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1頁
素描(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2頁
素描(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3頁
素描(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4頁
素描(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素描全套可編輯PPT課件目錄第一章素描概述第二章結構素描第三章明暗素描第四章創(chuàng)意素描第五章素描在設計中的應用目錄第一章素描概述第一節(jié)素描的概念第二節(jié)透視基本原理第三節(jié)素描工具及使用第一章學習目標了解素描的概念、起源及發(fā)展,掌握透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guī)律。

素描是現代造型藝術的基礎訓練之一,一直以來是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習造型基礎的重要內容,是表達設計創(chuàng)意、收集設計素材、交流設計方案的重要語言,也是設計者必備的專業(yè)設計表現技能。第一章第一節(jié)?素描的概念一、素描的類型素描按其風格可分為具象素描和抽象素描;按其使用工具可分為鉛筆素描、木炭鉛筆素描、鋼筆素描和毛筆素描等;按其表現內容可分為石膏素描、靜物素描、風景素描和人物素描等;按其表現方法可分結構素描、明暗素描和創(chuàng)意素描;按其意圖可分為習作性素描、創(chuàng)作性素描和資料性素描。習作性素描是以提高造型能力為目的的各種練習寫生,如長期、短期作業(yè),速寫、默寫等練習;創(chuàng)作性素描一般是直接為各種美術創(chuàng)作和設計做準備的素描,如素描稿、草圖等;資料性素描主要指畫者為創(chuàng)作或設計需要而搜集研究物像形體特征和結構而畫的素材。第一章第一節(jié)?素描的概念一、素描的類型第一章赫拉克力石膏頭像捷爾維茲(俄)靜物莫蘭迪(意)在森林里希斯金(俄)?

戴帽子的年青婦女側面像門采爾(德)第一節(jié)?素描的概念二、素描的起源及發(fā)展1940年在法國拉斯科洞穴發(fā)現了距今約2萬年前的壁畫,壁畫上的動物線條粗獷、輪廓準確。與其并驅齊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1879年發(fā)現,距今約一萬年前)壁畫,形象逼真,風格樸素,動物形象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巖面的自然起伏,顯示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第一章受傷倒地的野牛???(西班牙)

第一節(jié)?素描的概念二、素描的起源及發(fā)展

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歐洲藝術的搖籃,其素描很重視輪廓線的表現力,形成了一種輪廓畫法。希臘素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陶畫藝術。第一章阿喀琉斯和埃阿斯黑繪式大酒罐?(希臘)二、素描的起源及發(fā)展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給后人留下了大量素描作品,這些作品鮮明地體現了不同地區(qū)的不同風格,因而促使素描成為了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文藝復興時期的素描標志著西方素描走向成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峰。第一章“受胎告之”衣褶習作達·芬奇(意)年青女子像?拉菲爾(意)

圣塞正斯地安?提香(意)?九十三歲老人?丟勒(德)?二、素描的起源及發(fā)展17~19世紀的繪畫大師們在實踐和研究中發(fā)展并豐富了素描的表現技法。到了19世紀末,法國出現了印象派,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印象派強調并追求光色變化,沖破原來依靠形體邊緣暗示體積的輪廓線的素描方法,創(chuàng)造出新的繪畫風格。第一章《賽密拉米斯》形象習作(之一)?德加(法)

夜晚露天咖啡座?梵高(荷)二、素描的起源及發(fā)展20世紀的西方美術被統稱為現代派美術。“在非表現的結構中,重新組織視覺形象,從不同的感覺和理解去探求素描的表現。素描已不是原來僅僅再現客觀的手段,而是逐漸起到了改變自然形態(tài)、組織藝術結構的作用,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藝術流派,如野獸派、立體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派等。第一章二、素描的起源及發(fā)展中國古代素描的歷史,也就是中國傳統線描和水墨技法的發(fā)展史,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主要是以線條造型為主,畫家利用線條的疏密、粗細、剛柔、濃淡、方圓等描寫形象,往往與整個繪畫創(chuàng)作結合在一起,融在其中,而不像西方的素描那樣獨立成為一體。

我國的近代素描源于近百年來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吸收了西方藝術造型的科學理論,形成了具有自己特點的藝術形式。目前我國的素描教學已經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人們不囿于單一的審美觀念中,而走向更多層次的探索與發(fā)展。第一章朝元仙仗圖?伍宗元(宋)《荷花冊》四幅朱耷(清)三、素描與設計的關系

在文藝復興時期,素描除作為教堂內部壁畫、雕塑、油畫的素描稿,透視和解剖等研究圖外,還是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作的具有創(chuàng)意和設計性質的草圖。從達芬奇?zhèn)魇赖拇罅坑糜诠こ淘O計、解剖分析、科學研究的素描手稿來看,素描既是一種造型藝術手法,又是表現設計創(chuàng)意的重要手段。

在歐洲工業(yè)革命之后的工業(yè)化大生產中,因大量的工業(yè)產品粗制濫造、缺乏美感而需要藝術家去關注產品的造型設計。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校,它的教學主張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包豪斯的素描教學觀念、功能、方法都是圍繞著設計的需要而變化的。第一章包豪斯學校達芬奇作品三、素描與設計的關系

素描與設計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是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設計中,素描以設計造型為目的,運用素描技法的表現形式,根據設計者的構想表達設計意圖。第一章設計作品第二節(jié)?透視基本原理素描造型要在二維空間的畫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物體,即在平面上表現物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其關鍵就在于準確地把握物體的透視變化。只有掌握透視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才能準確地描繪物體造型的變化。一、透視的概念

透視一詞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通過一層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其后面物體的視覺科學。透視被人們真正認識并運用于繪畫造型是在文藝復興時期。透視是在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等一代大師的精心研究下成為科學體系的。第一章透視的方法(銅版畫)丟勒(德)

第二節(jié)?透視基本原理透視的基本術語:第一章第二節(jié)?透視基本原理二、透視的類別

通常根據透視滅點的多少及對物體觀察角度的不同,將透視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1.一點透視

一點透視又稱“平行透視”,是只有一個滅點(即滅點與心點重合),立方體的前面與畫面平行,底面與地面平行所構成的透視關系。一點透視只有一個滅點,此點不一定在畫面中心,但一定在視平線上。與畫面平行的面沒有透視變化,其他的變線都消失于滅點;在視平線以上的部分向下消失,以下的部分向上消失,在左的向右消失,在右的向左消失。第一章二、透視的類別

2.兩點透視

兩點透視又稱“成角透視”,是有兩個滅點(消失點),立方體各面與畫面不平行,并且成一定角度,但底面與地平面平行的透視關系。

當立方體越接近視平線,成角之間的前后夾角越大,體積越平緩;當立方體的水平面與視平線等高時,該面的前后夾角變?yōu)橹本€;而越遠離視平線,夾角越小,體積感越強。第一章二、透視的類別

3.三點透視

三點透視又稱為“傾斜透視”,是有一個面既不與地面平行又不與畫面平行,產生一邊高一邊低傾斜的透視現象,如房頂、樓梯、斜坡等。第一章二、透視的類別

3.三點透視

三點透視又稱為另外,還有一種情況,當改變畫面與地面的垂直關系,仰視或俯視取景時,原來是直立無傾斜的對象,即產生了傾斜變化,畫面景物在視平線上,物體呈下大上小,向上傾斜,原來垂直的直線向天點消失;畫面景物在視平線下,物體呈上大下小,向下傾斜,原來垂直的直線向地點消失三點透視實例如圖所示。第一章三點透視實例?仰視

二、透視的類別

4.圓的透視

在正方形的基礎上可以畫出圓的透視,通過正方形的中心點可以找出圓的半徑。在立方體的基礎上,可以畫出圓柱體的透視。在視平線上下,圓的透視面積是不一樣的,距視平線越近,圓的透視面越窄,距視平線越遠,圓的透視面越寬。

圓透視的最長直徑的兩個半徑相等,最短直徑的遠半徑比近半徑略短,近處的弧形比遠處的弧形彎度大。同心圓大小不同的圓面的透視特征,表現在大小兩個圓周之間的距離上,為兩端寬,遠端窄,近端居中。第一章圓柱體的透視第三節(jié)?素描工具及使用

一、筆

1.鉛筆

鉛筆是最方便、最常用的素描工具,易擦、易修改,能畫出豐富細膩的色調變化。鉛筆有軟硬之分,HB適中,B前面的數字越大鉛芯就越軟、越黑,H前面的數字越大鉛芯就越硬、越淡。畫素描常選用B、2B、4B的鉛筆。第一章女子肖像拉克沙(俄)一、筆

2.木炭鉛筆

木炭鉛筆附紙力強,表現力強,能畫出豐富的層次,是素描的理想工具,缺點是不易擦凈。第一章貝爾維德的軀干?馬科夫斯基(俄)一、筆

3.炭精條

炭精條一般有黑色和棕色兩種,它既可以進行較細致的刻畫,也便于大面積的涂抹,還可以表現豐富的層次,但與木炭鉛筆一樣不易修改。第一章戴帽子的女人?薩金特(美)一、筆

4.木炭條

木炭條是最古老的繪畫工具之一。木炭條是用柳枝燒制而成的,質地松軟、易碎,容易脫落。修改時常用手或布抹擦,或用饅頭沾掉炭粉。畫完成后,必須噴上定畫液,以便保留。第一章洗頭的工人?門采爾(德)二、紙

畫素描可選擇各種類型的紙張,如素描紙、白報紙、毛邊紙等,但不適合選用過于光滑的紙。

三、橡皮

橡皮是素描必備的輔助工具。一般選用白色、柔軟且富有彈性的橡皮為佳,否則容易擦臟畫面,甚至使畫紙受損起毛??砂严鹌で谐尚〖鈮K當作白鉛筆使用,既可在細部擦抹、提亮,也可擦出輕重、寬窄的白線,使筆觸更加豐富。

四、其他工具

其他工具包括美工刀、透明膠布、圖釘和畫板等。第一章思考與練習1.透視有哪幾種類型?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

2.簡述透視的基本術語。第一章第二章?結構素描第一節(jié)結構素描的構成要素第二節(jié)結構素描的表現要素第三節(jié)結構素描訓練第二章學習目標對結構素描的構成要素有明確的認識,掌握并靈活運用結構素描的表現要素,通過結構素描訓練加深對物象的理解和認識,能根據知識、靈感、想象創(chuàng)造新的形態(tài)。

結構素描是以形體結構分析為中心的素描,是依據透視的基本原理,以線條為語言表達的一種造型方式。結構素描在表現物體結構時,可忽略物象表面的諸多因素,如質感、固有色、光影等,而將分析、比例、概括等作為訓練重點,訓練立體與空間造型的思維觀念,正確認識物象外在與內在構造的有機聯系。第二章第一節(jié)?結構素描的構成要素

結構素描的構成要素包括形體、結構和空間,也稱為造型的三大要素。

一、形體

物體的形體包括形和體兩個方面。形即是形狀,如球是圓的,柜子是方的,不同形體顯示出不同的外形特征。體即是體積,指占有空間的立體,是物象在三維空間形成的立體狀態(tài)。不同的物象顯示出不同的形體特征和組合關系,而構成這些物象造型的基本形體無外乎是圓柱體、圓球體、立方體、錐體等幾何形體。第二章結構素描?圓柱體

二、結構

物體的內部結構決定其外部的造型,外部是內部的結果和反映。物體的外部隨著內部結構的變化而改變,而內部結構不會隨著外部的變化而變化。如人的相貌都有差別,但是每個人的頭部都有頭顱、下頜骨、鼻骨等,只有抓住物體內部構造的結構變化,才能由里及表地把內在結構和外部造型有機地聯系起來,對物體的形體結構進行全面的把握,從而準確地表現對象。第二章內部結構決定外部造型二、結構

結構類型可以分為骨架型和積量型兩種。骨架型結構的基本特征是由主體部分和支體部分連接而成,支體部分通過關節(jié)與主體部分連接起來,外在造型完全依賴支體的關節(jié)組織和運動方向。積量型結構的基本特征是“團塊”狀的體積構成,表現為相對靜止、穩(wěn)定的性質。骨架型結構的物體本身包含有積量型結構,而積量型結構也包含有骨架型結構的成分,但并非所有的積量型結構都包含有骨架型結構。在自然界中更多的是兩者的綜合結構,它們只有傾向性差異。第二章骨架型結構積量型結構三、空間

傳統西方繪畫是以焦點透視法、明暗法來表現空間的?,F代繪畫的空間觀念是以繪畫本身為目的的“繪畫空間”。空間一般分為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二維空間是指只有長度和寬度的平面,沒有縱深的空間。一個面是凸出來的,如浮雕,稱為二點五維空間,也屬二維空間。三維空間是指包含深度在內的空間,主要體現在形體的透視上。要表現物體的空間感就要結合空氣透視學,空氣透視學解釋了物體空間感的形成。用線表現對象的空間感時,一般用粗而實的有力線條來強調物體前面部分的造型,使其突出,而以較細而虛的線條表現后面部分的造型,使其有后退感,使物象與物象之間、物象與背景之間形成前后、虛實的空間層次。第二章虛與實第二節(jié)?結構素描的表現要素

結構素描的表現要素可以分為透視、比例、結構、線條等。

一、透視

結構素描在表現物象的空間形體時應遵循透視規(guī)律。通過透視規(guī)律表現形體的立體感和空間感,即使描繪的形體空間出現問題,也可以通過透視修改正確。掌握透視規(guī)律是表現物體空間感和立體感的最直接、最有效,而且也是基本的方法。第二章結構素描的透視關系二、比例

比例通常是指物體之間形的大小、寬窄、高低的關系。當畫一個物體時,可以先用鉛筆量出它整體或局部的寬度,然后再用寬度比來衡量它的高度,測出寬度占高度的大概比例,如此類推,就能正確地畫出物體的造型。畫一組物體時,除了以上方法外還可以通過水平線畫出比例:當要表現一個物體的位置時,將鉛筆作水平線貫穿整組物象,量出它與其他物象的關系。垂直線畫出比例:將鉛筆作一條貫穿整組物象的垂直線,觀察所有在這條線上的物體。第二章測量寬度測量高度三、線條

結構素描的表現要素主要就是線條。線是造型的語言和表現的基本形式。線條在造型藝術中有很強的表現力,了解線的豐富形態(tài)和感情色彩對發(fā)揮線的藝術表現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如粗重、肯定、有力的線條表現出重量感和力度感;纖細、輕柔的線條表現出纖柔飄逸感;曲線表現出彈性、韻律感;直線表現出強硬有力、果斷的感覺等。第二章粗重的線條細柔的線條四、結構線

物體的內部暗藏著一種幾何構造的關系,繪畫時可通過軸線、剖面線、輪廓線等來確定物體的結構,這些線稱為結構線。結構線可幫助我們理解物體看不到的一面。結構素描是通過觀察和了解對象的比例、形體結構,分析對象的內在結構和界定其外輪廓,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原則,通過線的輕重、穿插與銜接,從而以獲得立體感、空間感和質感。結構線一般可以分為中軸線、輔助線和輪廓線三類。第二章四、結構線

1.中軸線

中軸線位于物體的中心,是表示物體軸對稱關系的線。凡是有對稱關系的物象都要找出其中軸線。中軸線與輔助線形成的交匯、貫通,對表現形體起著重要的作用。中軸線還具有參照作用,可以作為分析結構關系的依據。中軸線被確定后,一般應保留在畫面上,繪畫效果淡而細。第二章中軸線示意圖四、結構線

2.輔助線

輔助線是幫助觀察、分析結構和空間關系的起輔助作用的線。運用輔助線和中軸線建立物象的骨架結構,可以幫助判斷形體的比例和形狀特征,在此基礎上,才能準確地表現物象的造型和空間感。輔助線和中軸線的描繪效果相近,細而淡,與輪廓線有一定的區(qū)別,以突出形體。第二章四、結構線

3.輪廓線

輪廓線是表現形體及構造的轉折,是形與形、形與背景區(qū)別的線。它表現形體整體感,研究構成形體內部結構的關系,用線的曲直、粗細、虛實、疏密表現形體的空間感、立體感和質量感,輪廓線比中軸線和輔助線在描繪效果上要強調、突出些。中軸線、輔助線和輪廓線在結構素描的表現中,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正確運用這些結構線,不僅有助于形體結構在空間中的建立,而且,也能夠對于在描繪中出現的偏差起到校正的作用。第二章輪廓線示意圖中軸線、輔助線、輪廓線示意圖第三節(jié)?結構素描訓練

一、石膏幾何形體結構素描訓練

任何復雜的形體都可以通過幾何形體的原理去分析和理解。石膏基本幾何形體寫生較為簡單,加強石膏幾何形體結構寫生訓練,可以為今后學習復雜的物體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1.單個幾何形體寫生步驟

下面以下圖所示石膏正方體寫生照片為例講解單個幾何形體寫生的步驟。第二章石膏正方體照片1.單個幾何形體寫生步驟(1)從整體觀察、分析石膏正方體,根據構圖需要,確定其在畫面中的位置。同時考慮石膏正方體整體高和寬及各部分的比例。(2)用輕淡長直的線條畫出石膏正方體的基本結構和透視形。

(3)修改、確定石膏正方體的形體結構及透視關系。畫時要注意線條的粗細與濃淡對比。

(4)虛體線條要比實體線條輕些,調整修改完成。注意前面線條比后面的重要,線面的交匯點要強調一下。第二章2.幾何形體組合寫生步驟

下面以下圖所示幾何形體組合照片為例講解其寫生步驟。第二章幾何形體組合照片

2.幾何形體組合寫生步驟

(1)觀察、分析每一個幾何形體的形體特征,并認真研究各形體之間的關系,如大小、高矮、前后等,根據構圖的基本原理確定各對象在畫面中的位置,找出整體的最初點連線,檢查各形體在畫面中所占的位置是否適當。再用輕淡、長直的線條定出各個形體的透視底面,確定高度。

(2)根據透視底面和確定的高度,結合透視原理畫出各形體的結構關系,并把看不到的部分畫出來,把形體結構基本上塑造出來,對稱的形體要畫出中軸線。

(3)深入塑造形體,強調空間關系和主次關系,用粗而有力的線條強調前面部分的輪廓線和轉折,使其突出;后面部分則用虛線來畫,使其后退。對畫面進行總的調整,達到整體統一的效果。第二章2.幾何形體組合寫生步驟

幾何體寫生范例如圖所示。第二章結構素描?圓柱體

結構素描?連貫體

二、靜物寫生訓練

靜物寫生時,首先是寫生內容的選擇應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取材搭配要合理,具有生活氣息;其次物體組合的主體部分要突出,在畫面中要占主要地位,陪襯物要與主體相諧調;第三,物體組合布置時,要考慮到物體之間的大小、高低、寬窄、方圓對比,物體的質地如粗糙、光滑、柔軟等的對比,組合布置的形式應多樣化。靜物寫生的構圖很靈活,富于變化。為了分析、研究物象的特征和關鍵部分,可以把物象的多角度描繪和局部放大的分圖協調地安排在同一畫面中,有時也會畫一張小的物體側視圖,以便檢驗其形狀和比例。靜物寫生要突出主題,明確主次關系,在變化中求平衡,在平衡中求變化,把握好整體的節(jié)奏韻律,把握好物體間的比例、遠近、層次及透視變化,使其形成有機的整體關系。第二章二、靜物寫生訓練

1.單個靜物寫生步驟

下面以下圖所示蘋果寫生照片為例講解單個靜物的寫生步驟。第二章蘋果照片二、靜物寫生訓練

1.單個靜物寫生步驟

(1)確定蘋果在畫面中的位置,定好蘋果的框架。

(2)畫出蘋果的輪廓,前面的線條比較重,突出蘋果的前后空間感。

(3)加強刻畫蘋果的形體結構,注意形體的前后關系和轉折關系。

(4)仔細刻畫蘋果的形體結構,略豐富灰色調子,注意結構素描是通過用線表現出物象的空間、透視、比例、體積等。第二章二、靜物寫生訓練

2.靜物組合寫生步驟

下面以下圖所示靜物組合照片為例講解其寫生步驟。第二章靜物組合照片二、靜物寫生訓練

2.靜物組合寫生步驟

(1)在寫生之前,先對各物象的形體、結構、材料等特點進行全面、仔細的觀察,尤其對物象結構的理解,掌握物象自身和物象相互之間的比例;了解物象的基本幾何特征后,用輕淡的輔助線確定各物象在畫面中的位置,畫出各物象的骨骼架構。再把瓶子各部不同寬度畫出,找出它們體積的比例和形狀特征。

(2)在確定了各物象的基本比例和特征的基礎上,用線條畫出各物象的大輪廓、空間、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如瓶子是圓的,在畫圓面時,近處的半圓要大于遠處半圓的曲線弧度。遮住的部分要畫出來,以便進一步修改和校正比例和透視。第二章二、靜物寫生訓練

2.靜物組合寫生步驟

(3)刻畫具體每個物象的細節(jié),明確各部分的構造及特征,尤其是形體轉換的形狀變化及其特征,用準確、肯定而富于變化的線條深入刻畫形體,這對表現形體非常關鍵。如畫物象的外結構線應畫實些,輔助結構線應畫虛些。同時還要注意各個結構部分的組合、穿插和質感的表現。

(4)進一步強調輪廓線與轉折,突出重點部位,強調形體的前后關系、立體關系和主次關系,使畫面整體效果完整。第二章二、靜物寫生訓練

3.靜物結構素描范例第二章結構素描1?梁家勁

結構素描2?梁家勁

結構素描3?盧文權

二、靜物寫生訓練

3.靜物結構素描范例第二章結構素描4瑞士巴塞爾設計學校結構素描5?陳修文

結構素描6?黃又亮

思考與練習

1.結構素描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2.如何用線表現立體感、空間感、質感和量感?

3.幾何形體結構造型訓練。

要求:(1)觀察分析形體的透視關系,采用以線為主的造型方法,表現形體結構;(2)作業(yè)紙規(guī)格:8開。

4.靜物結構造型訓練。

要求:(1)觀察分析物體的透視關系、結構、比例,注意用線的變化和空間感、立體感及質量感;(2)作業(yè)紙規(guī)格:8開。第二章第三章?明暗素描

第一節(jié)明暗色調變化規(guī)律第二節(jié)石膏幾何體寫生訓練第三節(jié)靜物寫生訓練第三章學習目標理解明暗素描的明暗色調變化規(guī)律,掌握明暗素描的表現方法,通過明暗素描訓練靈活運用五大調子表現形體的空間感、質感和量感。第三章明暗是素描的重要元素,具有重要的表現力,明暗素描更著重于視覺感知規(guī)律。結構素描的結構線能幫助我們理解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而明暗調子則能夠形成一個物體完整的視覺表達形式。

我們知道,無論光源的強弱、距離、角度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物體的形狀和質地都不會有所改變,但物體的明暗卻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并給人們不同的形狀感受和質地的肌理效果。

分析物體的明暗變化是為了表現不同的形體結構而產生不同的明暗關系。如果只停留于表象的明暗關系的摹寫,則會使表現的造型結構不實在。明暗造型訓練的基本內容著重在空間、質量感等方面。第三章靜物?陳志明第一節(jié)?明暗色調變化規(guī)律

自然界不同的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不同的明暗度,這不僅取決于光線變化,同

時也取決于物體本身對光線吸收的強弱。

一、光源和光的角度

在光的照射下,物體會產生不同的明暗度,直接影響物體的立體感、空間感和質量感。物體所產生的明暗層次與光源的強弱、距離、角度等有關。如果光源強,中間色減弱,則明暗對比強,立體感也強;反之,明暗對比和立體感減弱,但色調變化豐富。光源距物體近,則明暗對比強、立體感強;反之,明暗對比柔和,立體感弱。物體的明暗關系隨光線角度的變化而產生變化。第三章一、光源和光的角度

1.平光

正面照射的光,受光面大,變化小,固有色清楚,輪廓線明確,但體積感不強。

2.頂光

是由上而下照射的光,傾向朝上的面較亮,傾向朝下的面較暗,明暗對比、反光、投影都較清楚。

3.側光

從側面照射的光,可分左右、上下多個側面角度,每個角度的照射效果都不相同。其特點是明度對比強,體積感強,便于塑造形體。

4.逆光

光線來自背后,物體絕大部分背光,反光微弱,效果獨特。一般在使用時要主動加強反光,增加透明度。5.環(huán)境光

周圍環(huán)境或物與物之間的反光,一般光感較弱,但對體積的表現十分有用。第三章平光逆光側光二、明暗變化的三大面、五大調

1.三大面

明暗變化的三大面是指亮面、灰面和暗面,即習慣上所稱的“白、灰、黑”。

(1)亮面。是指物體的受光部分,若物體質地光滑并與光源垂直成90°角反射時,會呈現出最亮或高光點。繪畫時使用較硬的鉛筆或著筆時輕些描繪即可。

(2)灰面。是物體受光線側射的部分,是介于亮面與暗面之間的過渡地帶。灰面層次變化豐富,復雜而微妙,最富有表現力,也是比較難表現的地方。在表現時,要反復推敲,并與暗面、亮面比較,切忌盯著這部分不放,否則將會越畫越暗。

(3)暗面。是物體背光的部分,它包括反光部分。暗面的處理是否豐富、透氣,將直接影響到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表現效果。第三章三大面二、明暗變化的三大面、五大調

2.五大調子

五大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與投影,其中亮面、灰面屬于受光部;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屬背光部,是物體受光照射后產生的基本色調。

明暗交界線是物體受光部與背光部交界的位置,它把物體明暗兩大部分區(qū)別開來,但它并不是一條簡單的“線”,而是一個轉折面。它根據物體本身結構的起伏而產生深淺、虛實變化。它一般在物體形體轉折的部位中,是顯現內輪廓特征的重要因素,表現時應仔細觀察、細致刻畫。第三章五大調子二、明暗變化的三大面、五大調

2.五大調子

反光是由周圍事物反射于物體的暗部而形成的,反光的強弱取決于物體本身的質地、周圍事物的質地及固有色的深淺。一般情況下,反光的亮度都不會超過亮面的受光部,它應統一在暗部之中。物體的反光使物體產生“透明感”,有利于立體感和空間感的表現。

投影是光線被物體遮擋后,在背光一側順光線投射方向留下的陰影。當投影落在起伏的物體上,投影自身也就隨之而變化。一般來講,物體與投影交界的地方較深,界線較清楚,離物體越遠越淡、越模糊。第三章反光、投影李明三、空間

立體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積感,一切物體都具有自身的高度、寬度和深度,即三度空間。立體感的表現主要受以下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物體本身的形體結構,物體形體結構強,立體感明顯,容易表現出效果,反之,立體感難以表現;二是光源,當光源增強時,物體的亮部與暗部對比增強,立體感也增強,反之,立體感減弱;三是光影規(guī)律。

空間感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tài),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范圍,物體本身各部分之間存在著空間距離,這是空間感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物體與物體之間,物體與環(huán)境之間也都存在一定的空間距離。第三章三、空間

空間感的表現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明暗對比,前面部分的明暗對比強,感覺靠前;后面部分的明暗對比弱,感覺靠后。二是細節(jié)的刻畫,前面部分的細節(jié)刻畫要清楚、詳細、實在,使其突出;后面部分則要模糊、概括、虛弱,使其有后退感。三是物體與背景,在物象亮部周圍的背景調子要畫得暗些,而暗部周圍的背景調子要畫得亮一些,起相互襯托的作用,以突出主體及前后的空間感。第三章靜物陳志明四、質感的表現

質感是指對物體材料的視覺或觸覺感知。物體的表面肌理不同,其對光線的吸收與反射也不同,抓住不同肌理對光線反射、吸收的特征,即可運用明暗調子表現不同的質感。如堅硬的物體,其邊緣輪廓明確而肯定;柔軟的物體輪廓過渡含蓄;光滑的物體要抓住高光部分。運用不同的線條也可以畫出不同的質感效果,如陶質的物體用粗松的線條;絲綢質地則運用多層次的豐富的色調;堅硬的物體用硬而有力的線條;還可以利用橡皮擦出特有的質感效果。用不同紋理的紙張,或運用棉花、布料等來擦,或者運用彩色鉛筆、粉筆、毛筆等來畫也均能表現出質感效果。第三章不同的質感第二節(jié)?石膏幾何形體寫生訓練

石膏幾何形體的固有色是單一的白色。在光的照射下,石膏幾何形體上只有明暗變化,沒有受到色彩的影響。進行石膏幾何形體寫生訓練可以幫助初學者盡快掌握形體明暗變化的規(guī)律。

一、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1

下面以下圖所示石膏幾何形體組合照片為例講解幾何形體組合寫生的步驟。第三章石膏幾何形體組合照片一、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1

(1)運用透視規(guī)律理解形體的透視變化,觀察立方體每個面的變化,連貫體的圓柱透視變化。畫出連貫體和立方體的結構和透視關系,注意整體的比例關系。形體在前的,線條可稍重些,后面的則可輕些。

(2)從基本形體結構的組合入手,整體地表現。用傾斜的平行線鋪出暗部的第一遍層次關系,畫出明暗交界線。

(3)畫出背景部分的色調,用較重的色調加強暗部,排線時要用力一些,才能畫出較深顏色的線條。第三章一、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1

(4)深入刻畫,強調明暗交界線和暗面,豐富畫面的層次感,注意用筆要輕松、均勻。作畫順序從左向右。

(5)整體調整,刻畫灰面,繼續(xù)深入刻畫暗部和背景的層次和細節(jié),注意畫面形體的空間、虛和實的對比關系。連貫體的錐體部分從明暗交界線到灰面、亮面過渡要自然、柔和。第三章二、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2

下面以下圖所示石膏幾何形體組合照片為例講解石膏幾何體組合寫生的步驟。第三章石膏幾何形體組合照片二、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2

(1)注意每個形體的透視變化,通過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和分析,畫出幾何形體內部的結構和準確的輪廓線;畫出襯布的位置和形狀。

(2)從整體入手,鋪設大的明暗關系,并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和襯布。

(3)進一步加強黑、白、灰關系,強調明暗交界線,同時對畫面的前后虛實和背景襯布的起伏、層次進行刻畫。注意畫面的整體效果。第三章二、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2

(4)深入刻畫,使黑、白、灰層次更加豐富,虛實關系更加明確,使畫面的整體關系更加完整。(5)從整體色調上進行調整,使色調統一和諧,表現出強烈的體積感和空間感。第三章三、石膏幾何形體組合寫生訓練范例第三章第三節(jié)?靜物寫生訓練

在石膏明暗素描寫生訓練之后,開始訓練靜物明暗素描寫生,可進一步提高造型能力。靜物明暗素描寫生與石膏明暗素描寫生有共通之處,包括造型的規(guī)律和作畫的步驟。但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兩點:一是石膏幾何形體固有色是單一白色,不用考慮色彩明度的差異。而靜物在顏色、質地、明度等方面都有不同。二是靜物的形體結構不像石膏幾何形體那樣清晰。一、靜物寫生訓練

下面以下圖所示靜物照片為例講解靜物寫生的方法。第三章靜物1陳志明一、靜物寫生訓練

(1)在畫面中的恰當位置,畫出物體大概的輪廓線。將復雜的輪廓概括地畫出只是一個中間過程,最終還是要還原到具體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征上。要注意比例、透視、形象特征、空間位置關系的準確性,畫線條要輕松、長直。(2)定好構圖后,在大輪廓基礎上逐步畫出各個形體的輪廓,使其比例、透視、形象特征、空間位置、呼應關系基本正確。接著畫大的明暗色調。在畫大調子時,要把所有的明暗交界線及暗部一起畫出,重點抓住大關系,而舍棄局部的明暗細節(jié)變化。畫明暗時,還要把物體、投影、背影聯系起來,整體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切忌將物體、投影與背景分開而局部涂明暗色調。第三章一、靜物寫生訓練

(3)隨后要整體觀察,整體表現。靜物中每個物體的顏色不同,質地也不同,在畫明暗關系時,應有所區(qū)別。顏色較重的畫大明暗關系時,應重些;顏色較淺的,則輕些。

(4)深入刻畫,應進一步強調形體的結構特征,強化黑、白、灰的大關系。注意物體的立體感、質量感和空間感的表現,注意背景與主體的虛實、前后關系。畫背景要簡練些、虛些,用線不能太粗糙。

(5)調整畫面應盡量回到作畫前的新鮮感覺,檢查畫面的立體感、質量感、空間感是否表現得充分、恰當,含糊的是否要明確肯定,鎖碎的部分是否要統一,甚至是減弱或刪除。此外,明暗交界線是否要加強,特別是各個物體之間的質量感是否被有所區(qū)別地表現出來。第三章一、靜物寫生訓練靜物寫生范例第三章一、靜物寫生訓練靜物寫生范例第三章一、靜物寫生訓練靜物寫生范例第三章二、質感刻畫訓練

現代設計領域中,明暗表現常常采用逼真的超寫實主義風格,強化物體質地的表現。它吸引和借鑒了現代超寫實主義的繪畫因素,按照作者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夸張而精細地表現對象的外表形貌或其外表形貌的一方面或部分,給人以異乎尋常的逼真感,用類似于“放大鏡”下看到的逼真形象。超寫實是建立在寫實基礎上的進一步刻畫,是將寫實推向極致,使物體寫生走向微觀化,是提高深入刻畫能力的有效方式和方法。第三章二、質感刻畫訓練第三章二、質感刻畫訓練第三章二、質感刻畫訓練第三章思考與練習

1.簡述想象和什么是三大面?什么是五大調子?

2.如何表現立體感、空間感和質量感?

3.幾何形體明暗造型訓練。

要求:(1)物體的形體結構、比例,透視關系要準確;(2)用五大調子塑造形體,注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塑造;(3)作業(yè)紙規(guī)格:8開或4開。

4.靜物明暗造型訓練。

要求:(1)物體的形體結構、比例,透視關系要準確;(2)注重整體黑、白、灰關系及體積感、空間感和質量感的塑造和表現;(3)作業(yè)紙規(guī)格:8開或4開。第三章第四章?創(chuàng)意素描

第一節(jié)基本元素第二節(jié)創(chuàng)意素描創(chuàng)造形式訓練第四章學習目標了解創(chuàng)意素描的概念,掌握創(chuàng)意素描的基本元素,通過創(chuàng)意素描造形訓練,改變思維方式,培養(yǎng)運用基本元素創(chuàng)造出新穎形象能力。第四章創(chuàng)意素描的出現使素描更接近于設計。所謂創(chuàng)意就是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它具有設計的性質。作為一名設計者,如果素描只是訓練對自然的臨摹能力,只滿足于對自然形體與空間關系的客觀分析,那是遠遠不夠的。創(chuàng)意素描是從素描的另一個方面去探索素描的內容,強調改變常性,它不依賴客觀事物,而要求表現者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不同的組合、不同的構圖,得到獨特的畫面效果。創(chuàng)意素描在表現形式上已不是一般常規(guī)的再現物象的形體、空間、結構、明暗等,而是采用異乎尋常的方式再現對象,甚至使物象脫離原有的形象概念、比例特征和空間秩序的常態(tài),達到真切的質變、形變的演化,以獲得新穎的視覺效果,在思維上帶有“異想天開”或“胡思亂想”的色彩。第四章第一節(jié)?基本元素

一、點、線、面

1.點

點在幾何學中只有位置,沒有形狀和大小。作為造型元素中的點是有大小和形狀的,在所有的點中圓點是最理想的點。在同一平面內,兩個相同大小的點,并且有一定的距離,在它們之間會產生緊張感;兩個點不同大小時,視覺的注意力會從大的點移向小的點;當三個點散開時,就會具有三角形的面的視覺效果,這就是點與點間有視覺看不出來的直線作用之故。第四章蔚藍的金色米羅(西班牙)兩個相同大小的點兩個不同大小的點三個點散開一、點、線、面

2.線

作為造型元素中的線是有長度和寬度的。線在設計中是重要的造型手段,它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其不同的粗細、長短、速度、質感,以及不同的構成形式能表現出風格各異的畫面。如安格爾的線條柔和純清;倫布朗的線條粗曠練達;而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則更以極端個性化和單純的線條形態(tài),構成獨特的藝術面貌,因此,線條有著獨立的審美性價值。

一般線對畫面空間切割會產生以下幾種空間效果:水平線有平坦的空間效果,垂直線有高闊的空間效果,斜線劃過畫面有三維空間效果。線長短的排列有深遠的空間效果,線粗細的排列有空間層次感,用密集、方向性一致的線比非一致性的線構成更加有平面感。第四章一、點、線、面

3.面

面只具有長度和寬度,而不具有厚度。面的形象非常豐富,概括起來有直線形、曲線形和偶然形。若將它們簡化為幾何形,則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基本形狀。圓形有飽滿的視覺效果,有和諧、柔和之美;正方形方方正正,具有穩(wěn)定的擴張感;三角形則平穩(wěn)安定,但銳角會產生一種好斗和進取的效果。第四章偶然形二、形

1.具象

具象是對客觀逼真的描繪,側重于對外部客觀世界的摹仿。

2.意象

意象是將物象按照意圖予以變形處理,畫面空間趨向平面化,既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如中國的寫意畫,作品的形象是變形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西方表現性藝術也屬此類,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萊熱的《三姐妹》等都是按照作者的藝術意趣進行的。第四章↓格爾尼卡畢加索(西班牙)←三姐妹萊熱(法)二、形

3.抽象

抽象是純形式因素表現的藝術形式,沒有任何可識別的客觀再現內容,只是憑借點、線、形、色、體等抽象構成來傳情表意的。第四章場景蒙德里安(荷)幾個圓圈康定斯基(俄)三、空間

東西方的空間概念不同,傳統西洋繪畫的空間概念也與現代繪畫不一樣。傳統西洋繪畫的空間是以焦點透視法來表現的。而現代繪畫則是以繪畫本身為目的“繪畫空間”。

1.東方繪畫空間

散點透視是中國傳統繪畫常用的方法。畫者通過移動視點的位置,把不同視域內的物象綜合起來畫在一幅畫內,而不像焦點透視那樣受到局限,使人的視線從自然束縛中解脫出來。同時,還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事、物、人等表現在同一畫面中。第四章“水陸攻戰(zhàn)”畫像石東漢三、空間

2.四維空間

四維空間采用多視點的空間表現,在畫面上呈現對象的諸面,因而出現“動”的空間。最典型的是立體派畫家的作品,立體派畫家把物象解體,將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物象的各方面,同時集合在同一畫面中。第四章哭泣的人畢加索(西班牙)戴帽子的男子畢加索(西班牙)三、空間

3.非現實空間

空間觀念從物質轉移到心理的主觀范疇,使空間深度不在畫面上而是在精神中。在超現實主義繪畫中,用引起錯覺的超寫實手法,制造非現實、荒誕的夢幻空間。第四章希特勒之謎達利(西班牙)記憶的永恒達利(西班牙)三、空間

4.矛盾空間

有意在畫面上制造一種反科學、反合理透視的空間,比例失常,時間差異消失。第四章異度空間埃舍爾(荷)相對論埃舍爾(荷)三、空間

4.矛盾空間

有意在畫面上制造一種反科學、反合理透視的空間,比例失常,時間差異消失。第四章異度空間埃舍爾(荷)相對論埃舍爾(荷)互畫的雙手埃舍爾(荷)三、空間

4.矛盾空間第四章水車袁艷梅莫比烏斯帶(紅螞蟻)埃舍爾(荷)馬路周妮5.適度空間

適度空間是經過主觀調整,具有遠、中、近景,符合合理比例的空間。四、黑與白

黑與白是相互對立的,是色彩的開始和歸宿,故稱其為“極色”。黑與白是不同明暗值的單純色塊的簡稱,其中包括灰色在內。明暗除了被用于描繪物體的質感、體積感外,還用于組織畫面空間,構成畫面的明暗格調。明度從白到黑可歸納為三個明度區(qū):即高明度、中明度和低明度,也可分為九個等級差或者更多等級,其中1最亮,9為最暗,1~3為高明度,4~6為中明度,7~9為低明度。第四章色階四、黑與白

黑白灰在一般情況下會同時出現在畫面中,只是各占的比例分量不同而已,并以其中一個為主,構成畫面的基調。黑色具有力度和堅實感,當畫面中黑色占比重較大時,容易產生死板、沉悶的感覺,這時,若在畫面中適當穿插白色,便會使畫面顯得活躍?;疑愿駥儆谥行裕瑥纳罨业綔\灰有很多種灰色。灰色能夠緩沖黑與白的強烈對比,增加層次感、立體感和增加形象的肌理、質感。白色具有擴張、純凈、冷漠的感覺。在白色比重大時,適當加入黑色,可豐富畫面,避免空洞,而且可以減弱白色的張力。與黑色相比,以白色為主基調的造型顯得柔弱。

構圖時,應注意黑白灰在畫面中各自色塊的面積與位置的安排,如果色塊瑣碎、零亂,容易影響畫面的整體效果;如果缺乏明度對比,則會顯得蒼白無力;如果黑白對比強烈,能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等。第四章四、黑與白

光影規(guī)律是利用明暗調子來塑造空間,黑與白則是運用明暗值對比來表現空間的。

明暗配置具有以下幾種基本形式:一是將淺色塊放在深色塊背景中,以獲得強烈的視覺效果,反之也一樣;二是淺色塊逐漸向深色塊變化而富于秩序感;三是淺色塊與深色塊并置,顯得較活躍。第四章《無題》米羅(西班牙)

五、肌理

肌理是指物體表面的組織紋理結構,即各種縱橫交錯、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紋理變化,是表達人對設計物表面紋理特征的感受。一般來說,肌理與質感含義相近,對設計的形式因素來說,當肌理與質感相聯系時,它一方面是作為材料的表現形式而被人們所感受,另一方面則體現在通過先進的工藝手法,創(chuàng)造新的肌理形態(tài)。第四章五、肌理

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工藝手法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外在造型形式。在繪畫中,肌理是物質材料與表現手法相結合的產物,是作者依據自己的審美取向和對物象特質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質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現技巧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畫面的組織結構與紋理。在設計領域中,肌理是一種很活躍的因素,設計者們能從各種肌理中吸取靈感并形成新的形式語言。不同性質的材料所具有的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作品的面貌。第四章五、肌理

在設計領域中,常利用材料表面的紋理組織,即利用自然媒介物的特質引出各種視覺形式,如通過布、金屬等材料與繪畫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殊的意象效果,引發(fā)出不同的觸覺效果。一般情況下,人的視覺和觸覺之間,在看和摸之間存在著共通性,如當我們看到物象肌理時,會相應地得出觸覺性質的判斷:柔軟或堅硬、光滑或粗糙等。通過觸摸而不觀看的情況下,仍能“看”到物體的表面肌理。獲得肌理的方法很多,除用攝影、繪畫的方法外,還可以用自然構成的方法如拓印、剪貼、燒灼、編織等。在各種物體的表面制作不同紋理組織的拓片的手法,易于我們對紋理組織性質的體驗。第四章第二節(jié)?創(chuàng)意素描創(chuàng)造形式訓練

創(chuàng)意素描以表達創(chuàng)意意圖為目的,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式研究對象,并賦予創(chuàng)作者以想象,從而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力和拓展性思維能力,實現從傳統繪畫到設計的思維轉變。創(chuàng)意素描的關健不在于繪畫的技巧,而在于思維的訓練。

一、形的聯想訓練

在創(chuàng)意思維的培養(yǎng)中,形的聯想是最基本的訓練方法,它是從兩種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中找出其內在的聯系,至少在形體上找出其共同點,將兩者之間發(fā)生相互變異的物體進行合成,形成一種新形象的造型活動。第四章一、形的聯想訓練第四章一、形的聯想訓練第四章一、形的聯想訓練第四章二、正負形訓練

正負形也稱為“圖與地”。習慣上把實體的部分稱為“正形”,也是“圖”部分,相對的另一部分稱為“負形”,也就是“地”。正負關系并無絕對,在一定的情況下,負形也會轉換成主角。第四章二、正負形訓練第四章三、不合理的比例創(chuàng)造訓練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物體都具有其自身的正常比例,改變這種正常比例,則出現不正常的病態(tài)。但在設計領域中,這種不合理比例有時卻是一種有效的表現手法,特別是在廣告設計領域中,常常使用這種方法創(chuàng)造出超現實的情景,以引起人們的注視。第四章個人的價值達利(西班牙)外國作品四、不同物質屬性的轉換訓練

任何客觀物體都具有其自身的質量感屬性。質量感轉換是突破物體原有的質地和量感的概念,把質地和量感轉換成另一種質地和量感。第四章毛皮中的午餐外國作品錯誤的鏡子馬格里特(比利時)四、不同物質屬性的轉換訓練第四章馬格里特作品(比利時)外國作品五、分解與重構訓練

分解與重構是對物象采用多視點的觀察方法,把物象的原形結構破壞,分解成若干個形,然后進行重新組合,在畫面中同時呈現對象的諸面,而構成新穎的圖形。第四章五、分解與重構訓練

多視點的觀察方法改變了人們以往固定視點的觀察方法,使觀察對象的方式從一般性趨向特殊性,畫者可從多方位去感受、了解物象。多視點觀察方法不僅對物象所能看到的部分加以表達,而且還借著視覺經驗而涉入物象的內部,想像物象被解剖之后的形狀,進而獲得有關某一物象的“片斷”,完成對物象形體的分解。當物象的片斷被作者根據個人的意趣重新組合成圖形時,畫面便達到再構成的表現目的。第四章彈蔓陀羅的少女畢加索(西班牙)六、具象到抽象的變異訓練

創(chuàng)意素描造型訓練是從具象造型開始到抽象結束的。具象造型是如實地反映客觀物象,而當具象造型無法表達作者的個性情緒時,就會采取變形、夸張等主觀意識組織畫面,形隨著人的情緒和意趣,將物象的形變?yōu)槌橄蠡⑵矫婊?、變形化,具象到抽象。隨著主觀因素的提高,形離真實也就越遠。第四章牛畢加索(西班牙)樹

蒙德里安(荷)思考與練習

1.分解重構訓練(可參考書中圖片)。要求:(1)對自然物分割后,再進行重新組合,構成新穎圖形;(2)作業(yè)紙規(guī)格:8開或4開。

2.形的聯想訓練、正負形訓練、不合理的比例創(chuàng)造訓練、不同物質屬性的轉換訓練、具象到抽象的變異訓練(可參考書中圖片)。

要求:(1)富有創(chuàng)意和新鮮感,構成新穎圖形;(2)形體組合自然,畫面統一、完整;(3)作業(yè)紙規(guī)格:8開。第四章第五章

素描在設計中的應用第一節(jié)?素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第二節(jié)?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第三節(jié)素描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

第五章學習目標在形體多樣的結構方式中嘗試創(chuàng)新,進入形象思維的情境;在設計思維和設計觀念的指導下,培養(yǎng)設計能力、綜合表現能力、素材搜集與整理能力、審美能力、設計觀念和專業(yè)學習興趣。第五章設計必須以素描作為基礎。任何設計都需要記錄和收集造型、圖形資料,以此來表現設計意圖,這就決定了設計離不開對自然對象的研究,而素描正是設計者將自然形態(tài)結合想象的思維,以視覺方式體現出來的第一步,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藝術形象。

素描是對設計方案的思考與表現。在設計中,設計者往往需要把看不見的設計思維,用最快最直接的視覺語言表現出來,從而取得客戶的認可。這種快速表現的技能正是素描所能做得到的。此外,在素描作品完成的過程中,需要有良好的造型能力作基礎,才能對視覺元素進行加工、提煉,從而表現設計師的設計風格,傳遞設計師的設計信息與理念。第五章第一節(jié)素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通過素描訓練,才能積累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圖形獲取能力;才能進一步學會將自然界的形態(tài)和形體不斷地推演、升華、變革出更多的視覺語言樣式;才能將這些認識與表現技巧發(fā)展為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表現,表現出自己的設計風格,傳遞自己的設計信息與理念。在廣告設計中,畫面生動的造型和立體感,能反映設計者在把握事物的動態(tài)、比例、空間、透視后,對視覺因素的提取、歸納、綜合和組織的構造能力。第五章飲料廣告

第一節(jié)素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設計者在構思作品創(chuàng)意的過程中,必須隨時手繪下瞬間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從而提煉出設計的元素,經過反復的組合與修改,最終完成設計作品。素描不但可以對生活進行“模仿”,還可以依據設計者對生活不同的感受和頭腦中想象所形成的畫面進行處理。標志設計的過程,反映的正是設計者借助素描訓練出來的“草圖”記錄能力,不斷地將自己腦海中的形象記錄和更新,為作品形象的比較、選擇、修改提供了形象化的依據,為作品的最終完成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礎。第五章第一節(jié)素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第五章廣告設計吳靖林

標志設計吳靖林

第一節(jié)素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第五章標志設計

第二節(jié)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

素描可以訓練設計者以理性的態(tài)度分析物體、觀察對象,表現形體在空間中的狀態(tài),能夠靈活地運用構圖技巧、空間技術、表現手法等多方面的知識對物體進行認識和表現。在環(huán)境設計中,素描是設計思維過程或設計創(chuàng)造過程的具體體現,具有記錄的功能。在素描的訓練中,對建筑結構、室內結構等內容的觀察和臨?。粚ι钪械沫h(huán)境素材進行采集;對以空間結構為題材的形態(tài)進行加工、概括、提煉、變形,整合出新的結構形態(tài),并把這些過程用形象化的語言記錄下來等行為和事件都體現著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第五章第二節(jié)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第五章環(huán)境設計

第二節(jié)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一種表現形式,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具有一定的工程圖紙性質,素描所記載的是設計者的思維軌跡,體現著明顯的設計過程性和工程圖紙功能。不僅要體現畫面層次、畫面空間、畫面構圖等空間技巧,還要表達物體的光影、結構、材質等,可以讓人們從畫面中更真實地感受到空間、結構、材質,創(chuàng)造空間范圍和意境,為提交方案和工程實施等提供了真實的視覺依據。第五章環(huán)境設計

第二節(jié)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

在環(huán)境設計中,設計者必須通過素描訓練,從而正確掌握建筑造型和基本透視的表達方法。雖然作品是計算機完成的作品,倘若設計者沒有通過素描訓練理解結構;沒有通過素描訓練進行結構的組合方式和集合構成的學習;沒有通過多視點、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方法訓練來掌握三視圖的關系,根本無法把握軟件中的繪圖要求和三視圖的運用,做不出符合客觀真實的效果圖。通過素描的學習,可以將腦海中的形象轉化為有趣味的豐富多彩的更真實的繪畫作品,從而讓這些藝術作品充滿結構特征。第五章第二節(jié)素描在環(huán)境設計中的應用第五章第三節(jié)素描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

在工業(y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必須對作品的比例、尺度、透視規(guī)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進行剖析,只有在此基礎上,設計者才能結合自己的想象與情感來表現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視覺形象。素描正是培養(yǎng)設計者形象思維和表現能力最直接的方法,是設計者認識形態(tài)、創(chuàng)造新形態(tài)的必要途徑,是設計者收集形象資料、表現造型創(chuàng)意、交流設計方案的語言和手段。第五章工業(yè)設計第三節(jié)素描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

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把頭腦中各種各樣的構想具體落實到畫面中,這不僅是思維記錄的手段,也是提高想象力的重要途徑。設計者往往為了使作品更加符合理想、更加完美,在設計的草圖中反復琢磨與推敲,不斷修改與完善,最終描繪出產品的預想圖。

在工業(yè)設計中,產品預想圖——草圖是必不可少的,大到一輛汽車,小到一個杯子,在它們生產之前都必須由設計者將產品的形象圖樣化,然后才能進入制造和加工的過程。因此,以素描為基礎的草圖是不可分割的部分。第五章工業(yè)設計→第三節(jié)素描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

素描在設計的應用中,不同的設計專業(yè),不同的設計對象,側重的創(chuàng)新理念也有所不同。例如,平面設計中的訓練中可側重內容的組織、工具材料的嘗試、畫面的處理等方面;環(huán)境設計中可側重空間、材料、裝飾變化等方面;工業(yè)設計中可側重形體結構、功能、外形等方面。因此,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應根據所學專業(y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學習要求和方案,調整思維方法、表現方法和觀察方法等。第五章工業(yè)設計→思考與練習

搜集著名設計師的草圖和方案并進行討論,體會其設計的精髓。第五章知識鏈接:淺談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摘要:在經濟突飛猛進發(fā)展的今天,藝術的方式越來越專業(yè)化與多元化。傳統素描的樣式在進步的同時,設計素描也被納入藝術設計教育中,但現在很多設計教育專業(yè)仍采用傳統的素描形式來授課,影響了藝術設計整個學科的發(fā)展。通過對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的對比研究,進一步了解兩者的內涵與區(qū)別,有效的促進藝術設計素描教學改革的發(fā)展,以便更好的用于實際教學,培養(yǎng)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新型人才。關鍵詞:傳統素描;設計素描;區(qū)別;聯系素描基礎教育源于西方,從二十世紀初引進我國后就成為了各個高等美術類院校一直使用至今的教育模式,且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什么巨大的變化。設計院校一直沿用著模仿的教學方法,造成了藝術與現實毫無掛鉤,導致大部分學生只會毫無創(chuàng)新的模仿,在設計方面的能力極其薄弱,無法跟隨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如今,設計素描表現出越來越多的時代性、多元性與設計性。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越來越多的融合性、模糊性,是設計素描不斷發(fā)展的特點。設計素描的不斷衍變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是人類對物質生活不斷追求的結果。素描是從外國引入到中國的一個繪畫種類,在我國有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素描在英語中被叫做“drawing”,可翻譯為“簡單繪事”。本質上素描是與彩色繪畫相反的一種繪畫稱謂。所有以鉛筆、炭筆、木炭條、鋼筆、毛筆等單色工具在墻面、紙面、板面上繪制的畫子都可以叫做素描。素描單純地解釋為是一種運用單色的線條或明暗調子來展現客觀事物的形體構造的描繪方式。它主要探究客觀事物的外形和結構、質感和量感、明暗和虛實、透視和空間、靜態(tài)和動態(tài)等等各個方面的塑造手法和藝術展現規(guī)則。設計素描是利用物象的大小比例、立體空間理念、透視原理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解剖等方面來展現新的傳遞信息方式與造型方法,培訓制作設計圖的能力,是表達設計意愿的一門基礎的專業(yè)課,是在素描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事物的最基礎的構造型練習。這一門課程大都可以用在所有的設計門類的學科,要求畫面在透視和解剖方面具有一定的準確原則,把具體形態(tài)的客觀物象換個方式再次展現出來。設計素描要想準確地表達它的設計意圖,離不開繪制設計圖的能力的基礎培訓,以此來提高畫面的透視和結構方面的準確性?;蛟S從某些方面來看,不管什么形式的素描都有著強烈的創(chuàng)新的設計理念。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都是藝術類基礎教學中必須要教授的授課內容。從設計素描的特征和本性上來看,應該是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的理性歸納和更有目的性、科學性的表現形式。設計素描在藝術實踐生活中,利用了傳統素描的繪畫技法和規(guī)律進行形象生動的人文溝通來傳遞現代社會信息為主要目的的藝術設計創(chuàng)造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展而慢慢地變化成了一種特有的繪畫形式。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在構造型體方面的因素差不多相同,比如結構、質感、空間、明暗、光影等很多地方都是有相似之處的,它們之間具有著長遠的繼承性。如果把傳統素描描述成純繪畫藝術領域的最初的形式,就可以說設計素描是藝術設計藝術領域的基本形式。設計素描是在傳統素描的構成基礎上形成的,同傳統素描一樣有著造型能力、美學法則和精神內涵等方面的共同條件。素描在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設計師的設計中都起著重要的主導及輔助作用。藝術創(chuàng)作一般都是從素描開始的,傳統的藝術家在構思創(chuàng)作主題時首先是用素描的形式來概括形體,鋪設與構架創(chuàng)作思路,更不用說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的階段了。正常來說,從最初的構思創(chuàng)作到確定在畫紙上的構圖,在畫面中找出比例關系和明暗層次所用的單色畫稿也被劃歸為素描的范疇,設計師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前繪制的創(chuàng)作構思圖也可以算為素描的一種,所以素描在純藝術的創(chuàng)作中和設計師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都起著主導和輔助作用。設計素描是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產物,它與傳統素描有著密切的聯系。設計素描是建立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之上的,依靠于傳統素描,二者不可分割。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有著許多的相通之處,也有著自身越來越多的設計特點。傳統的基礎素描強調對客觀物體的真切重現技術,而設計素描則是強調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能的培養(yǎng);傳統素描注重人的塑造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素描注重人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素描強調以線表現結構、以面與塊表現空間、以材料和技法的運用表現創(chuàng)意等綜合的過程。設計素描從觀察方法到表現形式都很大程度的相異于傳統基礎素描,因為設計的活動離不開設計,所以未來的設計不要求是否具有既專業(yè)又現代化的創(chuàng)造設計頭腦。雖然我們的設計素描還要從傳統素描開始,但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繪畫藝術。設計素描是一門剛形成的基礎課程,它是為環(huán)境藝術設計、工業(yè)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設計專業(yè)所開設的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基礎課,是所有設計藝術領域的基點,它與傳統素描不同。傳統素描側重于感性認識,設計素描更重視理性了解,通過嚴謹的數據分析、來認識形體和機構變化的規(guī)律。傳統素描基本處于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階段,而設計素描基本處于由理性追求感性的階段,二者存在明顯的區(qū)別。設計素描不是只在材料和工具的運用、思維看法和展現手法上超過了傳統素描,擴大了傳統素描的思路,而且功能上的變異則是它最大的不同。根據目的的不同、價值取向不一而有所取舍,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地方:一、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的思維觀念和目的不同傳統素描主要指以真實地表現物體的構成、明暗、外形、質感等為目的的一種造型活動;設計素描則是以訓練設計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技能為目的。它是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運用設計的理論,將藝術的表現形式和設計的概念很好地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一個新的物象。設計素描意味著更重視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比如:被遮擋在物體外形下的內部構造結構,那些生活中不曾有過在或不直觀而在理念中應該存在的規(guī)律或原理,甚至完全出于主觀臆想的、荒唐的物體等等,都可以是設計素描描繪的對象。由此,思維在傳統素描和設計素描中也有不一樣的表現。思維是人們的一種獨特的精神活動,在設計素描中充分的展現了其個性特征。設計素描的思維觀念不同于傳統素描那樣簡單地只有不停地打型,是主要培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更加突出地展現設計素描的主觀能動性。要想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能動性,就要將學生腦子里各種形色的物體進行構想并形象化,繪畫在畫面中,通過挑選、增加、刪除等專業(yè)的修改與處理,讓學生有理性的去構型,描繪出新興作品。設計素描的思維觀念并不是毫無理由的任由創(chuàng)作者胡亂構想,隨意分解抽象的物象,目的在于授意和引發(fā)創(chuàng)作者怎么樣識別、分解、重組、創(chuàng)新出新的造型,并非無依無據地創(chuàng)作,而是由外到里、多角度、創(chuàng)新地表現出生動的物象。二、觀察方法方面的不同在素描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首先第一步就是觀察物象。這里我們不得不說到觀察方式,這是素描培訓的前提條件。相比傳統素描來說,設計素描的觀察方式有著更多的豐富效果。傳統素描的觀察方法具有單一性、純粹性、長時間性、靜止性;設計素描的觀察方法具有多樣性、開放性、運動性,表現物體的微觀性、宏觀性,單一視點的組合性等。傳統素描為了表達個人的感情和個人的獨特看法,從而觀察方式是相當牢不可變的;設計素描是一種剖析解讀圖形的創(chuàng)新手段,它通過多個角度、多個方位和多個視點來觀察物象。在我們日常寫生過程中,首先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全方位地觀察整個物象,準確地了解物體的內在構成,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把復雜的物象分解成簡單明了的幾何形狀,從而更加形象的表現在畫面中,這樣有利于深入認識整個物象,也有利于繪畫者更清晰的把握畫面的整體塊面關系。例如觀察一輛小汽車,我們可以把車窗、車輪、座位、發(fā)動機、后備箱等分解出來,然后研究其重組的綜合方式,再就是將其不同部位想象形象化成不同的形狀,分解重組結構。三、構圖安排方面的不同一幅畫的好與壞,首先重點在于整個畫面的構圖。構圖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種繪畫表現手法,是繪畫的基礎,也是在我們寫生環(huán)節(jié)中必須要十分重視的內容。在繪畫藝術中,一幅好的繪畫作品完全可以表現出作畫者良好的構圖修養(yǎng)。傳統素描的構圖比較簡單,就是處理畫面中所有的線條、形狀和要素同四邊畫面的關系,我們在描繪對象時,需要認真考慮用什么樣紙幅進行繪畫。保加利亞畫家瓦西卡爾?莫內娃的作品《靜物》,這幅畫具有較強的裝飾風格。一只藤椅正面安放在畫面中間,它充滿整個畫面,半圓形的椅背連同扶手構成穩(wěn)重而對稱的形式,將放在椅子上的果盤和花瓶緊緊圍攏一體。背景中的兩個方形畫框與弧形相切,使規(guī)整的弧線與方形的直線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傳統素描重視外在的審美感覺,但設計素描則重點表現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設計素描的在構圖上更加強調的是畫面物體的合理安排,在畫面中要合理安排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物體,使得畫面中的物體有條不紊,具有一定的韻律美,使得整個畫幅中的物象的形狀大小、高低、前后距離、物體與物體間的疏密聯系在形式美法則的指導下得到均衡與變化的統一。畫面的構圖安排屬于審美的范圍之內,所以其構圖想象只要不與總的要求有所矛盾就可以了。多注重些統一平衡,而對虛實、緊疏不需要刻意強調,不然就會毀壞畫面所想要表達的設計意圖。四、表現方法方面的不同傳統素描是以明暗調子的形式表現,它最重要的上課課程是區(qū)分出明暗素描調子的規(guī)則和充分了解物體的內部結構。整個畫面沒有明顯的結構,用黑白灰的大色調拉開了物體與背景的空間關系。設計素描主要在于探究和剖析物象的內部結構特征,用以簡單、干練的線條來表現,不通過明暗變現方法完成,因為線條又是在于對線條的精準度,遵從一定的繪畫規(guī)律,所以設計素描在進行運用時相當的嚴謹。線條的作用就是可以非常準確地勾勒出物體的透視效果,所以設計素描在對物體的比例尺度方面要求尤其嚴格。傳統素描大都是人物、人體、風景等,設計素描則多偏重于靜物以及機械部件等帶有明顯工藝性的事物或者組合,同時強調結構性的表現手法。畫中完全通過線條的方式來表現這個機器的內部構造,有著較好的空間透視感,充分體現了設計素描特有的表現技巧。五、空間觀念和細節(jié)表現方面的不同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在空間觀念上和立體效果的展現上也有著相當多的區(qū)別。傳統素描通常在立體和空間表現上非常自然,令人有設身處地的感覺。傳統素描用明暗來展現了空間感和立體感,而設計素描要求從不同角度來觀看和分析事物,也就是從不一樣的視覺角度和多方位的觀看方法來觀察物象的內部結構,尤其是每一個物體自身內部構成的各個方面之間的互相關聯和各個部分重組的關系。圖中是一個空間感極強的環(huán)境設計,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空間的內部結構,內部物體與整個空間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設計素描對設計者在立體空間想象力方面的能力需要更高,設計師用設計素描把物體表達出來,其目的是為了構建聯系實際對象的模型,所以在空間觀念與立體型方面,傳統素描和設計素描是兩個根本相異的領域。在畫面展現細節(jié)內容上,設計素描想要展現給大眾的是物象大的內部構造關系,它想要明確地表達什么才是內部構成形式和狀態(tài),以及這個物象的各個零散的部分是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形體。為了在自己的作品上準確的解釋這樣一個基礎的疑問,就必須要忽略許多細節(jié)方面的具體表現,因此構圖不需要像傳統素描那樣嚴謹。設計素描最在意的是物象原本的特質,只有從實際的物象中精挑細選,然后再解釋那些想象的形狀是怎么樣形成的,然后經過怎樣構成一個整體。我國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育雖然發(fā)展速度很快,規(guī)模宏大,但人才質量還無法完全適應社會的需要,仍然有許多學藝術設計的畢業(yè)生遇到就業(yè)艱難的問題,畢業(yè)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相當匱乏,缺乏實踐經驗,創(chuàng)新本領比較差,所學的學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要。深受國內素描的影響,設計素描課程在國內主要是比較重視對學生構圖的能力的培訓。在日常的學習中,大部分教學以寫生為主,這樣就控制了學生的想象力的發(fā)揮,自由性的藝術教學課程比較少,限定了學生創(chuàng)作性思想的發(fā)散,進而設計素描沒在繪畫的教學中離開來,更沒有完成設計素描真實的目標。因此,對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進行必要的改進、創(chuàng)新已經變得迫在眉睫。最近這么些年,素描的教學維新在不停的進步,設計素描更是一馬當先,要想把素描和設計完美的結合起來,形成“二體一位”的新的教學理念,為基礎與專業(yè)間的密切聯系做開發(fā)性的引導,為學生向專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必須要深刻了解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的內在聯系與區(qū)別,不僅要批判性地繼承傳統素描,既“揚長”,還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彌合傳統素描與設計素描之間的“代溝”,根據素描基礎服務對象的不同,有所側重的引導學習造型基礎深化繪畫類、設計類基礎教學的改革。21世紀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時代,對于設計素描的教學,需要在不斷總結前人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上增加更強的時代性。作為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好基礎的素描知識,更要在其基礎上學以致用,從實際應用出發(fā),不斷地創(chuàng)新。當下的學院設計素描教學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在打基礎的階段具備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創(chuàng)新不僅僅要在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是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