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課件第4章第3節(jié)群落的結構_第1頁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課件第4章第3節(jié)群落的結構_第2頁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課件第4章第3節(jié)群落的結構_第3頁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課件第4章第3節(jié)群落的結構_第4頁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課件第4章第3節(jié)群落的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節(jié)群落的結構目標導航1.通過對池塘群落的分析,說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2.結合資料分析和生活實例,描述群落的種間關系及特征。3.通過探究實驗,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1預習導學挑戰(zhàn)自我,點點落實

2課堂講義重點難點,個個擊破3對點練習即時訓練,體驗成功預習導學

挑戰(zhàn)自我,點點落實1.群落:

內聚集在

中各種生物

的集合。2.研究的問題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閱讀P71)同一時間一定區(qū)域種群演替空間物種種間范圍邊界二、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種間關系(閱讀P72-73)1.群落的物種組成(1)作用:是

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標:

,即群落中

的多少。(3)規(guī)律:不同群落豐富度不同,越靠近熱帶地區(qū),單位面積內的物種

。海拔高度越高,群落豐富度

。區(qū)別不同群落豐富度物種數(shù)目越豐富越低2.種間關系(1)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

。食物資源和空間相互抑制優(yōu)勢(3)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

于另一種生物(寄主)的

,攝取寄主的養(yǎng)分以維持生活。(4)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

,彼此

。寄居體內或體表依存有利三、群落的空間結構(閱讀P74-75)1.圖中群落空間結構的類型:A圖:

,B圖:

。垂直結構水平結構2.決定群落空間結構的主要因素A圖:①植物分層:與對

的利用有關。②動物分層:

和食物條件。B圖:地形的變化、土壤

的差異、

的不同、生物

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光棲息空間濕度鹽堿度光照強度自身生長預習診斷判斷正誤:(1)池塘中的全部魚、植物和微生物構成群落。(

)(2)物種豐富度從兩極到赤道逐漸增大,而山上則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3)環(huán)境條件分布不均勻是形成群落水平結構的原因之一。(

)×√√(4)草坪中的動物沒有分層現(xiàn)象,而樹林中的動物具有分層現(xiàn)象。(

)(5)群落強調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其中包括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6)諺語“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種間關系是共生。(

)(7)捕食關系對維持種群的穩(wěn)定有重要作用。(

)(8)隨機掃取表層土取樣,可以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及群落的物種組成與種間關系課堂講義

重點難點,個個擊破1.全面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1)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如一個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一定范圍內。(2)相互之間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等。(3)各種生物的總和,即包括這個區(qū)域內的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4)群落不是一定空間內各種生物的簡單集合,而是通過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建立起來的有機整體。例如:某一池塘中各種魚、蝦、蟹等動物,各種沉水、挺水、浮水植物以及各種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它們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組成了一個群落。2.個體、種群與群落的關系個體、種群與群落屬于不同的生命層次,其特征各不相同。生物群落以種群為單位,是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體,具有復雜的種間關系。依靠這種關系使各種生物在長期自然選擇與進化中形成了穩(wěn)定的彼此適應的有機整體。三者關系可表示為:3.群落的種間關系類型曲線圖例箭頭圖例種間關系特點捕食“先增加者先減少”的非同步性變化,且捕食者數(shù)量高峰變動滯后于被捕食者競爭c代表共同的生活條件,結局一般有二:一是a取代b;二是a、b兩種群個體間形成平衡,相互抑制寄生寄生種群a得利,宿主種群b受害;宿主b不可能全部死亡互利共生“同生共死”的同步性變化思維激活1.集市上的白菜、蘿卜等植物,雞、兔等動物以及蘑菇、木耳等微生物能構成一個群落嗎?為什么?答案不能。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直接或間接的依存關系。2.思考寄生與共生關系的異同點有哪些呢?答案相同的是兩者都是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同的是共生的兩種生物,相互依賴,彼此有利;而寄生的兩種生物,對寄生者來說,當然是有利的,但對寄主來說,則是有害的。應用示例1.下圖中的①~④為四組生物的種間關系圖(縱軸為個體數(shù),橫軸為時間)。A是地衣中的藻類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蟲;C是兔與狐;D是細菌和噬菌體。請據(jù)圖回答問題:(1)判斷四組生物關系對應曲線: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造成②現(xiàn)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④與②相比,結果不同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導析

(1)地衣中藻類和真菌屬于

關系,對應曲線為

。(2)大、小草履蟲屬于

關系,對應曲線為

。(3)狐與兔屬于

關系,對應曲線為

。(4)細菌與噬菌體為

關系,對應曲線為

?;ダ采鄹偁帰诓妒尝偌纳芙馕?1)地衣中藻類和真菌屬于互利共生關系,兩者互助互利、難以分開,數(shù)量曲線波動近似平行,對應曲線為③;大、小草履蟲是兩個不同的物種,屬于種間競爭關系,混養(yǎng)在一起后,小草履蟲繁殖速率超過大草履蟲,具有明顯優(yōu)勢,最終大草履蟲在競爭中消亡,對應曲線為②;狐與兔屬于捕食關系,其數(shù)量變化曲線的特點是捕食者數(shù)量受被捕食者限制,即兔曲線波動變化在前(b),狐曲線波動變化在后(a),表現(xiàn)為此消彼長,對應曲線為①;細菌與噬菌體為寄生關系,寄生結果是噬菌體大量增殖,而細菌大量死亡,造成細菌總體數(shù)量下降,對應曲線為④。(2)造成②現(xiàn)象是由于競爭一種生物最終因缺乏食物、空間而全部死亡。(3)④寄生關系不像②競爭關系那樣,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答案(1)③

④(2)競爭過程中,一種生物最終因缺乏食物、空間而全部死亡(3)④寄生關系不像②競爭關系那樣,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寄生生物依賴于寄主生活一題多變(1)若C組的狐死亡,則兔的發(fā)展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上述四種種間關系中的b死亡,對a有利的是________。先增多后減少,最后趨于平衡②④二、群落的空間結構1.群落的空間結構的類型比較項目垂直結構水平結構含義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狀況原因陸生:光照、溫度水生:光、溫度、O2地形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和動物的影響表現(xiàn)植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層導致動物也隨之具有層次性大多數(shù)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鑲嵌分布2.界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與群落的垂直結構群落的垂直結構是指群落中各種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現(xiàn)象,它強調的是某一區(qū)域中某群落的空間結構,高山植物從山底到山頂,其溫度差異明顯,分別分布著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高山草甸等不同群落,應屬群落間的分布狀況而不是某一群落中的垂直結構,事實上,上述每一個群落,應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垂直結構,如下圖所示。思維激活3.某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錯落有致,有同學認為該現(xiàn)象表明群落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xiàn)象,該同學的推論是否正確?答案不正確。竹林中的所有箭竹為同一物種,由于生長的階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屬范疇為種群而非群落。4.請判斷分析“森林群落中只存在垂直結構,而草原群落中只存在水平結構”是否正確?答案不正確。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都是指不同種群在空間上分布差異。森林群落也有水平結構,如在森林中,林下陰暗的地點有一些植物種類形成小型組合,而在林下較明亮的地點是另外一些植物種類形成的組合。草原群落中同樣也存在垂直結構,也常明顯的分為地下層、草底層和草本層。應用示例2.如圖a、b、c分別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內,山坡a、森林b、海洋c三個不同的自然區(qū)域內植物的分布狀況。據(jù)此判斷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在-200~3800m范圍內,不同區(qū)域內植物的種類出現(xiàn)

了很大的差異,溫度是影響分布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B.a處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說明群

落具有垂直結構C.b、c處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這

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D.影響b處植物出現(xiàn)明顯分層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問題導析

(1)a處高山植物的分布是由于

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

不同引起的。(2)b處森林植物的分布主要與

有關;森林動物的垂直分布主要與

有關,此種結構為

。(3)c處海洋動物的分層與

、溫度、食物和含氧量等有關,此種結構為

。答案C地形的起伏溫度光照食物垂直結構陽光垂直結構一題多變a處不同海拔區(qū)域蝶類物種多樣性研究結果見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垂直帶ⅠⅡⅢⅣⅤⅥ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植被類型熱帶季雨林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混交林

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寒灌叢草甸蝶類種數(shù)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只與光照有關B.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反映了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征C.蝶類物種多樣性與各垂直帶植被類型無關D.蝶類物種多樣性與各垂直帶氣候特征有關解析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是光照、溫度等外界因素作用的結果。不同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差異反映了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沒有反映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征。答案D三、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1.探究原理(1)調查方法: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2)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通常有兩種:一是記名計算法;二是目測估計法。2.方法步驟環(huán)境考察→制作取樣器→取樣→采集小動物→觀察和分類→統(tǒng)計和分析。3.用具分析采集小動物的兩種方法所用到的儀器(1)誘蟲器(A圖)誘蟲器中的電燈是發(fā)揮作用的主要裝置,它利用土壤動物具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習性,遠離光源、熱源。(2)吸蟲器(B圖)吸蟲器中的紗布作用是防止將土壤小動物吸走,將其收集在試管中。4.注意事項(1)從不同營養(yǎng)環(huán)境中采集的土壤樣本要分別統(tǒng)計。(2)盡可能多地收集小動物。收集小動物時,根據(jù)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趨濕性來收集。(3)從同樣的土壤中采集的樣本,多組同學進行統(tǒng)計比較。(4)命名要準確,并進行分類。(5)遠離危險地帶,不要破壞當?shù)丨h(huán)境。5.調查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為什么不適合使用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答案因為許多土壤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思維激活6.調查水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方法,應該如何改進?答案調查水中小動物種類的不同,取樣設備也不同,例如用網(wǎng)兜、瓶子等。取樣和采集時要考慮定點、定量等因素。定點就是要選取有代表性的地點取樣;定量就是每次取樣的數(shù)量(如一瓶、一網(wǎng)等)要相同。3.為了對土壤動物的豐富度進行統(tǒng)計,下圖A、B、C、D4種土壤微型節(jié)肢動物分離收集裝置中最合理的是(

)。應用示例問題導析

(1)土壤動物有趨

、趨

、避

的特性。(2)圖中的分離收集裝置能同時滿足有

的是A。解析土壤動物有趨暗、趨濕、避高溫的特性,因此要讓土壤動物從上面漏斗中轉移到下面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環(huán)境應有光、干燥、高溫。對比4個選項,A選項中熱光源能同時滿足有光和高溫。暗濕高溫光和高溫答案A一題多變(1)同一區(qū)域內不同種類的大型土壤動物的數(shù)量是_____的。(2)不同地域內的大型土壤動物的豐富度是____的。(3)一般在林下或落葉及腐殖質較為豐富的地方大型土壤動物_____。(4)若完成統(tǒng)計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小動物還存活,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應________。不同不同較多放回原地課堂小結垂直水平捕食寄生對點練習12341.下列關于種群和生物群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種群是構成群落的單位B.在一定時間,生活在一定區(qū)域內的生物,同種個體形成

種群,不同種群形成群落C.種群與群落沒有任何關系D.種群特征和群落結構都與生態(tài)因素密切相關解析群落中包括許多種群。C12342.大多數(shù)生物群落在空間上有垂直分層現(xiàn)象,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溫度食物

B.溫度光照C.溫度濕度

D.光照食物D12343.下列關于“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適于

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B.該實驗調查的指標是動物種類的豐富度和數(shù)量豐富度C.樣土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