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藥學_第1頁
第二章生藥學_第2頁
第二章生藥學_第3頁
第二章生藥學_第4頁
第二章生藥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生藥學

Chapter2Pharmacognosy第一節(jié)

生藥學的起源與發(fā)展Section1OriginandDevelopmentofPharmcognosy

生藥學發(fā)展的三個時期傳統(tǒng)本草學時期(2000多年前~19世紀中葉)Theperiodoftraditionalherbalogy研究內(nèi)容:以醫(yī)療效用為主,兼及生藥和藥用動、植物的名稱、產(chǎn)地、形態(tài)和感官鑒別的特征等。研究手段:主要是憑感官和實踐經(jīng)驗。生藥學發(fā)展的三個時期近代商品生藥學時期(19世紀中葉~1930年)Theperiodofearlymoderncommercialpharmacognosy研究內(nèi)容:商品生藥的來源(生物的和地理的),鑒定商品生藥的真?zhèn)魏蛢?yōu)劣。研究手段:主要是形態(tài)學(包括宏觀和微觀)和化學的方法。生藥學發(fā)展的三個時期現(xiàn)代生藥學新時期(1930年以后)Theperiodofmodernpharmacognosy研究內(nèi)容:包括名稱、來源、生產(chǎn)、采制、鑒定、化學成分和醫(yī)療用途等。研究手段:是多學科的綜合運用。第二節(jié)

我國本草概況和

生藥學研究進展Section2TheHerbalsOutlineandDevelopmentofPharmacognosticalResearchesinChina

本草(herbal,bencao):

古代用來記載藥物的書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長編》

現(xiàn)代本草著作《中藥鑒定參考資料》第一集(1958)《中藥材手冊》(1959)《藥材學》(1960)《全國中草藥匯編》(1975~1977)《中藥大辭典》(1977)《中草藥學》中、下、上冊(1976、1980、1986)《中藥志》1~6冊(1979、82、84、88、94、98)《新華本草綱要》(1988、1990、1991)《中國本草圖錄》(1988、1990)《中國民族藥志》(1993)《中藥資源學》(1993)中國中藥資源叢書,1994年《中國中藥資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中藥區(qū)劃》《中國常用中藥材》《中國藥材地圖集》《中國民間單驗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53年版收載藥材78種1963年版增至446種1977年版收載中草藥(包括少數(shù)民族藥)、中草藥提取物、植物油脂及一些單味藥制劑共882種1985年版收載713種1990年版收載784種1995年版收載920種2000年版收載992種1993年起相繼出版《中國藥典》英文版

科研工作1949~1979年,比較集中于中草藥資源和經(jīng)驗鑒別的調(diào)查整理和研究。1983~1987年,開展了中藥資源普查工作。1985~1995年,兩個五年計劃開展了“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zhì)量研究”,著重解決中藥材品種真?zhèn)蔚膯栴}。1996~2000年,“中藥材質(zhì)量標準的規(guī)范化研究”,旨在探索規(guī)范化質(zhì)量標準的研究方法和模式。2000年1月又開始啟動后期70種。第三節(jié)生藥的分類、

記載大綱與拉丁名Section3Classification,DescriptionItemsandNamesforCrudeDrugs生藥的分類法

Classificationforcrudedrugs

藥用部位分類法Accordingtothebiologicalpartsusedforpharmaceuticalpurpose

化學成分分類法Accordingtothemainchemicalconstituentscontainedinthecrudedrugs

自然系統(tǒng)分類法Accordingtothenaturalsystemtaxonomy

藥理作用或中醫(yī)功效分類法Accordingtothepharmacologyortheaction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

其它分類法Otherways

生藥的記載大綱

Descriptionitemsforcrudedrugs

生藥學教材各論中所載生藥是按一定次序進行敘述的。其中對于較重要的生藥敘述比較詳細,對較次要的生藥敘述則比較簡單?,F(xiàn)將記載大綱分別作一說明。

記載大綱名稱(Name):包括中文名、拉丁生藥名和英文名。

來源或稱基源(Origin):包括生物和地理來源(includingbiologicalandgeographicalsources)。生物來源包括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稱、拉丁學名和藥用部位。地理來源指生藥的主產(chǎn)地,對栽培植物來講,是指主要的栽培地區(qū);對野生植物來講,是指主要的采收地區(qū),多數(shù)野生植物的分布區(qū)比較廣,而采收地區(qū)比較窄。

記載大綱植(動)物形態(tài)(Naturalmorphologyoftheoriginalplant):敘述原植(動)物的主要外形特征及生長習性。便于野外采集,也有助于生藥性狀的理解,尤其是全草類生藥。

藥用植(動)物的培育(Cultivationorbreeding):了解藥用植物的栽培和藥用動物的飼養(yǎng),對于指導生藥的生產(chǎn)、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等有很大的意義,是提供和保證臨床用藥的重要措施。

記載大綱采制(Collectionandtreatment):簡述生藥的采收、產(chǎn)地加工、干燥、貯藏和炮制的要點和注意點。產(chǎn)地(Producingarea):對有特殊經(jīng)濟效益的生藥介紹其主產(chǎn)區(qū)。

性狀(Description):敘述生藥的外部形態(tài)、顏色、大小、質(zhì)地、斷面特征和氣、味等特點。利用感觀或借助放大鏡正確掌握和熟悉生藥的性狀特征,對于識別和鑒定生藥具有重要的意義。

記載大綱顯微特征(Microscopicalcharacter):記載生藥在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組織構(gòu)造和粉末特征,或顯微化學反應結(jié)果,對于鑒定外形相似及碎片或粉末生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生藥真實性鑒定的手段之一。

化學成分(Chemicalconstituents):記述已知化學成分或活性成分的名稱、類別及主要成分的結(jié)構(gòu)與含量,生藥的化學成分,尤其是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是生藥產(chǎn)生療效的物質(zhì)基礎,也是生藥理化鑒定與品質(zhì)評價的依據(jù)。

記載大綱理化鑒定(Physicalandchemicalidentification):記載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所含化學成分所作的定性與定量測定?,F(xiàn)在較普遍的應用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理化鑒別是生藥品質(zhì)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

藥理作用(Pharmacology):記述生藥及其化學成分的現(xiàn)代藥理實驗研究結(jié)果,有利于聯(lián)系其功能、主治,理解其臨床療效的作用原理。

記載大綱功效(Effects):包括性味、歸經(jīng)、功能、主治、用法與用量等。附注(Note):記敘與該生藥有關的其它內(nèi)容,如類同品、同名異物的生藥、摻雜品、偽品等,或同種不同藥用部位的生藥及其化學成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