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機械運動教學(xué)課件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機械運動教學(xué)課件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機械運動教學(xué)課件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機械運動教學(xué)課件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機械運動教學(xu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測量1.長度的單位。(1)國際單位:

,符號為

。

(2)常用單位及換算。米

m2.刻度尺的使用。(1)測量前認清刻度尺的

。

(2)正確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線

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

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不能

。

(3)讀數(shù)時,視線要

刻度線;要注意區(qū)分大格和小格的數(shù)目。

(4)記錄時,不但要記錄數(shù)值,還必須注明

。

零刻度線

量程

分度值

緊靠

對準

歪斜

正對

測量單位

二、時間的測量1.時間的單位。(1)國際單位:

,符號為

。

(2)常用單位及換算。2.測量工具。

等。

3.停表的使用。(1)調(diào):按下歸零按鈕,使指針歸零。(2)按:按動計時控制按鈕開始計時。(3)停:計時結(jié)束時,按動控制按鈕,停止計時。(4)讀:讀數(shù)=小表盤的讀數(shù)+大表盤的讀數(shù)。秒

s鐘、表

三、誤差1.概念。

之間的差別。

2.產(chǎn)生原因。(1)測量工具的精度不夠。(2)測量人員讀數(shù)時估讀。3.減小方法。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等。

測量值

真實值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使用刻度尺要“六會”:1.會認:認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2.會選:所測物體長度不超過刻度尺的量程,選擇分度值合適的刻度尺。3.會放:把刻度尺的刻度線盡可能貼近被測物體,不能歪斜。4.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正對刻度尺,不得斜視。5.會讀:一定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會記:記錄的測量數(shù)據(jù)包括準確值、估讀值以及單位(沒有單位的數(shù)值是毫無意義的)?!纠}】

某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細鋼絲的直徑,將細鋼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后用刻度尺測量,測得這個線圈的長度是

cm,細鋼絲的直徑是

mm。

點撥:

解析:本題考查采用累積法測量長度的知識。由題圖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mm=0.1

cm;線圈左端與10.00

cm對齊,右端與15.00

cm對齊,所以線圈的長度為l=15.00

cm-10.00

cm=5.00

cm,細鋼絲的答案:5.00

1.6一、長度的測量1.給下列數(shù)字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1)珠穆朗瑪峰峰頂海拔8844.43

。

(2)共享單車的車輪直徑大約為60

。

答案關(guān)閉(1)m

(2)cm2.如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是

cm。

答案解析解析關(guān)閉本題考查刻度尺的使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必須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體A的長度是3.10cm。答案解析關(guān)閉3.10二、時間的測量3.下列過程中,經(jīng)歷的時間最接近1s的是(

)A.通常情況下人的心臟跳動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普通鐘表的秒針轉(zhuǎn)一周D.人步行10m所需時間答案解析解析關(guān)閉1s的時間應(yīng)是普通鐘表的秒針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非常短暫,但在這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內(nèi),人大概能步行1m,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要遠遠多于1s,故本題選A。答案解析關(guān)閉A4.如圖所示,停表的讀數(shù)為

s。

答案答案關(guān)閉50三、誤差5.關(guān)于實驗中的誤差和錯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測量值誤差較大,便是錯誤B.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消除誤差C.錯誤和誤差均是人為造成的D.誤差時大時小,因而無法減小誤差答案答案關(guān)閉B6.誤差是測量值與

之間的差別。某同學(xué)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3次測量,結(jié)果分別為17.82cm、17.83cm、17.81cm,則測量的平均值是

答案解析解析關(guān)閉答案解析關(guān)閉第1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課時長度的測量

知識點1

長度的單位1.完成下列單位換算:8μm=

8×10-3

mm;60mm=

0.6

dm。

2.給下列測量的數(shù)據(jù)填上適當?shù)膯挝弧?1)教室高為300

cm

;

(2)頭發(fā)的直徑為65

μm

;

(3)一元硬幣的厚度為0.0018

m

3.物理教科書的長度約為(C)A.2550μm B.255cmC.255mm D.2.5m知識點2

長度的測量4.小云同學(xué)在一次測木塊長度時,用兩把刻度尺進行了測量,如圖所示,則較準確的測量結(jié)果是

3.25

cm。

5.某同學(xué)用刻度尺測得自己的身高為1.785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B.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C.其準確值為1.780D.其估計值為56.用如圖所示的較厚的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其中測量方法正確的是(D)7.甲物體的長度為

1.81(1.80~1.82均可)

cm,乙物體的長度為

1.9

cm。

8.如圖,位于貴州黔南群山中的射電望遠鏡FAST反射面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相當于近30個足球場,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天文工程。其直徑為500

m

。

9.火車輪子的直徑約為50cm,用儀表測出火車從甲站行駛到乙站時,輪子轉(zhuǎn)過的圈數(shù)為106圈,那么甲、乙兩站的距離為

1.57×103

km。

10.某市出現(xiàn)了多次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居民的身體健康,形成霧霾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PM2.5的含量過高。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這種顆粒物的直徑接近

2.5×10-6

m。目前市面上有一種孔徑為300nm的口罩,這種口罩能(選填“能”或“不能”)有效地防止人體吸入PM2.5。如圖所示,使用刻度尺測量口罩內(nèi)濾芯的直徑為

1.20

dm。

11.如圖是某同學(xué)的鞋子長度,由圖可知鞋子長度為(C)A.25.1mm B.25.1cmC.2.511dm D.2.511m12.“AR尺子”讓手機變成刻度尺,如圖,用“AR尺子”測量香蕉的長度,顯示為“20.0”。請判斷此時所選擇的長度單位是(C)A.m B.dmC.cm D.mm13.“川中明珠射洪縣,美麗射洪我的家?!比鐖D所示為射洪地圖的一部分,地圖印制在一張A4紙上。若用刻度尺在地圖上測量從復(fù)興鎮(zhèn)到涪西鎮(zhèn)的直線距離,所選擇的刻度尺最恰當?shù)氖?B)A.分度值為1cm、量程為1m的米尺B.分度值為1mm、量程為30cm的透明塑料尺C.分度值為1cm、量程為10m的皮尺D.分度值為0.02mm的游標卡尺14.要測量如圖所示的一根曲線MN的長度,你認為可取的方法是(B)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線上從起點到終點慢慢移動,直接讀出數(shù)值B.用一條細絲線與曲線完全重合,在絲線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點,把絲線拉直后用刻度尺測量出這兩點間的距離,即是曲線的長度C.用一條橡皮筋與曲線完全重合,在橡皮筋上標出曲線的起點和終點,把橡皮筋拉直后用刻度尺測量出這兩點間的距離,即是曲線的長度D.以上都不可取15.一般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同樣受熱的情況下,銅件比鐵件膨脹得要多些,如果直尺是用鋼材做的,要去測量一個銅件的長度,那么夏天測的值比冬天測的值要(A)A.偏大 B.偏小C.一樣大 D.無法確定16.某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細鋼絲的直徑,將細鋼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后用刻度尺測量。下列相關(guān)說法中(D)①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②整個線圈的長度是5.00cm

③這種方法能更精確地測量出細鋼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