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真題必修二解析_第1頁
2015年高考生物真題必修二解析_第2頁
2015年高考生物真題必修二解析_第3頁
2015年高考生物真題必修二解析_第4頁
2015年高考生物真題必修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II缺少信號肽編碼序列,合成的纖維素酶不能分泌到胞外,細(xì)胞無可利用的碳源(5)細(xì)胞質(zhì)基質(zhì)無氧呼吸A基因片段(天津)9.白粉菌和條銹菌能分別導(dǎo)致小麥感白粉病和條銹病,引起減產(chǎn),采用適宜播種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麥A、B兩品種在不同播種方式下的實驗結(jié)果據(jù)表回答: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是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shè)計Ⅳ、Ⅴ兩組實驗,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Ⅰ、Ⅲ、Ⅳ三組相比,第Ⅲ組產(chǎn)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麥抗條銹病性狀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狀由基因R/r控制,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以A、B品種的植株為親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單植自交,收獲籽粒并分別播種于不同處理的實驗小區(qū)中,統(tǒng)計各區(qū)F3中的無病植株比例,結(jié)果如下表。據(jù)表推測,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雙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無病植株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Ⅰ、Ⅱ小麥都未感染白粉?。?)植株密度對B品種小麥感病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3)混播后小麥感染程度下降(4)TtrrttRr18.75%(或3/16)(山東)5.人類某遺傳病受X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根據(jù)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Ⅰ-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B.Ⅱ-3的基因型一定為XAbX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于Ⅰ-1D.若Ⅱ-1的基因型為XABXaB

,與Ⅱ-2生一個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4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應(yīng)用基因的分離定律的解析思路及伴X染色體遺傳的特點分析信息,處理遺傳系譜圖,解釋問題的能力。由Ⅰ-2基因型XAbY可推知后代表現(xiàn)正常的Ⅱ-3基因型XAbX

B(基因A、B同時存在);由Ⅰ-2XAbY和患者Ⅰ-1X

X

(基因A、B至少不能同時存在)婚配產(chǎn)生正常Ⅱ-3XAbX

B;分析知Ⅰ-1基因型X

BX

(且基因A、B至少不能同時存在),則Ⅰ-1基因型為XaBXa

再次由母本Ⅰ-1XaBXa

可確定女兒Ⅱ-3XAbXaB。由Ⅱ-3XAbXaB和Ⅱ-4XABY婚配知:Ⅲ-3可能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由Ⅲ-3XAbXaB和Ⅲ-2XABY婚配知:患者Ⅳ-1可能的基因型為XAbY或XaBY,故Ⅳ-1的致病基因可能來自Ⅰ-1XaBXa

或Ⅰ-2XAbY。由Ⅱ-1XABXaB和Ⅱ-4

XaBY婚配,則生一個患病女孩XaBXaB的概率為1/2X1/2=1/4。(山東)6.玉米的高桿(H)對矮桿(h)為顯性。現(xiàn)有若干H基因頻率不同的玉米群體,在群體足夠大且沒有其他因素干擾時,每個群體內(nèi)隨機交配一代后獲得。各中基因型頻率與H基因頻率(P)的關(guān)系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0<p<1時,親代群體都可能只含有純合體B.只有p=b時,親代群體才可能只含有雜合體

C.p=a時,顯性純合體在F1中所占的比例為1/9D.p=c時,F(xiàn)1自交一代,子代中純合體比例為5/9

6.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應(yīng)用基因的分離定律、遺傳平衡規(guī)律(哈代—溫伯格定律)解析思路及其數(shù)學(xué)上的條件概率、歸納法總結(jié)Fn中Aa基因型頻率中分析處理曲線,解釋問題的能力。H基因頻率為p,則h基因頻率為1-p;由傳平衡規(guī)律(哈代—溫伯格定律)知F1基因型頻率分別為HH=p2,Hh=2p(1-p),hh=(1-p)2。當(dāng)親本群體中只含純合體時,可知親本中H基因頻率=HH基因型頻率,h基因頻率=hh基因型頻率,由遺傳平衡規(guī)律(哈代—溫伯格定律)知F1基因型頻率分別為HH=p2,Hh=2p(1-p),hh=(1-p)2。所以0<p<1時,取任意值,p2+2p(1-p)+(1-p)2=1。當(dāng)親本群體中只含雜合體Hh時,則p=1/2,則F1基因型頻率分別為HH=p2=1/4,Hh=2p(1-p)=1/2,hh=(1-p)2=1/4。因此為b點。當(dāng)p=a時,有圖知基因型頻率Hh=hh,則2p(1-p)=(1-p)2,因此p=1/3,F(xiàn)1基因型頻率分別為HH=p2=1/9。當(dāng)p=c時,有圖知基因型頻率Hh=HH,則2p(1-p)=P2,因此p=2/3,F(xiàn)1基因型頻率分別為HH=p2=4/9,Hh=2p(1-p)=4/9,hh=(1-p)2=1/9,則F1自交一代,則子代F2=1-4/9×1/2=7/9。(山東)28.(14)果蠅的長翅(A)對翅(a)為顯性、剛毛(B)對截毛(b)為顯性。為探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如下實驗。

(1)若只根據(jù)實驗一,可以推斷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染色體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填“常”“X”“Y”或“X”和“Y”)(2)實驗二中親本的基因型為;若只考慮果蠅的翅型性狀,在F2的長翅果蠅中,純合體所占比例為。(3)用某基因的雄果蠅與任何雌果蠅雜交,后代中雄果蠅的表現(xiàn)型都為剛毛。在實驗一和實驗二的F2中,符合上述條件的雄果蠅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別為和。(4)另用野生型灰體果蠅培育成兩個果蠅突變品系。兩個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體上基因隱性突變所致,產(chǎn)生相似的體色表現(xiàn)型—黑體。它們控制體色性狀的基因組成可能是:①兩品系分別是由于D基因突變?yōu)閐和d1基因所致,它們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②一個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變?yōu)閐基因所致,另一個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變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對隱性基因純合即為黑體,它們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或圖丙所示,為探究這兩個品系的基因組成,請完成實驗設(shè)計及結(jié)果預(yù)測。(注:不考慮交叉互換)

Ⅰ.用______為親本進行雜交如果F1表現(xiàn)型為______,則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否則,再用F1個體相互交配,獲得F2;Ⅱ.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則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所示;Ⅲ.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則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丙所示。答案:(1)常

X

X和Y(注:兩空可顛倒)(2)AAXBYB

aaXbXb

1/3(3)0

1/2(4)Ⅰ.品系1和品系2

黑體

Ⅱ.灰體:黑體=9:7

Ⅲ.灰體:黑體=1: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運用基因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的解析思路分析材料,獲得信息,解釋問題和設(shè)計探究性實驗?zāi)芰?。運用基因的分離定律分析實驗一、二翅性狀分離比可知F2不論雌雄均為長翅:殘翅=3:1,則控制翅型的等位基因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分析實驗一F2雌性剛毛:截毛=2:0;雄性剛毛:截毛=1:1,實驗二F2雌性剛毛:截毛=1:1;雄性剛毛:截毛=2:0,并結(jié)合問題(1)中提供的該基因位置選項,可判斷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上。由遺傳方式可確定實驗一親本基因型為:AAXBXB、aaXbYb;實驗二親本基因型為:AAXBYB、aaXbXb。若只考慮翅型,則F1Aa雌雄交配,F(xiàn)2長翅A

中,純合體AA為1/3。由題干信息知雄果蠅所具備的的基因型至少要具備為X

YB,則由親本的基因型可知實驗一雄性為X

Yb,則符合條件的概率為0;實驗二雄性為X

YB,則符合條件雄果蠅占F2全部果蠅的概率為1/2;對于遺傳探究性實驗,先明確實驗?zāi)康奶骄吭摵隗w果蠅出現(xiàn)的原因,由信息并結(jié)合圖形可知三種結(jié)論,并能明確出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圖乙和圖丙明顯可以看出確定這兩對非等位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自然想到證明自由組合定律的思路。(四川)11.(14分)果蠅的黑身、灰身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1)實驗一:黑身雌蠅甲與灰身雄蠅乙雜交,F(xiàn)1全為灰身,F(xiàn)1隨機交配,F(xiàn)2雌雄果蠅表型比均為灰身:黑身=3:1。①果蠅體色性狀中,__為顯性。F1的后代重新出現(xiàn)黑身的現(xiàn)象叫做____;F2的灰身果蠅中,雜合子占__。②若一大群果蠅隨機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蠅和100只黑身果蠅,則后代中Bb的基因型頻率為___。若該群體置于天然黑色環(huán)境中,灰身果蠅的比例會___,這是__的結(jié)果。(2)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R、r)會影響黑身果蠅的體色深度。實驗二:黑身雌蠅丙(基因型同甲)與灰身雄蠅丁雜交,F(xiàn)1全為灰身,F(xiàn)1隨機交配,F(xiàn)2表型比為:雌蠅中灰身:黑身=3:1;雄蠅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①R、r基因位于___染色體上,雄蠅丁的基因型為___,F(xiàn)2中灰身雄蠅共有___種基因型。②現(xiàn)有一只黑身雌蠅(基因型同丙),其細(xì)胞(2n=8)中Ⅰ、Ⅱ號染色體發(fā)生如圖所示變異。變異細(xì)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所有染色體同源區(qū)段須聯(lián)會且均相互分離,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該果蠅重復(fù)實驗二,則F1雌蠅的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xì)胞中有條染色體,F(xiàn)2的雄蠅中深黑身個體占__。答案:(1)①灰色性狀分離2/3②18%降低自然選擇(2)①XBBXrY8或6②1/32解析:(1)①由果蠅的交配結(jié)果可知,果蠅體色性狀中,灰色對黑色為顯性。F1的后代重新出現(xiàn)黑身的現(xiàn)象叫做性狀分離。F2的灰身果蠅中,雜合子占2/3。②由該果蠅種群中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蠅和100只黑身果蠅可知,黑身果蠅的基因型頻率(bb)為1/100,即黑身的基因頻率(b)為1/10,則灰身的基因頻率(B)為9/10,群體中Bb的基因型頻率為2×1/10×9/10=18%。若該群體置于天然黑色環(huán)境中,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灰身果蠅的比例會降低。(2)①由交配結(jié)果中雄性和雌性的表型比不同可知,R、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雜交過程為bbXRXR×BBXrY→F1:BbXRY、BbXRXr,F(xiàn)1隨機交配得F2:(1BB、2Bb、1bb)(1XRXR、1XRXr、1XRY、1XrY),F(xiàn)2中灰身雄蠅共有BBXRY、BBXrY、BbXRY、BbXrY4種基因型。②雌蠅丙(bbXRXR)的一個細(xì)胞發(fā)生染色體變異后,F(xiàn)1中雌蠅的基因型為BbXRXr,但其只能產(chǎn)生bR、B、Xr3種含一條染色體的配子,與BbXRY交配后無法得到bbXRY的個體。(廣東)24.由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引起的苯丙酮尿癥是常染色隱性遺傳病,我國部分地市對新生兒進行免費篩查并為患兒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DA.檢測出攜帶者是預(yù)防該病的關(guān)鍵B.在某群體中發(fā)病率為1/10000,則攜帶者的頻率約為1/100。C.通過染色體檢查及系譜圖分析,課明確診斷攜帶者和新生兒患者D.減少苯丙氨酸攝入課改善新生兒患者癥狀,說明環(huán)境能影響表現(xiàn)型(廣東)28.下表為野生型和突變型果蠅的部分性狀翅形復(fù)眼形狀體色……翅長野生型完整球形黑檀……長突變型殘菱形灰……短(1)由表可知,果蠅具有多對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的特點,常用于遺傳學(xué)研究,摩爾根等人運用假說-演繹法,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2)果蠅產(chǎn)生生殖細(xì)胞的過程稱為減數(shù)分裂.受精卵通過分裂和分化過程發(fā)育為幼蟲.(3)突變?yōu)楣壍倪M化提供原材料.在果蠅的飼料中添加堿機類似物,發(fā)現(xiàn)子代突變型不僅僅限于表中所列性狀.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的特點.

(4)果蠅x染色體上的長翅基因(M)對短翅基因(m)是顯性.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f)純合時,僅使雌蠅轉(zhuǎn)化為不育的雄蠅.對雙雜合的雌蠅進行測交,F(xiàn)1中雌蠅的基因型有2種,雄蠅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長翅不育:短翅不育:長翅不育:短翅可育:長翅可育=1:1:2:2.(江蘇)30.(7分)由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謝障礙,是一種嚴(yán)重的單基因遺傳病,稱為苯丙酮尿癥(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顯、隱性基因分別用A、a表示)。圖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譜圖,其中、、及胎兒(羊水細(xì)胞)的DNA經(jīng)限制酶MspI消化,產(chǎn)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堿基對),經(jīng)電泳后用苯丙氨酸羥化酶cDNA探針雜交,結(jié)果見圖2。請回答下列問題:(1)Ⅰ1、Ⅱ1的基因型分別為。(2)依據(jù)cDNA探針雜交結(jié)果,胎兒Ⅲ1的基因型是。Ⅲ1長大后,若與正常異性婚配,生一正常孩子的概率為。(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個孩子表型正常,長大后與正常異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倍。(4)已知人類紅綠色盲癥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Ⅱ2和Ⅱ3色覺正常,Ⅲ1是紅綠色盲患者,則Ⅲ1兩對基因的基因型是。若Ⅱ2和Ⅱ3再生一正常女孩,長大后與正常男性婚配,生一個紅綠色盲且為PKU患者的概率為。30.(7分)(1)Aa、aa(2)Aa279/280(3)46.67(4)AaY1/3360(浙江)6.甲病和乙病均為單基因遺傳病,某家族遺傳家系圖如下,其中Ⅱ4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Ⅱ1與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4C.Ⅱ3與Ⅱ4的后代中理論上共有9種基因型和4中表現(xiàn)型D.若Ⅲ7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則產(chǎn)生異常生殖細(xì)胞的最可能是其母親【答案】D專題九生物的變異與育種(浙江)32.(18分)某自花且閉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莖的高度是獨立遺傳的性狀??共『透胁∮苫騌和r控制,抗病為顯性;莖的高度由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D、d,E、e)控制,同時含有D和E表現(xiàn)為矮莖,只含有D或E表現(xiàn)為中莖,其他表現(xiàn)為高莖?,F(xiàn)有感病矮莖和抗病高莖兩品種的純合種子,欲培育純合的抗病矮莖品種。請回答:(1)自然狀態(tài)下該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合子。(2)若采用誘變育種,在γ射線處理時,需要處理大量種子,其原因是基因突變具有______和有害性這三個特點。(3)若采用雜交育種,可通過將上述兩個親本雜交,在F2等分離世代中_____抗病矮莖個體,再經(jīng)連續(xù)自交等_____手段,最后得到穩(wěn)定遺傳的抗病矮莖品種。據(jù)此推測,一般情況下,控制性狀的基因數(shù)越多,其育種過程所需的_____。若只考慮莖的高度,親本雜交所得的F1在自然狀態(tài)下繁殖,則理論上,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4)若采用單倍體育種,該過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請用遺傳圖解表示其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