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課件_第1頁
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課件_第2頁
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課件_第3頁
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課件_第4頁
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2023/7/18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1高碳硬線鋼82B中Al2O3-SiO2-MgO-CaO-MnO系夾雜物塑性化控制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分析了高碳硬線鋼82B在冶煉過程中復合夾雜物-鋼液-渣及耐火材料局部動態(tài)平衡反應過程及Mn、Si和Al脫氧條件下夾雜物成分變化規(guī)律。利用熱力學計算軟件進一步計算分析了硬線鋼獲得良好變形能力的Al2O3-SiO2-MgO-CaO-MnO五元系夾雜物所需要的條件。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1.1熱力學分析夾雜物形成條件某鋼廠生產高碳鋼盤條的工藝流程為:鐵水脫硫→轉爐冶煉→Mn、Si和Al合金終脫氧→LF精煉→連鑄連軋由于高碳硬線鋼采用一定的鋁脫氧,因此在隨后的爐外精煉過程中必須采用高堿度、高還原性爐渣精煉。當高堿度、高還原性爐渣形成后,由于渣-鋼間的氧勢很低,渣中的CaO、MgO會被還原,部分Ca、Mg進入鋼液中,生成CaO、MgO。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在軋制溫度下,隨著夾雜物熔點的降低,其變形能力越來越好,夾雜物的熔點低于1500℃時,其變形能力比同溫度下鋼的變形能力好,當夾雜物中CaO、MgO和Al2O3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形成非塑性夾雜物。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研究假設夾雜物-鋼液-渣之間達到了熱力學平衡,夾雜物的成分與渣的成分趨于一致,夾雜物的成分可以用鋼液與夾雜物間的熱力學平衡預測。因而通過控制精煉渣成分、爐襯耐火材料和一定的脫氧條件,可以控制夾雜物的成分。1.2硬線鋼中夾雜物成分熱力學優(yōu)化及控制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因此通過熱力學軟件優(yōu)化上述各組元的濃度,以控制夾雜物的成分。在給定組元成分、溫度、壓力和某一組元的活度,選擇可能生成的物質和合適的數(shù)據(jù)庫,就可以計算出與該組元活度對應的爐渣成分。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1873K時鋼液中元素的相互作用系數(shù)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為了將夾雜物成分控制于低熔點區(qū)域,Al2O3的活度應控制在0.01~0.04。同時,為了提高夾雜物的堿度,可以將CaO的活度控制在0.01~0.05,而SiO2的活度應當控制在較低的范圍內(小于0.005)。由于MnO組元可以降低夾雜物的熔點、擴大低熔點區(qū)域,因此適當提高MnO的活度有助于將夾雜物成分控制于低熔點區(qū)域。1.3結論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2鉻微合金化對大規(guī)格高碳鋼線材質量的影響唐山鋼鐵有限公司研究了成品成分與高碳鋼線材力學性能的關系,得出回歸方程。討論鉻微合金化對大規(guī)格高碳鋼線材質量的影響。高碳鋼中加入的鉻元素抑制先共析鐵素體析出,減小珠光體片層間距,可明顯提高抗拉強度,提高斷面收縮率,改善線材的拉拔性能。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2.1高碳鋼線材生產工藝流程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2.2鉻微合金化對高碳鋼線材力學性能及組織的影響高線軋制80鋼工藝:加熱溫度1050℃,吐絲溫度850℃,風冷速度約為4℃/s。采用鉻鐵合金化與不采用鉻鐵合金化對高碳鋼力學性能的影響如表1所示,對高碳鋼線材心部組織的影響如圖2所示。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由表1可以看出,加入鉻的質量分數(shù)為0.20%~0.30%,與未加入鉻元素的高碳鋼線材相比,可使抗拉強度平均提高67.9MPa,斷面收縮率平均提高2%。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圖2高碳鋼線材心部金相組織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從圖2可以看出,加入鉻元素和未加入鉻元素的高碳鋼線材顯微組織有明顯區(qū)別,加入鉻元素的顯微組織粗大,珠光體較少,無先共析鐵素體析出;未加入鉻元素的顯微組織粗大,珠光體較多,有先共析鐵素體析出。顯然先共析鐵素體量很小(約為1%~2%),但由于鐵素體與珠光體組織有截然不同的性能,且在轉變過程中沿原奧氏體晶界析出,所以對線材抗拉強度和斷面收縮率有不利影響。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在軋制大規(guī)格(Φ≥10mm)高碳鋼線材時,由于線材直徑較大,線材心部冷卻較慢,奧氏體向珠光體轉變時,就可能形成較大的珠光體片層間距。從圖3、圖4可以看出,鋼中加入鉻元素可縮小奧氏體區(qū),使C曲線向右移,提高鋼的淬透性,抑制先共析鐵素體析出,縮小珠光體片層間距。所以,在軋制大規(guī)格高碳鋼線材時,鋼中加入鉻元素,減少或消除先共析鐵素體析出,使珠光體片層間距減小。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縮小珠光體片層間距可提高鋼的抗拉強度又可以提高鋼的塑性。在拉拔時,隨珠光體片層間距的減小,極限拉拔強度增加,極限拉拔量也增加。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1)高碳鋼中加入鉻元素可明顯提高抗拉強度,也可改善斷面收縮率。(2)80鋼中鉻元素含量在0.20%~0.30%范圍內,鉻元素每提高0.01%,抗拉強度提高3.22MPa,斷面收縮率提高0.078%。(3)高碳鋼中加入鉻元素抑制先共析鐵素體析出,縮小珠光體片層間距,改善線材心部與邊部組織的均勻性。2.3結論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3微合金高碳鋼硬線軋制工藝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對酒鋼的微合金高碳鋼硬線軋制工藝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與普通高碳鋼相比,鈮元素的加入使微合金高碳鋼的A→P轉變溫度區(qū)間擴大,開始轉變溫度升高,轉變結束溫度降低,轉變完成所需時間增加。與普通高碳鋼相比,含鈮高碳鋼受冷卻速度的影響較大:隨著控冷冷速的提高,線材內部索氏體含量增加,珠光體和先共析鐵素體的含量降低,線材的強度、塑性向著有利于深加工的方向發(fā)展。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加熱爐→粗軋→1#飛剪切頭尾→中軋→2#飛剪切頭尾→中軋→預精軋→預水冷→3#飛剪切頭尾→精軋→水冷→熱測徑→減定徑→水冷→探傷→吐絲→控制冷卻(風冷)→集卷→打包→入庫3.1軋鋼工序所采用的工藝路線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3.2主要技術措施(1)控制軋制、控制冷卻;(2)終軋溫度的控制;(3)控冷輥道佳靈裝置參數(shù)的調整、設定;(4)冷卻速度的確定;(5)控冷冷速的確定。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3.3試驗結果分析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由表1可以看出鈮微合金高碳鋼硬線在冷速25.43℃/s時的索氏體比例比21.34℃/s時的索氏體比例高4.61%、珠光體含量低4.46%、鐵素體含量低0.1%,因此鈮微合金高碳鋼硬線隨著控冷冷速的提高,線材內部索氏體含量增加、珠光體和先共析鐵素體的含量降低。隨著索氏體含量增加、珠光體和先共析鐵素體含量的降低,線材的強度、塑性向著有利于深加工的方向發(fā)展。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從圖3~4中的e、f、g、h四張照片可看出,線材中鐵素體含量明顯偏高,尤其心部不但含有較多已呈網狀的鐵素體,且珠光體含量很高,片層間距粗寬,索氏體含量相對較低。而鐵素體組織強度低于索氏體組織的強度,在線材受拉伸時,由于網狀鐵素體在奧氏體晶界的析出,使材料首先在晶界形成微裂紋,隨著外力的增大,裂紋迅速擴展斷裂,使線材抗拉強度低,韌性差;同時在有粗片狀珠光體和索氏體混合的組織時,材料的強度和塑性就取決于強度和塑性較弱的粗片狀珠光體在基體組織中的數(shù)量比例,比例越大則線材的強度和塑性就越差。對比照片發(fā)現(xiàn),表面組織明顯優(yōu)于心部,其珠光體片層相對較小,而軋后冷卻時邊部冷速一般較心部快,表明可能由于線材在控冷線上冷速較慢而導致這種索氏體+粗片狀珠光體(多)+網狀鐵素體組織的出現(xiàn)。第9講中高碳鋼棒線材的實際生產應用(1)為獲得良好的組織性能,在設備允許的條件下,應采用低溫終軋。(2)與普通高碳鋼相比,鈮元素的加入使高碳鋼的A→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