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師幼互動有效的策略楊銀花_第1頁
淺談師幼互動有效的策略楊銀花_第2頁
淺談師幼互動有效的策略楊銀花_第3頁
淺談師幼互動有效的策略楊銀花_第4頁
淺談師幼互動有效的策略楊銀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淺談師幼互動的有效策略皋蘭縣城北幼兒園楊銀花[摘要]一節(jié)活動開展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與幼兒的積極互動。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仍存在著教師在活動中占主體地位的現象,師幼缺乏合作探究式的互動。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讓互動更合理、更有效,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師幼關系,本文從建立和諧師幼互動中注意的幾個問題以及師幼互動的相關因素的調控來探究教師回應的策略。[關鍵詞]師幼;積極互動;質疑;引導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生的學習者。他們在自己好奇心的驅動下,動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和力量,以自己生命的熱情,用自己獨特的“語言”來描述他們的世界。走進幼兒的心靈是每一位幼兒教師的渴望,打造成功的教育是每一位教師的夢想。新《綱要》強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鼓勵幼兒與環(huán)境發(fā)生有意義的互動。要實現這些教育要求,就必須正確處理好師幼互動的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幼互動的環(huán)境??梢哉f,師幼互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師幼共同學習、共同建構的互動過程,從中孩子們的思維被激活,在將新舊經驗結合起來的同時產生許多新的的想法,促進幼兒用自己的頭腦、用自己的觀點,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使發(fā)現和回應步步相扣,好的師幼互動還可以讓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變得越來越濃、越來越持久、越來越深入,不斷提高孩子的探索意識,培養(yǎng)探索精神,也是幫助幼兒梳理經驗、豐富知識的有效途徑,促使個別幼兒散點式的問題引起大部份孩子的共鳴。師幼互動的有效和諧與否,體現了幼兒園保教目標實現狀況。教師與幼兒為師幼互動行為的兩個主體,兩主體都可以啟動互動行為。但由于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導”,對于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啟動有效和諧的師幼互動行為,居于重要的地位。由此,下面便談談教師在建立和諧師幼互動中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師幼關系是師幼互動行為的前提,有什么樣的師幼關系就有什么樣的師幼互動行為。因此,只有建立和諧的師幼關系,才可能啟動有效和諧的師幼互動行為。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師應把幼兒當作具有獨立人格的人,愛護他們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諧、平等、相互信賴的師幼關系,進而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歸屬感,促進他們與教師、與同伴正常交往。從而啟動更多更有效和諧的師幼互動,更有效的實現保教目標。遺憾的是,在目前的幼教實踐中,還存在著教師一般傾向利用自己的權威,為便于工作簡單、輕松,往往采用高控制、高約束以及為完成一件任務,為了快速獲得成效,不惜采用讓幼兒產生恐懼體驗的負面行為,借助幼兒的恐懼心理來建構起他們所希望見到的整齊劃一的班級秩序的現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可想而知,啟動和諧的師幼互動便成為一句空話。因此,這種現狀應引起幼教工作者重視,尤其是幼教管理者,在評估一個班級保教業(yè)績時,不應簡單地看某班級表面上做了些什么,是否有效地完成一件任務,幼兒行為整齊劃一,更應該深入到保教工作的實質中,不是只看到做了些什么,更要看到在活動中,幼兒發(fā)展了些什么,在發(fā)展中是否快樂。這有助于幼兒教師擺正保教工作的態(tài)度,有利于教師認識和樹立科學地兒童觀,把建立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作為開展工作的基點,更有效地啟動師幼互動行為,從而有效地實現幼兒園保教目標。二、不斷提高教師對幼兒行為的洞察和感悟水平教師對幼兒行為的洞察和感悟水平所強調的根本在于理解幼兒,這種理解不僅是善于觀察幼兒的某一個獨立的行為,更要結合幼兒的個性特征及其所處的場景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全面的認識;不僅包括對幼兒某一種行為客觀原因的了解,還涉及對他們行為理由的理解。不僅善于洞察幼兒行為的發(fā)生,更要從中感悟到幼兒行為發(fā)生的真正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教師具備有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充分了解幼兒外顯的以及內在的行為線索,盡可能弄明白幼兒行為的意義與理由,以便保證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合適的反饋,或者是給幼兒提供恰當的要求。如果教師對幼兒的行為的感悟水平太低,只根據表面現象去判斷幼兒的行為,就很可能造成幼兒極大傷害,甚至會影響幼兒的一生。毋庸諱言,在誤解幼兒的基礎上行使教師的職責,開啟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行為,并不能真正幫助幼兒,相反會給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在師幼互動行為進程中,教師開啟的本意是出于履行教育者職責的施動行為,很可能會由于教師對幼兒行為洞察與感悟水平偏低而變成傷害幼兒情感的一個根源。這樣的事情在目前的幼兒教育實踐中并不少見,如不盡全力加以改變,任何理想的教育方案都不過是表面文章。由此,提高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的洞察與感悟水平便顯得極為重要與迫切。三、學會對自身工作進行反思由于年齡、閱歷等方面的差異,隸屬于成人世界的教師與年幼的幼兒在行為方式與思想觀念上總是存在著許多不同,這種狀態(tài)下的師幼互動,最終總是以教師所希望的狀態(tài)統(tǒng)合在一起,很可能使幼兒教育本身成為看不見“幼兒”的教育。在這種背景下,教師特別需要放棄自己居于權威者的地位,對自己在互動中的行為做一些回想,把關注幼兒的需要,關注幼兒的行為,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面。如果不這樣,一個教師總是從自己的立場出發(fā),認定自己提供給幼兒的就是幼兒所需要的,那往往會事與愿違。如何做到真正有效的幼兒教育,應該是在全面認識幼兒的基礎上進行的,謹慎地施以教育行為:哪些是恰當的,哪些是不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哪些是對幼兒造成傷害的,并根據自己反思的結果,采取加強或補救措施。要知道幼兒是一個不斷發(fā)展中的個體,這就注定教育行為也應該是一個不斷調整改變的過程。因此,我們強調幼兒教師應學會常常對自身行為進行反思。為了促進師幼有效互動質量,讓幼兒在與教師積極的互動中身心得到主動和諧的發(fā)展,是幼教改革中急需解決的緊迫課題。教育實踐中,我們高度重視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積極改善師幼互動狀況中的不良因素,從中體會到對相關因素的調控是優(yōu)化師幼互動過程的有效途徑。首先,寬松的環(huán)境是優(yōu)化互動過程的前提教師高控制、高約束,幼兒高服從、高依賴的師幼互動現狀,給幼兒營造的是一種處處布有堅固框限的心理與行為空間,不利于幼兒主體性的發(fā)揮。在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給幼兒提供一個相對寬松而又充滿安全感的環(huán)境,允許幼兒有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活動的自由與選擇的權利,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活動的欲望,是優(yōu)化師幼互動過程的必備前提。例如:在《感受春天》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打破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束縛,帶幼兒到大自然真實的課堂中去尋找春天,感受春天花、草、樹木的變化,當幼兒來到戶外草地上看到春天鮮艷的花朵、碧綠的小草、嫩綠的葉子時,與大自然親近的情感油然而生,當老師允許幼兒自由觀察、自由討論、自主選擇時,孩子們探索的積極性格外高漲,主動地與環(huán)境、與同伴、與教師相互作用,個體內部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有效的發(fā)揮。其次,開放的心態(tài)是優(yōu)化互動過程的基礎瑞吉歐的教育者認為,對于兒童的正確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教師在與幼兒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接納幼兒,欣賞幼兒,努力地去讀懂幼兒這本書,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提高對幼兒行為的領悟能力,對自身行為的反省能力,對優(yōu)化師幼互動過程,促進幼兒主動發(fā)展是極為有利的。例如:在《感受春天》的教育活動中,孩子們對春天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說春天象一幅好看的畫,有的說春天象一塊好吃的蛋糕,不管幼兒用怎樣的語言表達對春天的感受,首先,我們都應用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接納它,研究它,再用一種幼兒能夠理解的有利于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方式作用于幼兒,而不應僅用傳統(tǒng)的對不對,好不好這一標準去衡量幼兒,框限幼兒,當你學會用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面對幼兒時,相信你一定能夠發(fā)現一個充滿童趣的美妙的童心世界,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師幼互動質量大大提高。在工作中,以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幼兒。長時間和幼兒在一起教師有時會不自覺地以一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幼兒或者把幼兒僅僅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對象。我們應該以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yōu)點,把幼兒看成活生生的富有靈性的個體,完全地接納他,而不是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來審視他。完全地接納幼兒教育意味著教師所持的是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意味著教師對兒童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這種尊重和理解本身也會給教師帶來幸福。以平等、真誠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教師們常習慣于帶幼兒做這做那,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使用命令的口吻較多。也就是說這種師幼交往,更多的時候是建立在工作關系上的,這種交往是不平等的、沒有感情,有著明確目的就是完成預定的教育任務。長此以往,幼兒就會對老師產生幾分畏懼,對老師敬而遠之,并封閉自己的心靈,不敢言說自己的所思所想。這就等于是教師親手剝奪了讓自己感受另一個心靈機會。因為缺少與幼兒心與心的交流,教師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最終也會變得干涸,當然也就沒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因此,在與幼兒的交往中,教師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實的自我與幼兒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會發(fā)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自己的身邊。和孩子平等、真誠的交往,還會令老師體驗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幸福。再次,角色的轉換是優(yōu)化互動過程的關鍵在新觀念的指導下,教師已經不在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中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的師者。而應該是“以專業(yè)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F.霍欽斯語)。為此,在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需要準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努力做好不同角色的轉換,積極引導幼兒主動而合作的發(fā)展。例如:在《感受春天》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既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又是活動過程的觀察者、引導者、參與者。當帶領幼兒一起感受春天時,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當和幼兒一起觀察春天時,教師則是幼兒活動的參與者、幼兒的平等伙伴,當幼兒想通過繪畫、舞蹈等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時教師及時地為幼兒提供幫助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地轉換角色,對師幼互動行為的開啟、師幼互動行為的進行是極為有利的。而且,教師的質疑也是師幼互動的良好催化劑。質疑是幼兒主動學習的起點,因為有了問題,才有可能帶著問題去尋求答案,教師的“質疑”是回應幼兒的一種良好催化劑。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發(fā)展?jié)撃芤约坝變号c環(huán)境互動的情況,對幼兒的活動提出各種問題,如試探性的問題、暗示性的問題、挑戰(zhàn)性的問題等,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和進一步探究。在閱讀活動《爺爺的生活》中,當孩子們看到一件布滿補丁的衣服后都覺得很好笑,感覺很不可思議時,祝老師機智的用質疑的方式提出了兩個問題“看到它為什么笑呢?”“爺爺為什么要穿那么破的衣服”。隨著問題的產生,孩子們散點式的思維一下子自然集中到了教師預設的問題上,產生了共鳴?!耙驗檫@件衣服實在是太破了”“這件衣服的袖子特別長,怎么穿啊”“衣服上布滿了針線,有點難看”“我猜爺爺家里肯定特別窮,沒衣服穿”“爺爺真可憐?!薄按┠敲幢】隙ê芾洹?。通過兩個“質疑”,孩子們的思維被激活了,在將新舊經驗結合起來的同時產生了許多自己的想法,而且這些想法完全不受他人的影響。幼兒有自己的觀點,教師的不斷“質疑”就是促進幼兒用自己頭腦、用自己的觀點,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使發(fā)現和回應步步相扣,此時教師的回應作用就是讓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持久、越來越深入,不斷提高孩子的探索意識,培養(yǎng)探索精神。最后,適時的引導是優(yōu)化互動過程的核心。“引導”要求教師因人而異,當孩子由于能力的原因而遇到困難無法進一步發(fā)展時,教師要伸出手幫一把,“引導”還要求教師事先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對孩子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有預算,并做好準備,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能適時地“引導”?!耙龑А钡姆椒ê芏?,需要教師隨機應用。如在活動《爺爺的生活》中,當祝老師同時拿出一個圓圓的窩窩頭和一塊奶油蛋糕時,孩子們感到特別新鮮,有些孩子甚至覺得窩窩頭會比蛋糕好吃。這時,祝老師馬上請了幾個孩子品嘗窩窩頭,引導幼兒在對比中自然感知,獲得有益經驗。在品嘗過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窩窩頭是甜的,也蠻好吃”孩子們感受不到窩窩頭的難吃,這與教師的預設又發(fā)生了沖突。此時,祝老師又一次非常智慧地告訴大家“這是用現在改良過的玉米做的,爺爺奶奶當時吃的玉米粉現在已經買不到了”,很簡練的語言卻很自然地幫助幼兒在認知沖突中解決了問題,有效地推進了活動的開展。假如沒有教師的“引導”,就有可能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