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選擇性必修2商業(yè)貿易與日常生活單元檢測卷_第1頁
部編選擇性必修2商業(yè)貿易與日常生活單元檢測卷_第2頁
部編選擇性必修2商業(yè)貿易與日常生活單元檢測卷_第3頁
部編選擇性必修2商業(yè)貿易與日常生活單元檢測卷_第4頁
部編選擇性必修2商業(yè)貿易與日常生活單元檢測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商業(yè)貿易與日常生活(時間:45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此題15小題,每題4分,共60分)1.中世紀晚期,歐洲的區(qū)域性貿易已經同東方的商業(yè)活動相聯系。雖然限于當時生產力水平,開展很有限,但一個包括“舊世界〞大局部地區(qū)在內的貿易網絡這時已經顯現輪廓,形成了當時世界的“世界市場〞。據此推知當時()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雛形在歐亞初現B.區(qū)域市場為近代世界市場奠定根底C.歐洲與東方建立了直接的商業(yè)聯系D.東西方貿易主要通過民間途徑開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當時的“世界市場〞包括了“舊世界〞的大局部地區(qū),在近代隨著空間的拓展,逐漸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故B項正確;當時歐洲處于封建社會,故A項錯誤;僅從材料信息無法推知C項,故錯誤;中世紀晚期大約處在中國的明朝時期,而明朝大多數時間實行了海禁政策,東西方貿易也以官方途徑為主,故D項錯誤。2.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陽)交易時使用蟻鼻錢(楚國貨幣),被當地官府依據?金布律?處分。這說明()A.秦半兩錢過重使用不便B.蟻鼻錢比秦半兩錢值錢C.蟻鼻錢非當時法定貨幣D.秦半兩錢未在楚地流通【答案】C【解析】公元前217年秦已經統(tǒng)一中原地區(qū),并以秦半兩錢作為全國通用的法定貨幣,因而蟻鼻錢已經不能在中原流通,應選C項。3.以下圖是北宋紙幣銅版拓片。正面上部有10枚方孔圓錢紋,中部有銘文“除四川外,許于諸路州縣公私從便主管并同見錢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轉行使〞。下部有一倉廩圖,有三人正忙于搬運貨物。由此可知當時()A.金融體系較為完善B.活字印刷術水平高超C.商品經濟高度繁榮D.紙幣在市場廣泛流通【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北宋紙幣銅版拓片〞及中部銘文“除四川外,許于諸路州縣公私從便主管并同見錢七百七十陌(同佰)流轉行使〞等信息可知,紙幣發(fā)行并流轉行使,這是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的表現之一,故C項正確;單純的紙幣信息不能反映金融體系的完善,排除A項;由“銅版拓片〞可知此為雕版印刷,排除B項;由材料不能得出紙幣在市場廣泛流通的結論,排除D項。4.從1540年到1644年這一百多年間,日本白銀產量的絕大局部和美洲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國,葡萄牙學者加良斯·戈迪尼奧因此將中國形容為一個“吸泵〞。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源在于()A.白銀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貨幣B.新航路開辟促進國際貿易的開展C.明朝資本主義萌芽的開展需求D.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答案】D【解析】白銀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貨幣為中外貿易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是導致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根源,故A項錯誤;新航路開辟促進國際貿易的開展是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背景和條件,故B項錯誤;明朝資本主義萌芽是商品經濟開展的結果,故C項錯誤;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的根源在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經濟高度繁榮,在中外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故D項正確。5.北京大學鄧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帶〞這一理念,意即陸上絲綢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貿動機,生成為一種高于經濟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態(tài)。例如宗教、建筑、音樂、雕像、服飾和語言,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這說明陸上絲綢之路()A.形成了高級文明形態(tài)B.側重于塑造文化特色C.促進了文明融合開展D.締造出燦爛草原文化【答案】C【解析】陸上絲綢之路“由最初的商貿動機,生成為一種高于經濟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態(tài)〞,說明陸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文明的融合開展,故C項正確。材料說明,陸上絲綢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態(tài),但不能判斷是否屬于較高級的文明形態(tài),A項錯誤;陸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經濟交流,不是塑造獨有文化特色,也沒有締造出燦爛的草原文化,B、D兩項錯誤。6.17世紀上半葉,歐洲國家紛紛到亞洲進行殖民活動,引發(fā)了亞洲海上貿易格局的變化。對此,以下表述正確的選項是()A.荷蘭通過設立據點控制東亞海上商路B.英國打敗法國壟斷了對印度的貿易C.歐洲殖民擴張迫使中國放棄海禁政策D.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A【解析】17世紀,東印度公司在荷蘭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在印度沿海、馬六甲、錫蘭等地建立殖民據點,控制了東亞海上商路,故A項正確;18世紀中期英國打敗法國,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歐洲殖民擴張迫使中國放棄海禁政策開始于19世紀中后期,即1840鴉片戰(zhàn)爭之后,而17世紀上半葉中國并未放棄海禁政策,故C項錯誤;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項錯誤。7.16世紀中葉,英國商人采取了聯合起來向外冒險的方式。他們建立了一些特許公司,即獲得女王特許的、由大商人合股經營的大貿易公司,去壟斷某一地區(qū)的市場。如1600年成立東印度公司,經營東方的貿易等。推動這一活動出現的主要因素是英國()A.資本主義經濟成為主流B.資本主義制度確實立C.打敗了西班牙殖民帝國D.新生產方式的開放性【答案】D【解析】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開放性英國才不斷地向外冒險,建立了一些特許公司進行侵略擴張,故D項正確;16世紀中葉,資本主義經濟尚未成為主流,故A項錯誤;當時英國資本主義制度尚未確立,故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英國打敗西班牙殖民帝國方面的信息,故C項錯誤。8.?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隸貿易,16世紀時是葡萄牙,17世紀的大局部時間中是荷蘭,18世紀那么是英國〞。這反映了歐洲殖民活動()A.與工業(yè)革命開展同步B.以綜合國力作為根底C.擁有穩(wěn)定的殖民秩序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說明,葡萄牙、荷蘭和英國分別在16、17、18世紀先后控制奴隸貿易,聯系所學知識可知,這與三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變化密切相關,應選B項。工業(yè)革命發(fā)生在18世紀中后期,與材料中時間不符,排除A項;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三國先后控制奴隸貿易是殖民爭奪的結果,殖民秩序并不穩(wěn)定,排除C項;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三國是先后控制奴隸貿易而不是同時,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表述與之不符,排除D項。9.?全球通史?中寫道:“17世紀和18世紀初葉……西方人得知中國的歷史、藝術、哲學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紀末葉……歐洲人開始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導致這種變化出現的根本原因是()A.中國自然資源豐富B.工業(yè)革命的需求C.中西交流的加強D.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答案】B【解析】材料中“18世紀末葉……歐洲人開始對中國的自然資源……更感興趣〞是因為此時工業(yè)革命已經在西方尤其是英國開展,工業(yè)革命的開展需要從全世界獲取廉價的工業(yè)原料和商品銷售市場,應選B項;中國自然資源豐富不是產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排除A項;注意題干時間“18世紀末〞,此時期中國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排除C項;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排除D項。10.蘇俄的新經濟政策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都是人類文明演進過程中的創(chuàng)舉。兩者的根本相同點在于()A.都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B.都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工業(yè)領域C.都注重從實際出發(fā)變革生產關系D.都對本國乃至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答案】C【解析】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是利用了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恢復和開展社會主義經濟,羅斯福新政是加強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力度,本質上都是實事求是地變革生產關系,故C項正確;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故A項錯誤;新經濟政策并未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工業(yè)領域,故B項錯誤;D項是其相同點,但不是其根本相同點,排除。11.下表描述了19世紀國際貿易增長情況表。這說明()時期國際貿易增長1840—1870年3.4倍1870—1900年1.7倍A.世界生產與世界市場的矛盾鋒利B.國際壟斷導致國際貿易規(guī)模萎縮C.世界生產下降導致國際貿易衰退D.帝國主義對國際市場的爭奪加劇【答案】A【解析】由題干中的圖表數據分析可知,與1840—1870年相比,1870—1900年國際貿易增長速度放緩,這說明世界市場的擴展速度已經追趕不上世界生產的速度,表達的是世界生產與世界市場的矛盾鋒利,應選A項。12.“農民們寧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勞作,因為在那里,他們可以按照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耕種,然后在公開市場上以他們所能得到的最高價格,而不是政府為集體農莊生產的農產品制定的低價格出售他們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雖然只占總耕地面積的3%到5%,卻生產了25%到30%的蘇聯農產品。〞以上現象客觀上反映了()A.單一公有制的產生B.新經濟政策的成效C.蘇聯模式的弊端D.余糧收集制的擴大【答案】C【解析】A項與材料“私人土地〞矛盾,故錯誤;當時農業(yè)實行集體農莊生產,是蘇聯模式在農業(yè)上的表現,不符合新經濟政策,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出農民對集體農莊生產的不滿,蘇聯模式的弊端顯現,故C項正確;余糧收集制擴大出現在國內戰(zhàn)爭結束后新經濟政策實施前,故D項錯誤。1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有化〞“經濟開展方案〞等名詞不斷出現,與此同時,政府通過財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購私人企業(yè)產品,政府的職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說明當時()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模式盛行B.政府采取自由主義經濟政策C.采取混合經濟的模式走出“滯脹〞D.逐步走上方案經濟的開展模式【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國有化〞“經濟開展方案〞“政府通過財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購私人企業(yè)產品〞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加大對經濟的干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盛行,故A項正確;B項與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20世紀70年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出現“滯脹〞,資本主義國家調整經濟政策,開展混合經濟,C項錯誤;資本主義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并不是開展方案經濟,D項錯誤。14.1971年,美國宣布停止履行對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同時美聯儲拒絕向國外中央銀行出售黃金。這主要是由于美國()A.企圖壟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B.已無力維持布雷頓森林體系C.受到了西歐和日本經濟沖擊D.意欲維持世界金融秩序穩(wěn)定【答案】B【解析】美國停止兌換黃金的義務,是因為其經濟受到重大沖擊,當時沒有力量壟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A項錯誤;布雷頓森林體系規(guī)定美元和黃金掛鉤,美國宣布停止兌換黃金,說明已經無力維持布雷頓森林體系,B項正確;西歐和日本經濟的沖擊只是外因,C項錯誤;美國停止兌換黃金,實際上破壞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維持不了世界金融秩序的穩(wěn)定,D項錯誤。15.1990—1995年,全球移動用戶以年均50%以上的高速度增長,電子郵件和電子商務迅猛開展,整個世界通過空中聯系在一起。這反映出()A.信息革命在全球迅猛展開B.新經濟開展促進科技進步C.科技推動經濟全球化拓展D.人類的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答案】C【解析】“全球移動用戶以年均50%以上的高速度增長,電子郵件和電子商務迅猛開展,整個世界通過空中聯系在一起〞說明科技推動經濟全球化拓展,故C項正確。二、非選擇題(此題2小題,16題25分,17題15分,共40分)16.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唐朝時,日本、朝鮮來華的遣唐使,通過貢賜關系與中國建立了變相的官方貿易往來。海上民間貿易也日益開展。唐朝地理學家賈耽說,中國海船從廣州經南海到波斯灣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個月。這條航線把中國和以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為首的東南亞地區(qū)、以天竺為首的南亞地區(qū)、以大食為首的阿拉伯地區(qū),通過海上絲綢貿易連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攜帶各種絲綢和瓷器到日本貿易〞。為了管理海上貿易,從宋朝開始專門設置了市舶司,市舶司的收入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國家總收入的20%,“江海求利,以資國用〞成為兩宋時期海外貿易的根本國策?!幾詮堌M之主編?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古代中國處于東亞朝貢貿易體系的中心。明清時期,面對近代國際貿易的不斷開展,統(tǒng)治者堅持把貿易歸入朝貢體系,如明朝規(guī)定“凡貢使至,必厚待其人〞,對他們攜帶的貨物,“皆倍償其價〞。于是各國紛紛來“貢〞,導致“歲時頒賜,庫藏為虛〞。但是,在朝貢貿易中,中國政府并不是無所要求,更不是不講回報,而是政治動機大于經濟目的,力圖造就“四海賓服,八方來儀〞的宏大場面。——摘編自齊濤?朝貢外交與朝貢貿易?〔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宋時期中國海外貿易的主要特點。(10分)〔2〕根據材料一、二,比擬明清與唐宋時期中國對外貿易的不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影響。(15分)【答案】〔1〕特點:海外貿易覆蓋范圍廣;官方貿易與民間貿易并舉;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海外貿易收益較高;海外貿易以絲綢、瓷器為主。〔2〕不同:唐宋時期政府鼓勵并支持對外貿易,注重謀求經濟利益;明清時期政府推行朝貢貿易,注重效勞于政治動機而不計經濟利益。影響:建立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網,為世界新航路開辟開拓了東方航路;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違背了經濟開展規(guī)律,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通過貢賜關系與中國建立了變相的官方貿易往來。海上民間貿易也日益開展〞可知官方貿易與民間貿易并舉;根據材料一“這條航線把中國和以室利佛逝(今蘇門答臘)為首的東南亞地區(qū)、以天竺為首的南亞地區(qū)、以大食為首的阿拉伯地區(qū)〞可知海外貿易覆蓋范圍廣;根據材料一“自置船一只攜帶各種絲綢和瓷器到日本貿易〞可知海外貿易以絲綢、瓷器為主;根據材料一“從宋朝開始專門設置了市舶司〞可知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根據材料一“市舶司的收入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國家總收入的20%〞可知海外貿易收益較高。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江海求利,以資國用’成為兩宋時期海外貿易的根本國策〞可知唐宋政府鼓勵并支持對外貿易,注重謀求經濟利益;根據材料二“統(tǒng)治者堅持把貿易歸入朝貢體系〞“中國政府并不是無所要求,更不是不講回報,而是政治動機大于經濟目的〞可知明清政府推行朝貢貿易,注重效勞于政治動機而不計經濟利益。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一中唐宋時期的政府政策分析其積極影響,根據材料二中明清時期的政府政策分析其消極影響。17.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6—20世紀世界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