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學年【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試卷(不含答案)_第1頁
2022學年【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試卷(不含答案)_第2頁
2022學年【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試卷(不含答案)_第3頁
2022學年【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試卷(不含答案)_第4頁
2022學年【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試卷(不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試卷(不含答案)(考試時間:90分鐘,總分100分)班級: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數(shù):__________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共計24分)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高速公路上小轎車正常行駛時速度是4m/sB.擊鼓時,力量越大音調(diào)越高C.工廠里的工人戴一個防護耳罩,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D.教室的門寬約80cm2、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shù)據(jù)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下列符合生活實際的是(

)A.一塊橡皮從講臺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4sB.一本人教版九年級物理課本質(zhì)量約300gC.一根普通筷子的長度為50cmD.一般體溫計的能測量的最高溫度為37℃3、下列有關(guān)物理量的估計,符合實際的是(

)A.教室門框的高度約為1500mmB.人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約為37℃C.中學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約為5km/hD.一個中學生體重約為50N4、圖中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正確的是(

)A.B.C.D.5、下列關(guān)于測量工具使用方法的描述,錯誤的是(

)A.用刻度尺測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B.用量筒測體積讀數(shù)時,應拿起量筒讓液面與視線相平C.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檢查指針與零刻度線是否對齊D.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并將底座調(diào)至水平6、下列估計值最接近實際的是(

)A.洗澡水的溫度大約是80℃B.中學生百米賽跑的速度約為20m/sC.吃飯用的筷子長度約為22cmD.人的心臟跳動一次所需時間約30s7、如圖所示的兩把刻度尺具有相同的(

)A.長度B.誤差C.分度值D.測量范圍8、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一個普通口罩的質(zhì)量約為500gB.普通居民樓每層樓高約3mC.正常人1min內(nèi)脈搏跳動的次數(shù)為100次D.中考考場內(nèi)的溫度約為60℃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計30分)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捷報頻傳。麒麟9905G芯片是華為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芯片,該芯片采用7(選填“mm”、“μm”或“nm”)工藝制造。C919大型客機匯集了許多先進技術(shù),C919通信導航系統(tǒng)利用實現(xiàn)信息的傳遞。2、讀出圖中所示的值:甲圖中物體的長度為cm;乙圖中停表的讀數(shù)為s;丙圖是電子表在平面鏡中成的像,則它的實際時間是;丁圖中人體體溫是℃。3、如圖中木塊的長度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如圖中溫度計讀數(shù)正確的是

℃;如圖中機械停表的示數(shù)是

s。4、(1)圖甲中,木塊的長度為cm;(2)圖乙中,汽車時速表的示數(shù)為km/h;(3)圖丙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5、如圖所示,有名同學對該物體長度的三次測量結(jié)果分別為1.73cm、1.74cm和1.75cm,則該物體的長度最接近,這是采取的方法減小誤差。6、如圖所示,用甲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cm,用乙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是cm.7、如圖是一種神奇的“納米紙”,厚度約3×10-8m,合nm。如圖,水在“納米紙”表面呈露珠狀,兩水滴靠近時常會自動結(jié)合在一起,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8、科學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設(shè)計實驗、制訂計劃;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合作交流。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cm。9、請讀出所列各儀表的讀數(shù):圖1中電阻箱接線柱間的電阻值是Ω;用細線拴一金屬塊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2所示,則金屬塊的體積為cm3;圖3中被測物體的長度是cm;用天平測量一金屬塊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及游碼如圖4所示,則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g。

10、下圖是某個實驗小組利用頻閃照相機每隔0.2s拍攝一次所得到的物體和刻度尺的頻閃照片,黑點表示物體的像。由圖可知,物體從A到B段的路程為cm,平均速度為m/s。11、如圖甲所示鉛筆的長度為cm,圖乙秒表的讀數(shù)共計為

。12、如圖所示,用兩把尺子測同一物體的長度,則A尺的讀數(shù)為cm,B尺的讀數(shù)為cm;13、口罩的長度大約180(填單位);未接觸過疑似或確診患者且外觀完好無異味或污染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風干燥處,或用(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消毒。14、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cm。15、一位同學測量了一些物理量時忘了寫單位,請你在他記錄的數(shù)據(jù)后填寫上適當?shù)膯挝唬阂晃煌瑢W的身高160;一節(jié)課的時間40;一杯水的體積250。三、計算題(每小題3分,共計18分)1、如圖所示為簡化的D3069動車時刻表的一部分,請分別計算D3069動車從南京到合肥南和從南京到六安的平均速度.

車次

站次

站名

到達時間

開車時間

里程

D3069

8

南京

12:27

12:30

311

9

合肥南

13:30

13:38

465

10

六安

14:06

14:10

5552、用—把刻度均勻但不標準的米尺量得一桌邊長為0.987m,用標準尺量得米尺的長度為1.020m,則桌邊的實際長度是多少?3、小麗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一支筆的長度,六次測量記錄分別是17.28cm、17.29cm、16.90cm、17.30cm、17.27cm、17.25cm,則這支筆的長度是多少?4、為了測量一根粗細均勻的細銅絲的直徑,小雨同學將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然后他再用標準的刻度尺來進行相關(guān)的測量,如圖所示,則

(1)細銅絲的直徑是多少?

(2)小雨同學改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的圈數(shù)后,再測量線圈的長度,五次的記錄數(shù)據(jù)分別為:、、、、、、。線圈的長度是多少?

5、麗麗想知道學校操場跑道的長度,于是她推著一個半徑為30cm的輪子繞操場跑道一周,從起點到終點共轉(zhuǎn)過186圈,求操場跑道的長度是多少?6、如圖,柱狀容器下方裝有一閥門,容器底面積為S=200cm2,另有一邊長為L1=10cm的正方體木塊,表面涂有很薄的一層蠟,防止木塊吸水(蠟的質(zhì)量可忽略),現(xiàn)將木塊用細繩固定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內(nèi)倒入一定量的水,使木塊上表面剛好與水面相平,繩長L2=20cm,木塊的密度為ρ木=0.6×103kg/m3。求:

(1)圖中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2)若從閥門放出m1=300g的水后,木塊受到的浮力多大?

(3)若從閥門繼續(xù)放出m2=200g的水后,細繩的拉力多大?

四、解答題(每小題4分,共計16分)1、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標有直徑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只同樣的鉛筆,你能較準確地測出它的直徑嗎?請設(shè)定物理量的字母,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的直徑的數(shù)學表達式。2、有一卷粗細均勻的細銅絲,一把刻度尺,一支鉛筆,你如何測量出細銅絲的直徑?_____3、查閱有關(guān)資料,自己設(shè)計圖表,按質(zhì)子、氫原子、水分子、周歲嬰兒、中央電視臺電視塔、中國、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的順序,用科學記數(shù)法標出物體尺度的大?。?、在某次測量活動中,小劉同學對一個圓的直徑進行了測量,并將6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17.72cm;17.61cm;17.70cm;17.18cm;17.71cm;17.7cm。

(1)請寫出6次測量中錯誤的數(shù)據(jù)。

(2)通過簡易的計算,測量結(jié)果應該記為多少?五、實驗探究(每小題4分,共計12分)1、觀察并記錄下列測量數(shù)據(jù):(1)圖1中物體長度為

cm.(2)圖2中電能表的示數(shù)是

kW?h.2、根據(jù)下圖完成以下題目:

(1)如圖1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刻度尺分度值為,則測量值為cm,(2)如圖2所示,秒表的讀數(shù)為s.3、某同學要測一根細銅絲的真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B.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2;C.用銅絲的長度除以銅絲的圈數(shù),即得細銅絲的直徑d;D.將細銅絲緊密纏繞在鉛筆桿上;E.數(shù)出纏繞在鉛筆桿上細銅絲的圈n。(1)以上步驟中,沒有必要的步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