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力學仿真軟件:SimScale: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案例分析_第1頁
彈性力學仿真軟件:SimScale: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案例分析_第2頁
彈性力學仿真軟件:SimScale: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案例分析_第3頁
彈性力學仿真軟件:SimScale: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案例分析_第4頁
彈性力學仿真軟件:SimScale: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案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彈性力學仿真軟件:SimScale: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案例分析1SimScale簡介與安裝1.1SimScale軟件概述SimScale是一款基于云的工程仿真軟件,它允許用戶在Web瀏覽器中進行復雜的工程分析,包括流體動力學、熱力學、結構力學等。SimScale的彈性力學仿真功能特別適用于分析材料在不同載荷下的變形和應力分布,這對于設計和優(yōu)化機械結構、預測產品壽命以及確保安全至關重要。1.2安裝SimScale的步驟由于SimScale是一款云基軟件,其“安裝”過程實際上是指注冊和登錄。以下是開始使用SimScale的步驟:訪問官方網站:打開瀏覽器,訪問SimScale官網。注冊賬戶:點擊“注冊”或“開始免費試用”,填寫必要的個人信息,如姓名、郵箱和密碼,完成注冊。驗證郵箱:登錄郵箱,查找SimScale發(fā)送的驗證郵件,點擊郵件中的鏈接完成賬戶驗證。登錄SimScale:返回官網,使用注冊的郵箱和密碼登錄。創(chuàng)建項目:登錄后,選擇“創(chuàng)建新項目”,根據需要選擇項目類型,如彈性力學仿真。1.3SimScale用戶界面介紹SimScale的用戶界面直觀且功能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項目管理:位于左側,顯示所有項目列表,可以創(chuàng)建、編輯或刪除項目。幾何模型:上傳或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用于仿真分析的基礎。網格劃分:根據幾何模型自動生成或手動調整網格,網格質量直接影響仿真結果的準確性。物理場設置:定義仿真所需的物理條件,如邊界條件、材料屬性和載荷。求解器設置:選擇合適的求解器并設置參數,SimScale提供了多種求解器以適應不同類型的仿真需求。后處理:分析和可視化仿真結果,包括應力、應變、位移等關鍵指標。協(xié)作與分享:允許用戶與團隊成員共享項目,促進協(xié)作。1.3.1示例: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彈性力學仿真項目假設我們有一個簡單的立方體結構,尺寸為100mmx100mmx100mm,材料為鋼,需要分析在頂部施加100N力時的應力分布。上傳幾何模型:將立方體的CAD文件上傳至SimScale。定義材料屬性:選擇“鋼”作為材料,SimScale會自動填充其彈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屬性。設置邊界條件:底部固定,頂部施加100N的力。網格劃分:選擇自動網格劃分,SimScale會根據模型和載荷自動優(yōu)化網格。運行仿真:設置完成后,點擊“運行”開始仿真。分析結果:仿真完成后,使用后處理工具查看應力分布圖,分析結構的強度和安全性。通過以上步驟,用戶可以利用SimScale進行彈性力學仿真,無需安裝任何軟件,只需一個Web瀏覽器即可完成復雜的工程分析。2彈性力學基礎理論2.1彈性力學基本概念彈性力學是固體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彈性體在外力作用下的變形和應力分布。彈性體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能夠產生變形,當外力去除后,能夠恢復原狀的物體。在工程設計和分析中,彈性力學被廣泛應用于預測材料和結構在不同載荷條件下的行為,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2.1.1彈性體定義:能夠在外力作用下產生變形,當外力去除后,能夠恢復原狀的物體。分類:根據彈性體的幾何形狀和受力情況,可以分為一維、二維和三維問題,如桿件、板殼和實體結構。2.1.2應力和應變應力(Stress):單位面積上的內力,表示材料內部的力分布情況。常用符號為σ,單位為帕斯卡(Pa)。應變(Strain):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的變形程度,是位移的無量綱比值。常用符號為ε。2.1.3平衡方程和邊界條件平衡方程:描述彈性體內部力的平衡狀態(tài),確保在任意點上,所有作用力的矢量和為零。邊界條件:在彈性體的邊界上施加的約束條件,包括位移邊界條件和應力邊界條件。2.2應力與應變分析在彈性力學中,應力和應變的分析是核心內容。通過分析,可以預測材料在不同載荷下的響應,包括變形和內部應力分布。2.2.1應力張量應力張量是一個二階張量,用于描述材料內部的應力分布。在直角坐標系中,應力張量可以表示為:σ其中,σxx、σyy、σzz是正應力,2.2.2應變張量應變張量同樣是一個二階張量,描述材料的變形程度。在直角坐標系中,應變張量可以表示為:?其中,?xx、?yy、?zz是線應變,2.2.3彈性模量彈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彈性性質的重要參數,包括楊氏模量(Young’sModulus)、剪切模量(ShearModulus)和泊松比(Poisson’sRatio)。楊氏模量(E):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壓縮時的彈性性質,定義為應力與應變的比值。剪切模量(G):描述材料在剪切作用下的彈性性質。泊松比(ν):描述材料在橫向變形與縱向變形之間的關系。2.2.4Hooke’sLaw胡克定律是彈性力學中的基本定律,描述了應力與應變之間的線性關系。對于各向同性材料,胡克定律可以表示為:σ其中,Ciσ其中,λ和μ是Lame常數,δij2.2.5示例:計算桿件的應力和應變假設有一根長為L,截面積為A的桿件,受到軸向力F的作用。根據胡克定律,可以計算桿件的應力和應變。材料屬性楊氏模量:E泊松比:ν計算公式應力:σ應變:?Python代碼示例#定義材料屬性和載荷

E=200e9#楊氏模量,單位:Pa

nu=0.3#泊松比

F=1000#軸向力,單位:N

A=0.01#截面積,單位:m^2

L=1.0#桿件長度,單位:m

#計算應力

sigma=F/A

#計算應變

epsilon=sigma/E

#輸出結果

print(f"應力:{sigma:.2f}Pa")

print(f"應變:{epsilon:.6f}")結果解釋此代碼示例計算了一根桿件在軸向力作用下的應力和應變。應力表示單位面積上的內力,而應變表示材料的變形程度。通過這些計算,可以評估材料在給定載荷下的響應,為工程設計提供重要信息。2.3材料屬性與彈性模量材料的彈性模量是其固有屬性,決定了材料在受力時的變形特性。不同材料的彈性模量差異很大,這直接影響了其在工程應用中的選擇和設計。2.3.1材料屬性密度(ρ):單位體積的質量,描述材料的輕重。熱膨脹系數(α):描述材料在溫度變化時的體積變化。彈性模量:包括楊氏模量、剪切模量和體積模量,描述材料的彈性性質。2.3.2彈性模量的測量彈性模量通常通過實驗方法測量,如拉伸試驗、壓縮試驗和剪切試驗。在實驗中,通過施加已知的載荷并測量材料的變形,可以計算出相應的彈性模量。2.3.3示例:計算材料的彈性模量假設在拉伸試驗中,一根材料樣品的長度從L0增加到L,受到的力為F,截面積為A??梢允褂靡韵鹿接嬎銞钍夏A縀E其中,ΔLPython代碼示例#定義材料屬性和試驗數據

F=5000#施加的力,單位:N

A=0.005#截面積,單位:m^2

L0=0.5#初始長度,單位:m

L=0.501#變形后的長度,單位:m

#計算長度變化

delta_L=L-L0

#計算楊氏模量

E=F*L0/(A*delta_L)

#輸出結果

print(f"楊氏模量:{E:.2e}Pa")結果解釋此代碼示例展示了如何通過拉伸試驗數據計算材料的楊氏模量。楊氏模量是材料在拉伸或壓縮作用下抵抗變形能力的度量,對于材料的選擇和結構設計至關重要。通過實驗數據和計算,可以更準確地了解材料的彈性特性,從而做出更合理的工程決策。通過以上內容,我們深入了解了彈性力學的基本概念、應力與應變的分析方法以及材料屬性與彈性模量的關系。這些知識是進行彈性力學仿真和工程設計的基礎,對于理解和預測材料和結構在不同載荷條件下的行為具有重要意義。3創(chuàng)建彈性力學仿真項目3.1項目設置與網格劃分在開始彈性力學仿真之前,首先需要在SimScale平臺上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項目。這一步驟包括定義項目名稱、選擇項目類型(本例中為“彈性力學”),以及上傳CAD模型。上傳的CAD模型可以是.STEP、.IGES或其它支持的格式,確保模型的幾何精度和細節(jié)適合仿真分析。3.1.1項目設置項目名稱:選擇一個描述性的名稱,如“橋墩彈性分析”。項目類型:選擇“彈性力學”。CAD模型上傳:上傳橋墩的CAD模型,檢查模型的封閉性和拓撲結構。3.1.2網格劃分網格劃分是將CAD模型分割成許多小的單元,以便進行數值計算。SimScale提供了自動網格劃分工具,同時也支持手動調整網格參數。自動網格劃分-在SimScale的項目設置中,選擇“自動網格劃分”。

-調整全局網格細化級別,例如設置為“中等”。

-點擊“運行”,SimScale將自動生成網格。手動網格劃分-選擇“手動網格劃分”選項。

-在“局部細化”區(qū)域,可以指定模型的特定部分進行更細的網格劃分,例如橋墩的底部。

-調整“表面網格細化”和“體積網格細化”參數,以控制網格的密度和質量。3.2施加邊界條件與載荷邊界條件和載荷的施加是仿真分析的關鍵步驟,它們定義了模型在仿真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和約束條件。3.2.1邊界條件固定約束:在橋墩的底部施加固定約束,模擬橋墩與地面的連接。接觸條件:定義橋墩與其它結構(如橋梁)之間的接觸條件,確保仿真中正確處理接觸力。固定約束示例-在SimScale的“邊界條件”設置中,選擇“固定”。

-選擇橋墩底部的面作為應用固定約束的區(qū)域。3.2.2載荷重力載荷:應用重力載荷,通常為-9.81m/s2的方向。外部載荷:如車輛或風力載荷,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定義。重力載荷示例-在“載荷”設置中,選擇“重力”。

-設置重力加速度為-9.81m/s2,方向為Y軸負方向。3.3選擇材料與定義接觸材料屬性的選擇和接觸條件的定義對于準確模擬結構的響應至關重要。3.3.1材料選擇材料庫:SimScale提供了一個材料庫,包含多種常見材料的屬性。自定義材料:如果需要的材料不在庫中,可以手動輸入材料屬性,如彈性模量和泊松比。材料選擇示例-在SimScale的“材料”設置中,選擇“混凝土”作為橋墩的材料。

-確認材料屬性,如彈性模量為30GPa,泊松比為0.16。3.3.2定義接觸接觸條件的定義確保了不同部件之間的相互作用被正確模擬。定義接觸示例-在“接觸”設置中,選擇“接觸對”。

-定義橋墩與橋梁之間的接觸對,確保接觸面的正確識別。

-設置接觸類型為“摩擦接觸”,并定義摩擦系數,如0.3。通過以上步驟,可以完成一個基本的彈性力學仿真項目的創(chuàng)建。SimScale的界面直觀,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選項,使得用戶能夠根據具體需求調整仿真參數,從而獲得更精確的分析結果。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還需要根據仿真結果進行迭代調整,以優(yōu)化網格質量和邊界條件的設置,確保分析的準確性。4SimScale彈性力學仿真操作指南4.1仿真工作流程詳解在進行彈性力學仿真時,使用SimScale軟件可以遵循以下標準化的工作流程:4.1.1準備幾何模型導入幾何:首先,將CAD模型導入SimScale平臺。支持多種格式,如.STEP,.IGES,.STL等。修復幾何:使用SimScale的幾何修復工具檢查并修復模型中的任何錯誤或不連續(xù)性。4.1.2創(chuàng)建網格選擇網格類型:SimScale提供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網格選項,根據模型的復雜性選擇合適的網格類型。網格細化:在關鍵區(qū)域(如應力集中點)進行網格細化,以提高仿真精度。4.1.3定義材料屬性選擇材料:從SimScale的材料庫中選擇或自定義材料屬性,如彈性模量、泊松比等。應用材料:將材料屬性應用到模型的各個部分。4.1.4設置邊界條件施加載荷:定義作用在模型上的力或壓力,如重力、點載荷、面載荷等。約束模型:設置固定點或面,以限制模型的位移。4.1.5運行仿真選擇求解器:SimScale提供多種求解器,如線性靜態(tài)分析、非線性靜態(tài)分析等。設置求解參數:調整仿真參數,如求解精度、迭代次數等。啟動仿真:點擊運行,SimScale將在云端進行計算。4.1.6監(jiān)控仿真進度查看仿真狀態(tài):通過SimScale的界面監(jiān)控仿真進度和狀態(tài)。檢查資源使用:確保計算資源充足,避免仿真失敗。4.2后處理與結果分析完成仿真后,SimScale提供了強大的后處理工具,用于分析和可視化結果:4.2.1可視化結果位移云圖:顯示模型在載荷作用下的位移分布。應力云圖:可視化模型中的應力分布,識別應力集中區(qū)域。4.2.2結果分析提取數據:從仿真結果中提取關鍵數據,如最大位移、最大應力等。創(chuàng)建報告:使用SimScale的報告生成工具,將結果整理成專業(yè)報告。4.3案例研究:結構變形分析4.3.1案例背景假設我們有一個簡單的梁結構,需要分析在特定載荷作用下其變形情況。梁的尺寸為1mx0.1mx0.05m,材料為鋼,彈性模量為200GPa,泊松比為0.3。4.3.2操作步驟導入幾何模型:將梁的CAD模型導入SimScale。創(chuàng)建網格:選擇非結構化網格,對梁的兩端進行細化。定義材料屬性:設置材料為鋼,輸入彈性模量和泊松比。設置邊界條件: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垂直向下的力,大小為1000N。運行仿真:選擇線性靜態(tài)分析求解器,設置求解參數,啟動仿真。分析結果:仿真完成后,使用后處理工具分析位移和應力分布。4.3.3結果分析最大位移:通過后處理工具,可以找到梁的最大位移點,通常位于施加載荷的另一端。應力分布:檢查梁的應力云圖,識別應力集中區(qū)域,確保結構安全。4.3.4示例數據-**梁尺寸**:1mx0.1mx0.05m

-**材料屬性**:彈性模量=200GPa,泊松比=0.3

-**載荷**:1000N垂直向下的力4.3.5結論通過SimScale的彈性力學仿真,我們能夠準確地分析梁在載荷作用下的變形和應力分布,為結構設計提供科學依據。請注意,上述示例中并未包含實際的代碼,因為SimScale的操作主要基于其圖形用戶界面,而非編程環(huán)境。然而,對于材料屬性、載荷和幾何尺寸的定義,用戶需要在SimScale的項目設置中輸入具體數值,這些數值的輸入類似于上述示例數據的格式。5高級仿真技巧與優(yōu)化5.1多物理場仿真介紹多物理場仿真是一種高級的數值分析技術,它允許同時模擬和分析兩種或更多物理現象的相互作用。在SimScale平臺上,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如熱-結構耦合、流體-結構交互等。多物理場仿真的核心在于能夠準確地描述不同物理場之間的耦合效應,這通常涉及到復雜的數學模型和算法。5.1.1熱-結構耦合熱-結構耦合分析是多物理場仿真中的一種,它考慮了溫度變化對結構力學性能的影響。在SimScale中,可以通過設置溫度邊界條件和材料的熱力學屬性,來模擬溫度變化引起的熱應力和熱變形。這種分析對于設計高溫環(huán)境下的結構,如發(fā)動機部件、太陽能板等,至關重要。5.1.2流體-結構交互流體-結構交互(FSI)分析是另一種多物理場仿真,它研究流體流動對結構的影響,以及結構變形對流體流動的反饋。SimScale的FSI功能可以用于模擬風力渦輪機葉片的動態(tài)響應、飛機機翼的氣動彈性、以及心臟瓣膜的生物力學等復雜問題。5.2優(yōu)化設計與靈敏度分析優(yōu)化設計是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尋找最佳設計參數的過程。SimScale提供了強大的優(yōu)化工具,允許用戶通過迭代過程,自動調整設計參數以達到最優(yōu)性能。靈敏度分析是優(yōu)化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評估設計參數對目標性能的影響程度,幫助確定哪些參數是關鍵的,哪些可以忽略。5.2.1優(yōu)化設計流程定義目標:確定需要優(yōu)化的性能指標,如最小化結構重量、最大化熱效率等。設定約束:定義設計參數的范圍和限制,如材料強度、成本預算等。選擇優(yōu)化算法:SimScale支持多種優(yōu)化算法,包括遺傳算法、梯度下降法等,用戶可以根據問題的特性選擇最合適的算法。執(zhí)行仿真:在每次迭代中,根據當前的設計參數執(zhí)行仿真,評估目標性能。更新設計參數:根據仿真結果和優(yōu)化算法,調整設計參數,進行下一輪迭代。收斂檢查:當設計參數的變化不再顯著影響目標性能時,優(yōu)化過程結束。5.2.2靈敏度分析示例假設我們正在設計一個熱交換器,目標是最小化熱交換器的體積,同時保持一定的熱效率。我們可以通過靈敏度分析,評估熱交換器的尺寸、材料導熱系數、以及流體速度對熱效率的影響。#示例代碼:使用SimScaleAPI進行靈敏度分析

importsimscale_sdk

#創(chuàng)建SimScaleAPI客戶端

api_client=simscale_sdk.ApiClient()

#定義仿真項目

project=simscale_sdk.Project(name="HeatExchangerSensitivityAnalysis")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

geometry=simscale_sdk.Geometry(name="HeatExchangerGeometry")

#設置材料屬性

material=simscale_sdk.Material(name="Copper",thermal_conductivity=400)

#定義仿真設置

simulation=simscale_sdk.Simulation(name="HeatExchangerSimulation",geometry=geometry,material=material)

#執(zhí)行仿真

api_client.simulations_api.create_simulation(project,simulation)

#分析熱效率對不同參數的靈敏度

parameters=["geometry_size","material_thermal_conductivity","fluid_velocity"]

sensitivity_analysis=simscale_sdk.SensitivityAnalysis(parameters=parameters,simulation=simulation)

#獲取分析結果

results=api_client.sensitivity_analyses_api.get_results(sensitivity_analysis)5.3案例研究:熱彈性耦合分析熱彈性耦合分析在SimScale中是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特別是在航空航天、汽車和能源行業(yè)。這種分析考慮了溫度變化引起的熱應力和熱變形,對于預測結構在高溫或溫度梯度下的行為至關重要。5.3.1案例背景考慮一個渦輪發(fā)動機的葉片,它在運行時會經歷極端的溫度變化。為了確保葉片在高溫下的結構完整性,需要進行熱彈性耦合分析,評估熱應力和熱變形。5.3.2模型設置幾何模型:使用CAD軟件創(chuàng)建葉片的三維模型,并將其導入SimScale平臺。材料屬性:定義葉片材料的熱力學和力學屬性,如熱膨脹系數、彈性模量、泊松比等。邊界條件:設置葉片表面的溫度邊界條件,以及任何固定或旋轉的約束。網格劃分:根據模型的復雜性和精度要求,生成適當的網格。仿真設置:選擇合適的求解器和算法,設置仿真參數,如時間步長、迭代次數等。5.3.3分析與結果執(zhí)行熱彈性耦合分析后,SimScale將生成詳細的熱應力和熱變形分布圖。通過這些結果,工程師可以評估葉片在高溫下的結構安全性和性能,從而進行必要的設計調整,以提高其耐熱性和機械強度。#示例代碼:使用SimScaleAPI進行熱彈性耦合分析

importsimscale_sdk

#創(chuàng)建SimScaleAPI客戶端

api_client=simscale_sdk.ApiClient()

#定義仿真項目

project=simscale_sdk.Project(name="TurbineBladeThermal-StructuralCouplingAnalysis")

#創(chuàng)建幾何模型

geometry=simscale_sdk.Geometry(name="TurbineBladeGeometry")

#設置材料屬性

material=simscale_sdk.Material(name="Inconel718",thermal_expansion_coefficient=1.3e-5,youngs_modulus=200e9,poisson_ratio=0.3)

#定義邊界條件

boundary_conditions=[

simscale_sdk.TemperatureBoundaryCondition(name="HighTemperatureSurface",value=1200),

simscale_sdk.FixedBoundaryCondition(name="FixedBase")

]

#創(chuàng)建仿真

simulation=simscale_sdk.Simulation(name="Thermal-StructuralCoupling",geometry=geometry,material=material,boundary_conditions=boundary_conditions)

#執(zhí)行仿真

api_client.simulations_api.create_simulation(project,simulation)

#獲取分析結果

results=api_client.simulations_api.get_results(simulation)通過上述高級仿真技巧與優(yōu)化模塊的介紹,可以看出SimScale不僅提供了強大的多物理場仿真能力,還支持優(yōu)化設計和靈敏度分析,使得工程師能夠更全面、更精確地解決復雜工程問題。6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6.1仿真中常見的錯誤與調試在使用SimScale進行彈性力學仿真時,遇到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錯誤可能源于模型設定、網格質量、邊界條件或材料屬性的不當配置。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錯誤類型及其調試策略:6.1.1錯誤類型:網格質量不佳問題描述:網格質量不佳可能導致仿真結果不準確或計算過程中出現數值不穩(wěn)定。調試策略:1.檢查網格尺寸:確保網格尺寸足夠小以捕捉模型的細節(jié),但又不過于細小以避免計算資源的過度消耗。2.網格質量評估:使用SimScale的網格質量檢查工具,評估網格的扭曲度、正交質量和尺寸變化率。3.優(yōu)化網格: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網格生成參數,如網格細化區(qū)域、網格尺寸函數等。6.1.2錯誤類型:邊界條件設定錯誤問題描述:邊界條件的錯誤設定,如施加了不合理的載荷或約束,會導致仿真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調試策略:1.重新檢查邊界條件:確保所有邊界條件都符合物理原理和工程實踐。2.逐步驗證:從簡單的邊界條件開始,逐步增加復雜度,驗證每一步的結果。3.參考文獻:查閱相關文獻或工程案例,對比邊界條件的設定。6.1.3錯誤類型:材料屬性輸入錯誤問題描述:錯誤的材料屬性,如彈性模量、泊松比等,會導致仿真結果的顯著偏差。調試策略:1.驗證材料數據:確保材料屬性數據的準確性和適用性。2.使用標準材料庫:SimScale提供了標準材料庫,使用這些預設材料可以減少錯誤。3.敏感性分析:進行材料屬性的敏感性分析,理解不同屬性對結果的影響。6.2提高仿真效率的策略在SimScale中,提高彈性力學仿真的效率不僅意味著節(jié)省計算時間,也包括優(yōu)化資源使用和提高結果的可靠性。以下策略可以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標:6.2.1策略一:合理選擇求解器SimScale提供了多種求解器,如線性求解器和非線性求解器。對于線性問題,使用線性求解器可以顯著提高計算速度。而對于非線性問題,雖然非線性求解器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但它是解決問題的必要選擇。6.2.2策略二:優(yōu)化網格生成使用自適應網格:SimScale的自適應網格功能可以根據模型的局部特征自動調整網格密度,減少不必要的計算點。避免過度細化:在非關鍵區(qū)域避免使用過細的網格,以減少計算資源的需求。6.2.3策略三:并行計算SimScale支持并行計算,合理分配計算資源可以顯著提高大型模型的計算效率。確保你的計算任務充分利用了所有可用的處理器核心。6.3案例研究:解決收斂問題在彈性力學仿真中,收斂問題是一個常見的挑戰(zhàn),特別是在非線性分析中。以下是一個使用SimScale解決收斂問題的案例分析:6.3.1案例背景假設我們正在分析一個復雜的機械部件在非線性載荷下的行為。在初步仿真中,我們遇到了收斂問題,仿真無法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