/wKhkGWcm4KeADn9mAAC3_h99R0Y5882.jpg)
![《桃花源記》教學設(shè)計(七年級上冊)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D/0E/wKhkGWcm4KeADn9mAAC3_h99R0Y5883.jpg)
![《桃花源記》教學設(shè)計(七年級上冊)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D/0E/wKhkGWcm4KeADn9mAAC3_h99R0Y5884.jpg)
![《桃花源記》教學設(shè)計(七年級上冊)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D/0E/wKhkGWcm4KeADn9mAAC3_h99R0Y588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桃花源記》教學設(shè)計(七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讀準下列字音:
豁然儼然衣著阡陌鬢要邑詣驥
語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詞匯的特點。(1)通假字:具、
要;(2)古今異義:交通、妻子、絕境、無論;(3)一詞多
義:舍、尋;(4)辨析同義詞:悉、并、具、咸、皆;(5)
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學家陶淵明。
過程與方法:
朗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借助工具書和注釋疏通文意,再用歸納
比較法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教師指導學生辯證地評價陶淵明
的社會理想,最后熟讀成誦,汲取文化營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作者這一理想的進步意義和消極意義。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沒有剝削、沒有
壓迫的社會理想及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
3.加強誦讀訓練。
教學難點:
認識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中應注重通過誦讀來加深學生對文言字詞、句子的理解。
可先讓學生了解課文
的基本內(nèi)容,再體會領(lǐng)悟其語言特色和思想內(nèi)涵。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
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學們往往也有
這種體驗:當你遇事不順時,當你心煩意亂、郁悶低沉時,
你會去想一些開心的東西。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
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
中,《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jié)。濟陽柴
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東晉著名詩人。是大司馬陶侃的
曾孫,其祖父、父親都做過官。他受家庭教養(yǎng)和儒家思想的
影響,年少時就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但時值東晉和宋
的易代之際,社會動蕩不安,使之壯志難酬。陶淵明29歲
開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職歸。淵明35歲時,在
江陵為桓玄僚佐。40歲為鎮(zhèn)軍劉裕參軍,第二年,義熙元年
八月,因叔父推薦,得為彭澤令??で捕洁]至縣,吏役告訴
他要束帶鞠躬迎接,他說:“我不能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
離職去,在官僅八十多天。離任時,做了一篇《歸去來兮辭》
以明志。因深感官場污濁、仕途兇險,從此過著“躬耕自資”
的隱居生活,再沒有出仕,直至63歲在貧病交迫中去世。
他所做的詩文多描寫農(nóng)村生活情趣,表現(xiàn)田園風光,抒發(fā)了
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nóng)民來往而不愿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
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
遁世的思想。在形式上一反當時華而不實的文風,明朗清新,
質(zhì)樸自然,簡潔含蓄而富有韻味,對后代作家有較大的影響。
《桃花源記》是他的散文中最為有名的一篇,寄托他的社會
理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
愿望。
2、寫作背景與寫作動機
(1).本文大約寫于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二年(公元
421年),作者時年57歲。他目睹當時黑暗的社會:統(tǒng)治者
內(nèi)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zhàn),為了爭奪統(tǒng)治地位,多次發(fā)
生流血政變。如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
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恭
帝。統(tǒng)治者日益加重對人民的賦稅徭役和剝削壓榨,給百姓
造成了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痛苦。他面對現(xiàn)實,深有感觸,
于是,產(chǎn)生了對劉裕政權(quán)的不滿,加深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又無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這篇
文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chǎn)生的。
(2).陶淵明為什么要虛構(gòu)桃源仙境?這要從他的時代和思
想說起。東晉末年,陶淵明家鄉(xiāng)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帶,
由于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養(yǎng),女無匹對,逃
亡去就,不避幽深”(《晉書?劉毅傳》)。及至晉宋易代,人
民逃亡情形更為嚴重?!端螘?荊州蠻傳》說:“宋民賦役嚴
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因“蠻無徭役,強者又
不供官稅:這些史實便是虛構(gòu)桃源仙境的歷史背景和社會
基礎(chǔ)。從思想來說,陶淵明受道家思想影響很深,并又追慕
阮籍高潔,久慕淳風,眷愛丘山,厭惡官場,曾以“羲皇”
上人自謂,幻想做無懷氏、葛天氏之民。這些思想意識積聚
起來便成為其虛構(gòu)仙境的思想根源?!稌x書?本傳》說陶淵
明自以曾祖為晉世宰輔而“恥復屈身后代”,故何文煥說他
是以“避宋之懷”寫桃源人避秦之事,也可作為剖析其創(chuàng)作
動機的參考。
3、桃花源:中國的烏托邦
自從有了階級社會以來,人們都幻想著一種沒有剝削、沒有
壓迫、財產(chǎn)共分的理想社會生活,這就是“烏托邦”。
“烏托邦”是歐洲拉丁文的音譯,原意為“烏有之鄉(xiāng)”,即
不存在的地方。自從16世紀初葉,英國人莫爾在《烏托邦》
一書中描繪了一個廢除私有財產(chǎn)、實行公有制、按計劃生產(chǎn)
和消費及人人都從事勞動生產(chǎn)的理想社會后,人們便把“烏
托邦”理解為“空想的理想社會”,“烏托邦”也就成了“空
想”的同義語。
在中國,烏托邦同樣令人憧憬、神往,晉代著名的田園詩人
陶淵明,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現(xiàn)了對“烏托邦”的美好向往。
陶淵明一生都生活在社會動蕩、災害頻繁的年代中,幾次出
仕,壯志難酬,終于歸隱田園。自己一生的貧病交加,以及
親眼目睹的社會腐敗混亂、民生疾苦,使其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了
一種對美好、平等、安定的社會生活的渴盼,正是有了這種
渴盼,才使得他唱出了一曲世界上最古老的“烏托邦”戀歌
——《桃花源詩并序》。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注意正音;然后全班齊讀。
豁(hu。)然開朗儼(ydn)然詣(yi)
太守垂髯(tiao)
劉子驥(ji)阡(qiGn)陌交通便要(y
ao)還家
(二)熟悉課文:
1.疏通字詞。
為業(yè):靠……謀
生。緣:沿。
夾岸:夾著溪流兩岸。雜:
別的。
鮮美:鮮艷美
麗。異:詫異。
窮窮
盡。
舍:舍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
開闊明亮。
平曠:平坦開
闊。屬:類。
悉
全。
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
咸
都。
所從來:從哪兒來。
問訊:打聽消
息。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
女。邑人:同鄉(xiāng)
人。
不復出焉:不再從這里出去。焉:于之,
從這里。
間隔:斷絕了往
來。皆:都。
嘆惋:感嘆,惋惜。延:
請。
語云:告訴(他)說。不
足:不值得。
既已
經(jīng)。
志:做記號。
如此像這
樣。遣:派。
欣然:高興地。
(三)、文言字詞小結(jié)
1.古今詞義。
鮮美
古義:鮮艷美麗芳草鮮美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阡陌交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
古義:妻子兒女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絕境
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來此絕境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
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無論魏晉
今義;不管(連詞)
如此
古義:像這樣說如此
今義:這樣
緣
古義:沿緣溪行
今義:緣故,緣分
延
古義: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今義:延長.延伸
津
古義:渡口這里問津指探訪。后遂無問津者
今義:口液
2.一詞多義
舍:舍棄便舍船
尋:尋找尋向所志
房子屋舍儼然
不久尋病終
志:做標記處處志之標記尋向所志
向:以前尋向所志
3、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四)理清文章線索、結(jié)構(gòu):
1.全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
明確: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分別寫了發(fā)
現(xiàn)桃源的經(jīng)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后再尋桃
源的情形,再尋桃花源的情形。
分組討論,明確、把握敘事線索和故事情節(jié)。
2.全文可分為幾個部分?全文以武陵人的行蹤為線索,可
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林的經(jīng)過。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表明桃林的發(fā)現(xiàn)實屬偶然?!胺疾?/p>
鮮美,落英繽紛”這奇異的美景則引發(fā)了漁人的好奇心,為
下文漁人走訪桃花源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桃花源中寧靜的生活和淳樸的社
會風尚。
第2段:寫桃花源中的生活環(huán)境。
“初極狹”旨在表明桃花源隱秘難尋。而對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
情況的描寫,則表現(xiàn)了人們寧靜、幸福的生活,展現(xiàn)了作者
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圖景。
第3段:寫桃花源中人的社會風尚。
“要”、“延”等表現(xiàn)了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和和睦相
處的人際關(guān)系。村中人的自述,寫出人們厭惡戰(zhàn)爭、追求和
平的愿望。“不足為外人道也”一句既說明他們珍惜和平,
不愿讓外人來打擾他們的生活,又為下文“不復得路”埋下
伏筆。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結(jié)局一一人們再也找不到這
個桃花源。
先寫漁人“處處志之”,最終卻“不復得路’,再寫劉子驥“規(guī)
往“,“未果”,既為桃花源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又含蓄地
表明這種理想社會只是一種幻想。
四、全班齊讀課文,嘗試著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字句解釋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關(guān)鍵字:為:作為。
句譯:晉朝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把捕魚作為職業(yè)。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關(guān)鍵字:緣:沿著。行:走,這里指劃船。
句譯:他沿著溪流劃船,忘記了自己走的路程有多遠。
3.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
紛。
關(guān)鍵字:雜:別的,其他的。鮮:鮮艷。英:
花。
句譯:忽然他遇見了一片桃花林,(這片桃花林)兩岸幾百
步以內(nèi),中間沒有別的樹,芬芳的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揚
揚,繁多交雜。
4.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關(guān)鍵字:異:以……為異,即對……感到驚異。復:又。前:
往前。窮:盡,這里是走到盡頭的意思。
句譯:漁人對這種景象感到很驚異,又往前劃船,想要走到
這片林子的盡頭。
5.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關(guān)鍵字:盡:完,沒有了。得:看到。仿佛:隱隱約約,看
不真切。
句譯: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漁人就看到
一座山。山上有各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些光。
6.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
朗。
關(guān)鍵字:舍:舍棄。道:通過。行:走。豁然開朗:指一下
子出現(xiàn)了開闊明亮的境界,形容由窄小幽暗一變而為開闊明
亮?;砣?,形容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
句譯:漁人就舍棄了小船,從山洞口進去。起初山洞很狹窄,
僅能容一個人通過。遣人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突然開闊
明亮起來。
7.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關(guān)鍵字:平:平坦。曠:空闊,寬闊。儼然:整齊的樣子。
之:這。屬:類。
句譯: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
池塘和桑樹竹林這一類的景物。
8.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關(guān)鍵字:阡陌:田間小路。交通:交錯相通。聞:聽見。
句譯: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9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關(guān)鍵字:往來:來來往往。種:耕種。作:勞作。悉:都。
如:像。
句譯:那里面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的男男女女的衣著打扮,全
都和外面的人一樣。
10.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關(guān)鍵字:黃發(fā):指老人。垂髻:指孩子。并:都。怡然:安
閑快樂的樣子。自樂:自得其樂。
句譯:老人孩子都安閑快樂,自得其樂。
1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關(guān)鍵字:乃:竟然。具:詳細。
句譯:桃花源中人看見漁人,竟然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
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
12.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關(guān)鍵字:要:同“邀”,邀請。作:做。
句譯:有人便邀請他回家,擺酒殺雞做食物來款待他。
13.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關(guān)鍵字:聞:聽說。咸:都。問訊:詢問打探消息。
句譯:村里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詢問打探消息。
14.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遂與外人間隔。
關(guān)鍵字:云:說。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xiāng)人。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復:再。焉:相當于“于之”,從這里。
間隔:與外界隔絕,斷絕往來。
句譯:他們自己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zhàn)亂,帶領(lǐng)妻子兒
女和鄉(xiāng)親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從此
便和外界斷絕了往來。
1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關(guān)鍵字:今:現(xiàn)在。世:朝代。乃:竟然。無論:不要說,
更不必說。
句譯:他們又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漁人告訴了他
們,)(他們)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
16.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關(guān)鍵字:為:對,向。具:詳細。嘆惋:感嘆。
句譯:漁人一五一十地對他們詳細說了自己的所見所聞,聽
的人都感嘆起來。
17?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關(guān)鍵字:余:其余的。各:各自。復:又。延:請。至:至L
出:拿出。
句譯:其余的人各自又請他到他們家去,都拿出酒菜食物來
招待他。
18.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J
關(guān)鍵字:語:對……說,告訴。云:說。足:值得。為:對,
向。道:說。
句譯:桃花源中人告訴他說:“這里的事不值得對外面的人
說啊。”
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關(guān)鍵字:既:已經(jīng)。得:找到。扶:順著。向:先前的,從
前的。志:做標記。
句譯: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他的船,就順著先前來的路回去,
一路上處處做上標記。
20.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關(guān)鍵字:及:到。詣:到……去,這里是拜訪的意思。
句譯:漁人到了武陵郡,拜見了太守,說了這些情況。
21.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關(guān)鍵字:即:就。遣:派遣。往:去,前往。尋:尋找。向:
先前。所志:所做的標記。迷:迷路。復:再。得:找至八
句譯:太守就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居然
就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22.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關(guān)鍵字:聞:聽說。之:這件事。欣然:高興的樣子。規(guī):
計劃。果:實現(xiàn)。尋:不久。終:死。問津:問路,這里是
探訪的意思。津:渡口。
句譯:(劉子驥)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去探訪。這
個計劃還沒有實現(xiàn),不久他就病死了。后來就再沒有去探訪
桃花源的人了。
二、深入研討課文
1.提問:漁人怎么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
討論并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
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
口人。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2.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并歸納: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huán)境的?
討論并歸納:土地平曠,屋舍產(ch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呼陌交
通,雞犬相聞。
4.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并歸納: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
來問訊。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提問:桃源人見漁人為什么“乃大驚”?
討論并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
絕的久
遠。
6.提問: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么“皆嘆惋”?
討論并歸納: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
源外的
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7.提問: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
桃源不
得埋下伏筆。
8.提問: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么再往時,“尋
向所志,
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并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
而無、
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gòu)的。
9.提問: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
當怎么
評價?
討論并歸納:作者虛構(gòu)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xiàn)實社
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yōu)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
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
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
現(xiàn)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藝術(shù)特色
1.構(gòu)思巧妙,引人入勝。全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作
者把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jīng)過、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和出來后的
事情都貫穿起來,使文章的層次清楚;同時又按照生活的邏
輯、事情發(fā)展的順序,以及人物、時間、地點和前因后果等
都作了合情合理的交代和敘述,而這些人物和事情的來龍去
脈始終都有依據(jù),不顯得奇異突兀,吸引讀者進入桃花源境
地,令人心馳神往。如開始假設(shè)在“晉太元中”,未確指,
這就使故事具有無從查考的傳說性質(zhì)。接著引出武陵漁人
“忽逢桃花林”,這給故事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從“忽”字,
表明漁人完全是無意中進入桃花林。漁人走完桃林,又發(fā)現(xiàn)
了桃花源。進入桃花源的路徑,也和開頭寫意外地遇著桃花
林一樣,采用了移步換形的手法,層層設(shè)下疑團,又層層加
以解開。最后以太守派人探訪迷了路,劉子驥(《晉書》有
傳)“尋病終”作結(jié)。這樣既曲折而富于變化,增強了真實
感,又富有小說色彩。構(gòu)思巧妙,引人入勝。
2.內(nèi)容取舍,詳略得當。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
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舍的關(guān)鍵??偟恼f,桃花源里面
寫得詳,桃花源外面寫得略;生活圖景較詳,一般過程較略;
漁人進桃花源時寫得詳,出來時寫得略;桃花源人“自云”
詳,漁人的答話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
所以全文僅320個字,就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huán)境、有
情節(jié)、有人物、有對話的動人故事,表現(xiàn)了一個深刻的主題。
3.首尾照應,韻悠神遠。作者在布局謀篇方面是成竹在胸、
匠心獨運的。如開頭寫漁人搖著一葉輕舟,順水漂流,在無
意中發(fā)現(xiàn)桃花林。漁人仰望空間,初綻桃花,灼灼欲燃;俯
視地面,芳草鮮美,萋萋如茵。作者從不同像度描繪出一個
紅綠相映,氣象非凡的桃花世界。這優(yōu)美的桃林景物,自然
給人以美的啟示,喚起讀者產(chǎn)生豐富的美的藝術(shù)聯(lián)想。這為
下文正面寫桃花源的色彩美和情調(diào)美作了相應的鋪墊。
結(jié)尾與開頭相呼應,依然寫得撲朔迷離,亦真亦幻。如寫漁
人走出桃花源雖“處處志之”,但終“不復得路”;南陽劉子
驥“欣然規(guī)往”,亦未果而終。結(jié)尾將桃花源寫得如此玄妙,
形影飄忽,回映全篇,與整個故事渾然一體,這更加突出了
故事傳奇性的特點,使讀者感到韻味無窮。
4.曲折回環(huán),虛實結(jié)合。作者寫桃花源境界不是開門見山、
單刀直入,而是迂回曲折,幽深奧秘。如開始寫了溪流、桃
林、芳草、高山等,描寫出一個無人區(qū),十分潔凈、清新、
美好,它隔斷了現(xiàn)實社會污穢的生活,為桃花源的隱蔽幽深
作了過渡性的描寫;同時,寫漁人進入桃花源是一忽兒水路,
坐船逆水;一會兒山路,鉆洞爬山。這種跌宕起伏的筆觸,
使讀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隨之驟變:進入桃花林,使你“喜”;
走到水窮隘口,使人“疑”;鉆入桃花源,便覺“驚”;當再
尋訪桃花源時,又使人“迷工這種種復雜的感情變化,正
是作品產(chǎn)生征服讀者心靈的藝術(shù)力量。
另外,作者還采用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相結(jié)合的手法來描
寫桃花源,使文章既具有濃烈的浪漫虛幻色彩,又具有強烈
的真實感人力量。如文章描寫烏托邦式的理懣社會,這雖然
是虛構(gòu)的,情節(jié)也是離奇的;但寫桃花源是“避秦之亂”而
形成的,這又是反映東晉時逼真的生活現(xiàn)實,它使讀者通過
這離奇的構(gòu)思,強烈地感到主題的真實性。又如開始交代了
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其人物的身份職業(yè)等,這一切都好
像是真的一樣,結(jié)果劉子驥(實有其人)也“尋病終”,免
得以后的人再去尋找,寫得虛實結(jié)合,加強了作品的誘人力
量。
5?本文題材與寫實手法。文章通過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浪漫
主義題材,但它又不像一般浪漫主義作品那樣借助于非社會
的事物、場景,對現(xiàn)實生活作曲折的反映;而是用這個題材
去反映社會的本質(zhì),去引起人們對現(xiàn)實的審視、對未來的憧
憬。文章中沒有神話般的色彩,也沒有作虛偽的描寫,而是
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上,采用寫實手法,描寫符合生活實際,使人
有真實感。如對人事的描寫:“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
外人”“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等。作者將這些農(nóng)村常
見的情況,巧妙地組合成一幅高于現(xiàn)實的“世外桃源”圖景,
顯示出作者強烈的理想,賦予了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但這
種理想和意義,又熔鑄在真實的描寫之中。這樣使文章收到
了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
6.語言樸素,凝練生動。文章用了白描手法,語言十分樸素,
敘事像說家常。如在第1自然段中寫桃林景色,僅用了20
多個明白如話的字,就描繪出一幅迷人的桃林圖。又如用“乃
大驚”三字,既寫出了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又揭示了桃
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文章的語言不僅樸素,而且簡練生動。如“設(shè)酒殺雞作食”
幾字,雖著墨不多,但親切之情溢于言表。又如“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更是以少勝多,僅兩句八個字,就從反面高度
概括他們已經(jīng)過了漢魏以來整個漫長而動亂的歷史年代。文
章里還有許多詞語,由于簡練生動,一直被后世沿用下來,
至今仍有生命力。如“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豁然開朗”“土
地平曠”等等。這些詞幾乎成了人們熟悉的成語。
四、小結(jié)
陶淵明因生活在戰(zhàn)亂頻繁的環(huán)境里,因而構(gòu)想了他心目中的
理想社會,這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人民
擺脫壓迫、剝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帶有
一定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是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商店可視化工具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單立柱托盤堆垛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嚴守黨的生活紀律維護黨員良好形象黨員教育培訓課件
- 作用方法局麻作用吸收作用表面麻醉浸潤麻醉麻醉蛛網(wǎng)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講解
- 醫(yī)學儀器外貿(mào)購銷合同范本年
- 土地房屋轉(zhuǎn)讓簡單合同范本
- 服裝設(shè)計與生產(chǎn)加工合同
- 項目承包服務合同范本
- 財務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合作合同
- 店面房出租經(jīng)營合同書
- 2024年度碳陶剎車盤分析報告
- 四川省綿陽市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診斷性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1月 浙江首考英語試卷
- 2025年1月廣西2025屆高三調(diào)研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諫逐客書》理解性默寫(帶答案)最詳細
- 《黑駿馬》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2023年物理會考真題貴州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試卷
- 盤扣式懸挑腳手架專項施工方案
- 高中教師業(yè)務知識考試 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劑工業(yè)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