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術要點_第1頁
玉米栽培技術要點_第2頁
玉米栽培技術要點_第3頁
玉米栽培技術要點_第4頁
玉米栽培技術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一、玉米的生物學基礎1、玉米的營養(yǎng)器官:根:玉米的跟屬于須跟系,由胚根和節(jié)根構成??煞譃槌跎?、次生根和氣生根三種。莖:玉米的莖由節(jié)和節(jié)間組成。葉:玉米的葉著生在莖的節(jié)上,是互生排列。全葉可分為葉鞘、葉片、葉舌三部分。2、玉米的生殖器官雄花序:又稱雄穗或天花。屬于圓錐花序。雌花序:又稱雌穗或玉米棒子。屬肉穗狀花序。玉米果穗的穗軸由側莖頂芽發(fā)育而成。肥大的穗軸上著生許多縱行排列的成對小穗,成對的小穗為兩個無柄小穗。每個小穗內有兩朵小花,其中上花結實,下花退化,故果穗上籽粒行數呈偶行數。玉米屬雌雌同株異化,是異化授粉作物。種子:玉米的種子是由種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組成。3、玉米的分類玉米屬禾本科玉米屬。通常有下列分類。按籽粒形狀一般分為硬粒性、馬齒形和半馬齒形等。按生育期分為早熟種、晚熟種和中熟種。按用途分為食用、飼用和食飼兼用型三種。4、玉米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光、溫條件:玉米屬于短日照作物,具有喜高溫的特性。玉米種子一般可在6—7℃時緩慢發(fā)芽,25—35℃發(fā)芽最為適宜。一般生產上以5—10厘米土壤溫度穩(wěn)定通過10—12℃時,做為春玉米播種的適宜時期。水分:玉米抽雄前后15天是玉米的需水臨界期。如玉干旱、高溫天氣,對玉米的抽雄吐絲、授粉極為不利,生產上稱“卡脖旱”現(xiàn)象,對產量影響很大。土壤:玉米可以生長在各種土壤上,但最適合種在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高、滲水保水性能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一、玉米的生長發(fā)育對環(huán)境的要求日照:玉米是短曰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要求強烈的光照。出苗后在8一12小時的日照下,發(fā)育快、開花早,生育期縮短,反之則延長。溫度:玉米是喜溫的對溫度反應敏感的作物。目前應用的玉米品種生育期要求總積溫在1800—2800℃。不同生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在土壤水、氣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玉米種子在10℃能正常發(fā)芽,以24℃發(fā)芽最快。拔節(jié)最低溫度為18℃,最適溫度為20℃,最高溫度為25℃。開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對溫度要求最高,反應最敏感的時期,最適溫度為25—28℃。水分:玉米需水較多,總的趨勢為:從播種到出苗需水量少。出苗至拔節(jié),需水增加,拔節(jié)至抽雄需水劇增,抽雄至灌漿需水達到高峰(是玉米的水分臨界期)。二、玉米產量的潛力根據玉米的干物質生產特性和光能習性估算,在優(yōu)越的自然和栽培條件下,配以優(yōu)良的雜交種,玉米產量可望達到2055.6公斤/畝山東省李登海用自育的緊湊型玉米品種于1989年創(chuàng)造了1009.35公斤/畝的我國夏玉米高產記錄2005年1402.9公斤/畝(按全田計算,去邊行后為1289.8公斤/畝)我省2006年澄城縣7戶31畝春玉米超高產田畝產超過1000公斤平均畝收獲穗數5149.4個,穗粒數為675.8粒/穗,千粒重374.9克,平均畝產量為1108.7公斤其中馮原鎮(zhèn)迪家河村雷王偉3畝鄭單958經現(xiàn)場實收,畝產達到1260.04公斤,創(chuàng)陜西省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示范戶面積(畝)品種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實產李安民5陜單9114888.2693.0369.51063.92006年玉米高產田產量因素構成地點:澄城縣主推技術玉米“三項技術”:

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規(guī)格間套技術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1、適宜范圍。以海拔800米以上的陰坡地及1200米以上的玉米種植區(qū)為重點推廣區(qū)域。2、選用適宜的優(yōu)良品種。由于覆蓋地膜后平均提高地溫1.5-5.5℃,爭取了15-20天的生長時間。所以在品種選擇上可以選擇較當地露地栽培生育期較長、增產潛力大的品種。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3、增施氮肥,科學施肥。地膜玉米按每畝400-500公斤的目標產量,畝施純氮13-15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鉀5—6公斤。50%的氮肥和全部磷、鉀肥及有機肥2000公斤做底肥,在播種畦中間開溝深施。在拔節(jié)期(7-8葉)追攻桿肥,施肥量占追肥量的55%-60%,一般畝施尿素8-1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12-14葉)追攻穗肥,使用量占追肥量的40%-45%,一般畝施尿素5-8公斤,缺鋅的地方播前進行鋅肥拌種。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4、適期早播,足墑播種。地膜玉米適宜播期應比當地露地玉米最佳播期提早7-10天,在我市一般海拔千米左右在3月26-4月2日,海拔1200米在4月1—5日,1400米左右在4月7-12日。適墑是地膜玉米一播全苗的關鍵,適墑的標準是,土壤水分達田間持水量的70-80%,即手握成團,落地及散的程度。如播種時地墑不足,可灌溉尿水造墑播種,也可先播種不覆膜等雨后適墑蓋膜;如土壤表墑好,也可采取先覆膜后播種的播種方式。5、規(guī)格做畦、合理密植。按畦間距4-4.5尺,畦面寬2-2.1尺(80㎝寬地膜)。畦高0.2—0.3尺(陰坡潮濕地將畦溝加深到0.5尺左右),每畦種兩行,兩行間距1.2尺,窩距0.6—0.8尺,每畝種植3300—3500窩。如選用緊湊型品種,密度可加大到4000—4500株。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6、加強田管。一是及時放苗,播種7—10天后,當幼苗葉片變綠頂膜時,及時破膜放苗。二是間苗定苗,三葉期間苗,五葉期定苗。三是適時追肥,大喇叭口期重施深施穗肥,在抽雄前后培土防倒。四是蟲害防治,重點是地老虎和玉米螟。在地下害蟲危害比較嚴重的地方,每公斤種子用50%辛硫磷2毫升拌種防治;玉米螟危害較重的地方,每畝用殺蟲雙水劑0.5公斤兌水40公斤噴灌心葉防治,也可以用Bt乳劑300—400倍液噴霧防治。五是及時收獲。當苞葉變黃、籽粒變硬時,應及時收獲,并將殘膜揀拾干凈,集中處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影響后茬作物。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1、適宜范圍:適宜在我縣海拔800——1200米的中山區(qū)推廣應用。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2、配料制缽按一畝地制缽4000個算,共需營養(yǎng)土1400公斤,其中腐熟細碎有機肥300——400公斤,過篩熟土1000——1100公斤,過磷酸鈣10——20公斤,尿素1——1.5公斤,硫酸鉀2公斤,硫酸鋅200克。充分混合后用制缽器打制。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3、做好苗床常用的有地槽苗床和地面苗床兩種。高海拔地區(qū)宜采用地槽苗床,用80寬的地膜,挖坑道深25㎝(8寸左右),底寬45㎝,口寬50厘米。在低海拔地區(qū)地面苗床,用2米寬的農膜,做苗床120厘米苗床四周做埂,埂高10——15厘米,寬20——25厘米。一個苗床的長度以不超過10米為宜。苗床面積按栽一畝大田,育苗14——16平方米計算。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4、適時育苗當5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8℃時或當地終霜期前10-15天即可播種。在我縣海拔800米左右的地區(qū)一般3月20-25日播種為宜,海拔升高100米播期向后推遲4天。將營養(yǎng)缽靠緊排在苗床上,并分次灑水使營養(yǎng)缽和苗床濕潤。播前先進行侵種催芽,待露白后晾芽播種,每缽一粒,胚根向下。播后用細土填滿缽間空隙,并蓋2厘米厚的細土。然后用竹片搭好拱架,蓋上薄膜,壓牢四周,并開好排水溝。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5、苗床管理苗床一般不澆水,若床土表面發(fā)白干裂,幼苗葉片有萎焉時,可用淡尿水濕潤表土。在兩葉期前高溫高濕促出苗;兩葉期后控溫蹲苗,以20℃左右為宜,若中午棚內溫度過高,可將兩端揭開散熱。三葉期移動缽體,移栽前再移動一次,以蹲苗促根。栽前3—5天揭膜煉苗,前一天下午給缽體澆透“送嫁水”。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6.移栽移栽時間以葉齡三葉一心,苗齡30——35天為宜。移栽密度按品種和地力情況靈活掌握,在我縣一般套種每畝2800——3500株。要求按行距開溝移栽,溝深8厘米左右,大、小苗分級移栽。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玉米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技術玉米規(guī)格間套技術根據作物確定合理帶型:以能充分利用生長季節(jié),發(fā)揮邊際效應,減輕作物共生期矛盾,使之相互協(xié)調生長為原則。目前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間套模式越來越多,有糧糧間套、糧經間套、經經間套等。

馬鈴薯與玉米套種模式:馬鈴薯與玉米的規(guī)格間套帶型167厘米,雙行馬鈴薯的小行距35-40厘米,預留空帶127-132厘米,開春后套種雙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馬鈴薯株距23厘米左右,玉米株距30厘米左右。玉米規(guī)格間套技術適時播種,規(guī)格播種: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精細整地。間套玉米和其他作物均要嚴格按行距要求播種。播種時間按上面講的適時早播進行。玉米規(guī)格間套技術科學施肥配方施肥,及時施肥

N:P2O5:K2O=1:0.5:1

實行間作套種后,單位面積產出增加,相應施肥量也要增加。一般玉米全生育期畝施總氮(N)15-18公斤、磷(P2O5)4-5公斤、鉀(K2O)4-5公斤,馬鈴薯套玉米的田塊要加大鉀肥用量,畝施鉀(K2O)5-7公斤。需肥規(guī)律:苗期少拔節(jié)期顯著增加孕穗到抽穗期達到最高峰科學施肥施肥特點:

1.基肥①占施肥總量的50%~60%左右②選用測土配方肥,有機無機肥合理使用③35%含量的配方肥毎畝用量25~30kg

④與農家肥配合使用,耕翻深施,深度10~15cm科學施肥2.種肥①少量農家肥配合適量的氮、磷肥在播種的同時深施、穴施、條施均可②施于種子側下方,與種子相距5厘米,深3厘米科學施肥3.追肥

“前輕后重”打孔或挖窩深施①拔節(jié)期施入追肥的1/3,每畝追尿素5~10kg②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的2/3,每畝追尿素10~15kg,滿足玉米穗花的分化以及籽粒形成階段對養(yǎng)分的需求③打孔或挖窩深施,在玉米桿側10cm,深6~8cm。結合中耕鋤草??茖W施肥病蟲害防治防治原則: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充分利用品種抗性為基礎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如果遇到爆發(fā),藥劑防治是必要的

病蟲害防治(一)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和地老虎3類。危害特點都是在玉米苗期,幼蟲在莖附近地下面晝伏夜出,咬食玉米種子、幼苗的根或莖基部,造成種子不能發(fā)芽出苗或出苗后死亡,田間出現(xiàn)缺苗斷壟病蟲害防治防治方法:一是農業(yè)防治:深耕細作,合理倒茬。鏟除地梗雜草,清潔地坎。合理施肥,不施未腐熟的肥料,減少產卵量。二是物理防治:及人工捕捉。玉米幼苗期,早晚在田間發(fā)現(xiàn)有地老虎為害時,可在被害株根際扒土捕捉幼蟲,或在被咬植株附近灌水,幼蟲很快會爬出土面,即可捕捉。利用黑光燈誘殺。三是化學防治:藥劑拌種;土壤處理。用5%殺蟲雙顆粒劑1-1.5公斤加細土15-25公斤,或50%辛硫磷乳劑100毫升拌細爐渣15-25公斤,在耕地前撒在地面,耙入地中,可殺死蠐螬和金針蟲;噴藥滅殺。用2.5%敵殺死乳油30~40毫升加水75公斤于日落后作常規(guī)噴灑,莖葉要噴濕,噴施1~2次,可有效殺死地老虎。毒餌誘殺。用0.5公斤敵百蟲+0.5公斤辛硫磷+少量紅糖+20公斤米糠制成毒餌,撒施在玉米苗周圍,可防治多種地下害蟲。病蟲害防治(二)玉米螟

又叫玉米鉆心蟲。危害特點:前期幼蟲鉆蛀葉片,啃食葉肉,形成花葉,影響光合作用;穗期為害常使穗部發(fā)育不全,莖稈折斷,造成玉米減產。病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