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公開課課件_第1頁
曹劌論戰(zhàn)公開課課件_第2頁
曹劌論戰(zhàn)公開課課件_第3頁
曹劌論戰(zhàn)公開課課件_第4頁
曹劌論戰(zhàn)公開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春秋》1曹劌論戰(zhàn)公開課課件2閱讀注釋(1)了解《左傳》《左傳》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情況的編年體史書。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jù)孔子寫的魯國歷史《春秋》所編。由于《春秋》記事過簡,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難以讀懂,而《左傳》敘事較為詳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歷史面貌,又為《春秋》作了較為詳備的注釋,所以后人又稱《左傳》為《左氏春秋》。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jīng),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洞呵铩贰蹲髠鳌泛汀顿Y治通鑒》都是編年體。閱讀注釋(1)了解《左傳》《左傳》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3背景介紹這次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是春秋初期,交戰(zhàn)雙方是強大的齊國和弱小的魯國。交戰(zhàn)地點是魯國的長勺,所以史稱長勺之戰(zhàn)。發(fā)生戰(zhàn)爭的原因是齊襄公時,政令無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逃到莒國和魯國避難。后來齊襄公被公孫無知所殺,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搶先回到齊國奪得王位,稱為齊桓公。后來魯國也送公子糾回齊國爭奪王位,結果被齊桓公打敗,齊桓公逼魯莊公殺掉公子糾。魯莊公十年(前684年)齊桓公又借口魯國曾經(jīng)幫助公子糾與他爭奪齊國君位,再次舉兵攻魯,兩軍戰(zhàn)于魯國長勺,結果弱小的魯國戰(zhàn)勝了入侵的強大的齊國。背景介紹這次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是春秋初期,交戰(zhàn)雙方是強大的齊國和4我能聽:朗讀和背誦是學習古文的最好方式聽錄音,學生小聲跟讀,糾字音,注意朗讀語氣。我能聽:朗讀和背誦是學習古文的最好方式聽錄音,學生小聲跟讀,5我能認:(1)曹劌(

)(2)又何間(

)焉(3)肉食者鄙()(4)弗()敢加也(5)小惠未遍()(6)小信未孚()guìjiànbǐfúbiàn

(7)公與之乘()

(8)戰(zhàn)于長勺()

(9)下視其轍()

(10)登軾()而望

(11)彼竭()我盈()

(12)望其旗靡()

fúchéngsháozhéshìjiéyíngmǐ我能認:(1)曹劌()guìjiànbǐf6我能譯(請大家譯成現(xiàn)代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zhàn)。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xiāng)對他說:“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其間呢?”曹劌說:“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雽m進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么條件同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用來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從您的?!鼻f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誠實?!辈軇セ卮鹫f:“這是小信用,還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對于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雖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誠心誠意來處理?!辈軇セ卮鹫f:“這是忠于職守的一種表現(xiàn),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zhàn)時請讓我跟從您去。”我能譯(請大家譯成現(xiàn)代文)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的軍7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一開始,魯莊公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饼R軍擊鼓三次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被打得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qū)車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辈軇ハ萝嚳戳丝吹厣淆R軍戰(zhàn)車輾過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撤退的情況,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戰(zhàn)勝以后,魯莊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打仗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后士兵的勇氣就消耗完了。他們的勇氣已經(jīng)完了,我們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zhàn)勝了他們。但大國難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們戰(zhàn)車的車輪痕跡很亂,望見他們的軍旗也已經(jīng)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8理清文意

如果給課文的三段文字各擬一個小標題,你認為最恰當、得體的是哪一組?為什么?提示:從人物曹劌身上來看。明確:問戰(zhàn)、參戰(zhàn)、論戰(zhàn)提示:從人物莊公身上看應為:明確:將戰(zhàn)、實戰(zhàn)、問因。從內(nèi)容上看應為:理清文意

如果給課文的三段文字各擬一個小標題,你認為最恰當、9

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爭過程、

取勝原因

戰(zhàn)前準備、戰(zhàn)爭過程、

取勝原因10我能品:解析課文1、“曹劌請見”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我能品:解析課文1、“曹劌請見”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1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莶軇ノ磸?,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122、表現(xiàn)魯莊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屬也”具體指什么?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表現(xiàn)魯莊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13

國將興,聽于民——《左傳》國將興,聽于民144、曹劌分析取勝的原因有兩條:一條是選擇有利于進攻的時機,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條是把握有利于追擊的時機,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轍亂旗靡。

4、曹劌分析取勝的原因有兩條:彼竭我盈。轍亂旗靡。15政治遠見論戰(zhàn)前準備請見——肉食者鄙

何以戰(zhàn)—取信于民分析人物形象政治遠見論戰(zhàn)前準備請見——肉食者鄙

何以戰(zhàn)—16軍事才能從戰(zhàn)指揮齊人三鼓——反擊

下視探望——遂逐軍事才能從戰(zhàn)指揮齊人三鼓——反擊17軍事才能彼竭我盈——敵疲我打

轍亂旗靡——敵退我追論戰(zhàn)勝原因軍事才能彼竭我盈——敵疲我打論戰(zhàn)勝原因18

這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勝利的條件和原因有哪些?取信于民彼竭我盈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判斷敵人動態(tài)掌握戰(zhàn)機我能用這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勝利的條件和原因有哪些?取信19從文中可看出曹劌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是怎樣塑造這一形象的?一個有政治遠見的杰出軍事家。他雖出生下層但忠君愛國。謹慎、果斷、機敏、持重。方法:對比、詳略安排人物對話和行動

從文中可看出曹劌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是怎樣塑造這一形象的?20要求:談自己的一點體會,自己的發(fā)現(xiàn)。(1)從《曹劌論戰(zhàn)》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2)從《曹劌論戰(zhàn)》談“民不可失,機不再來”。(3)從《曹劌論戰(zhàn)》談魯莊公鄙乎。我看《曹劌論戰(zhàn)》要求:談自己的一點體會,自己的發(fā)現(xiàn)。(1)從《曹劌論戰(zhàn)》談21如何評價曹劌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家,論戰(zhàn)表現(xiàn)出他的勇氣,作戰(zhàn)“下視其轍”“登軾而望”,充分體現(xiàn)了他審慎和豐富的軍事經(jīng)驗。?如何評價曹劌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個深謀遠慮的軍事家,論22我眼中的魯莊公請大家大膽的說一說魯莊公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眼中的魯莊公請大家大膽的說一說魯莊公是一個怎樣的人?23

《曹劌論戰(zhàn)》的故事是眾所周知的。曹劌,這位公元前684年長勺戰(zhàn)爭舞臺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薦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把握戰(zhàn)機的卓越才能、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然而人們卻忽略了這場戰(zhàn)爭中的另一人物魯莊公姬同,往往認為這個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對此,我一直很有幾分不平。試問:如果說當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劌的軍事思想能得以實施,魯國能取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嗎?今日重讀《曹劌論戰(zhàn)》,對魯莊公有五贊。

五贊魯莊公五贊魯莊公24

一贊魯莊公廣開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劌得以參與論戰(zhàn),二贊魯莊公面對曹劌“肉食者鄙”的批評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見,仍能虛懷若谷,唯才是用;三贊魯莊公不高高在上,而是親臨第一線深入實際,“戰(zhàn)于長勺”“與之乘”,甘當配角,讓能人“掌旗”;四贊魯莊公不被“齊人三鼓”勢頭嚇懵頭,用人決心堅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擾能人的作戰(zhàn)部署;五贊魯莊公善于總結經(jīng)驗,“既克”之后能“問其故”,向內(nèi)行請教,學習如何掌握戰(zhàn)爭的規(guī)律。

一贊魯莊公廣開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劌得以參與論戰(zhàn)25

在改革深入進行的今天,在人才層出不窮的今天,魯莊公的形象難道不使人倍覺親切和可愛嗎?愿為今朝眾多的“曹劌”呼吁有更多的“魯莊公”!在改革深入進行的今天,在人才層出不窮的今天,魯莊265、本文的成語是什么?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氣

5、本文的成語是什么?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27請試一試說出相應的成語)齊人三鼓懼有伏焉故克之三而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