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單元培優(yōu)檢測-九年級化學下冊尖子生考點精講精練(人教版)(解析版)_第1頁
第十單元培優(yōu)檢測-九年級化學下冊尖子生考點精講精練(人教版)(解析版)_第2頁
第十單元培優(yōu)檢測-九年級化學下冊尖子生考點精講精練(人教版)(解析版)_第3頁
第十單元培優(yōu)檢測-九年級化學下冊尖子生考點精講精練(人教版)(解析版)_第4頁
第十單元培優(yōu)檢測-九年級化學下冊尖子生考點精講精練(人教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單元培優(yōu)檢測(100分,90分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a—23Al—27Fe—56Cu—64Ca—40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下列溶液在空氣中敞口久置,因發(fā)生化學變化導致溶液質量變大的是()A.燒堿溶液 B.濃鹽酸C.濃硫酸 D.澄清石灰水【答案】A【解析】A.燒堿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根據方程式可知,溶質質量變大,溶液質量變大故A正確;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是物理變化,導致溶質減少,故B錯誤;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質量增大,溶質質量不變,也是物理變化,故C錯誤;D.澄清石灰水的溶質是氫氧化鈣,能與二氧化碳反應有生成碳酸鈣沉淀,溶質析出,溶液質量減小。故選A2.下列常見物質的pH大于7的是()①檸檬汁②食鹽水③雨水④可樂⑤蘇打水⑥肥皂水⑦純堿溶液⑧胃液②③⑤⑧ B.⑥⑦⑧ C.①③④⑧ D.⑤⑥⑦【答案】D【解析】①檸檬汁,③雨水④可樂⑧胃液pH都小于7;食鹽水是中性溶液。故選D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稱量氫氧化鈉B.測溶液的酸堿度C.稀釋濃硫酸D.檢驗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上,故A錯誤;B.測溶液的酸堿度,pH試紙不能潤濕,故B錯誤;C.稀釋濃硫酸,應該是酸入水,故C錯誤;D.澄清石灰石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D正確。故選D4.下列關于酸、堿的說法錯誤的是()A.濃鹽酸敞口放置不會變質B.濃硫酸可干燥氨氣C.氫氧化鈉容易潮解D.氫氧化鈣是制波爾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答案】B【解析】A.濃鹽酸敞口,要揮發(fā),屬于物理變化,故A正確;B.濃硫酸不能干燥堿性氣體,故B錯誤;C.氫氧化鈉易潮解,說法正確;D.波爾多液主要成分是由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故D正確。故選B5.通過實驗以及對實驗現象的觀察、記錄和分析,可以發(fā)現和驗證化學原理。下面是小蘭同學在完成酸、堿的性質實驗時記錄的部分實驗現象,其中正確的是()A.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塞,瓶口有白煙產生B.向氧化鐵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紅棕色固體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C.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膽礬溶液,產生藍色沉淀D.向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答案】C【解析】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打開瓶蓋,會有白霧,故A錯誤;B.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鐵離子的溶液顯黃色,故B錯誤;C.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故C正確;D.紫色石蕊溶液遇堿變藍,故D錯誤。故選C6.如圖所示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C.若X是稀鹽酸,c不可能是單質D.若X是稀鹽酸,藍色溶液一定是氯化銅溶液【答案】C【解析】若X是稀鹽酸,c可能是單質鐵,故C選項說法錯誤7.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下列操作方法正確的是()選項物質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BCaO粉末(CaCO3粉末)加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CNaOH溶液[Ca(OH)2溶液]通入過量CO2氣體,充分反應后過濾DCuSO4溶液(硫酸)加入過量CuO粉末,加熱,充分反應后過濾【答案】D【解析】A中加入過量稀鹽酸也會與鐵反應;B中加水后CaO會與水反應;C中CO2也會與NaOH溶液反應。某些金屬氫化物與水反應可生成堿和氫氣,如CaH2+2H2O=Ca(OH)2+2H2↑,NaH與CaH2的化學性質相似,則將NaH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生成的新物質為()A.NaOH和H2 B.NaOH和NaClC.NaOH、H2和NaCl D.NaCl和H2【答案】D【解析】將NaH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NaH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故將NaH放入足量的稀鹽酸中,生成的新物質為NaCl和H2。9.苯甲酸(C6H5COOH)常用作食品防腐劑,室溫時,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比醋酸的酸性強。下列對苯甲酸化學性質的推測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B.室溫下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雞蛋殼表面產生氣泡D.苯甲酸能與堿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答案】B【解析】A.比醋酸還強,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故A正確;B.pH越小酸性越強,室溫下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比醋酸的pH小,故B錯誤;C.雞蛋殼里含有碳酸鹽,能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故C正確;D.中和反應是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故D正確。故選B10.如圖是室溫下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pH變化的曲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X是稀鹽酸B.a點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C.b點表示兩溶液恰好完全反應D.c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H+【答案】D【解析】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根據圖像可知,是往氫氧化鈉中加鹽酸。c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H+和Na+故選D11.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中正確的是()A.鋁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和H2,則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3和H2B.堿的水溶液顯堿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一定是酸的溶液D.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答案】B【解析】鋁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和H2,鐵與鹽酸反應則生成FeCl2和H2,故A類推結果錯誤;堿的水溶液顯堿性,NaOH是堿,其水溶液一定顯堿性,故B類推結果正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但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鹽的溶液,故C類推結果錯誤;酸堿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故D類推結果錯誤。12.向100g稀硫酸中先加入20gCuO粉末,充分反應后再加入20g鐵粉,所得溶液質量與加入粉末總質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A.原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9.6%B.m的值為16C.d點對應的溶液質量為111.2gD.e點對應的固體能被磁鐵吸引【答案】C【解析】向100g稀硫酸中先加入20gCuO粉末,溶液質量從100g逐漸增大到116g,所以m的值為16,b→c段加入氧化銅后,溶液質量不變,所以b點時,稀硫酸完全反應;再加入20g鐵粉,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溶液質量逐漸減小。CuO+H2SO4=CuSO4+H2O809816016g19.6g32g原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eq\f(19.6g,100g)×100%=19.6%,故A正確;m的值為16,故B正確;CuSO4+Fe=FeSO4+Cu溶液質量減少1605615264832g11.2g1.6g所以d點對應的溶液質量為116g-1.6g=114.4g,故C錯誤;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46分)13.(6分)按要求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1)可樂中含有的酸________。(2)爐具清潔劑中含有的堿________。(3)能干燥氣體的酸________。(4)能做建筑材料的堿____________。(5)有做干燥劑的氧化物________。(6)食醋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浚?)H2CO3(2)NaOH(3)H2SO4(4)Ca(OH)2(5)CaO(6)CH3COOH【解析】略14.(10分)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生活現象。(1)使用石灰乳抹墻,一段時間后墻面變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業(yè)上用消石灰處理排放廢水中的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稀硫酸除鐵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有害氣體二氧化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1)Ca(OH)2+CO2=CaCO3+H2O(2)Ca(OH)2+H2SO4=CaSO4+2H2O(3)Al(OH)3+3HCl=AlCl3+3H2O(4)Fe2O3+3H2SO4=Fe2(SO4)3+3H2O(5)SO2+2NaOH=Na2SO3+H2O【解析】略15.(10分)如圖所示“天宮號”化學空間站的艙室分別代表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圖中“→”表示轉化關系,“一”表示相互能反應,所涉及反應均為初中常見的化學應,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劑,A生成B的過程中會放出熱量,D是爐具清潔劑中的成分,E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A、B、E、F分別屬于四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C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D______。(2)A→B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3)C→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4)按物質類別劃分,F物質屬于______(填字母)。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答案】

H2O

NaOH

化合反應

c【解析】A是最常用的溶劑,A是水,A生成B的過程中會放出熱量,A和B相互生成,B是氫氧化鈣,D是爐具清潔劑中的成分,D是氫氧化鈉,E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E是鹽酸,A、B、E、F分別屬于四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C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C是碳酸鈉。(1)A是最常用的溶劑,A是水,D是爐具清潔劑中的成分,D是氫氧化鈉,故物質的化學式:A是H2O,D是NaOH。(2)A→B的反應是氧化鈣和水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符合多變一,則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3)C→D反應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A、B、E、F分別屬于四種不同類別的化合物,A是水,屬于氧化物,B是氫氧化鈣,屬于堿,E是鹽酸,屬于酸,則F是鹽,故選c。16.(20分)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的氫氧化鈉性質系列探究活動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1)實驗①觀察到氫氧化鈉表面變________。(2)實驗②觀察到紫色石蕊溶液變成________色,實驗③觀察到無色酚酞溶液變成________色。(3)實驗④:當觀察到溶液__________________時,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繼續(xù)滴加稀鹽酸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此時溶液中的溶質除酚酞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4)實驗⑤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實驗④⑤對應的化學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________(填數字序號)。(6)實驗⑥⑦為用軟塑料礦泉水瓶所做的對比實驗,裝______________的軟塑料礦泉水瓶變癟更明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答案】(1)潮濕(2)藍;紅(3)由紅色變成無色;NaOH+HCl=NaCl+H2O;NaCl、HCl(4)產生藍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5)④(6)氫氧化鈉溶液;2NaOH+CO2=Na2CO3+H2O【解析】見答案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17.某?;瘜W興趣小組在對久置的食品雙吸劑的成分進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問題】久置食品雙吸劑的成分是什么?【查閱資料】常溫下,鐵與氯化鐵溶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提出猜想】久置的固體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定性研究】(1)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溶解,無放熱現象;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則樣品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學式)。(2)另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得到淺綠色溶液,并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①淺綠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有______(填化學式)②小南發(fā)現,根據上述實驗現象,仍然不能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了進一步確定這包久置“雙吸劑”國體的成分,同學們繼續(xù)進行了如下定量實驗?!径垦芯俊浚?)①另取樣品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固體2.0g;②將2.0g固體裝入氣密性良好的下圖裝置中,并通一會兒N2后關閉止水夾;③打開分液漏斗,滴加稀鹽酸至固體完全消失,再打開止水夾通入N2至A、B、C、D裝置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提示:濃硫酸、NaOH溶液均足量;不考慮稀鹽酸的揮發(fā)性)實驗前后裝置質量記錄如下:A、B裝置及藥品總質量(g)C、D裝置及藥品總質量(g)加入鹽酸前200100實驗結束后199.54100.44【實驗結論】這包久置的食品“雙吸劑”的固體成分有______(填化學式)。【實驗反思】(4)經檢測,上述定量實驗后,裝置A中所得溶液不含氯化鐵,則2.0g固體樣品中金屑Fe的質量為______g(結果保留到0.01g)?!敬鸢浮浚?)Ca(OH)2(2)①FeCl2、CaCl2②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3)實驗結論:Fe,Fe2O3,Ca(OH)2,CaCO3(4)0.67g【解析】(1)取少量樣品放入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溶解,無放熱現象,說明一定沒有氧化鈣;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顯堿性,因此溶液中一定有Ca(OH)2;(2)①另取少量固體樣品放于試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鹽酸,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得到淺綠色溶液,是因為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該樣品中一定有鐵和碳酸鈣,淺綠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有氯化亞鐵和氯化鈣,化學式為:FeCl2、CaCl2;②由于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鐵,可能會繼續(xù)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仍然不能確定樣品中是否含有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6HCl=2FeCl3+3H2O和Fe+2FeCl3=3FeCl2;(3)樣品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過濾、洗滌、烘干后,得到固體2.0g,由于氫氧化鈣微溶于水,足量的水能將氫氧化鈣完全溶解,則2.0g固體中可能含有碳酸鈣、鐵、氧化鐵;因為C、D裝置增加的質量就是A裝置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100.44g-100g=0.44g,說明雙吸劑中一定含有碳酸鈣,設樣品中含有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x100則樣品中含有碳酸鈣的質量為1.0g;因為A、B裝置減少的質量:200g-199.54g-0.46g,則生成氫氣的質量-0.46g-0.44g=0.02g,說明雙吸劑中一定含有鐵,設樣品中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鐵的質量為y,Fe+2HCI=FeCl2+H2↑562y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