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用書語文(新高考)小題搶分練18 語言文字運用+文言詞語+名篇名句_第1頁
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用書語文(新高考)小題搶分練18 語言文字運用+文言詞語+名篇名句_第2頁
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用書語文(新高考)小題搶分練18 語言文字運用+文言詞語+名篇名句_第3頁
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用書語文(新高考)小題搶分練18 語言文字運用+文言詞語+名篇名句_第4頁
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二輪用書語文(新高考)小題搶分練18 語言文字運用+文言詞語+名篇名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題搶分練18語言文字運用+文言詞語+名篇名句高考總復習優(yōu)化設(shè)計GAOKAOZONGFUXIYOUHUASHEJI2024一二三一、語言文字運用(2023浙江名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11分)1960年9月28日,沈忠芳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雖然沒有真正上陣殺敵,但他的“戰(zhàn)場”,就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那個燈火通明的科研辦公樓里。他白天工作,晚上捧起書本

地補充知識,恨不得一天掰成兩天用。

“因為當時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導彈技術(shù)上走在我們前面,后來我們看到,除了飛機將來對我們有威脅,導彈威脅也更大,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反制、攔截的手段裝備?!鄙蛑曳颊f。1970年,36歲的他正式加入了FJ型號導彈的方案論證和研制團隊。擺在沈忠芳面前的,除了落后的工業(yè)基礎(chǔ),還有很超前的工程設(shè)想。一二三工程的整體方向是什么?不知道。導彈作用的機制是什么?不知道。工程所需的各種資源能不能跟得上?也不知道。沈忠芳和同事們唯一知道的,就是這事兒,不但得搞成,還得搞得漂亮。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支撐下,沈忠芳和他的同事們在以后的日子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

的成就。在多年的研制和實驗工作中,也培養(yǎng)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和一批管理能力扎實過硬的技術(shù)航天人才。

76歲時,沈忠芳自愿離開了工作崗位,包括兼任的多個院校教授、顧問稱號,一個都不留。在他看來,“年輕人都比我們行,現(xiàn)在教授的水平比我高得多,先進技術(shù)掌握得比我好,我有

”。

一二三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①

示例

①如饑似渴(焚膏繼晷)

②舉世矚目(彪炳史冊)

③自知之明

一二三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參考答案在多年的研制和實驗工作中,沈忠芳也培養(yǎng)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和一批管理能力超強過硬的航天技術(shù)人才。一二三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工程的整體方向、導彈作用的機制、工程所需的各種資源能否跟得上等他們一概不知。”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4分)參考答案①原文用三個設(shè)問句組成排比句,逐層推進,富有層次感,既增強文章氣勢,又突出困難之大,表現(xiàn)出科研人員攻堅克難的精神;②原文采用短句,三個“不知道”,一問一答,富有節(jié)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表達贊美之情;③三個“不知道”與后文的“唯一知道”,形成強烈反差,體現(xiàn)奮斗精神。一二三二、文言小題訓練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李斯因說秦王”與“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鴻門宴》)兩句中的“說”字含義不同。B.“請先取韓以恐他國”與“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取”字含義相同。C.“于是使斯下韓”與“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兩句中的“下”字含義相同。D.“與韓非謀弱秦”與“弱固不可以敵強”(《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弱”字含義不同。B解析

B項,奪取/同“娶”,娶妻。A項,勸說/言論,說法。C項,均為攻下,降服。D項,削弱/弱小。一二三參考譯文

李斯借機勸說秦王,(建議)首先攻取韓國,以此來威脅其他國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攻下韓國。韓王為此而擔憂,就跟韓非謀劃削弱秦國。一二三三、名篇名句默寫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孝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陳情表》中李密以烏鴉為喻,表達自己贍養(yǎng)祖母愿望的句子是“

,

”。

(2)柳永《望海潮》中“

,

”兩句視聽結(jié)合,寫出達官貴人的宴享之樂、山水之樂。

(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寫盡景色之荒涼凄楚。用“猿”與“鳥”兩種意象共同營造氛圍的寫法在詩歌中較為常見,如“

,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