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歷史選擇性必修3第三單元人口遷徙、文化交融與認同知識整合練習一、選擇題1.據估計,15世紀到19世紀中后期,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萬,死于獵奴戰(zhàn)爭和販運途中的黑人約為此數的五倍;在整個貿易使非洲喪失的人口中,60%是在運往美洲的途中死亡的。這反映了 ()A.拉丁美洲勞動力短缺 B.罪惡的黑奴貿易C.世界市場的開始形成 D.洲際貧富差距縮小2.下圖是美國1821—1920年新增歐洲移民示意圖。下面不屬于這一期間移民因素的是 ()A.英國與美國的歷史淵源B.法西斯大規(guī)模迫害猶太人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D.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促進人口遷徙3.美國亨廷頓教授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1965年希望減少美國的移民的人只占美國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90年代的民意測驗持續(xù)表明60%或以上的美國民眾贊同減少移民人數。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在這一時期美國人口增長過快,財政負擔加重B.移民增多導致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并嚴重對立C.大量移民與美國公眾在文化和生活上的沖突擴大D.美國政府推行的歧視性移民政策的影響4.據統計,全球移民總量從1965年的7500萬增長至1990年的近1.53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工具的進步B.二戰(zhàn)后經濟的發(fā)展與繁榮C.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D.全球人口總量的增長5.歐洲難民危機是歐債危機以來西方遭遇的又一次嚴重挑戰(zhàn),規(guī)模為二戰(zhàn)后所罕見,西亞、北非成為難民來源的重災區(qū)。應該說,在這場難民危機中,美國是罪魁禍首,歐洲則是助紂為虐。歐洲難民危機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這是因為西方國家推行 ()①霸權主義②強權政治③人權優(yōu)先論④“冷戰(zhàn)”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以色列總統赫爾佐克曾說“中國人民在猶太民族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幫助了我們,以色列人民不會忘記”。造成“最黑暗”時期的原因是()A.嚴重的經濟困境 B.突發(fā)的自然災難C.納粹的殘酷迫害 D.尖銳的民族矛盾7.汪達爾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29年,汪達爾軍政領袖蓋薩里克審時度勢,率8萬汪達爾人和阿蘭人前往北非,于439年以迦太基為都建立了汪達爾王國。迦太基的陷落對西羅馬的打擊最為嚴重,切斷了它在非洲的財政來源。由此可以推知()A.汪達爾人的遷徙標志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B.汪達爾人的遷徙削弱了西羅馬帝國的力量C.汪達爾人的遷徙使羅馬古文物遭嚴重破壞D.汪達爾人的遷徙體現出其對外擴張的本性8.波斯人和希臘人的共同點是()A.他們有共同的祖先B.他們生活的區(qū)域相同C.他們的宗教信仰相同D.《荷馬史詩》記錄了他們的歷史9.《中英北京條約》規(guī)定:以凡有華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國所屬各處,或在外洋別地承工,俱準與英民立約為憑,無論單身或愿攜帶家屬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國船只,毫無禁阻。該規(guī)定導致的后果是()A.清政府維護了國人的利益B.飽含血淚的苦力貿易形成C.華人獲得海外發(fā)展的自由D.英國信守條約規(guī)定的承諾10.據估計400年間,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萬人,死于獵奴戰(zhàn)爭和販運途中的黑人,約為此數的5倍,整個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的人口中,60%是在運往美洲途中損失和死亡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A.工業(yè)革命導致歐洲勞動力短缺B.世界市場形成過程的野蠻特征C.非洲人具有體力勞動的先天優(yōu)勢D.黑奴貿易使洲際人口失去了平衡11.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紀20年代有14.5萬人離開歐洲,19世紀50年代大約260萬人,1900至1910年間移民人數則高達900萬;其中1846年到1932年間,超過5000萬的歐洲人移民到了美國、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亞及南非。歐洲對外移民的不斷增加()A.嚴重制約歐洲社會經濟發(fā)展B.根源于兩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C.說明世界經濟中心發(fā)生轉移D.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12.根據聯合國發(fā)布的全球移民數據報告,1990年,有1.53億人長期生活在自己國家以外的地方。2000年,這一數字超過1.7億,是30年前的兩倍多。2015年全球國際移民總數更是已超過2.4億人,約占全球總人口的3.3%。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全球化的加速 B.局部戰(zhàn)爭頻繁C.地緣政治影響 D.兩極格局結束13.聯合國難民署資料顯示,國際難民移民總數在1976年是280萬,1980年達到820萬,1985年增加到1160萬,到2019年底已達到2590萬。這說明 ()A.難民問題成為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難題B.經濟全球化加速跨國間人員自由流動C.多極化趨勢導致全球政局的動蕩不安D.發(fā)展中國家面臨全球化趨勢嚴峻挑戰(zhàn)14.下圖是1860—1970年間美國移民情況變化的曲線圖。其中①②兩個時段分別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別是()美國每年移民人數(1860—1970年)A.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B(tài).美國工業(yè)產量躍居世界第一;經濟大危機的影響C.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冷戰(zhàn)的影響D.美國工業(yè)產量躍居世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15.人口遷徙是一種歷史現象。中國古代人口遷徙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各民族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人口資源得到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下列歷史上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現象,促進了中國境內新的民族形成的是 ()A.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由北方草原遷入黃河流域B.秦始皇遷徙50萬中原人到越族雜居C.黃河流域人口遷徙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D.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16.據《政事論》敘述,印歐人進入恒河流域分成部落時,形成了農村公社。農村公社帶有氏族性,是原生社會形態(tài)的最后階段。隨著以職業(yè)世襲和內婚制為特征的種姓制度的形成,兩者的關聯越來越密切,種姓制度在農村公社中發(fā)揮了強大而持久的作用。這種現象發(fā)生在 ()A.古埃及 B.古印度C.古希臘 D.古羅馬17.“美索不達米亞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來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歐人與來自南面的入侵者閃米特人為爭奪這塊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區(qū)而展開長達數千年的斗爭的歷史?!贝擞^點強調了 ()A.人類文明的沖突 B.古代戰(zhàn)爭的目的C.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D.歷史形成的殘酷18.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qū)人口分布表(單位:百萬)。對此理解正確的是()1400年1600年1800年印度74145180歐洲5289146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長主要源于英國的殖民擴張B.1400—1600年拉丁美洲人口的銳減主要是因為新航路的開辟C.1600—1800年歐洲人口減少主要是因為奴隸貿易的盛行D.1600—1800年非洲地區(qū)人口減少主要源于工業(yè)革命開展19.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的流動,既有居住在邊地的少數民族向中原地區(qū)流動,也有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口紛紛外遷。《晉書·文帝紀》記載,當時“歸附”的少數民族人口達“八百七十余萬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徙的主要特點是()A.由北向南遷徙B.遷徙涉及階層廣和規(guī)模大C.加速南方開發(fā)D.政府組織和被動遷徙并存20.據西晉的史料記載,內遷的少數民族主動認同中原地區(qū)的歷史和文化,如鮮卑說自己是黃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鐵弗部自稱是大禹的后代。這種現象說明()A.漢族人已全部被趕出中原B.西晉對內遷各族實行了仁政C.內遷民族全部被漢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趨勢進一步加強21.古代印歐人在大規(guī)模遷徙中,與所到地區(qū)農耕民族交融,導致了新的文化區(qū)域的形成,下列屬于這種文化區(qū)域的是()A.古代印度、古代西亞、古代希臘B.古代西歐、古代東亞、古代希臘C.古代中歐、古代東亞、古代羅馬D.古代印度、古代伊朗、古代東亞22.19世紀末20世紀初,促使德國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動因素——勞動力過剩問題,已經演變?yōu)閯趧恿Χ倘?。到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前,外國勞工已達120萬之多,他們遍布德國工農業(yè)生產的各個部門,德國因此而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勞動力輸入國。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國()A.工業(yè)化推進的速度較快B.海外移民導致勞動力不足C.戰(zhàn)爭使得人口大量減少D.民主政治有了長足的發(fā)展23.1500—1800年美洲人口結構發(fā)生變化,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造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殺B.歐洲人對美洲不斷的探險和征服C.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歐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來越廣泛24.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運送到美洲,黑奴貿易隨即開始,盛行了三個多世紀。通過黑奴貿易,殖民者獲得了高額的利潤,到19世紀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貿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天賦人權理念深入人心B.資本主義發(fā)展到新階段C.種族歧視問題得到解決D.非洲發(fā)生資產階級革命25.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種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原住民的減少 B.歐洲的殖民擴張C.種族之間通婚 D.大量戰(zhàn)爭移民二、非選擇題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68年,為擴大英帝國的版圖,政府派海軍軍官庫克尋找傳說中的南方大陸。1769—1770年,庫克到達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并宣布澳大利亞為英國所有。同行的植物學家在澳大利亞發(fā)現331種新植物。庫克在航海中繪制了大量海圖,給世界地圖增加了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后來庫克到達了夏威夷等島嶼,在與原住民沖突中被殺死。1788年英國在澳大利亞建立殖民地。大量的英國移民涌向澳大利亞,英國從澳大利亞獲取大量黃金、羊毛等財富。英國移民為庫克建立紀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學家將庫克描繪成偉大的航海家和科學家。但在澳大利亞一些原住民社區(qū)里,庫克被當成道德淪喪者的典型;在原住民的藝術品中,庫克船長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個帶槍的大袋鼠和大海盜。——摘編自郭方《看得見的英國史》結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學知識,從上述梗概中提取一個情節(jié),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歷史現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象。(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小說情節(jié)及歷史現象,對歷史現象的概述和評價準確全面)2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世紀時,由羅馬軍隊修建的公路、橋梁等設施在便利了軍隊的迅速調遣和給養(yǎng)運輸的同時,也用于民用,從而促進了帝國境內居民之間貿易的往來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軍營成為較大的平民定居點的核心,帶來了凝聚力和安全感,它們也有助于向帝國邊境地區(qū)傳播羅馬文化?!_馬人從整個帝國各個種族集團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們將羅馬文化帶到行省。士兵學會了拉丁語,了解并服從羅馬的法律,采用羅馬的宗教?!幾酝斛Q《羅馬軍隊與文化傳播》等材料二凱撒時期,為了安置退伍老兵在帝國西部行省建立了許多老兵殖民地,在高盧、西班牙、阿非利加等行省建立了至少40個殖民地。每個殖民地的城市設計和規(guī)劃都是羅馬式的,城市都建有寬廣的街道,橫縱交叉形成棋盤狀的格局。城市內部建有成排的民居,以及多樣的公共建筑,為市民的社會活動和娛樂生活提供保障?!惺〉木用褚蚜晳T于同士兵生活在一起,并且樂于同他們往來,而事實上也有許多平民已經同士兵成了朋友并且結了婚?!幾陨械戮读_馬帝國早期西班牙行省羅馬化研究》等(1)根據材料一,概括羅馬軍隊在羅馬帝國發(fā)展中所起的作用,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背景。(2)根據材料二,指出凱撒建立老兵殖民地的原因,并分析老兵殖民地的建立產生的影響。2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03年,美國拉上英國,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出師的借口是伊拉克藏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實則是趁機清除反美的薩達姆政權。這場戰(zhàn)爭致使16.2萬伊拉克人喪生,數百萬平民淪為難民。材料二2015年9月2日,年僅3歲的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在偷渡途中溺死,遺體俯臥在土耳其伯頓海灘上的照片頃刻間傳遍世界,引發(fā)了山呼海嘯般的反應和同情。一時間,“救救難民”成了席卷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正確”。然而僅僅10多天后,這種“一邊倒”的“政治正確”卻出現了迅速而微妙的變化:許多不久前才表示對難民“有條件接納、沒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接納”的歐洲國家,如今正迫不及待“關門大吉”?!稓W洲難民問題的來龍去脈》(1)根據材料一,難民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按這則材料,哪一國家應該在這一問題上負責?(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對待難民問題,材料二中前后態(tài)度有何變化?為什么難民問題不能得到根本解決?2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世紀末到17世紀,伊比利亞白人大舉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亞人移入美洲之際,印第安人便開始了銳減和被滅絕的過程,歐洲人又大肆從非洲販賣黑人,運入美洲以供奴役。16—17世紀,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堅人、加拿大人的主體。17—18世紀時,荷蘭人、英國人又大舉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紀,英國人、愛爾蘭人大舉移入澳大利亞、新西蘭,最后使澳大利亞、新西蘭成為以白人為主的國家。發(fā)軔于地理大發(fā)現時代,遷延久遠的大移民,影響了整個世界?!幾詮埣兜乩泶蟀l(fā)現研究》材料二據官方公布的顯然縮小了的數字,在廈門被掠賣出國的華工人數,1845年為180人,1849年為280人,1851年為2066人。香港總督包令(1854—1859年在任)親眼看見在廈門掠賣華工的情況后,不得不承認:“幾百個苦辦……胸前各自按照準備把他們送去的地方,分別打上‘C’(加利福尼亞)、‘P’(秘魯)或者‘S’(山德維治群島,即夏威夷群島)等印記?!薄幾浴吨袊贰?第三版)(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6—19世紀世界人口遷移的影響。(1)據材料二,概括19世紀四五十年代經廈門被掠賣出國的華工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出現的時代背景。【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根據材料中“15世紀到19世紀”“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販運”可知,這是歐洲殖民者進行的罪惡的黑奴貿易,是血腥的殖民掠奪,故B正確;拉美的勞動力短缺不是該題材料的主要意思,故A不符合題意,排除;世界市場的開始形成在材料中體現不出,故C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貧富差距應拉大,且從材料中也無從體現,故D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2.B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法西斯大規(guī)模迫害猶太人是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建立法西斯專政之后的事情,而材料卻是“1821—1920年新增歐洲移民示意圖”,在時間上是不吻合的,綜上所述不屬于這一期間移民因素的只能是B。美國歷史上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向美洲移民是必然的,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主要是在歐洲戰(zhàn)場,美國本土不受影響,因而很多歐洲人為躲避戰(zhàn)火而移民到美國,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確立,為了開辟市場,向美洲移民,故D項正確,不符合題意。3.C通過閱讀材料可以了解到,外來移民不斷涌入,與美國公眾在文化和生活上的沖突擴大,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對移民持排斥態(tài)度。本題選C項。材料并未交代A、B、D。4.B交通工具的進步是促進全球移民的一個條件,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項不正確;二戰(zhàn)后經濟的發(fā)展與繁榮,導致不發(fā)達地區(qū)的勞動力大規(guī)模遷入西歐、北美等發(fā)達地區(qū),這是全球移民總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故B項正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尚未建立,故C項表述錯誤;全球人口總量的增長不一定會促進全球移民總量的增長,故D項錯誤。5.A歐洲難民問題是近年來的時政問題,“冷戰(zhàn)”政策是針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提出的,伴隨蘇聯解體已經結束,所以④不正確;歐洲難民危機是西方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人權優(yōu)先論的結果,①②③正確。故選A項。6.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猶太人在二戰(zhàn)中遭到德國納粹的迫害,許多人曾到上海避難,這是其“最黑暗”的時期。7.B由“迦太基的陷落對西羅馬的打擊最為嚴重,切斷了它在非洲的財政來源”可知B項正確;其他選項在題干中無從體現,均排除。8.A波斯人和希臘人都是由印歐人發(fā)展而來的,故A項正確。9.B條約內容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排除A項;該條款導致大量華工被運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貿易,B項正確;C、D兩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0.B奴隸貿易與“歐洲勞動力短缺”無關,故A項錯誤;黑奴貿易的血腥折射出殖民掠奪的無情,故選B項;C、D兩項與題干信息無關,且本身敘述欠妥,排除。11.B從19世紀20年代到1932年歐洲對外移民不斷增加,主要是遷往海外殖民地,給遷入地區(qū)提供勞動力和先進的技術,這根源于兩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歐洲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故選B;移民伴隨殖民的過程,殖民過程中大量財富流入歐洲,促進歐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排除A;從19世紀20年代到1932年世界的經濟中心在歐洲,沒有發(fā)生轉移,排除C;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的是兩次工業(yè)革命,排除D。12.A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生產、資本、貿易等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也促使人口的流動,根據材料分析全球范圍內國際移民人數的增加可知,本題選A項。13.A從材料中的數據來看,難民人數有大幅增加,聯系所學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可以看出,難民問題成為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題,故A正確;難民人數有大幅增加,并非人員自由流動,排除B;C材料無法體現,排除;材料中的難民主要是因戰(zhàn)爭等問題產生的,并非都是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排除D。14.B據材料數據可知,①②兩個時段分別是1900年左右和1930年左右,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左右處于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當時美國的工業(yè)產量躍居世界第一,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增,故吸引了大量移民;1930年左右美國處于經濟大危機時期,大量工人失業(yè),經濟蕭條,故移民處于低谷,故B項正確;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不是1900年左右,故A、C兩項都錯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1945年結束,不是1930年左右,故D項錯誤。15.D根據所學,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促進了中國境內新的民族形成,故D正確,排除A、B、C。16.B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農村公社成了基層的行政單位,而種姓制度保證了農村公社的土地公有性質,也提供了可靠而持久的勞動力,這描述的是古印度時期的種姓制度,B正確;A、C、D都沒實行過種姓制度,排除。17.C材料中的觀點表明古代北方印歐人及南方閃米特人入侵美索不達米亞是為了肥沃的兩河流域,說明古代人口遷徙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大,C正確。18.B英國的殖民擴張頂峰期是18世紀,故A錯誤;新航路開辟后,殖民主義者對拉丁美洲進行大肆劫掠,屠殺原住民,導致拉丁美洲人口的減少,故B正確;奴隸貿易的盛行會導致非洲人口減少,不是歐洲,故C錯誤;1600-1800年非洲地區(qū)人口減少主要是因為三角貿易,故D錯誤。19.A材料中的人口流動,無論是邊地的少數民族向中原地區(qū)的流動,還是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口外遷(即中原人口南遷),其方向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故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所涉及的階層與規(guī)模,故B項錯誤;材料只強調人口的流動,沒有體現出人口流動的影響,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強調政府組織的人口遷移方式,故D項錯誤。20.D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內遷的少數民族主動認同中原地區(qū)的歷史和文化,如“鮮卑說自己是黃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鐵弗部自稱是大禹的后代”。這些少數民族主動認為自己與漢族同祖同宗的目的是證明自己統治地位的正統性與合法性,便于對中原地區(qū)進行有效的統治。這種現象說明中華民族各民族之間相互交融、相互影響,故D項正確。A、C兩項中“全部”的說法過于絕對化,故排除;題干中的現象是內遷少數民族政權證明自己統治的正統性和合法性,與西晉的仁政沒有關系,故B項錯誤。21.A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印歐人在大規(guī)模的歷史遷徙中,通過與農耕民族的交融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區(qū)域有古代印度、古代西亞(古代伊朗)、古代希臘、羅馬、古代中歐、古代西歐等,但是不包括古代東亞,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錯誤。22.A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德國外來勞工增多實質上反映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德國工業(yè)化進程的推進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增加,故A項正確。23.B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大量屠殺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項錯誤;材料中“歐洲人、印歐混血人、非洲人、非歐混血人數量不斷增加,并最終超過美洲原住民”,特別是混血人的出現,反映的是歐洲長期不斷征服美洲的結果,故B項正確;外來疾病導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客棧運營管理合同標準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PVC改性材料研發(fā)與應用合同2篇
- 2025年獼猴桃樹種子培育基地建設與運營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特色餐廳廚房承包運營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機車輛租賃及配套設備供應合同4篇
- 2025年度農機合作社農機保險代理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門臉房屋租賃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門禁系統與智能家居系統融合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教服務跨地域合作三方合同2篇
- 煙霧探測器的功能與使用
- 物流無人機垂直起降場選址與建設規(guī)范
- 肺炎臨床路徑
- 外科手術鋪巾順序
- 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讀書課件
- 綜合素質提升培訓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
- 如何克服高中生的社交恐懼癥
- 聚焦任務的學習設計作業(yè)改革新視角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三 APP的品牌建立與價值提供
- 電子競技范文10篇
- 食堂服務質量控制方案與保障措施
- VI設計輔助圖形設計(2022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