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西游記補》版本與序跋補議
本文主要研究《西游記》的版本和前言,其中不僅包括版本和前言的完成時間,而且還存在與《西游記》不同版本的錯誤《序》。《西游記》的序言與《后西游記》、《續(xù)集》等續(xù)集中的序文混合在一起。由于學術(shù)界對以上問題關(guān)注不夠,以至于目前仍未梳理清楚,尤其是序跋作者歸屬問題至今仍無定論。我們通過對有關(guān)文獻資料的甄別和新材料的進一步挖掘,對《西游補》版本及序跋作者等問題進行深入的考辯研究。下面主要從“《西游補》版本辨析”、“《西游補答問》和嶷如居士序”、“天目山樵序”、“《讀西游補雜記》”等四個方面,對目前學術(shù)界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考辯。一、關(guān)于本本版本信息的回顧《西游補》共16回,不分卷。一名《新西游記》。此書寫于崇禎十三年(1640)前后,為作者青年時(20歲左右)所作?!段饔窝a》的版本頗為復雜,各版本首尾之序跋也存在爭議,我們有必要予以理清。最早比較詳細地介紹《西游補》版本的是孫楷第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該書卷五對《西游補》版本有如下記載:明崇禎間刊本,半葉八行,行二十字。有圖八頁。首癸丑孟冬天目山樵序,《西游補答問》。空青室刊大字本,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封面題“三一道人評閱”,“空青室藏板”,首天目山樵序,《西游補答問》,末附《讀西游補雜記》。[鄭西諦]光緒元年申報館排印本,首天目山樵序。北新書局排印本,附劉半農(nóng)《董若雨傳》。水沫書店排印本。明董說撰。題“靜嘯齋主人著”。孫楷第有關(guān)五種版本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但具體信息不全,且不夠準確。我們查閱其他資料(后文將一一提到),對版本信息補充和訂正如下:第一,明崇禎刊本并無“天目山樵序”,孫楷第所言有誤,下文有考。該版本附有明人嶷如居士所撰序文一篇,次為署名靜嘯齋主人的《西游補答問》;第二,空青室刊大字本為鄭振鐸先生原藏,稍晚于“明崇禎間刊本”,下文有考;第三,[鄭西諦]光緒元年申報館排印本,1875年刊印,鄭振鐸(號西諦)收藏本;第四,北新書局排印本,題“靜嘯齋主人著”,即董說。北新書局成立于1924年,是李小峰、孫伏園在北京主持的一家民營書店。既然附有劉復的《董若雨傳》(1927),我們知道這就是1927年出版的劉復校點本;第五,水沫書店排印本,題“明董若雨著”,1929年出版,施蟄存校點。孫楷第說題“靜嘯齋主人著”,有誤。除了孫楷第所講《西游補》五種版本外,后來又出現(xiàn)了幾種重要版本:其一,1955年文學古籍刊印社影印本,就是以崇禎時刊本為底本,又據(jù)空青室刊本抄補而成的,附有劉半農(nóng)的《董若雨傳》和《董若雨年表》;其二,1957年古典文學汪原放點校本;其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本。需要說明的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是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本。該版本在“點校說明”里指出:“(本書)采用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的明崇禎刻本為工作本,參校了一九二七年的劉復校點版本和一九五七年的汪原放校點版本,改正了多處錯、漏、衍文字,并補進了劉復校點本中的《天目山樵序》(魯迅評介此書時就提到過這篇《序》,又因此《序》說及此書每回后面所加的《評》)和作者佚名的《讀西游補雜記》?!笨梢?孫楷第著錄的五種《西游補》刊本里,“明崇禎刊本”和“空青室刊本”最為流行。(一)天氣形成的傳統(tǒng)—明崇禎刊本《西游補》的明崇禎間刊本現(xiàn)藏于北京圖書館。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4年也發(fā)行了影印版,為《古本小說集成》之一種。經(jīng)查閱,這三種(即明崇禎刊本及再版版本)《西游補》均無“天目山樵序”,《古本小說集成·西游補》前言中也明確指出“崇禎本無天目山樵序”。其實,明崇禎本不可能有“天目山樵序”。天目山樵即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學者兼小說評點家張文虎。作為清代的學者,自然不會為明代的刊本作序。《古本小說集成·西游補》卷首附有嶷如居士的序文,朱一玄等所編《西游記資料匯編》及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均有收錄。明崇禎刊本當是最早的。我們知道,1927年劉復的《董若雨傳》,從董說《漫興》詩的尾句及自注考證出《西游補》成書于崇禎十三年(1640),董說時年21歲。而嘉靖本《西游補》中“嶷如居士序”署“辛巳中秋嶷如居士書于虎丘千頃云”,辛巳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晚于前者。(二)版本測本的基本情況空青室刊本《西游補》不多見。據(jù)《中國通俗小說書目》知鄭振鐸有藏本,筆者未見。但據(jù)王清原、韓錫鐸等編撰的《小說書坊錄》又知,天津圖書館亦有藏本,經(jīng)查閱,確認此本即為孫楷第所言“空青室刊大字本”。全書共兩冊,第一冊目次下有“周紹良藏印”圖章,第二冊末有“至德周紹良珍藏書”圖章,其他均與《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記載相符。該書卷首有“天目山樵序”,次有署名靜嘯齋主人的《西游補答問》,末附《讀西游補雜記》??涨嗍铱緯r間當晚于明崇禎間刊本。該書所附三種序跋,其中“天目山樵”張文虎和《讀西游補雜記》的作者錢培名(其著作權(quán)及時間下文詳考),他們作序的時間分別是咸豐三年(1853)和咸豐三、四年間,由此可斷定,該《西游補》版本刊印時間在1853年左右。以上是《西游補》的版本考證情況。有關(guān)《西游補》各種版本所附序跋,即“嶷如居士序”、“天目山樵序”、《西游補答問》、《讀西游補雜記》,由于研究者的失誤造成混亂,有必要予以理清,并對其作者和寫作時間進行辨析。二、關(guān)于續(xù)書的目標題為《西游補答問》、署名靜嘯齋主人的序文和嶷如居士的《西游補序》,二文的作者問題至今仍未有定論?!段饔窝a答問》署名靜嘯齋主人,即小說作者董說,本文“引言”中已經(jīng)講明。關(guān)鍵問題是,嶷如居士序的作者是否也是董說,仍然存在著爭議?!搬谌缇邮啃颉陛d明崇禎刊本《西游補》卷首,《古本小說集成·西游補》卷首也附有嶷如居士的序文,朱一玄等所編《西游記資料匯編》及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均收。我們認為,嶷如居士就是小說作者董說。該序文首先采取問答形式,主要談續(xù)書創(chuàng)作的動機,頗具小說理論價值。文章開頭“曰:出三界,則情根盡……”講的是佛家的“世界觀”,接著說續(xù)書的動機:補《西游》,意言何寄?作者偶以三調(diào)芭蕉扇后,火焰清涼,寓言重言,覺情魔團結(jié),形現(xiàn)無端,隨其夢境迷離,一枕子幻出大千世界。393其次則敘述《西游補》中所描寫的幻化情節(jié),有如人生中的“六夢”,即思念、噩耗、正氣、恐懼、喜色、醒悟等;最后希望讀者看過此書后能幡然悔悟,“暫為火焰中一散清涼”,這樣續(xù)書的目的就算達到了。我們以為,這正是小說作者董說所述。如前文所言,《西游補》是董說(1620-1686)青年時代的作品。董說早期的經(jīng)歷是:明光宗泰昌元年出生于吳興(今浙江湖州)南潯鎮(zhèn)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幼年時即有佛性,五歲便能讀經(jīng)。開元寺僧聞谷大師見其聰慧可愛,親賜名為智齡。十歲能寫文章,十三歲入泮,十六歲補廩,可以說是當時知識淵博而早慧之人。盡管如此,他20歲應舉時卻落第了,翌年投于張溥門下,并受到恩師進步思想的影響,對腐敗的官場政治頗為不滿。加之當時中原變亂,民不聊生,仕進之心遂息,決定致力于學術(shù)研究和小說創(chuàng)作?!段饔窝a》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序文中濃厚的佛教思想正與作者自幼有佛性和佛緣一致,以后長期出家的經(jīng)歷也可驗證這一點。至于談到續(xù)書的動機,也正符合小說作者寫“序”的習慣。由于董說的生平資料中未見有“嶷如居士”之號,故有學者否認嶷如居士是小說《西游補》的作者董說。如高玉海就在《古代小說續(xù)書序跋釋論》中明確反對二者為同一人,其理由是:此序文(《西游補答問》)云“今《西游補》十五回所記”,是說續(xù)書共計十五回,而嶷如居士序文則“今觀十六回中”云云,可見二者并非同一人。112其實,僅僅因為回目差了一回就作出如此判斷,顯然證據(jù)不足。辜美高、李金生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藏中國明清通俗小說書目提要》中詳細介紹了臺灣天一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補》,并對回目不一作了很好的說明:書前有序,署“辛巳中秋嶷如居士書于虎丘千頃云”。次有《西游補答問》,署“靜嘯齋主人識”。全書實有16回,目錄缺第一回回目,而用下回回目替代,故目錄回目僅有十五回。卷首題“西游補”,“入三調(diào)芭蕉扇后”,“靜嘯齋主人著”。有眉批,回末有簡評。我們知道,小說流傳過程中出現(xiàn)刻板的錯誤是很正常的,而且我國古代的編輯或評點者對原著或序跋作變也是常有的事。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嶷如居士序文中說是“十六回”,恰好說明他正是小說作者;而《西游補答問》中有“十五回”字樣,只能說明版本流傳過程中出現(xiàn)了如辜美高所說的錯誤。既然目錄只有十五回,編輯將《西游補答問》中的原本是“十六回”改成了“十五回”,這應該說是可能的。尤其是《西游補答問》明確署名“靜嘯齋主人”,他的著作權(quán)是不容置疑的。因此,《西游補答問》的作者靜嘯齋主人即《西游補》的作者董說,《嶷如居士序》的作者也是董說,三者為同一人。三、“云中”本的“編者注”在明崇禎刊本和空青室刊本之后的各種《西游補》大都附有“天目山樵序”。學界對于“天目山樵序”的作者及其寫作年代缺少詳細考辯,致使長期誤用,造成了不少錯誤的推論?!段饔窝a》明崇禎刊本并無“天目山樵序”,某些研究者或未見原本,或以訛傳訛:一種是有關(guān)《西游記》研究資料的誤收,一種是研究著作的誤用?!疤炷可介孕颉币?qū)O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誤以為崇禎刊本固有,研究者多未見原本,因而對此深信不疑。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在《西游補》條目下有“明崇禎間刊本,首癸丑(1673)孟冬天目山樵序”字樣,不但相信崇禎刊本有“天目山樵序”,而且將序文寫作時間確定為167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劉蔭柏《西游記研究資料》在《讀西游補雜記》下則竟署“[明]董說”作。中州書畫社出版的朱一玄《西游記資料匯編》對《讀西游補雜記》沒有署名,但朱一玄后來編寫的《明清小說資料選編》在“天目山樵序”下所加的“編者注”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卷五,著錄《西游補》十六回,于明崇禎間刊本、空青室刊大字本下,俱云‘首天目山樵序’,實際上并無此序?!敝煲恍悦鞒绲澅緹o“天目山樵序”是正確的,但說空青室刊本也無“天目山樵序”則不是事實了,概因沒有見到空青室刊本所致。天目山樵即張文虎,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學者兼小說評點家,以評點《儒林外史》而知名于小說批評界,評點《西游補》之事鮮為人知。其大致經(jīng)歷如下:張文虎(1808-1885),字孟彪,又字嘯山,別號天目山樵,江蘇南匯(今屬上海市)人,由諸生保舉訓導。張文虎勤奮好學,博覽群書。他閱讀唐宋學者對經(jīng)書的注疏,加以融會貫通,簡要地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成為張氏的一家之言,為時人所推重。所校《守山閣叢書》共18種,60卷。《小萬卷樓叢書》等多種,世稱善本。1871年(清同治十年),張文虎充任曾國藩的幕僚,時值曾國荃在安慶校刊《王船山遺書》,他奉命參與督理此事。翌年,李鴻章總制兩江,聘張文虎參與管理江南官書局。1873年,蜀督吳棠又聘張文虎赴川中,主持尊經(jīng)書院講席,辭而不就。晚年,張文虎還曾纂修華亭、奉賢及光緒南匯縣志。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正月卒于松江府的復園。張文虎一生著作甚豐,主要有《舒藝室雜著》、《鼠壤余蔬》、《周初朔望考》、《懷舊雜記》、《索笑詞》、《舒藝室隨筆》、《古今樂律考》、《春秋朔閏考》、《駁義余編》、《湖樓校書記》以及《詩存、詩續(xù)存、尺牘偶存》等,評論《西游補》是他的業(yè)余愛好。天目山樵序文載空青室刊本卷首,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收錄,朱一玄等所編《西游記資料匯編》未收,不知何故。該序作者為張文虎應該是沒有爭議的,因為他的號就是天目山樵。序文開頭也交代得很清楚:予游鶯湖,得見此本于延州來氏。原本略有評語,以示我友武陵山人,山人曰:“未盡也?!遍g疏證一二,以示三一道人,道人曰:“嘻!猶未盡?!蹦藦图釉u閱考論……107文中提到的鶯湖即鶯脰湖,在江蘇吳縣境內(nèi),距張文虎家鄉(xiāng)不遠。武陵山人和三一道人與他同游,當是其友人。張文虎對他看到的《西游補》原有評語不滿,遂寫了該序文。張文虎在序文中主要談了自己對《西游補》以及小說續(xù)書創(chuàng)作理論的見解。文中說:“是書雖借徑《西游》,實自述平生閱歷了悟之跡,不與原書同趣。”107認為《西游補》的創(chuàng)作思想是與作者的經(jīng)歷和時代緊密相關(guān)的,并指出閱讀小說可以根據(jù)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加以分析,不可“穿鑿附會”,走入歧途。他還在文末指出《西游補》與其他續(xù)書不同,是采取“插入”之法而并非在原著之后進行續(xù)寫。其見解是準確的,符合實際情況的,思想觀點也是比較進步的。序文當寫于咸豐三年(1853),崇禎間版本誤題“首癸丑(1673)孟冬天目山樵序”字樣,可見癸丑年為1853年,而非1673年。四、《讀所》的寫作時間由于研究者誤把《讀西游補雜記》當作崇禎刊本《西游補》所固有,所以在論述《續(xù)西游記》、《后西游記》等小說成書的年代時,導致了不少錯誤推論。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讀西游補雜記》開頭提到了《續(xù)西游記》和《后西游記》兩部小說:“《續(xù)西游》摹擬逼真,失于拘滯,添出比丘靈虛,尤為蛇足;《后西游》瀟灑飄逸,不老婆婆一段,借外丹點化,生動異常,然小行者、小八戒未免窠臼?!?96由于不清楚《讀西游補雜記》的寫作時間,這段文字致使學者以訛傳訛、一錯再錯。如《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在介紹《續(xù)西游記》時,根據(jù)《讀西游補雜記》中提到了《續(xù)西游記》,就斷定《續(xù)西游記》成書于明代。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因循前說,在其所附《明代小說史編年》中誤以為《讀西游補雜記》為董說作,得出“此語足證《續(xù)西游記》曾在崇禎間流傳”的錯誤結(jié)論。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林辰《神怪小說史》在論述《后西游記》時寫道:“作于崇禎十三年的《西游補》一書,作者在其所附‘雜記’中曾對《續(xù)西游記》作過評論,若《后西游記》著于明末《西游補》之前,則董說是不能不提到它的?!笨涨嗍铱尽段饔窝a》沒有明確標出刊印年代,所附《讀西游補雜記》既沒有署名,也沒有寫作時間,致使《西游補》所附《讀西游補雜記》等寫作時間記載混亂,尤其因后者提到《續(xù)西游記》和《后西游記》兩部小說,研究者往往誤用,以此來推斷《續(xù)西游記》和《后西游記》的成書年代。下面我們對《讀西游補雜記》的寫作時間加以考辨,以糾正學術(shù)界長期誤用材料的混亂狀況??匆幌隆蹲x西游補雜記》的原文,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足以說明此文不會早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間的內(nèi)證:“雜記”根據(jù)鈕玉樵(即鈕琇)《觚剩續(xù)編》中記載確定《西游補》作者為董說,而鈕琇為康熙年間小說家,其《觚剩續(xù)編》作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則“雜記”必在康熙四十一年之后。另外,“雜記”中還提及董說的《七國考》見于《四庫全書》,可證“雜記”寫作時間必在《四庫全書》成書之后,即乾隆四十七年(1872)之后。而“雜記”中下面這段話更為我們考證“雜記”的寫作年代和作者提供了重要依據(jù):若雨為僧后……所著諸書,惟《七國考》刊于雪枝從父《守山閣叢書》為最著,其余皆就湮沒;故《西游補》一書,宜亟刊以傳世也。398從中可知,董說的《七國考》為《守山閣叢書》之一種,《守山閣叢書》為金山(今屬上海)錢熙祚(字雪枝)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刻的大型叢書。錢熙祚為刊刻《守山閣叢書》,在道光十四年(1834)曾與上文提到的“天目山樵”(張文虎)親自到杭州文淵閣查閱《四庫全書》,張文虎還是《守山閣叢書》的校訂者。根據(jù)張文虎活動的時間范圍以及空青室刊本《西游補》的“天目山樵序”所署時間為“癸丑孟冬”來推斷,這里的“癸丑孟冬”當為咸豐三年(1853)無疑,《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把“癸丑孟冬”定為1673年是錯誤的。序文一般應作于書籍付梓之前,則空青室刊本《西游補》大體刻于咸豐三、四年間當無疑義。至于《讀西游補雜記》的作者,從他稱錢熙祚(雪枝)為從父,可知其為錢熙祚的侄子。查閱商務印書館《中國人名大辭典》,知其為錢熙輔(錢熙祚兄)之子錢培名。錢熙祚刻《守山閣叢書》,世稱善本。錢培名又搜輯放佚以補其缺,為《小萬卷樓叢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宿舍安全管理宿管員聘用協(xié)議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咨詢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地產(chǎn)項目配套場地租賃服務協(xié)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資企業(yè)外籍員工聘用協(xié)議范本3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項目募集資金三方監(jiān)管合同4篇
- 2025年度豬圈建造與生物安全防護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藥研發(fā)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綠化用地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智能車輛識別一體機銷售與服務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農(nóng)業(yè)專利權(quán)轉(zhuǎn)讓及種植技術(shù)支持合同樣本3篇
- 班級建設方案中等職業(yè)學校班主任能力大賽
-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單向增強材料Ⅰ型-Ⅱ 型混合層間斷裂韌性的測定 編制說明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教學課件緒論
- 寵物會展策劃設計方案
- 孤殘兒童護理員(四級)試題
- 梁湘潤《子平基礎(chǔ)概要》簡體版
- 醫(yī)院急診醫(yī)學小講課課件:急診呼吸衰竭的處理
- 腸梗阻導管在臨床中的使用及護理課件
- 調(diào)料廠工作管理制度
- 小學英語單詞匯總大全打印
- 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安全生產(chǎn)隱患全面排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